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 格式:ppt
- 大小:3.90 MB
- 文档页数:31
专题五世界格局的演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形成过程:1、巴黎和会——凡尔赛体系(1)时间:年(2)操纵国及首领:、、(3)性质:,从《凡尔赛和约》关于方面的规定最能体现出来。
(4)内容:战胜国与国签署了《》,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规定。
(5)对中国的影响:《凡尔赛和约》规定在中国的全部权益由继承。
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反帝爱国的。
(6)影响: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统治的新秩序。
(7)国际联盟:年成立,被控制。
2、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体系(1)背景:协调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在地区的矛盾。
操纵国:。
(2)时间:年——年(3)地点:美、英、法、日、中等九国在召开。
(4)内容:签署了《》,规定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原则。
(5)影响:(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3、结果:通过和,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 ”。
二、经济大危机及罗斯福新政1、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年。
(原因)2、经济大危机①时间:年②导火线: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暴跌。
③国家:从开始,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④特点:。
3、危机的影响:①广大人民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就业工人工资大幅度下降,②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危机。
③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加速了的爆发。
4、罗斯福新政①时间:年,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
②直接目的:消除③根本目的:维护美国的制度。
④特点:⑤中心措施:对的调整、颁布了,大力兴建等。
⑥影响:。
三、法西斯集团的建立(一)德、意、日法西斯的暴行1、德国纳粹政权的建立:⑴建立过程:1933年上台,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形成。
⑵恐怖统治措施:①制造,打击和迫害共产党和进步人士。
②解散工会和其它一切政党。
③加强控制,焚毁。
④大肆迫害。
2、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①时间:1922年,②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
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三次演变国际格局〔体系)是指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各种基本力量在一定时期同相互作用、不断斗争,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
20世纪以来政治格局历经三次演变,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形成“雅尔塔体系”(即美苏两极格局),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暂时形成了“一起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本块内容下面我具体分析一下这三次国际格局从形成到崩溃的演变过程: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为重新分割世界在法国巴黎召开和会,会议签定的凡尔赛和约、对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的和约统称为巴黎和约,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称为凡尔赛体系;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美、英、法、日、中等九个国家在以美国发起的华盛顿会议上,签定严重损害了中国利益的《九国公约》等国际条约,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称为华盛顿体系。
瓦解:由于该体系是建立在战胜国瓜分战败国、强国瓜分弱国基础上的,因而体系中隐含着复杂的矛盾。
战胜国通过不平等条约,使战败国处于被宰割和奴役的地位,从而加深了两者的矛盾;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并未真正平息;帝国主义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委任统治”,进一步加深了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随着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大力扩展陆军并进驻莱茵河非武装区和1931年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变突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名存实亡。
而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和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扩大则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
二、美苏两极争霸格局为基础的雅尔塔体系形成:二战结束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英法等国衰弱,德日意为战败国;苏联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前)①形成背景: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非洲的秩序②形成标志: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③主要容: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④维护工具:国际联盟⑤评价:a、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b、是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
它导致了许多新的矛盾出现,使得这一国际新秩序潜伏着深刻的危机,不会长久,必将崩溃。
二、两极格局(1945—1991年)美国的“冷战”政策以及两极格局的形成:1、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原因: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美国提出了“冷战”政策。
2、美冷战开始的时间和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之间的冷战开始。
3、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①政治上:出台了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战。
杜鲁门主义影响:标志着美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之间的冷战开始。
))②经济:制定了马歇尔计划;③军事: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冷战政策对世界格局的影响:随着美国冷战政策的提出,联也采取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与之对抗,导致了世界美对抗的两极格局的形成。
5、美争霸以及霸权主义政策给世界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争取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使美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
美的霸权主义政策,给两国带来了沉重的军费负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给世界的和平和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背了历史潮流,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发展。
十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如何形成的?1919年1—6月,协约国召开了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1919─1920年,协约国集团与德国的盟国奥、匈、保、土等国签订的一系列条约,这些条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凡尔赛体系,它确定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1921年至1922年帝国主义列强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等条约,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形成了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的统治秩序。
通过两次会议,形成了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由于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十三、1、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与中国有关的条约是《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
2、写出这两个条约的内容中,和中国有关的具体条款。
《凡尔赛和约》关于殖民地问题的规定: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九国公约》表面上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说明了什么弱国无外交;要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十四.1、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时间1929、国家美国、范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特点涉及的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2、在世界经济危机打击下,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不同的道路,产生什么不同后果?不同道路: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德国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意大利加强法西斯统治。
结果: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德国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对内恐怖独裁,对外侵略扩张,形成了欧亚战争策源地,挑起了二战。
3、进一步明确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时间和标志,意大利:1922年法西斯党徒进军罗马;德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
日本:1936年军部法西斯控制政府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标志:德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
【专题四】20世纪国际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世界格局是指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各种基本力量在一定时期同相互作用、不断斗争,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
20世纪初以来,国际政治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多极化趋势等阶段。
国际体系的大变化也反应了国际关系中心舞台的几经转移。
一、三次演变:★一战后的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二战前)1、形成背景:一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按照战后力量对比制裁战败国,重新瓜分世界,划分欧、亚政治版图,调整在欧洲、亚太地区而建立的新的国际秩序。
2、形成标志: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3、主要内容:《凡尔赛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4、实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政治和争霸战争的产物,是协约国分赃的产物。
5、存在矛盾:法德(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矛盾,英法争夺欧洲霸权的矛盾,美日争夺亚太地区的矛盾,美英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为一战后初期世界最主要的矛盾)6、评价:①它维持了战后和平,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的繁荣创造了条件;推进了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②该体系是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它没有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
随着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战胜国分赃不均的矛盾,以及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从而注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必然崩溃的命运。
★二战后的国际格局: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90年代初)1、形成背景:是二战以来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很大变化的基础上形成的,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英法等国衰弱,德日意为战败国;苏联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2、形成:雅尔塔会议形成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初见端倪;1949年成立的和1955年成立的标志着和对抗的两极格局形成。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知识清单一、凡尔赛体系1、巴黎和会的召开1919 年 1 月,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和会。
这次和会的目的是为了处置战败国德国,重新瓜分世界。
参加和会的有 27个国家,但实际操纵会议的是英、法、美三国。
2、《凡尔赛和约》的签订1919 年 6 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和约的主要内容包括:(1)领土方面: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德国承认波兰独立,并将部分领土划给波兰等国。
(2)军事方面:德国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 万人;莱茵河东岸 50 千米内不许设防。
(3)海外殖民地方面: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英、法、日等国瓜分。
(4)赔款方面:德国应支付大量赔款。
3、凡尔赛体系的构成除了《凡尔赛和约》,协约国还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即凡尔赛体系。
4、凡尔赛体系的影响(1)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矛盾。
(2)但这一体系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根本矛盾,反而加剧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以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二、华盛顿体系1、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巴黎和会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尤其是美日之间的争夺尤为激烈。
为了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这一地区的关系,1921 年 11 月,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
2、《四国条约》1921 年 12 月,美、英、日、法四国签订了《四国条约》。
该条约规定,缔约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一旦受到威胁,缔约国应协商采取行动。
《四国条约》的签订,终止了英日同盟,消除了日本对美国的威胁。
3、《五国海军条约》1922 年 2 月,美、英、日、法、意五国签订了《五国海军条约》。
规定了五国主力舰的总吨位比例,限制了各国海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