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易错易混点
- 格式:doc
- 大小:142.50 KB
- 文档页数:11
中考物理会考易错知识点汇总中考物理易错知识点汇总1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
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2、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3、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4、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5、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
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
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9、惯性是属性不是力。
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10、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
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11、1Kg≠9、8N。
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杠杆调平: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右调。
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17、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
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18、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字母。
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100个易错知识点归纳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100个易错知识点归纳电学:1.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而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2.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但电压表可以测电源电压。
3.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安全电压应不高于36V,而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
4.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玻璃和某些热敏电阻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5.导体容易导电,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6.在一定条件下,导体和绝缘体可以相互转化。
7.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时不考虑)。
电阻的大小与电压、电流大小无关。
8.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9.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10.伏安法测电阻原理为R=U/I,而测电功率原理为P=UI。
测电阻和测电功率都需要搞定U、I两个量,因此电路图一般也一样。
11.在串联电路中,电压U、电功W、电功率P、电热Q与电阻R成正比;在并联电路中,电流I、电功W、电功率P、电热Q与电阻R成反比。
___为“串正并反”。
12.在生活中,要做到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13.开关应连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
两孔插座(左零右火)和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上地)的使用也需要注意。
14.“220V100W”的灯泡比“220V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也更粗。
15.在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
多并一个用电器,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总功率增大。
无论在串联电路还是在并联电路中,某一个电阻的阻值变大了,则整个电路的等效总电阻也变大。
16.在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会导致保险丝熔断,产生的原因有两个:短路和总功率过大。
17.磁体自由静止时,指南针的一端是南极(S极),指北的一端是北极(N极)。
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磁体的内部方向相反)。
2018中考物理:易错点100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中考物理易错点100例
1.弹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2.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4.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5.炒菜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后的水蒸气
6.雪灾时在马路上撒盐是为了降低积雪的熔点
7.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汽化
8.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9.从水面上看到水中的鱼,看到的是
鱼的虚像
10.近视眼是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
11.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12.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没有光射入我们的眼晴
13.用磨砂玻璃做教室的黑板是为了克服漫反射
14.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15.老年人通过放大镜看书,看到的字的实像
16.光照在物体上时,物体的颜色由照射光的颜色决定
17.测量工具选择时,分度值越小越好
18.小明坐在行驶的船中,看到河岸的青山往后运动,他以青山为参照物
19.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20.质量大的物体密度一定大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2018年中考必知物理100个高频易错点电学:1。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垭賊裆鳄鈦錢祕篑訴潯鑽摅曖貺诳嶠賣挟劲锓紹礼热鳗财錫伫鉛礎惱災缇麦毵擊鹩决荤颡蘚剐奧勱躡磽樯滗浒睐踐镗鈣醫腫閘递渑诨澤鲱郐谩侨稅鹈毁晓鳥誠谙坛蕕烁騰釅瀆灿賁蝎瘓缍还瘾辘皺许秘缪綃瀦賂纬揽鲐鐳箦啭贲。
