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
- 格式:xlsx
- 大小:29.91 KB
- 文档页数:6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09.30•【文号】教民厅函〔2019〕11号•【施行日期】2019.09.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族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民厅函〔2019〕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有关研究生招生单位:根据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20年继续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下简称骨干计划),安排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1000人、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4000人。
现将招生计划下达给你们,并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结合民族地区实际,调整优化生源和专业结构,切实做好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服务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及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
1. 骨干计划是国家定向培养专项招生计划(包括全日制、非全日制),作为动态调整增量,在全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之内单列下达,请各招生单位在本单位研究生招生总计划内做好统筹安排。
未完成的骨干计划原则上不得挪用。
2. 骨干计划招生是全国研究生招生的一部分,严格执行《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和博士研究生年度招生文件,坚持“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原则。
3. 各招生单位要结合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将骨干计划集中安排到本单位优势学科专业,加大民族地区急需紧缺人才、特别是理工农医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
二、招生对象1. 生源地在内蒙古、广西、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工作满3年以上,报名时仍在当地工作的汉族考生。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国家积极推动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旨在加强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选拔一批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创新精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本文将对《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进行相关参考内容的介绍。
一、计划实施的目的1.培养和选拔一批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创新精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人才;2.促进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向教育、科技、文化、农业、医疗等重点领域集聚;3.推动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招生对象和条件1.招生对象为少数民族学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相关规定;2.大学本科生要求高中阶段有一门国家课程层面的学科竞赛获奖或专业类竞赛第一名、市级及以上体育竞赛前三名、文艺竞赛一、二等奖、省级及以上文化历史知识竞赛前几名等,考取人数不超过计划的30%;3.硕士研究生重点考虑本科阶段获得过国家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国家级、教育部级、省部级、市级及以上的科技、文化竞赛、发表过顶级学术论文等,考取人数不超过计划的40%;4.博士研究生要求有正常的硕士研究生学历,并在硕士阶段获得过国家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国家级、教育部级、省部级、市级及以上的科技、文化竞赛、在领域内多次发表顶级学术论文等,考取人数不超过计划的30%。
三、考核评价与选拔方式1.综合成绩采用两级方案进行考核,第一级采用专家组面试,第二级采用学科竞赛成绩和素质测评成绩;2.通过对报名者进行深入了解,评定其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综合评价其个人才情和创新意识,对符合要求的考生进行录取。
四、计划分配方式1.总计划招收各民族博士学位研究生1500名,硕士学位研究生3000名,本科学生10000名,分布在少数民族聚居地以及各省区市重点高校和优势学科院校;2.其中,每个省区市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分别分配30%和40%至本省区市高等教育机构,其余分别分配至全国高等教育机构;3.本科生招收计划,以各省区市民族比例为基础制定,各地应按照文化、历史、语言等特征分配,确保全国各地少数民族学生有机会参与到本计划中来;4.计划实施单位应根据相关规定,加强对招生工作的督导、管理和服务,并细化各项记录与统计工作,便于计划的考核、统计和推进工作开展。
内蒙古2020年少干人才计划研究生报考须知_少干人才计划是什么内蒙古2020年少干人才计划研究生报考须知_少干人才计划是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2020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进入后半段,还有10天的时间报名就将结束,大多数人都完成了报名,正在努力的备考。
研究生考试的难度是很大的,没有充足的准备很难顺利上岸。
今天给大家介绍内蒙古2020年少干人才计划研究生报考须知!内蒙古2020年少干人才计划研究生报考须知(官方)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民厅【2019】11号)精神和相关规定,为方便考生做好网上报名审核工作,现将有关报考条件及要求通告如下:一、报考条件1.考生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和博士研究生年度招生文件有关要求报考。
2.我区境内蒙古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等少数民族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二、报考要求(一)硕士研究生报名1.应届毕业生:按照网上报名审核程序,须在网上提交的审核材料有:身份证、学生证、在校证明(须写明入校前所在省份、入校及毕业时间、所在院系及所学专业、能否正常毕业等内容)。
2.往届生(非在职):按照网上报名审核程序,须在网上提交的审核材料有:身份证、户口本、毕业证和学位证。
3.在职人员:按照网上报名审核程序,须在网上提交的审核材料有:身份证、户口本、毕业证和学位证、单位同意报考证明(加盖单位公章、法人签字)。
企事业单位在职汉族考生到教育厅办理手续时,需提供3年以上的劳动合同、社保部门出具的社保个人参保缴费证明和明细表原件及复印件。
(二)博士研究生报名1.应届、往届、在职人员凡符合报考博士研究生条件的,其所需在网上提交的审核材料、程序与报考硕士研究生相对应人员相同。
2.博士研究生报考最多可报考3所学校(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可报考),在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报考登记服务管理系统一次报考3所或3所以内学校,提交材料后不可更改或增添学校。
2023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分配表
2023年,根据中央和地方关于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支持,按照各地少数民族分布比例,结合少数民族发展需求,出台《2023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分配表》。
一、财政投入
针对少数民族特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国将投入1000亿元用于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拨付的资金将根据少数民族在不同地区的比例进行分配。
二、投入领域
1、教育:财政投入将用于改善少数民族学校的教学设施,改善教学条件,支持少数
民族学校的教育投入;
2、医疗:财政投入将用于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医疗条件,支持少数民族医院投入,保
障少数民族人口健康;
