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肠道门诊设置标准1
- 格式:doc
- 大小:71.00 KB
- 文档页数:14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肠道门诊设置规范1. 肠道门诊选址有什么要求?肠道门诊应设在医疗机构内相对独立的区域,与普通门(急)诊有一定距离,标识醒目,建筑规范,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有关要求,并便于患者就诊。
2.肠道门诊布局有哪些基本要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肠道门诊设置规范》中要求肠道门诊分设病人通道和医务人员专用通道,应设有清洁区、半污染和污染区。
清洁区包括医务人员值班室、更衣室、储藏室等;半污染区包括医务人员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等;污染区包括挂号收费处、候诊区、诊室、隔离留观室、化验室、输液室、药房、专用厕所等。
要求三区划分明确,并有醒目标志,三区之间应当有物理隔离屏障(如隔离门),做到相互无交叉,从挂号到发药实行“一条龙”操作。
肠道门诊的开设按照开诊的规模和条件分为两个级别:第一级为专科,第二级为专室。
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必须开设肠道门诊专科(可设立在感染性疾病科内);乡镇级医疗机构开设肠道病专室,有条件的乡镇级医疗机构可设肠道门诊专科。
3.设立感染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的肠道门诊设施有哪些要求?(1)设立专用的诊疗室、输液抢救室、专用观察室、专用厕所、专窗取药、医务人员更衣室等业务用房。
(2)医院有分诊标志,肠道门诊各诊室或业务用房门口有醒目的标志。
(3)门诊所有业务用房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蝇、防蚊设施。
(4)诊室内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装置等设施,配备便器、医疗废弃物收集箱等卫生设施。
(5)诊室内配备诊疗桌椅、诊疗床、专用诊疗设备等。
(6)诊室通风条件差的,宜配备空气消毒设施(最好为动态消毒机,也可配备紫外线灯用于终末空气消毒)。
4. 患有肠道疾病的儿科患者该如何就诊?未满14周岁的轻症腹泻病人可在儿科门诊就诊,儿科内应设置腹泻病专用诊室,并按肠道门诊要求做好登记、采样和隔离消毒措施。
5. 肠道门诊收治的患者该如何处置?疑似病例由就诊单位负责隔离治疗,并应在2日内作出明确诊断。
凡诊断不明确的重症腹泻病人,在排除霍乱前,应在肠道门诊隔离室或单独病房隔离治疗,严禁转院或送入普通病房。
张掖市腹泻病门诊开设规范及要求开设腹泻病门诊的目的是开展腹泻病监测,了解腹泻病的流行趋势及其特性,从而制订防治对策。
按照卫生部疾控司霍乱防治手册开设腹泻病门诊的要求,将开设腹泻病门诊的规模和条件分为三级:一级为规范腹泻病门诊;二级为一般腹泻病门诊;三级为专诊。
省、市级医疗机构要求达到一级;县、区级医疗机构要求达到二级;乡、镇级医疗机构要求达到三级。
一、一级腹泻病门诊开设要求1、基本设施要求:一级腹泻病门诊必须按照传染病管理标准设置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同时要求设立独立的诊疗室、观察室、抢救室、化验室、药房、厕所,挂号室应严格分诊。
1.1 诊疗室内应具备诊疗床2—3张、洗手设施(流动水)、消毒设施(紫外灯、消毒液及器具)、采样器具(棉拭子、便盒)、污物捅、防护设施(一次性手套、隔离衣、胶靴、脚垫、帽子、口罩)。
1.2 观察室内应有2张以上观察床、消毒设施(紫外灯、消毒药品)污物桶、防护设施(隔离衣、胶靴、一次性手套、脚垫、帽子、口罩)。
1.3 抢救室内应备有抢救器械及抢救药品,并应随时检查,防止过期。
1.4 药房应备有各种治疗药品,不能与其他药房混用。
1.5 化验室内应具备可供检验用的显微镜、霍乱试纸条、采样用具(便盒、棉签、放置标本的碱性蛋白胨水及运送培养基)。
1.6 腹泻病门诊应独立设置厕所且距离不应与诊室太远。
2、人员要求2.1 腹泻病门诊开设期间,至少要固定2—3名专职医生上岗,其中主治医师职称以上至少2名。
2.2 固定专职护士2—3名,其中主管护师以上至少2名。
2.3 固定专职检验人员1—2名,其中主管检验师以上至少1名。
2.4 固定消毒人员1名,要求受过专门上岗培训。
3、腹泻病门诊管理工作要求3.1 腹泻病门诊应备有腹泻病人就诊登记本,项目应齐全(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职业、详细地址、发病日期、就诊日期、主要症状、体症、初诊印象、诊断结果、治疗、医师签名;外地病人应登记原省市县的详细地址、单位及现住址)。
