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建设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4
发热门诊设置要求(1)应当设在医疗机构内相对独立的区域,与普通门诊相对隔离,有明显标识。
(2)设立独立的诊室、治疗室、临时留观室和病人独立使用的卫生间。
(3)配备兼职医师、护士各1~2名,医护人员应经过发热/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专门培训,掌握相应的诊疗技术和消毒隔离要求。
(4)应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办公、诊疗、消毒设备、设施、药械和健康教育宣传板等。
(5)建立发热病人门诊登记制度,记录患者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及患者主要病情(特别是体温和出疹情况)等,以便追踪观察(包括去向.转归等)。
(6)建立医护人员岗位责任制、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医护人员严格按各项规章制度操作。
发热门诊感染管理制度一、设置要求(一) 根据感染性疾病科门诊的特点,门诊与门诊设立应相对独立,与其他科室的医患间进出无交叉,且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特点,要求发热门诊患者与肠道门诊、肝炎门诊患者无交叉,各功能区做到标记明显,便于患者就医,门诊中布局合理,分区清楚,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
(二)设置独立的挂号收费室,候诊区和诊室治疗室、隔离观察室,检验室、放射检查室,药房(或药柜输液等“一条龙”服务模式,并有专用卫生间(配有洗手池抗菌洗手液或含醇手快速消毒剂).(三)各室按规范建筑布局。
(四)严格遵守消毒技术规范,严格消毒,严格落实医务人员防护措施,尤其手部卫生。
(五)根据呼吸道传播途径,采取空气隔离,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措施,在两种传染病门诊同时开诊时应防止不同区域的患者交叉。
发热门诊工作制度1.树立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弘扬救死扶伤的精神,以高尚的品德和优良的技术,做好发热门诊工作。
2.对前来就诊的发热病人详细询问有无流感及其他传染病接触史,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体格检查,以作出初步诊断,并认真等登记。
3.坚持门诊首诊负责制, 对禽流感、甲型 H1N1 等传染病一旦确诊,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立即转诊或就地进行隔离治疗。
在转诊过程中严格执行防护措施。
三、肠道门诊工作1、门诊建设须达到“四固定,六分开”。
四固定是指:“人员固定、诊室固定、医疗器械设备固定、门诊时间”;六分开是指:“挂号分开、候诊分开、检验分开、收费分开、取药分开、厕所分开”。
应按照传染病管理标准设置,分为洁净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肠道门诊的厕所不应离诊室距离太远而且整个肠道门诊专区面积应为100平米左右。
2、人员的上岗培训、设备的配备;(1) 培训内容应包括:①几种肠道疾病诊断标准的统一(见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霍乱诊断标准);②门诊登记规范(见门诊登记本首页);③疫情处理流程,医院职责;(见北京市疫情报告管理规范)④高度可疑病人的处理;(见北京市霍乱应急处理方案)⑤传染病防治法。
(2)人员、设备的配备①专区人员固定门诊大夫至少3人,主治以上职称的至少两人;固定护士至少4人,主管护师以上的至少两人;固定检验人员至少3人,主管检验师以上的至少两人;固定消毒人员2人,要求要受过专门培训。
孔床必须要有两张以上,观察床必须要有三张以上;隔离衣、胶靴、手套必须齐备。
具备镜检、霍乱便培养条件。
抢救药品摆放的地方不要与诊疗室距离太远,病人一旦出现危重情况便于及时抢救。
抢救药品要定期检查,防止出现过期药品。
②专室人员固定门诊大夫至少2人(没有兼职),主治以上职称的至少一人;固定护士至少3人,主管护师以上的至少一人;固定检验人员至少2人,主管检验师以上的至少一人;固定消毒人员至少1人,要求要受过专门培训;孔床必须要有一张以上,观察床必须要有两张以上;隔离衣、胶靴、手套必须齐备。
具备镜检、霍乱便培养条件。
抢救药品摆放的地方不要与诊疗室距离太远,病人一旦出现危重情况便于及时抢救。
抢救药品要定期检查,防止出现过期药品。
