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保护层厚度试验检测报告(模板)
- 格式:xlsx
- 大小:27.41 KB
- 文档页数:2
委托单位记录编
号工程名称委托编号结构部位委托日期设计图号测试日期
示值范围
测点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试验计算复核
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记录
实测偏差(㎜)
型号
分辨力
温度(℃)仪器设备名称
测点布置示意图:
附注:
相对
湿度
(%)
测点位置
实测厚度(mm )
实测偏差(㎜)
测点位置
实测厚度(mm )
20
1918171615141312(2) 保护层厚度检测
测点编号11检测方法
钢筋直径(mm )钢筋保护层设计厚度
(mm )钢筋间距(mm )
样品状态描
述
采用标准
(1) 工程概况
混凝土强度等级粗骨料最大粒径仪器设备管理
及编号
环境条件。
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报告资料整理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报告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测工作,其目的是确保混凝土中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以下是对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报告资料的整理。
一、背景介绍在报告的开头,应该对检测的目的和背景进行简要介绍。
例如,解释为什么需要检测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厚度,以及未达到设计要求可能导致的问题。
二、检测方法在报告中应详细介绍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常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测厚仪、电磁感应法等。
对于每种检测方法,需要描述其原理、适用范围和操作步骤。
三、检测过程在报告中,应记录详细的检测过程。
包括对每个检测点的位置信息、混凝土表面处理状况和检测结果。
对于每个检测点,可以拍摄照片或绘制示意图,以便更清楚地展示检测过程和结果。
四、检测结果在报告中,应对每个检测点的检测结果进行详细记录。
记录结果时,应注明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小保护层厚度,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
同时,对于未达到设计要求的情况,应给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五、数据分析和评价在报告中,应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价。
例如,计算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的平均厚度、标准偏差和极差,并进行数据图表展示。
对于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进行评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
六、结论和建议在报告的结尾,应对检测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估。
对于达到设计要求的检测点,可以简单说明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
对于未达到设计要求的检测点,需要给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如进行局部修补或整体加固等。
同时,提供进一步工作的建议,如进行后续检测或监测。
七、参考资料在报告的最后,应列出所使用的文献和资料的参考列表。
这可以为读者提供进一步阅读和了解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工作的相关信息。
以上是对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报告资料的整理。
通过对报告的详细记录和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和建筑项目相关人员更好地了解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记录
工程名称:□施工自检 平行检验
1、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数量:自检为每层梁、板不少于10 个构件,其中悬挑构件等主要受力构件所占比例不宜小于50%;监理平行检验为每层不少于2 个构件,其中一个构件为复核施工单位的自检。
2、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前,应全面进行外观检查,对出现漏筋和锈斑的构件进行详细记录,并分类抽取有代表性的构件进行检测。
3、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梁底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 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
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 点。
4、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梁类为+10mm,—7mm,板类构件为
+8mm, -5mm。
对于超过允许偏差的点应在实测值中“О”出;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规定允许偏差的倍。
5、当检验的合格率为90%及以上、且最大偏差不超过允许偏差的倍时判为合格;当合格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时,可再抽取相同数量构件检验,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合格率为90%以上时,仍判为合格;对于检测不合格应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鉴定。
6、施工单位自检的,监理人员可不签字,监理平行检验的,施工单位人员也不用签字,但平行检验应由监理独立完成。
7、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记录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是指混凝土外表面与钢筋之间的一层混凝土,其主要功能是保护钢筋不被空气、水分、化学物质侵蚀,从而延长钢筋的使用寿命。
保护层的厚度与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密切相关,因此进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十分重要。
一、检测原理及方法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一般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测、电磁感应法、X射线透射法等。
其中,超声波检测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超声波检测原理是通过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和幅度改变,来判断保护层的厚度情况。
检测时,将超声波探头放在混凝土表面,由探头发射超声波,经过混凝土传播到钢筋表面并反射回来。
通过检测仪器分析接收回来的超声波信号,可以得出保护层的厚度。
二、检测记录表格为方便记录和保存检测结果,我们可采用以下表格进行检测记录:序号,位置,距离(mm),结果(mm),满足要求------,----------------,------------,------------,----------1,柱与梁连接部,50,50,是2,梁与板连接部,75,70,是3,柱,100,90,是4,梁,100,95,是5,板,75,70,是表格中的“位置”为检测点的具体位置描述,如柱与梁连接部、梁与板连接部、柱、梁、板等;“距离”为检测点距离探头的距离;“结果”为测量得到的保护层厚度值;“满足要求”栏为检测结果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后得出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三、检测操作步骤1.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确定检测点的具体位置。
2.使用超声波检测仪器进行检测,将探头放置在待检测的位置上。
3.打开检测仪器,根据仪器说明进行参数设置。
4.点击开始检测,进行数据采集。
5.根据采集的数据,分析出保护层的厚度结果。
6.将结果记录在检测记录表格中,并进行对比判断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7.如不满足设计要求,则需要进行探查、整改等工作,并重新进行检测。