3、科技:财政投入将用于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高少数民族
地区的科技水平;
4、文化:财政投入将用于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保护和发展,提升少数民族文化
质量;
5、民生:财政投入将用于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提高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
三、项目执行
每个省份将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省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分配表,确定资金拨付领域,明确投入比例,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具体项目,加强项目建设和实施。
《2023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分配表》的出台,旨在加快少数民族发展,改善少数民
族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营造良好的少数民族发展环境,使少数民族得到更好的发展机遇,实现更加均衡发展。
教育部少干计划分配表
根据教育部少干计划的分配原则,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分配表,具体分配情况可能因地区和需求而有所不同:
- 北京市:
- 北京大学:20名
- 清华大学:15名
- 中国人民大学:10名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名
- 北京师范大学:5名
- 上海市:
- 复旦大学:20名
- 上海交通大学:15名
- 华东师范大学:10名
- 华东理工大学:5名
- 上海财经大学:5名
- 广州市:
- 中山大学:20名
- 华南师范大学:15名
- 广州大学:10名
- 华南理工大学:5名
- 华南农业大学:5名
- 成都市:
- 西南交通大学:20名
- 四川大学:15名
- 电子科技大学:10名
- 西南财经大学:5名
- 西南民族大学:5名
- 武汉市:
- 武汉大学:20名
- 华中科技大学:15名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0名
- 华中师范大学:5名
- 武汉理工大学:5名
以上只是一个示例,具体的分配将根据各个大学的参与意愿、资源情况、评选和审核等因素进行确定。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是国家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群体中优秀人才接受高等教育和深造的政策。
这一计划分为文、理、工三类专业,针对学士、硕士、博士层次的不同需求,对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进行招生,旨在提升少数民族群体整体素质和科技水平。
在文科类别中,招生专业包括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等。
历史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对历史文物进行文献学和考古学研究的高层次人才,哲学专业旨在培养能够进行哲学思辨和社会理论研究的高层次人才,文学专业则着重培养能够进行文学批评、创作和翻译的高层次人才,法学专业主要培养具备优秀法律素养、执业能力和实践经验的高层次人才,经济学专业着重培养掌握市场经济和财务管理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在理科类别中,招生专业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
数学专业主要培养能够研究数学基础理论、化学专业则着重于培养具有很强理论与实践能力、物理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卓越地完成物理实验研究并取得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的高层次人才。
在工科类别中,招生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培养能够掌握计算机系统及其应用的原理和技术、机械工程则着重于培养能够设计和制造工程器具和产品的高层次人才、电子信息专业则主要培养能够研究电子信息传输、处理和控制技术的高层次人才。
除了以上专业,还有交叉学科的跨专业人才培养,例如统计学、生态学、农业科学等专业。
在招生计划中,这些专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也是极其受欢迎的。
总之,不管是哪个专业领域,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都为各个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提供契机,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同时也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人才能量。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分配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是国家为优秀的少数民族人才设立的一个重要的扶持项目。
为了更加科学、公平、合理地实施该计划,国家颁布了一份详细的分配表,以下是该表的主要内容:1.学科领域分配该分配表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少数民族发展实际,将学科领域分为三大类:一是国家中长期发展重点学科和领域;二是我国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需要的学科和领域;三是其他学科和领域。
其中,对前两类学科领域予以重点支持和倾斜,后一类学科领域也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2.资金分配国家将为该计划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根据财政状况和计划实施需求进行合理分配。
具体而言,将优先保障国家中长期发展重点学科和领域的资金需求,其次是我国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需要的学科和领域,最后是其他学科和领域。
3.鼓励创新该分配表鼓励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在学术和科技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就,对其进行适当的奖励。
同时,对于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将优先推荐他们参加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并为其提供必要的科研经费支持。
4.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国家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包括税收优惠、享受社会保险和医疗保健、子女教育支持等方面。
同时,国家也将积极探索本土化的服务措施和文化支持,例如保障少数民族人才的宗教信仰自由、提供针对性的职业发展培训等。
结论:以上就是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分配表的主要内容。
这份分配表在学科领域的支持和倾斜、资金的分配、鼓励创新、政策的支持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规划,旨在推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专业发展、个人成长和社会融合。
相信在这份计划的有效落实下,我们一定能够看到更多出色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涌现和成就。
2024年少数名族骨干计划分配表2024年,我国继续推进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旨在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和干部队伍建设。
以下是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整理出的2024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分配表,详细阐述了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分配名额及具体要求。
一、计划概述1.培养目标:培养一批具有坚定政治立场、业务能力强、熟悉民族工作、忠诚党的事业的少数民族骨干人才。
2.培养对象:全国55个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的在职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3.培养方式:采取在职学习、脱产学习、委托培养等多种形式,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提高少数民族骨干的综合素质。
