西欧近代教育思想
- 格式:doc
- 大小:104.00 KB
- 文档页数:11
外国教育史考点整理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平简介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在西⽅哲学史上开辟了从⾃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的新阶段,是西⽅思想史上有长远影响的第⼀位教育家。
在西⽅乃⾄全世界都具有崇⾼的地位。
⼈们不仅把他视作为⼀位伟⼤的哲学家,⽽且把他看成是最可尊敬的教师。
⼆、教育思想(⼀)论教育的意义苏格拉底认为,⼈天⽣是有区别的,但不管这种区别有多⼤,教育可以使⼈得到改进。
只要使⼈可以预测结果的事都是由⼈的智⼒掌控的,是可以学习的。
(⼆)论教育的⽬的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的是培养治国⼈才。
他认为治国者必须有才有德,深明事理,具有各种实际知识。
(三)教育的⾸要任务是培养道德1.为什么?---道德是实践的哲学苏认为哲学应从研究⾃然转向研究伦理、政治等⼈类⾃⾝问题,哲学应当是能够实践的。
(⾃然--伦理,划时代)2.什么是道德?(寻求道德的⼀般定义---提出伦理学)苏格拉底不满智者们的怀疑论和相对主义,要求在真理、道德上探求普遍有效的“⼀般”,研究伦理概念的⼀般定义。
第⼀次提出了伦理学的理论问题,是哲学思维的⼀次飞跃,3.教⼈学会做⼈4.智慧即德⾏正确的⾏为基于正确的判断,所以教⼈道德就是教⼈智慧,教⼈辨别是⾮也就是教⼈道德。
5.⾃制是德⾏的基础6.守法就是正义7.⾝教重于⾔传(四)教育内容⼴博⽽实⽤的知识,除了教授政治、伦理雄辩术以外,第⼀次将凡何、天⽂、算术列为必须学习的科⽬。
同时,还很注重体育锻炼。
(五)教学法---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法,称为苏格拉底⽅法。
讥讽是就对⽅的发⾔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陷⽭盾,⽆辞以对,终于承认⾃⼰的⽆知。
助产术即帮助对⽅⾃⼰得到问题的答案。
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务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较寻求“⼀般”。
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中世纪⼤学的形成和发展(产⽣原因)西欧封建制度进⼊发展的⿍盛时期之后,王权⽇渐强固,社会趋于稳定,农业⽣产稳步上升,⼿⼯业逐渐成为专门的职业,形成⼀批新兴的市民阶层,提出新的⽂化要求,追求学问成为时尚;同时⼗字军东征使成千上万的基督徒到东⽅,加强了不同⽂化的交流。
——外国教育史一外国教育史包括:古代、近代、现代。
一、外国古代:1、东方文明古国教育;2、古希腊;3、古罗马;4、西欧中世纪教育;5、拜占庭与阿拉伯教育。
二、外国近代: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2、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3、西欧近代教育思想。
三、外国现代:1、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2、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3、现代欧美教育思想。
外国古代教育一、东方文明古国: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总的教育特征。
二、古希腊:古风时代、古典时代、希腊化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三、古罗马:共和国时期、帝国时期、古罗马时期;西塞罗、昆体良、奥古斯丁。
四、西欧中世纪:基督教教育、封建主世俗教育、中世纪大学、城市学校。
五、拜占庭和阿拉伯教育:拜占庭和阿拉伯。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1.巴比伦的教育(1)巴比伦的学校:寺庙学校(管理寺庙财产的需要、知识神赐、“泥板书舍”“书吏”);(2)巴比伦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方法:①寺庙学校(有两级),一级是初等学校(教读写);另一级是高等学校(读写外,还文法、数学、医、天文)等。
教学方法比较重视师徒传授(每科方式都一样:教师在泥板先,学生临摹);教育为少数人垄断、奴隶不受教育、会楔形文字的人仅仅是官吏和僧侣。
2.古代埃及的教育(1)古代埃及的学校:与其他国家比,其制度比较完善,学校种类也多些;包括①僧侣学校(重科学)②职官or书吏学校(重职教)③文士学校(重书写)④宫廷学校(不详);(2)古代埃及学校教育的内容与方法:①内容见上;②方法:灌输和体罚;3.古代印度的教育(1)婆罗门时期的教育(前6世纪):(四个等级、教学目的、内容、课程内容、方法、何为古儒学校)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教育的目的是维护种姓制度和培养宗教意识,教学内容主要为《吠陀》;只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个等级的人才能接受教育,但三者接受的教育根据等级而不同;公元前8世纪以后出现了一种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称为“古儒学校”,教学内容主要为《吠陀》,课程内容神学为主;常用的教学方法为体罚;09..-.24:...........................8.世纪以后出现于古印度的婆罗门学校中,教师被称为?...在公元(2)佛教教育:印度的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
简述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1、起源时期: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各家各派的哲学思想无不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滥筋。
2、复兴时期:文艺复兴运动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通过文艺作品来宣扬反封建思想。
