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名额分配表
- 格式:xlsx
- 大小:32.84 KB
- 文档页数:14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7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7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民厅[2016]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有关研究生招生单位:经商财政部,现将2017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以下简称骨干计划)下达给你们,并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是一项特殊重要工作。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切实做好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努力培养一大批立场坚定、思想过硬,具有较高科学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二、招生计划1.骨干计划招生是全国研究生招生的一部分,在严格执行《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和博士年度招生文件基础上,坚持“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原则。
2.骨干计划为国家定向培养的全日制专项招生计划,在全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之内单列下达。
各招生单位要将骨干计划纳入学校招生总计划予以优先保障,未完成的招生计划原则上不得挪用。
2017年计划招生50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00人,硕士研究生4000人。
3.各招生单位要结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制订并公布本单位骨干计划招生专业、学位类型和招生办法,重点向理工类、应用型专业倾斜,且招生比例原则上不低于招生总数的50%。
招生单位招收汉族在职考生比例不得超过10%;录取的博士考生中,西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考生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0%。
阶级情况登记表十堰
摘要:
1.教育部少干计划简介
2.少干计划的分配表内容
3.少干计划的分配表解读
4.少干计划对我国教育发展的意义
正文:
一、教育部少干计划简介
教育部少干计划,全称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是我国教育部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学历和能力的少数民族人才而实施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
该计划自实施以来,已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少干计划的分配表内容
少干计划的分配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招生计划:包括各省份、各少数民族的招生名额分配;
2.学科专业:涵盖了文、理、工、农、医等多个学科领域,以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3.高校名称:参与少干计划的高校名单,这些高校将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4.培养方式: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方式,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少干计划的分配表解读
1.招生计划:通过对各省份、各少数民族的招生名额分配,保障了各地区、各民族的学生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2.学科专业:多样化的学科专业设置,使得少干计划能够培养出更多适应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专业人才;
3.高校名称:合作高校大多为我国知名学府,保证了学生能够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4.培养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方式,为学生提供了灵活的学习选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少干相关政策内蒙古自治区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暂行办法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财政部人事部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教民[2004]5号)和《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印发<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教民[2005]11号)精神,结合自治区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工作情况,经商自治区发改委、民委、财政厅、人事厅同意,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招生工作1.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属于国家定向培养计划。
培养任务主要由国家部属的重点高等学校和有关科研院(所)承担并组织实施。
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等特殊措施招收学生;2.自治区教育厅负责全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组织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招生工作和人才培养的政策规定,协调有关部门开展相关工作。
有关招生计划的申报、组织优秀考生报名、考生资格审核、定向培养协议的签订、定向生就业指导服务、毕业生的违约处理等项工作由自治区教育厅民族教育处会同有关业务部门具体负责;3.凡属内蒙古地区户籍的在职、非在职少数民族考生和10%长期在区内生活、工作的汉族考生,符合国家规定的报考条件,在限定的时间内均可报名。
考生自行从教育部网站或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网站下载当年全国统一定制的报考硕士研究生登记表或报考博士研究生登记表一式三份,按要求填写,并携带相关资料接受报考资格审核;4.自治区鼓励各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在职教师报考,攻读与本人所教专业相同或相近的高一层次学位;鼓励教育、科研、医学、民族文化艺术、信息技术、经济和公共事务管理工作等领域的在职人员报考,提高业务知识水平;支持蒙汉兼通的应往届毕业生报考,主要攻读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专业,特别是与清洁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环保等产业发展相关的专业。
凡属自治区非紧缺人才的专业,原则上不列入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5.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必须服从自治区对人才培养方面的相关要求,服从对报考学校和专业选择方面的引导和调整,确保每一所为我区下达招生计划的学校均有人报考,拓宽考生的升学渠道,提高录取率;6.考生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经学校复试合格,录取前必须按要求由培养单位牵头签订《国家定向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在职/非在职)定向协议书》、《国家定向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在职/非在职)定向协议书》(以下简称《定向协议书》),并认真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再次明确“提升民族教育发展水平”的要求,高层次人才培养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现代化、达成教育强国目标的重要环节。
