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575.00 KB
- 文档页数:8
2024年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章:导入1.1 班会背景介绍1.2 班主任发言,强调班会主题的重要性1.3 学生代表发言,表达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和支持第二章:了解残疾人群体2.1 介绍残疾人的定义和分类2.2 分享残疾人群体的日常生活挑战和困难2.3 引导学生理解残疾人的能力和潜力第三章:残疾人权益保障3.1 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基本内容3.2 介绍我国残疾人权益保障的现状和进展3.3 引导学生关注残疾人权益保障的问题和改进方向第四章:残疾人励志故事分享4.1 分享一位著名残疾人的励志故事,如张海迪、李连杰等4.2 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勇气和信心,克服困难追求梦想4.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行动计划第五章:行动计划和宣誓5.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关爱和帮助残疾人5.2 学生分组讨论,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5.3 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行动计划的具体内容5.4 全体师生共同宣誓,承诺积极参与关爱残疾人的行动第六章:残疾人的教育权益6.1 介绍《残疾人教育条例》的相关内容6.2 探讨残疾人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6.3 分享成功案例,展示残疾人教育的成就和效果第七章:残疾人就业支持7.1 讲解残疾人就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7.2 探讨残疾人就业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7.3 分享成功案例,展示残疾人就业取得的进展和成果第八章:残疾人的婚姻与家庭8.1 介绍残疾人婚姻家庭的相关法律法规8.2 探讨残疾人婚姻家庭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8.3 分享成功案例,展示残疾人婚姻家庭的幸福和温馨第九章:构建包容和支持残疾人的社会环境9.1 引导学生从心理上接纳和尊重残疾人9.2 探讨如何消除社会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9.3 分享成功案例,展示社会各界关爱和支持残疾人的实际行动10.1 回顾本次班会的重点内容和收获10.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关爱和支持残疾人的理念10.3 展望未来,期待全社会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包容和支持残疾人的环境这个教案旨在提高学生对残疾人的关注和理解,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助残日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助残日主题班会篇1活动目的:1、给学生体验残疾人生活的机会,了解残疾人的艰辛。
2、残疾人是生活中最需要帮助的一群弱势群体,我们应该帮助他们。
3、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会助人的快乐。
活动过程:一、引出主题并体验残疾人的生活同学们,我知道大家都知道母亲节,父亲节,儿童节,教师节在哪一天,可是你们之中有谁知道全国助残日是哪一天啊?大家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
1.请闭上眼睛写字;2.假如大家只有一只手,请大家用一只手绑鞋带。
《从我做起,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介绍关于助残日的知识吧,请大家看ppt。
1990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根据该法第48条规定:“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每年助残日活动的主题,都是依据当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确立的。
我们现在来看看第一个助残日到现在的主题分别是什么1991年第1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宣传残疾人保障法1992年第2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走进每个残疾人家庭1993年第3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扶助共进1994年第4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我们同行--为远南残疾人运动会献爱心1995年第5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一助一,送温暖1996年第6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预防残疾,增进健康1997年第7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助残与自强1998年第8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扶贫解困1999年第9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无障碍与视觉第一20xx年第10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志愿者助残20xx年第11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宣传贯彻保障法,携手迈入新世纪20xx年第12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关注基层残疾人工作,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20xx年第13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发展残疾人事业,共同奔赴小康20xx年第14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情系我的兄弟姐妹,帮扶贫困残疾人20xx年第15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平等共享,促进残疾人就业20xx年第16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真实的了解,真挚的关爱20xx年第17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保障残疾人的权益,共建和谐社会20xx年第18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牵手残疾人走进残奥会20xx年第19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关爱残疾孩子发展特殊教育20xx年第20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关爱帮扶农村贫困残疾人20xx年第21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改善残疾人民生保障残疾人权益。