二、分配表1.内蒙古自治区- 分配名额:1000人- 培养方向: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领域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分配名额:1500人- 培养方向: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民族宗教、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领域3.广西壮族自治区- 分配名额:800人- 培养方向: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领域4.宁夏回族自治区- 分配名额:500人- 培养方向: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民族宗教、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领域5.西藏自治区- 分配名额:600人- 培养方向: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民族宗教、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领域6.其他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 分配名额:共计1500人- 培养方向:根据各地实际需求,重点培养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人才三、实施要求1.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实施,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计划顺利推进。
2.各培养单位要严格选拔程序,确保培养对象的质量。
3.培养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少数民族骨干的实际工作能力。
4.各级政府要为培养对象提供必要的支持,包括政策、资金、培训资源等。
总结:2024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分配表旨在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骨干人才,以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024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摘要:一、前言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背景与意义三、2024 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概述四、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政策及报考条件五、招生计划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影响六、展望未来:培养更多的高层次骨干人才正文:一、前言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成为了当务之急。
为了更好地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我国政府在教育领域制定了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
本文将重点介绍2024 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的分配情况,以及相关政策和报考条件。
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背景与意义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是我国政府为了解决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短缺问题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
该计划旨在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素质、能够为家乡发展做出贡献的少数民族骨干人才。
这对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2024 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概述根据相关资料,我们整理了2024 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各个省份的招生计划数量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在稳步增长。
这将有助于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
四、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政策及报考条件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需具备一定的资格。
首先,考生需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户籍;其次,考生需具备良好的学术表现和综合素质;最后,考生需符合招生单位的相关要求。
通过这些条件,我们可以确保选拔出的人才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潜力。
五、招生计划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影响通过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我国政府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这些人才在毕业后回到家乡,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为家乡带来了新的活力。
六、展望未来:培养更多的高层次骨干人才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需求日益增长,培养更多的高层次骨干人才成为了当务之急。
2024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研分配表近年来,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一直备受关注。
作为国家为了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而设立的政策,该计划的实施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2024年的考研分配表更是备受关注,下面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该分配表的内容和影响。
1. 2024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研分配表概述在深入分析2024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研分配表之前,让我们首先了解一下该计划的背景和目的。
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少数民族优秀学生的选拔和培养,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动民族团结。
在这一背景下,2024年的考研分配表显得尤为重要。
2. 分配表内容详解2024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研分配表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专业分配、地区分配、学位等级要求、培养计划等。
通过深入研究分配表的内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各个少数民族学生的具体分配情况,以及在哪些领域有着重点培养和支持。
3. 分配表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影响2024年的考研分配表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该分配表的公布为少数民族学生在考研选择专业和地区时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指引,能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具体的分配政策和计划下,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享受政策的支持,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能力。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2024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研分配表,我个人认为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政策,对于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这一政策的实施,能够更好地发掘和培养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优秀人才,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也能够促进各个地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民族团结事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总结回顾通过对2024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研分配表的全面评估和分析,我们不仅更深入地了解了该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影响,也对其背后的宏大目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希望该政策能够得到更好的实施和落地,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和发展带来更多正能量。
