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统计学期中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6
心理统计学期中复习题1、请指出下列活动中获取的数据的类型属于顺序型数据的是A、体育课上学生由低到高排成一列后各自的排序B、入学体检时测量得到的所有学生的身高和体重C、体育达标测试中,50米跑前后学生的脉搏D、根据学生的姓氏把学生分到不同的组别E、测量一天中那个时段学生的记忆力表现最好2、教师的职称和薪水这两个变量的数据类型分别属于A、命名数据和等比数据B、等距数据和等比数据C、顺序数据和等距数据D、顺序数据和等比数据3、适用于描述某种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的统计分析图是A、圆形图B、直方图C、散点图D、线形图4、如果一份测验的整体难度偏难,则测验总分的分布呈A、负偏态B、正偏态C、正态D、无法判断5、数列11,12,12,11,13,13,13,17,17,18和数列23,25,25,26,26,26,27的中数分别是A、12.66,25.33B、13.33,25.83C、12.83,25.66D、12.5,26.336、下面关于标准差的描述错误的是A、属于绝对差异量,可用于计算差异系数B、可用来计算标准分数C、标准差受抽样变动影响大D、可用于删除异常值7、现有一组数据:5、6、8、4、6、9、7,则其平均差和标准差分别为A、平均差为1.45,标准差1.69B、平均差为1.35,标准差1.59C、平均差为1.45,标准差1.59D、平均差为1.35,标准差1.698、某中学初一、初二的同学接受同一个调查,初一学生的平均分为70分,标准差为5,初二同学的平均分为80分,标准差为6,那么A、初一的分数分散程度大B、初二的分数分散程度大C、两个年级的分数分散程度一样大D、不能确定9、幼儿园进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全园的平均分数为100,标准差为15,儿童A、B的测验分数分别为103、98,则他们的标准分数为A、0.1,-0.23B、0.2,-0.13C、0.1,-0.13D、0.2,-0.2310、以X轴为基准,散点图中散点形成的椭圆长轴的倾斜方向左低右高,或者左高右低时,那么两变量的相关是A、正相关B、负相关C、零相关D、弱相关E、强相关11、散点图呈现圆形或近似圆形时,两变量的相关是A、正相关B、负相关C、零相关D、弱相关E、强相关12、用于计算积差相关系数的数据资料需要满足的条件是A、成对的数据B、两列变量都是正态分布C、两列变量各自都是连续变量D、两列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线性关系13、下列相关方法中,能够处理真正二分变量数据的方法是A、二列相关B、点二列相关C、四格相关D、phi系数E、列联系数14、根据下列描述回答下列各题:A、多个评定者对同一组被试进行等级评定的一致性成都B、两列变量都是连续变量,且总体分布呈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分布C、同一个评定者对同一组被试多次进行等级评定的一致性程度D、两个变量之间是线性关系E、一个变量是连续变量,且总体呈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分布F、二分变量是真正的二分称名变量,或者是双峰分布的变量G、多变量是认为划分的H、二分变量是人为划分的,其分界点应尽量靠近中值①肯德尔和谐系数主要用于描述②使用二列相关的前提条件是③点二列相关的使用前提条件是④多列相关的使用前提条件是15、如果将题目中课外阅读的成绩改为学生在某一道语文题目上的“对”、“错”,分别用“1”和“0”来表示,数据如下表所示。
心理学统计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是:A. 方差分析B. 相关分析C. 回归分析D. 卡方检验答案:B2. 下列哪个不是描述集中趋势的统计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D3. 标准差和方差之间的关系是:A.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B. 方差是标准差的平方C. 标准差和方差相等D. 标准差是方差的倒数答案:B4. 一个正态分布的总体,其均值和标准差分别是100和15,那么95%的观测值将位于:A. 55到145之间B. 85到115之间C. 70到130之间D. 65到135之间答案:B5. 假设检验中,如果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我们通常会:A. 接受零假设B. 拒绝零假设C. 重新收集数据D. 无法做出决定答案:B二、简答题1. 简述什么是效应量(effect size),并说明它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答案:效应量是衡量实验处理效果大小的统计量,它提供了实验结果的实质性意义。
效应量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告诉我们实验结果是否显著,还告诉我们结果的实践意义有多大。
2. 解释什么是正态分布,并简述其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答案: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其形状为对称的钟形曲线。