因此,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下简称“骨干计划”)作为国家深化改革、为扩充民族地区高层次人才队伍而制定的特殊研究生招生政策,其办学成效、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密切关注。
学术界对骨干计划的研究,不仅聚焦于政策本体的价值意义讨论,还关注该计划所取得的成效、面临的问题、原因和解决对策等。
一是有关骨干计划的政策价值研究。
温顺生、朱婉莹指出这一“补偿性”优惠政策的施行不仅有助于促进民族平等、实现教育公平,而且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2]二是关于计划实施状况的研究。
曾鸣鸣肯定了该政策对民族地区发展所做出的积极贡献;但是,在招生、培养、就业等环节仍存在阶段性问题。
[3]吴爱华、罗朝斌对早期基础强化培训阶段的满意度、骨干生的课程设置与管理等进行了讨论。
[4][5]白勇则探讨了骨干计划毕业生违约现象的成因和解决对策。
[6]以上研究对骨干计划的政策完善、后续开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参考建议。
骨干计划实施十几年来,除了取得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促进民族交融与维护民族团结稳定等成效外,暴露出部分政策内容功能老化,需通过优化调整增强政策实施动力的阶段性矛盾。
[7]未来的发展中,如何兼顾培养质量和人才配置效率、更好地贯彻落实该政策并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实际不断对政策内容进行完善补充。
因此,本文将借鉴有关思路和视角,基于教育现代化对民族地区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对骨干计划现阶段的实施成效、尚存问题以及未来的内涵式发展路径进一步梳理和分析。
一、骨干计划的实施成效(一)招生规模扩大1.招生院校数量上升十五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参与到“骨干计划”的培养中,为少数民族地区考生提供丰富的高等教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成效、问题与内涵式发展花永翼许丽英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摘要:“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实施以来,取得了招生规模扩大、招生由追求数量转向提高质量、储备民族地区高层次人才存量等办学成效。
2016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名额分配表
2015年09月30日来源:教育部
湖北
合计182 教育部120
北京科技大学2 ,北京化工大学2 ,北京邮电大学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北京林业大学2,中国传媒大学2,中央财经大学2,中国政法大学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华北电力大学2,吉林大学 2 东北师范大学4 同济大学2 上海财经大学2 南京大学 2 南京农业大学2 浙江大学2 厦门大学3
湖南大学 2 中南大学 4 华南理工大学2 陕西师范大学6 兰州大学 2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16 中央民族大学5 中南民族大学 5
西北民族大学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 北京理工大学 2 南京理工大学 2 暨南大学2 中国科学院大学6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 北京工商大学2
北京印刷学院2 北京联合大学2 天津医科大学2 南昌大学2 江西财经大学2
江西理工大学2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
专业:应用心理学专硕347
今年全国招收心理学的院校已经增加到65所,顺利占到招收全部心理学院校的50%以上,扩张之势还是非常猛烈的。
下面马老师就给大家分析一下这些专硕的院校,希望给16年以及之后准备报考应用心理学专硕的学生提供参考。
招生单位名称
有应用心理学专硕且又是少干招收学校的:
(10034)中央财经大学(14430)中国科学院大学(10062)天津医科大学(10183)吉林大学(10335)浙江大学(10511)华中师范大学
(10635)西南大学10610)四川大学(10718)陕西师范大学。
附件1
2016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名额分配表
注:1.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计划含定向新疆及西藏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计划35名,硕士计划含中科院各地方研究所计划130名,考生可咨询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办公室(联系电话:010-88256714)后报考,计划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统一调配;2.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硕士基础培训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以及民族科研机构人员报考有关高校中的“其它”项计划;3.招生计划数在10人以上(含10人)的招生单位可招收不超过10%的汉族在职考生,招生计划数在10人以下的招生单位应全部招收少数民族考生。
一、少干相关政策内蒙古自治区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暂行办法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财政部人事部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教民[2004]5号)和《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印发<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教民[2005]11号)精神,结合自治区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工作情况,经商自治区发改委、民委、财政厅、人事厅同意,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招生工作1.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属于国家定向培养计划。
培养任务主要由国家部属的重点高等学校和有关科研院(所)承担并组织实施。
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等特殊措施招收学生;2.自治区教育厅负责全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组织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招生工作和人才培养的政策规定,协调有关部门开展相关工作。
有关招生计划的申报、组织优秀考生报名、考生资格审核、定向培养协议的签订、定向生就业指导服务、毕业生的违约处理等项工作由自治区教育厅民族教育处会同有关业务部门具体负责;3.凡属内蒙古地区户籍的在职、非在职少数民族考生和10%长期在区内生活、工作的汉族考生,符合国家规定的报考条件,在限定的时间内均可报名。
考生自行从教育部网站或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网站下载当年全国统一定制的报考硕士研究生登记表或报考博士研究生登记表一式三份,按要求填写,并携带相关资料接受报考资格审核;4.自治区鼓励各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在职教师报考,攻读与本人所教专业相同或相近的高一层次学位;鼓励教育、科研、医学、民族文化艺术、信息技术、经济和公共事务管理工作等领域的在职人员报考,提高业务知识水平;支持蒙汉兼通的应往届毕业生报考,主要攻读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专业,特别是与清洁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环保等产业发展相关的专业。