2023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生计划分配表一、概述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步入全面提质增效的新阶段,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更加凸显其重要性。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工作一直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为了促进少数民族教育的公平与发展,在2023年,特将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生计划分配表制定如下。
二、招生计划分配表1. 招生计划总人数: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各高校划分部分计划用于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生,具体人数以各高校实际招生计划为准。
根据《关于做好2023年本科招生工作的通知》,2023年全国高校普通类本科招生计划为30万人,且按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设定少数民族招生计划比例。
据此,招生计划总人数设定为不超过30万人。
2. 招生计划地域分配:(1)东部地区:占少数民族人口比例的70。
(2)中部地区:占少数民族人口比例的20。
(3)西部地区:占少数民族人口比例的10。
3. 招生计划专业分配: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生计划将覆盖各专业领域,包括工程、科学、文学、经济、医学等。
招生计划中不设专业限制,按照考生志愿和综合素质综合分配。
三、招生计划分配原则1. 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在各地区合理配置招生计划比例,确保招生计划在不同地区的均衡分配。
2. 公平竞争原则: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加招生考试,并根据其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选拔合适的学生,确保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
3. 扶持引导原则:对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生的学生,采取特别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帮助其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学习和生活。
四、招生计划实施方式1. 招生政策宣传:各高校应加强招生政策宣传,确保少数民族学生了解相关政策和申请要求,提高其报考意愿。
2. 考试组织实施:招生计划应统一参加全国高考,并在高考成绩基础上,根据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生标准进行选拔。
3. 优待政策实施: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生的学生,可以享受高校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优待政策,包括奖学金、资助和就业援助等。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研2024分配表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研2024分配表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多元化发展,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成为了国家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了更好地培养和支持少数民族的优秀学子,中国教育部于2024年出台了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研分配表。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来评估这一计划,并探讨它对少数民族学生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研的背景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少数民族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
然而,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导致了少数民族学生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为了弥补这一差距并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学术水平,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研分配表应运而生。
2.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研的优点2.1 培养优秀少数民族人才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研分配表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和选拔优秀的少数民族人才。
通过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多的奖学金、学习资源和指导,这一计划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进入中国顶尖高校和研究机构,从而为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贡献力量。
2.2 增加民族团结和多元文化的推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作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通过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研分配表的实施,可以增加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了解,促进民族团结和推动多元文化的发展。
3.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研的挑战3.1 资源配置问题尽管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研分配表的目标是向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资源的分配是否合理以及是否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仍然是一个挑战。
教育部门需要思考如何合理配置资源,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受益。
3.2 考核体系的公平性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研分配表的实施也面临着考核体系的公平性问题。
