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牛肉面引发的管理难题-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3.20 MB
- 文档页数:14
一碗牛肉面引发的管理学难题我跟朋友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小店里吃面,由于客人不多,我们就顺便和小老板聊了会儿。
谈及如今的生意,老板感慨颇多,他曾经辉煌过,那是兰州拉面最红的时候,他在闹市口开了家拉面馆,日进斗金啊!后来却不做了。
朋友纳闷地问他为什么。
“现在的人心眼贼呢!”老板说,“我当时雇了个会做拉面的师傅,但在工资上总也谈不拢”。
“开始的时候为了调动他的积极性我们是按销售量分成的,一碗面给他5毛的提成,经过一段时间,他发现客人越多他的收入也越多,这样一来他就在每碗里放超量的牛肉来吸引回头客”,“一碗面才四块,本来就靠薄利多销,他每碗多放几片牛肉我还赚哪门子钱啊!”“后来看看这样不行,钱全被他赚去了!我就换了种分配方式,给他每月发固定工资,工资给高点也无所谓,这样他不至于多加牛肉了吧?因为客多客少和他的收入没关系。
”“但你猜怎么着?”老板有点激动了,“他在每碗里都少放许多牛肉,把客人都赶走了!”“这是为什么?”现在开始轮到我们激动了。
“牛肉的分量少,顾客就不满意,回头客就少,生意肯定就清淡,他(大师傅)才不管你赚不赚钱呢,他拿固定的工钱巴不得你天天没客人才清闲呢!”啊!结果一个很好的项目因为管理不善而黯然退出市场,尽管被管理者只有一个。
当我们把这个案例告诉给其他的朋友并讨论的时候,他们先是拍案叫绝,继而沉思,时而悲愤,时而慷慨陈辞。
下面是一个博士,一个研究生,和一个MBA对这个问题的激辩,请大家先谈自己的想法,这可是第一手的实战啊!1.首先我们考虑将小老板所用的两种方案进行折中,即:底薪加提成的方法,提成根据每碗的利润分配。
这样既可以防止他少放牛肉,又能防止他疯狂地多放牛肉。
2.后来又想到这一条是有条件的。
问题是每碗的利润界定后怎么个分配法?一碗面能挣多少是瞒不过大师傅的,如果不能让双方的利益在某个点达到平衡,一切又会恢复原样。
而要达到所说的那种平衡涉及到一个复杂的相关函数问题,说不定还要用到博弈论。
一碗牛肉面,万千管理经小小一碗牛肉面,也能反映出管理中的种种问题,折射出人间百态。
其实这是一个老故事。
有天跟朋友在路边一个小店里吃面时和小老板闲聊,小老板感慨万千。
他曾在最繁华的商业街开了家牛肉面馆,日进斗金。
那后来为啥不干了?我们问他。
“现在的人太难侍候了!”小老板说,“我当时雇了个拉面师傅,为了调动他的积极性,除底薪外一碗面给他提5毛钱。
过段日子他发现卖的面越多他的工资就越多,他就在每碗里多放好些牛肉来吸引回头客。
回头客是多了,生意火爆,但一碗面才五块,他每碗多放几片牛肉我还赚哪门子钱啊!”小老板喝口水接着说:“月底我一盘帐,钱全被他挣去了,我瞎忙活!没办法就换了种方式,每月给他发死工资,哪怕开得高高的。
这样他不至于多放牛肉了吧?”“但你猜怎么着?”小老板嗓门提高了,“他故意在每碗里都少放牛肉,把客人都给赶跑了!”“啊?”我们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你想啊,牛肉少客人当然不满意,回头客就少,生意肯定就冷清,而大师傅反正拿死工资,巴不得你天天没人他好歇着呢!”Oh My god——一个红火的项目因为管理不善而黯然消失,哪怕被管理者只有一个……回去一说,大家都拍案叫绝。
该怎么办?大家七嘴八舌为小老板设计了一下。
还用底薪加提成的方法,但提成不是根据碗数,而是根据每碗能赚多少钱进行分配。
这样既可以防止他故意少放牛肉,又能防止他故意多放牛肉。
可关键是怎么个分配法?一碗面能赚多少钱是瞒不过大师傅的。
如果不能让对方满意,或者大师傅满意了而老板亏钱,一切又会恢复原样。
而要达到利益平衡涉及到鸡生蛋还是蛋生鸡问题,说不定还要用到高深的博弈论。
晕了。
那干脆把面馆承包给大师傅,小老板乐得回家遛鸟钓鱼?嘿嘿,当然也不现实。