扶残助残有你有我——全国助残日小学主题班会一、说节日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纪念日。
15年过去了,地震中获救的少年都已长大成人。
他们中有“敬礼娃娃”郎铮,当年只有3岁,如今已长成1米85的阳光大男孩;在地震中失去左腿的朱宇,如今考上成都中医药大学;在废墟中被埋三天三夜后得救的牛钰,不幸失去了右腿,如今踩着“机械小钢腿”走上T台闪闪发光;失去右腿的王睿在东京残奥会上夺得乒乓球女团冠军……细心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刚才有几位少年虽然获救,但大都不幸成为了残疾人。
正是全社会的爱心救助,加上获救少年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才让他们重新“站立”起来!社会上还有很多遭遇各种不幸而残疾的人,他们的生活时刻充满着困难与不易,他们的成长将付出更多艰辛与努力,他们需要国家和每个公民的帮助、关心和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14条规定:“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 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帮扶残疾人实现“就业梦”,努力让他们的生活无后顾之忧。
今年5月21日是第三十三次全国助残日,今年的主题是“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二、谈意义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全国助残日,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活时刻充满着困难与不易,他们的成长需要付出更多艰辛的努力,甚至连聆听鸟语、看到蓝天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奢望。
但是,他们却从未放弃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
著名作家张海迪、物理学家霍金所做的贡献显示了他们生命的价值,流行歌曲《你是我的眼》诉说着他们对于情感的渴望,残奥会上众多残疾运动员的拼搏体现着他们对于运动和生命的热爱,还有许许多多不灰心不抱怨努力生活的人,他们与常人一样拥有完整的灵魂和充实的内心,一样有渴望,有理想,但因为身体的残疾,在生活中会遇到许许多多无能为力的困难,需要国家和每个公民来帮助、关心和支持他们。
关心和帮助残疾人,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残疾人工作和发展残疾人事业,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积极帮扶残疾人实现“就业梦”;在重视残疾人教育的基础上为他们接受教育创造条件、提供便利;提高残疾儿童的卫生医疗水平等等,努力让他们的生活无后顾之忧。
全国助残日的主题班会
《携手共建共享社会》
主持人: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是全国助残日,我们特地举行了这样一个主题班会,以表达我们学校对残疾人群体的关爱和支持。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将一起探讨如何携手共建共享社会,让每个人都可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首先,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什么是全国助残日。
全国助残日是一个关注残疾人群体的节日,其宗旨是推动全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关爱和支持,促进残疾人的全面参与和全面发展。
这一天也是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关心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平等、包容、和谐的社会。
残疾人群体是社会的一部分,他们同样拥有自己的梦想、渴望和贡献。
但由于各种因素,他们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站出来,为他们伸出援手,为他们争取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携手共建共享社会,意味着每个人都需要努力工作,共同努力,让社会更加包容和公平。
我们可以通过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群体,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我们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残疾人群体的需求和权利。
我们可以通过法律和制度,保障残疾人群体的合法权益和利益。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公平和歧视。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立足自身,从小事做起,努力让社会变得更美好。
只有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携手共建共享社会的目标。
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共建共享社会,让每个人都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谢谢大家!。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2024年关于助残日主题班会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助残日的由来和意义,提高对残疾人的关注度。
2. 培养学生关爱、尊重残疾人的良好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与残疾人沟通,理解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帮助。
教学重点:1. 助残日的由来和意义2. 如何关爱、尊重残疾人3. 与残疾人沟通的技巧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关爱、尊重残疾人的内在情感2. 引导学生学会与残疾人沟通,理解他们的需求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简要介绍助残日的由来和意义1.2 提问:你们对残疾人有什么了解?他们需要我们的关爱吗?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残疾人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2.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点3. 课堂讨论3.1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如何关爱、尊重残疾人展开讨论3.2 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关爱、尊重残疾人4. 小组活动4.1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与残疾人沟通的技巧4.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5. 