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检查doc
- 格式:doc
- 大小:137.50 KB
- 文档页数:12
钢结构抽样检测及不合格焊缝返修及扩探要求(点击:273)1.抽样检查除设计指定焊缝外应采用随机取样方式取样。
焊缝表面缺陷超过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时,对气孔、夹渣、焊瘤、余高过大等缺陷应用砂轮打磨、铲凿、钻、铣等方法去除,必要时应进行焊补;对焊缝尺寸不足、咬边、弧坑未填满等缺陷应进行焊补。
2. 经无损检测确定焊缝内部存在超标缺陷时应进行返修,返修应符合下列规定:1 )返修前应由施工企业编写返修方案;2 )应根据无损检测确定的缺陷位置、深度,用砂轮打磨或碳弧气刨清除缺陷。
缺陷为裂纹时,碳弧气刨前应在裂纹两端钻止裂孔并清除裂纹及其两端各50mm 长的焊缝或母材;3 )清除缺陷时应将刨槽加工成四侧边斜面角大于10°的坡口,并应修整表面、磨除气刨渗碳层,必要时应用渗透探伤或磁粉探伤方法确定裂纹是否彻底清除;4 )焊补时应在坡口内引弧,熄弧时应填满弧坑;多层焊的焊层之间接头应错开,焊缝长度应不小于100mm;当焊缝长度超过500mm 时,应采用分段退焊法;5 )返修部位应连续焊成。
如中断焊接时,应采取后热、保温措施,防止产生裂纹。
再次焊接前宜用磁粉或渗透探伤方法检查,确认无裂纹后方可继续补焊;6 )焊接修补的预热温度应比相同条件下正常焊接的预热温度高,并应根据工程节点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用采用超低氢型焊条焊接或进行焊后消氢处理;7)焊缝正、反面各作为一个部位,同一部位返修不宜超过两次;8 )对两次返修后仍不合格的部位应重新制订返修方案,经工程技术负责人审批并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执行;9 )返修焊接应填报返修施工记录及返修前后的无损检测报告,作为工程验收及存档资料。
10 ) 碳弧气刨应符合下列规定:a 碳弧气刨工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b 如发现“夹碳”,应在夹碳边缘5~10mm 处重新起刨,所刨深度应比夹碳处深2~3mm;发生“粘渣”时可用砂轮打磨。
Q420、Q460 及调质钢在碳弧气刨后,不论有无“夹碳”或“粘渣”,均应用砂轮打磨刨槽表面,去除淬硬层后方可进行焊接3.抽样检查的焊缝数如不合格率小于2%时,该批验收应定为合格;不合格率大于5%时,该批验收应定为不合格;不合格率为2%~5%时,应加倍抽检,且必须在原不合格部位两侧的焊缝延长线各增加一处,如在所有抽检焊缝中不合格率不大于3%时,该批验收应定为合格,大于3%时,该批验收应定为不合格。
GB2828—87抽样方案目录前言1 目的 (4)2术语及符号 (4)2.1术语 (4)2.1.1 单位产品 (4)2.1.2 检查批(简称:批) (4)2.1.3 连续批 (4)2.1.4 批量 (4)2.1.5 样本单位 (4)2.1.6 样本 (4)2.1.7 样本大小 (4)2.1.8 不合格 (4)2.1.9 安全性缺陷 (4)2.1.10 A类不合格品 (5)2.1.11 B类不合格品 (5)2.1.12 C类不合格品 (5)2.1.13 不合格品 (5)2.1.14 安全性不合格品 (5)2.1.15 A类不合格品 (5)2.1.16 B类不合格品 (5)2.1.17 C类不合格品 (5)2.1.18 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 (5)2.1.19 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 (5)2.1.20 批质量 (6)2.1.21 过程平均 (6)2.1.22 合格质量水平 (6)2.1.23 检查 (6)2.1.24 计数检查 (6)2.1.25 逐批检查 (6)2.1.26 合格判定数 (6)2.1.27 不合格判定数 (6)2.1.28 判定数组 (6)2.1.29 抽样方案 (6)2.1.30 抽样程序 (7)2.1.31 一次抽样方案 (7)2.1.32 正常检查 (7)2.1.33 加严检查 (7)2.1.34 放宽检查 (7)2.1.35 特宽检验 (7)2.1.36 检查水平 (7)2.1.37 样本大小子码 (7)2.1.38 批合格概率 (7)2.2符号 (7)2.2.1 N:批量 (7)2.2.2 n:样本大小 (7)2.2.3 A c:合格判定数 (8)2.2.4 R e:不合格判定数 (8)2.2.5 [A c、R e]:一次抽样方案的数组 (8)2.2.6 P:批质量 (8)2.2.7 AQL:合格质量水平 (8)2.2.8 Pa:批合格概率 (8)2.2.9 IL:检查水平 (8)2.2.10 LR:界限数 (8)3 表格 (8)严格度转换规则 (9)表1界限数 (10)表2样本大小字码 (11)表3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 (13)表4加严检查一次抽样方案 (15)表5放宽检查一次抽样方案 (17)表6特宽检查一次抽样方案 (19)1目的:标准规定了以合格质量水平(用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或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表示)为质量指标的一次抽样方案及抽样程序。
第一条
第二条
适用抽样检查的检查业务。
第三条
1.
