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四大基本组织的观察
- 格式:ppt
- 大小:17.92 MB
- 文档页数:7
2015级《人体组织解剖学》实验实验一四大基本组织结构观察预习:1.根据以下实验内容,预习实验教材上的实验一、实验四、实验五、实验六、实验七和相关附录,了解石蜡切片的制作和染色方法,了解组织切片的观察步骤和观察内容。
2.理论教材第一章,实验观察时可参考相应组织的理论教材上的文字描述或图示,并进行记录。
3.进入实验室后,及时清点切片数量和检查显微镜情况;实验结束后登记本次显微镜使用情况。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指导p14-26二、实验材料和用具(一)XS-212型生物显微镜(厂家,国别)(二)四大组织装片三、实验内容要求正确写出装片名称和染色法,如单层立方上皮(H-E染色)观察方法:先低倍镜再用高倍镜观察(一)上皮组织1. 单层立方上皮切片(H-E染色)甲状腺切片参看理论教材215页图9-3,在实验教材15页上做笔记。
观察内容:组织结构特征a:立方形细胞;b:细胞核圆形、蓝紫色,位于细胞中央;c:细胞质成粉红色。
2. 单层柱状上皮切片(染色)小肠纵切,先找杯状细胞理论教材149-150页图5-13、图5-143. 假复层纤毛上皮切片(染色)气管切片理论教材175页图6-114. 复层扁平上皮切片(染色)食管切片理论教材17页图1-10,实验指导16页(二)结缔组织装片(染色)疏松结缔组织平铺片,实验教材18页(三)肌肉组织(理论教材37-41页)1. 平滑肌分离装片(染色)2. 骨骼肌纵横切片(染色)3. 心肌切片(染色)(四)神经组织脊髓横切片(Cajal 银染)理论教材44页图1-46、图1-47,255页图11-5实验教材27页四、思考题1. 列表比较三种肌肉组织的结构特征、分布和神经支配。
2. 填图(要求规范标出图名,标注或自行划线标出各结构名称,包括细胞的名称。
)备注:1.图名举例图1-2 小肠绒毛纵切片示单层柱状上皮(H-E 染色,放大倍数10×40)2. 在理论教材150页图5-14中的吸收细胞改为柱状细胞。
、材料用具
实验一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目的要求
观察人体基本组织的玻片标本,认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永久玻片标本,显微镜 三、活动过程和方法 步骤和方法 现象
结论或解释 (一)调节显微镜
取镜安放、对光。
复习熟练显微镜的使 用。
(二)用显微镜分别 观察四种基本组织的 玻片标本
1. 准确对焦直到看到 清
晰地物象。
2. 移动玻片标本,能 够
将所观察的物象移 到视野中央。
3. 微调细准焦螺旋, 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 晰。
观察时,可对照课本 上
的插图,辨认四种 基本
组织。
(三)收镜装箱
1. 取下玻片标本。
2. 将显微镜外表擦拭 干净。
3. 转动转换器,把两 个物镜偏到两旁。
4. 将镜筒缓缓下降到 最低处。
5. 把显微镜放进镜箱 里,送回原处。
养成良好的显微镜操 作习惯。
四、问题与交流
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分别具有什么功能?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实验1 动物的细胞和四大组织一、实验目的1、了解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2、了解四大类组织的结构与功能;3、了解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特点;4、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人口腔上皮、疏松结缔组织、血液组织(活蛙或蟾蜍)、横纹肌(蝗虫浸制标本)、有丝分裂永久制片、复层扁平上皮、透明软骨、平滑肌及神经组织4种组织的切片。
0.1%及1%的亚甲蓝、0.7%及0.9%的NaCl溶液。
三、操作及观察1、人口腔上皮细胞:2、疏松结缔组织:胶原纤维束,弯曲成波浪状;弹性纤维细而具分枝,不成束,无波浪状弯曲。
3、血液组织:红细胞呈扁椭圆形,单个细胞为黄色,但血液组织为何呈红色?红细胞侧面呈何形状?4、肌肉组织:四、示范1、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2、复层扁平上皮组织的观察:3、软骨组织观察:4、平滑肌的观察:5、神经组织的观察五、注意事项1、做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注意必须将从颊部刮下的细胞在载玻片上涂得薄而均匀。
滴加0.9%的氯化钠液不宜过多,恰在盖波片之下为宜。
2、做疏松结缔组织装片时,用解剖针将取下的组织必须在一小滴生理盐水将其展开成薄片。
3、做横纹肌装片时,将取下的一小束肌肉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水,必须在水中用解剖针顺着肌纤维仔细分离,分得越细越好。
4、在做临时装片时,必须用镊子铗着盖玻片放置。
六、作业1、绘人口腔上皮细胞(2~3个,其中1个详绘)图。
实验2草履虫一、实验目的1、通过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与各种细胞器的观察,了解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2、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3、了解草履虫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二、实验材料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5%的冰醋酸、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棉花和吸水纸等。
三、实验操作及观察1、草履虫临时装片的制作:2、观察内容:外形、纤毛、前后端、运动方式、内质与外质、刺丝泡、表膜、口沟、胞口与胞咽、食物泡与伸缩泡、大小核等。
四、示范1、草履虫无性生殖的观察:2、草履虫接合生殖的观察:五、注意事项1、作临时装片时,棉花应使纤维之间的孔隙大小较均匀,棉花的量要少;2、观察纤毛、刺丝泡、和伸缩泡时,光线应暗些。
实验一四大基本组织的观察实验目的:观察并了解动植物细胞与组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实验材料:显微镜、玻璃片、手术刀、注射器、盐水溶液、洋葱、鲜花、小白鼠等。
实验过程:1.观察植物细胞步骤一:将一片洋葱的最表层取下,切成薄片放在玻璃片上。
步骤二:滴上盐水溶液,用另一片玻璃片盖住。
步骤三:将盖片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观察结果:在洋葱细胞中可以看到细胞核、细胞质以及细胞壁。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心,周围有较宽的细胞质。
细胞壁呈现网状结构。
解释:洋葱细胞是典型的植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壁。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细胞内的基质,提供养分和能量。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保护层,赋予细胞形状,并提供机械支撑。
2.观察动物细胞步骤一:用手术刀切开小白鼠的皮肤,取出一小块肌肉组织。
步骤二:将肌肉组织切成薄片放在玻璃片上。
步骤三:滴上盐水溶液,用另一片玻璃片盖住。
步骤四:将盖片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观察结果:在肌肉细胞中可以看到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心,周围有较宽的细胞质。