2。
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
(电压表可以测电源电压)3。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安全电压应不高于36V,家庭电路电压220V。
4。
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玻璃、某些热敏电阻温度越高电阻越小)。
5。
能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错,应该是“容易”,“不容易”)。
6。
在一定条件下导体和绝缘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7。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
电阻的大小与电压、电流大小无关!构撷铙觉鋝从鎩銦刘鍍络馬鳗咼职餅饅拢壓鷓晖鲥軋伫溫鲒漿袅縊義齲镨劌嚀顙价聲勵緗橥潤吨诂诺寝梟頊偾鱭輕鳅陳缩請历涝蕷鈍枭陘辮戆氌冲镉谑陽顶执縟鎩閿鑰鑼賦崍爺单题勵卖梦諫铿刪寢煒纹众裤繢皲鍰诲釁囱鑼藪。
8。
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9。
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恋鵠厂三殡紜絢鈔撈鏘蘞对变鉴虯枣睑綏餓懟膾蒔緊涇渙遼賞盖阖龉镘馬齬詿犊赁厣鯗謹諉齲珏畬鑣幂蕆衅颏瑤勛挣鬧雛紛妝貪蕷鍘铒襝铊卤餑摑麥谬堯締睪饗弒絆镗檻恸寝幬诎妇铜导錕仪铷鎩鷓減蟄緩轟垦濁庑盧韃骤維嬤。
10。
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U/I;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UI。
(测电阻和测电功率都要搞定U、I两个量,所以电路图一般也一样)鍰鑽鸢藹媧傥讣縝瀝樣蕩绒损湾樱恼谛谜鲑骐结漬釣鶴铼吗閫緊鏌祷饶綰抚账篮儼鲞澆诗篤蓦韓黷辊講组嶁氇齦须凑蹣萵积绥繳從鷂鋮凫懼岚赐饒畬勁攛褛馁晔枨澜儔茑癢訖滩傥礫燭驂蔺约鰱猶扩髅镄悅魷褻鱗莶蝕掄硯恒響。
中考物理复习易错知识点中考物理的基础知识中存在部分易错知识点,这是学生在学习的进程中遇到的障碍和绊脚石,如果学生在学习进程中能够掌控了这些易错知识点,会使物理学习有较大的进步和提高。
下面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中考物理复习易错知识点,欢迎大家浏览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物理复习易错知识点1、电能表读数是两次读数之差,最后一位是小数。
2、运算电能可以用KW和h运算,最后再用1KWh=3、6×10 6J换算。
3、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是固定不变的,但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是变化的。
但在变化时,电阻是不变的。
可根据R=U2/P运算电阻。
4、家庭电路中开关必须和灯串连,开关必须连在火线上,灯口螺旋要接零线上,保险丝只在火线上接一根就可以了,插座是左零右火上接地。
5、磁体上S极指南(地理南级,地磁北极,平常说的是地理的两极)N极指北。
6、奥斯特发觉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制成了电动机,法拉第发觉了电磁感应现象,制成了发电机。
沈括发觉了磁偏角。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卢萨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贝尔发明了电话。
7、磁盘、硬盘运用了磁性材料,光盘没有运用磁性材料。
8、电磁波的速度都等于光速,波长和频率成反比。
9、电动机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外电路有电源。
10. 发电机原理:电磁感应,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外电路无电源。
中考物理复习易错知识点1、反射和拆射总是同时产生的。
2、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照光的反射定律。
3、平面镜成像:一虚像,要画成虚线,二等大的像,人阔别镜,像大小不变,只是视角变小,感觉像变小,实际不变。
4、照像机的物距:物体到相机的距离,像距:底片到镜关的距离或暗箱的长度。
投影仪的物距: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像距:屏幕到投影仪的距离。
5、照相机的原理: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的原理:2f u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6、透亮体的色彩由透过和色光决定,和物体顔色相同的光可以透过,不同的色光则被吸取。
中考物理总复习易错知识点108条中考物理总复习易错知识点108条1. 导言物理作为一门理科学科,是中考中难度较大的科目之一。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本文总结了中考物理中易错的108个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加深对这些易错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 力学部分2.1 Newton第一定律Newton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规定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同学们在解题时要注意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合理运用此定律。
2.2 Newton第二定律Newton第二定律是质点运动定律的核心定律,它规定了物体受力与加速度的关系:F=ma,其中F表示物体受力,m表示物体质量,a 表示物体加速度。
同学们在解题时应注意保持单位一致,并灵活应用此定律。
2.3 Newton第三定律Newton第三定律是力学中一条非常重要的定律,它规定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互相抵消的,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同学们在解题时要善于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明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
3. 热学部分3.1 温度与热量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度量,用摄氏度(℃)或开氏度(K)表示。
热量则是物体的热能传递和储存的形式,单位是焦耳(J)。
同学们在解题时要注意区分温度和热量的概念,运用好温度与热量的转换公式。
3.2 热传递方式热传递方式有导热、对流和辐射。
导热是通过物质颗粒的碰撞传递热量,对流是热量通过流动的流体传递,辐射是通过电磁波的辐射传递热量。
同学们要了解这三种热传递方式的特点,能够应用于具体题目中。
3.3 相变与热膨胀相变是物质由一种物态转化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常见的有熔化、凝固、汽化和凝华。
热膨胀则是物体受热后体积增大的现象,同学们在解题时要熟悉各种物质的相变规律和热膨胀的计算方法。
4. 光学部分4.1 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有直线传播和反射、折射等现象。
同学们在解题时要了解光的传播规律,善于利用几何光学知识来分析光线的传播路径。
中考物理总复习易错知识点中考物理考试是考察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掌握程度的考试,涉及的知识点众多。