以JISZ9001
2.
(1)外购品……计数调整型抽样检查JISZ9006
(2)内购品……计数筛选型一次抽样检查JISZ9006
备注:外购品必要时亦可适用JISZ9002-JISZ9006
第四条计数调整型抽样
1.
(1)
以1
(2)
以1
(3)
(4) 严重瑕疵可能对产品、零件之使用、保管、基本
对检查单位的实用性及有效的使用、操作等几乎不造成影响之缺陷。
(5
(6) AOL(AcceptableQuality Level
以不良率(%)及每100单
2.
(1
(2
(3)决定AOL
(4)
(5)决定抽样形
(6
(7)
(8
①
依据J1SZ9015附表1
从包含指定之货批的大小之行和指定之检查水准的列的交叉栏
中读取其字样。
②以一次抽样检查方式做一般检查时,使用J1SZ9015 附表2A,
从中求得的
3.
(1)各检查项目究竟是属于严重瑕疵或轻度瑕疵,原则上应以检查规格书明确加以指示,必要时需在
(2)选定严重不良品与轻度不良品AOL不同时的抽样方式
①针对各分级(严重不良品及轻度不良品)寻求抽样方式。
②
③
4.
选样的方法原则上以J1SZ9031。
(Process owner: 部品品质科职员I. Definition☐抽样检查:-从进货lot中随即抽取样品,用规定的有效的方法进行检验,将检验结果与-规定标准相比较,判定样品是否符合标准,从而决定进货LOT的合格与不-合格的检查方式称为抽样检查。
II. Purpose☐高效地检验入库原材料/部品的品质。
☐防止在生产中因部品缺陷导致品质事故的发生。
☐保障生产过程中产品品质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
☐获取入库检查的品质信息。
☐帮助协作厂家提高部品品质能力。
III. Policy☐术语及定义-(SEC) 抽样检查检查中的样品取自同一批中(接受/拒绝以标准为基准)-(SEC) AQL(Acceptable Quality Level)可接收质量水平的缩写。
AQL是Lot抽样检查时,可允许的最差过程平均质量水平。
-(SEC) 原材料通过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生产的构成部品的基本原料。
-(SEC) 部品生产产品的每一个必需单位。
-(SEC) Lot同一生产条件下生产的待检单位。
-(SEC) Lot Size(N)构成Lot的检查个体的总数量。
-(SEC) 检查Lot同一条件下生产的产品集合体或者是同一日期到货的SAP形成的同一编号材料的集合体。
-(SEC) 随机抽样随机地选取样本,以此保证不良率在总体中的代表性。
-抽样方案所使用的样本量和有关接收准则的组合。
-正常检查当过程平均质量水平优于AQL值时的一种抽样方案。
此时抽样方案具有为保证生产方以高概率接收而设计的接收准则。
-加严检查具有比相应正常检验抽样方案接收准则更严厉的接收准则。
-(SEC) 承认愿被批准应用于生产的部品/原料的说明书的集合体。
-(SEC) ACCEPT (Ac)满足所有规定检查条件的已检查部品/原料的检查事后状况。
-(SEC) REJECT(Re)未满足所有规定检查条件的已检查部品/原料的检查事后状况。
☐责任与权限-部品科职员:-建立入库检查指导书。
抽样检验标准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抽样检验标准1. 目的:为使进料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时有正确之抽样方法及判定依据。
2. 范围:进料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均适用本规范。
3. 权责:由进料、过程、成品检验员负责实施之。
4. 定义:4. 1 单位产品: 为实施抽样检查的需要而划分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位产品。
4. 2 检查批: 为实施抽样检查汇集起来的单位产品称之为检查批,简称为批。
4. 3 批量: 批中所包含的单位产品数,称为批量。
4. 4 样本单位: 从批中抽取用检查的单位产品,称为样本单位。
4. 5 样本: 样本单位的全体,称为样本。
4. 6 样本大小: 样本中所包含的样本单位数,称为样本大小。
4. 7 抽样检验:依照批量大小,抽出不同数量的样本,将该样本按其规格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的结果与预先决定的品质标准比较,以决定个别的样品是否合格。