在心理学研究中,正态分布常用于假设检验,因为许多统计测试都基于数据来自正态分布的假设。
三、计算题1. 给定一组数据:3, 5, 7, 9, 11,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标准差。
答案:平均数 = (3+5+7+9+11)/5 = 7;中位数 = 7(因为数据已经排序且数量为奇数);标准差 = sqrt(((3-7)^2 + (5-7)^2 + (7-7)^2 + (9-7)^2 + (11-7)^2) / 5) = 2.83(保留两位小数)。
四、论述题1. 论述心理学研究中使用统计方法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
答案:统计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帮助研究者分析数据,检验假设,并得出结论。
注:t0.05/2(60)=2.00 Z0.05/2=1.9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当我们按性别差异,将男性指定用数字“1”来代表,女性指定用数字“2”来代表,这里所得到的数据是( )A.称名数据B.顺序数据C.等距数据D.比率数据2.比较不同单位资料的差异程度,可以采用的统计量是( )A.差异系数B.方差C.全距D.标准差3..中数的优点是( )A.不受极端值影响B.灵敏C.适于代数运算D.全部数据都参与运算4.一班32名学生的平均分为72.6,二班40人的平均分为80.2,三班36人的平均分为75,则三个班级总平均分为()A.75.93 B.76.21 C.80.2 D.735.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点的散布图来表示两种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及联系模式,这种统计图是()A.散点图 B.线形图 C.条形图 D.圆形图6.一组数据中任何两个相邻数据之比接近于常数,表示其集中量数应使用()A.算术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中位数 D.加权平均数7.随机现象中出现的各种可能的结果称为()A.随机事件 B.必然事件 C.独立事件 D.不可能事件8.进行多个总体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时,一般采用()A.Z检验 B.t检验 C.χ2检验 D.方差分析9.已知P(Z>1)=0.158,P(Z>1.96)=0.025,则P(1<Z<1.96)等于( )A.0.133B.0.183C.1.58D.3.5810.统计学中最常见,应用最广的一种分布是( )A.概率分布B.t分布C.正态分布D.F分布11.如果相互关联的两变量的变化方向一致(同时增大或同时减小),这表明两变量之间有( )A.完全相关B.负相关C.正相关D.零相关12.假设检验中的犯“取伪”错误的概率是( )A.αB.βC.1-αD.1-β13.某实验选取了4个样本,其容量分别是n1=8,n2=9,n3=10,n4=8,用方差分析检验平均数间差异时,其组间自由度是( )A.3B.8C.31D.3514.PR=80所表示的含义是( )A.该生考试成绩为80分B.该生考试成绩为20分C.80%的学生成绩高于该生D.80%的学生成绩低于该生15.若将某班每个人的语文考试分数都加上10分,那么与原来相比其平均数和标准差的变化是()A.平均数减少,标准差不变 B.平均数增加,标准差增加C.平均数增加,标准差不变 D.平均数增加,标准差减少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已求得算术平均数,中位数Mdn=71,则众数为_______。
心理统计学复习题5# 心理统计学复习题5## 一、选择题1. 在心理统计学中,标准差是衡量数据集中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A. 均值- B. 方差- C. 标准误差- D. 方差的平方根答案:D2. 假设检验中的第一类错误是指:- A. 拒绝一个错误的零假设- B. 接受一个错误的零假设- C. 拒绝一个正确的零假设- D. 接受一个正确的零假设答案:C3. 以下哪个统计量不是描述性统计量?- A. 均值- B. 方差- C. 相关系数- D. 标准差答案:C## 二、简答题1. 简述正态分布的特点。
- 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其特点是数据呈对称分布,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相等。
数据分布的大部分集中在均值附近,随着距离均值的增加,数据点的频率逐渐减少,形成一个钟形曲线。
2. 解释什么是效应量,并说明其在心理统计学中的重要性。
- 效应量是衡量统计效应大小的指标,它提供了研究结果的实质性意义。
在心理统计学中,效应量帮助研究者了解实验处理对结果变量的影响程度,从而评估研究的实际意义。
## 三、计算题1. 给定一组数据:2, 3, 4, 5, 6, 7, 8, 9, 10。
计算其均值、方差和标准差。
