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意志,意志的品质共25页
- 格式:ppt
- 大小:2.86 MB
- 文档页数:25
意志品质的特点意志品质的特点当意志发展的水平达到一定的稳定程度时,便形成个人不同的意志特征,称为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主要包括独立性,坚持性,果断性和自制力。
一、独立性独立性是指一个人的判断、意见、信念或行动不轻易受他人影响的自主程度。
对幼儿而言,是指幼儿坚定自己内心想法,不轻易改变的自主程度。
例如,在建构区进行搭房子游戏的时候,明明自己想要搭一个圆形的城堡,其他的小朋友都笑他,说哪里有圆形的城堡,而明明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进行拼搭,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了城堡;而乐乐小朋友最初想要搭的是三角形的城堡,当他搭到一半,听到别人说三角形的不好看,方形的才好看的时候,就推倒开始搭的三角形城堡,开始搭方形的。
这两个小朋友很明显我们可以看出明明的独立性更强,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乐乐独立性较差,总是人云亦云,无法坚定自己的信念。
二、坚定性(坚持性)坚定性也叫顽强性或毅力,是人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地完成任务的意志品质。
对幼儿而言,是指儿童长久维持已经开始的符合目的的行动,坚持实现目的、任务的意志品质。
原苏联心理学家马努连柯曾做过“哨兵”站岗的实验:要求幼儿在空手的情况下,保持哨兵持枪的姿势。
实验者以游戏方式向他提出要,告诉他其他小朋友是“工人”,他们正在包装糖果,你来当哨兵,为保护工厂而站岗。
我们会发现,即使是在相同的要求和情境下,不同幼儿所坚持的时间也各不相同,有一些孩子坚持性较差,只有“三分钟热情”只能坚持十几秒,而有一些孩子坚持性较强,能够不断的克服身体的疲惫,能坚持几分钟。
三、果断性果断性是指选择行动目标或遇到内部动机斗争时,善于迅速地明辨是非,及时坚决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
果断不同于轻率。
对幼儿而言,是指幼儿能够快速做出正确选择的品质。
战斗硬性董存瑞在紧急情况下,毅然决定舍身炸碉堡,用自己的生命取得战斗的胜利,这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决策的速度和深度,而幼儿这种果断性的发展还未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水平。
往往遇到新情况时动摇不定,三心二意,不能够快速的做出决定。
心理学自评意志品质优缺点以及总体意志品质意志与意志品质的自我评定:前些年暑假期间曾经举办过苦行夏令营,使久居都市的独生子女,长了见识,培养了吃苦精神,锻炼了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
但是一回到家里,在父母长辈的关爱呵护下一切又是老样子。
人们惊呼孩子们的素质太差。
与此相反,国外的家庭教育非常注意让孩子们从小要接受磨难教育培养独立精神。
如德国一两岁的孩子自己坐在椅子上吃饭,不同年龄的孩子必须承担一定的劳务,如要求14岁到16岁的青少年擦洗汽车,给花园松土。
家长有意为孩子创造生活的逆境,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精神。
换句话说从小就培养他们有良好的意志品质,面对磨难与挫折而不馁、不娇。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克服内外部困难与行动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意志的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1、自觉目的性。
人的行为总是出于某种目的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
许多著名的学者、科学家为一个崇高理想耗尽他的毕生精力,战胜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做出了伟大的业绩。
李时珍用了27年写成了195万字的《本草纲目》;居里夫人忍受着失去亲人的悲痛终于完成了他们夫妇共同的事业,发现了镭。
2、意志与战胜内外部困难相联系。
在意志行动中,人们为了实现确定的目的,总是要和外部困难(如阻力、缺乏必要的条件)和内心的障碍(如自信心不足、内心矛盾)进行斗争,否则就难以实现,意志品质恰恰是在和困难作斗争中逐步培养起来的。
3、没有随意动作,就难以实现人的意志行动。
随意动作是在后天生活实践中掌握了许许多多的熟练的动作,如使用工具,操作机器的基本动作。
如果支配和调节一系列的动作都成问题,解决困难,实现目的就成了一句空话。
意志努力在衡量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中,意志品质健全是一条重要的标准,当人们为了克服困难完成重要的考试、竞赛或业务评定时,总要自觉地使自已的身心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这种主观的动员状态就叫意志努力。
去攀岩或进行一项困难重重的调查研究都需要意志努力来支持。
专家帮你区分意志的四种品质中公教育专家樊丽飞认为意志具有四种品质,心理学上是这样定义这四种品质的:(一)意志的自觉性意志的自觉性是指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
