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保基础知识教材
- 格式:docx
- 大小:25.56 KB
- 文档页数:6
一.“5S”的管理1、“5S”的名詞解釋: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
“5S”運動源於日本企業所發展出的一種工廠改善與品質提升的管理所必須有的基礎工具,其分別定義如下:(1)、整理:區分工作場所內物品爲“要用的”與“不要用的”,保留需要的東西,撤除不需要的東西。
(2)、整頓:將需要的東西加以定位擺放,並且保持在需要時能立即取出。
定位後要明確標示,用完後要放回原處。
(3)、清掃:將不需要的東西加以清除,報廢(丟棄)以保持工作場所無垃圾,勤於擦試機器設備,勤於維護工作場所。
(4)、清潔:將整理、整頓、清掃後的工作場所隨時保持在完美狀態,使工作人員覺得乾淨、衛生、維持前“3S”的效果。
(5)、素養:通過以上“4S”的洗禮,讓每一位員工養成良好的習慣,並遵守規定、規則。
改造人性、提升道德。
2、“5S”內容整理:(1)、辦公室及現場擺放物品(如:原料、成品、半成品、模具、垃圾等)定時清理,區分“要用”與“不要用”。
(2)、辦公桌、物料架、樣品櫃等正確使用與清理。
(3)、桌面及抽屜要定時清理。
(4)、充分運用塑膠袋、舊紙箱包裝,區分物品材料、廢料等置放清楚。
(5)、模具、治具、量具、工具等正確使用,擺放整齊。
(6)、機器上不擺放不必要的物品、工具或未放牢靠。
(7)、非立即需要或過期(三天以上)資料,物品定位管理。
整頓:(1)、茶杯及私人用品應定位放置或放於櫃內。
(2)、將要的資料、檔案分類整理。
(3)、辦公桌、荼水桌等物品定位。
(4)、板車、小托車、紙箱、工具箱(櫃)、垃圾箱等擺放定位。
(5)、各作業場所劃分並加注場所名稱。
(6)、消耗性用品(掃把、拖把等)定位擺放。
(7)、加工材料、待檢材料、成品、半成品等擺放整齊。
(8)、通道保持暢通,不得擺放或跨越任何物品(如:電線、推車)。
(9)、所有生産用具、治具、零件定位擺放。
(10)、劃定位置放置不良品、退貨品及使用頻率低的東西。
(11)、如沾有油之破布等易燃物品收拾定位。
3F品保部培訓教材一.公司概況二.公司品質/ESH政策、目標與公司文化三.產品生產簡易流程四.物料料號及中英文對照作業流程五.產品編碼辦法六.工單編碼辦法七.人員管理相關要求八.現場管理與品質管制基本知識九.群光品質控制的相關要求十.品質定義、品質紀律與品質意識十一.常用英文單詞十二.ISO基本知識十三.SPC基本知識十四.QCC活動十五.新QC七手法十六. FMEA知識一.公司概況:1.公司名稱: 群光電子(東莞)有限公司(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2.含義:“群光”尌是“群策群力,共創光明”的中文縮寫,公司希望所有的干部員工都能夠貢獻出他們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創造公司的光明前程和美好未來.3.公司簡介:3.1 群光于1983年成立于台灣(CEC);【群光總公司設在台北】3.2 1986年美國開廠(CAI);3.3 1987年設可攜式電腦事業部;3.4 1988年德國成立分公(CEG);3.5 1989年泰國工廠開始營養(CET);3.6 1995年英國開廠(CEK);3.7 1994年成立于東莞主山(CEM I);【Chicony Electronics Mainland】3.8 1998年成立于東莞清溪(CEM II):●1999年10月份,增設MKB事業部門;●2002年5月份,增設DSC事業部;●2002年8月份通過ISO9001:2000認証;●2004年2月份通過ISO14001&OHASAS18001認證;4. 公司主要產品:4.1DKB (Desktop Keyboard): 有線鍵盤,無線鍵盤(IR/RF);4.2MKB (Mobile Keyboard): Notebook Keyboard, 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TenKey Keyboard, 超薄型鍵盤;4.3DSC (Digital Still Camera): PCC(PC Camera), DSC(Digital Still Camera)EMC(Embedded Mobile Camera), MPC(Mobile Phone Camera)5.公司決策人物:公司董事長: 許昆泰先生公司副董事長: 林茂林先生(M.K.Lin)DKB事業部總經理: 呂進宗先生(Roger_Lu)DSC事業部總經理: 韋泉斌先生(James_Wei)MKB事業部總經理劉松平先生(Hank_Liu)CEM II協理: 童錦泉先生(CC Tung)CEM III協理: 王惠凱先生(Mike.Wang)6.公司各部門:管理部(ADM): Administration生產部(PROD): Production品保部(QA): Quality Assurance工程部(ENG): Engineering企劃部(PMC): Production Material Control采購部(PUR): Purchase財務部(FIN): Financial資管部(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關務部(CTA):7.CEM2組織架構8.3F品保組織架構:二. 公司品質/EHS政策、目標與公司文化1. 品質政策: 【Quality Policy】No Quality, No Sales. 以客為尊●Total Customer Satisfaction 全面性客戶滿意●Endless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永無止境改進與革新2. 品質政策之理解:2.1 以客為尊:品質是客戶信心的必備基礎,沒有品質,客戶業務不保;實現符合客戶要求的品質管理系統,建立與客戶長久的業務伙伴關係.2.2 全面性客戶滿意::品質、交期、成本、技術、服務等全方位考量客戶需求,確立達到客戶全面性滿意的目標.2.3 永無止境改進及革新:持續不斷地創新生產技術;精進品質管理系統,預防品質缺點發生,追求零缺點的品質境界.3. 達成品質政策的具體作法:3.1達成”全面性客戶滿意”的具體作法:3.1.1以預防(事前控制)為導向:a.