如何确保考核的公正性,避免因为少数民族身份给予特殊待遇或者歧视,是教育部门需要认真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少数民族骨干人才计划”(各院校)名额分配表招生单位博士计划硕士计划小计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陕西新疆新疆兵团其他合计100040003741474145772517617428930921483002742421581572073645817024教育部78325782525850925301231231991670108212191149969512321279109165北京大学164515222312434222523中国人民大学154551212232244312533清华大学3545511122313334221533北京科技大学225211111211221112212北京化工大学210111111112北京师范大学5101111111111北京外国语大学2122111111112北京语言大学8351311111212343111422北京交通大学212211111212北京邮电大学22021111121111123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0111123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553612122412543223535中国农业大学122021111211111111211北京林业大学82531113122221411中国传媒大学450513122413441333415中央财428028232555357642221835经大学中国政15505131233212453222423法大学中央音13乐学院中央戏3剧学院中央美315术学院北京中1015111111131211医药大学对外经济贸易6353121113112222121522大学华北电20451511111113232221053力大学中国地1022222质大学(北京)中国矿511111业大学(北京)南开大53031111122223212321学天津大425311112212221321学大连理220211111212111311工大学东北大945524222211532111524学吉林大286525252223133443233844学东北师38140214101210668234108644621256范大学东北林14203114111121211业大学复旦大1220211122223121学同济大43531111152442211312学上海交2364113244132524通大学华东理1101111111111工大学东华大1511111学华东师84551223111324222536范大学上海外22513111212231412国语大学上海财21021111112经大学南京大40656131555345512221626学东南大1511111学中国矿210211111111业大学河海大11022222学南京农2101111111111业大学中国药112321141科大学江南大110211111111学合肥工10211111111业大学浙江大144535111413551331512学厦门大285051212241118331111525学山东大6403134144133535学中国海11521121211121洋大学武汉大2670352215551335531331626学华中科188052218661336533231848技大学中国地10504111654121433313421质大学(武汉)武汉理10435115341235222232工大学华中师358561218551226654551938范大学华中农515221*********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3373612176623764335623大学湖南大56015225422654325624学中南大155413223522454325623学中山大2050241336344313517学华南理32021111131111411工大学四川大185041212251243342222422学西南财104131112231343351251经大学西南交118211111211111121通大学电子科1101111111111技大学重庆大2384343335346学西南大58140315362661016815155445110510学西北农林科技21021111112大学陕西师46115212232449146109535559510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1511111大学长安大21522111112211学兰州大184551112311226351524学国家民族51337232813816141829142221181712215491521事务委员会中央民37120214343556224886335120610族大学中南民560613165422552114624族大学西南民560512122436445333624族大学西北民46752322232243283431232族大学北方民302111111132251521族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87901215222800355613701133(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北京航空航天21221111111111大学北京理112111*********工大学哈尔滨21521221111211工业大学南京航110222112空航天大学南京理22031111122111311工大学西北工1022222业大学公安2403112231433333431部中国人2403112231433333431民公安大学国家体4141111111111211育总局北京体4141111111111211育大学国务院4404111124311222112313侨务办公室暨南大44041114124311222112313学交通运1161212111111100210输部大连海1161212111111121事大学科研651843183637710235791371116529119院所中国科5515031535366823355105812525108学院大学中国农3142222222业科学院财政部7203111222112211财政研究所地方院82722684102792324234468164641493130345792637校中国音625乐学院北京电29影学院北京工2552622122322853222522商大学北京印356122211323111423刷学院北京协215211*********和医学院北京建30244334334筑大学北京联16311111111131合大学天津师10492522233324431111523范大学天津科21531121111211技大学天津工210211111111业大学天津中530421111222222422医药大学天津财1143211111121经大学天津医319311*********科大学长春师2041911121范学院辽宁石18212111111111211油化工大学上海师51021111121范大学南京信1511111息工程大学南昌大52021121121414学江西财520211111111111313经大学江西中5203121312412医学院江西科1521121111122技师范大学景德镇515211*********陶瓷学院福建农21535111121林大学福建师320310111121范大学福州大3183623112学华北水利水电402322232233322342大学三峡大3041214331111111311学四川美10术学院兰州商202111252231学院西安建142111112122筑科技大学西北大520211111111121411学西北师8505121334555646范大学广东技203323333术师范学院注:1.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计划含定向新疆及西藏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计划35名,硕士计划含中科院各地方研究所公室(联系电话:010-88256714)后报考,计划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统一调配;2.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培训学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报考有关高校中的“其它”项计划;3.招生计划数在10人以上(含10人)的招生单位可招收不超过10%应全部招收少数民族考生。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是针对少数民族优秀青年人才的招生计划,旨在提升少数民族在各领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
招生计划分配表则是根据专业发展需求,将招生计划按照不同专业进行划分和分配,以便有针对性地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
首先是教育类专业,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等。
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主要是教育教学、心理健康和教育科技应用。
此类专业人才可在教育部门、各类教育机构、科研机构、教育软件公司等岗位中就业发展。
其次是医学类专业,包括临床医学、中医学、药学、护理学等。
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主要是医疗卫生服务、药物研发、临床试验和疾病预防控制等。
此类专业人才可在各类医疗机构、药企、医药研发机构、健康管理机构等领域中就业发展。
再次是工程类专业,包括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力工程、土木工程等。
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主要是科技创新、工程设计与管理、工程应用和维护等。
此类专业人才可在各类电子信息企业、软件开发公司、电力公司、建筑公司等领域中就业发展。
还有文化艺术类专业,包括戏剧影视学、音乐学、美术学、设计学等。
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主要是创意设计、文化传播、影视制作、演艺表演等领域。
此类专业人才可在广播电视公司、影视制作公司、文化传媒机构、美术馆等领域中就业发展。
最后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包括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等。
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主要是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金融服务等领域。
