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缩聚和逐步聚合
- 格式:pdf
- 大小:663.84 KB
- 文档页数:29
第二章缩聚和逐步聚合思考题2.1简述逐步聚合和缩聚、缩合和缩聚、线形缩聚和体形缩聚、自缩聚和共缩聚的关系和区别。
解(1)逐步聚合和缩聚逐步聚合反应中无活性中心,通过单体中不同官能团之间相互反应而逐步增长,每步反应的速率和活化能大致相同。
缩聚是指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单体间连续、重复进行的缩合反应,缩聚物为主产物,同时还有低分子副产物产生,缩聚物和单体的元素组成并不相同。
逐步聚合和缩聚归属于不同的分类。
按单体—聚合物组成结构变化来看,聚合反应可以分为缩聚、加聚和开环三大类。
按聚合机理,聚合反应可以分成逐步聚合和连锁聚合两类。
大部分缩聚属于逐步聚合机理,但两者不是同义词。
(2)缩合和缩聚缩合反应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有机分子相互作用后以共价键结合成一个分子,并常伴有失去小分子(如水、氯化氢、醇等)的反应。
缩聚反应是缩合聚合的简称,是指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单体间连续、重复进行的缩合反应,主产物为大分子,同时还有低分子副产物产生。
l-1、1-2、1-3等体系都有一种原料是单官能度,只能进行缩合反应,不能进行缩聚反应,缩合的结果,只能形成低分子化合物。
醋酸与乙醇的酯化是典型的缩合反应,2-2、2-3等体系能进行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
(3)线形缩聚和体形缩聚根据生成的聚合物的结构进行分类,可以将缩聚反应分为线形缩聚和体形缩聚。
线形缩聚是指参加反应的单体含有两个官能团,形成的大分子向两个方向增长,得到线形缩聚物的反应,如涤纶聚酯、尼龙等。
线形缩聚的首要条件是需要2-2或2官能度体系作原料。
体形缩聚是指参加反应的单体至少有一种含两个以上官能团,并且体系的平均官能度大于2,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生成三维交联结构聚合物的缩聚反应。
如采用2-3官能度体系(邻苯二甲酸酐和甘油)或2-4官能度体系(邻苯二甲酸酐和季戊四醇)聚合,除了按线形方向缩聚外,侧基也能缩聚,先形成支链,进一步形成体形结构。
(4)自缩聚和共缩聚根据参加反应的单体种类进行分类,可以将缩聚反应分为自缩聚、混缩聚和共缩聚。
7810 1112如二元酸和二元醇,生成线形缩聚物。
通式如下:许多阶段性的重复反应而生成高聚物的过程,每一阶段都得到稳定的化合物。
实际过程中含有二聚体,三聚体,四聚体等,任何一个缩聚反应的单体转化率、产物聚合度与反应时间关系示意图聚合度与反应程度的关系37凝胶点的预测实验测定时通常以聚合混合物中的气泡不能上升时的反应程度为凝胶点。
凝胶点也可以从理论上进行预测。
多官能团单体参加反应只是体形缩聚反应产生凝胶化过程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只有当反应单体的平均官能度大1.纤维:世界上约l/2的合成纤维是用PET制造的。
2.片材和薄膜PET片材是继PVC片材之后,用于医药品包装的片材,而在欧洲一些国家禁止PVC用于一次性包装之后,PET更成为主要的医药主链含碳酸酯结构的聚合物。
工业化仅限双酚A聚碳酸酯,耐热,强度好的工程塑料。
由于其抗冲性能和透明性特好,是热塑性可用作门窗玻璃,PC层压板广泛用于银行、使馆、拘留所和公共场所的防护窗,用于飞机舱罩,工业安67,前期进行水溶液聚合,达到一定聚合度后转盐,以防胺挥发,并达到等基盐可加少量单官能团醋酸或己二酸微过聚酰胺主链中引入芳环,增加耐热性和刚72以及由亚甲基桥连接的多元酚醇。
酚醛预聚物形成:酚醛缩聚平衡常数极大,可看作为不可逆反应,进行水溶液缩聚并不妨碍低分子预聚物的形成,为无规预聚物。
不碱性酚醛树脂主要用作粘合剂,生产层压板。
醛树脂。
8182其它缩聚产物的例子:89n C=N-R-N=C O O + n HOR'OH C-N-R-N-CO OOR'OH H96残留的羧基和亚胺基继续反应固化。
106107109115116界面缩聚由于需采用高活性单体,且溶剂消耗量大,设备利用率低,因此虽然有许多优点,但工业上实际应用并不型聚碳酸酯。
第二章缩聚和逐步聚合P68T6.166℃乙二醇与乙二酸缩聚,测得不同时间下的羧基反应程度如下: 时间t/min12 37 88 170 270 398 596 900 1370 羧基反应程度p0.2470 0.4975 0.6865 0.7894 0.8500 0.8837 0.9084 0.9273 0.9405 a.求对羧基浓度的反应级数,判断自催化或酸催化b.求速率常数,浓度以[COOH]mol/kg 反应物计, 00[][]OH COOH = 解答:当反应为外加酸催化反应时,有'01/(1)kc t+1P -=故有时间t/min 12 37 88 170 270 398 596 900 1p 0.247 0.4975 0.6865 0.7894 0.85 0.8837 0.9084 0.9273 01/(1-p ) 1.328021248 1.9900498 3.1897927 4.7483381 6.6666667 8.5984523 10.917031 13.755158 1由图可知1/(1-p)与t 不成线性关系,故不为外加酸催化反应。