4. 8 不良率: 不良品的表示方法。
任何已知数量的制品不良率,为制品中所含的不良品数除以单位产品的总数再乘以100%即得:不良率=? 不良品个数 *100%检验单位产品总数4. 9 检验方法: 用检验、量测、试验或其它方式将单位产品和其规定的要求加以比较的方法。
4. 10 抽样计划: 样本大小和判定数组结合在一起,称为抽样计划。
4. 11 抽样程序: 使用抽样计划判断批合格与否的过程,称为抽样程序。
4. 12类别:根据产品质量性能和使用过程的重要程度,由高到低依次分为A、B、C 三类。
A类:成品及构成产品的最主要原料。
其质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性能,严重的可能直接导致产品报废。
B类:半成品及重要原材料。
其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性能,导致产品重要性能指标的下降。
C类:一般原材料,可以根据情况进行检测,备案。
不会对产品的主要性能产生影响,不直接影响产品的应用性能。
说明:原材料分级规定详见附件《原材料分类》5作业内容:5.1 A类原材料需100%检测,B类抽检,C类凭合格证检验,抽样比率如下:5.2 采购回的物品必须检测其产品合格证,检测其产品规格或技术参数是否符合本公司采购的要求,强制性产品必须检查是否印有3C标志及合格证。
抽样检查一.概述1.1概念抽样检查是按数理统计方法,从一批交检的产品中随机抽取适量的产品进行检验,把检验结果舆判定标准进行比较,以确定该批产品合格舆否的一种检验方法。
用数理统计的朮语来说,所谓抽样检查就是根据样本的性质来推断总体质量的好坏。
在数理统计学中总体:交检批。
个体:交检批中的每个产品。
样本:交检批中随机抽取出来进行检验的部分产品。
样品:组成样本的每个单位产品。
样本大小(n):样本中所包含的样品数。
批量(N):批中所包含的单位产品数。
单位产品:为了实施抽样检查而需划分的基本单位,如单个产品、一个零件或部件、一定长度、一定面积、一定体积、一定重量的产品等。
1.2抽样检查的主要作用抽样检查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作用:(1)节省检验时间和检验费用,是一种经济而科学的检验方法。
特别适用于大批量产品的检验或破坏性检验。
(2)保证产品质量。
对于产品批量大,检验项目又多的场合,有时因为检验力量的限制,采用全数检验往往要放弃某些质量指标的检验,这样就难保证产品质量。
若采用抽样检验,可以集中力量做好所抽取样本的各项质量指针的检验,能更好地保证产品的质量。
1.3抽样检查方案的分类和主要使用标准抽样检查方案一般按以下4个方面进行分类。
(1)按产品的质量指针分类。
抽样检查方案按合格判断规则中适用的质量指针,分为计数抽样方案和计量抽样检查方案两大类。
计数抽样方案主要适用一个产品上有多项质量指标的的场合,其优点是使用简单。
缺点是需要的样本大小较大。
计量抽样检查方案的优点是需要的样本大小较小,缺点是使用麻烦,且仅能使用单项质量指标的检验。
(2)进行的方式分类。
抽样检查方案按其进行的方式可分为逐批抽样检查、连续抽样检查和挑选型抽样检查,逐批抽样检查是将产品组成批后进行的抽样检查。
按照这种方式,种需要检验的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根据样品检查的结果来判断该批产品是否合格,决定接收还是拒收该批产品。
逐批抽样检查使用的2828.连续抽样检查是指在生产在线的某一指定的检查点直接检查产品。
抽样检查标准.DOC的必要事项加以规定,目的在通过抽样检查确保品质,并使检查朝向标准化。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项标准适用于零件等抽样检查的相关业务。
第三条定义1、进货抽样检查所谓进货抽样检查是各制程自公司外部调度零件等,在接受这些货品时所进行之抽样检查。
2、制程间的抽样检查制程间的抽样检查是指对公司内部自行生产之零件等进行抽样检查。
第四条检查方式依据抽样检查实施要领之指示。
第五条检查单位1、进货抽样检查原则上由进货单位负责。
如检查部负责人认为基于品质保证上的需要,可依制程别、生产机器别及处理单位别加以区分,对进货单位的物品进行抽样检查。
备注:如判断有必要将进货单位的物品加以区分进行检查,事前应对进货时的识别方法加以指示。
2、制程间的抽样检查,原则上以一天当中依相同生产条件连续生产之产品为单位。
第六条抽样检查的实施基准及规格1、实施抽样检查所必要之基准与规格,是以检查规格书为依据。