肠道门诊设置要求为了加强霍乱、伤寒和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管理、监测和防治工作,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和流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霍乱防治手册(第五版)》第一章第二节第一条第六款“建立、健全肠道腹泻病门诊”规定:1、在流行地区或受疫情威胁的地区,各级医疗单位均应设立腹泻病专科门诊。
农村基层医疗单位确因人员与病房条件不能单独设立时,也应在门诊指定专人负责或专桌诊治。
2、腹泻病门诊应设立诊疗室、观察室、药房及专用厕所,指派专(兼)职医、护、检人员,配备专用医疗设备、抢救药品、消毒器械以及采集粪便标本的棉签和放置标本的碱性蛋白胨增菌液或文-腊二氏保菌液试管,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与隔离消毒制度3、做好病人的就诊专册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职业、详细住址、发病日期、就诊日期、主要症状、体征、初诊印象、治疗方法等。
对抢救治疗及留床观察的病人应另做详细病历记录。
如遇外地病人,应登记原省市县详细住址,单位以及现时投宿店。
必须防止因登记不详、字迹不清延误疫情处理。
4、对病人粪便进行细菌培养是发现病人的关键项目。
对症状典型或流行病学指征明确的病人,应尽量做到逢泻必检,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标本污染。
5、每天做好腹泻病人统计,按规定向疾控机构报告疫情。
6、对中、重型腹泻病人应在门诊就地积极治疗抢救或留床观察。
如需转院,应用专车及医护人员陪送。
7、对腹泻病门诊,每月应进行一次自查,各区、县卫生行政领导部门每年应进行1-2次检查协助解决实际问题。
8、在一般情况下,腹泻病门诊可在5-10月开设,重点地区可提前开设或根据需要常年开设。
河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医疗机构肠道门诊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冀卫疾控〔2008〕22号)各市、扩权县(市)卫生局、华北石油管理局卫生处: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肠道门诊的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医疗机构肠道门诊的监测哨点作用,有效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流行,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我厅制定了《河北省医疗机构肠道门诊工作规范(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医疗机构肠道门诊设置规范一类二类三类适用范围设立感染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无感染科的县级以上医院乡镇卫生院设计原则1、肠道门诊设置应纳入感染科建设规划,根据功能需要统一安排布局。
2、门诊内部应采取安全隔离措施,严防环境污染和交叉感染。
1、门诊内部应设置防护分区,病人和污染路线相对分离。
2、门诊内部应采取安全隔离措施,严防环境污染和交叉感染。
3、加强诊疗场所消毒管理、防止交叉感染发生。
具备腹泻病例监测基本条件,通过加强诊治和消毒管理,提高监测敏感性,防止交叉感染。
总体卫生要求选址设置在医疗机构内的独立区域,与普通门诊相隔离。
医院门诊区域内设置专用的腹泻病诊室,诊室位置相对独立。
固定内科门诊兼治腹泻病例。
设施1、肠道门诊设立专用的诊疗室、输液抢救室、专用观察室、专用厕所、专窗取药、医务人员更衣室等业务用房。
2、医院有分诊标志,肠道门诊各诊室或业务用房门口有醒目的标志。
3、门诊所有业务用房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蝇、防蚊设施。
4、诊室内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装置等设施,配备便器、医疗废弃物收集箱等卫生设施。
5、诊室内配备诊疗桌椅、诊疗床、专用诊疗设备等。
6、诊室通风条件差的,宜配备空气消毒设施(最好为动态消毒机,也可配备紫外线灯用于终末空气消毒)。
1、医院有导引标志,腹泻病诊室门口有醒目的标志。
2、门诊所有业务用房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蝇、防蚊设施。
3、肠道门诊有专用的观察室、厕所等。
4、诊室内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装置等设施,配备便器、医疗废除物收集箱等卫生设施。
5、诊室内配备诊疗桌椅、诊疗床、专用诊疗设备等。
6、诊室通风条件差的,宜配备空气消毒设施(最好为动态消毒机,也可配备紫外线灯用于静态空气消毒)。
1、卫生院有导引标志,接诊室门口有醒目的标志。
2、诊室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蝇、防蚊设施。