凡属自治区非紧缺人才的专业,原则上不列入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5.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必须服从自治区对人才培养方面的相关要求,服从对报考学校和专业选择方面的引导和调整,确保每一所为我区下达招生计划的学校均有人报考,拓宽考生的升学渠道,提高录取率;6.考生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经学校复试合格,录取前必须按要求由培养单位牵头签订《国家定向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在职/非在职)定向协议书》、《国家定向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在职/非在职)定向协议书》(以下简称《定向协议书》),并认真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2023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生计划分配表一、概述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步入全面提质增效的新阶段,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更加凸显其重要性。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工作一直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为了促进少数民族教育的公平与发展,在2023年,特将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生计划分配表制定如下。
二、招生计划分配表1. 招生计划总人数: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各高校划分部分计划用于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生,具体人数以各高校实际招生计划为准。
根据《关于做好2023年本科招生工作的通知》,2023年全国高校普通类本科招生计划为30万人,且按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设定少数民族招生计划比例。
据此,招生计划总人数设定为不超过30万人。
2. 招生计划地域分配:(1)东部地区:占少数民族人口比例的70。
(2)中部地区:占少数民族人口比例的20。
(3)西部地区:占少数民族人口比例的10。
3. 招生计划专业分配: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生计划将覆盖各专业领域,包括工程、科学、文学、经济、医学等。
招生计划中不设专业限制,按照考生志愿和综合素质综合分配。
三、招生计划分配原则1. 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在各地区合理配置招生计划比例,确保招生计划在不同地区的均衡分配。
2. 公平竞争原则: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加招生考试,并根据其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选拔合适的学生,确保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
3. 扶持引导原则:对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生的学生,采取特别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帮助其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学习和生活。
四、招生计划实施方式1. 招生政策宣传:各高校应加强招生政策宣传,确保少数民族学生了解相关政策和申请要求,提高其报考意愿。
2. 考试组织实施:招生计划应统一参加全国高考,并在高考成绩基础上,根据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生标准进行选拔。
3. 优待政策实施: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生的学生,可以享受高校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优待政策,包括奖学金、资助和就业援助等。
“少数民族骨干人才计划”(各院校)名额分配表招生单位博士计划硕士计划小计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陕西新疆新疆兵团其他合计100040003741474145772517617428930921483002742421581572073645817024教育部78325782525850925301231231991670108212191149969512321279109165北京大学164515222312434222523中国人民大学154551212232244312533清华大学3545511122313334221533北京科技大学225211111211221112212北京化工大学210111111112北京师范大学5101111111111北京外国语大学2122111111112北京语言大学8351311111212343111422北京交通大学212211111212北京邮电大学22021111121111123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0111123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553612122412543223535中国农业大学122021111211111111211北京林业大学82531113122221411中国传媒大学450513122413441333415中央财428028232555357642221835经大学中国政15505131233212453222423法大学中央音13乐学院中央戏3剧学院中央美315术学院北京中1015111111131211医药大学对外经济贸易6353121113112222121522大学华北电20451511111113232221053力大学中国地1022222质大学(北京)中国矿511111业大学(北京)南开大53031111122223212321学天津大425311112212221321学大连理220211111212111311工大学东北大945524222211532111524学吉林大286525252223133443233844学东北师38140214101210668234108644621256范大学东北林14203114111121211业大学复旦大1220211122223121学同济大43531111152442211312学上海交2364113244132524通大学华东理1101111111111工大学东华大1511111学华东师84551223111324222536范大学上海外22513111212231412国语大学上海财21021111112经大学南京大40656131555345512221626学东南大1511111学中国矿210211111111业大学河海大11022222学南京农2101111111111业大学中国药112321141科大学江南大110211111111学合肥工10211111111业大学浙江大144535111413551331512学厦门大285051212241118331111525学山东大6403134144133535学中国海11521121211121洋大学武汉大2670352215551335531331626学华中科188052218661336533231848技大学中国地10504111654121433313421质大学(武汉)武汉理10435115341235222232工大学华中师358561218551226654551938范大学华中农515221*********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3373612176623764335623大学湖南大56015225422654325624学中南大155413223522454325623学中山大2050241336344313517学华南理32021111131111411工大学四川大185041212251243342222422学西南财104131112231343351251经大学西南交118211111211111121通大学电子科1101111111111技大学重庆大2384343335346学西南大58140315362661016815155445110510学西北农林科技21021111112大学陕西师46115212232449146109535559510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1511111大学长安大21522111112211学兰州大184551112311226351524学国家民族51337232813816141829142221181712215491521事务委员会中央民37120214343556224886335120610族大学中南民560613165422552114624族大学西南民560512122436445333624族大学西北民46752322232243283431232族大学北方民302111111132251521族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87901215222800355613701133(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北京航空航天21221111111111大学北京理112111*********工大学哈尔滨21521221