- 均值:(2+3+4+5+6+7+8+9+10)/9 = 5- 方差:[(2-5)^2 + (3-5)^2 + ... + (10-5)^2]/9 ≈ 8.33- 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 2.892. 假设你正在研究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你收集了以下数据:- 教学方法A:70, 75, 80, 85, 90- 教学方法B:65, 70, 75, 80, 85- 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是否有显著差异。
## 四、论述题1. 论述相关系数与回归分析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区别。
- 相关系数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强度和方向,而回归分析则用于预测一个变量的值基于另一个或多个变量的值。
心理统计学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心理统计学中的总体是指()A. 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B. 研究对象的样本C. 研究对象的某个特定群体D. 研究对象的某个特定个体答案:A2. 描述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最常用的统计量是()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标准差答案:D3.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到1之间B. 0到1之间C. -1到0之间D. 0到正无穷答案:A4. 假设检验中,p值表示的是()A. 拒绝原假设的可信程度B. 接受原假设的可信程度C. 原假设为真的概率D. 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偏差程度答案:A5. 在回归分析中,回归系数表示的是()A. 因变量的变化量B. 自变量的变化量C. 自变量每变化一个单位,因变量的平均变化量D. 因变量每变化一个单位,自变量的平均变化量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统计量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ABC2. 心理统计学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数据的分布()A. 总体大小B. 抽样方法C. 测量工具的可靠性D. 测量工具的效度答案:BC3. 在进行假设检验时,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显著性水平的确定()A. 研究者对效应大小的预期B. 研究者的风险偏好C. 研究的重复次数D. 总体的分布形态答案:AB三、简答题1.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描述统计主要关注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目的是对数据集进行总结和概括。
推断统计则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和推断,目的是对总体进行预测和解释。
2. 请解释什么是效应量,并说明其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答案:效应量是指效应的大小或重要性,它量化了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在心理学研究中,效应量有助于评估研究结果的实际意义,区分统计显著性与实际显著性,指导后续研究的设计和样本量确定。
四、计算题1. 给定一组数据:10, 12, 15, 18, 20,计算其平均数、中位数和标准差。
心理统计学复习题5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在心理统计学中,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是(A)。
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2. 标准差是衡量数据(B)的统计量。
A. 一致性B. 离散程度C. 正态分布D. 集中趋势3.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C)。
A. -1到0B. 0到1C. -1到1D. 1到无穷大4. 假设检验中,如果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则(D)。
A. 接受原假设B. 拒绝备择假设C. 无法判断D. 拒绝原假设5. 回归分析中,决定系数R²表示的是(B)。
A. 因变量的变异B. 因变量变异中可由自变量预测的部分C. 自变量的变异D. 自变量变异中可由因变量预测的部分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ABC)。
A. 方差B. 标准差C. 极差D. 平均数2. 在进行假设检验时,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显著性水平的选择(ABD)。
A. 研究者对错误的容忍度B. 研究领域的习惯C. 样本大小D. 研究的重要性3. 以下哪些是描述数据分布形状的统计量(CD)。