就这个小小牛肉面,却反映出了管理中的种种问题。
理性的方法是,可以根据每碗面的顾客可接受度制订一个材料定额,大师傅的工资还是按照销量提成,但是前题是材料消耗不得偏离定额太多,比如允许浮动范围为20%,否则只有底薪;或者每碗面规定需要添加的牛肉克数,因为一批牛肉的总量有数,拉面的卖出量也有数,多少碗面放多少斤牛肉就可以固定。
案例分析报告首先我们应该充分把握这个案例的案例背景因为任何法则或事物都不可能放之四海皆准。
此案例可以做以下三点说明:一,在这种个体作坊式企业中,员工和企业老板的信息几乎是对称的,其凝聚力应当来自于后天的形成;二:企业的服务质量\卫生情况等不发生变化,其生意的好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每碗牛肉面里面牛肉的多少;三、方案的选择以中小企业及小微企业为前提。
计划:计划中最重要一点就是采用理性方法制定其发展战略,将其未来的计谋、模式、定位、观念都规划清楚,而案例中的老板并没有此观念,而是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随机购置企业要素,如人员的增加,这种应急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企业的混乱,随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也是企业最终停止经营的埋下隐患。
组织:在组织这一职能中,本案例涉及两个方面:首先,组织的一个关键前提就是人员的招聘,案例中拉面师傅的行为完全是一个“经济人”的表现,其素质有待提高。
因此在老板招聘期间就应当认真筛选,不能以应聘者对工资的高低来衡量其可用性,而是以其自律性、积极性、责任感和自我开发的热情来考量。
根据求职人数:接到面试通知人数:接受面试人数:接到录用通知人数:雇员人数=24:4:3:2:1的金字塔比例来算,老板至少应当发住的招聘通知能吸引24个人来竞争这个职位,如果人数少的话,则说明老板的初始薪金待遇不足以吸引社会上的人才或者说不能达到社会相等工作条件下的薪资待遇。
而从案例中老板的话语中可以看出老板并没有太看重人员招聘,一个员工并不代表所有的员工,老板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是很片面的,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社会上不缺人而缺人才的现状,这也是人事越来越重要的原因了。
其次是授权的问题,要把握好各个环节的集权与分权;对于关键性环节如案例中牛肉量的把握,可由老板自己掌握,实行高度集权;而对于其他非重要环节可以偏于分权管理,这样既可以使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人翁精神,又可以使领导者”闲可钓鱼”。
领导:这一部分是这个案例的核心部分,涉及激励和沟通两个方面。
我跟朋友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小店里吃面,由于客人不多,我们就顺便和小老板聊了会儿。
谈及如今的生意,老板感慨颇多,他曾经辉煌过,于兰州拉面最红的时候在闹市口开了家拉面馆,日进斗金啊!后来却不做了。
朋友心存疑虑地问他为什么。
“现在的人贼呢!”老板说,“我当时雇了个会做拉面的师傅,但在工资上总也谈不拢”。
“开始的时候为了调动他的积极性我们是按销售量分成的,一碗面给他5毛的提成,经过一段时间,他发现客人越多他的收入也越多,这样一来他就在每碗里放超量的牛肉来吸引回头客”,“一碗面才四块,本来就靠个薄利多销,他每碗多放几片牛肉我还赚哪门子啊!”“后来看看这样不行,钱全被他赚去了!就换了种分配方式,给他每月发固定工资,工资给高点也无所谓,这样他不至于多加牛肉了吧?因为客多客少和他的收入没关系。
”“但你猜怎么着?”老板有点激动了,“他在每碗里都少放许多牛肉,把客人都赶走了!”“这是为什么?”现在开始轮到我们激动了。
