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办者如何进行研究中心的筛选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836.50 KB
- 文档页数:5
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指南(试行)一、背景近年来,药物研发日益全球化,用于注册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已经从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区域拓展到非ICH区域。
药物全球同步研发,是一种共享全球新药研发资源的开发模式,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临床试验重复,缩短国家或区域间药品上市迟缓。
境内申办者为融入国际市场,也越来越关注全球同步研发。
申办者在制定全球同步研发策略之前,一般应根据早期研究数据、种族敏感性分析和不同监管当局要求,确定在全球不同区域间应采用的临床开发方式。
如果多个区域的多个中心按照同一临床试验方案同时开展临床试验,则该试验为多区域临床试验(Multi-regional Clinical Trials,缩写为MRCT) ,又名跨区域临床试验(如亚洲和欧洲两个区域)。
如果按照同一方案开展临床试验时存在较大安全性风险,申办者可以在某区域内不同国家开展区域性多中心临床试验。
上述两种形式的临床试验均视为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按《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数据用于在中国进行药品注册申请的,应符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有关临床试验的规定。
二、目的与意义本指南用于指导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我国的申请、实施及管理。
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数据用于在我国药品注册申报的,至少应涉及包括中国在内的两个国家,应符合本指南的要求。
鼓励申办者在我国危重和未被满足临床需求的疾病领域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鼓励申办者早期研究在我国开展全球关键性研究和区域性研究的可行性;鼓励在我国开展关键性临床试验(Pivotal Study)和针对我国患者人群的区域性临床试验。
鼓励我国药品研发企业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以加速我国药物临床研发的国际化进程,提升我国药物研发和药物治疗的整体水平,助推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三、总体要求申办者在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前,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一)申报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基本条件申办者在计划与实施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时,应遵循我国《药品管理法》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相关要求,执行我国《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并参照国际通行规则;应该针对不同国家的法规要求,在保证与各国法规不冲突的条件下满足不同国家要求。
SSV中心筛选报告模板中心筛选访视,又叫SSV(Site selection visit) 或 PSV(Pre- study Visit),一般是CRA到研究中心第一次正式的拜访。
为了评估研究中心是否符合项目的要求,以便选择正确的中心。
筛选访视相当于对研究中心的全面评估,稍有不到位,可能会影响到后面的研究开展。