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易受暗示性与独断性。
易受暗示性的人,行动缺乏主见,没有信心。
容易受别人左右,因而会随便改变自己原来的决定。
独断性的人则盲目自信,拒绝他人的合理意见和劝告,一意孤行,固执己见。
易受暗示性与独断性都是缺乏对事物自觉、正确的认识,分不清是非曲直,而去遵循盲目的倾向。
从以上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意志的自觉性强调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并服从于活动目的,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受暗示与独断,说明意志的自觉性强调的是一种主观上的态度。
简而言之,就是对自己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二)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一个人是否善于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方面的意志品质。
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
优柔寡断的人遇事犹豫不决,患得患失,顾虑重重;在认识上分不清轻重缓急,思想斗争时间过长,即使执行决定也是三心二意。
草率的人则相反,在没有辨明是非之前,不负责任地做出决断,凭一时冲动,不考虑主、客观条件和行动的后果。
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都是意志薄弱的表现。
而意志的果断性包括两方面内涵,一是明辨是非,二是迅速行动,具备的这两个特点才能称之为果断。
简言之,就是能在复杂的情境中冷静而迅速地判断发生的情况。
(三)意志的坚持性意志的坚持性是指在意志行动中能否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方面的意志品质。
与坚持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顽固执拗和见异思迁。
顽固执拗的人对自己的行动不作理性评价,执迷不悟,或者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见异思迁者则是行为缺乏坚定性,容易发生动摇,随意更改目标和行动方向,这山望着那山高,庸庸碌碌,终生无为。
意志的坚持性,就是能够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此文发表于《上海教育》杂志2021年5A期上)意志力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一个人为了实现某一目标,所具备的一种坚定的、能够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力量和品质。
意志力的品质通常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目标的自觉性。
前段时间因为疫情,很多学生都通过在线教育的方式来学习,有的学生根本不用家长的督促,自己就能把一天的学生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还有不少学生即便在家长的督促下都不能很好的沉浸在学习之中,这背后就是意志力品质的差异。
二是决策的果断性。
指的是面对新的情况、新的任务,善于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
面对不能按时开学、需要凭借网课学习新情况,是立即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迅速行动起来;还是优柔寡断,等待观望?三是行动的自制性。
自制性强的人,能够不受各种外界诱惑的干扰,心无旁骛地向着实现目标的方向努力;而自制力弱的人,则经常被身边的各种琐事所烦扰,学习和工作总是处于蜻蜓点水的状态。
四是过程的坚持性。
做一道有点难度的试题、面对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等,都不会一帆风顺,中间总会遇到各种困难、或许会还让自己遭受各种挫折,只有那些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的人,才能在风雨之后看到绚丽的彩虹。
坚持性是意志品质最为集中的体现。
人的意志力还有如下一些特点:首先,人的意志力是一种稀缺资源,它的总量是有限的。
就像你钱包里的钞票一样,每个月的工资总额是一定的,用掉多少就会少多少。
如果你睡了一个好觉,早晨起床就会感到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因为经过一夜的休息和调整,你已经积累了满满的意志力。
在接下来的一天时间里,你将通过各种方式来逐渐损耗你的意志力。
你所做的任何一个选择,做出的任何一个决定,看上起各种无关的琐事,都会从你身体内部的同一个账户中提取意志力;如果自己缺少定力,总是在一些事情上左右摇摆,很快就会让自己筋疲力尽,又一事无成;如果有你自己急着想要去做某件事情但却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去做,那你就要付出更多的毅力来约束自己,意志力的损耗就更快了。