当该反应为自催化反应中的三级反应,则有2201/(1)21p kc t -=+时间t/min 12 37 88 170 270 398 596 900 1370 p 0.2470.49750.68650.78940.850.88370.90840.92730.9405(1-p)^20.567009 0.252506 0.098282 0.044352 0.0225 0.013526 0.008391 0.005285 0.003541/(1-p)^2 1.76364044 3.960298 10.17478 22.54671 44.44444 73.93338 119.1816 189.2044 282.4659则21/(1)p -对t 作图如下:有21/(1)p -与t 成线性关系,故假设成立斜率为202kc ,又有000[][]OH COOH c ==,202kc =0.212,22120.106()k kg mol s c --=•• P68T8.等摩尔的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在280℃下封管内进行缩聚,平衡常数K=4,求最终n X 。
56弗洛里小传弗洛里小传((Paul J. Flory )
(1910-1985)
1910年6月19日生于伊利诺伊州斯特灵日生于伊利诺伊州斯特灵;;1934年在俄亥俄州州立大学获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博士学位,,后任职于杜邦公司后任职于杜邦公司,,进行高分子基础理论研究分子基础理论研究;;1948年在康奈尔大学任教授年在康奈尔大学任教授;;1953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57年任梅隆科学研究所执行所长年任梅隆科学研究所执行所长;;1961年任斯坦福大学化学系教授年任斯坦福大学化学系教授;;1974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1975年退休年退休;;1985年9月9日逝世日逝世。
在高分子物理化学方面的贡
献,几乎遍及各个领域几乎遍及各个领域。
既
是实验家又是理论家是实验家又是理论家,,是高
分子科学理论的主要开拓者
和奠基人之一和奠基人之一。
著有著有《《高分
子化学原理子化学原理》》和《长链分子
的统计力学的统计力学》》等。
线形缩聚反应的统计学
假设
官能团等活性
反应程度p
,则
的百分数,它表示聚合反应到达时刻t 时,参加反应的COOH的百分数
1-p就是时刻t 时一个给定的COOH 还没参加反应的几率
57
聚酰胺化反应的过程
分子式存在的结构单
元数
反应了的COOH
数
10
2
1
32
43
x x-1
58
591、x-聚体的数量分布函数问题:从聚合的混合物中从聚合的混合物中,,随机选择一个分子随机选择一个分子,,恰好含有x 个结构单元
(
x-聚体聚体))的几率是多少的几率是多少??aAb 型
则:x-1个COOH 连续反应掉的几率:p x-1
1个COOH 未反应掉的几率未反应掉的几率::1-p
P(x)=p x-1(1-p)
a-A-A-A-A-A-A ┅A-A-b
p p p p p p p
p x-11-p
60共有N 个分子个分子,,x-聚体的数目为N x 反应产生的水被脱除反应产生的水被脱除,,则COOH 的总数总是等于分子总数N
P(x)=p x-1(1 -p)N x /N =p x-1(1 -p)N x =Np x-1(1 -p)N(COOH)=N =N 0(1-p )N x =N 0p x-1(1-p)22-41
61
•此式是线型缩聚反应产物分子量的数量分布函数•在任何反应程度p 时单体时单体((x=1)总是有最大的存在几率•
随反应程度的提高随反应程度的提高,,其分布变宽其分布变宽,,平均分子量增大
N x =N 0p x-1 (1-p)2
2-41
62
N x =N 0p x-1 (1-p)2
所示的数量分布曲线关系
不同反应程度下线性缩聚物分子量的数量分布曲线
1. p=0.9600;
2. p=0.9875;
3. p=0.9950
63
线形缩聚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函数可完全参照自由基聚合中推导的函数式来表达函数式来表达。
1、x-聚体的数量分布函数:
代替自由聚合中的成键几率,式中的p 为反应程度。
p)
(1Np
N 1
x x −=−2
1
x x p)
(1xp
W −=−2-41
2-42
2、x-聚体的质量分布函数聚体的质量分布函数::
聚合度
66
线形缩聚物分子量的数量和质量分布曲线
67
体形缩聚的基本特征是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体形缩聚的基本特征是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体系粘度突然增加然增加,,并且形成具有弹性的凝胶状物质并且形成具有弹性的凝胶状物质,,这种现象称为凝胶化作用。
出现凝胶时的反应程度称为凝胶点。
用p c 表示表示。
2.2.7 体型缩聚和凝胶化作用
72
2) Flory 统计法
Flory 等根据官能团等活性的概念和分子内无反应的假定应的假定,,推导出凝胶点时反应程度的表达式推导出凝胶点时反应程度的表达式。
官能度大于2的单体是产生支化并导致形成体形产物的根本原因产物的根本原因,,故多官能单元又称为支化点(branch point )。
支化系数支化系数::支化点连接的概率支化点连接的概率,,以α表示表示。
78
凝胶点的测定凝胶点的测定::
大多是在反应体系开始明显变稠大多是在反应体系开始明显变稠、、气泡停止上升时取样分析残留官能团数上升时取样分析残留官能团数,,计算所得的反应程度定为凝胶点反应程度定为凝胶点。
2、凝胶点的测定方法
本章要点
1. 掌握官能度
掌握官能度、、反应程度
反应程度、、凝胶点等概念
逐步聚合机理特点,,连锁聚合与逐步聚合的区别
2. 逐步聚合机理特点
3. 线形缩聚动力学规律
聚酯动力学)。
线形缩聚动力学规律((聚酯动力学
)。
4. 线形缩聚物分子量的控制方法及计算公式
线形缩聚物分子量的控制方法及计算公式。
体形缩聚凝胶点的控制。
5. 体形缩聚凝胶点的控制
凝胶点的计算公式。
6. 凝胶点的计算公式
了解可逆平衡条件下,,K、p、n w。
7. 了解可逆平衡条件下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