3、诊室内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装置等洗消毒设施,配备便器和医疗废除物收集箱。
4、诊室通风条件差的,宜配备空气消毒设施(最好为动态消毒机,也可配备紫外线灯用于静态空气消毒)。
肠道门诊设置规范文件
一、目的和原则
1. 为了规范和优化肠道门诊工作,提高门诊诊疗质量。
2. 按照"以老人为中心,科学诊疗,人性关怀"的原则,为就诊患者提供高效便利的医疗服务。
二、门诊设置
1. 设置"肠道门诊"为定点门诊,指定医生及专职门诊护士随时待诊。
2. 按周末和工作日设定不同的门诊时间,工作日8:00-11:30,13:30-16:00;周六下午留有2小时门诊时段。
3. 门诊按轻症和重症等级诊疗,轻症直接在门诊进行,重症入院治疗。
三、诊疗流程
1. 患者到挂号后排队就诊。
2. 挂号护士了解病情做初步筛查,有需要者提前安排检查项目。
3. 医生诊断后开方医嘱,需要进一步诊断或治疗的患者安排入院。
4. 完成诊疗的患者由护士指导领取药物。
五、其他事项
1. 每周进行一次医生会诊,研究难治病例。
2. 每月组织门诊记录查重会,评估诊疗水平。
3. 不定期与患者代表会面,听取意见。
肠道门诊工作制度一、肠道门诊的设置和管理1. 肠道门诊应设置在医院内部,独立通风,标志明显,便于患者识别和就诊。
2. 肠道门诊应配备专业的医生、护士和相关的医疗设备,确保诊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3. 肠道门诊的诊疗工作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4. 肠道门诊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诊疗规范、医疗安全、药品管理、消毒隔离等方面,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肠道门诊的诊疗工作1. 肠道门诊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准确判断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 肠道门诊应对疑似肠道传染病的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3. 肠道门诊应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加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治疗效果。
4. 肠道门诊应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三、肠道门诊的疾病预防控制1. 肠道门诊应积极参与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加强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协作,共同做好肠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2. 肠道门诊应对肠道传染病疫情进行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的蔓延。
3. 肠道门诊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防控意识和能力,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肠道门诊的消毒隔离1. 肠道门诊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诊疗场所、设备、药品等进行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2. 肠道门诊应对患者进行严格的隔离治疗,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3. 肠道门诊应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设备,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五、肠道门诊的药品管理1. 肠道门诊应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2. 肠道门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合理使用药品,防止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和滥用。
3. 肠道门诊应定期对药品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六、肠道门诊的信息化建设1. 肠道门诊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患者信息管理系统,提高诊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 肠道门诊应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随访工作,提高治疗效果。