3、各项工作制度:门诊登记,消毒隔离,疫情报告,实验室要求,悬滴及便培率,门诊与急诊的交接手续(见附件1);门诊报表填写完整,并于次月3日内上报。
传染病报卡的备注栏填写镜检结果,并进行网络直报。
医疗机构肠道门诊设置规范一类二类三类适用范围设立感染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无感染科的县级以上医院乡镇卫生院设计原则1、肠道门诊设置应纳入感染科建设规划,根据功能需要统一安排布局。
2、门诊内部应采取安全隔离措施,严防环境污染和交叉感染。
1、门诊内部应设置防护分区,病人和污染路线相对分离。
2、门诊内部应采取安全隔离措施,严防环境污染和交叉感染。
3、加强诊疗场所消毒管理、防止交叉感染发生。
具备腹泻病例监测基本条件,通过加强诊治和消毒管理,提高监测敏感性,防止交叉感染。
总体卫生要求选址设置在医疗机构内的独立区域,与普通门诊相隔离。
医院门诊区域内设置专用的腹泻病诊室,诊室位置相对独立。
固定内科门诊兼治腹泻病例。
设施1、肠道门诊设立专用的诊疗室、输液抢救室、专用观察室、专用厕所、专窗取药、医务人员更衣室等业务用房。
2、医院有分诊标志,肠道门诊各诊室或业务用房门口有醒目的标志。
3、门诊所有业务用房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蝇、防蚊设施。
4、诊室内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装置等设施,配备便器、医疗废弃物收集箱等卫生设施。
5、诊室内配备诊疗桌椅、诊疗床、专用诊疗设备等。
6、诊室通风条件差的,宜配备空气消毒设施(最好为动态消毒机,也可配备紫外线灯用于终末空气消毒)。
1、医院有导引标志,腹泻病诊室门口有醒目的标志。
2、门诊所有业务用房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蝇、防蚊设施。
3、肠道门诊有专用的观察室、厕所等。
4、诊室内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装置等设施,配备便器、医疗废除物收集箱等卫生设施。
5、诊室内配备诊疗桌椅、诊疗床、专用诊疗设备等。
6、诊室通风条件差的,宜配备空气消毒设施(最好为动态消毒机,也可配备紫外线灯用于静态空气消毒)。
1、卫生院有导引标志,接诊室门口有醒目的标志。
2、诊室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蝇、防蚊设施。
3、诊室内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装置等洗消毒设施,配备便器和医疗废除物收集箱。
4、诊室通风条件差的,宜配备空气消毒设施(最好为动态消毒机,也可配备紫外线灯用于静态空气消毒)。
医疗机构肠道门诊设置规范一类二类三类适用范围设立感染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无感染科的县级以上医院乡镇卫生院设计原则1、肠道门诊设置应纳入感染科建设规划,根据功能需要统一安排布局。
2、门诊内部应采取安全隔离措施,严防环境污染和交叉感染。
1、门诊内部应设置防护分区,病人和污染路线相对分离。
2、门诊内部应采取安全隔离措施,严防环境污染和交叉感染。
3、加强诊疗场所消毒管理、防止交叉感染发生。
具备腹泻病例监测基本条件,通过加强诊治和消毒管理,提高监测敏感性,防止交叉感染。
总体卫生要求选址设置在医疗机构内的独立区域,与普通门诊相隔离。
医院门诊区域内设置专用的腹泻病诊室,诊室位置相对独立。
固定内科门诊兼治腹泻病例。
设施1、肠道门诊设立专用的诊疗室、输液抢救室、专用观察室、专用厕所、专窗取药、医务人员更衣室等业务用房。
2、医院有分诊标志,肠道门诊各诊室或业务用房门口有醒目的标志。
3、门诊所有业务用房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蝇、防蚊设施。
4、诊室内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装置等设施,配备便器、医疗废弃物收集箱等卫生设施。
5、诊室内配备诊疗桌椅、诊疗床、专用诊疗设备等。
6、诊室通风条件差的,宜配备空气消毒设施(最好为动态消毒机,也可配备紫外线灯用于终末空气消毒)。
1、医院有导引标志,腹泻病诊室门口有醒目的标志。
2、门诊所有业务用房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蝇、防蚊设施。
3、肠道门诊有专用的观察室、厕所等。
4、诊室内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装置等设施,配备便器、医疗废除物收集箱等卫生设施。
5、诊室内配备诊疗桌椅、诊疗床、专用诊疗设备等。