案例分析5.1 教师展示残疾人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克服困难、展现坚强意志的5.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启示6. 总结提升6.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6.2 学生发表自己对关爱、尊重残疾人的看法和决心三、作业布置1. 写一篇关于关爱、尊重残疾人的心得体会2. 设计一个关爱残疾人的活动方案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五、课后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关爱残疾人的志愿服务活动2. 邀请残疾人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和需求3. 开展关爱残疾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手语比赛、爱心接力等六、课堂实践1. 角色扮演6.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残疾人、关爱残疾人的志愿者等6.2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与残疾人互动的场景2. 情景剧表演6.1 学生分组,每组编写一个关于关爱、尊重残疾人的情景剧6.2 各组进行表演,全班同学观看、评价3. 小组讨论6.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关爱、尊重残疾人?6.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七、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实践活动3. 教师评价: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八、家庭作业1. 搜集有关残疾人的感人故事,下节课与同学分享2. 观察身边是否有人不关爱、尊重残疾人,写一篇关于此现象的分析及建议九、教学策略1. 情感引导: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产生关爱、尊重残疾人的情感2. 实践操作:组织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残疾人沟通、关爱残疾人3. 启发思考:提出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关爱、尊重残疾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十、教学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关爱、尊重残疾人的重要性2. 表扬在课堂上表现优秀的学生,鼓励他们继续发挥关爱、尊重残疾人的精神3.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残疾人,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 助残日的由来和意义2. 如何关爱、尊重残疾人3. 与残疾人沟通的技巧难点:1. 培养学生关爱、尊重残疾人的内在情感2. 引导学生学会与残疾人沟通,理解他们的需求二、重点环节解析1. 导入新课:在这一环节,教师需要简洁明了地介绍助残日的由来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度。
全国助残日的主题班会尊重、关爱、共同成长一、开场白主持人: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展的班会是特别的班会,因为今天是全国助残日。
助残日是为了提醒我们关注残疾人,帮助他们改善生活,让他们能够平等地参与社会活动。
今天,我们将以“尊重、关爱、共同成长”为主题,共同探讨助残的意义和方法。
二、情感启蒙主持人: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残疾人吗?我们身边可能有一些身体上或者智力上有一些障碍的人,这些人就是我们所说的残疾人。
他们与我们一样,也有着相同的情感需求和生活愿望。
我们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应该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三、主题发言主持人:现在请几位同学上台发言,分享你们对助残的理解和感受。
同学1:助残是一种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尊重残疾人的权利和尊严,为他们争取平等的机会和待遇。
同学2:助残是一种爱心行动,我们可以通过捐款、志愿活动等方式,帮助残疾人改善生活条件,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同学3:助残是一种普遍的价值观,不仅仅是对残疾人的关爱,也是对社会的关爱。
只有让每个人都能够平等地参与社会活动,我们才能实现共同成长。
四、励志故事分享主持人:接下来,我们请一位同学上台分享一个励志故事。
同学4: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励志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因为意外事故而失去了双腿的年轻人。
尽管他失去了行走的能力,但他没有放弃,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残奥会运动员,赢得了金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信心和毅力,就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五、专题讲座主持人:现在请我们学校的特邀嘉宾,也是一位残疾人朋友,为我们做一次助残知识的讲座。
嘉宾: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一位视力障碍的朋友。
我知道有些同学可能对残疾人有一些误解和不了解,所以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有关助残的知识。
首先,助残并不是施舍,而是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让他们能够自主地生活和工作。
其次,我们应该尊重残疾人的意愿和需求,不要为他们做决定,而是给予他们选择的权利。
第1篇一、班会时间2023年5月18日二、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班会主题关爱残疾人,共建和谐校园四、参会人员全体师生五、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2. 观看残疾人生活短片3. 残疾人代表发言4. 学生代表发言5. 演讲比赛6. 活动总结六、班会记录(一)开场致辞主持人: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2023年5月18日,我们迎来了第33个全国助残日。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在这里举行主题班会,旨在提高同学们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和关爱,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包容的校园环境。
下面,我宣布本次班会正式开始。
(二)观看残疾人生活短片短片内容:通过短片,我们了解到残疾人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他们在逆境中展现出的坚强和乐观。
