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各院校)名额分
- 格式:xls
- 大小:157.51 KB
- 文档页数:78
一、少干相关政策内蒙古自治区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暂行办法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财政部人事部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教民[2004]5号)和《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印发<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教民[2005]11号)精神,结合自治区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工作情况,经商自治区发改委、民委、财政厅、人事厅同意,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招生工作1.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属于国家定向培养计划。
培养任务主要由国家部属的重点高等学校和有关科研院(所)承担并组织实施。
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等特殊措施招收学生;2.自治区教育厅负责全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组织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招生工作和人才培养的政策规定,协调有关部门开展相关工作。
有关招生计划的申报、组织优秀考生报名、考生资格审核、定向培养协议的签订、定向生就业指导服务、毕业生的违约处理等项工作由自治区教育厅民族教育处会同有关业务部门具体负责;3.凡属内蒙古地区户籍的在职、非在职少数民族考生和10%长期在区内生活、工作的汉族考生,符合国家规定的报考条件,在限定的时间内均可报名。
考生自行从教育部网站或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网站下载当年全国统一定制的报考硕士研究生登记表或报考博士研究生登记表一式三份,按要求填写,并携带相关资料接受报考资格审核;4.自治区鼓励各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在职教师报考,攻读与本人所教专业相同或相近的高一层次学位;鼓励教育、科研、医学、民族文化艺术、信息技术、经济和公共事务管理工作等领域的在职人员报考,提高业务知识水平;支持蒙汉兼通的应往届毕业生报考,主要攻读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专业,特别是与清洁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环保等产业发展相关的专业。
凡属自治区非紧缺人才的专业,原则上不列入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5.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必须服从自治区对人才培养方面的相关要求,服从对报考学校和专业选择方面的引导和调整,确保每一所为我区下达招生计划的学校均有人报考,拓宽考生的升学渠道,提高录取率;6.考生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经学校复试合格,录取前必须按要求由培养单位牵头签订《国家定向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在职/非在职)定向协议书》、《国家定向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在职/非在职)定向协议书》(以下简称《定向协议书》),并认真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2024年少数名族骨干计划分配表2024年,我国继续推进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旨在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和干部队伍建设。
以下是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整理出的2024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分配表,详细阐述了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分配名额及具体要求。
一、计划概述1.培养目标:培养一批具有坚定政治立场、业务能力强、熟悉民族工作、忠诚党的事业的少数民族骨干人才。
2.培养对象:全国55个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的在职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3.培养方式:采取在职学习、脱产学习、委托培养等多种形式,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提高少数民族骨干的综合素质。
二、分配表1.内蒙古自治区- 分配名额:1000人- 培养方向: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领域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分配名额:1500人- 培养方向: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民族宗教、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领域3.广西壮族自治区- 分配名额:800人- 培养方向: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领域4.宁夏回族自治区- 分配名额:500人- 培养方向: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民族宗教、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领域5.西藏自治区- 分配名额:600人- 培养方向: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民族宗教、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领域6.其他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 分配名额:共计1500人- 培养方向:根据各地实际需求,重点培养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人才三、实施要求1.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实施,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计划顺利推进。
2.各培养单位要严格选拔程序,确保培养对象的质量。
3.培养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少数民族骨干的实际工作能力。
4.各级政府要为培养对象提供必要的支持,包括政策、资金、培训资源等。
总结:2024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分配表旨在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骨干人才,以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024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摘要:一、前言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背景与意义三、2024 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概述四、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政策及报考条件五、招生计划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影响六、展望未来:培养更多的高层次骨干人才正文:一、前言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成为了当务之急。
为了更好地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我国政府在教育领域制定了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
本文将重点介绍2024 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的分配情况,以及相关政策和报考条件。
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背景与意义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是我国政府为了解决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短缺问题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
该计划旨在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素质、能够为家乡发展做出贡献的少数民族骨干人才。
这对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2024 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概述根据相关资料,我们整理了2024 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各个省份的招生计划数量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在稳步增长。
这将有助于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