医疗机构肠道门诊的配置规范1医疗机构肠道门诊配置规范一、引言为了加强医疗机构肠道门诊的建设与管理,提高医疗机构肠道疾病防治能力,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工作规范》,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肠道门诊的设置、建设、改造、运行和管理。
二、肠道门诊设置原则1. 肠道门诊应设置在医疗机构较为独立的区域,便于患者就诊及隔离治疗。
2. 肠道门诊的设置应满足感染性疾病防治要求,合理布局,分区明确,便于清洁、消毒和隔离。
3. 肠道门诊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医疗机构的整体规划和发展需要,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
三、肠道门诊配置要求1. 诊室设置:肠道门诊至少应设有2个以上的诊室,其中一个为儿童诊室。
每个诊室面积不应小于20平方米,且布局合理。
2. 医疗设备:肠道门诊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如诊桌、诊椅、血压计、体温计、脉搏仪、心电图机等。
3. 消毒设施:肠道门诊应配备足量的消毒设施,如消毒柜、紫外线灯等,确保诊疗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4. 防护用品:肠道门诊应储备充足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隔离衣、护目镜等,以满足工作人员和患者的防护需求。
5. 污水处理设施:肠道门诊应设置独立的污水处理设施,确保诊疗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6. 医疗废物处理设施:肠道门诊应设置独立的医疗废物处理设施,规范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
四、肠道门诊运行管理1. 肠道门诊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 肠道门诊应加强感染性疾病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感染性疾病防治能力。
3. 肠道门诊应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对疑似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及时隔离和报告。
4. 肠道门诊应定期对诊疗环境进行清洁、消毒,确保诊疗环境的安全。
5. 肠道门诊应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规范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
6. 肠道门诊应与医疗机构其他部门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
.一类二类三类适用范围设立感染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无感染科的县级以上医院乡镇卫生院1、门诊内部应设置防护分区,病人和污染路线1、肠道门诊设置应纳入感染科建设规划,根据功相对分离。
具备腹泻病例监测基本条件,通能需要统一安排布局。
设计原则2、门诊内部应采取安全隔离措施,严防环境污过加强诊治和消毒管理,提高监2、门诊内部应采取安全隔离措施,严防环境污染染和交叉感染。
测敏感性,防止交叉感染。
和交叉感染。
3、加强诊疗场所消毒管理、防止交叉感染发生。
总体设置在医疗机构内的独立区域,与普通门诊相隔医院门诊区域内设置专用的腹泻病诊室,诊室位选址固定内科门诊兼治腹泻病例。
卫生离。
置相对独立。
.要求1、肠道门诊设立专用的诊疗室、输液抢救室、专1、医院有导引标志,腹泻病诊室门口有醒目的1、卫生院有导引标志,接诊室门用观察室、专用厕所、专窗取药、医务人员更衣室标志。
口有醒目的标志。
等业务用房。
2、门诊所有业务用房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蝇、防2、诊室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蝇、防2、医院有分诊标志,肠道门诊各诊室或业务用房蚊设施。
蚊设施。
门口有醒目的标志。
3、肠道门诊有专用的观察室、厕所等。
3、诊室内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装置3、门诊所有业务用房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蝇、防蚊4、诊室内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装置等设施,配备等洗消毒设施,配备便器和医疗设施。