观看完毕,同学们纷纷表示深受感动,对残疾人的生活状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残疾人代表发言残疾人代表:大家好,我是来自我校的残疾同学。
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我有机会在这里展示自己。
虽然身体有缺陷,但我从未放弃过追求梦想。
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残疾人同样可以拥有精彩的人生。
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困难,坚定信念,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
(四)学生代表发言学生代表:大家好,我是来自XX班的XX。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发言。
我想说,关爱残疾人,不仅仅是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而应该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我们应该学会尊重、理解和包容,让残疾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五)演讲比赛比赛主题:关爱残疾人,共建和谐校园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以下是获奖选手的精彩演讲:一等奖:XX同学——《用爱心点亮生命之光》二等奖:XX同学——《关爱残疾人,从我做起》三等奖:XX同学——《残疾人,同样值得尊重》(六)活动总结主持人:感谢各位同学的精彩发言和演讲,今天的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将关爱残疾人的理念付诸实践,为共建和谐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年年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1.1 班会目的:(1)提高同学们对全国助残日的认识,增强残疾人的社会地位和权益保障意识。
(2)培养同学们关爱、尊重、帮助残疾人的良好品质。
(3)激发同学们积极参与关爱残疾人的公益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1.2 班会时间:2024年5月21日(全国助残日当天)1.3 班会地点:学校会议室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1)使同学们了解全国助残日的设立背景、意义和活动内容。
(2)让同学们掌握残疾人的基本权益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
2.2 能力目标:(1)培养同学们换位思考、关爱他人的能力。
(2)提高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2.3 情感目标:(1)树立同学们对残疾人的尊重和包容意识。
(2)激发同学们关爱残疾人的情感,传递正能量。
三、教学内容3.1 导入:(1)播放全国助残日宣传片,引起同学们对主题的关注。
(2)主持人简要介绍全国助残日的相关知识。
3.2 主题讲解:(1)讲解残疾人的基本权益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
(2)分享残疾人的励志故事,让同学们感受残疾人克服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3 互动环节:(1)组织同学们进行残疾人体验活动,如盲人出行、聋人交流等,让同学们感受残疾人的生活困境。
(2)开展爱心捐赠活动,筹集善款支持残疾人事业。
3.4 总结发言:(1)强调关爱残疾人、尊重残疾人的重要性。
(2)呼吁同学们积极参与关爱残疾人的公益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四、教学方法4.1 讲授法:讲解全国助残日的背景、意义、活动内容以及残疾人的基本权益和法律法规。
4.2 案例分析法:分享残疾人的励志故事,让同学们感受残疾人克服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4.3 互动体验法:组织同学们进行残疾人体验活动,让同学们感受残疾人的生活困境。
4.4 爱心捐赠法:开展爱心捐赠活动,筹集善款支持残疾人事业。
五、教学评价5.1 同学们对全国助残日的认识程度。
5.2 同学们对残疾人权益和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
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6篇)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教案 1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全国助残日的由来和意义,增强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和尊重。
2.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风尚。
3. 引导学生学会用实际行动去帮助残疾人,传递社会正能量。
二、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视频资料,展示残疾人的生活和奋斗历程。
2. 收集助残日的图片、故事等素材,用于课堂讲解。
3. 准备小组讨论用的纸张和笔,便于学生记录和交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全国助残日是哪一天吗?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节日?”简要介绍全国助残日的背景和意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观看视频播放关于残疾人生活和奋斗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他们的坚韧和勇敢。
提问学生:“看完视频后,你们有什么感受?你们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残疾人?”3. 讲解助残日的由来讲述全国助残日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这个节日的历史背景。
介绍一些残疾人的优秀事迹,激发学生的.敬佩之情。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为残疾人做些什么?”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
5. 分享故事请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人帮助残疾人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助人的快乐。
教师补充一些助残的感人故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6. 制定行动计划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关爱残疾人的行动。
小组讨论并制定一份班级助残行动计划,明确具体的行动步骤和目标。
