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_基本组织
- 格式:ppt
- 大小:8.73 MB
- 文档页数:44
一、实验目的1. 通过观察人体基本组织的切片,认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2. 理解不同组织的特点、分布与功能。
3.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人体由多种细胞构成,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这些组织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
人体的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三、实验材料1. 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2. 显微镜3. 显微镜油镜4. 玻片5. 物镜6. 载玻片7. 载物台8. 载物针9. 洗镜纸10. 滴管四、实验步骤1. 将显微镜放置在实验台上,调整光源和物镜,使视野清晰。
2. 将永久切片放置在载玻片上,用载物针轻轻压平。
3. 在切片上滴一滴显微镜油,用洗镜纸擦拭干净。
4. 将载玻片放置在载物台上,调整物镜和载物台,使切片位于视野中心。
5. 调整焦距,观察切片的形态结构。
6. 分别观察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的切片,记录其特点、分布与功能。
五、实验结果1. 上皮组织:上皮组织由紧密排列的细胞组成,细胞间无细胞间隙,细胞核位于细胞基底部。
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吸收等功能。
观察到的上皮组织切片特点为:细胞排列紧密,细胞核位于细胞基底部,细胞表面光滑。
2. 结缔组织:结缔组织由细胞和基质组成,细胞间有细胞间隙。
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保护等功能。
观察到的结缔组织切片特点为:细胞呈长梭形,细胞核位于细胞基底部,基质呈胶状。
3. 肌组织:肌组织由肌细胞组成,肌细胞呈长梭形,细胞核位于细胞基底部。
肌组织具有收缩、舒张等功能。
观察到的肌组织切片特点为:细胞呈长梭形,细胞核位于细胞基底部,肌纤维排列整齐。
4. 神经组织: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组成,神经细胞呈星形或椭圆形,细胞核位于细胞基底部。
神经组织具有传导、调节等功能。
观察到的神经组织切片特点为:细胞呈星形或椭圆形,细胞核位于细胞基底部,神经纤维呈细长的纤维状。
实验一四大基本组织的观察实验目的:观察并了解动植物细胞与组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实验材料:显微镜、玻璃片、手术刀、注射器、盐水溶液、洋葱、鲜花、小白鼠等。
实验过程:1.观察植物细胞步骤一:将一片洋葱的最表层取下,切成薄片放在玻璃片上。
步骤二:滴上盐水溶液,用另一片玻璃片盖住。
步骤三:将盖片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观察结果:在洋葱细胞中可以看到细胞核、细胞质以及细胞壁。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心,周围有较宽的细胞质。
细胞壁呈现网状结构。
解释:洋葱细胞是典型的植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壁。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细胞内的基质,提供养分和能量。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保护层,赋予细胞形状,并提供机械支撑。
2.观察动物细胞步骤一:用手术刀切开小白鼠的皮肤,取出一小块肌肉组织。
步骤二:将肌肉组织切成薄片放在玻璃片上。
步骤三:滴上盐水溶液,用另一片玻璃片盖住。
步骤四:将盖片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观察结果:在肌肉细胞中可以看到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心,周围有较宽的细胞质。
解释:动物细胞是以动物为基础的细胞,也包含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由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所以相对植物细胞而言更灵活。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膜,通过选择性通透性维护细胞内外物质的平衡。
3.观察植物细胞组织步骤一:取一片鲜花的花瓣或叶片。
步骤二:将花瓣或叶片切成薄片放在玻璃片上。
步骤三:滴上盐水溶液,用另一片玻璃片盖住。
步骤四:将盖片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观察结果:在植物细胞组织中可以看到细胞间隙、细胞壁以及细胞质。
细胞壁形成一个个六角形的细胞。
解释:植物细胞组织由多个细胞组成,相邻的细胞通过细胞间隙相连,实现细胞间物质的传输和交流。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外部保护层,不仅提供了机械支撑,还可以在组织层面上形成不同形状和功能的细胞。
实验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观察和了解了植物与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实验: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组织的概念,能概述构成人体的组织是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能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3.进一步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四种基本组织切片。
4.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重点难点】
1.能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2.能简单描述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的过程。
【知识导学】
一、导入新课
复习动物和人体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动物和人都由许多细胞构成,但亿万个细胞简单地堆在一起是不能成为生物体的,所以,它有严格的结构;下面我们学习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二、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第60~61页,试做以下问题,并把答案划在书上。
(1)动物和人的生长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
它将怎样变化成为一群细胞?