对CRA来说,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向研究团队介绍方案的实施,收集研究中心意向、研究团队信息、中心流程等并完成报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时候,甚至只给CRA 1-2天的时间熟悉方案、准备材料,就要和研究者预约时间去做选点,非常考验CRA的能力。
【Step1 】中心筛选前的流程及准备工作在选点前,一般会先远程对研究中心进行可行性调研,有些公司会有专门的「可行性调研专员」完成,也有的是CRA自己完成这部分工作。
流程包括:联系PI(主要研究者)→简单介绍方案→收集研究者签署的保密协议→向研究者发送项目相关文件(方案、研究者手册等)→初步确定PI意向并远程收集项目问卷(一般包含入组潜力、研究团队、中心原始数据/药物管理/合同签署/伦理审批流程等,如选点前项目问卷无法收回,有些项目组也会要求SSV现场收回)→将收集的信息反馈给项目组,等待项目组评估并批准SSV。
项目组批准后,就可以着手准备onsite SSV了。
准备工作:完成SSV培训:包括方案、研究者手册、选点报告的guideline、SSV的PPT;研究的基本信息一定要熟记在心,这些研究者很可能会问道,如时间节点(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结束、入组期多久等)、是global项目还是仅在中国开展、是否多中心、全国一共入组多少例、组长单位是哪家、牵头PI是哪位等。
与研究中心预约访视:如果项目组没有要求一定在当周完成,一般我会预约下一周的访视,一方面避免临时拜访PI,另一方面也给自己留点准备时间。
请PI预留30分钟-1小时,并且告知PI也会拜访一下Sub-I和研究护士,以便了解更多信息。
制订人:制定日期:审核人:审核日期:批准人:批准日期:生效日期:有效期至:首次延期:再次延期:修订记录表————————————————————————————————————————1.目的研究中心的启动拜访是确保研究者,协作研究者及其他研究人员熟悉本研究方案及GCP 要求,研究中所需的数据收集和所有与本研究相关的材料和流程,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确保研究中心做好试验前准备及获得所有GCP相关文件。
2.范围:适用于医学部各期临床试验。
3.规程:3.1根据临床试验的设计、各中心承担的任务量和临床试验进展速度、研究经费的提供与分配等与各研究中心签订临床试验协议。
3.2 在得到伦理审批后,与各研究中心协商将临床试验用药物(含对照品和安慰剂)、资料文件及其它约定用品按协议要求的时间、数量送达各研究中心,并保留运货单和各研究中心“试验物资签收单(SOP-B-001-A)”和“临床试验保存文件交接单(SOP-B-001-B)”。
如与计划供应有偏差应征得项目负责人批准。
3.3根据协议,及时将临床试验费用支付到各研究中心(索要发票/收据),以便临床试验及时开展。
3.4根据试验方案和临床试验管理计划的要求对研究中心进行启动拜访。
研究者和其他研究人员如已接受过足够的培训,例如研究者会议,可不必进行启动拜访,但应有记录保存在研究中心文件夹和公司研究者文档中,作为替代启动拜访报告。
3.4.1启动拜访时间●由项目负责人决定;●伦理委员会批准后;●试验药物运送至研究中心。
◆特例:如果研究者曾做过此类研究比较熟悉本试验用药物和研究设计,在伦理委员会批准前可以进行启动拜访。
然而在伦理委员会书面批准之前不能将试验用药物运送至研究中心。
3.4.2.职责✓项目负责人职责:⏹批准启动拜访;⏹确保监查员了解启动拜访目的;⏹参加本次访视的监查员应有一定的经验;⏹确保启动拜访以GCP原则为指导;⏹启动拜访书面报告和费用批准。
✓监查员职责:⏹获得启动拜访的批准;⏹同研究者制定拜访日程安排;⏹执行拜访;⏹记录拜访执行情况;⏹向项目负责人汇报。
XXXXXXXXX有限公司一、目的:为了保证新药临床试验过程中遵循科学和伦理道德的原则,使数据的采集、录入和报告做到及时、完整、准确和一致,使受试者的权益和健康得到保护,并保障其安全,保证临床试验遵循己批准的方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和有关法规,使试验结论科学、可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赫尔辛基宣言》及ICH《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国际道德指南》等相关法规文件精神,制定本规程。