A. 平均数B. 中位数C. 偏度D. 峰度三、判断题1. 正态分布是一种对称分布,其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相等。
(√)2. 相关系数为0表示两个变量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3. 回归分析可以预测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程度。
(√)4. 所有的统计检验都要求数据服从正态分布。
(×)四、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标准误差,并说明它在统计分析中的作用。
标准误差是估计量的标准差,它衡量了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程度。
在统计分析中,标准误差用于估计抽样分布的离散程度,是构建置信区间和进行假设检验的重要基础。
2. 描述一下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它与配对样本t 检验的区别。
独立样本t检验用于比较两个独立样本组的均值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适用于样本间没有配对关系的情境。
而配对样本t检验用于比较同一样本在不同条件下或不同时间点的均值差异,适用于样本间存在配对关系的情境。
心理统计学复习题5答案一、选择题1. 在心理统计学中,哪个统计量用于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A. 平均数B. 标准差C. 方差D. 众数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描述性统计的内容?A. 计算平均数B. 计算中位数C. 计算标准差D. 进行假设检验答案:D3. 假设检验中,如果零假设被拒绝,那么:A. 研究假设一定成立B. 研究假设可能成立C. 零假设一定错误D. 研究假设一定错误答案:B二、填空题1. 心理统计学中的正态分布曲线是关于_______对称的。
答案:均值2.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_______之间。
答案:-1到13. 抽样分布是_______分布的分布。
答案:样本统计量三、简答题1.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别是什么?答案:描述统计主要关注数据的收集、组织、描述和展示,它不涉及对总体的推断。
而推断统计则是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2. 请简述标准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标准误是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它衡量了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
标准误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统计推断的准确性,标准误越小,样本统计量的可信度越高。
四、计算题1. 给出一组数据:2, 3, 4, 5, 6, 7, 8, 9, 10。
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答案:平均数 = (2+3+4+5+6+7+8+9+10) / 9 = 5.5标准差 = sqrt(((2-5.5)^2 + (3-5.5)^2 + ... + (10-5.5)^2) / 9) ≈ 2.872五、案例分析题1. 假设你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的研究。
你收集了50名员工的数据,发现工作压力的平均值为7.2,标准差为1.5。
请根据这些信息,解释可能的统计推断。
答案: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进行假设检验来推断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需要设定零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
例如,H0: 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无关,H1: 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负相关。
《心理统计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次数分布的两个基本特征是趋势与趋势。
2、数据( 14,15,18,10,22,13,23,11)的中位数为,数据( 26,11,9,18,22,7,17,22,10)的中位数为。
3、数据( 14,15,18,10,22,13,23,11)的中位数为。
4、当样本分布满足分布时,样本的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相等。
5、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任何样本的分布都将趋于分布。