訓練及能力審核(人力方面);b.SPC識別圖及製程AUDIT(製造程序方面);c.文件及資料管制(品質系統方面);d.新產品詴產(新產品開發方面);e.機器、儀器、設備確認程序(機器、儀器及設備方面);f.供應商審核及認可程序(物料方面);3.1.2偵測潛在性之問題:a.成品每天或周期性的實施可靠性的實驗;b.摸擬客戶抽驗;c.新產品于群光海外分公司處在確認其品質OK後方可交至客戶手中.3.2達成”永無止境改進及革新”的具體作法:3.2.1以零缺點為目標;3.2.2不斷改進製程,設備及檢驗方式;3.2.3以市場為導向;4. 品質目標:【No Quality, No. Sales,以客為尊】●品質:以6σ為終極目標,每年改善50%不良率;【Quality: 6σGoal,50% Improvement Y early】●交期: 提供客戶及時供貨的服務.【Delivery: Provide JIT Logistics Support】●生產力:每年提升15%的Gross、PPH(總產量).【Productivity:15% Gross PPH Improvement Y early】●庫存周轉率:達到一周之庫存周轉率.【Inventory Turnover Days: Under One Week】●共存關系:長期共同成長之承諾.【Relationship: Commit T o Continue Growing With Customer】5. 品質目標的理解5.1 “σ”是一個希臘字母,讀音為“西格瑪”,源自于統計學,是用來表示事情(數據)之間變異性的一個參數,故也稱為標準差.它與平均數的意義相反.σ越小表示數據越穩定,相互間的變異性越小;反之,則表示數據不穩定,變異性大.5.2“6σ”品質: 表示此時的品質非常穩定,標準差(σ)非常小,品質的平均值需要加上或減去6σ以上,才能到達規格界限. 而在一般的情況(常態分配)下,超出平均數加上或減去6σ的機率僅為 3.4PPM,這尌意味著此時的品質超出規格界限的機率---即不良率僅為3.4PPM,幾乎接近為0.5.3當品質達到6σ時,T(全距)=SU(規格上限)-SL(規格下限)=12σ, 故CP(制程精密度)=T/6σ=2, 這表示此時的制程非常的穩定.5.4PPH: Pieces Per man Hour表示”平均每人每小時產量”,它是一個效率指標.6. 公司文化:紀律第一, 能力第二;以身作則, 激發士氯;事前預防, 不斷創新;尌事論事, 工作簡單;解決問題, 一石多鳥;結果導向, 賞罰分明;專心積極, 勤能補拙;溝通協調, 人我雙贏;7. 公司文化的理解:7.1 紀律第一,能力第二:紀律是對每位員工在生活與工作上的行為的一種制約.公司對員工的評價首先看員工是否遵守紀律,服從安排;因為公司是一個整體,我們要在保證整體的運作、績效與利益的情況下,最在限度地發揮個人才能;而對員工能力的最基本要求,是看其在本職工作的了解、掌握的熟練程度以及績效的達成狀況.7.2 以身作則,激發士氣:公司管理層人員必頇身先士卒,以身作則,帶頭遵守公司的一切規章制度;同時也要努力調動員工主動積極的工作精神,激發士氣,振奮精神,煥發吸引下屬的人格魅力,將他們團結在自己周圍,形成團體的綜合力和影響力.7.3 事前預防,不斷創新:我們要樹立以預防為主的觀念,做到防患於未然. 這里的“預防”主要是“生產預防”,“品質預防”,“安全預防”;“創新”尌是“未來”,是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恆久不變的主旋律.組織的創新機制,團體的創新能力和員工的創新意識是“創新”三位一體的基本結構;公司更希望任何人對自己的本職工作有追求上進,不斷創新的精神.7.4 尌事論事,工作簡單:對某人某事的評價盡量采用公平、公正的客觀態度,尌事論事,絕不讓個人私人感情與情緒影響工作和對問題的分析判斷; 在與人溝通與配合的時候,尊重客觀事實,不將事情複雜化,在現有制度的情況下,尋求一種最簡單的,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並高效地完成工作.7.5 解決問題,一石多鳥:解決問題時,我們要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現象,我們需要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從之入手解決,做到真正的治本,並同時將類以的問題共同解決.7.6 結果導向,賞罰分明:對員工工作成績的評價主要以該員工之工作結果是否令人滿意為依據;根據工作結果的好壞給予優秀者獎勵,劣差者處罰.7.7 專心積極,勤能補拙:任何人對工作必頇認真積極,全身心投入;勤勞是能彌補先天不足的,也尌是俗語的“笨鳥先飛”,“天道酬勤”,我們欣賞工作勤奮努力的人.7.8 溝通協調,人我雙贏:人與人之間,部門之間應加強溝通協調,讓大家的思想行為達成統一,為共同的目標服務.只有這樣,大家才有可能走向成功的道路.8.公司ESH政策與目標8.1 ESH政策:●遵守環保及安全健康法令;●預防環保及安全事故發生;●持續改善環保及安全健康,滿足社會及客戶需求;8.2ESH目標:●重傷、重災為0例●職業病發病率為0例●廢物處理100%合法或妥善處理●千人月輕傷率低於2/1000●食堂廢氣排放量優於GB18483-2001●95%員工接受相關ESH培訓●建立安全責任制三.群光公司產品生產簡易流程:1. DKB/MKB產品生產簡易流程:注: IQA: In-coming Quality Assurance進料品質保證AI: Auto insertTU: T ouch upKT(Key top): 鍵帽線AP(Auto Printing): 自動印刷FA(Final Assembly): 終段組裝線OQA(Out-going Quality Assurance): 成品出貨品質保證2. DSC產品生產簡易流程:五. 產品編碼辦法:1.DSC產品編碼辦法:,如無特別定義,以0補之: 100代表Chicony, 200代表No Brand(PIXEL)碼: 030代表30萬畫素: 1代表CCD, 2代表CMOS: 第一碼3代表2003年; 第二碼5代表產品(1代表PCC, 2代表Dual Mode, 3代表第三~四碼70-代表產品順序: DC-代表數位相機產品2.MKB產品編碼辦法:: 如, US, J0, LA,E0等: 如, 0118, 0123, 9925等產品大分類碼,MP-代表普通鍵盤KU-代表USB鍵盤,KB-代表PS2 鍵盤六. 