二、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申办者对临床试验过程的管理。
三、责任:研发部。
四、内容:1.临床试验前的准备1.1申办者对临床试验中心的遴选1.1.1申办者在上报药物的临床前研究资料后,根据所申请药物的性质、作用特点、功能主治以及疾病的流行病学、样本量的大小和药品临床试验基地的专业特长等,初步遴选临床试验参加单位和确定参加单位的数量。
1.1.2对初选单位的专业特长、研究资质、人员组成结构、任职行医资格、相关临床试验检查和检测设备以及参研人员参加GCP培训等情况进行现场考察,确认其资质、资源、能力和承担任务量的大小。
1.1.3根据现场考查结果,首先确定临床试验组长单位,经与之协商确立临床试验参加单位,并据此草拟临床试验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协调委员会联络表》和《临床试验参加单位初选报告》。
1.1.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文下达后,申办者根据批文精神,与临床试验组长单位一道最终确定临床试验参加单位。
1.2临床试验文件的起草1.2.1申办者与研究者共同商定起草并签署试验方案、CRF和知情同意书等临床试验文件。
1.2.2申办者起草《研究者手册》,或其替代文件《供临床医师参考的临床前研究药效学、毒理学试验综述》。
1.2.3申办者成立数据和安全监查委员会/数据监查委员会和试验项目小组,根据试验方案设计要求和项目标准由项目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病例报告表(CRF),监查员可参与部分设计工作。
临床试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SOP)-CAL-FENGHAL-(YICAI)-Company One 1临床试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SOP)第一部分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新药临床试验过程中遵循科学和伦理道徳的原则,使数据的采集、录入和报告做到及时、完整、准确和一致,使受试者的权益和健康得到保护,并保障其安全,保证临床试验遵循己批准的方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和有关法规,使试验结论科学、可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赫尔辛基宣言》及ICH《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国际道德指南》等相关法规文件精神,制定本标准操作程序。
第二条:药品临床试验依其流程、内容和进程不同,将其划分为临床试验前的准备、启动临床试验、临床试验过程、中期协调会和结束临床试验等五个阶段。
第三条:本标准操作规程是根据药品][期临床试验设计要求确立,临床进行的1【[、W期临床试验包括部分生物等效性试验均参照本程序执行。
第二部分临床试验询的准备第四条:申办者对临床试验中心的遴选。
⑴申办者在上报药物的临床前研究资料后,根据所申请药物的性质、作用特点、功能主治以及疾病的流行病学.样本量的大小和药品临床试验基地的专业特长等,初步遴选临床试验参加单位和确定参加单位的数量。
⑵对初选单位的专业特长、研究资质、人员组成结构、任职行医资格、相关临床试验检査和检测设备以及参研人员参加GCP培训等1W况进行现场考察,确认其资质、资源、能力和承担任务量的大小。
⑶根据现场考査结果,首先确定临床试验组长单位,经与之协商确立临床试验参加单位,并据此草拟临床试验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协调委员会联络表》和《临床试验参加单位初选报告》。
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文下达后,申办者根据批文精神,与临床试验组长单位一道最终确定临床试验参加单位。
第五条:申办者起草临床试验文件。
⑴申办者与研究者共同商定起草并签署试验方案、CRF和知悄同意书等临床试验文件。
研究者会议1、研究者会的目的?答:研究者会议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确定一个科学而在临床上又有实施性的方案,对试验的药品和流程初步的了解,对可能出现的试验问题进行预估和防范。