解释:动物细胞是以动物为基础的细胞,也包含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由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所以相对植物细胞而言更灵活。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膜,通过选择性通透性维护细胞内外物质的平衡。
3.观察植物细胞组织步骤一:取一片鲜花的花瓣或叶片。
步骤二:将花瓣或叶片切成薄片放在玻璃片上。
步骤三:滴上盐水溶液,用另一片玻璃片盖住。
步骤四:将盖片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观察结果:在植物细胞组织中可以看到细胞间隙、细胞壁以及细胞质。
细胞壁形成一个个六角形的细胞。
解释:植物细胞组织由多个细胞组成,相邻的细胞通过细胞间隙相连,实现细胞间物质的传输和交流。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外部保护层,不仅提供了机械支撑,还可以在组织层面上形成不同形状和功能的细胞。
实验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观察和了解了植物与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观察基本组织实验报告观察基本组织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观察不同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了解其基本形态、分布和功能,加深对组织结构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验原理和方法本实验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基本组织的切片,通过染色方法显示其结构和形态特点。
具体步骤如下:1.制片:取不同基本组织的切片,经过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等步骤制成组织切片。
2.染色:采用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对组织切片进行染色。
3.观察:将染色后的组织切片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记录不同基本组织的形态特点和分布位置。
三、实验结果和分析1.上皮组织上皮组织是由紧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外基质组成,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
在光学显微镜下,上皮组织呈现为排列紧密、形状规则的细胞层,细胞之间有明显的连接结构。
根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特点,上皮组织可分为鳞状上皮、柱状上皮和立方上皮等类型。
2.结缔组织结缔组织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具有连接、支持、保护和营养等功能。
在光学显微镜下,结缔组织呈现为细胞成分较少、细胞外基质丰富的结构特点。
根据细胞外基质的成分和形态特点,结缔组织可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等类型。
3.肌肉组织肌肉组织是由肌细胞和少量的细胞外基质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等功能。
在光学显微镜下,肌肉组织呈现为排列成束状的肌细胞,细胞之间有明显的横纹结构。
根据肌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特点,肌肉组织可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等类型。
4.神经组织神经组织是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具有传导兴奋和调节功能等功能。
在光学显微镜下,神经组织呈现为排列成网状或束状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细胞之间有明显的突触结构。
根据神经元的形态和功能特点,神经组织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等类型。
四、实验结论和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不同基本组织的形态特点和分布位置,加深了对组织结构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制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切片厚度不均、染色不均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观察结果。
四大组织的实验报告作为四大组织之一的“疾风组”,我们进行了一项有关声波的实验。
本实验的目的是了解声波的基本概念和运动规律,并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些知识。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一、声波是什么?声波是指在物质中传播的机械波。
声波是由震动的物体产生的。
声波可以传播到不同媒介中,不同媒介中的声波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二、声波的结构声波是由一系列的波峰和波谷组成的,每个波峰表示压缩,每个波谷表示膨胀。
声波有一个特点,就是波前是一个球面的变形,波源周围的任何一个点都是等距的。
声波的传播速度和波长有关,传播速度越快,波长就越长。
三、疾风组实验内容及方法我们选择了一个时间大约为10秒的声波发射器,将其置于实验室的一角,放置在试管架上。
然后,我们使用麦克风将发出的声波信号录制下来,再将录制的声波信号导入计算机,用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同时,我们控制声波发射器,调整发射器的参数,比如频率、幅度等,以观察对声波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得到的声波导数图显示,我们可以看出声波的频率、振幅等参数。
同时,我们对比不同频率、不同振幅的声波,可以发现它们的传播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当我们调整发射器的频率为1000Hz时,声波的波形更加平稳,没有太多的波峰和波谷。
而当我们将频率调整为5000Hz时,波形变得更加复杂,出现了更多的波峰和波谷。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声波的反射实验。
当声波照射到物体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我们在实验中将物体放置在声波源的前方,随着声波照射到物体上,我们观察到了声波的反射现象。
不同形状的物体反射声波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五、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声波的结构和基本概念,同时还有机会实际操作,验证了在课堂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
实验结果对我们理解声波的特性和应用也有很大的帮助。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实验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