签发人责任人签名制度名抽样检查标准电子文件编码GLZD159页码3-22、检查规格书由检查部门依据图面、规格式样书及相关的基准规格等进行制作。
备注:必要时检查规格书必须交送设计部门,由其进行内容的确认。
第七条检查之实施判定1、资材部门及制造部门依据检查委托书,请求实施抽样检查。
另外,如规定受检时必须提出品质数据资料,则必须将品质数据资料附加在检查委托书中。
2、抽样检查以检查规格书为依据实施,并确定合格与否。
备注:检查部门经理依据规定的方法,对提出的品质数据及其他品质情报进行检查及判定之结果,判断有必要做进一步严格的检查及制定时,应依其判断进行。
(2)合格与否的判定结果,应依据规定的程序通知相关部门。
第八条不合格货批及不良品的处置1、进货抽样检查判定的不合格货批及不良品。
(1)不合格的货批与抽样检查查出的不良品,应确实加以识别,原则上应将货品退回原购买单位。
(2)不合格的货批再次交货时,在明示不良品已修正或去除的条件状况下,应视为新购入之物品处理。
抽样检查标准
(2)合格与否的判定结果,应依据规定的程序通知相关部门。
第八条不合格货批及不良品的处置 1.进货抽样检查判定的不合格货批及不良品。
〔1〕不合格的货批与抽样检查查出的不良品,应确实加以识别,原那么上应将货品退回原购置单位。
〔2〕不合格的货批再次交货时,在明示不良品已修正或去除的条件状况下,应视为新购入之物品处理。
2.制程间抽样检查抽样出来的不合格货批与不良品〔1〕不合格之货批及抽样检查所抽验出来的不良品应确实加以识别。
〔2〕不合格之货批,原那么上由制造部门负责修正、重新检查与选择,不良品那么采取修正,剔除手段。
〔3〕对于已修正或剔除不良品的货批,原那么上必须再次进行抽样检查。
第十一条对抽样检查之判定产生异议时的处理当进货一方或制造者与检查部门之间,对检查的判定产生异议〔质疑〕时,检查部门的部门主管应设法进行协调,并由其做最后的判定。
第十二条检查记录的保管抽样检查之记录应于规定的期间内保管于检查部门。
签发人责任人签名。
抽样检验又称抽样检查,是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少量产品(样本)进行检验,据以判断该批产品是否合格的统计方法和理论。
它与全面检验不同之处,在于后者需对整批产品逐个进行检验,把其中的不合格品拣出来,而抽样检验则根据样本中的产品的检验结果来推断整批产品的质量。
如果推断结果认为该批产品符合预先规定的合格标准,就予以接收;否则就拒收。
所以,经过抽样检验认为合格的一批产品中,还可能含有一些不合格品。
基本概念1.单位产品:是为实施抽样检验的需要而划分的基本产品单位。
2.样本大小:样本中所包含的单位产品数量,一般用n表示。
3.单位产品的质量表示方法:计数、计量4.不合格和不合格品(1)不合格:单位产品的任何一个质量特性不满足规范要求。
抽样检验目前我国国家标准推荐,将不合格分为三个等级。
A类不合格:单位产品极重要的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重要的质量特性极不符合规定。
B类不合格:单位产品重要的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C类不合格: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美国贝尔系统将不合格的严重程度性分为四级。
A级——非常严重(不合格分值100分)B级——严重(不合格分值50分)C级——中等严重(不合格分值10分)D级——不严重(不合格分值1分)(2)不合格品: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合格的单位产品。
按不合格的重轻程度可划分为A类不合格品、B类不合格品、C类不合格品。
5.检查批及批量(1)检查批:是提交进行检验的一批产品,也是作为检验对象而汇集起来的一批产品。
(2)批量:批中所包含的单位产品数,即提交检查的一批产品中所包含单位产品的总数,以N表示。
编辑本段方法抽样检验的方法有以下三种: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是指一批产品共有N件,如其中任意n件产品都有同样抽样检验的可能性被抽到,如抽奖时摇奖的方法就是一种简单的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时必须注意不能有意识抽好的或差的,也不能为了方便只抽表面摆放的或容易抽到的。