“牛肉的分量少,顾客就不满意,回头客就少,生意肯定就清淡,他(大师傅)才不管你赚不赚钱呢,他拿固定的工钱巴不得你天天没客人才清闲呢!”啊!结果一个很好的项目因为管理不善而黯然退出市场,尽管被管理者只有一个。
当我们把这个案例告诉给其他的朋友并讨论的时候,他们先是拍案叫绝,继而沉思,时而悲愤,时而慷慨陈辞。
下面是一个博士,一个研究生,和一个MBA对这个问题的激辩,请大家先谈自己的想法,这可是第一手的实战啊!1.首先我们考虑将小老板所用两种方案进行折中,即:底薪加提成的方法,提成根据每碗的利润分配。
这样既可以防止他少放牛肉,又能防止他疯狂地多放牛肉。
2.后来又想到这一条是有条件的。
问题是每碗的利润界定后怎么个分配法?一碗面能挣多少是瞒不过大师傅的,如果不能让双方的利益在某个点达到平衡,一切又会回复原样。
而要达到所说的那种平衡涉及到一个复杂的相关函数问题,说不定还要用到博弈论。
3.把面馆承包给大师傅,老板拿了提成后回家养花弄鸟去。
问题是每碗的利润界定后怎么个分配法?一碗面能挣多少是瞒不过大师傅的,如果不能让双方的利益在某个点达到平衡,一切又会回复原样。
而要达到所说的那种平衡涉及到一个复杂的相关函数问题,说不定还要用到博弈论。
管理不善惨遭退场朋友和一个小老板在路边闲聊,这个小老板谈及如今的生意,感慨颇多,他曾经辉煌过,于兰州拉面最红的时候在闹市口开了家拉面馆,日进斗金,后来却不做了,朋友心存疑虑地问他为什么。
“现在的人贼呢!”老板说,“我当时雇了个会做拉面的师傅,但在工资上总也谈不拢。
”“开始的时候为了调动他的积极性我们是按销售量分成的,一碗面给他5毛的提成,经过一段时间,他发现客人越多他的收入也越多,这样一来他就在每碗里放超量的牛肉来吸引回头客”,“一碗面才四块,本来就靠个薄利多销,他每碗多放几片牛肉我还赚哪门子啊!”“后来看看这样不行,钱全被他赚去了!就换了种分配方式,给他每月发固定工资,工资给高点也无所谓,这样他不至于多加牛肉了吧?因为客多客少和他的收入没关系。
”“但你猜怎么着?”老板有点激动了,“他在每碗里都少放许多牛肉,把客人都赶走了!”“这是为什么?”朋友激动的问到,“牛肉的分量少,顾客就不满意,回头客就少,生意肯定就清淡,他(大师傅)才不管你赚不赚钱呢,他拿固定的工钱巴不得你天天没客人才清闲呢!”啊!结果一个很好的项目因为管理不善而黯然退出市场,尽管被管理者只有一个。
当大家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先是拍案叫绝,继而沉思,时而悲愤,时而慷慨陈辞。
骨干员工与老板的双赢下面是一个博士,一个研究生,和一个MBA对这个问题的激辩。
首先考虑将小老板所用两种方案进行折中,即:底薪加提成的方法,提成根据每碗的利润分配。
这样既可以防止他少放牛肉,又能防止他疯狂地多放牛肉。
后来又想到这一条是有条件的。
问题是每碗的利润界定后怎么个分配法?一碗面能挣多少是瞒不过大师傅的,如果不能让双方的利益在某个点达到平衡,一切又会回复原样。
而要达到所说的那种平衡涉及到一个复杂的相关函数问题,说不定还要用到博弈论。
难以置信,一碗牛肉面引发出来的管理难题牛肉面店老板请了个大师傅。
店老板按照销售额5%给大师傅提成,结果大师傅就放很多牛肉,客人多,他提成多,老板亏钱。
后来老板改给高固定工资,大师傅就牛肉放的少,这样客人不来,生意清淡,他也舒服。
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进行管理?A是这样处理的:按第一条用销售额的5%给提成(也可以试一下按碗来给提成),然后用以前数据统计出多少斤的牛肉能做多少碗(在保证合理利润的前提下),那现在就可以统计出这一个大厨师一个月用了多少斤牛肉,卖出了多少碗面现算他的公资,在合理范围以外的,就降低厨师这个月的总提成。
(备注:这是一家小店三四个人左右,只有一名厨师的前提下,这是一个简单可行的办法)B是这样处理的:第一是标准的问题,比如一碗牛肉面应该放多少牛肉,要有规定,并进行考核。
这个进行考核并不难。
第二,提成不应该按销售额进行,而是应该按照纯利润的5%进行提成,这样能够让厨师有节约成本的概念。