3、发展时期:宗教改革运动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使西欧人从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脱出来。
4、成熟时期:启蒙运动明确打出“自由、平等”的旗帜,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启导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民主革命的浪潮。
试论西方教育思想的论争与启示摘要在各种教育思想的论争中,欧美国家的教育实践和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折射出许多值得反思的失误。
在我国面对世纪教育新形势的今天,回顾西方教育思想的论争历程,并从中获取值得学习的经验和教训,将对我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欧美教育思想论争启示现代欧美教育思想论争滥觞年,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创始人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第一次使用“传统教育”一词来表示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理论,并对其进行了批判,同时把他自己所主张的教育理论称为“现代教育”。
此后,在现代欧美教育理论中,开始出现了“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概念,并引起了“现代教育”理论和“传统教育”理论的反复论争。
①按照“现代”与“传统”两个维度可以将欧美各种教育思想大体划分为两类:改造主义教育思想、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想、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分析教育哲学思想、人本化教育和终身教育思想等可划为“现代教育”理论,要素主义教育思想、永恒主义教育思想、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则因为遵循古法可划为“传统教育”理论。
随着哲学、心理学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现代教育”理论更加深入人心,应用更加广泛,然而“传统教育”理论仍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贡献丰富着教育理论的更新和发展。
西方教育思想论争呈现的特点. 教育思想有深厚的哲学、心理学渊源通过对现代欧美教育思想论争历程的回顾即可证明杜威的观点:改造主义教育以实用主义哲学为依据;新托马斯主义教育以宗教哲学为指导;存在主义教育以存在主义为其哲学基础;新行为主义教育和结构主义教育分别从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发展而来。
这也就难怪皮亚杰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极大一部分的革新家们都不是职业的教育家……他们首先是哲学家、心理学家”。
②. 教育思想付诸实践,指导教育改革世纪初欧洲的新教育和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被认为是失败的,它们只假定了通过活动进行学习是儿童获得观念的惟一方式,而否定了其他获得观念的方式。
教育学之外国近代教育大全第一篇:教育学之外国近代教育大全第十八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一、人文主义教育★(一)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1.提倡以人为中心;2.提倡个性自由和解放;3.提倡现实幸福;4.提倡古希腊身心既善且美的和谐发展教育;5.提倡学术,推崇理性。
(二)人文主义对教育的影响1.人文主义教育已不再是仅仅为了培养神职人员以及宗教和神学的目的;2.教育内容发生变化;3.教育职能发生变化;4.教育价值观发生变化;5.兴起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6.建立了新型的教育机构;7.以原罪论为中心的道德教育开始解体;8.首次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四)北欧人文主义教育(五)北欧人文主义教育与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的共同特征和差异(六)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人本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宗教性;贵族性。
二、新教教育(一)路德派新教的教育主张与教育实践★主张:1.强调教育具有宗教目的的同时也具有世俗目的;2.强调教育权由国家而不是教会掌握,要求国家普及义务教育;3.要求建立包含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的国家学校教育新体系;4.除了进行圣经教育外,还吸收了人文主义教育的方法和内容。
实践:1.梅兰克顿和萨克森学校计划,被誉为无与伦比的德意志人的伟大导师,改革大学;2.斯图谟的古典文科中学实践;3.布根哈根与初等学校的建立。
(二)加尔文派新教的教育主张1.重视教育对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和宗教生活的意义;2.提出普及免费教育;3.重视人文学科的价值,将宗教科目和人文科目相结合;4.学习古典文科中学的管理模式。
(三)英国国教派的教育主张三、天主教教育(一)耶稣会学校耶稣会是反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锋和中坚,创始人是西班牙的罗耀拉。
(二)耶稣会学校的组织管理与教学方式分为初级部和高级部,初级讲授人文基础学科,高级讲授哲学和神学的高等教育。
第十九章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一、英国近代教育制度(一)教育概况慈善学校、导生制、星期日学校、福斯特法案、公学和文法学校、大学推广活动(二)教育思想1.洛克论教育★——提出白板说和经验主义的观念论。
也包含依据人的天性和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的含义。