系统抽样系统抽样是指每隔一定时间或一定编号进行,而每一次又是从一定时间间隔内生产出的产品或一段编号产品中任意抽取一个或几个样本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无法知道总体的确切数量的场合,如每个班的确切产量,多见于流水生产线的产品抽样。
分层抽样有些产品的质量特性,如焊点的不良数、测试坏品数以及合格与否,只能通过离散的尺度来衡量,把抽取样本后通过离散尺度衡量的方法称为计数抽样检验。
计数抽样检验中对单位产品的质量采取计数的方法来衡量,对整批产品的质量,一般采用平均质量来衡量。
计数抽样检验方案又可分为:标准计数一次抽检方案、计数挑选型一次抽检方案、计数调整型一次抽检方案、计数连续生产型抽检方案、二次抽检、多次抽检等。
①一次抽检方案一次抽检方案是最简单的计数抽样检验方案,通常用(N,n,C)表示。
即从批量为N的交验产品中随机抽取n件进行检验,并且预先规定一个合格判定数C。
如果发现n中有d件不合格品,当d≤C时,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予以接收;当d>C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予以拒收。
例如,当N= 100,n=10,C=1,则这个一次抽检方案表示为(100,10,1)。
其含义是指从批量为100件的交验产品中,随机抽取10件,检验后,如果在这 10件产品中不合格品数为0或1,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予以接收;如果发现这10件产品中有2件以上不合格品,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予以拒收。
②二次抽检方案和一次抽检方案比,二次抽检方案包括五个参数,即(N,n,n;C,C)。
其中:n1—抽取第一个样本的大小;n2—抽取第二个样本的大小;c1—抽取第一个样本时的不合格判定数;c2—抽取第二个样本时的不合格判定数。
二次抽检方案的操作程序是:在交验批量为N的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n,件品进行检验。
若发现n,件被抽取的产品中有不合格品d,则:若d1≤C1,判定批产品合格,予以接收;若d1>C2,判定批产品不合格,予以拒收;若C1<d1≤C2,不能判断。
在同批产品中继续随机抽取第二抽样检验个样本n2件产品进行检验。
若发现n2中有d2件不合格品,则根据(d1+d2)和C2的比较作出判断:若d1+d2≤C2,则判定批产品合格,予以接收;若d1+d2>C2,则判定批产品不合格,予以拒收。
例如,当N=100,n1=40,n2=60,C1=2,C2=4,则这个二次抽检方案可表示为(100,40,60;2,4)。
其含义是指从批量为100件的交验产品中,随机抽取第一个样本n1=40件进行检验,若发现n1中的不合格品数为d1:若d1<2,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予以接收;若d1>4,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予以拒收;若2<d1≤4(即在n,件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为3,4件),则不对该批产品合格与否作出判断,需要继续抽取第二个样本,即从同批产品中随机抽取60件进行检验,记录中的不合格品数:若d1+d2≤4,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予以接收;若d1+d2>4,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予以拒收。
③多次抽检方案多次抽检方案是允许通过三次以上的抽样最终对一批产品合格与否作出判断。
按照二次抽检方案的做法依次处理。
以上讨论的是计数抽样检验方案,计量抽样检验方案原理相同。
编辑本段标准化除了根据抽样检验方法制定适用于各种特定情形的抽样方案外,抽样检验方法的标准化是一个重要的趋向。
这就是制定各种类型的抽样标准,其内容包括抽样方案程抽样检验GB2829-2003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标准及应用1.通信产品的环境适应性环境条件:指在一定时间内,产品所经受的外界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条件。
它通常由自然界出现的环境条件和产品本身或由外源产生的环境条件组成。