再加上上一条标准,就避免了厨师不放牛肉或者少放牛肉导致的客户数量减少的情况。
至于是提成式工资,还是固定式工资,前提是都要有标准和考核。
数据积分管理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因为数据积分管理可以做到不与钱直接挂钩,但同时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大师傅每卖出一碗牛肉面可以的得到2分的奖分,当卖到101碗时,每一碗可以加3分,卖到201碗时,每一碗可以加4分,以此类推,卖得越多挣得积分相应的也越多,大师傅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
为什么要去挣这个积分呢?因为积分跟年终奖金、节假日物资发放、买车、买房……有关。
以我们公司为例:去年我去欧洲旅游,带回来了5块手表,我想把手表分发给员工,应该要怎么发呢?而且发完之后也要达到我想要的效果。
我回公司之后是这样做的,开员工大会时我在会上宣布,年底这五块手表分别发给积分排名在前五的那五个人,然后我把手表放在大厅的橱窗里,每个人都能看到。
A经过时说,这其中一定有一块手表是我的(他的积分排名排在前三),B经过时会说,我离其中一块手表的距离只有100分了(他离地五名还差100分),只要再努力一点,手表就是我的了。
老板说,当时雇了个会做拉面的师傅,但在工资上总也谈不拢。
开始为了调动他的积极性是按销售量分成的,一碗面给他5毛的提成,经过一段时间,他发现客人越多他的收入也越多,他就在每碗里放超量的牛肉来吸引回头客,一碗面四块薄利多销,他每碗多放几片牛肉还赚什么钱!后来看看这样不行,钱全被他赚去了!就换了种分配方式,给他每月发固定工资,工资给高点也无所谓,这样他不至于多加牛肉了吧?因为客多客少和他的收入没关系。
但你猜怎么着?老板有点激动了,“他在每碗里都少放许多牛肉,把客人都赶走了!”“这是为什么?”现在开始轮到我们激动了。
“牛肉的分量少,顾客就不满意,回头客就少,生意肯定就清淡,他(大师傅)才不管你赚不赚钱呢,他拿固定的工钱巴不得你天天没客人才清闲呢!”当我们把这个案例告诉给其他的朋友并讨论的时候,他们先是拍案叫绝,继而沉思,时而悲愤,时而慷慨陈辞。
下面是MBA学员对这个问题的激辩,请大家先谈自己的想法1.首先我们考虑将小老板所用两种方案进行折中,即:底薪加提成的方法,提成根据每碗的利润分配。
这样既可以防止他少放牛肉,又能防止他疯狂地多放牛肉。
2.后来又想到这一条是有条件的。
问题是每碗的利润界定后怎么个分配法?一碗面能挣多少是瞒不过大师傅的,如果不能让双方的利益在某个点达到平衡,一切又会回复原样。
而要达到所说的那种平衡涉及到一个复杂的相关函数问题,说不定还要用到博弈论。
3.把面馆承包给大师傅,老板拿了提成后回家养花弄鸟去。
当然,提出这个方案后大家都有过短暂的脸红,再否定!4.然后我们谈到了企业文化、正义、道德、人性,并一致认为:管理学博大精深,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非得经过百般磨练方能修得正果,再先进的管理理论也有不适用的时候。
牛肉面的故事,却反映出了一个小企业管理中的种种问题。
首先就是一个关于大师傅激励的问题设计一个激励机制,就是在定额约束下的销量或利润累积奖励。
首先根据每碗面的顾客可接受效用制订一个材料定额,大师傅的工资还是按照销售量提成,但是前题是月度的材料消耗不得偏离定额太多,例如允许波动幅度为20%,否则只有基本工资。
『绩效管理』一碗牛肉面引发的管理思考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小店里吃面,顺便和老板聊了会儿。
谈及如今的生意,老板感慨颇多。
他曾经辉煌过——兰州拉面最红的时候在闹市口开了家拉面馆,日进斗金啊!后来却不做了。
问他为什么,他说:“现在的人贼啊!我当时雇了个会做拉面的师傅,但在工资上总也谈不拢。
”“开始的时候为了调动他的积极性我们是按销售量分成的,一碗面给他5毛的提成。
过不多久,他发现客人越多他的收入也越多,这样一来他就在每碗里放超量的牛肉来吸引回头客。
