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01 基本组织(一)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4
高中生物课本实验引言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体结构、功能、发展和演化规律的科学。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实验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本文将介绍几个适用于高中生物课本实验的实验项目,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生物学知识。
实验一:观察细胞结构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实验材料和方法•显微镜•盖片•片玻璃•细胞标本1.将细胞标本放在盖片上,并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
2.盖上片玻璃,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我们可以看到细胞的基本组成份包括:细胞核、质网、线粒体、细胞质等。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二:测量呼吸速率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呼吸速率,了解呼吸作用对生物体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动物(如昆虫)•水银压力计•实验容器1.将实验动物放入实验容器中,并与水银压力计连接。
2.等待一段时间,观察水银压力计上的变化,记录压力变化的数据。
3.计算呼吸速率。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测量呼吸速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生物体的呼吸速率可能有所不同。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获取能量的重要过程,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呼吸作用对生物体的重要性。
实验三:观察光合作用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光合作用的过程,了解光合作用对生物体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和方法•水生植物(如水螅或水蕨)•需要光照和温暖环境的实验器材•实验容器1.将水生植物放入实验容器中,在适当的光照和温暖环境条件下进行观察。
2.观察植物的叶片颜色变化和气泡的产生情况。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观察光合作用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光合作用是植物获取能量的重要过程。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生成氧气释放到环境中。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光合作用对生物体的重要性。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细胞结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
《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本科)一、实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课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生物学教育专业和生物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中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实验课教学,要求学生增加对植物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实践技能技巧,并初步树立通过实验和实践学习植物学的正确观念。