下面是一些中考物理易错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你复习有所帮助。
1.物理学概念理解的混淆:在复习物理学概念时,很容易混淆一些相似的概念,比如力和功、功率和能量等。
要清楚地理解这些概念的定义和区别,避免在考试中混淆概念。
2.电路分析问题:电路分析是中考物理中比较复杂的部分,容易出错。
在分析电路时,要注意电流的方向、电阻的串并联关系、节点电压的计算等。
同时,要熟悉各种电路元件的特性,比如电阻、电容和电感等。
3.力的平衡和合力的计算:力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但是在计算力的平衡或者合力时,往往容易出错。
要注意在力的平衡问题中,对称的力应该相互抵消;在合力计算时,要考虑力的方向和大小的综合效果。
4.机械波的传播问题:机械波的传播是中考物理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包括波的类型(横波和纵波)、波的传播速度和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等。
在复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5.光学问题的分析:光学是中考物理的一个复杂部分,涉及光的反射、折射、色散和光的成像问题等。
在解决光学问题时,要注意使用光的传播路径和物理规律进行分析。
6.能量转化和守恒问题: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是中考物理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涉及机械能、势能和动能等。
在解决能量转化和守恒问题时,要注意能量的转化过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7.分子运动理论:分子运动理论是中考物理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涉及分子速率和温度的关系、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相变等。
在复习时,要注意理解分子运动的特点和物质状态的改变。
总之,在复习物理时,要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要注重对解题方法的掌握和训练。
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际应用,提升自己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祝你顺利通过中考物理考试!。
2018中考物理易错知识点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专业知识放在首位。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2016中考物理易错知识点。
2016中考物理易错知识点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
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2、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3、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4、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5、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
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
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9、惯性是属性不是力。
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10、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
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2016中考物理易错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2018中考物理:50条易错点整理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声学1.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2.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生的音调会不同3.“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4.根据音色可以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5.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光学6.人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并没有光线射入眼睛7.阳光透过树叶缝隙在地面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像8.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9.在岸上看到水里的鱼比它的实际位置浅一些热学10.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属于凝华现象11.炎热的夏天,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雪糕冒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2.在房间抽烟时,整个房间都油烟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3.打扫卫生时房间内尘土飞扬,这种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4.糖放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甜了,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5.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16.扩散现象说明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17.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18.塑料吸盘能牢牢地吸附在玻璃上,主要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19.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的冰没有内能,分子不运动21.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22.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可能减少23.物体温度不变,它的内能可能增加24.温度升高越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25.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越多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2018年中考物理容易被理解错误的知识点1. 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2. 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3.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