一碗面才四块,只图个薄利多销,他每碗多放几片牛肉我还赚哪门子钱啊!”老板继续说:“后来看看这样不行,就每月发固定工资,工资给高点无所谓。
这样他总不至于多加牛肉了吧?”“但你猜怎么着?”老板有点激动了,“他在每碗里都少放牛肉,把客人都赶走了!”“这又是为什么?”轮到我激动了。
老板回答:“牛肉分量少,顾客就不满意,回头客少,生意肯定清淡。
他才不管你赚不赚钱呢,他拿固定的工钱巴不得你天天没客人!”啊!尽管被管理者只有一个,一个好项目还是因为管理不善不得不退出市场。
这可是第一手的实战啊!我把这个案例告诉了其他朋友。
下面是一个博士,一个研究生,和一个MBA 对这个问题的激辩:1.首先我们考虑将小老板所用两种方案进行折中,即:底薪加提成的方法,提成根据每碗的利润分配。
这样既可以防止他少放牛肉.又能防止他疯狂地多放牛肉。
2.后来又想到这一条是有条件的。
问题是每碗牛肉的利润界定后怎么个分配法?一碗面能挣多少是瞒不过大师傅的,如果不能让双方的利益在某个点达到平衡,一切又会回复原样。
3.把面馆承包给大师傅,老板拿了提成回家养花弄鸟去。
当然,提出这个方案后大家都有过短暂的脸红。
再否定!4.我们谈到了企业文化、正义、道德、人性,并一致认为:管理学博大精深,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非得经过百般磨炼方能修得正果,再先进的管理理论也有不适用的时候。
乐聘Q职—关注微信招聘战略,招聘行业前沿信息,干货分享,微信号:cnqzhi没想到,一碗牛肉面反映出一个小企业管理中的种种问题。
管理学案例:一碗牛肉面的思考我跟朋友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小店里吃面,由于客人不多,我们就顺便和小老板聊了会儿。
谈及如今的生意,老板感慨颇多,他曾经辉煌过,于兰州拉面最红的时候在闹市口开了家拉面馆,日进斗金啊!后来却不做了。
朋友心存疑虑地问他为什么。
“现在的人贼呢!”老板说,“我当时雇了个会做拉面的师傅,但在工资上总也谈不拢”。
“开始的时候为了调动他的积极性我们是按销售量分成的,一碗面给他5毛的提成,经过一段时间,他发现客人越多他的收入也越多,这样一来他就在每碗里放超量的牛肉来吸引回头客”,“一碗面才四块,本来就靠个薄利多销,他每碗多放几片牛肉我还赚哪门子啊!”“后来看看这样不行,钱全被他赚去了!就换了种分配方式,给他每月发固定工资,工资给高点也无所谓,这样他不至于多加牛肉了吧?因为客多客少和他的收入没关系。
”“但你猜怎么着?”老板有点激动了,“他在每碗里都少放许多牛肉,把客人都赶走了!”“这是为什么?”现在开始轮到我们激动了。
“牛肉的分量少,顾客就不满意,回头客就少,生意肯定就清淡,他(大师傅)才不管你赚不赚钱呢,他拿固定的工钱巴不得你天天没客人才清闲呢!”啊!结果一个很好的项目因为管理不善而黯然退出市场,尽管被管理者只有一个。
当我们把这个案例告诉给其他的朋友并讨论的时候,他们先是拍案叫绝,继而沉思,时而悲愤,时而慷慨陈辞。
下面是一个博士,一个研究生,和一个MBA对这个问题的激辩,请大家先谈自己的想法,这可是第一手的实战啊!1.首先我们考虑将小老板所用两种方案进行折中,即:底薪加提成的方法,提成根据每碗的利润分配。
这样既可以防止他少放牛肉,又能防止他疯狂地多放牛肉。
2.后来又想到这一条是有条件的。
问题是每碗的利润界定后怎么个分配法?一碗面能挣多少是瞒不过大师傅的,如果不能让双方的利益在某个点达到平衡,一切又会回复原样。
而要达到所说的那种平衡涉及到一个复杂的相关函数问题,说不定还要用到博弈论。
3.把面馆承包给大师傅,老板拿了提成后回家养花弄鸟去。
《一家牛肉面馆引发的思考》-绩效管理我跟朋友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小店里吃面,由于客人不多,我们就顺便和小老板聊了会儿。
谈及如今的生意,老板感慨颇多,他曾经辉煌过,于兰州拉面最红的时候在闹市口开了家拉面馆,日进斗金啊!后来却不做了。
朋友心存疑虑地问他为什么。