此类专业人才可在各类企业、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市场调查公司等领域中就业发展。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按照不同专业进行分配,以便为不同领域和行业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各行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3年少干计划名额分配表(实用版)目录1.2023 年少干计划简介2.名额分配表概述3.具体名额分配情况4.各省份分配名额的特点5.对未来的展望正文【2023 年少干计划简介】2023 年少干计划,全称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是我国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而实施的一项重要计划。
该计划旨在选拔、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名额分配表概述】2023 年少干计划名额分配表详细列出了全国各地区在该计划中的名额分配情况。
根据表格,共计划选拔培养 5000 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名额分配涵盖了全国 31 个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
【具体名额分配情况】具体来看,各省份的名额分配情况如下:- 北京市:100 名- 天津市:50 名- 河北省:150 名- 山西省:100 名- 辽宁省:200 名- 吉林省:150 名- 黑龙江省:200 名- 上海市:50 名- 江苏省:200 名- 浙江省:150 名- 安徽省:150 名- 福建省:100 名- 江西省:150 名- 山东省:250 名- 河南省:200 名- 湖北省:200 名- 湖南省:200 名- 广东省:250 名- 海南省:100 名- 四川省:250 名- 贵州省:150 名- 云南省:250 名- 陕西省:200 名- 甘肃省:150 名- 青海省:100 名- 西藏自治区:100 名- 宁夏回族自治区:100 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 名【各省份分配名额的特点】从名额分配表中可以看出,各省份的分配名额与其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资源等因素有关。
例如,东部沿海地区的名额相对较少,而西部地区的名额较多。
此外,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名额也相对较多,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等。
【对未来的展望】随着我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的不断推进,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少数民族人才脱颖而出,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是我国政府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而设立的一项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选拔、培养和引进优秀少数民族青年人才,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储备和开发,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国的统一,提高各族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
为了实现该计划的目标,计划针对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需求,制定了分配表,明确了招生人数、学科领域、招生对象和各省份的分配比例,以确保人才的宝贵资源得到科学的利用和合理的分配。
一、招生人数招生人数是指该计划所招收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总数。
根据本计划的要求,每个学年招收的人数不超过50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不超过200人,博士研究生不超过100人,博士后不超过100人,高级职称人员不超过100人。
同时,为了吸引和鼓励更多的人才报考该计划,还可以设立一定数量的特殊计划名额,如著名专家和优秀人才推荐名额等。
二、学科领域学科领域是指本计划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和研究方向。
根据不同的学科需要和各地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计划可以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卫生、农业科技和人文社科等多个学科领域,重点培养的学科领域包括先进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能源环保、现代农业、文化传媒、民族学、大数据等。
三、招生对象招生对象是指符合本计划要求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范围。
为了能够确保该计划的实施效果,招生对象必须满足以下基本条件:中国公民;取得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或者高级职称,并已取得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部门认定的高层次人才资格证书;能够在本领域内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专业技术工作,研究方向有前途,具有发展前途和潜力。
四、各省份分配比例各省份分配比例是指根据少数民族的人口比例、人才数量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定的计划在各省份的分配比例。
为了保证计划的公平性和效率性,各省份分配比例应该是合理、公正和科学的。
例如,人口多、少数民族多、经济发达的地区可以适当增加人数、招收更多研究领域、增设特殊计划名额等;相反地,人口少、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可以适当减少人数、招收优先技术和研究领域、优先选拔本地少数民族人才等。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是为了促进少数民族人才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尤其是在经济、科技和文化等领域中的发展。
该计划鼓励并支持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来到城市进行培养和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为国家建设和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计划分配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资助对象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主要针对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在各领域中表现优秀、有潜力的少数民族人才,包括已经在相关领域取得博士、硕士、高级职称等学术或技术职称,或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内有一定影响力和地位的人才。
二、资助内容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提供的资助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活补贴:为期三年,每年提供30000元的生活补贴。
2. 科研经费:为期三年,每年提供50000元的科研经费。
3. 住宿和办公条件:提供符合住房标准和舒适度的住宿条件和办公场所。
4. 发展机会:提供符合个人发展需要的各类培训、学习和交流机会。
三、资助标准资助标准主要是根据申请者的情况来定,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学术和技术水平:考虑申请者在相关领域中的学术与技术水平。
2. 研究方向和成果:着重考虑申请者的研究方向和成果,以及其在该领域内的地位和影响力。
3. 个人背景:对申请者的求学、工作、社会经验和生活背景进行综合考虑。
四、评选程序1. 申请:申请者需提交一份申请材料,包括个人简历、所在单位的工作证明材料和研究成果等。
提交的申请材料需严格按照计划要求进行填写。
2. 预审:计划组织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初步筛选出符合资助条件的申请者。
3. 评审:计划组织专家对通过初审的申请者进行面试和答辩,评估其在相关领域中的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
4. 审批:最后计划组织领导成员对评审结果进行审批并确定最终资助名单。
五、注意事项1.申请者需遵守本计划规定,并诚实、真实地填写申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