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门诊设置和要求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20.00 KB
- 文档页数:13
肠道门诊工作制度
(1)每年按规定开设肠道门诊,对腹泻病人进行归口诊治处理。
(2)成立以分管院长负责的霍乱防治领导小组、病人抢救小组、疫点处理小组,一旦发现临床症状典型的疑似病人立即隔离,有条件时专室留观,并组织力量抢救治疗,开展疫点消毒。
(3)肠道门诊工作由熟悉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并接受过霍乱防治培训的专业人员承担。
(4)肠道门诊必须有独立诊治区域,设置收费室、药房、治疗室、检验室和观察室,配有专门厕所,病人排泄物彻底进行消毒处理。
(5)建立专门的肠道门诊登记本,对所有就诊病人的详细情况按要求逐项填写,做大便常规或培养,详细填写检验结果。
(6)重点做好疑似病人、饮食服务行业人员、船民、流动人员及来自疫区疫点腹泻病人的检索工作,在未发现疫情的情况下检索率不低于当地人口数的1‰。
(7)肠道门诊必须备有充足的抢救药品和器械。
(8)肠道门诊工作人员定期做好门诊数、检索数及霍乱疑似病人数的旬报工作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卫生防疫机构。
医疗机构肠道门诊的配置规范1医疗机构肠道门诊配置规范一、引言为了加强医疗机构肠道门诊的建设与管理,提高医疗机构肠道疾病防治能力,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工作规范》,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肠道门诊的设置、建设、改造、运行和管理。
二、肠道门诊设置原则1. 肠道门诊应设置在医疗机构较为独立的区域,便于患者就诊及隔离治疗。
2. 肠道门诊的设置应满足感染性疾病防治要求,合理布局,分区明确,便于清洁、消毒和隔离。
3. 肠道门诊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医疗机构的整体规划和发展需要,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
三、肠道门诊配置要求1. 诊室设置:肠道门诊至少应设有2个以上的诊室,其中一个为儿童诊室。
每个诊室面积不应小于20平方米,且布局合理。
2. 医疗设备:肠道门诊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如诊桌、诊椅、血压计、体温计、脉搏仪、心电图机等。
3. 消毒设施:肠道门诊应配备足量的消毒设施,如消毒柜、紫外线灯等,确保诊疗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4. 防护用品:肠道门诊应储备充足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隔离衣、护目镜等,以满足工作人员和患者的防护需求。
5. 污水处理设施:肠道门诊应设置独立的污水处理设施,确保诊疗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6. 医疗废物处理设施:肠道门诊应设置独立的医疗废物处理设施,规范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
四、肠道门诊运行管理1. 肠道门诊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 肠道门诊应加强感染性疾病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感染性疾病防治能力。
3. 肠道门诊应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对疑似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及时隔离和报告。
4. 肠道门诊应定期对诊疗环境进行清洁、消毒,确保诊疗环境的安全。
5. 肠道门诊应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规范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
6. 肠道门诊应与医疗机构其他部门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
肠道门诊设置规范肠道门诊设施;1、肠道门诊设立专用的诊疗室、输液抢救室、专用观察室、专用厕所、专窗取药、医务人员更衣室等业务用房。
2、医院有分诊标志,肠道门诊各诊室或业务用房门口有醒目的标志。
3、门诊所有业务用房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蝇、防蚊设施。
4、诊室内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装置等设施,配备便器、医疗废弃物收集箱等卫生设施。
5、诊室内配备诊疗桌椅、诊疗床、专用诊疗设备等。
6、诊室通风条件差的,宜配备空气消毒设施(最好为动态消毒机,也可配备紫外线灯用于终末空气.开设时间; 4-10月开设,各地可根据疫情适当延长。
登记:肠道门诊应严格执行腹泻病例登记制度,建立门诊日志,登记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主要症状、病名(诊断)、发病日期、就诊日期、诊断时间、初诊或复诊、联系方式等基本项目。
对外地病例,住址要进行双登记(登记现住址、单位名称及原住址),做到“每例必登”,字迹清楚,项目齐全。
采样:对就诊的每一例腹泻病患者进行粪便直接镜检,做好标本登记。
对临床症状可疑霍乱的患者、外地就诊者、有流行病学史者实行“逢疑必检”,尽量在抗菌素使用前采集粪便标本,做霍乱弧菌等快速诊断和细菌培养检查。
对发现有明显血便的患者采样要及时送检并做大肠杆菌O157:H7的培养检查。
病人处理:严格执行相关制度,防止肠道传染病的误、漏诊。
对腹泻病患者失水严重者,应及时补液、纠正水电紊乱,重症患者应收住病区进一步诊治。
对霍乱疑似病例必须隔离治疗。
对霍乱病例经输液处理、血压等生命体征稳定后应由专人、专车转送当地指定医疗机构。
消毒: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肠道门诊的清洁消毒有专人负责;诊疗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听诊器、血压计等用品专室专用,用后消毒(如用75%酒精擦拭等方法消毒)。
体温表用后清洗,消毒(如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冲洗后备用。
诊疗桌等物体表面,每日清洁消毒(如用5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1、门诊建设须达到“四固定,六分开”。
四固定是指:“人员固定、诊室固定、医疗器械设备固定、门诊时间”;六分开是指:“挂号分开、候诊分开、检验分开、收费分开、取药分开、厕所分开”。
应按照传染病管理标准设置,分为洁净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肠道门诊的厕所不应离诊室距离太远而且整个肠道门诊专区面积应为100平米左右。
2、人员的上岗培训、设备的配备;(1) 培训内容应包括:①几种肠道疾病诊断标准的统一(见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霍乱诊断标准);②门诊登记规范(见门诊登记本首页);③疫情处理流程,医院职责;(见北京市疫情报告管理规范)④高度可疑病人的处理;(见北京市霍乱应急处理方案)⑤传染病防治法。
(2)人员、设备的配备①专区人员固定门诊大夫至少3人,主治以上职称的至少两人;固定护士至少4人,主管护师以上的至少两人;固定检验人员至少3人,主管检验师以上的至少两人;固定消毒人员2人,要求要受过专门培训。
孔床必须要有两张以上,观察床必须要有三张以上;隔离衣、胶靴、手套必须齐备。
具备镜检、霍乱便培养条件。
抢救药品摆放的地方不要与诊疗室距离太远,病人一旦出现危重情况便于及时抢救。
抢救药品要定期检查,防止出现过期药品。
②专室人员固定门诊大夫至少2人(没有兼职),主治以上职称的至少一人;固定护士至少3人,主管护师以上的至少一人;固定检验人员至少2人,主管检验师以上的至少一人;固定消毒人员至少1人,要求要受过专门培训;孔床必须要有一张以上,观察床必须要有两张以上;隔离衣、胶靴、手套必须齐备。
具备镜检、霍乱便培养条件。
抢救药品摆放的地方不要与诊疗室距离太远,病人一旦出现危重情况便于及时抢救。
抢救药品要定期检查,防止出现过期药品。
3、各项工作制度:门诊登记,消毒隔离,疫情报告,实验室要求,悬滴及便培率,门诊与急诊的交接手续(见附件1);门诊报表填写完整,并于次月3日内上报。
传染病报卡的备注栏填写镜检结果,并进行网络直报。
1、自查,要求每年两次纪录,检查内容,小结;2、疾控中心检查记录;五、配合疾控中心开展的工作(1)痢疾菌株收集;(2)0157的监测;不做监测(3)外环境水样监测;辖区内的水样监测,需送河流水、鱼池水各2件;如有游泳池水的辖区需送游泳池水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