111211工业大学南京航110222112空航天大学南京理22031111122111311工大学西北工1022222业大学公安2403112231433333431部中国人2403112231433333431民公安大学国家体4141111111111211育总局北京体4141111111111211育大学国务院4404111124311222112313侨务办公室暨南大44041114124311222112313学交通运1161212111111100210输部大连海1161212111111121事大学科研651843183637710235791371116529119院所中国科5515031535366823355105812525108学院大学中国农3142222222业科学院财政部7203111222112211财政研究所地方院82722684102792324234468164641493130345792637校中国音625乐学院北京电29影学院北京工2552622122322853222522商大学北京印356122211323111423刷学院北京协215211*********和医学院北京建30244334334筑大学北京联16311111111131合大学天津师10492522233324431111523范大学天津科21531121111211技大学天津工210211111111业大学天津中530421111222222422医药大学天津财1143211111121经大学天津医319311*********科大学长春师2041911121范学院辽宁石18212111111111211油化工大学上海师51021111121范大学南京信1511111息工程大学南昌大52021121121414学江西财520211111111111313经大学江西中5203121312412医学院江西科1521121111122技师范大学景德镇515211*********陶瓷学院福建农21535111121林大学福建师320310111121范大学福州大3183623112学华北水利水电402322232233322342大学三峡大3041214331111111311学四川美10术学院兰州商202111252231学院西安建142111112122筑科技大学西北大520211111111121411学西北师8505121334555646范大学广东技203323333术师范学院注:1.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计划含定向新疆及西藏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计划35名,硕士计划含中科院各地方研究所公室(联系电话:010-88256714)后报考,计划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统一调配;2.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培训学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报考有关高校中的“其它”项计划;3.招生计划数在10人以上(含10人)的招生单位可招收不超过10%应全部招收少数民族考生。
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2017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公布日期】2016.10.09•【字号】•【施行日期】2016.10.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正文关于做好2017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各地(市)教育局政工(人事)、区(中)直各单位政工(人事)、各高校组织(人事)部门: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是一项特殊重要工作。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7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民厅[2016]8号)精神,2017年下达给我区生源的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为217名;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全国为1000名(未做分省计划)。
为进一步做好招生工作,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招生录取。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下简称“骨干计划”)为国家定向培养的全日制专项招生计划,在严格执行《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和博士年度招生文件基础上,坚持“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原则。
报考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必须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实行“自愿报考、统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等特殊招生录取政策,由教育部统一确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成绩要求。
二.培养目标。
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和贯彻党的治藏方略,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始终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感,立志长期建藏;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就业政策。
骨干计划学生毕业后,必须履行协议回西藏就业,不得违约。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目录编辑本段骨干计划简介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全称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又称“民族骨干”“少骨计划”“骨干计划”等,是一项由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财政部、人事部等五部委联合实施的人才培养计划。
主要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和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为西部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层次骨干人才。
报考就读该计划的研究生毕业之后必须回到原籍省份服务满规定年限,报考前为在职人员的研究生,原则上毕业后须回原单位继续工作;报考前为应届生的研究生,毕业后回原籍省份工作(只定区域,不定行业、不定单位、不定工作岗位,培养高校统一发放就业推荐表,在原籍范围内与统分统招研究生相同待遇)。
研究生就读期间由财政部提供全额奖学金及一定比例的生活补贴保证其顺利完成学业。
编辑本段骨干计划培养详情招生生源招生生源范围为西部12省(区、市),海南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4省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湖南湘西自治州、张家界(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和湖北恩施自治州;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民族硕士基础培训基地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重点招收教育(双语师资)、农牧业、医学、少数民族语言及特色文化艺术、信息技术、经济、能源和公共事业管理等领域从业人员。
报考方式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硕士生考生采取与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报名方式。
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各招生单位要严格执行教育部统一划定的复试分数线和其他相关政策,对符合国家确定的基本要求的考生实行差额复试,推免生见相关政策。
报考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参加招生单位统一组织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由招生单位自行确定。
各招生单位要按照德智体要求全面衡量,严格执行招生计划,努力完成招生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