7.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残疾人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将助残行动落到实处,用实际行动传递社会正能量。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关于全国助残日的知识。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助残行动,并记录自己的助残经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主题班会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全国助残日的意义,增强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和尊重。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故事等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024助残日主题班会教案善行济世,造福人群2024年,是中国残疾人福利事业发展的重要节点。
为了加强校园内助残工作,提高广大同学的残疾人意识,培养同情心和爱心,学校特别组织了2024助残日主题班会。
本次班会主题是“善行济世,造福人群”,旨在通过学习助残知识、介绍残疾人群体及其生活、亲身体验残障生活、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全面提高班级同学对残疾人的尊重、理解和关爱,让每一个心灵都更加通达,更具同情心和爱心,成为一名社会责任感强、关爱他人的优秀公民。
一、学习助残知识,提高认知1、了解残疾人群体及其生活特殊需要。
残疾人不是一种简单的状态,毫无疑问,生活中的他们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关爱。
班会将通过播放专题片或报告,介绍残疾人的种类和数量,身体结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困难和需要。
2、学习助残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游戏、漫画、课堂讲授等方式,向同学们传授常见残疾人如何帮助和照顾的助残知识,比如助行、自助、互助的方法,身体接触的良好方式,提供适当快速的协助如何发现和识别残疾人等。
二、亲身体验残障生活1、模拟残障生活通过模拟贴身残疾、视障、听觉障碍、手脚残疾等,并穿着别着况地的手套或拐杖,感受下残障人士的生活状态。
此项活动将清晰展示残疾是如何令人困窘、无助和甚至羞辱的。
2、听取残疾人分享从学校或社区招募多位残疾人士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和经验,而他们所分享的故事将包括突破过去困境,如何逐渐成为强悍的人。
我们希望同学们能以他们为榜样,激发自己的勇气和意志力。
三、开展志愿服务1、走进残障人士生活我们安排了到社区、医院、养老院参加残疾人群体志愿服务,直接了解残障人士的生活状态和需求,家属的心情和所需帮助,以及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2、向残障人士和家属发放救援箱我们将为残障人士和家属准备一定数量的残障救援箱,以应对常见情况下的生活突发事件。
同时,我们还将通过该项工作,提高残疾人士及其家属对紧急情况的应急能力和自救能力。
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教案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教案3篇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对主题班会一定不陌生吧?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通过主题班会来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开展教育。
什么样的主题班会才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教案1一、指导思想:引导学生自觉发扬关爱残疾人的精神,进一步教育他们主动地伸出手去关心和帮助别人,从而营造一个充满爱心的世界。
二、活动目的:1、引导学生认识到残疾人在生活上有许多困难,了解残疾人身残志坚的故事,教育学生尊敬残疾人。
使学生燃起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之情,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培养学生的爱心。
2、能尊重残疾人,设身处地为残疾人着想,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3、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与帮助,培养搜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活动形式:感悟讨论、表演等多种形式结合。
四、活动准备:1、学生搜集残疾人资料,准备蒙眼布。
2、歌曲《爱的奉献》录音带。
五、活动过程:(一)游戏触情,引入主题同学们,下午好!这次班队会的主题——关心残疾儿童世界上的人可以有多种分法:黑人、白人;中国人、美国人;还有健全人、残疾人……毫无疑问,残疾人是最弱势的却又是为数不少的一个群体。
目前世界上有残疾人x亿仅在中国就有xxx万残疾人,其中包括xxx万肢体残疾人。
而残疾儿童就有xxx多万。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样的人叫残疾人吗?(眼睛看不见的人,没有手的人,嘴巴不会说话的人等)同学们说得对,由于先天或后天的意外,而使身体器官或功能有了缺陷的人,我们称为残疾人。
残疾人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体验体验吧!1、同学们,请闭上眼睛,半分钟后谈论你的感受?如果在黑暗中做事情,又会有什么感受呢?下面我们一起做个游戏:请两位同学蒙上眼睛找座位。
2、请同学们把书包里的书本全部拿出放在桌子上,右手握拳放在胸前,用左手整理书包。
3、游戏结束后,谈体会。
扶残助残有你有我——全国助残日小学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全国助残日的意义,提高对残疾人的关注和理解。
2. 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学会尊重和帮助残疾人。
3.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教学内容:1. 全国助残日的由来和意义2. 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和困难3. 如何关爱和帮助残疾人4. 团队协作活动三、教学重点:1. 全国助残日的意义2. 关爱和帮助残疾人的方法3. 团队协作的实践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残疾人的困难2.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关爱和帮助残疾人3. 如何组织团队协作活动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全国助残日的由来和意义,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和困难。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实际困难,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关爱和帮助残疾人,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4. 团队协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协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准备:1. 准备全国助残日的相关资料和视频。