2019云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易混淆知识点:意志的四种品质辨析相信很多备考的小伙伴都很关注2019云南教师招聘考试,在此云南中公教育给各位备考的小伙伴提供了教育心理学易混淆知识点“意志的四种品质辨析”,希望能帮助大家掌握,祝愿大家教师考试顺利!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关于意志的四种品质,几乎每年都会有一至两道单选题,有时候是例子型单选题,也有古语型的单选题,而大家常常纠结的地方在于自觉性和自制性的区分,以及坚持性和自制性的区分,下面就这两对难以辨析的知识点做了简单区分,希望对各位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首先,考生需要从定义上对意志的四种品质进行把握,意志的自觉性也叫做意志的独立性,是指人在处理事情时有明确的目标和目的性,在做决定时能不受他人的影响,独立自觉的做决定;意志的果断性指的是人在做决定时特别迅速地作出决定,而不是犹豫不决,很难做出决定;意志的坚持性是指人长时间相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完成;意志的自制性是指人能统制自我的能力,人能够控制自己而不受诱惑的干扰。
其次,就自觉性和自制性进行区分,为了方便考生做题,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区分,看题干中是在做决定之时,还是在做了决定而执行的过程中,如果在做决定之时,不受别人干扰,是自觉性,但是已经做好了决定在执行过程中,能抵御诱惑,则是坚持性;比如小明总是回家后完成作业再去看动画片,这是自觉性,而小明计划自己回家马上做作业,再去玩耍,结果朋友一喊他去玩,他作业都不做就去玩耍了,说明自制性差。
再如“明日复明日”是自觉性不够,而“今日事,今日毕”说明自制性好。
再次,坚持性和自制性如何进行简单的区分呢?最基本的是区分困难是一种客观的困难还是困难带有主观性,而坚持性强调困难是客观的,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种困难,而自制性强调是困难对于不同的人,不一定是一种诱惑。
如小红和小李报了个钢琴培训班,小红风雨无阻,一直完成了课程,而小李一旦下雨就不去上课了,这说明小红额坚持性比小李的坚持性好;再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都强调的是坚持性。
心理学问题---如何培养优良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意志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教育和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有意识培养的结果。
培养意志品质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加强目的性教育自觉的目的是意志行动的指南和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加强目的性教育是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基本条件。
目的性教育包括形成目标观念和以目的调节行动两个方面。
形成目标观念,指在上形成牢固的目标意识,即每次行动必须有一个明确而正确的目标,形成包括近期目标和的目标体系,避免盲目行动的发生。
长远目标作为人的理想是人的精神支柱,对行为具有持久的动力作用。
仅有长远目标是不够的,它不能转化为具体行动,所以,还必须培养学生确立近期目标,因为近期目标是行为的直接推动力量,把近期目标的直接动力与长远目标的持久动力结合起来,才能培养成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另一方面,必须引导学生以目的调节自己的行动,发挥目标对行为的定向、调节、控制作用。
因此,教师不仅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而且要善于培养学生自觉确立明确的目的并把目的迅速转化为行动的能力,形成自觉、坚定的意志品质。
(二) 组织实践活动坚强的意志是在实践中,特别是在克服各种困难的实际活动中,通过有意识的锻炼逐渐形成的。
所以,教师要结合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经常组织相应的实际活动,如、演讲比赛、、等,培养学生的目的性和行动的坚韧性品质。
组织实践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活动要有一定的难度,要由易到难有计划地进行,使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地对待困难,不断地克服困难。
最后,行动的结果还要反馈给学生,以树立信心,达到增强意志力的目的。
(三) 充分发挥班集体和榜样的班集体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苏联教育家特别重视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认为“集体是个人的教师”,班集体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有和规范作用,这两方面作用,是通过班集体的舆论、规范、集体目标和等因素来实现的。
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班集体对学生意志品质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并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为形成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创造一个优良的集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