便器、医疗废除物收集箱等卫生设施。
废除物收集箱。
设施4、诊室内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装置等设施,配备便5、诊室内配备诊疗桌椅、诊疗床、专用诊疗设4、诊室通风条件差的,宜配备空器、医疗废弃物收集箱等卫生设施。
备等。
气消毒设施(最好为动态消毒机,5、诊室内配备诊疗桌椅、诊疗床、专用诊疗设备6、诊室通风条件差的,宜配备空气消毒设施(最也可配备紫外线灯用于静态空气等。
好为动态消毒机,也可配备紫外线灯用于静态空消毒)。
6、诊室通风条件差的,宜配备空气消毒设施(最气消毒)。
好为动态消毒机,也可配备紫外线灯用于终末空气消毒)。
医疗机构肠道门诊设置标准1
医疗机构肠道门诊设置规范
一类二类三类
设立感染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无感染科的县级以上医院乡镇卫生院
适用范围
1、门诊内部应设置防护分区,病人和污染路线1、肠道门诊设置应纳入感染科建设规划,根据功相对分离。
具备腹泻病例监测基本条件,通能需要统一安排布局。
设计原则
2、门诊内部应采取安全隔离措施,严防环境污过加强诊治和消毒管理,提高监2、门诊内部应采取安全隔离措施,严防环境污染染和交叉感染。
测敏感性,防止交叉感染。
和交叉感染。
3、加强诊疗场所消毒管理、防止交叉感染发生。
设置在医疗机构内的独立区域,与普通门诊相隔医院门诊区域内设置专用的腹泻病诊室,诊室位选址固定内科门诊兼治腹泻病例。
离。
置相对独立。
1、肠道门诊设立专用的诊疗室、输液抢救室、专1、医院有导引标志,腹泻病诊室门口有醒目的1、卫生院有导引标志,接诊室门用观察室、专用厕所、专窗取药、医务人员更衣室标志。
口有醒目的标志。
等业务用房。
2、门诊所有业务用房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蝇、防2、诊室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蝇、防2、医院有分诊标志,肠道门诊各诊室或业务用房蚊设施。
蚊设施。
门口有醒目的标志。
3、肠道门诊有专用的观察室、厕所等。
3、诊室内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装置总体3、门诊所有业务用房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蝇、防蚊
4、诊室内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装置等设施,配备等洗消毒设施,配备便器和医疗卫生设施。
便器、医疗废除物收集箱等卫生设施。
废除物收集箱。
要求设施 4、诊室内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装置等设施,配备便
5、诊室内配备诊疗桌椅、诊疗床、专用诊疗设4、诊室通风条件差的,宜配
备空器、医疗废弃物收集箱等卫生设施。
备等。
气消毒设施(最好为动态消毒机,5、诊室内配备诊疗桌椅、诊疗床、专用诊疗设备6、诊室通风条件差的,宜配备空气消毒设施(最也可配备紫外线灯用于静态空气等。
好为动态消毒机,也可配备紫外线灯用于静态空消毒)。
6、诊室通风条件差的,宜配备空气消毒设施(最气消毒)。
好为动态消毒机,也可配备紫外线灯用于终末空气
消毒)。
开设 4-10月开设,各地可根据疫情适当延长。
4-10月开设,各地可根据疫情适当延长。
4-10月开设;可根据疫情适当延长。
时间
肠道门诊应严格执行腹泻病例登记制肠道门诊应严格执行腹泻病例登记制度,建立肠道门诊应严格执行腹泻病例登记制度,建立度,建立门诊日志,登记项目包括姓名、门诊日志,登记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日志,登记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性别、年龄、职业、住址、主要症状、职业、住址、主要症状、病名(诊断)、发病职业、住址、主要症状、病名(诊断)、发病日病名(诊断)、发病日期、就诊日期、诊登记日期、就诊日期、诊断时间、初诊或复诊、联期、就诊日期、诊断时间、初诊或复诊、联系断时间、初诊或复诊、联系方式等基本系方式等基本项目。
对外地病例,住址要进行方式等基本项目。
对外地病例,住址要进行双项目。
对外地病例,住址要进行双登记双登记(登记现住址、单位名称及原住址),登记(登记现住址、单位名称及原住址),做到(登记现住址、单位名称及原住址),做做到“每例必登”,字迹清楚,项目齐全。
“每例必登”,字迹清楚,项目齐全。
到“每例必登”,字迹清楚,项目齐全。
对就诊的每一例腹泻病患者进行粪便直接镜对就诊的每一例腹泻病患者进行粪便直接镜对感染性腹泻疑似病例采集标本,必须操作检,做好标本登记。
对临床
症状可疑霍乱的患检,做好标本登记。
对临床症状可疑霍乱的患在肠道门诊内由医护人员指导采集粪便要求
者、外地就诊者、有流行病学史者实行“逢疑者、外地就诊者、有流行病学史者实行“逢疑标本,做好标本登记和送检工作。
