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慢性迁延型 发生率约10%,长期反 复腹痛腹泻,大便有粘液血便,伴乏 力营养不良等症状
• 3.慢性隐慝型 此型发生率约2~3%一 年内有菌痢史,临床症状消失2个月以 上,但粪培养可检出痢菌,乙状结肠 镜检查可见肠粘膜病变
辅助检查
1.血常规 急性期白细胞↑,中性粒细胞↑, 慢性期可有贫血。
2.病原学检查 确诊有赖于培养出痢疾杆菌 3.免疫学检查 快速诊断,但易出现假阳性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 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细菌 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故亦 称为志贺菌病。主要临床表现 为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及 里急后重等。严重者可以出现 感染性休克或者中毒性脑病。
病原学:
志贺菌属细菌亦称痢疾
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 多有菌毛,无鞭毛及荚 膜,不形成芽胞,有菌 毛。依据抗原结构和生 化反应不同,分为A、B、 C、D四群,即志贺氏菌、 福氏菌、鲍氏菌、及宋 内氏菌,以及43个血清 型(不含亚型)。
制剂,如乳酸杆菌或双歧杆菌制剂。
㈢中毒型细菌痢疾
1.抗感染 选择敏感抗菌药物,联合用 药,静脉给药,待病属于情好转后改 口服。具体抗菌药物同上。
2.控制高热与惊厥 (1)退热可用物理降温,加1%温盐 水1000ml流动灌肠,或酌加退热剂。 (2)躁动不安或反复惊厥者,采用冬 眠疗法,氯丙嗪和异丙嗪1~2mg/kg, 肌注,2~4小时可重复一次,共2~3 次。必要时加苯巴比妥钠盐,5mg/kg
• 3 予以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流 质或半流质饮食。忌生冷、多渣、油腻及 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多饮淡盐水。严 重腹泻伴呕吐者暂禁食,静脉补充所需营 养,待病情缓和后调整饮食。
护理措施
• 4 病情观察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注意神志、 面色,抽搐先兆及其发作特点,瞳孔大小、 形状、两侧是否对称、有无对光反射、记 录24小时出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