6、诊室通风条件差的,宜配备空气消毒设施(最好为动态消毒机,也可配备紫外线灯用于静态空气消毒)。
1、卫生院有导引标志,接诊室门口有醒目的标志。
2、诊室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蝇、防蚊设施。
3、诊室内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装置等洗消毒设施,配备便器和医疗废除物收集箱。
4、诊室通风条件差的,宜配备空气消毒设施(最好为动态消毒机,也可配备紫外线灯用于静态空气消毒)。
肠道门诊设置规范文件
一、目的和原则
1. 为了规范和优化肠道门诊工作,提高门诊诊疗质量。
2. 按照"以老人为中心,科学诊疗,人性关怀"的原则,为就诊患者提供高效便利的医疗服务。
二、门诊设置
1. 设置"肠道门诊"为定点门诊,指定医生及专职门诊护士随时待诊。
2. 按周末和工作日设定不同的门诊时间,工作日8:00-11:30,13:30-16:00;周六下午留有2小时门诊时段。
3. 门诊按轻症和重症等级诊疗,轻症直接在门诊进行,重症入院治疗。
三、诊疗流程
1. 患者到挂号后排队就诊。
2. 挂号护士了解病情做初步筛查,有需要者提前安排检查项目。
3. 医生诊断后开方医嘱,需要进一步诊断或治疗的患者安排入院。
4. 完成诊疗的患者由护士指导领取药物。
五、其他事项
1. 每周进行一次医生会诊,研究难治病例。
2. 每月组织门诊记录查重会,评估诊疗水平。
3. 不定期与患者代表会面,听取意见。
发热门诊设置要求(1)应当设在医疗机构内相对独立的区域,与普通门诊相对隔离,有明显标识。
(2)设立独立的诊室、治疗室、临时留观室和病人独立使用的卫生间。
(3)配备兼职医师、护士各1~2名,医护人员应经过发热/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专门培训,掌握相应的诊疗技术和消毒隔离要求。
(4)应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办公、诊疗、消毒设备、设施、药械和健康教育宣传板等。
(5)建立发热病人门诊登记制度,记录患者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及患者主要病情(特别是体温和出疹情况)等,以便追踪观察(包括去向.转归等)。
(6)建立医护人员岗位责任制、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医护人员严格按各项规章制度操作。
发热门诊感染管理制度一、设置要求(一)根据感染性疾病科门诊的特点,门诊与门诊设立应相对独立,与其他科室的医患间进出无交叉,且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特点,要求发热门诊患者与肠道门诊、肝炎门诊患者无交叉,各功能区做到标记明显,便于患者就医,门诊中布局合理,分区清楚,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
(二)设置独立的挂号收费室,候诊区和诊室治疗室、隔离观察室,检验室、放射检查室,药房(或药柜输液等“一条龙”服务模式,并有专用卫生间(配有洗手池抗菌洗手液或含醇手快速消毒剂)。
(三)各室按规范建筑布局。
(四)严格遵守消毒技术规范,严格消毒,严格落实医务人员防护措施,尤其手部卫生。
(五)根据呼吸道传播途径,采取空气隔离,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措施,在两种传染病门诊同时开诊时应防止不同区域的患者交叉。
发热门诊工作制度1.树立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弘扬救死扶伤的精神,以高尚的品德和优良的技术,做好发热门诊工作。
2.对前来就诊的发热病人详细询问有无流感及其他传染病接触史,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体格检查,以作出初步诊断,并认真等登记。
3.坚持门诊首诊负责制,对禽流感、甲型H1N1 等传染病一旦确诊,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立即转诊或就地进行隔离治疗。
在转诊过程中严格执行防护措施。
肠道门诊设置医院肠道门诊设置要求一、总体要求1、在流行地区或受疫情威胁的地区~各级医疗单位应设立肠道门诊。
农村基层医疗单位确因人员与房屋条件不能单独设立时~也应在门诊指定专人负责或专桌诊治。
2、肠道门诊应设诊疗室、观察室、药房以及专用厕所~指派专,兼,职医、护、检人员~配备专用医疗设备、抢救药品、消毒药械以及采集粪便标本的棉签和放置标本的碱性蛋白胨增菌液~制订严格的工作制度与隔离消毒制度。
3、做好腹泻病人的就诊专册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职业、详细地址、发病日期、主要症状、体征、初诊印象、治疗方法等。
