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28.96 KB
- 文档页数:3
层现浇板上部()-(层现浇板下部()-(层现浇板下部()-(层现浇板下部()-(层现浇板上部(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层现浇板上部()-()-(层现浇板上部()-(十九层现浇板下部()-(十八层现浇板上部()-(下部()-(上部()-(下部()-(上部()-(下部()-(上部()-(层现浇板层现浇板层现浇板层现浇板层现浇板层现浇板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上部(4)-(5下部()-()-()-(4下部()-(上部(19)-(23层现浇板下部(上部(4上部(2层现浇板层现浇板层现浇板层现浇板层现浇板层现浇板下部(层现浇板层现浇板层现浇板上部(26下部(下部(层现浇板上部(6)-(9层现浇板)-(六)-(5)-()-(28七八九十十一负一一二三四五层现浇板下部()-(层现浇板上部()-(层现浇板下部()-(层现浇板上部()-(层现浇板下部()-(二十九三十三十二十七二十八)-()轴)轴交()-()轴交()-()轴)轴)轴交()-()轴)-()轴)轴交()-()轴)-()轴)轴交()轴交()轴交()轴交()-()轴)轴)轴交()-()轴)轴)轴)轴)-()轴)轴交()-()轴交()轴交()-()轴)轴交()-()-()轴交()-()轴交()轴交(P )-(L )轴)轴交()-()轴)轴交(F )-(B )轴)轴交()-()轴)轴交(N )-(P )轴)轴交()-()轴)轴交(A )-(B )轴)轴交()-()轴)轴交(F )-(B )轴)轴交()-()轴)轴交(A )-(D )轴)轴交()-()轴)轴交()-()轴)-()轴)轴交()-()轴交()-()轴)轴)轴交()-()轴交()轴。
钢筋保护层厚度测量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报告(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李明,***************)1. 概述钢筋保护层厚度测量仪是采用电磁原理进行无损检测的仪器,用于建筑结构实体保护层厚度检测等。
钢筋保护层厚度测量仪的探头(具有发射、接收功能)发射电磁信号,保护层内钢筋产生二次感应磁场,被探头接收,经仪器处理后,得到钢筋保护层厚度(或钢筋直径)的测量值。
仪器示值的平均值h 与标准块的实际值h a 之差,即为示值误差△。
本报告以标准块上保护层厚度为30mm ,钢筋直径16mm 的校准点为例,对钢筋保护层厚度测量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校准时室温20℃,相对湿度45%。
2. 数学模型d h h h b a ++-=∆)(,即),,,(d h h h f y b a ==∆式中:△——楼板厚度测量仪的示值误差,mm ; h ——被校准仪器显示厚度值,mm ;h a ——标准块校准点钢筋保护层厚度值,mm 。
h b ————标准块平行度误差,mm 。
d ——钢筋直径公差,mm 。
3.灵敏系数ii x f c ∂∂=3.1.仪器示值度数h 的灵敏系数:1=h c ;3.2.标准块校准点钢筋保护层厚度值h a 的灵敏系数:1-=ah c ;3.3.平行度误差h b 的灵敏系数:1=bh c ;3.4.钢筋直径误差d 的灵敏系数:1=d c 。
4.每个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i x u4.1.仪器屏幕显示度数h 落在误差范围内为均匀分布,3=k ,则仪器屏幕显示的标准不确定度(按B 类方法计算)15.132)(===k a h u B mm 。
a 为半宽度,依据仪器说明书:)(21-+-=a a a =2mm 。
4.2.标准块校准点钢筋保护层厚度值h a 为均匀分布,3=k ,其标准不确定度(按B 类方法计算)17.033.0)(===k a h u a B mm 。
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检测报告一、工程概况本次检测的工程名称是XX工程,位于XX市XX区XX路XX号。
该工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XX年。
建设单位为XX公司,施工单位为XX建筑公司,监理单位为XX监理公司。
二、检测目的本次检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通过对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的检测,可以有效地评估结构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三、检测方法及设备本次检测采用无损检测方法,使用钢筋扫描仪和混凝土强度检测仪等设备进行检测。
钢筋扫描仪可以检测出钢筋的位置和直径,混凝土强度检测仪可以检测出混凝土的强度和保护层厚度。
四、检测结果及分析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通过对该工程的结构构件进行抽样检测,发现大部分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但是,在某些部位存在保护层厚度不足的问题。
其中,柱子的保护层厚度最小值为X毫米,平均值为X毫米;梁的保护层厚度最小值为X毫米,平均值为X毫米。
根据规范要求,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X毫米,因此这些部位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略显不足。
2.钢筋位置检测结果通过对该工程的结构构件进行抽样检测,发现大部分钢筋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但是,在某些部位存在钢筋位置偏移的问题。
其中,柱子的钢筋最大偏移量为X毫米,平均偏移量为X毫米;梁的钢筋最大偏移量为X毫米,平均偏移量为X毫米。
根据规范要求,钢筋位置的偏移不应大于X毫米,因此这些部位的钢筋位置需要加以调整。
五、建议措施根据本次检测结果,提出以下建议措施:1.对于保护层厚度不足的部位,应采取增加保护层厚度的措施。