标志着西方学前教育研究从神学化向人本化的方向转变。
并对儿童身体的养护和体育提出了许多颇有价值的见解。
家、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是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是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教育主张被视为新旧教育的分水岭,
《斯坦斯通信》
概念引入人的生命和教育中的教育家。
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对生活实际的理解使外部的东西内化。
这样不仅能对儿童实施社会的公共教育,
主要帮助幼儿认识世界的基本特征。
外国近代教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1. 人文主义教育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1,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地位、能力,反对绝对依赖和盲目信仰教会的教义和教规。
2,提倡个性自由和解放,反对宗教压抑和禁锢。
3,提倡现世的幸福,肯定人是现实生活创造者和乐趣的享受着,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
4,提倡古希腊身心既善且美的和谐发展教育,反对把肉体视为“灵魂的监狱”。
5,提倡学术,尊崇理性,以理性取代神性,反对愚昧无知。
要求教育发展人的个性,要求将人的思想、情感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人文主义对教育的影响人文主义教育强调解放人的思想,发展个性和才能,提高人的自我意识,追求德智体的和谐发展;要求冲破教会和经院哲学对教育的桎梏,将教育解放出来,以适应社会发展。
1,人文主义教育已不再使仅仅为了培养神职人员以及宗教和神学的目的。
而是:复兴了古典的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完人的教育理想;培养懂得世俗学问,尤其是古代文化,有人道主义精神,有德行,能为社会进步而献身的人;培养具有资产阶级事业家品质的,懂礼仪,身心健康,具有开拓精神的资产阶级绅士。
2,教育内容发生变化: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热情使其知识和学科成为主要内容,美育和体育得到复兴,并关注自然知识的学习。
3,教育职能发生变化:从训练、束缚自己服从上帝到使人更好欣赏、创造和履行地位所赋予人的职责。
4,教育价值观发生变化:重新发现人,重新确立人的地位,强调人性的高贵,复兴了古希腊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5,兴起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6,建立了新型的教育机构:新的人文主义学校,复兴了大学的改造和发展,推动了教育世俗化的历史进程。
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人文主义起源于意大利。
人文主义者打着“复兴古代文化”的旗号,搜集和研究古典著作。
人们从古希腊罗马著作中寻找到自己的理想。
他们崇尚人文学科,创办学习古典学科的世俗学校,教授希腊语和拉丁语,提出人文主义教育的理论并开展实践活动。
外国教育史题集及答案第一篇外国古代教育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一、选择1.认为教育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是仅凭观察和尝试成功的方法,经过失败和重复模仿进行学习。
这种观点属于一下那种教育起源论()A.生物起源论 B.心理学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 需要起源论2.苏美尔时期出现的与寺庙有关的学校被称为()A.泥板书社B.古儒学校C.昆它布D.堂区学校3.楔形文字是古代哪个国家发明的()A.古希腊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巴比伦.......第二章古希腊的教育一、选择1.古希腊的城邦中,奴隶制民主政体下的教育典范是()A.雅典B.斯巴达C.麦加拉D.科林斯2.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要把贵族子弟培养成()A.身心和谐的公民B.英明的治国者C.保家卫国的战士D.雄辩家3.雅典教育较之斯巴达,具有较强的()A.等级性B.民主性C.专制性D.义务性......第三章古罗马的教育一、选择1.古罗马王政时期的教育是以()为主。
A.私立学校教育B.公立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教会教育2.“卢达斯”是古代哪个国家的学校名称()A.古印度B.古希腊C.古罗马D.古埃及3.以下哪一项是古罗马时期初等学校重要的教学材料()A.《十二铜表法》B.《吠陀经》C.《荷马史诗》D.《雄辩术原理》......第四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一、选择1.以下几种学校,不属于中世纪基督教教会办学形式的是()A.堂区学校B.主教学校C.星期日学校D.修道院2.中世纪修道院的学生不全是以做神职为目的,其中有一部分进修道院仅为学习知识,毕业后仍为俗人,这部分人称为()A.“外学” B.“内学” C.俗人D.留学生3.晚期修道院的主要课程体系是()A.基督教教义B.哲学C.骑士“七艺” D.七艺......第五章拜占庭与阿拉伯的教育一、选择题1.伊斯兰教的经典是()A.《吠陀经》B.《圣经》C.《古兰经》D.《大藏经》2.以下哪种是拜占庭的教会教育形式()A.宫廷学校B.星期日学校 C. 昆它布D.主教学校3.阿拉伯的教育是以()为中心的。
名词解释:1.苏格拉底方法(三个步骤:“注意刺”=“助义刺”)又称助产术。
苏格拉底认为,真理以潜在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内心,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传授现成的知识,而在于通过交谈和讨论,消除一切错误和模糊的认识,唤醒学生的意识,从而发现真理。
“苏格拉底法”就是这样一种教师与学生交谈、辩论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运用包括三个步骤:(1)讽刺。