(2)什么是组织?是怎样形成的?人有哪四种组织,功能如何?
(3)什么是器官?
(4)什么是系统?有哪些系统构成人体?
2.总结:细胞分化过程。
三、探究学习
1.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注:不具备实验条件的,可以认真观察教材第60页图)
2.阅读教材第64页,回答以下问题
(1)器官如何构成了系统。
(2)细胞是如何构成一个完整的人体的?
小组讨论:人体运动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吗?。
实验一、基本组织的形态结构观察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各种被覆上皮的形态结构;了解外分泌腺的结构。
2、掌握疏松结缔组织结构特点;
3、以骨骼肌为重点掌握肌纤维的形态结构特点,要求在显微镜下准确识别它们纵
横切面的不同。
二、观察切片
1、单层立方上皮甲状腺切片HE染色
2、单层柱状上皮空肠切片HE染色
3、疏松结缔组织结缔组织装片HE染色
4、骨骼肌骨骼肌切片铁苏木精或HE染色
5、心肌心肌切片铁苏木精染色
6、平滑肌空肠切片HE染色
三、示范切片
1、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气管横切片HE染色
2、复层扁平上皮食管横切片HE染色
3、单层扁平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切片HE染色
4、变移上皮膀胱HE染色
5、骨骼肌纵切和横切HE染色
6、心肌HE染色
7、平滑肌HE染色
四、作业
1、绘制高倍镜下血涂片并加以说明。
2、绘制骨骼肌形态结构图并加以说明。
基本组织的实验报告基本组织的实验报告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组织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无论是政府机构、学校、企业还是社会团体,都需要良好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来实现其目标。
因此,研究和了解基本组织的结构和运作原理对于提高组织效率和实现组织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一家企业的调查和观察,了解其基本组织的结构和运作方式,以及组织内部沟通、决策和协作的机制。
三、实验方法1. 调查问卷:设计一份针对企业员工的调查问卷,包括关于组织结构、沟通方式、决策过程和协作机制等方面的问题。
2. 观察记录:通过在企业内部进行观察,记录员工之间的互动、工作流程和组织结构等信息。
3. 访谈:选择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于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的看法和体验。
四、实验结果1. 组织结构:通过调查和观察,我们了解到该企业采用了分工明确、层级分明的组织结构。
各部门之间有明确的职责划分,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在组织中的位置和角色。
2. 沟通方式:该企业主要采用面对面交流和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沟通。
面对面交流能够更好地传递信息和理解对方的意图,而电子邮件则方便了信息的传递和保存。
3. 决策过程:在该企业中,决策通常是由管理层或特定的团队进行的。
决策的过程中,会充分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但最终的决策权在管理层手中。
4. 协作机制:该企业注重团队协作,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分配任务和制定工作计划等方式来促进员工之间的协作。
同时,该企业还鼓励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凝聚力。
五、实验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基本组织的结构和运作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借鉴以下几点:1. 组织结构应该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清晰,员工需要清楚自己在组织中的位置和角色。
2. 沟通方式应该多样化,既要注重面对面交流,又要善于利用电子邮件等工具进行信息传递。