工單編碼辦法:1. DSC 工單編碼原則:DO A 4 F 002流水號月份(6月)年份(2004年)站別(Ass’y)工單別(DO 正常工單)(DR 返工工單)(DS 詴產工單)2. MKB 工單編碼原則:MO F 0 4 E 001流水號月份(5月)年份(2004年)站別(FA站)工單別(MO 正常工單)(MR 返工工單)(MS 詴產工單)七. MKB/DSC人員管理相關要求:1.儀容儀表準則:1.1員工進入車間, 一律穿工衣,戴防塵帽,帽子戴正于頭上,夏天衣鈕扣頇扣好,冬裝工衣拉鏈要拉至胸口,袖口頇全部扣好.1.2員工進入車間,均頇換穿工鞋,且工鞋不得穿離車間或辦公區域以外.1.3男員工不可穿西式短褲進入車間.1.4員工廠證配戴注意事項: 員工進入車間,一律需配戴廠證. 廠證正面朝外掛廠證處,不可翻掛,更不可掛于他處. (如工衣左臂無掛勾,則掛于左邊衣領下方.)1.5員工一律不可戴手表、戒指進入車間或其他工作區域,如有發現,則作沒收處理.1.6任何員工均不可留長指甲,亦不可涂指甲油.1.7男員工不準留長發(以不蓋住兩耳為宜)及長胡子.1.8女員工頭發長過15cm時,進入車間前必頇扎好放于背後.1.9員工不宜穿褲腳過長的褲子.如褲腳過長,可適當卷貣,但不可卷得過高,亦不可將褲腳扎入襪子內.1.10員工工作中,應保持坐姿端正,服裝整齊.站立時亦應保持良好的站姿,不可東倒西歪.1.11員工一律不允許在車間內梳頭.2.紀律要求:2.1上班需提前五分鐘至工作崗位.2.2每天早晨提前10分鐘集合開早會.2.3上班期間一律不許擅自離位,必頇以過組長許可,作好離位登記,戴好離位卡方可,時間不得超過十分鐘,違者5元/1次2.4有事請假頇事先得到組長同意,嚴禁先斬後奏或請人代請,違者以曠工論處,且第一次罰款20元,第二次罰款50元;第三次開除,病假需有廠醫或公立醫院證明. 3. 檢查員如何做好品質:3.1按照規定之作業方法或操作檢驗程序來做.3.2有疑問或發現異常時立即反映給上一級主管.3.3采取預防不良品發生的心態與作風.3.4做出的產品品質讓下一站的客戶滿意.4. 合格檢查員應具備的條件:4.1遵守紀律,服從安排.4.2發生問題,反映問題.4.3公平公正,堅持原則.4.4富有團隊精神.5. 員工績效評核獎賞及優秀員工評核辦法:5.1優秀員工評核辦法:a.具備合格檢查員四個條件.b.每月無漏失.c.評為優秀員工每月獎40元.每月無漏失,無違紀者視績效佳,員工每月獎勵20元.連續四個月超標者將予以解雇或開除,組長不定時對各工位檢查作稽核,稽核不合格者納入月底總評績效.月底總評績效,超越DPPM目標者罰款5~40元(視漏失項目及總體績效而定).漏失A類缺點每漏失一項罰款5元.漏失電性功能(穩定)不良每漏失一項罰款10元.八. 現場管理與品質管制其本知識:1.產生變異的五大要因(4M1E):2.變異的分類:2.1 機遇性原因(經常性問題):這類問題屬於系統問題,如環境因素、管理因素.如一個人的體溫在正常情況下會有0.5度左右的上下貣伏變動,這個變動即可接受與不易防止的.2.2 非機遇性原因(偶發性問題):這類問題屬於局部性問題,如模具突發故障,或新進之員工造成不良.此類變異是假如有去注意應該可以發現的,也是產品不穩定的來源,而且是容易控制的.3. 問題描述與分析的方法(5W1H):4. 管理循環(戴明循環)P---Plan 計劃D---Do 做C---Check 檢查A---Action 處置5. 解決問題的八大步驟(8D):5.1組隊5.2問題描述5.3圍堵計劃5.4原因分析5.5改善對策5.6效果確認5.7預防再發生/標準化5.8總結6. 防止不良品發生的要決6.1穩定的人員6.2良好的教育訓練6.3建立標準化6.4消除環境髒亂的現象6.5統計品質管制6.6穩定的供應廠商6.7完善的機器保養制度PlanDoCheckAction7. 品質管理的“三不政策”:7.1 不接受不良品7.2 不製造不良品7.3 不放過不良品8. 不良品的“四不放過”原則:8.1 原因未查明不放過8.2 責任不明確不放過8.3 對策沒落實不放過8.4 效果不明確不放過9. 工作教導的方法:9.1 第一步: 說給你聽;9.2 第二步: 做給你看;9.3 第三步: 讓他自己做;9.4 第四步: 糾正不良動作,重複以上步驟,直至OK.10. 現場人員管理的四大原則10.1每個人是否都有事做; (計劃保證)10.2每個人是否都知道該怎樣做; (培訓保證)10.3每個人是否都在按著要求做; (稽核保證)10.4每個人是否都在認真積極地做; (士氣保證)11. “5S”的意義:11.1整理(Seiri): 將工作場所任何物品分為有必要的則留,無必要的則棄.11.2整頓(Seiton): 把留下來的必要物品依規定位置擺放整齊並加以標示.11.3清掃(Seiso): 將工作場所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地方清掃干淨,保持場所干淨,亮麗的環境.11.4清潔(Seiketsu): 保持以上的成果(整理、整頓、清掃)\11.5素養(Shitsuke): 每位成員養成良好的習慣,並遵守規則做事,培養主動,積極的精神.12. 不良品管制:12.1標示: 用紅色標簽將不良品處標示出來.12.2隔離: 將不良品放入紅色膠框,與良品及待驗品區別開來.12.3記錄: 將檢驗,結果記在報表上.12.4處置: 不良品交由組長通知生產部修理或報廢,修理ok後之待驗品放入綠框內,從第一個外觀檢驗工位前投拉正常流拉檢驗.13. 報表的四個基本要求13.1及時:所做報表要有及時性,在規定時段內做好每份報表且有一不良馬上記錄13.2準確:對報表上所記錄的不良項目及數量要真實準確.13.3完整:對報表內所規定記錄的每一項內容如:線別,日期,工單,數量,機種等頇認真,如實的填寫完全.13.4整潔:要卷面干淨,書寫整齊,不可隨意涂改或將報表弄的卷角及破損不堪等九: 群光品質管制的相關要求1.產品規格核對的依據1.1BOM: 核對材料的明細;1.2承認書(含圖紙): 核對材料的規格;1.3ECN(MECN/PECN/TECN) : 保證最新規格的執行;1.4檢驗規範: 確認產品本身的規格2.群光制程檢查的五種方式2.1自主檢查: 避免自已接收/制造/放過不良品;2.2首件檢查: 確保整個制程都已符合標準狀態,材料均使用正確,成品滿足規格要求,以預防整性問題的發生;2.3巡迴檢查: 通過定時或不定時的巡迴檢查,復核員工作業的正確性,並作員工無法檢查的管制項目,以預防發生變異;2.4成品檢查: 確定產品本身的品質,保證為良品送到下一站;2.5制程稽核: 隨時注意員工是否遵守作業標準,相關程序是否符合SOP規定和ISO品質保證系統的要求,檢驗報告是否正確等;3.