6、根据样本统计量对相应总体参数所做的估计叫总体参数估计,总体参数估计分为点估计和。
7、某班平均成绩为90 分,标准差为3 分,甲生得94.2 分,则甲生的标准分为。
8、统计推断中,经常犯的两类错误是,。
9、当两个变量都是变量,而且两者之间的关系呈线性关系时,才能采用积差相关。
10、随机变量可以分为_______变量和离散变量。
11、假设检验一般有两个相互对立的假设,即原假设和__________。
12、两个独立的正态总体,已知总体方差相等但未知其具体数值,从中分别抽取容量为10和13的两个样本进行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其自由度应为__________。
13、标准分数是以__________为单位,表示一个原始分数在团体中所处的位置。
14、当样本分布是偏态时,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有效量是________ 。
15、描述统计主要研究如何整理心理与教育科学实验或调查得来的大量数据,描述一组。
16、从数据的观测方法和来源划分,研究数据可分为和。
17、统计图一般由下面几个部分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1、关于心理统计学,正确的观点是()。
A、统计无用B、统计万能C、低劣的实验研究,好的统计方法可以提高其研究水平D、心理统计方法只是决定研究水平的诸多因素中的一个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随机现象B、必然现象C、模糊现象D、其他3、研究如何通过局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推论总体的情形,这一部分内容属于统计学的()。
心理统计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在统计学中,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最常用的统计量是()。
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中位数答案:C2.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A. -1到1B. 0到1C. -1到0D. 0到-1答案:A3. 下列哪个统计图适合展示分类数据的分布情况?()A. 条形图B. 折线图C. 散点图D. 直方图答案:A二、填空题1. 标准差是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其计算公式为:标准差 = ________。
答案:√[Σ(xi - x̄)² / N]2. 在进行假设检验时,如果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则我们拒绝原假设,这表明我们有足够的证据支持_______。
答案:备择假设三、简答题1. 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描述性统计主要关注数据的收集、组织、描述和展示,它使用图表和数值描述来总结数据集中的信息。
而推断性统计则基于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它使用概率论来预测总体参数,涉及到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的计算。
2. 什么是中心极限定理,它在统计分析中有何应用?答案:中心极限定理指出,给定足够大的样本量,样本均值的分布将近似于正态分布,无论总体分布的形状如何。
这个定理在统计分析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允许我们使用正态分布的性质来推断总体参数,即使总体分布本身不是正态的。
四、计算题1. 给定一组数据:10, 12, 15, 18, 20,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答案:平均数 = (10 + 12 + 15 + 18 + 20) / 5 = 15标准差= √[(10-15)² + (12-15)² + (15-15)² + (18-15)² + (20-15)²] / 5 = √[50 / 5] = √10 ≈ 3.162. 如果一个总体呈正态分布,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5,从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样本量为100,求样本均值的95%置信区间。
心理统计期中复习题及答案注:正态分布表中,P{0<Z<1.50}=0.43319,P{0<Z<1.96}=0.47500;t 0.05/2(23)=2.069。
注:P{0<Z<1.27}=0.39796;P{0<Z<1.61}=0.447;P{0<Z<1.82}=0.46562;Z 205.0=1.96;F .01(3,16)=5.29。