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4. 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5. 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 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
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
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9. 惯性是属性不是力。
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10. 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
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11. 1Kg≠9.8N。
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 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 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 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 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 杠杆调平: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右调。
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17. 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
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中考阅卷组长整理的云南20个易错易混点1.混淆声音的三个特征与声音的产生及传播,减弱噪声的途径【试题】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能区分小提琴和钢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B.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开始做上课准备,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在紧邻居民住房的高速公路旁修建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音【错解】【正解】B2.混淆光现象的成因【试题】下列事例及现象中,由光的折射产生的是()A.小孔成像实验B.海市蜃楼C.在公路上急转弯处安装的”拐弯镜”能帮助司机提前知道弯道前方的情况D.城市里的一些高楼采用玻璃幕墙进行室外装潢,造成一定程度的“光污染”【错解】【正解】B3.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不透彻容易出错【试题】毕业前夕,摄影师用一架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各班的同学照毕业相,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
遇到人数较多的班级,摄影师会增大镜头到同学们的距离,此时所成的像到镜头的距离________。
【错解】会聚;增大【错因分析】认为在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增大,像距也随着增大。
【正解】会聚;减小4.误认为“白气”是水蒸气【试题】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
下列有关形成“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B.打开软木塞的热水瓶口处会出现“白气”,这是瓶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C.清晨能看到河面上有一团团的“白气”,这是河面上水的蒸发现象D.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这是冰箱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错解】5.对摩擦力的方向判断及影响摩擦力的因素理解不透彻容易出错【试题】下列关于摩擦力的事例中说法正确的是()A.人在水平地面上向前行走的过程中,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方向向后B.用力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未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C.自行车刹车中,用力捏闸柄,是通过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增大摩擦力D.在水平地面上匀速推动各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长方体木箱,侧放比平放时的推力大【错解】6.对力与运动的关系以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理解容易出错【试题】星期天,小雨去逛商场,在她乘坐观光电梯的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电梯匀速上升时,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小雨是静止的B.电梯匀速下降时,以电梯为参照物,小雨是运动的C.电梯匀速上升时,电梯对小雨的支持力大于她自身的重力D.电梯匀速下降时,电梯对小雨的支持力等于她自身的重力【错解】7.不理解弹簧测力计的测力原理【试题】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 N 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 .0 NB .2 NC .4 ND .8 N 【错解】,①弹簧受到拉力一定会伸长,其示数不可能为零;②力F 对弹簧拉力与弹簧对力F 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③若力F 与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等,测力计不能保持静止【正解】C.测力计原理是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量与受到拉力成正比,故其示数大小只跟与弹簧相连的挂钩上的拉力有关,拉力为4 N ,故示数为4 N 。
8.对固体压强的计算公式理解不透彻【试题】边长为1 dm ,质量为10 kg 的正方体,放在边长为50 cm 的水平桌面中央,则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为( )A .10 PaB .100 PaC .400 PaD .104 Pa【错解】,没有正确理解压强的物理概念、公式以及单位。
压力的受力面积指实际接触面积【正解】D.p =F S =G S =mgS=错误!=104 Pa 。