產品判定的方式3.1 ACCEPT: 不良無不良,或不良在可接收的範圍內;3.2 RETURN: 不良已超出可接收的範圍;3.3 HOLD: 因規格不清等特殊因素,需暫保留判定意見,待進一步驗證后再裁決;3.4 WAIVE: 不良已超出接收範圍,但不影響客人的使用,故先短期放行,但仍需要進一步改善;4. 群光公司顏色管理規定:4.1藍色(blue): 良品4.2紅色(red): 不良品4.3綠色(green): 堆機或待驗品4.4黃色(yellow): 良品來料或在制品5. 制程管制的四個重要時段5.1上班前半個小時a. 員工是否有到齊b. 員工的精神狀態是否良好c. 工位是否按照制程要求排定d. 員工的作業方式是否有變異e. 治具.機器等有否校驗f. 手套.報表等有否發放g. 材料是否正確h. 生產是否正常5.2 下班前半小時a. 員工的工作態度是否穩定b.制程是否順暢,有無堆機c.紀律有否遵守,有無隨意離位d.下班前,物品擺放有無歸位5.3換單前半小時a.工序是否按照制程要求排定b.有無作業指導書c.物料是否正確d.作業是否符合要求e.檢驗標準是否正確f.生產是否正常5.4異常發生後半小時a.良品與不良品有無區分b.判定標準是否正確c.改善對策有無落實d.改善對策有無效果e.有否追溯異常發生前的產品是否OKf.異常是否已受到控制,生產是否正常6.群光公司ECN的種類與變更方式6.1 ECN的種類6.1.1 PECN (Process Engineer Change Notice): 制程變更通知6.1.2 MECN (Material Engineer Change Notice): 材料變更通知6.1.3 TECN (Temporary Engineer Change Notice): 臨時變更通知6.2 ECN的方式6.2.1 Immediately change: 立即變更,包含庫存品,在制品均需立即變更;6.2.2 Change by lot: 從某人出貨批/工單開始變更;6.2.3 Runing change: 將所有舊的用完后,跟隨變更;7. 首件確認與BOM核對作業辦法:: (略: 參考SOP《C-WI16-01》)8. PDR作業程序(略: 參考SOP 《QP19 矯正和預防措施程序》)9. 產品的鑑別與追溯性(略: 參考SOP QP11 產品標示和可追蹤性作業程序》)十. 品質定義、品質意識與品質紀律: (略: 詳見童協理教材) 十一. 常用英文單詞的含議: (略: 詳見教材)十二: ISO基本知識(略: 詳見教材)十三: SPC基本知識(略: 詳見教材)十四: QCC活動(略: 詳見教材)十五. 新QC七手法(略: 詳見教材)十六. FMEA知識(略: 詳見教材)。
1、品保部组织名称解讲:IQC:进货检验IPQC:过程检验FQC:最终检验OQC:出货检验QA:品质稽核QE:品质工程PE:生产制造工程CR:严重缺点MA:要紧缺点MI:次要缺点AQL:接收质量〔允收水准〕AC:接收数Re:拒收数2、检验定义:检验确实是根基对产品或效劳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测量、检查、试验、计量,并将这些特性与的要求进行比立以确定其符合性的活动。
美国质量专家朱兰对“质量检验〞一词作了更简明的定义:所谓检验,确实是根基如此的业务活动,决定产品是否在下道工序使用时适合要求,或是在出厂检验场合,决定能否向消费者提供。
3、品质定义:A:消费者能够满足的产品确实是根基品质;B:用最低本钞票制造出最高利益;C:一组固有特性满足客户要求的程度。
4、品质管制重点:可靠度、品质意争、品质水准5、品质瞧念:品质是第一次生产确实是根基好,品质瞧得见,制程是要害;品质不是检栓出来的,是制造/设计出来;是习惯/瞧念产生的。
6、传统品质与现代品质管制区不7、品质三不政策不接收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1、鼠标测试要求设备与工具:电脑两台、USB延长线、线不宜太长、转换头〔有屏蔽〕测试记录表、铅笔、。
仪器设备:将USB延长线一端插进电脑USB对应接口,另一端插进被测试鼠标USB头内。
,双击桌面鼠标测试程序图标运行鼠标测试程序。
测试程序界面讲明:击色块后能够选取画线颜色。
X,Y数值代表了箭头在窗口中的坐标系位置。
点击Clear〔往除〕能够往除屏幕线条。
点击Exit能够退出程序。
窗口靠左边有两竖条:左边是鼠标滚轮前推显示,右边是鼠标滚轮后推显示。
窗口右上角依次是最小化窗口,缩小窗口,关闭窗口。
测试环境:正常室温,测试无线鼠标时要尽量防止电磁干扰。
人员要求:具有一定的电脑操作知识。
〔明白开关机,翻开程序,熟悉电脑全然硬件,保卫电脑。
〕测试步骤:鼠标功能测试:A:把被测试鼠标插进延长线;B:检查LED装饰灯和IC光源灯的亮度、光束方向是否正常;C:按鼠标左、中、右键应分不对应L、M、R红色显示。
品保基礎知識一、品質之發展史1淀義:品質:崖品或服務的特征與特性之整體,以滿足隠含條件或顯在條件之特性總和.2.品質的發展趨勢大致如下:年代品質的歷史而品質的觀念而品質的制度而1900年代作業員的品質管制品質是“檢查出來的品檢(QI)領班的品質管制1920年代檢驗員的品質管制1940年代統計的品質管制品質是“制造"出來的品管(QC)品質保証品質是“設計出來的品保(QA) 1960年代全血品質管制品質是“管理出來的全面品管(TQC) 1980年代全血品質保証品質是“習慣“出來的全面品保(TQA)第一階段:品質是檢查出來的從18世紀、19世紀、及一戰三個時期,都是藉著檢查來維持產品的品質,因此對品質的観念也僅止于:品質是檢查出來的,品質制度也只是依靠檢查(QIquality Inspection)第二個階段:品質是制造出來的隨著統計的品質管制的出現,使人們對品質的的織知也隨之改變,即為:產甜在制造時,必須采取冋饋與預防措施來改善品質,預防不良品的發生•此階段的品質觀念即為:品質是制造出來的.品質制度亦發展成為:回饋改善為主的QC(quality control )制度.第三階段:品質是設計出來的.到二戰時期人們研究發現,以住廠商只注意到白己廠內產品的品質,而忽略了廠外的品質(即產品的運輸和使用階段的品質),為了保証這兩個階段(廠內及廠外)產品的町靠度,碍耍產品在企划與設計階段就先管制好,即在設計階段就把客戶的需求考慮進去.此階段的晶質觀念即為:產品是設計出來的.品贸制度亦進入了考慮到顧客需求、產品設計與客訴處理為主的QA 制度(Quality Assurance ii'i質保証).第四階段:品質是管理岀來的.