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结构示意图
- 格式:doc
- 大小:173.00 KB
- 文档页数:4
第十二讲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九下第二单元)【内容标准】(1)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2)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3)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4)通过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的法西斯暴行。
一、结构提纲二、内容解读1.背景:1.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处于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一时。
但是繁荣的背后却必然孕育着。
2.爆发:1929经济大危机首先在爆发,然后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这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是(1)、;(2)、(3)、。
3. 经济大危机的影响:(1)(2)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1.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美国经济。
2. 罗斯福新政的目的:目的:3. 特点:全面加强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政的中心措施是,根据,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郭默、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生产的。
5.新政取得的显著成效。
(1)美国缓慢恢复,得到改善;(2)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与管理得到加强。
(4)美国明显增强。
(5)新政在上具有重要意义(6)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了范例。
但由于产生危机的_______依然存在,它并不能化解资本主义社会的______________,也无法使美国避免新的危机。
1.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激化了社会矛盾。
以为首的法西斯组织,利用社会各个阶层的不满,趁势发展壮大。
2. 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与一身,称。
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形成。
3.纳粹党利用“”,打击德国共产党,解散一切,取缔了纳粹党以外的所有。
还强化,镇压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巴黎和会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简称PPC)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协约国)和战败国(同盟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和平会议。
共27国参加,苏俄未被邀请。
会议标榜通过媾和建立世界永久和平。
实际上是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帝国主义战胜国分配战争赃物,重新瓜分世界,策划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会议。
会议的筹备为确立美国在战后世界的霸权,早在战争期间,美国总统威尔逊,即授命其助理豪斯组成专门机构研究战后和会问题。
英国外交部也组织一批专家探讨一旦大战结束英国对和会的对策。
1918年1月,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后,豪斯到达巴黎,与法、英、意等国政府首脑就召开战后和会问题进行磋商。
1919年1月13~17日,英、法、美、日、意五国举行巴黎和会准备会议,背着多数国家制定了和会的议事规则。
规定英、法、美、日、意五大国为有“普遍利益的交战国”,可参加和会的一切会议。
比利时、中国、塞尔维亚等国为有“个别利益的交战国”,只能出席与其本国有关的会议。
玻利维亚等与德国断交的国家,只在五大国认为有必要时,才得以用口头或书面陈述意见。
议事规则还限定各国出席会议的全权代表的名额,五大国各5名,比利时、塞尔维亚、巴西各3名,中国、波兰等国各2名,共计70名。
会议的机构巴黎和会自始至终在帝国主义战胜国的操纵下进行。
①大国会议,凡和会一切重大问题均先由五大国会议讨论决定。
先有“十人会议”,由美国威尔逊和兰辛、英国劳合•乔治和贝尔福、法国克里孟梭和毕盛、意大利奥兰多和桑尼诺、日本西园寺公望和牧野伸显组成。
“十人会议”为五大国“经常的正式会议”,和会期间共举行60多次。
1919年3月26日起,“十人会议”缩减为“四人会议”,即英、法、美、意四国首脑就和会中有关欧洲问题私下协商(4月23日意首相奥兰多离会,由英、法、美三国首脑以“三人会议”形式控制局面)。
第十二讲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九下第二单元)
【内容标准】
(1)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2)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3)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4)通过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的法西斯暴行。
一、结构提纲
二、内容解读
1.背景:1.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处于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一时。
但是繁荣的背后却必然孕育着。
2.爆发:1929经济大危机首先在爆发,然后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这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是(1)、;(2)、
(3)、。
3. 经济大危机的影响:(1)
(2)
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1.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美国经济。
2. 罗斯福新政的目的:目的:
3. 特点:全面加强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政的中心措施是,根据,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郭默、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生产的。
5.新政取得的显著成效。
(1)美国缓慢恢复,得到改善;
(2)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与管理得到加强。
(4)美国明显增强。
(5)新政在上具有重要意义
(6)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了范例。
但由于产生危机的_______依然存在,它并不能化解资本主义社会的______________,也无法使美国避免新的危机。
1.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激化了社会矛盾。
以为首的法西斯组
织,利用社会各个阶层的不满,趁势发展壮大。
2. 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与一身,称。
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形成。
3.纳粹党利用“”,打击德国共产党,解散一切,取缔了纳粹党以外的所
有。
还强化,镇压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
4.纳粹政权为加强思想控制,焚毁大量,妄图毁灭人类先进的文化成果。
5.德国法西斯还掀起迫害的狂潮:他们被剥夺了德国身份;不得
,不许担任公职,不能从事教师职业,限制从事自由职业;不得参军;严禁与人通婚等等。
6.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和也先后出现了野蛮的法西斯政权。
7. 是日本法西斯的支持者和集中地。
年,主张建立“高度国防国家”、加速对外侵略扩张的一派控制了政府,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
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形成了。
8.19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
这个集团称为“”,又称。
它的形成是对的严重威胁。
三、合作探究
1、“本世纪(指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历史学家黄安年
回答问题:
(1)罗斯福采取的什么对策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该对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为挽救现代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什么总方针?