二、实验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植物细胞结构、临时装片制作技术1、实验目的:掌握常用光学显微镜的实验操作和使用方法以及简单的维护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观察并掌握植物细胞结构,同时学会植物学实验中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术。
2、基本要求:重点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方法,了解植物细胞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之下的观察方法和基本结构状况。
3、实验仪器、设备等:常用光学显微镜、植物学实验所用的解剖器具,植物细胞的永久装片和新鲜观察材料,实验试剂(碘液)实验二植物细胞后含物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1、实验目的:掌握植物细胞的几种主要后含物(淀粉、蛋白质、脂肪)的定性实验检测和观察方法以及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方法。
2、基本要求:重点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和各分裂阶段的分裂相的形态,了解几种后含物的性质、存在方式、形态特点和实验观察方法。
3、实验仪器、设备等:光学显微镜、植物学实验解剖器具、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永久装片、供实验使用的新鲜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材料(洋葱根尖或蚕豆根尖),本实验所使用的实验试剂(固定液、解离液和几种检测细胞后含物的试剂)。
实验三植物组织(一)和徒手切片1、实验目的:本次实验主要观察和掌握分生组织、保护组织、基本组织和机械组织的形态特点,主要功能和存在部位以及它们的实验观察方法,并初步学习徒手切片的制作及观察方法。
2、基本要求:重点掌握几大类组织的细胞形态特点、功能、观察方法和徒手切片的制作方法。
了解各类组织与它们的功能之间的关系。
3、仪器、设备等:光学显微镜、植物学实验器具、实验试剂(固定解离液和染色剂等)徒手切片器或刀片等。
实验一基本组织(一)一、实验目的1、了解被覆上皮组织的结构及分布特点。
2、观察上皮组织的某些特殊结构,如纹状缘和纤毛。
3、学习肠系膜平铺片的制作方法。
4、熟悉不同类型结缔组织的主要结构特点。
5、掌握疏松结缔组织的纤维及各种细胞成分。
二、材料和用具蛙或小白鼠,载玻片,盖玻片,解剖器(镊、剪、针),1%硝酸银水溶液,亚甲基蓝,0.7%生理盐水,蒸馏水,甘油,显微镜;甲状腺、肠、气管、食管和膀胱的切片(H-E染色);皮下结缔组织H-E染色的平铺片;小白鼠肠系膜平铺片(苏丹Ⅲ染色);腱、小肠及气管切片(H-E染色);淋巴结镀银法切片(示网状纤维);骨磨片。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一)单层扁平上皮1.蛙或蟾蜍的体腔膜或肠系膜平铺片的制作肠系膜的间皮和肠系膜内的毛细血管内皮是观察单层扁平上皮的较好的材料。
利用蛙或小白鼠的肠系膜为材料制作平铺片,然后观察。
制作方法如下:将蛙剪头杀死,取下肠系膜,若有血液污染,可用0.7%生理盐水洗干净。
把肠系膜放在一载玻片上,用解剖针将肠系膜挑开展平,晾干。
加1%硝酸银水溶液数滴于肠系膜上,使其皆被溶液浸盖。
立即放在日光下晒3~5min,或在灯光下照射20~40min。
当肠系膜变成浅褐色时,然后倾去载玻片上的溶液,用蒸馏水洗净。
加一两滴甘油,盖上盖玻片,便可用来观察。
(1)低倍镜观察选择染成淡黄色,标本最薄的部分进行观察。
(2)高倍镜观察在这种平铺片上,可以看到肠系膜的间皮细胞,也可看到肠系膜内毛细血管网的内皮细胞。
它们均为单层扁平上皮。
在平铺片上,从表面观,上皮细胞为多边形,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边界由于硝酸银感光后沉淀为黑色。