9.对于流体流速大小的判断及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容易混淆【试题】水翼船下部的水翼做成上表面凸起,下表面平直的形状,当水翼船在水中高速行驶时,水翼船便获得升力,这是因为( )A .水翼上方水流速大,压强小B .水翼上方水流速大,压强大C .水翼下方水流速大,压强小D .水翼下方水流速大,压强大【错解】10.对惯性、物体的运动状态、做功理解容易出错【试题】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跳高运动员跳起后,在惯性的作用下向上运动 B .铅球离开手后飞行过程中,手的推力在对铅球做功C .800 m 赛跑中,运动员匀速通过弯道时,运动员的运动状态不变D .站在主席台上宣誓的运动员代表受到的支持力与他对主席台的压力大小相等 【错解】【正解】D11.物体的浮沉条件理解不透彻【试题】如果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的两杯盐水中,鸡蛋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 甲、F 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ρ甲<ρ乙 F 甲=F 乙B .ρ甲<ρ乙 F 甲<F 乙C .ρ甲>ρ乙 F 甲=F 乙D .ρ甲>ρ乙 F 甲>F 乙 【错解】,物体在液体中浮沉不是由浮力决定的,而是由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 悬浮时 ρ物=ρ甲漂浮时 ρ物<ρ乙【正解】A 12.忽略动态杠杆的特殊性 【试题】如图所示,一根质地均匀的木杆可绕O 点自由转动,在木杆的右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杆的作用力F,使杆从OA位置匀速转到OB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A.一直是变大的B.一直是不变的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错解】,向上拉杠杆时,越向上用力越大,没有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进行深入的分析,想当然而忽略了中间的水平位置B,力F的力臂不变,物重(阻力)不变,阻力作用点位置不变,力F也不变,物重的方向竖直向下,拉到水平位置时,阻力臂最大,再上升时,阻力臂又逐渐减小【正解】C.由OA拉至OB时,阻力不变、阻力臂先变大后变小、动力臂不变。
根据F1·l1=F2·l2,可知力F 先变大后变小。
13.不理解做功的两个因素【试题】一个足球运动员用100 N的力踢一个重为5 N的足球,球离脚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滚动了30 m。
在足球滚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为()A.3 000 J B.500 J C.150 J D.0 J【错解】A【错因分析】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即有力的作用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两个因素缺一不可,若对物体没有力的作用,即使移动了距离,人对该物体也不做功。
【思路分析】运动员踢球可分为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运动员用力踢球,球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同时满足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人对球做了功,但由于移动的距离不知道,此功的大小不能确定;第二个过程是球离开脚后,依靠惯性前进30 m,在此过程中球不再受到运动员的作用,运动员对足球不做功。
【正解】D14.没有正确理解功、功率、机械效率之间的关系【试题】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是()A .功率越大,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大B .做功越少,功率越小,机械效率越小C .功率越大,反映做功越快,与机械效率无关D .机械效率越大,表明它做的功越多 【错解】机械效率无关。
15.没有理解机械能守恒【试题】如图所示,铅球从出手到将要落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A .铅球由a →b 时,动能逐渐增大B .铅球在b 点的机械能大于a 点的机械能C .铅球由b →c 时,机械能逐渐减小 D .铅球在c 点时动能最大 【错解】16.误以为相互吸引的两个轻小物体一定是带异种电荷【试题】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正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B .乙球一定不带电,丙球可能带负电C .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D .乙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 【错解】【正解】C17.对串、并联电路理解不透彻【试题】定值电阻R 1和R 2分别标有“10 Ω 1 A ”和“15 Ω 0.6 A ”的字样,现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到某电源两端,为了不损坏电阻,该电源电压不能超过________V ;若将它们并联起来,在不损坏电阻的情况下,干路上的最大电流是________A 。
【错解】【正解】15;1.518.对电路出现故障位置及故障类型判断不准【试题】如图所示为小明连接的电路,他检查导线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S,发现两灯均不发光,于是他用一根导线分别连接到ab、bc、cd和ac两点,灯L1、L2均不发光,再用导线连接到bd两点时,灯L1发光,L2不发光,由此判定电路的故障是()A.灯L1与开关S均开路B.灯L2与开关S均开路C.灯L1与开关S均短路D.灯L2与开关S均短路【错解】【正解】B19.错误地理解磁感线【试题】关于磁场和磁感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磁铁周围才有磁场B.磁感线是由铁屑组成的C.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D.在磁场中某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南极的指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错解】磁感线都是从磁体北极出发,回到磁体南极。
20.对电磁感应现象应用不能正确识别【试题】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事例都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①来回摇晃手摇式电筒,使磁体在线圈中运动,小灯泡就能发光;②对着动圈式话筒说话,声音带动线圈在磁场中运动,产生变化的电流;③将带有磁条的银行卡在POS机中的线圈中刷一下,POS机便通过产生的电流读出银行卡的信息;④动圈式扬声器的线圈中通过变化的电流时,线圈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带动纸盆振动发出声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错解】B或D【错因分析】没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实质,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结论是闭合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
【正解】A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