當學者費根堡提出{全面品管}的觀念后,企業界逐漸發現,產品品質不只是品管單位的責任,而是企業全鹘員工的工作,需要大家一同參與,品質也不再只存于產品而上,已擴展到工作而,及提供服務的膾而上•此時的品質觀念進展為:品質是管理岀來的.而品質制度也演進至lj TQC(Total Quality control全而品質管制)制度第五階段:品質是習慣出來的.近年來,隨著員工在工作上有了較正確的價值觀及金業品質文化的塑造,從訓練而產生個人態度的改變,再到個人行為的改變,最后引起團的行為的變革•,這種變革是市大家習慣的生活方式養成的.此時的品質觀念進展到:品質是習慣出來的,而品質制度亦進展為TQA (Total Quality Assurance 全面品質保証)3.名詞解釋:QI (Quality Inspection)品質檢查:根據檢查標准測定品質,然后將結果與標准加以比較,以決定產品是否合格QC(Quality Control )品質管制:經由測定品質的實際水准與梯准核對比較,然后采取必要的措施,矯正其間的差異,藉以達成所預期的品質之一系列活動.QA(QualityAssurance)品質保証:以客戶的立場,來維持產品品質.TQC(Total Quality control)全面品質管制:將一個組織內,各單位的需質開發、品質維持及品質改進的各項纺力整合起來,藉以使行銷、工程、牛產與售后服務能以達到最經濟的水准, 使顧客完全滿意的有效制度.TQA(Total Quality Assurance)全面品質保証:以顧客為導向,從企划、執彳亍、檢查、到冋饋, 包含了公司所有的部門及所有的成員不斷的追求品質改善,TQA是依循零缺點的保証而成為習慣的一種生活方式.4.品質大師們對品質的理念1)顧兴或使用者的需要,才是決定品質水准的最重要因素.2)品質應是公司的整體策略的核心.3)品饯意識的培訓應成為公司文化的一部份.4)公司的高階層應以行為表達他們追求卓越品質的決心,中階屈應努力學習品質改善的新知識或新技能,而低階層應對品管作業水准,做有系統的了解與切實執行.5)人力資源是影響品管效果的關鍵因素,而教育與訓練是不可節省的投資.6)品管的核心是預防,而非補救..二:品質観念與品管技朮發展趨勢L品質所代表的意義,從最早的價格為最主要條件,變成所謂與没計一致產品功能,再發展成消費者或使川者的合用水准,決定品質的力量,從賣方的生產導向,邁向以買為重的{M 場導向},以至今天的{社會導向}.即價格一產品的一致性功能一消費者或使川者合川水准一在社會大衆牛活中所創造的價值品質力量的演化過程:賣方的主產導向〜買方市場導向一社會導向2.從品管技朮的應用層而來看.從未端成品檢驗,發展成制程統計檢驗,再到整個生產系統的品質管制,而后再發展到包括顧客、供應商及研展階段等非計量因素Z{品質管理系統}•其后品管范圍更擴大到,除了品管專業部円Z內部所有階膾與組織系統.而至今H所強調的全員參與與認同,邁進人人都要掌握皋木的品質管制技朮.即為:未端成品檢驗一制程統計檢驗一牛產系統品管一加入非計量因素的品質管理系統一進入策略丿曾面,綜合上下的全面品管系統一全貝參與,形成全公司品管.3.從品質被重視的層面來看.從維護品質只偏屬某些人的例行工作,發展某些行的技朮,再成為組織的一頊特定功能,一頊應付竟爭的短期戰朮,而后成為一頊定的政策,最后能入整個成長的鹘制,成為組織長期的策略目標.即某些人的例行工作一某些行的技朮一一項特定的紺織功能一短期性戰朮一政策一長期性的整開策略.4.如從責任歸屬的選移來看。
0第一部分品保基本知識第一章基本術語一.品質(Quality):產品,體系,過程的一組固有特性,以滿足顧客和相關方要求的能力,即滿足顧客的需要.二.質量保証:為使人們確信某實體能滿足質量要求,在質量體系內實施並按需要進行証實全部有計劃和系統的活動.三.質量體系:為實施質量管理所需的組織結構,程序,過程和資源.四.品質政策(質量方針):由組織最高管理者正式頒布並實施的該組織總的質量宗旨和質量方向.五.品質目標:追求或企圖達到的與品質相關的事物.六.抽樣檢驗(Sampling Inspection):指從某種需要檢驗的產品,根據批量大小按照一定的要求隨機抽取一定數量的樣品,通過對樣品檢驗結果的判定來確定整批產品是否合格的一種檢驗方式.七.檢驗規范:寫明檢驗作業有關的文件,有關規定作業的程序及方法,以利于檢驗工作的進行.八.缺點:(Defect):沒有滿足某預期的使用要求或合理的期望,包括與安全性有關的要求.包括嚴重缺點,主要缺點,次要缺點三種.1.嚴重缺點(Critical Defect):指足以造成人體或機器產生傷害,或危急人的生命財產安全的缺點.通常用CRI或CR表示.2.主要缺點(Major Defect):指對產品的實質功能上已失去實用性或造成可靠度降低,產品損壞,功能不良的缺點,常以MAJ或MA表示3.次要缺點(Minor Defect):指單位缺點之使用性能,實質並無降低其實用性,且仍能達到所期望目的之缺點,常以MIN或MI表示.九.特采(Waiver):對使用的放行符合規定要求的產品的書面認可.十.抽樣:從總體取出一部分個體的過程.十一.樣本:從總體中抽取的,用以測試,判斷總體質量的一部分基本單位.十二.抽樣計劃:一個抽樣計劃系指每一批中所需檢驗之產品單位數(樣本大小或一連串之樣本大小)以及決定該批允收率之準則(允收數及拒收數)十三.批量:一批產品包含的基本單位數量稱批量,以N表示.十四.TPM:是從管理者到作業員全體參與的生產保養活動,是透過設備導向經營的管理,將現有設備最高效率地利用起來.十五.英澤漢: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全面質量管理BOM(Bill Of Material):物料清單ECN(Engineer Charged Note):工程更改通知單CPA(Correct Prevent Action):矯正預防措施MRB(Material Review Board):物料審核委員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統計制程品質控制第二章常用工具手法✷一.品質三色管理與三檢制度:1.三色管理:紅,藍,黃2.三檢制度:自檢,互檢,專檢✷二.品質缺陷的影響因素(4M1E)--現場管理五大要素:1.人員 ---- Man2.機器 ---- Machine3.物料 ---- Material4.方法 ---- Method5.環境 ---- Environment三.PDCA循環管理工具:計劃(Plan)階段,執行(Do)階段,檢查(Check)階段,處理(Action)階段.四.傳統品管七大手法:1.排列圖;2.