边界清晰,呈锯齿状,相邻细胞彼此相嵌。
细胞核扁圆形,位于细胞的中央。
硝酸银对细胞核无镀染作用,所以细胞核为无色或淡黄色。
2.取小肠、气管或其他器官的切片(H-E染色)观察(1)低倍镜观察寻找一个毛细血管横切面或纵切面观察。
了解单层扁平上皮在切面上的形态。
(2)高倍镜观察毛细血管只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细胞很薄。
细胞核染成蓝紫色,长椭圆形,突向管腔。
有的细胞切到核,有的没切到。
细胞质染成红色,细胞界限在这种染色切片上分界不清。
(二)单层立方上皮用猫甲状腺切片(H-E染色)观察。
1.低倍镜观察在甲状腺切片上先找到大小不等的、内含红色胶状物质的甲状腺滤泡。
2.高倍镜观察甲状腺滤泡壁为一层立方形上皮细胞构成。
核圆,染成蓝紫色,位于细胞中央。
细胞质染成粉红色。
细胞界限隐约可见。
(三)单层柱状上皮用猫小肠切片(H-E染色)观察。
掌握单层柱状上皮在切面上的形状,并辨认纹状缘与杯状细胞。
1.肉眼观察我们需要在黏膜层中观察上皮,所以,首先应辨别哪一层是黏膜? 见有突起不平整的一面即为黏膜面。
2.低倍镜观察见黏膜面形成许多指状突起突向管腔。
选择一较完整的纵切突起,可见其表面覆有一层柱状上皮。
3.高倍镜观察见上皮细胞为柱状,核长椭圆形,核成蓝紫色,位于接近细胞的基底部分。
把虹彩光圈缩小,减少光量,可见细胞的游离面有一层较亮的粉红色膜状结构, 即纹状缘。
在柱状细胞之间散在有杯状细胞,此细胞上端膨大,下端细小,核呈三角形或半圆形,位于细胞的基底部。
在杯状细胞上端的细胞质内积有大量不着色的粘液,在切片上呈卵圆形空泡状结构。
若切片正垂直切着杯状细胞,则可见其顶端无纹状缘。
但大部分由于切斜,故看不到其顶端或基底部,只见到一个个椭圆形或圆形空泡。
(四)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取兔气管切片(H-E 染色)观察。
1.肉眼观察先辨别朝向气管腔的黏膜层。
2.低倍镜观察管壁黏膜的最内面着色较深的一层是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细胞排列整齐,界限不清楚,其间夹有透亮的杯状细胞。
细胞核位置高低不等。
3.高倍镜观察依上皮细胞的形状、细胞核所处的位置及细胞顶端所达到的位置,可分为四种。
(1)锥形细胞(基细胞)细胞呈锥体形,基部宽,顶部窄,顶部不能达到腔面。
其细胞核排列于整个上皮的下部。
(2)梭形细胞细胞的两端尖细,中间略宽,这部分细胞不大容易辨认。
其细胞核排列于整个上皮的中部。
(3) 柱状细胞胞体抵达上皮游离面,细胞顶端较宽,基部较细。
细胞的顶端有微细而整齐的纤毛,因此整个上皮的游离面被排列紧密的纤毛覆盖。
其细胞核排列于整个上皮的上部。
(4)杯状细胞夹于柱状细胞之间, 顶端无纤毛。
细胞核也排列于整个上皮的中部。
(五)复层扁平上皮取人食管切片(H-E染色)观察未角质化复层扁平上皮的形态。
1.肉眼观察先辨别近食管腔的黏膜层。
2.低倍镜观察管壁黏膜的最内面着色较深的一层即复层扁平上皮, 可见由十几层细胞组成, 有的部位较厚,有的部位较薄, 所以基底面呈波浪状。
3.高倍镜观察和结缔组织交接的最深的一层基底细胞呈低柱状,细胞排列紧密,核椭圆形,染色深,位于细胞基底部。
中层为几层多角形细胞。
接近表面的细胞渐变为扁平状细胞。
(六)变移上皮取排空状态下取材制作的兔膀胱切片(H-E染色)观察它的形态特点,并比较其与复层扁平上皮的区别。
1.肉眼观察先辨别膀胱腔的黏膜层。
2.低倍镜观察从黏膜层表面寻找上皮,可看到上皮细胞排列层次较多,表层细胞较大,深层细胞较小。
3.高倍镜观察基层细胞最小,呈近似立方形,排列较密。
中层细胞呈多角形或倒置的梨形。
表层细胞较大,为较阔的立方形。
游离面略呈弧形,靠游离面的细胞质着色深,有的细胞可以看到双核。
(七)疏松结缔组织1.蛙或蟾蜍疏松结缔组织铺片的制作将蛙剪头杀死,切开腹部皮肤,在皮下取一些丝状物置载玻片上,用解剖针展平展薄,待稍干,加1滴亚甲基蓝染液,盖上盖玻片,吸取多余水分。
(1)低倍镜观察选择标本较薄而又均匀处观察,可见交织成网的纤维及散在纤维之间的结缔组织细胞。
(2)高倍镜观察先区分纤维,然后区分细胞。
用此法可显示出胶原及弹性两种纤维。
①胶原纤维被染为粉红色的粗细不等的细带状。
它们相互交叉排列,数目较多。
胶原原纤维分辨不清。
有时胶原纤维呈波浪状。
②弹性纤维被染成深紫褐色,其断端常呈卷曲状。
比胶原纤维细,单条,有分支,连结成网。
在纤维之间散布有结缔组织细胞。
在此主要要求分辨成纤维细胞及巨噬细胞。
③成纤维细胞数目最多,细胞质染色淡,轮廓不甚明显,仔细观察呈多突扁平形状。