四、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政策及报考条件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需具备一定的资格。
首先,考生需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户籍;其次,考生需具备良好的学术表现和综合素质;最后,考生需符合招生单位的相关要求。
通过这些条件,我们可以确保选拔出的人才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潜力。
五、招生计划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影响通过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我国政府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这些人才在毕业后回到家乡,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为家乡带来了新的活力。
六、展望未来:培养更多的高层次骨干人才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需求日益增长,培养更多的高层次骨干人才成为了当务之急。
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为总分不低于240分,单科不限。
以下是各校复试分数线汇总:中央民族大学政治、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25分,业务课单科成绩不低于70分,总分不低于265分(因MPA、MBA专业初试满分为300分,故报考此两个专业的最低要求是159分)。
报考音乐学院考生的专业主课成绩须不低于80分。
所有达到此要求的民族骨干计划考生均可参加复试。
同济大学3.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的复试基本分数线:政治≥40,外语≥30,业务一≥60,业务二≥60,总分≥240(医学专业:政治≥40,外语≥30,业务一≥120,总分≥240)。
中国农业大学复旦大学学科门类\专业学位类别代码及名称初试分数基本要求备注单科(满分=100)单科(满分>100)总分少数民族骨干人才培养计划40801702 70厦门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报考学科门类(专业)总分单科(满分=100分) 单科(满分>100分) 2少数民族骨干计划40 30 45北京师范大学(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复试分数线政治理论、外国语35分,每门业务课在学校基本分数线基础上下调10分,总分下调60分。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2、目前工作单位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范围,即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19个自治县(旗),为原单位委托培养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不含单考生、MBA考生、MPA考生),可在复试基本分数线基础上,单科降低5分或总分降低20分。
列入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的考生按国家相关政策执行。
北京大学3、“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复试基本分数线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另行确定。
考生可向相关院系或研招办查询。
浙江大学六、列入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的考生各门单科成绩不低于35分,总分不低于252分,可参加复试。
电子科技大学四、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按国家复试分数线执行。
教育部2023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分配表一、引言教育部2023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分配表是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各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骨干人才而制定的。
本文将从各个角度对该计划进行详细描述,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
二、计划内容根据教育部的分配表显示,该计划将重点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涵盖了教师培训、学校建设、教育资源投入等多个方面。
其中,教师培训方面将加大对少数民族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学校建设方面将投入更多的资金,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和学习环境;教育资源投入方面将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与其他地区相同的教育资源。
三、计划目标教育部2023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目标是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培养高素质的骨干人才,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这一计划,希望能够缩小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在教育领域的差距,实现教育公平和民族团结。
四、实施方案为了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教育部将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的安全和稳定。
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少数民族教师的专业素养。
同时,加强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确保少数民族地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此外,还将加大对教育设施和学习环境的改善力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育质量。
五、计划影响教育部2023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实施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通过优质的教育资源投入,将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培养更多的人才。
其次,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和学校建设,改善教育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
最后,通过加大对教育设施和学习环境的改善力度,将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发展潜力。
六、结论教育部2023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实施将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带来积极的变革和发展。
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学校建设和教育资源投入等方面的工作,将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骨干人才,推动我国各民族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
2024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研分配表近年来,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一直备受关注。
作为国家为了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而设立的政策,该计划的实施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2024年的考研分配表更是备受关注,下面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该分配表的内容和影响。
1. 2024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研分配表概述在深入分析2024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研分配表之前,让我们首先了解一下该计划的背景和目的。
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少数民族优秀学生的选拔和培养,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动民族团结。
在这一背景下,2024年的考研分配表显得尤为重要。
2. 分配表内容详解2024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研分配表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专业分配、地区分配、学位等级要求、培养计划等。
通过深入研究分配表的内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各个少数民族学生的具体分配情况,以及在哪些领域有着重点培养和支持。