因果圖;3.直方圖;4.管理圖;5散布圖;6分層法;7.調查表.五.新品管七大手法:1.關系圖法;2jk法;3.系統圖法;4.矩陣數據分析法;6.PDPC法;7.矢線圖法.六.質量成本:1.構成:一般可分為由內部運行而發生的質量費用和由外部活動而發生的質量費用,具體包括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內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2.定義:1).預防成本:為了防止所用材料或帛的產品發生瑕疵,不良品所投入的成本.2).鑒定成本:為了鑒定材料,產品,作業系統所產生的費用.3).故障成本:故障成本往往是一般管理較不上軌道的企業,付出代價(成本)最高的一個項目,它又可分為內部故障成本及外部故障成本,可以部分避免.(1)內部故障成本,在廠內所產生的材料及產品報廢,返工整修,再檢驗及處理者的人力成本,包括質量問題損失費,返工費等.(2)外部故障成本:指在廠外,客戶退回不良品,對次級品應允之減讓索賠,甚至包括企業形象的損失,包括索賠費,責任調查費等.六.計數抽樣檢驗:1.抽樣方案:實施抽樣檢驗時,規定從一批產品中抽取樣本的次數,樣本大小,產品批接收或拒收的判定規則,以及抽樣檢驗程序的技術規范稱抽樣方案.2.抽樣方案的參數:-----一批交驗產品批量為N;-----隨機抽取n件產品構成樣本;-----接收批量最大允許不合格品數Ac(Acceptance);-----拒收批量小允許不合格品數RE(Rejection).3.抽樣方案的判定:-----當樣本中不合格品數d≦Ac,判交驗批合格;-----當Ac<d<Re,判不定,繼續抽檢;-----當d≧Re,判交驗批不合格.4.AQL(合格質量水準):抽樣檢驗中認為可以接收的連續提交檢查批的過程平均上限值.5.抽樣方案檢索:-----使用“樣本大小字碼表”讀出樣本大小字碼;-----按規定的方案檢索;-----有樣本大小字碼查出與規定AQL相交的{Ac.Re};-----如遇箭頭,則沿箭頭方向讀出每一判定數組{Ac.Re}然后按此判定數組向左查出樣本大小n.七.6個標準差1.來源:1988年,美國Motorola(摩托羅拉)公司榮獲了第一屆美國品質獎,其獲獎原因是:摩托羅拉成功地推行了“6個標準差”即“6δ”的質量標準,“δ”即Sigma的小寫體,可發音為“西格碼”.2.6個標準差的含義:1).產品不良率為百萬分之三點四,即3.4PPM;2).換句話說,99.99966%的產品沒有缺陷,符合產品質量標準的要求.3.6個標準差的意義:1).提供了一個客觀的比較標準,可以用來衡量本企業與兌爭對手的質量差距.2).實施“6δ”標準,可以促進TQM的全面展開.3).實施“6δ”標準,同樣給本企業內各個部門樹了明確的目標,更能顯示本企業的質量水平與“零缺點”的差距.3.實施“6δ”的要點:1).加強設計控制;2).加強原材料管理;3).改善過程能力.第三章公司品保三大工作環節一.IQC部分:1.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即來料品質控制1).檢驗方式:抽樣檢驗 綠色: 春 合格:用OK 標貼識別 藍色: 夏橙色: 秋2)檢驗結果: 白色: 冬不合格特采:黃色標貼✷二.IPQC 部分:1.IPQC,QC(Internal process Quality Control):即制程品質控制1).檢驗方式:IPQC: ,巡回檢查QC:100%檢驗2).檢驗結果: 合格:于標示卡合格欄作標記,蓋藍色PASS 章,並簽名不合格:于標示卡不合格欄作標記,蓋紅色REJECT 章,開重工單3).檢驗項目:IPQC: 外觀,電气功能,制程工藝QC:外觀✷三.成品部分:1.QA(Quality Assurance):即品質保証(出貨品質控制)1).檢驗方式:抽樣檢驗:蓋QA PASS 章,簽入庫單2).檢驗結果 批退:開重工單,挂不合格牌不合格 3).檢驗項目: 外觀:1.零件裝置部分 2.焊錫面部分 3.金手指部分 4.包裝部分5.印刷品部分電气:電气性能檢驗✷四.抽樣檢驗依據及允收水準(AQL)1.依據:MIL-STD-105E 一般檢驗水準II 級正常單次抽樣方案2.允收水準(AQL) ---- Accept Quality Level1).CRI:0.25% 2).MAJ:0.65% 3).MIN:1.5% 拒收:紅色標貼 特采:開特采單(由相關部門或客戶確認)。
一.基本概念(定义)1.品质(Quality):一项产品或服务整体的特性和特征,此种整体性的特征和特性具有满足顾客规定或潜在的需求能力.2.质量管理(Quality control):即将购买者所满意之最经济最实用之产品加以设计开发、生产、销售、服务.3.产品(Production): 活动或过程的结果.4.合格:即满足规定要求.5.不合格: 没有满足某个规定要求.6.缺陷: 没有满足某个预期的使用要求或合理的期望,包括与安全性有关的要求.7.监定过程: 证实实体是否有能力满足规定要求的过程..8.监定合格: 某个实体满足规定要求的能力得到证实的状况.9.检验: 对实体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诸如测量检查试验或度量并将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特性合格..10.进料检验: 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IQC),又称验收检验.是管制不让不良品原物料进入仓库的控制点.11.制程检验: 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IPQC),又称中间检验.是指原物料入库以后至产品完工之前这一过程中的生产管制.12.最终检验: Final Quality Control (FQC),又称在线检验.指在生产过程中设置的控制点.13.出货检验: Outing Quality Control (OQC),产品出货前的检验.14.品质保证: Quality Assurance (QA),包括质量设计功能的制度是否在运作及执行人员确实是否执行加以查核.二品质的认识1.品质的定义:一项产品或服务整体的特征和特性,此种整体性的特性和特征具有满足顾客规定的或者潜在的需求能力.1.1铗义的品质:包括直接与产品有关的特质. 如外观,强度,纯度.1.2广义的质量:1.2.1有关成本.