另外,监查员借开会的机会熟悉研究者,并联络一下感情.2、研究者会议、IEC和启动会的关联是什么?研究者会(其实就是通常大家所说的方案讨论会)主要是各参研各单位一起共同召开的就研究方案、CRF、知情同意书等关键内容达成一致意见的会议,由申办者或CRO公司负责召集并组织实施。
启动会(分中心科室启动)是指研究内容均已确定,研究用物品均已经准备齐备,试验开始入组前的参研单位的科室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讲解方案并落实试验实施各环节的管理及需注意的各项问题。
而伦理委员会应该是研究者会召开后,各研究中心就方案等主要内容达成一致后方召开的会议,伦理会讨论通过研究方案等内容后方开始准备相关物品,随后启动试验。
所以从顺序上看应该是:研究者会(多中心参加)--伦理委员会(一般仅是研究负责单位)--启动会(一个分中心的参研科室人员及基地相关人员)3、研究者会议的内容?在会议内容安排上一般包括:厂家的介绍、试验药品的介绍、方案的介绍、临床试验流程表、招募受试者和随机化的程序、监查程序和确定核对原始资料的步骤、需要的资源供应、实验室检查和生物样本的处理、完成CRF表的规定及注意事项、报告严重不良事件的程序等。
其中方案介绍是重点,占用的时间也最长,它同时还包含了方案的讨论过程,这也是会议开的是否成功的关键;对于方案可能重点是入排标准、治疗方案、随访及要做的检查是讨论的重点,根据方案的顺序依次介绍(建议方案介绍人是牵头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会议前要提早跟他(她)沟通,对可能出现的争论焦点进行估计,同时要有相应的对策准备。
其次是药品及前期试验的介绍,厂家介绍其他,占用的时间最短,可以介绍一下监查员、监查计划、药品包装、试验要求等等,因为这部分内容在科室启动会的时候需要跟具体操作的人进行详细的介绍,所以只需要大致了解就可以。
申办方及其代表的应知应会各位申办方及其代表您好,您在我院开展GCP工作,请遵守我院相关管理制度。
下面是您需要知道的:1、关于临床试验项目立项,请按《项目立项材料清单》准备立项资料;电子版通过立项评估后,机构办将提供机构办秘书签字的《立项评估表》扫描件给您;然后请您与我院伦理委员会工作人员联系关于伦理审查的相关事宜;如资料在机构立项后伦理初审会议前,内容根据伦理秘书的建议进行了修改(如知情同意书),请您将修改后的资料电子版发给机构秘书,在递交纸质版资料到伦理的同时递交一份到机构办。
2、关于研究协议,为减少审核时间,希望您能接受我院的协议模版;在拿到伦理批件前机构办可以对研究协议进行初审(如需签属CRC三方协议请一并提交),伦理批准后才能启动我院研究协议OA审核流程;在上OA审核流程前,请您先和贵公司的相关人员确定合同条款;通过审核后,机构办会将通过审核的协议电子版发给您,请您先完成申办方、CRO公司的签字盖章,再由我院完成最终的签字盖章。
3、关于发票,我院为您提供增值税普通发票,税率为3%。
4、关于研究者文件夹,要求最完整的文件资料保存在机构办(试验过程中填写的表格、受试者文件夹将在试验结束后归档到机构办),机构办将按本院《临床试验文件归档目录》保存文件;为避免资料丢失,试验过程中放于临床的研究者文件夹只保存最基本的资料,并且这些资料必须在机构办备案。
请您务必遵守。
5、关于研究用药物,为保证受试者的权益,请您遵守《临床试验药物效期管理制度》;药物和试验物资邮寄前请您与机构办的药物管理员联系。
6、关于CRC,在未签属三方协议或PI未进行授权前,机构办不接受其在我院的活动,请您不要将其当做CRA来使用。
7、关于仪器设备,由您提供给研究者的仪器设备、医疗器材,请您提供在效期范围内的合格检测证明材料,并在机构办备案。
8、关于CRA,请您遵守《临床试验监查员(CRA)管理制度》、《CRC、CRA质量管理例会的制度》。
申办者选择CRO公司的参考标准(转发)⼀什么叫好的CRO在⼀个新药的研究开发过程中,通常70%的费⽤和2/3的时间⽤于临床试验。
因此,如何减少可以避免的失误,在尽短的时间内获得⾼质量的研究结果,这是申办者在设计新药临床试验时需要审慎决策的问题。
充分利⽤CRO的专业化优势,申办者可以事半功倍。
⼀个发展较为成熟的CRO,应在以下⼏⽅⾯具备专业化优势。
1.通晓政府有关药品的管理法规和实施细则。
2.了解药品临床试验的国际惯例和指导原则。
3.在多个学科领域从事药品临床试验的经验。
4.选择研究者组合制定有效可⾏的试验计划。
5.按国际化标准操作程序组织实施临床试验。
6.临床试验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7.对临床试验结果进⾏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8.按照符合规范要求起草临床试验总结报告。