具体方法包括在钢筋表面涂抹水泥砂浆或采用其他有效的加固措施。
2.对于钢筋位置偏移的部位,应采取调整钢筋位置的措施。
具体方法包括在钢筋根部增加支撑或采用其他有效的固定措施。
3.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同时,应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工作,防止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
4.在今后的工程中,应加强对类似工程的监督和管理力度,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钢筋保护层检测报告一、引言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和进步,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钢筋作为主要的承载材料,承担着结构的力学作用。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钢筋保护层的质量很容易受到影响,不合格的保护层可能对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钢筋保护层进行检测是非常必要的,本报告旨在对建筑工程的钢筋保护层进行检测和评估。
二、检测目的本次检测的目的是评估钢筋保护层的质量,包括保护层厚度、保护层均匀度和保护层与钢筋的附着性等方面。
三、检测方法本次检测采用了非破坏检测方法,即通过特定的仪器设备对钢筋保护层进行检测和评估。
具体的检测方法包括电磁法、超声波法和钻孔法等。
四、检测结果1.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经过仪器设备测量,检测到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均在设计要求范围内,没有低于或者超过设计要求的情况。
2.保护层均匀度检测结果:根据检测结果显示,钢筋保护层的均匀度较好,没有出现明显的厚薄不均的现象。
在整个结构中,保护层的厚度变化较小,保护层均匀性较高。
3.保护层与钢筋的附着性检测结果:通过钻孔法检测,保护层与钢筋之间的附着性良好,没有出现明显的剥离或者脱落现象。
五、检测结论根据对钢筋保护层的检测结果进行评估,得出以下结论:1.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没有出现明显的偏差,满足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
2.钢筋保护层的均匀性良好,没有出现明显的厚薄不均的现象,保护层在结构中的分布较为均匀。
3.保护层与钢筋之间的附着性良好,没有出现明显的剥离或者脱落现象,保证了钢筋的强度和稳定性。
六、建议针对本次检测结果,可以提出以下建议:1.继续保持施工过程中对钢筋保护层的质量控制,加强施工管理,确保保护层的厚度和均匀性达到设计要求。
2.在日常维护和使用过程中,加强对钢筋保护层的监测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保护层的异常情况。
3.加强对工程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对钢筋保护层质量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七、结论本次钢筋保护层的检测结果显示,保护层的厚度、均匀性和与钢筋的附着性都满足设计要求,保证了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三章 构件实体检测
3.1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3.1.1 检测方法
钢筋保护层厚度采用电磁检测方法进行无损检测,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时,需确定被测构件中钢筋的大致位置、走向和直径。
测试区选择表面比较光滑的区域,以便提高检测精度。
3.1.2 检测结果
根据《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检测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平均值n D 应按式(3-1)计算:
n
1
n =
ni
i D
D n
=∑ 式(3-1)
式中:ni D ——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精确至0.1mm ;
n ——测点数。
检测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征值ne D 应按式(3-2)计算。
ne D =n D -P D K S 式(3-2) 式中:D S ——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值标准差,精确至0.1mm ;
D S P K ——判定系数,按表3-1取用。
表3-1 钢筋保护层厚度判定系数
应根据检测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征值ne D 与设计值nd D 的比值,按表3-2的规定确定钢筋保护层厚度评定标度。
表3-2 钢筋保护层厚度评定标准
常洪桥钢筋保护层厚度测试数据及评定结果见表3-3。
表3-3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及评定
根据常洪桥设计图纸,主梁底板与墩台保护层厚度为35mm。
由表3-3可知:常洪桥主梁底板纵向钢筋保护层厚度推定值为34mm,主梁评定标度为1,表明钢筋保护层厚度对结构受力钢筋耐久性影响不显著;墩台竖向钢筋保护层厚度推定值分别为31mm、30mm,0#墩台、1#墩台评定标度为2,表明钢筋保护层厚度对结构受力钢筋耐久性有轻度影响。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电磁波法)望东项目谢兴民1、定义:受力主筋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就离。