“现在的人贼呢!”老板说,“我当时雇了个会做拉面的师傅,但在工资上总也谈不拢”。
“开始的时候为了调动他的积极性我们是按销售量分成的,一碗面给他一元的提成,经过一段时间,他发现客人越多他的收入也越多,这样一来他就在每碗里放超量的牛肉来吸引回头客”,“一碗面才五块,本来就靠个薄利多销,他每碗多放几片牛肉我还赚哪门子啊!”“后来看看这样不行,我当老板,钱全被他赚去了!于是就有换了原来的那种分配方式,给他每月发固定工资,把工资提到比原来更高,高点也无所谓了,这样不至于多加牛肉了吧?因为客多客少和他的收入没关系。
”“但你猜怎么着?”老板有点激动了,大声说‘他开始在每碗里都少放牛肉,少的不像话把客人都赶走了!”“这是为什么?”现在开始轮到我们激动了。
“牛肉的分量少,顾客就不满意,回头客就少,生意肯定就清淡,他(大师傅)才不管你赚不赚钱呢,他拿固定的工钱巴不得你天天没客人才清闲呢!”啊!结果一个很好的项目因为管理不善而黯然退出市场,尽管被管理者只有一个。
是啊,就这个小小牛肉面的故事,却反映出了一个小企业管理中的种种问题。
每碗多放几片牛肉这是典型的虚增成本以获取牟利的手段,该激励方案的缺失在于只有正增长奖励没有负增长控制,所以成本只会不断上升,这个在90年代只追求市场份额和销量而不注重成本与资金链控制的年代十分普遍,比如三株、爱多等,各地分公司只对销量负责,不对成本负责,所以刺激了执行者借机为自己铺路牟利,导致了整个公司摊子越铺越大,利润率不断下降,资金链变得异常脆弱,进而引发各种管理危机。
简单的说解决的办法就是,双方协定好一个成本平均值,比如一斤牛肉不得少于产生10碗面条的产量,如果多了,那么不另外计算因为这会丧失市场竞争力,如果少了,那么少多少就不提产量奖金多少甚至于如果浪费严重还要扣除奖金,这样,做厨师的就会给你好好控制成本以便他能拿到这部分奖金,但是同样也不会给你缺斤少两,因为对他没好处。
一碗牛肉面引发的管理难题我跟朋友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小店里吃面,由于客人不多,我们就顺便和小老板聊了会儿。
谈及如今的生意,老板感慨颇多。
他曾经辉煌过,后来却不做了。
朋友心存疑虑地问为什么。
老板说:“我当时雇了个拉面的师傅,但在工资上总也谈不拢。
开始的时候为了调动他的积极性,我们是按销售量分成的,一碗面给他0.5元的提成,经过一段时间,他发现客人越多他的收入也越多,这样一来他就在每碗面里放超量的牛肉来吸引回头客。
当时一碗面才4块钱,本来就靠薄利多销,他每碗多放几片牛肉我还赚哪门子钱啊!”“后来看这样不行,钱全被他赚去了,我就换了种分配方式,给他每月发固定工资,工资给高点也无所谓,这样他不至于多加牛肉了吧?因为客多客少和他的收入没关系。
你猜怎么着?”老板有点激动了,“他在每碗面里都少放牛肉,把客人都赶走了!”“牛肉的分量少,顾客就不满意,回头客就少,生意肯定就清淡,大师傅才不管你赚不赚钱呢,他拿固定的工钱,巴不得你天天没客人才清闲呢!”结果,一个很好的项目因为管理不善而黯然退出市场,尽管被管理者只有一个人。
我们把这个案例告诉其他的朋友并展开讨论:1.首先我们考虑将小老板所用的两种方案进行折中,即底薪加提成的方法,提成根据每碗的利润分配。
这样既可以防止他少放牛肉,又能防止他多放牛肉。
2.这一条是有条件的,前提是每碗的利润界定后怎么分配。
一碗面能挣多少是瞒不过大师傅的,如果不能让双方的利益在某个点达到平衡,一切又会恢复原样。
要达到那种平衡,涉及一个复杂的相关函数问题,说不定还要用到博弈论。
3.把面馆承包给大师傅,老板拿了提成后回家养花弄鸟去。
当然,提出这个方案后大家都有过短暂的脸红,然后否定!4.接着,大家谈到了企业文化、正义、道德、人性,并一致认为:管理学博大精深,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非得经过百般磨炼方能修得正果,再先进的管理理论也有不适用的时候。
是啊,就是这个小小的牛肉面的故事,却反映出了一个小企业在管理中遇到的种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