2. 准备案例,描述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和困难。
3. 准备团队协作活动道具和场地。
4. 准备教学PPT和黑板。
七、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全国助残日的意义,引起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和困难,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实际处境。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感受残疾人的艰辛,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关爱和帮助残疾人,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5. 总结讲解:讲解如何尊重和帮助残疾人,让学生掌握关爱残疾人的方法。
八、课堂实践:1. 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协作活动,如:爱心接力、无障碍挑战等。
2. 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关爱残疾人的活动方案。
3. 各组分享活动方案,共同选出最佳方案并进行实施。
4. 教师点评活动过程,总结团队协作的优点和不足。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
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主题一、引言尊重、理解和关爱残疾人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应尽的社会责任。
为了唤起每一位学生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和关爱,并提高大家对残疾人事业的认识,我们举行这次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以“关爱无障碍”为主题,让大家共同参与、共同学习,共同为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包容、关爱的社会而努力。
二、主题讲座一:残疾人权益保障1. 正确理解残疾人权益:残疾人享有与健全人一样的基本人权,国家应保障残疾人的工作、教育、医疗、生活等权益,消除对残疾人的歧视和排斥。
2. 国家法律保障残疾人权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明确了残疾人权益的底线,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关心、支持和协助残疾人的工作。
3. 学校行动:加强对残疾学生的教育、就业和生活保障,建立无障碍设施,提供辅助用具,帮助他们实现平等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三、主题讲座二:残疾人融入社会1. “关爱无障碍”的理念:践行“人人享有平等机会”的理念,关心、支持并帮助残疾人走出家庭,逐渐融入社区和社会。
2. 引导学生参与: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定期探访残疾人家庭,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鼓励学生亲自动手,为残疾人制作简单辅助器具等。
3. 社会资源整合:鼓励学生家长和社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帮助残疾人找到就业机会,使他们能够用自己的劳动参与到社会建设中。
四、主题讲座三:残疾人素质教育1. 残疾人的素质教育:关注残疾人个体的发展需求,培养其适应社会、享受生活的能力。
2. 学校践行:加强对残疾学生的心理辅导和交流指导,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自身能力。
3. 同伴互助:鼓励健全学生关心残疾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建立友谊,增进理解和友爱。
五、主题讲座四:残疾人就业问题1. 就业平等权:残疾人享有与健全人平等就业的权利,国家鼓励残疾人自主就业,提供就业机会和职业培训。
2. 用人单位责任:鼓励用人单位主动招用残疾人,提供适应残疾人的工作环境及设施,维护残疾人劳动权益。
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教案标题: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了解全国助残日的意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残疾人群体的关心与尊重,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助残公益活动。
二、教学内容1. 全国助残日的背景和由来2. 残疾人的困境及他们需要的帮助3. 学校或社区参与助残活动的形式和方式4. 培养学生参与助残活动的意识与能力三、教学过程引入:老师向学生介绍全国助残日的背景和意义,引发学生对助残问题的思考,激起他们的兴趣。
主体:1. 全国助残日的背景和由来- 讲述全国助残日的来历和设立的目的,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设立这一特别的节日。
2. 残疾人的困境及他们需要的帮助- 向学生展示一些残疾人的真实案例,让他们了解残疾人所面临的困境,培养同情心与关爱之心。
3. 学校或社区参与助残活动的形式和方式- 分享学校或社区参与助残活动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帮助,如义卖、志愿者等,并引导学生讨论这些活动对残疾人的意义。
4. 培养学生参与助残活动的意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可以从哪些方面为残疾人提供帮助,如关心、尊重、友善等。
- 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提出一些针对残疾人的公益活动计划。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助残活动,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帮助残疾人。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次班会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全国助残日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与公益意识,引导他们用实际行动为残疾人提供帮助,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的发展。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每人写一篇参与助残活动的心得体会,鼓励他们通过文字记录自己的参与感受,并将其分享给班级或学校,以激励更多人参与助残活动。
六、板书设计主题:全国助残日愿景:关怀、尊重、参与口号:用爱点亮希望的双眼七、教学反思本次班会注重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意识,通过实例和互动环节,使班会内容更具实际操作性和可行性。
同时,通过布置作业,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将班会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对助残活动的理解和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