环境试验:是将产品或材料暴露在自然或人工的环境条件下并经受其作用,从而对它们在实际上可能遇到的贮存、运输和使用条件下的性能作出评价,并分析研究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及其作用机理。
2.环境试验标准的组成术语标准的应用1.国际标准化组织:IEC/TC1工作范围:批准用于不同电气技术领域中的术语和定义,确认不同语种所对应的IEV术语,制定出国际电工词汇(IEV)。
2.国内术语标准专业组织:全国电工术语标准化委员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编辑本段基本术语1、批:相同条件下制造出来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抽样检验,称为“批”。
在5M1E(即人、机、料、法、测、环)基本相同的生产过程中连续生产的一系列批称为连续批;不能定为连续批的批称为孤立批。
5M1E是指:①人(man),包括人的质量意识、责任心、技术业务水平、操作熟练程度、身体条件等。
②仪器设备(machine),是否已经过检验和校正,运行状况是否正常,是否有严格的管理和使用制度等等。
③材料(material)包括试剂、药品、实验动物等是否标准有效。
试剂药品有无标明生产厂家、有效期、含量;实验动物是否明确来源、种系、等级、年龄、性别、适应、饲养等情况。
④测量(measure),包括测试仪器的精度和测量方法等,是否有明确规定并严格执行。
⑤方法(method),包括工艺技术路线、操作规程、组织管理方法等是否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岗位责任制和考核是否健全;⑥环境(environment),包括温度、湿度、露点、含尘量、噪音、震动、照明、卫生等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条件,该控制的条件是否已得到控制。
2、单位产品:为实施抽样检查的需要而划分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位产品。
3、批量和样本大小:批量是指批中包含的单位产品个数,以N表示。
样本大小是指随机抽取的样本中单位产品个数,以n表示。
4、样本和样本单位:从检查批中抽取用于检查的单位产品称为样本单位。
而样本单位的全体则称为样本。
样本大小则是指样本中所包含的样本单位数量。
5、合格质量水平(AQL)和不合格质量水平(RQL):在抽样检查中,认为可以接受的连续提交检查批的过程平均上限值,称为合格质量水平。
而过程平均是指一系列初次提交检查批的平均质量,它用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或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表示;具体数值由产需双方协商确定,一般由AQL符号表示;在抽样检查中,认为不可接受的批质量下限值,称为不合格质量水平,用RQL符号表示。
6、检查和检查水平(IL):用测量、试验或其他方法,把单位产品与技术要求对比的过程称为检查。
检查有正常检查、加严检查和放宽检查等。
7、两类风险a和β:因抽样检验随机性,将本来合格的批,误判为拒收的概率,这对生产方是不利的,因此称为第1类风险或生产方风险,以a表示;而本来不合格的批,也有可能误判为可接受,将对使用方产生不利,该概率称为第II类风险或使用方风险,以β表示。
8、抽样检查方案样本大小或样本大小系列和判定数组结合在一起,称为抽样方案。
而判定数组是指由合格判定数系列和不合格判定数或合格判定数系列和不合格判定数系列结合在一起。
抽样方案有一次、二次和五次抽样方案。
一次抽样方案是指由样本大小n和判定数组(Ac 、Re)结合在一起组成的抽样方案。
Ac为合格判定数。
判定批合格时,样本中所含不合格品(d)的最大数称为合格判定数,又称接收数(d≤Ac)。
Re为不合格判定数,是判定批不合格时,样本中所含不合格品的最小数,又称拒收数(d≥Re)。
二次抽样方案是指由第一样本大小n1,第二样本大小n2,…和判定数组(Ac1;Ac2,Re1;Re2)结合在一起组成的抽样方案。
五次抽样方案则是指由第一样本大小n1,,第二样本大小n2,…第五样本大小n5和判定数组(A1,A2,A3,A4,A5,R1,R2,R3,R4,R5)结合在一起组成的抽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