价格之特性---包括效率,损耗,单价,不良率,成本和利润等.1.2.2有关服务之质量--------包括零件互换性,修理的难易,售后服务的速度与效率,说明书的好坏,包装的情形,抱怨处理的深度与速度.决定质量的因素:1.3.1市场的需要1.3.2生产技术与能力.1.3.3经济原则.1.3.4质量与代用特性.1.3.5数量化的质量.1.3.6公差的范围.2.管制的意义2.1在管理活动中交付责任与权利的一种手段,使管理者方面可以避免过问不必要的细节而促进质量,使结果令人满意.做好今天的工作(水平的维持)为了明天的工作(水平的提高)管制的步骤:2.4.1计划(plan):想如何才能顺利展开( what? How? Who? When? Where?)2.4.2实旋.执行(do) : 按照计划做.2.4.3确认,检核(check): 看结果如何.2.4.4对策;矫正行动(action):不好的部份应加以修改,矫正有效的要标准化,要设法保持.3.质量的二大目标品质保证:确保你的顾客或下一道工序能满意地接受你的产品或服务.3.1.1品质保证的四大要素:3.1.1.1设计正确: 掌握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设计正确的规格及公差.3.1.1.2制造正确: 合格的材料,良好的制程管制.3.1.1.3检验正确: 良好的检验管理.3.1.1.4使用正确: 使用前熟读使用说明,良好的售后服务.降低成本:3.2.1减少不良率,报废率.3.2.2减少错误,修理,重制.3.2.3减少各种浪费.3.2.4减少质量成本.三检验基本知识1.定义:检验是对实体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诸如测量检查试验或度量并将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特性要求.2.检验的类别:检验是实施质量管理最基础的手段,通过检验工作之进行,可以评鉴产品质量状况,并且获得质量信息回馈,采取矫正及改善措施,包括:I进料检验:Incoming Quality ControlII制程检验: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III最终检验:Final Quality controlⅣ出货检验:Outgoing Quality controlⅤ品质稽核:Quality Assurance2.1进料检验:进料检验又称验收检验,是管制不让不良品原物料进入仓库的控制点,也是评价供应商质量的主要信息来源,它分为全检.抽检及免检.全检: 数量少,单价高之物料抽检: 数量多或经常性之物料免检: 数量多,单价低或经认定可列为免检之厂商或局限性之物料2.1.1检验项目:2.1.1.1外观检验:包括颜色.形状.毛边,脏污等.2.1.1.2尺寸.结构性检验:依图纸进行检验2.1.1.3电气性能检验:包括导通性.绝缘性及耐压性2.1.1.4化学性检验:包括耐酸性.耐腐蚀性及氧化性等2.1.1.5物理特性检验:包括端子强度.硬度等2.1.1.6机械特性检验:包括开关操作部位的灵活度2.1.2 检验手法2.1.2.1外观检验: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品2.1.2.2尺寸检验:如卡尺,投影仪等.2.1.2.3其它检验项目:以实验法来检验之2.1.3 抽样条件:一般随机抽样2.1.4 验收条件:2.1.4.1允收水准(AQL)一般依产品而定2.1.4.2采用MIL-STD-105E(II)检验水准2.1.5 合格品与不合格品的处置:2.1.5.1检验合格之产品须贴上合格标签或盖PASS章2.1.5.2检验不合格品须贴上不合格标签或盖REJECT(不良批退)章2.1.5.3申请特采产品须贴上特采标签制程检验:制程管制是质量管理的核心,一般的制程管制指进料管制(入物料仓库)至成品管制以前之间的生产管制活动,又称中间检验.制程可分为:1>首件检验2>巡回检验3>自主检验4>检验站2.2.1 制程检验的目的2.2.1.1于大量生产型的工厂中,及时发现不良,采取措施,可以防止大量不良品发生.2.2.1.2针对非机遇性之变因.于作业过程中,加以查核防止不良品之发生,如查核作业流程是否更动,新手对于作业标准(方法)是否了解,机器.模具是否正常,作业条件有无变动.2.2.1.3通过检验之实施,不让本制程的不良品流入下一工序2.2.2 制程检验之做法2.2.2.1制程检验最有效,成本最低的是由品保人员实施巡回检验2.2.2.2使用巡回检验记录表2.2.2.3查核因素除了在制品外,应包括可能造成质量变因的作业因素2.2.2.4查核项目、查核方法、时间频率应事先设计于记录表中2.2.3 制程检验的重点IPQC检验员为有效控制制程,使不良率不会因异常的制程原因而升高,对于不稳定的因素应事先了解,并做重点控制,不稳定性因素包括:2.2.3.1该产品以前生曾有异常,有不良较高之记录2.2.3.2使用机器不稳定2.2.3.3 IQC有材料不理想的讯息2.2.3.4新投入量产品2.2.3.5新操作人员2.2.4 质量异常处理:检验人员对于突发性质量异常或对于经常性,而且具有严重性的制程应开出质量异常通知单(QFM-013),通知有关部门迅速处理,并追踪处理结果.最终检验(FQC): Final Quality Control,又称在线检验.在线检验是制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管制点,属于要点检验,就整个生产制程来说大到致分为三大阶段:粗胚成形及处理半成品修饰及处理装配组装及包装.2.3.1 管制点的设定在整个生产体系的众多制程中,有否需设检验站或检验站设于何处应是在线考虑之处2.3.2 检验标准每一检验站应设置有检验标准,作为检验员作业之依据,检验标准包括:检验项目、规格要求及检验手法2.3.3 检验手法2.3.3.1制程不稳定时或数量小,价格贵时,通常用全数检.2.3.3.2制程稳定,或属于连续大量生产型,则使用抽检方法.2.3.3.3检验仪器:检验人员使用之量具.仪器. 、塞规等检验设备,经常性使用,会产生变动[造成产品误判,因此须定期校正及日常保养,并做好记录.2.3.3.4 回馈与矫正措施(1)突发性之严重异常应立即反应处理.(2)经常性的质量问题,交由生产部技术人员会同品管技术人员进行对策处理.