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āi
wēi
shāng
哉巍汤
写完“口”再写斜 钩,且斜钩要舒展;
是上下结构,下半 部分要注意将左右 两边写紧凑。
“汤”在文中读 “shāng”。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伯牙喜欢弹琴,而锺子期喜欢听他弹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 锺子期死后,伯牙把自己的琴摔破并将弦扯断,并从此不再弹琴。
锺子期其实只是一个樵夫,但是他却有一 个本事,那就是能听懂伯牙的琴声。所以 在伯牙看来,锺子期死后,世上再没有人 能真正听懂他的琴声了,所以他也就不愿 意再为其他人弹琴了。
22.文言文二则
伯牙鼓琴
-.
《高山流水》,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相传是春秋时期一 。
伯牙鼓琴
朗读课文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 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 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 /复为鼓琴者。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 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刚开始弹琴(伯牙)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赞叹说:“弹得好, 像大山一样高峻。”转瞬间(伯牙)心中想着流水,锺子期又 赞叹说:“弹得好,像流水一样浩荡。”
伯牙
春秋时代的琴师,既是弹琴能手,又是 作曲家,故被人尊为“琴仙”。流传 至今的古琴曲《高山流水》和《水仙 操》相传都是伯牙的作品。
课堂小结
同学们,除了锺子期,这世上恐怕真的无人能懂伯牙的 琴声了。伯牙对音乐所有的热爱之情都随着锺子期的 死而万念俱灰,又怎会在意一把琴呢?美哉,壮哉—高 山流水遇知音!让我们铭记这段友情佳话,记住伯牙和 锺子期之间最纯粹的“知音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