3. 决策过程应该充分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但最终的决策权应该掌握在管理层手中,以确保决策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动物基本组织的观察一、实验目的1.了解一般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2.掌握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生物量级及系统过程4.细胞学术与动物基本组织二、实验原理光学显微镜一般由载物台、聚光照明系统、物镜,目镜和调焦机构组成。
载物台用于承放被观察的物体。
利用调焦旋钮可以驱动调焦机构,使载物台作粗调和微调的升降运动,使被观察物体调焦清晰成象。
它的上层可以在水平面内沿作精密移动和转动,一般都把被观察的部位调放到视场中心。
聚光照明系统由灯源和聚光镜构成,聚光镜的功能是使更多的光能集中到被观察的部位。
照明灯的光谱特性必须与显微镜的接收器的工作波段相适应。
物镜位于被观察物体附近,是实现第一级放大的镜头。
在物镜转换器上同时装着几个不同放大倍率的物镜,转动转换器就可让不同倍率的物镜进入工作光路,物镜的放大倍率通常为5~100倍。
物镜是显微镜中对成象质量优劣起决定性作用的光学元件,一般变倍比为6.3:1,变倍范围0.8X-5X。
常用的有能对两种颜色的光线校正色差的消色差物镜;质量更高的还有能对三种色光校正色差的复消色差物镜;能保证物镜的整个像面为平面,以提高视场边缘成像质量的平像场物镜。
高倍物镜中多采用浸液物镜,即在物镜的下表面和标本片的上表面之间填充折射率为1.5左右的液体,它能显著的提高显微观察的分辨率。
目镜是位于人眼附近实现第二级放大的镜头,镜放大倍率通常为5~20倍。
按照所能看到的视场大小,目镜可分为视场较小的普通目镜,和视场较大的大视场目镜(或称广角目镜)两类。
载物台和物镜两者必须能沿物镜光轴方向作相对运动以实现调焦,获得清晰的图像。
用高倍物镜工作时,容许的调焦范围往往小于微米,所以显微镜必须具备极为精密的微动调焦机构。
显微镜放大倍率的极限即有效放大倍率,显微镜的分辨率是指能被显微镜清晰区分的两个物点的最小间距。
分辨率和放大倍率是两个不同的但又互有联系的概念。
当选用的物镜数值孔径不够大,即分辨率不够高时,显微镜不能分清物体的微细结构,此时即使过度地增大放大倍率,得到的也只能是一个轮廓虽大但细节不清的图像,称为无效放大倍率。
xu《解剖生理学实验》教案《人体解剖与生理学》实验实验一四种基本组织的自制临时装片及观察※目的及内容1.学习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及骨骼肌新鲜材料的平铺片的制作方法。
2.学习神经组织涂片的制作方法。
3.观察自制临时装片,了解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征。
※材料与用具材料:青蛙或蟾蜍、猪膈肌、新鲜牛脊髓用具:常用解剖器械一套、载玻片、盖玻片、光学显微镜染液:1%甲基蓝、1%醋酸溶液1、单层扁平上皮组织的平铺片制作用尼龙网袋装好青蛙或蟾蜍放入桶中加水,在水中浸泡0.5小时,表皮自然脱落。
用镊子将黏附在尼龙网袋格子上的表皮夹入培育皿中存放备用。
取一小块表皮放置载玻片上,用解剖针将其展平,待铺片干后,用1%的甲基蓝染色3分钟,将多余的染液用吸水纸从边缘吸干即可镜检。
特点:上皮细胞为多边形,细胞与细胞之间边界清晰,细胞核扁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2、疏松结缔组织的平铺片制作将蟾蜍处死,剪开皮肤剪取一小块皮下结缔组织置一载玻片上,然后左右各持一解剖针,将组织撕开平铺载玻片上,用甲基蓝染色15分钟,盖上盖玻片即可观察。
特点:①成纤维细胞—数目最多,胞质染色淡,轮廓不甚明显,仔细观察细胞呈梭形或扁的星状,胞核大,多为椭圆形,染成蓝紫色。
②巨噬细胞——数量多分布广,细胞不规则,胞体圆形或卵圆形;胞核小,为圆形、椭圆形或肾形,核染色为深蓝色。
③胶原纤维——排列成束彼此交织吻合, 纤维束常有分支。
1④弹性纤维——在疏松结缔组织中略呈黄色,折光性强,富有弹性,一般较胶原纤维细, 纤维有分支,排列散乱。
3、神经组织涂片制作将解剖针在脊髓灰质前角挑取半米粒大小的组织,置于洁净的载玻片上,涂成均匀而薄的一层,晾干后加2-3滴甲基蓝,约2-3分钟,用清水清洗后镜检。
特点:神经组织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元胞体和突起组成。
胞体—有圆形、梨形、梭形、锥体形及星形等。
神经元树突:多个,呈树枝状突起,内含尼氏体。
突起轴突:每个神经元只有1个轴突,轴突从胞体发出的部位呈圆锥形隆起,着色较浅,称轴丘,没有尼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