对抢救治疗及留床观察的病人应另做详细病历记录。
如遇外地病人~应登记原省市县详细住址、单位以及现时投宿旅店。
必须防止因登记不详、字迹不清而厌恶疫情处理。
4、对病人粪便进行细菌培养是发现霍乱病人的关键项目。
对症状典型或流行病学指征明确的病人~应尽量做到逢泻必检~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标本污染。
5、每天做好腹泻病人统计~按规定进行网络直报。
6、对中、重型腹泻病人应在门诊就地积极治疗抢救或留院观察。
如需转院~应有专车及医护人员陪送。
7、对肠道门诊~每月应进行一次自查~各县,区,卫生执法部门每年应开展1~2次检查~协助解决实际问题。
8、在一般情况下~肠道门诊应在每年的4~10月开设~重点地区可提前开设或根据实际需要常年开设。
卫生部门在对肠道门诊检查二、医院肠道门诊检查内容1、基本情况:,1,设置地点:单独设立于门诊部底层一侧。
,2,肠道门诊有明显的标示。
,3,肠道门诊于每年的4月1日开设。
2、设置条件:,1,有专用诊察室、观察室、厕所。
,2,有专用药柜。
,3,有专用检验室。
,4,有专用消毒用具、消杀药品、洗手盆。
,5,有防蝇设施、消毒地垫。
,6,有采样用的碱性蛋白胨水和长棉签。
,7,有专职或兼职的医、护、检人员专用的诊察室、观察室药房和抢救药品、专用厕所和消毒药械采样用的碱性蛋白胨增菌液、长棉签专,兼,职的医、护、检人员3、工作情况,1,医疗机构保留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对肠道门诊进行检查时留下的通知、笔录等。
发热门诊设置要求发热门诊设置要求(1)应当设在医疗机构内相对独立的区域,与普通门诊相对隔离,有明显标识。
(2)设立独立的诊室、治疗室、临时留观室和病人独立使用的卫生间。
(3)配备兼职医师、护士各1~2名,医护人员应经过发热/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专门培训,掌握相应的诊疗技术和消毒隔离要求。
(4)应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办公、诊疗、消毒设备、设施、药械和健康教育宣传板等。
(5)建立发热病人门诊登记制度,记录患者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及患者主要病情(特别是体温和出疹情况)等,以便追踪观察(包括去向.转归等)。
(6)建立医护人员岗位责任制、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医护人员严格按各项规章制度操作。
发热门诊感染管理制度一、设置要求(一)根据感染性疾病科门诊的特点,门诊与门诊设立应相对独立,与其他科室的医患间进出无交叉,且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特点,要求发热门诊患者与肠道门诊、肝炎门诊患者无交叉,各功能区做到标记明显,便于患者就医,门诊中布局合理,分区清楚,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
(二)设置独立的挂号收费室,候诊区和诊室治疗室、隔离观察室,检验室、放射检查室,药房(或药柜输液等“一条龙”服务模式,并有专用卫生间(配有洗手池抗菌洗手液或含醇手快速消毒剂)。
(三)各室按规范建筑布局。
(四)严格遵守消毒技术规范,严格消毒,严格落实医务人员防护措施,尤其手部卫生。
(五)根据呼吸道传播途径,采取空气隔离,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措施,在两种传染病门诊同时开诊时应防止不同区域的患者交叉。
发热门诊工作制度1.树立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弘扬救死扶伤的精神,以高尚的品德和优良的技术,做好发热门诊工作。
2.对前来就诊的发热病人详细询问有无流感及其他传染病接触史,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体格检查,以作出初步诊断,并认真等登记。
3.坚持门诊首诊负责制,对禽流感、甲型H1N1 等传染病一旦确诊,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立即转诊或就地进行隔离治疗。
肠道门诊建设的基本要求为了能及时发现霍乱病人、减少交叉感染和便于诊治,按照上级要求从每年5月1日至10月30日,各级医疗机构应设立和健全肠道门诊,成立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组织,制定肠道门诊工作制度、工作方案(治疗方案)和消毒隔离制度。
肠道门诊设置的位置,应远离地面水源,有独立通道和明显标识。