3. 分配表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影响2024年的考研分配表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该分配表的公布为少数民族学生在考研选择专业和地区时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指引,能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具体的分配政策和计划下,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享受政策的支持,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能力。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2024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研分配表,我个人认为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政策,对于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这一政策的实施,能够更好地发掘和培养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优秀人才,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也能够促进各个地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民族团结事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总结回顾通过对2024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研分配表的全面评估和分析,我们不仅更深入地了解了该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影响,也对其背后的宏大目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希望该政策能够得到更好的实施和落地,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和发展带来更多正能量。
2023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生计划分配表一、概述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步入全面提质增效的新阶段,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更加凸显其重要性。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工作一直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为了促进少数民族教育的公平与发展,在2023年,特将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生计划分配表制定如下。
二、招生计划分配表1. 招生计划总人数: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各高校划分部分计划用于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生,具体人数以各高校实际招生计划为准。
根据《关于做好2023年本科招生工作的通知》,2023年全国高校普通类本科招生计划为30万人,且按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设定少数民族招生计划比例。
据此,招生计划总人数设定为不超过30万人。
2. 招生计划地域分配:(1)东部地区:占少数民族人口比例的70。
(2)中部地区:占少数民族人口比例的20。
(3)西部地区:占少数民族人口比例的10。
3. 招生计划专业分配: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生计划将覆盖各专业领域,包括工程、科学、文学、经济、医学等。
招生计划中不设专业限制,按照考生志愿和综合素质综合分配。
三、招生计划分配原则1. 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在各地区合理配置招生计划比例,确保招生计划在不同地区的均衡分配。
2. 公平竞争原则: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加招生考试,并根据其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选拔合适的学生,确保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
3. 扶持引导原则:对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生的学生,采取特别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帮助其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学习和生活。
四、招生计划实施方式1. 招生政策宣传:各高校应加强招生政策宣传,确保少数民族学生了解相关政策和申请要求,提高其报考意愿。
2. 考试组织实施:招生计划应统一参加全国高考,并在高考成绩基础上,根据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生标准进行选拔。
3. 优待政策实施: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生的学生,可以享受高校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优待政策,包括奖学金、资助和就业援助等。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研2024分配表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研2024分配表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多元化发展,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成为了国家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了更好地培养和支持少数民族的优秀学子,中国教育部于2024年出台了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研分配表。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来评估这一计划,并探讨它对少数民族学生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研的背景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少数民族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
然而,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导致了少数民族学生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为了弥补这一差距并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学术水平,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研分配表应运而生。
2.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研的优点2.1 培养优秀少数民族人才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研分配表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和选拔优秀的少数民族人才。
通过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多的奖学金、学习资源和指导,这一计划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进入中国顶尖高校和研究机构,从而为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贡献力量。
2.2 增加民族团结和多元文化的推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作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通过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研分配表的实施,可以增加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了解,促进民族团结和推动多元文化的发展。
3.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研的挑战3.1 资源配置问题尽管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研分配表的目标是向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资源的分配是否合理以及是否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仍然是一个挑战。
教育部门需要思考如何合理配置资源,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受益。
3.2 考核体系的公平性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研分配表的实施也面临着考核体系的公平性问题。