在这个步骤中,教师以无知的面目出现,通过巧妙的连续诸问,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原有认识中所存在的错误、混乱和模糊。
(2)定义。
在前一个步骤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归纳,使学生逐步掌握明确的定义和概念。
(3)助产术。
在这个步骤中,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得出结论。
这种方法是近代启发式教学法和现代发现法的萌芽。
(不足:只能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运用,不能机械地搬用于幼儿)2.智者原本泛指有智、有才之人。
自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开始,智者逐渐被用来专指那些向人传授雄辩术及其他科学知识,并收取一定学费谋生的人,他们在古希腊城邦间从事教育活动,广收门徒,传播知识,是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
3.智者学派(智者的统称)原本泛指有智、有才之人。
自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开始,智者逐渐被用来专指那些向人传授雄辩术及其他科学知识,并收取一定学费谋生的人,他们在古希腊城邦间从事教育活动,广收门徒,传播知识,是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
智者学派是这类人的统称,智者学派的创始人是普罗泰戈拉。
4.哲学王哲学王是柏拉图教育的最高目标,他们在哲学上有着高深的造诣。
柏拉图受斯巴达和雅典教育实践的影响,设计出一种层层淘汰的“金字塔”式的教育制度,哲学王便是位于“金字塔”顶峰的哲学家兼政治家。
`5.理想国柏拉图的一部代表作,涉及他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容,但主要地是讨论所谓“正义国家”的问题。
柏拉图生活的时代,希腊城邦开始发生危机,于是他留心于探索一个普遍性的问题:究竟定下一套什么样的原则,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措施,才能够建立起称得上是理想的国家?这种国家在本质上既可以克服某些城邦(如雅典)所固有的“弊病”,又可以作为一切城邦(甚至外邦)理应仿效的“范型”。
外国教育史部分题集及答案第一篇外国古代教育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一、选择1.认为教育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是仅凭观察和尝试成功的方法,经过失败和重复模仿进行学习。
这种观点属于一下那种教育起源论()A.生物起源论 B.心理学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 需要起源论2.苏美尔时期出现的与寺庙有关的学校被称为()A.泥板书社B.古儒学校C.昆它布D.堂区学校3.楔形文字是古代哪个国家发明的()A.古希腊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巴比伦4.古代东方文明古国中,在数学上采用10进位计算法的是()A.古印度B.古巴比伦C.中国D.古埃及5.主张“教育生物起源说”的是()A.沛西.能B.孟禄C.杨贤江D.利托尔若6.学校教育最早产生于人类的()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晚期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7.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A.无阶级性B.无组织C.等级性D.与生产劳动生活紧密联系8.古埃及的学校中,以培养祭司为目的,教授天文、数学、建筑、水利、医学等学科的学校是()A.宫廷学校B.职官学校C.文士学校D.寺庙或僧侣学校9.古儒学校是印度的教育形式()A.佛教学校教育B.佛教家庭教育C.婆罗门学校教育D.婆罗门家庭教育10.古印度佛教教育中,推动教育平民化的措施是()A.把寺院作为学术交流机构B.强调使用地方语言进行教学,取代“梵文”教学C.以佛经为教育内容D.吸纳外国学者11.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属于()A.奴隶社会等级教育B.原始大众教育C.封建社会等级教育D.资本主义教育12.以下哪一个是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A.教育内容以生产劳动为核心B.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C.普遍采取班级授课的方式D.教学方法比较丰富灵活二、简答题1.简述古埃及学校教育的类型和基本特征。
2.简述古代印度教育的基本状况。
第二章古希腊的教育一、选择1.古希腊的城邦中,奴隶制民主政体下的教育典范是()A.雅典B.斯巴达C.麦加拉D.科林斯2.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要把贵族子弟培养成()A.身心和谐的公民B.英明的治国者C.保家卫国的战士D.雄辩家3.雅典教育较之斯巴达,具有较强的()A.等级性B.民主性C.专制性D.义务性4.智者实际是指()A.聪明的人B.统治者C.教育家D.职业教师5.智者在教育上的一大贡献是提出了教育史上著名的()A.《荷马史诗》B.产婆术C.七艺中的“前三艺”D.七艺中的“后四艺”6.以下哪一个不是智者在教育史上的贡献()A.云游讲学,推动文化传播B.传播文法、修辞、辩证法,确定七艺中的“前三艺”C.提出政治家或统治者的教育D.传播天文、几何、算术、音乐,确定“四艺”7.在西方哲学史上开辟了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新阶段的人是()A.柏拉图B.昆体良C.亚里士多德D.苏格拉底8.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培养目标是()A.哲学家B.治国人才C.公民D.军人9.助产术的最大特点在于()A.引导对方自己得到答案B.通过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找事物的“一般”C.使人陷入自相矛盾D.寻找事物的普遍概念10.