细胞核大,多为椭圆形,染成蓝紫色。
④巨噬细胞细胞形状不一,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由于经过活体染色,所以可见其细胞质内含有吞噬的台盼蓝颗粒。
细胞质染色较深,细胞轮廓较成纤维细胞清楚。
细胞核较小,为圆形、椭圆形或肾形,核染色也较深,为深蓝紫色。
2.用兔气管切片(H-E染色)观察疏松结缔组织在切片上的形态结构。
(1)低倍镜观察在深红色的肌层与上皮之间找到染色略浅的区域,即为疏松结缔组织。
(2)高倍镜观察多数为胶原纤维,染成粉红色,较粗,不规则分布的弹性纤维混杂其间,但在切片上弹性纤维不易区别。
在纤维之间有染成蓝紫色长椭圆形的核,多为成纤维细胞的核。
(八)致密结缔组织用蛙跟腱纵切片(H-E染色)观察规则致密结缔组织的特征。
1.低倍镜观察可见染成红色的胶原纤维束呈平行而紧密地排列。
2.高倍镜观察胶原纤维束较粗大,纤维束内由许多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组成,但在切片上不易区分。
在纤维束之间分布有排列成单行细长的腱细胞(成纤维细胞),但在切片上只能看到染成蓝紫色椭圆形或杆状的细胞核。
两个邻近细胞的核常常很靠近。
细胞质不易显示。
(九)脂肪组织1.用小肠或气管切片(H-E染色)观察。
(1)低倍镜观察在小肠或气管的最外面一层的疏松结缔组织中可看到密集成群的圆形或多角形的空泡,即脂肪细胞。
由于细胞质中的脂肪滴在制片过程中被酒精及二甲苯溶解,所以呈空泡状。
在成群脂肪细胞之间有疏松结缔组织分隔。
(2)高倍镜观察可以看见细胞核为扁圆形或半月形,偏于细胞的一侧。
2.用苏丹Ⅲ(SudanlⅢ)染色的小白鼠肠系膜平铺片示范观察。
可见脂肪细胞呈球形,细胞中充满有被染成桔红色的脂肪滴。
细胞质只剩下一薄层。
细胞核也被挤压成扁形,靠近细胞膜。
(十)网状组织用猫淋巴结镀银法切片示范观察网状组织。
高倍镜观察网状纤维呈黑色,粗细不匀,分支相互交织成网状。
网状细胞为星状有突起的细胞,相邻细胞以突起互相接触,也连成网状。
在切片上还可看到一些核较小,染色较深的细胞是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它不属于网状组织成分。
(十一)软骨用兔气管切片(H-E染色)观察,可了解透明软骨的结构特点。
1.肉眼观察气管壁上的蓝紫色“C”字形结构为透明软骨。
2.低倍镜观察在透明软骨中可见染成蓝紫色的基质和位于陷窝内的软骨细胞。
在软骨中央部分的软骨细胞较大,呈椭圆形或圆形,经常2~4个成群存在。
近边缘的软骨细胞较小而密,细胞成梭形,其长轴与软骨表面平行排列。
软骨周围包有一层染成淡红色的致密结缔组织的软骨膜。
3.高倍镜观察在H?E染色切片中看不到细胞间质内的胶原纤维。
基质染成蓝紫色,在陷窝周围的基质染色较深。
有的切片由于在制作过程中软骨细胞脱落,使基质中显现出一个个白色空腔,即软骨陷窝。
有的切片由于在制片过程中使部分软骨细胞有收缩,所以在软骨细胞周围出现白色裂隙,这也应是陷窝的一部分。
(十二)骨组织取人骨的横磨片观察。
这种磨片是用股骨的骨密质部分锯成薄片,再用磨石磨成。
骨组织内的软组织(神经、血管、淋巴管、结缔组织)及细胞都已腐烂,仅留下空腔和管道。
因光线折射关系,这些空腔和管道均显现为黑色,观察时可缩小光圈使光线稍暗些,更为清晰。
1.低倍镜观察可见许多骨板呈多层同心圆排列的结构,即哈弗氏系统(Haversian system)。
每个哈弗氏系统由哈弗氏管及环层骨板两部分组成。
中央有一个黑色较大的圆形管道的横断面为中央管(哈弗氏管),在此管周围有许多成同心圆排列的环层骨板。
有的磨片还可看见被磨到的中央管之间相连的穿通管〔浮克曼氏管。
若骨磨片取材完整,还可看到外环骨板及横向穿行于外环骨板的穿通管,此管的特点是在其周围的骨板不呈同心圆排列。
在哈弗氏系统之间,还可看到一些排列不规则的骨板,即间骨板。
骨板间有许多扁的卵圆形呈黑色的小腔隙即骨陷窝。
骨陷窝向四周发出许多细小放射状有分支的黑线即骨小管。
还可见相邻骨陷窝之间的骨小管是彼此相通连的,靠近中央管的骨小管则和中央管相通连。
四、作业(1)什么是上皮、内皮及间皮?(2)以毛细血管为例,绘图说明单层扁平上皮在整装片上及切片上的形态。
(3)举例说明上皮组织的结构与机能的统一性。
(4)疏松结缔组织有哪些细胞及纤维成分?这些细胞及纤维各有什么结构特点?(5)在活体时,骨陷窝及骨小管内有什么结构?骨小管互相连接,骨小管与中央管相连,中央管之间又相连,这有什么机能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