四、注意事项1.在进行检测时,需要确保混凝土表面干燥、平整、无灰尘等影响检测的因素。
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检测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不同方法对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评估这些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从而为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1. 引言钢筋在建筑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是混凝土结构中的主要骨架。
而钢筋的位置和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对于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对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进行准确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2. 实验方法- 方法一:钢筋探头法本方法使用专门设计的钢筋探头,通过接触式检测来确定钢筋的位置和保护层厚度。
实验中,钢筋探头被放置在被测点上,并通过测量仪器来获取数据。
根据仪器的测量结果,可以确定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的情况。
- 方法二:非接触式超声波法这种方法使用超声波技术来检测钢筋的位置和保护层厚度。
实验中,超声波发射器将声波传递到被测结构中,然后通过接收器接收反射的声波信号。
根据声波信号的返回时间和强度,可以确定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的信息。
- 方法三:地质雷达法地质雷达法利用雷达技术来检测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
雷达发射器发射电磁波,然后通过接收器接收它们的反射波。
根据反射波的时间和强度,可以确定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
3.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在实验中,钢筋探头法和非接触式超声波法都能够准确测量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
这两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并且比较容易操作。
- 地质雷达法在钢筋位置检测方面表现一般,其精确度受到被测结构材质和混凝土密度的影响,不如前两种方法准确可靠。
4. 总结与展望本实验通过三种不同的方法对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
根据实验结果,钢筋探头法和非接触式超声波法是最为可行和准确的方法。
这些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在建筑工程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推广。
需要注意的是,每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并结合其他检测手段以确保准确性。
第三章构件实体检测3.1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3.1.1 检测方法钢筋保护层厚度采用电磁检测方法进行无损检测,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时,需确定被测构件中钢筋的大致位置、走向和直径。
测试区选择表面比较光滑的区域,以便提高检测精度。
3.1.2 检测结果根据《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检测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平均值 D n应按式( 3-1)计算:n DniD n = i 1n式中: D ni——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精确至0.1mm;n——测点数。
检测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征值D ne应按式( 3-2)计算。
D ne = D n - K P S D式中: S D——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标准差,精确至0.1mm;n(D ni )2n(D n )2S D =i 1n1式( 3-1)式( 3-2)K P——判定系数,按表3-1 取用。
表 3-1钢筋保护层厚度判定系数n10~1516~24≥ 25K P 1.695 1.645 1.595应根据检测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征值D ne与设计值 D nd的比值,按表 3-2的规定确定钢筋保护层厚度评定标度。
表 3-2钢筋保护层厚度评定标准特征值 /设计值对结构钢筋耐久性的影响评定标度D ne/D nd> 0.95影响不显著1(0.85,0.95]有轻度影响2(0.70,0.85]有影响3(0.55,0.70]有较大影响4≤ 0.55钢筋易失去碱性保护,发生锈蚀5常洪桥钢筋保护层厚度测试数据及评定结果见表3-3。
表 3-3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及评定实测值( mm)D n Dnd SDne检测位置钢筋种类K P D ne/D nd评定12345678910( mm)( mm)( mm)( mm)363639373638393637351#跨梁底板纵向钢筋353438383839343633373735 1.595 1.81340.971 39393838383836383335323333323337313236320#墩台侧面竖向钢筋343237333533323434373435 1.595 2.07310.892 30353336353636303734303535353235303433311#墩台侧面竖向钢筋353130313235353431313335 1.595 1.84300.862 32333233343535303333根据常洪桥设计图纸,主梁底板与墩台保护层厚度为35mm。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记录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楼板厚度检测验收记录财务管理工作总结[财务管理工作总结]2009年上半年,我们驻厂财会组在公司计财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厂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全组人员尽“参与、监督、服务”职能,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核心,以成本管理为重点,全面落实预算管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财务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总结。
现将二00九年上半年财务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1、产量90万吨,实现利润1000万元(按外销口径)2、工序成本降低任务:上半年工序成本累计超支1120万元,(受产量影响)。
二、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1、加强思想政治学习,用学习指导工作2009年是转变之年,财务的工作重心由核算向管理转变,全面参与生产经营决策。
对财会组来说,工作重心从确认、核算、报表向预测、控制、分析等管理职能转变,我们就要不断的加强政治学习,用学习指导工作,因此我们组织全组认真学习“十七大”、学习2009年马总的《财务报告》,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反思过去,制定了2009年工作目标,使我们工作明确了方向,心里也就有了底,干起活来也就随心应手。
2、· 加强成本管理,努力降本增效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日益加深,轧钢行业受到严重冲击。
对此,我们树立以人为本、参与科学管理的企业管理理念,推进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工作目标,着重解决成本控制的“瓶颈”的问题。
厂通过实行躲峰生产、休眠生产、集中生产等新的方式实现集约化生产组织管理,确保两线生产全面平稳、协调运行,降低运行成本。
努力提高成材率,优化生产工艺和物流周期管理,大力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
厚板线针对油品消耗比较大问题,通过换滤芯、增加油箱中的油的体外循环过滤次数等方式,降低了油品消耗,2月份厂成本比1月减低923万元,3、4、5月也都完成了目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