下面哪个不是苏格拉底方法的局限()A.受教育者必须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B.受教育者对所讨论的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知识C.受教育者必须对教育者感到信任和尊敬D.谈话对象必须是有一定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的成人11.与《爱弥儿》、《民主主义与教育》合称西方教育史的三大里程碑的是()A.《林哈德与葛笃德》B.《荷马史诗》C.《理想国》D.《大教学论》12.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四种美德是()A.智慧、勇敢、博学、公正B.勇敢、节制、正义、公平C.智慧、勇敢、节制、正义D.博学、多才、仁爱、礼让13.柏拉图认为教育应当培养的最高目标是()A.哲学家B.政治家C.公民D.哲学王14.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是七艺中的后四艺,将这四艺列入课程确定下来的是()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15.《法律篇》对《理想国》做出了许多改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这种改变()A.设了一名专管教育的长官B.新课程中哲学被取消了C.反对强迫教育D.提倡兴建学校16.认为人出生以前已经获得了知识,只是在灵魂依附肉体时所有知识都被遗忘了,这是()A.洛克的“白板说”B.柏拉图的“回忆说”C.苏格拉底的“产婆术”D.昆体良的“雄辩术”17.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指的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毕达哥拉斯18.下面哪一点不是灵魂论的教育意义()A.人的身上有动物性,教育不能违背人的本性B.人是有理性的,教育应当使人遵从理性的引导C.发展人的理性,引导人的欲望,关键靠的是智育D.灵魂论为教育应包括智育、德育、体育三个部分提供了人性论的依据19.在教育作用方面,强调天性、习惯和理性的共同作用,引出后世关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三者关系论争的人物是()A.亚里士多德B.卢梭C.裴斯泰洛齐D.柏拉图20.“美德即知识”是哪位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提出来的()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C.柏拉图D.毕达哥拉斯21.首次倡导文雅教育的人是()A.亚里士多德B.卢梭C.苏格拉底D.昆体良22.教育史上第一个对教育进行年龄分期的是,他的这种年龄分期的依据是。
西欧近代教育思想
总体框架:
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使人为永生做准备)
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2011选择)
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
夸美纽斯17世纪捷克伟大的爱国者,教育改革家,教育理论家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对教育学的贡献中,最出名的为班级授课制
《大教学论》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开端论教学原则(直观,系统,循序渐进,巩固,主动,自觉,量力,因材施教)《母育学校》、《世界图解》论道德教育(智慧,勇敢,节制,公正,劳动)
教育管理思想(国家的作用)
教育贡献及意义
卢梭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教育家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主体)
《关于波兰政治的筹议》公民教育理论
《爱弥儿》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教育为基础的培养新人教育贡献及意义
教育实践活动
裴斯泰洛齐19世纪瑞士民主主义教育实践家,教育思想家论教育目的
代表作《林哈德和葛笃德》最后一本《天鹅之歌》论教育心理学化
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方法》论要素教育
“现代初等各科教学法的奠基人”建立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主张将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并实践的教育家。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赫尔巴特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教育实践活动
明确提出把教育建成一门独立学科的设想,提出完整理论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创始人”道德教育理论
《普通教育学》第一位把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研究的教育家课程理论
教学理论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
福禄培尔德国19世纪教育家,幼儿园的创立者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论教育的基本原理
“幼儿教育之父”《人的教育》幼儿园教育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
论教育和社会的关系
论教育与生产劳动
论人的本质和个性形成
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意义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
夸美纽斯
卢梭的教育思想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
福禄倍尔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