肠道门诊应包括:诊疗室、观察室、专用药房;配有专职医、护、检人员;配备专用医疗设备、抢救药品、消毒药械和专用厕所。
一、诊疗室1、门外应放置浸有消毒液的踏垫,室内应配有消毒液或肥皂;2、有门诊日志、腹泻病人登记本、日报表和肠道传染病登记本;3、备有采样用消毒棉签、碱性蛋白胨水(增菌液,放冰箱冷藏室)。
4、对腹泻病人要求采样两份(采样应尽量在未使用抗生素前)。
一份单位镜检,一份在3小时内送防疫站检验。
5、采样要求:成形便指甲盖大小,水样便1--3ml或肛拭子;二、观察室1、门外应放置浸有消毒液的踏垫、室内放置洗手消毒液或肥皂;2、备有排泄物污物桶一个,并有明显标识;排泄物消毒后倒入厕所,未经消毒严禁排入下水道。
3、备有消毒药品、生石灰等;4、备有急救、治疗用医疗器械等。
三、专用厕所:腹泻病人专用厕所要备有生石灰。
四、专用药房备常用液体、口服补液盐(ORS)、抗菌药物、急救药品、药械。
五、专职检验人员负责采样、镜检和增菌培养。
检验方法:(1)涂片染色镜检:粪便涂片并作革兰氏染色,显微镜下可见革兰氏染色阴性的弧菌呈鱼群样排列;(2)动力试验:将新鲜粪便作悬滴或暗视野显微镜检,可见穿梭状运动的弧菌即为动力试验阳性。
(3)增菌液的配制方法(碱性蛋白胨):蛋白胨1克、氯化钠1克、蒸馏水100毫升、溶解调PH8.6分装,每管8—10毫升,15磅20分钟高压灭菌,放冰箱冷藏室备用。
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建设要求在现代医院中,肠道门诊的建设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
肠道门诊是指为肠道疾病患者提供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的专科门诊。
随着肠道疾病的不断增多,以及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肠道门诊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在建设肠道门诊时,需求满足现代医疗要求、提供高质量服务,以下是肠道门诊建设的要求。
第一、尽快排查肠道门诊诊室问题。
肠道门诊的诊室一般由诊室、治疗室、检查室和康复室等组成,其中诊室是病人第一次接触到医生的地方,也是医生了解病情的重要环节。
因此,要求肠道门诊诊室格局合理、设施完善,并且设有足够的诊室和检查室,以适应不同科室的需求。
第二、提供全面的就诊服务。
肠道门诊的就诊服务应包括初诊、复诊、加诊和远程就诊等多种形式,以满足患者在不同阶段的需求。
此外,应提供便捷的挂号和排队服务,优化就诊流程,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第三、建设专业团队。
肠道门诊的医疗团队应包括肠道专科医生、护士、营养师等专业人员,他们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为患者提供精准的诊断和治疗。
第四、配备先进的检查设备。
肠道门诊的诊疗工作离不开现代医疗设备的支持,如内窥镜、超声仪、CT等。
这些设备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定位病变部位,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第五、加强病历管理和信息化建设。
肠道门诊应建立规范的病历管理制度,并加强病历的电子化管理,以提高患者就诊体验和医生工作效率。
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系统,实现患者信息、医疗数据的共享和传输,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第六、强化科研和教育培训。
肠道门诊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门诊科室,应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并加强持续教育和培训,提高医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
只有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技能,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第七、注重患者满意度。
肠道门诊应始终把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注重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这包括在就诊过程中尊重患者的权益、提供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环境、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方案等。