⼆如何选择CRO申办者选择CRO时应进⾏必要的审核,以确认其有能⼒完成所要委托的⼯作,或者说是否具备承担相应职责的资格。
在审核时可着重考虑以下⼏个⽅⾯:1.以往业绩及合同履⾏能⼒。
2.以往客户评价及满意程度。
3.企业内部组织管理结构。
4.员⼯素质⽔平及稳定性。
5.员⼯培训的程序和记录。
6.特定领域的专业化经验。
7.标准化操作程序(SOP)8.必要的设备及设施条件。
9.资料的安全及保密措施。
现在CRO公司正在处于洗牌当中由于现在新药价值的加⼤,很多单位对CRO要求也越来越⾼,但我觉得⽬前形式下,选择CRO第⼀要素是要找抗风险能⼒强的CRO公司,这⾥包括CRO财务、专业风险等⽅⾯,其他的东西都可以在⼯作中,申办⽅和CRO公司协同好,要是CRO公司本⾝的风险都很⼤,做临床试验就要⼀直提⼼吊胆的再者就是好像时间安排和费⽤安排每个单位都不⼀样,下⾯是别⼈的⼀些经验:制药企业应该如何选择和评估CRO呢?作为企业,应该制定清晰的需要与CRO的合作计划,并可采取如下步骤:第⼀步:明确企业本⾝的需求。
具体来说,制药企业若想完成的某类药品临床研究,⾃⼰的团队中是否缺少某⽅⾯的⼈才,⽽CRO中是否能够补充;CRO是否具备该类药品治疗领域的临床试验专家、临床试验⽅案的设计者、统计专家、临床试验的管理者和监查员、缺乏临床试验的报告撰写者等⽅⾯的团队群体。
《临床试验中各方职责与分工受试者筛选、知情同意过程与访视管理》培训试题一、单选题(共15题,合计45分,每题3分)1、P1授权研究团队内的研究者,不需要考虑下列哪一项()[单选题]A•研究者在本院是否有执业证书B∙研究者是否经过GCP知识培训,且有GCP证书C•研究者的学历(正确答案)D•研究者的医师资格2、研究医生不能授权下面哪个工作()[单选题]A•招募受试者B•获取知情同意C-开具医嘱和检查D•组建研究团队和授权分工(正确答案)3、药品/器械管理员不能授权下面哪个工作()[单选题]A•试验用药品/器械的发放B•试验用药品/器械的储存C-试验用药品/器械的提供(正确答案)D•试验用药品/器械的回收4、研究护士不能授权下面哪个工作()。
[单选题]A•开具医嘱和检查(正确答案)B∙处理和保存试验样本C-医疗中相关护理记录D•不良事件的收集和记录5、P1在进行授权过程中不需要考虑下列哪一点()[单选题]A∙被授权人的教育背景B∙被授权人的工作经验C-被授权人既往参加临床试验的经验D∙被授权人的经济情况(正确答案)6、研究团队人员组成不包括下列哪一个()[单选题]A•研究者B•稽查员(正确答案)C-药品/器械管理员D∙质控员7、一项临床试验的入排标准为受试者年龄需要≥18岁,此处的年龄应该以什么为准()[单选题]A.以受试者虚岁年龄为准B•以受试者病历记录的年龄为准。
C-以受试者口述的年龄为准。
D•以受试者身份证年龄为准。
(正确答案)8、研究者于某日筛选了一名受试者,该受试者血检中血红蛋白9.0g∕d1因为不满足入选标准中血红蛋白之I1ogZd1,导致无法人组,此时研究者怎样做能增加该受试者入组的几率()[单选题]A.血红蛋白检验数值与入选标准相差不大,可以直接入组B.让检验科修改血样检测数值C.与申办方申请复测,通过治疗使受试者血检达到入选标准后,再次筛选(正确答案)D.贿赂申办方,要求人组9、研究者在签署知情同意前,应仔细核对知情同意书的信息,下列哪些信息不包括在内()[单选题]A-知情同意书的排版(正确答案)B•知情同意书的版本日期C•知情同意书的版本号D•知情同意书的内容10、研究者在与受试者谈知情的过程中,不能有下列哪些操作()[单选题]A•告知受试者参与临床试验的风险B♦告知受试者参与临床试验的获益C-告知受试者不参加临床试验可能会影响其后续的治疗(正确答案)D•告知受试者关于临床试验的研究过程H、关于知情同意书更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单选题]A•知情同意书更新需取得伦理委员会审批B•更新后新筛选的受试者只需要签署最新版本的知情同意书即可C-所有在组受试者都需要再签署一份新的知情同意书,并且保存所有签署过的每一版知情同意书D•如知情同意书更新时,患者已经退出临床试验,则不需要向受试者告知其更新内容(正确答案)12、当受试者为具备认知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时,应该由谁来签署知情同意书?()[单选题]A,本人及监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