如何确保考核的公正性,避免因为少数民族身份给予特殊待遇或者歧视,是教育部门需要认真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少数民族骨干人才计划”(各院校)名额分配表招生单位博士计划硕士计划小计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陕西新疆新疆兵团其他合计100040003741474145772517617428930921483002742421581572073645817024教育部78325782525850925301231231991670108212191149969512321279109165北京大学164515222312434222523中国人民大学154551212232244312533清华大学3545511122313334221533北京科技大学225211111211221112212北京化工大学210111111112北京师范大学5101111111111北京外国语大学2122111111112北京语言大学8351311111212343111422北京交通大学212211111212北京邮电大学22021111121111123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0111123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553612122412543223535中国农业大学122021111211111111211北京林业大学82531113122221411中国传媒大学450513122413441333415中央财428028232555357642221835经大学中国政15505131233212453222423法大学中央音13乐学院中央戏3剧学院中央美315术学院北京中1015111111131211医药大学对外经济贸易6353121113112222121522大学华北电20451511111113232221053力大学中国地1022222质大学(北京)中国矿511111业大学(北京)南开大53031111122223212321学天津大425311112212221321学大连理220211111212111311工大学东北大945524222211532111524学吉林大286525252223133443233844学东北师38140214101210668234108644621256范大学东北林14203114111121211业大学复旦大1220211122223121学同济大43531111152442211312学上海交2364113244132524通大学华东理1101111111111工大学东华大1511111学华东师84551223111324222536范大学上海外22513111212231412国语大学上海财21021111112经大学南京大40656131555345512221626学东南大1511111学中国矿210211111111业大学河海大11022222学南京农2101111111111业大学中国药112321141科大学江南大110211111111学合肥工10211111111业大学浙江大144535111413551331512学厦门大285051212241118331111525学山东大6403134144133535学中国海11521121211121洋大学武汉大2670352215551335531331626学华中科188052218661336533231848技大学中国地10504111654121433313421质大学(武汉)武汉理10435115341235222232工大学华中师358561218551226654551938范大学华中农515221*********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3373612176623764335623大学湖南大56015225422654325624学中南大155413223522454325623学中山大2050241336344313517学华南理32021111131111411工大学四川大185041212251243342222422学西南财104131112231343351251经大学西南交118211111211111121通大学电子科1101111111111技大学重庆大2384343335346学西南大58140315362661016815155445110510学西北农林科技21021111112大学陕西师46115212232449146109535559510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1511111大学长安大21522111112211学兰州大184551112311226351524学国家民族51337232813816141829142221181712215491521事务委员会中央民37120214343556224886335120610族大学中南民560613165422552114624族大学西南民560512122436445333624族大学西北民46752322232243283431232族大学北方民302111111132251521族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87901215222800355613701133(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北京航空航天21221111111111大学北京理112111*********工大学哈尔滨21521221111211工业大学南京航110222112空航天大学南京理22031111122111311工大学西北工1022222业大学公安2403112231433333431部中国人2403112231433333431民公安大学国家体4141111111111211育总局北京体4141111111111211育大学国务院4404111124311222112313侨务办公室暨南大44041114124311222112313学交通运1161212111111100210输部大连海1161212111111121事大学科研651843183637710235791371116529119院所中国科5515031535366823355105812525108学院大学中国农3142222222业科学院财政部7203111222112211财政研究所地方院82722684102792324234468164641493130345792637校中国音625乐学院北京电29影学院北京工2552622122322853222522商大学北京印356122211323111423刷学院北京协215211*********和医学院北京建30244334334筑大学北京联16311111111131合大学天津师10492522233324431111523范大学天津科21531121111211技大学天津工210211111111业大学天津中530421111222222422医药大学天津财1143211111121经大学天津医319311*********科大学长春师2041911121范学院辽宁石18212111111111211油化工大学上海师51021111121范大学南京信1511111息工程大学南昌大52021121121414学江西财520211111111111313经大学江西中5203121312412医学院江西科1521121111122技师范大学景德镇515211*********陶瓷学院福建农21535111121林大学福建师320310111121范大学福州大3183623112学华北水利水电402322232233322342大学三峡大3041214331111111311学四川美10术学院兰州商202111252231学院西安建142111112122筑科技大学西北大520211111111121411学西北师8505121334555646范大学广东技203323333术师范学院注:1.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计划含定向新疆及西藏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计划35名,硕士计划含中科院各地方研究所公室(联系电话:010-88256714)后报考,计划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统一调配;2.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培训学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报考有关高校中的“其它”项计划;3.招生计划数在10人以上(含10人)的招生单位可招收不超过10%应全部招收少数民族考生。
2023年少干计划名额分配表(实用版)目录1.2023 年少干计划简介2.名额分配表概述3.具体名额分配情况4.各省份分配名额的特点5.对未来的展望正文【2023 年少干计划简介】2023 年少干计划,全称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是我国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而实施的一项重要计划。
该计划旨在选拔、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名额分配表概述】2023 年少干计划名额分配表详细列出了全国各地区在该计划中的名额分配情况。
根据表格,共计划选拔培养 5000 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名额分配涵盖了全国 31 个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
【具体名额分配情况】具体来看,各省份的名额分配情况如下:- 北京市:100 名- 天津市:50 名- 河北省:150 名- 山西省:100 名- 辽宁省:200 名- 吉林省:150 名- 黑龙江省:200 名- 上海市:50 名- 江苏省:200 名- 浙江省:150 名- 安徽省:150 名- 福建省:100 名- 江西省:150 名- 山东省:250 名- 河南省:200 名- 湖北省:200 名- 湖南省:200 名- 广东省:250 名- 海南省:100 名- 四川省:250 名- 贵州省:150 名- 云南省:250 名- 陕西省:200 名- 甘肃省:150 名- 青海省:100 名- 西藏自治区:100 名- 宁夏回族自治区:100 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 名【各省份分配名额的特点】从名额分配表中可以看出,各省份的分配名额与其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资源等因素有关。
例如,东部沿海地区的名额相对较少,而西部地区的名额较多。
此外,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名额也相对较多,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等。
【对未来的展望】随着我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的不断推进,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少数民族人才脱颖而出,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