2、目的:钢筋混凝土设置钢筋保护层,就是为了保护钢筋防止锈蚀。
3、意义:钢筋混凝土是由加强筋及混凝土构成的复合材料,钢筋保护层是保证结构正常使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结构实体的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对于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保证结构耐久性、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适用范围: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不适应于含有铁磁性物质的混凝土。
5、检测原理:目前,国内外所使用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仪器多为电磁感应法,即仪器在构建混凝土表面向内部发射电磁波,形成电磁场,混凝土内部的钢筋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磁场,由于感应电磁场的强度及空间梯度变化与钢筋位置、直径、保护层厚度有关。
因此,通过测量感应电磁场的梯度变化,并通过分析处理,就能确定钢筋保护层厚度等参数。
6、检测仪器:钢筋探测仪检测前应采用校准试件进行校准,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10~50mm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的允许误差为±1mm。
7、仪器校准:校准试件的制作,制作校准试件的材料不得对仪器产生电磁干扰,可采用混凝土、木材、塑料、环氧树脂等。
宜优先采用混凝土材料,且在混凝土龄期达到28d后使用。
在校准试件个测试表面标记出钢筋的实际轴线位置,用游标卡尺量测两外露钢筋在各测试面上的实际保护层厚度值,取其平均值,精确至0.1mm。
8、检测环境:环境温度0-40℃,相对湿度20%-90%。
9、检测准备:根据设计资料,了解钢筋布置状况。
确定检测区域内钢筋分布状况,选择适当的检测面。
检测面应清洁、平整,并应避开金属预埋件、钢筋接头和绑丝。
检测前,应对钢筋探测仪进行预热和调零,调零时探头应远离金属物体。
10、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首先设定钢筋探测仪量程范围及钢筋公称直径,探头在检测面上移动,根据设计资料,找出钢筋在混凝土中的分布位置,用粉笔标识(钢筋位置分布图)。
再去检测受力主筋,沿被测钢筋轴线选择相邻钢筋影响较小的位置,避开钢筋接头和绑丝,读取第1次检测值C1,在被测钢筋的同一位置重复检测1次,读取第2次检测值C2。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记录
工程名称:□施工自检 平行检验
1、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数量:自检为每层梁、板不少于10 个构件,其中悬挑构件等主要受力构件所占比例不宜小于50%;监理平行检验为每层不少于2 个构件,其中一个构件为复核施工单位的自检。
2、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前,应全面进行外观检查,对出现漏筋和锈斑的构件进行详细记录,并分类抽取有代表性的构件进行检测。
3、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梁底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 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
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 点。
4、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梁类为+10mm,—7mm,板类构件为
+8mm, -5mm。
对于超过允许偏差的点应在实测值中“О”出;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规定允许偏差的倍。
5、当检验的合格率为90%及以上、且最大偏差不超过允许偏差的倍时判为合格;当合格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时,可再抽取相同数量构件检验,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合格率为90%以上时,仍判为合格;对于检测不合格应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鉴定。
6、施工单位自检的,监理人员可不签字,监理平行检验的,施工单位人员也不用签字,但平行检验应由监理独立完成。
7、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受控号:GDKJ-BG(C)-02/0工程质量检测报告工程名称:---------检测内容:EN08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公司委托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说明:1、报告及骑缝未加盖检测报告专用章无效;2、报告复印件未加盖检测报告专用章无效;3、报告无检测人、编写、审核、批准签名无效;4、报告涂改无效;5、本报告复议期为十五天。
检测单位地址:-------检测单位资质证书编号:------邮政编码:-----电话:-------目录一、工程概述 (4)二、检测依据 (4)三、检测仪器 (4)四、检测数量 (4)五、检测结果 (5)六、结论 (5)附表1~2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查结果汇总表 (7)附件1:现场检测影像资料 (9)附件2:工程质量现场检测见证确认表一、工程概述1、工程名称:------2、建设地点:------3、结构信息: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4、工程形象进度:主体已完工5、检测原因:为主体验收提供验收资料6、检测日期: 2019年01月16日二、检测依据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2、《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3、委托方提供的设计图纸4、国家相关现行规范标准三、检测仪器试验所用计量仪器设备见表1。