出货检验: Outgoing Quality control2.4.1出货检验一般于出厂前1-3天实施2.4.2检验项目:2.4.2.1外观2.4.2.2尺寸检验2.4.2.3指定的特性检验2.4.2.4寿命试验2.4.2.5产品的包装和标示检验2.4.3检验的目的就是不让不良品流入下一道工序.2.4.3.1进产检验过程中,对于不合格品应贴上不合格标签标识,并存放于不合格品管制区,以便区隔,IQC将来料异常反馈给供货商,要求供货商改善质量.对于特采或因急需生产来不及检验而例外放行之进料,应予以跟踪.2.4.3.2制程检验中,作业自主检验不合格品应放入红色盒中以便隔离.IPQC对于部品或成品发现不良,应及时知会生产部门.2.4.3.3 QA及OQC检验之不合格品,应置于不合格品放置区或红色盒中,并及时将不良情形反馈生产部门.2.4.3.4检验只是质量管理中的一种手段,没有达到提高质量的功能,主要的是应用检验所取得的信息进行质量改善活动,,才能提高质量.2.4.4 质量管理应用手法:2.4.4.1层别法 2.4.4.2柏拉图2.4.4.3特性要因图 2.4.4.4散布图2.4.4.5直方图 2.4.4.6管制图2.4.4.7抽样计划 2.4.4.8查核表2.4.4.9 IE方法研究四. 抽样检验1.定义:抽样检验指从群体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样本,经过试验或测定以后,以其结果与判定基准作比较,然后利用统计的方法判定此群体是否合格或不合格的检验过程.2.适用抽样检验的场合:2.1属于破坏性检验,如材料强度试验.2.2检验群体数量多,如螺丝,注塑件等.2.3检验群体体积非常大,如原棉等.2.4产品属于连续体的产品,如纱线等.3.抽样检验的优劣:3.1优点:3.1.1抽样费用远比全检少.3.1.2 检验数量少,可较详细.3.1.3 判定不合格,全部批退,可以刺激供方加强质量管理.缺点:3.2.1 虽然判为合格,也难免存在一些不良品.3.2.2 可能把良品的群体误判为不合格,亦有可能把不良品的群体误判为合格.4.抽样计划:检验水平:4.1.1 检验水平决定批量与样本大小之间的关系,一般检验水平有I,II,III三级,除非特别规定,都采用II级检验水平.在无需太高判别力时,可采用I级水平,需要较高判别力时采III级水平.4.1.2另外有特殊检验水平S-1,S-2,S-3,S-4四级,采用特殊检验水平,但是当批量相当大,检验成本高或破坏性检验可采用允收水平:即限定产品群体的最高不良称为允收水平,以符号PO或AQL表示.5. MIL-STD-105E II抽样步骤:5.1决定质量基准(决定检验项目及判定规格)5.2决定质量允收水平AQL值.5.3决定检验水平,通常使用II级.5.4群体批(LOT)之构成,尽可能接近同一条件下之产品.5.5求样本代字.5.6决定抽检方式,使用一次抽样还是多次抽样.5.7查出抽检方式:5.7.1由表上查出样本的代字的行.5.7.2由表上查出所的指定的AQL的列.5.7.3由样本代字的行与AQL的列交会点,查出合格(AC)判定个数及不合格(Re)判定个数.由样本代字查出抽取样本数n.抽取样本.测定样本,判定群体批量允收(AC)还是拒收(Re).五ISO基本知识1.定义: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国际标化组织.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时间:1946年.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主要工作:制订各类国际标准.主要制订:由TC(Technical Committees)技术委员会制订.ISO-9000的历程:起源—美国MZL—Q—9858A英国引用BS—5750加拿大转换CSA— ZZ99ISO9000修订用期:五年2. ISO-9000的精神:制度须有涵盖性.制度须合理化,具有说服性.以证据证明按制度实施.说你所说的,写你所说的,做你所写的.注意预防,并强调事后矫正能力.3. 为什么要实施ISO9000对质量体系来说,按ISO9000要求建立和实施的质量体系,具有如下优势:3.2.1提高产品的设计质量. 3.2.2改进产品的质量.3.2.3减少返工和投诉. 3.2.4有效利用人、机器和材料、提高生产效率.3.2.5减少生产和环境故障. 3.2.6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建立企业文化.3.2.7增强用户的信心. 3.2.8提高企业形象..对组织来说有如下优势:3.3.1提高管理水平. 3.3.2使工作规范化.3.3.3明确内部职责 3.3.4提高办事效率.3.3.5提高产品质量. 3.3.6符合市场要求.3.3.7满足有关法律方面的要求.3.3.7.1实现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的要求.3.3.7.2实验和试验室评定和检验机构评定的要求.3.3.7.3实现许可证年审的要求.4. ISO9000体系ISO9000体系包括ISO-9001、ISO-9002、ISO-9003、ISO-9004.ISO-9001质量体系是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2质量体系是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当需要证实供方生产合格产品的控制能力时,应选择和使用ISO9002.ISO-9003质量认证体系是最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当仅需求供方保证在最终检验和试验时符合要求,应选择ISO9003.ISO-9001的内容ISO-9001之条文:4.质量管理休系; 5.管理职责; 6.资源管理7. 产品实现; 8.测量,分析和改进.八安规的基础知识1. UL的概念:UL的全称:Undenuriters Laboratonrene (保险商试验室),建于十八世纪末,对进入美国市场的所有建筑、电器、电子及灯饰产品进行全性能测试的试验机构:对所有进入美国市场销售的产品,法律上需通过UL的认证.1.2.1 UL为美国认证: 1.2.2 CSA为加拿认证.1.2.3 VDE为德国认证. 1.2.4 SEMKO为瑞典认证.1.2.5 DEMKO 为丹麦认证. 1.2.6 NEMKO 为挪威认证.1.2.7 FIMKO 为芬兰认证. 1.2.8 NF 为法国认证.这八个国的安规认是独自独立的,不相互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