规范化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
和肠道门诊设置规范要求
一、发热门诊设置规范
乡镇卫生院及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设立独立的发热门诊
(一)发热门诊要求:
1、通风良好、远离其他门诊、急诊,独立设区,出入口与普通门急诊分开,要设立醒目的标识。
2、诊疗场所:10m2以上,水泥地面,有自来水,有专用桌椅、检查台,门窗要相对大一些。
有专用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压舌板,专用面盆、毛巾、拖把、痰盂等。
3、消毒用品:肥皂、84消毒液、0.2%-0.5%过氧乙酸、0.3%-0.5%碘伏、紫外线灯。
4、防护用品:隔离衣、帽、口罩、手套、鞋套。
5、挂号、就诊、检验、检查、取药等能全部在该区域完成。
6、设置隔离留观室。
7、发热门(急)诊承担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按一级防护着装(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对就诊的发热病人要立即给其戴防护口罩,诊室内不得同时进入多人,候疹者需在诊室外指定位置等候就诊。
进入隔离留观室按二级防护着装(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二)隔离留观室设置要求:
1、标识明显,与其他诊室保持一定距离。
2、分别设立医务人员和病人专用通道。
3、留观患者单间隔离,房间内设卫生间。
4、患者病情允许时,应当戴外科口罩,并限制在留观室内活动。
(三)建立接诊病人登记本。
内容包括:接诊时间、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工作单位、联系方式、诊断、患者去向及接诊医生签名。
(四)建立终末消毒登记本。
内容包括:空气、地面、物体表面及使用过的医疗用品等消毒方式及持续时间、医疗废物及污染衣物的处理等,最后有实施消毒人和记录者的签名,并注明记录时间。
(五)发热门诊(室)医务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
三、肠道门诊设置规范
(一)建筑及设施要求
1、肠道门诊位置合理,有明显樗,与综合门诊分开或远离一端。
2、肠道门诊必须有独立的诊疗室,附设观察床位或观察室,总面积有得小于
15平方米。
有专用厕所或便盆,有专用药房或取药窗口或专用药柜。
3、诊疗室内有水池,开关应为脚踏式或红外感应式;有紫外线灯;墙壁、地面光滑,便函于清洗及消毒;室内清洁通风,有纱门、纱窗。
抢救药品应包括西地兰、
阿拉明、洛贝林、肾上腺素、地塞米松、5%碳酸氢钠、氟哌酸、氯化钾、葡萄糖以及四环素、强力霉素等或其他敏感类抗生素。
5、备有消毒剂(如84消毒液、洁消净、过氧乙酸等或同等效用的其它消毒剂),呕吐盆、消毒盆等浸泡器具,并有污水处理系统。
6、有健全的肠道门诊制度及消毒隔离制度,度上墙。
(二)人员配备
1、各医院应建立霍乱防治领导小组、病人抢救小组、疫情处理小组,各组成员名单公布上墙。
2、有专人负责肠道门诊工作,有专或兼职医生、护士,并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增加人员。
医务人员须经专门岗前培训,熟知肠道门诊有关规定及业务知识。
3、医务人员上班衣帽整齐,严格遵守肠道门诊工作制度及消毒隔离制度。
(三)工作质量
1、时间规定:每年5月1日开设至10月31日止。
根据疫情情况,可以提前或酌情延长,有条件可常年开设。
2、备有肠道门诊的专用登记本,对就诊病人作好详细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职业、详细地址、就诊日期、发病日期、主要症状、体征、初诊印象、检验项目与结果、治疗方法等)。
3、对霍乱疑似病人,来自疫区的腹泻病人、来自饮服行业和流动人口中的腹泻病人应列为霍乱检索对象,用金标法快速检测0139及Eltor霍乱弧菌,肠道门诊检索数不应少于腹泻病登记数的10%,年终总人口数的1‰
4、发现霍乱病人立即抢救、隔离,并电话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卫生防疫站。
5、每月逢8对肠道门诊工作情况按旬进行统计(统一表式)上报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卫生防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