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逐步聚合
- 格式:ppt
- 大小:954.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二章逐步聚合一、名称解释1. 线形缩聚: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如用2-2或2官能度体系的单体作原料,随着聚合度逐步增加,最后形成高分子的聚合反应。
线型缩聚形成的聚合物为线形缩聚物,如涤纶、尼龙等。
2. 体形缩聚:参加反应的单体,至少有一种单体含有两个以上的官能团,反应中形成的大分子向三个方向增长,得到体型结构的聚合物的这类反应。
3. 官能度:一分子聚合反应原料中能参与反应的官能团数称为官能度。
4. 平均官能度:单体混合物中每一个分子平均带有的官能团数。
即单体所带有的全部官能团数除以单体总数5. 基团数比:线形缩聚中两种单体的基团数比。
常用r表示,一般定义r为基团数少的单体的基团数除以基团数多的单体的基团数。
r=Na/Nb ≤1,Na 为单体a的起始基团数,Nb为单体b的起始基团数。
6. 过量分率:线形缩聚中某一单体过量的摩尔分率。
7. 反应程度与转化率: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占起始官能团数的分率。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单体)与起始反应物(单体)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即为转化率。
8. 凝胶化现象凝胶点:体型缩聚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体系粘度将急剧增大,迅速转变成不溶、不熔、具有交联网状结构的弹性凝胶的过程,即出现凝胶化现象。
此时的反应程度叫凝胶点。
9. 预聚物:体形缩聚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原料单体先部分缩聚成低分子量线形或支链形预聚物,预聚物中含有尚可反应的基团,可溶可熔可塑化。
该过程中形成的低分子量的聚合物即是预聚物。
10. 无规预聚物:预聚物中未反应的官能团呈无规排列,经加热可进一步交联反应。
这类预聚物称做无规预聚物。
11. 结构预聚物:具有特定的活性端基或侧基的预聚物称为结构预聚物。
结构预聚物往往是线形低聚物,它本身不能进一步聚合或交联。
12. 热塑性塑料:是线型可支链型聚合物,受热即软化或熔融,冷却即固化定型,这一过程可反复进行。
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等均属于此类。
第二章逐步聚合反应1.解释下列名词:(1)官能团等活性理论;(2)凝胶点;(3)反应程度和转化率;(4)平均官能度2.现以等摩尔比的二元醇和二元酸为原料于某温度下进行封管均相聚合,试问该产品最终的Xn是多少?已知该温度下反应平衡常数为4。
3.将等摩尔比的己二胺和己二酸于220℃下进行缩聚反应,已知该温度下K为365。
如想所得尼龙-66的数均聚合度为100,试问此时体系中残存小分子为多少?4.由己二胺和己二酸合成聚酰胺,分子量约15000,转化率99.5%,若己二胺过量,试计算原料比。
产物端基是什么?5.单体HORCOOH进行均缩聚反应,若在反应中加入R’COOH为分子量控制剂,如在反应中不断地排除生成的水,试求欲达到Xn =600时的配料比应是多少?6.等摩尔二元醇和二元酸经外加酸催化聚合,试证明p从0.98到0.99所需时间与从开始至p=0.98所需时间相等。
7.用羟基戊酸经缩聚得重均分子量为18400的聚羟基戊酯,请求出:(1)羟基的反应程度;(2)该聚酯的数均和重均分子量。
8.试应用Flory分布函数,从理论上计算在缩聚反应中未反应单体理论数量。
(1)当p=0;(2)当p=0.5;(3)当p=1。
9.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丙三醇三种物料进行缩聚反应,若按以下情况配料:(1)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丙三醇=2:1:0.6;(2)对苯二甲酸:、丙三醇=1.5:1,试判断当反应程度为0.90时,它们是否会出现凝胶化?若还未出现,试计算缩聚反应的数均聚合度。
10.苯酚和甲醛采用酸和碱催化聚合,固化方法有何不同?11.关于环氧树脂请回答下列问题:(1)环氧树脂是什么?(2)室温固化用何固化剂?写出固化过程。
(3)欲使1000克环氧树脂(环氧值0.2)固化,试计算乙二胺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