注:在正态分布表中,Z=1,则P=0.34134;α=0.05,2Z α=1.9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当我们按性别差异,将男性指定用数字“1”来代表,女性指定用数字“2”来代表,这里所得到的数据是( )A.称名变量B.顺序变量C.等距变量D.比率变量 2.比较不同单位资料的差异程度,可以采用的统计量是( )A.差异系数B.方差C.全距D.标准差 3.次数分布表中100~105一组的实下限是( )A.99.5B.100C.100.5D.105 4.中位数的优点是( )A.不受极端值影响B.灵敏C.适于代数运算D.全部数据都参与运算5.已知P(Z>1)=0.158,P(Z>1.96)=0.025,则P(1<Z<1.96)等于( )A.0.133B.0.183C.1.58D.3.586.统计学中最常见,应用最广的一种分布是( )A.概率分布B.t 分布C.正态分布D.F 分布7.如果相互关联的两变量的变化方向一致(同时增大或同时减小),这表明两变量之间有( )A.完全相关B.负相关C.正相关D.零相关10.下面情况中,不适合用Z 值检验两个独立样本平均数间差异的是( )A.总体方差已知且不等,n 1和n 2都是小样本容量B.总体方差未知且相等,n 1和n 2都是大样本容量C.总体方差未知且不等,n 1和n 2都是大样本容量D.总体方差未知且相等,n 1和n 2都是小样本容量 11.已知一组数据X 1,X 2,…,X n 的平均数为20.45,若令Y i =8X i +5,则数组Y 1,Y 2,…,Y n 的平均数是( )A.20.45B.163.4C.168.6D.170 12.随着自由度的增大,χ2分布越来越接近于( )A.t 分布B.标准正态分布C.F 分布D.二项分布 14.PR=80所表示的含义是( )A.该生考试成绩为80分B.该生考试成绩为20分C.80%的学生成绩高于该生D.80%的学生成绩低于该生6.相关系数(r )的取值范围为( )A.-1.00≤r ≤0.00B.0.00≤r ≤+1.00C.-1.00≤r ≤+1.00D.-0.50≤r ≤+0.50 7.把对随机现象的一次观察叫做一次( )A.随机实验B.随机试验C.教育与心理实验D.教育与心理试验 8.总体的平均数称为符号为( )A.xB.XC.σD.μ15.把被实验或进行科学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之为()A.总体B.个体C.样本D.元素2.一组数据5,2,7,7,3,6,3,4,7,9的众数是( )A.2B.3C.4D.73.某市10岁男孩平均身高为120厘米,标准差为4.8厘米,其差异系数应为( )A.4B.4%C.25D.25%4.期末考试某学生的百分等级为65,这表示( )A.他的得分高于65%的学生B.他的得分低于65%的学生C.满分为100分,他得了65分D.全班100人,他排在第65名5.两列变量中一列是来自正态总体的等距或等比的测量数据,另一列是二分称名变量,要计算它们之间的相关时应运用( )A.积差相关B.等级相关C.点双列相关D.列联相关8.从一个平均数为25,标准差为14的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n=26的样本,样本平均数抽样分布的标准差是( )A.5B.10C.2.75D.2.89.从一个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个等容量的样本,计算每个样本的某个统计量,这些统计量形成的分布,称为这个统计量的( )A.样本分布B.总体分布C.抽样分布D.概率分布13.分布曲线形态不受样本容量影响的是( )A.F分布B.Z分布C.t分布D.χ2分布14.一般在统计学中,总体标准差表示为( )A.rB.ρC.μD.σ15.特别适用于描述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的统计图是( )A.散点图B.线形图C.条形图D.圆形图1.随机现象可以用数字来表示,则称这些数字为()A.自变量B.因变量C.随机变量D.相关变量2.中心位置的数量化描述称为()A.集中量数B.中数C.中心数D.众数3.总体统计特征的量数称为()A.统计量B.频数C.参数D.随机数4.把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称作随机事件发生的()A.频率B.概率C.频数D.相对频数1.表示天气温度的变量属于( )A.等距变量B.称名变量C.顺序变量D.比率变量2.在量表上任何两点间只能取得有限个数值的变量为( )A.连续变量B.准随机变量C.离散变量D.非随机变量3.样本算术平均数的符号为( )A.μB.XC.MdnD.Mu6.反映总体数据特征的量数统称为( )A.总体参数B.统计量C.总体统计量D.样本统计量7.用从总体抽取的一个样本统计量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称为( )A.样本估计B.点估计C.区间估计D.总体估计9.独立样本,两个总体方差σ21、σ22都已知情况下两总体均值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的统计量可采用( )A.Z统计量B.Q统计量C.F统计量D.H统计量13.如果事件A发生不影响事件B的发生,则称A、B两事件为( )A.随机事件B.相容事件C.独立事件D.互不相容事件15.分布曲线形态均受样本容量影响的是( )A.正态分布和F分布B.F分布和t分布C.正态分布和t分布D.正态分布和χ2分布5.样本容量均影响分布曲线形态的是()。
心理统计学期中复习题
1、请指出下列活动中获取的数据的类型属于顺序型数据的是
A、体育课上学生由低到高排成一列后各自的排序
B、入学体检时测量得到的所有学生的身高和体重
C、体育达标测试中,50米跑前后学生的脉搏
D、根据学生的姓氏把学生分到不同的组别
E、测量一天中那个时段学生的记忆力表现最好
2、教师的职称和薪水这两个变量的数据类型分别属于