(3)从罗斯福与邓小平的决策中,我们能够得到怎样的启示?
四、课堂检测
◆(2011·雅安)22.巴黎和会讨论的中心议题是
A.如何处置战败的德国B.成立国际联盟C.维护世界和平D.遵守“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2011·襄阳)《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有人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他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凡尔赛和约》
A.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地区的统治秩序 B.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统治的新秩序D.严重损害了中国和其他弱小国家的权利
◆(2011·湛江)小华学了《九国公约》的内容后,写了以下体会:“日本人沮丧,美国人得意”。
其中“美国人得意”是因为《九国公约》
A.有利于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B.使美国取得德国的大片海外殖民地
C.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D.有利于美国控制联合国
◆(2011·安徽芜湖)以下是某历史网站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实质的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A.重新确立一战后欧洲统治秩序的体系B.维护世界主权独立的体系
C.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D.维护世界和平的体系
◆(2011·威海)23.毛泽东曾这样评价某次国际会议签订的某个条约:它“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这次会议和这个条约分别是
A.巴黎和会《九国公约》
B.雅尔塔会议《凡尔赛和约》
C.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
D.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
◆(2011·苏州)右图“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显示,1933年美
国的失业率最高。
引发这一结果的事件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B.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C.第二次世界大战D.美苏争霸
◆(2011·陕西)下表反映的占主导地位消费方式所产生的最主要的
消极作用是
1928年
A.社会上攀比和奢侈之风盛行B.刺激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C.家族负债增加生活质量下降D.美国金融业出现混乱局面
◆(2011·恩施)“我曾修过一条铁路,使它运行让它与时间赛跑,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我曾建过一座塔楼,直逼太阳,用了砖瓦、柳钉和石灰。
我曾建过一座塔楼,如今它已竣工,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这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流行的一首歌曲,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图景,美国领导人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此问题
A.领导大陆军进行独立战争
B.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领导北方军队进行革命
C.推行“新政”,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使经济尽快复苏
D.建立强权政府,推行法西斯统治
◆(2011·呼和浩特)罗斯福政府根据相关法律对工业进行调整,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
上述措施体现了新政一个突出的特点是
A.人民生活改善B.国家全面干预经济C.制止盲目竞争D.资本主义制度调整
◆(2011·攀枝花)17.恐怖主义是21世纪的“政治瘟疫”,在上世纪30年代,出现了国家恐怖。
其中对内制造“国会纵火案”、掀起反犹狂潮的国家恐怖发生在()
A.德国B.西班牙C.意大利D.日本
◆(2011·南充)25、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没有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
A.日本
B.意大利
C.德国
D.美国
◆(2011·淄博)7.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势力日益猖獗,纳粹党为打击、迫害德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制造了臭名昭著的
A.珍珠港事件
B.萨拉热窝事件
C.反犹狂潮
D.国会纵火案
[2011·茂名]1929年10月24日,对于莱特和他的国家来说,那是一个“黑色的星期四”。
那天莱特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购买的股票正在急剧贬值。
接下来的几天更是雪上加霜,股票变成了废纸,自己又被老板解雇了……这当然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它同时也真实地反映了一段历史,现在,我们就以这个故事为背景,向同学们提几个问题:
(1)请判断,这位莱特先生是哪里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1929年,在莱特的国家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2)就在这个国家被突如其来的灾难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出现了一位杰出人物,领导人民走出了困境。
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3)在国家走出困境的过程中,如果莱特想重新就业,你认为最有可能的待业是什么?为什么呢?
(4)请你说说那位杰出人物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从他的成功经验中,我们能得到一些什么样的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