对临采样必检”,尽量在抗菌素使用前采集粪便标本,必检”,尽量在抗菌素使用前采集粪便标本,做床症状可疑霍乱的患者、外地就诊者、
做霍乱弧菌等快速诊断和细菌培养检查。
对发霍乱弧菌等快速诊断和细菌培养检查。
对发现有流行病学史者,有明显血便的患者应
现有明显血便的患者采样要及时送检并做大有明显血便的患者采样要及时送检并做大肠杆及时电话报告当地CDC,并尽快采样、
肠杆菌O157:H7的培养检查。
菌O157:H7的培养检查。
送检。
严格执行相关制度,防止肠道传染病的误、漏严格执行相关制度,防止肠道传染病的误、漏
诊。
对腹泻病患者失水严重者,应及时补液、诊。
对腹泻病患者失水严重者,应及时补液、严格执行相关制度,防止肠道传染病的病人纠正水电紊乱,重症患者应收住病区进一步诊纠正水电紊乱,重症患者应收住病区进一步诊误、漏诊,对霍乱病例和疑似病例需经处理治。
对霍乱疑似病例必须隔离治疗。
对霍乱病治。
对霍乱疑似病例必须隔离治疗。
对霍乱病输液处理、血压等生命体征稳定后应由例经输液处理、血压等生命体征稳定后应由专例需经输液处理、血压等生命体征稳定后应由专人、专车转送当地指定医疗机构。
人、专车转送当地指定医疗机构。
专人、专车转送当地指定医疗机构。
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肠道门诊的清洁消毒有专人负责; 肠道门诊的清洁消毒有专人负责; 肠道门诊的清洁消毒有专人负责; 诊疗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诊
疗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诊疗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听诊器、血压计等用品专室专用,用后消毒(如听诊器、血压计等用品专室专用,用后消毒(如听诊器、血压计等用品专室专用,用后用75%酒精擦拭等方法消毒)。
用75%酒精擦拭等方法消毒)。
消毒(如用75%酒精擦拭等方法消毒)。
体温表用后清洗,消毒(如用1000mg/L含氯体温表用后清洗,消毒(如用1000mg/L含氯消体温表用后清洗,消毒(如用1000mg/L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冲洗后备用。
毒剂浸泡30分钟),冲洗后备用。
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冲洗后备用。
诊疗桌等物体表面,每日清洁消毒(如用诊疗桌等物体表面,每日清洁消毒(如用诊疗桌等物体表面,每日清洁消毒(如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抹布用后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抹布用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抹布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洗后晾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洗后晾干用后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干备用)。
备用)。
清洗后晾干备用)。
消毒地面每日清洁消毒(如用500mg/L含氯消毒剂地面每日清洁消毒(如用500mg/L含氯消毒剂地面每日清洁消毒(如用500mg/L含氯拖地一次,其余无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扫;有可拖地一次,其余无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扫;有可消毒剂拖地一次,其余无污染时采用湿见血液体液污染物时,先用1000mg/L含氯消见血液体液污染物时,先用1000mg/L含氯消毒式清扫;有可见血液体液污染物时,先毒剂作用30分钟,擦拭后,再湿式清扫。
拖剂作用30分钟,擦拭后,再湿式清扫。
拖把用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把用后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冲后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冲洗后备擦拭后,再湿式清扫。
拖把用后500mg/L洗后备用)。
用)。
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冲洗后备用)。
便器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冲便器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冲便器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洗后备用。
洗后备用。
钟,冲洗后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