表1 计量仪器设备一览表四、检测数量1、抽样规则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附录E.0.1条,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应符合要求:(1)、对悬挑构件之外的梁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
(2)、对悬挑梁,应抽取构件数量的5%且不少于10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悬挑梁数量少于10个时,应全数检验。
(3)、对悬挑板,应抽取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20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悬挑板数量少于20个时,应全数检验。
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检测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不同方法对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评估这些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从而为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1. 引言钢筋在建筑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是混凝土结构中的主要骨架。
而钢筋的位置和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对于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对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进行准确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2. 实验方法- 方法一:钢筋探头法本方法使用专门设计的钢筋探头,通过接触式检测来确定钢筋的位置和保护层厚度。
实验中,钢筋探头被放置在被测点上,并通过测量仪器来获取数据。
根据仪器的测量结果,可以确定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的情况。
- 方法二:非接触式超声波法这种方法使用超声波技术来检测钢筋的位置和保护层厚度。
实验中,超声波发射器将声波传递到被测结构中,然后通过接收器接收反射的声波信号。
根据声波信号的返回时间和强度,可以确定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的信息。
- 方法三:地质雷达法地质雷达法利用雷达技术来检测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
雷达发射器发射电磁波,然后通过接收器接收它们的反射波。
根据反射波的时间和强度,可以确定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
3.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在实验中,钢筋探头法和非接触式超声波法都能够准确测量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
这两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并且比较容易操作。
- 地质雷达法在钢筋位置检测方面表现一般,其精确度受到被测结构材质和混凝土密度的影响,不如前两种方法准确可靠。
4. 总结与展望本实验通过三种不同的方法对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
根据实验结果,钢筋探头法和非接触式超声波法是最为可行和准确的方法。
这些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在建筑工程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推广。
需要注意的是,每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并结合其他检测手段以确保准确性。
中铁*局集团第*工程有限公司工程试验中心检验报告
No: HJC20121030-1
产品名称:钢筋保护层厚度
送检单位:试验中心
检验类别:委托试验
报告日期: 2012 年10 月30 日
说明
1、检验报告无“检验报告专用章”或检验机构公章无效。
2、复制的检验报告未重新加盖“检验报告专用章”或检验机构公章无效。
3、检验报告无审核人、批准人签字无效。
4、对检验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检验报告30日内,向检验机构提出复议。
5、对于委托检验,样品的代表性由委托单位负责。
地址:**省**市**区***街*号
邮政编码:*****
电话:
中铁*局集团第*工程有限公司工程试验中心
检验报告
No: HJC20121030-1共 2 页第 1 页
检验报告
No: HJC20121030-1共 2 页第 2 页
中铁*局集团第*工程有限公司工程试验中心
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记录
委托单位记录编号
工程名称委托编号
结构部位委托日期
测试计算复核
共页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