A、命名数据和等比数据
B、等距数据和等比数据
C、顺序数据和等距数据
D、顺序数据和等比数据
3、适用于描述某种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的统计分析图是
A、圆形图
B、直方图
C、散点图
D、线形图
4、如果一份测验的整体难度偏难,则测验总分的分布呈
A、负偏态
B、正偏态
C、正态
D、无法判断
5、数列11,12,12,11,13,13,13,17,17,18和数列23,25,25,26,26,26,27的中数分别是
A、12.66,25.33
B、13.33,25.83
C、12.83,25.66
D、12.5,26.33
6、下面关于标准差的描述错误的是
A、属于绝对差异量,可用于计算差异系数
B、可用来计算标准分数
C、标准差受抽样变动影响大
D、可用于删除异常值
7、现有一组数据:5、6、8、4、6、9、7,则其平均差和标准差分别为
A、平均差为1.45,标准差1.69
B、平均差为1.35,标准差1.59
C、平均差为1.45,标准差1.59
D、平均差为1.35,标准差1.69
8、某中学初一、初二的同学接受同一个调查,初一学生的平均分为70分,标准差为5,初二同学的平均分为80分,标准差为6,那么
A、初一的分数分散程度大
B、初二的分数分散程度大
C、两个年级的分数分散程度一样大
D、不能确定
9、幼儿园进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全园的平均分数为100,标准差为15,儿童
A、B的测验分数分别为103、98,则他们的标准分数为
A、0.1,-0.23
B、0.2,-0.13
C、0.1,-0.13
D、0.2,-0.23
10、以X轴为基准,散点图中散点形成的椭圆长轴的倾斜方向左低右高,或者左高右低时,那么两变量的相关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零相关
D、弱相关
E、强相关
11、散点图呈现圆形或近似圆形时,两变量的相关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零相关
D、弱相关
E、强相关
12、用于计算积差相关系数的数据资料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A、成对的数据
B、两列变量都是正态分布
C、两列变量各自都是连续变量
D、两列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线性关系
13、下列相关方法中,能够处理真正二分变量数据的方法是
A、二列相关
B、点二列相关
C、四格相关
D、phi系数
E、列联系数
14、根据下列描述回答下列各题:
A、多个评定者对同一组被试进行等级评定的一致性成都
B、两列变量都是连续变量,且总体分布呈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分布
C、同一个评定者对同一组被试多次进行等级评定的一致性程度
D、两个变量之间是线性关系
E、一个变量是连续变量,且总体呈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分布
F、二分变量是真正的二分称名变量,或者是双峰分布的变量
G、多变量是认为划分的
H、二分变量是人为划分的,其分界点应尽量靠近中值
①肯德尔和谐系数主要用于描述
②使用二列相关的前提条件是
③点二列相关的使用前提条件是
④多列相关的使用前提条件是
15、如果将题目中课外阅读的成绩改为学生在某一道语文题目上的“对”、“错”,分别用“1”和“0”来表示,数据如下表所示。
那么,要计算语文成绩与这道题目“对”、“错”之间的相关关系应采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语文成绩85 86 70 65 68 80 92 78 60 90
某道题对错 1 1 0 0 1 1 0 1 0 1
A、点二列相关
B、二列相关
C、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D、肯德尔等级相关
E、积差相关
16、组距为5.0,表示为80.0~的分组区间的组中值为
A、82.5
B、83.0
C、82.0
D、85.0
17、以下图形中,能够表示间断性资料频数分布的是
A、直方图
B、圆形图
C、条形图
D、散点图
18、一个班40名同学参加考试后,老师发现大部分同学集中于高分段。
下列描述中不可能正确的是
A、全班65%的同学考试成绩高于均值
B、全班65%的同学考试成绩高于中数
C、全班65%的同学考试成绩高于众数
D、全班同学考试成绩是负偏态分布
19、以下几个点二列相关系数的值,相关程度最高的
A、0.8
B、0
C、-0.9
D、-0.1
20、10名学生身高与体重的标准分数的乘积之和是8.2,那么身高与体重的相关系数为
A、0.82
B、8.2
C、0.41
D、4.1
21、经常应用众数的情况有
A、需要快速粗略地寻求一组数据代表值
B、一组数据出现不同质的情况
C、当次数分布中有极端数值时
D、用于描述速度方面的集中趋势
E、计算学习方面的进步率
22、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的特点有
A、适用于计算只有两列变量的相关
B、主要用于计算称名数据和顺序数据间的相关
C、要求数据的总体为正态分布
D、使用的范围要比积差相关大
E、精确度要高于积差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