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_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3
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金属和酸的性质,掌握金属与酸反应的原理和条件,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金属与酸反应的原理和条件。
教学难点:掌握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
教学准备:金属试样(铁、铜、锌等)、稀盐酸、试管、试管架、酚酞试液等。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介绍金属和酸的性质,引出金属与酸反应的主题。
2.提问:金属为什么能够与酸反应?这种反应会产生什么现象?
二、实验操作(15分钟)
1.将铁、铜、锌等金属试样分别放入试管中。
2.分别向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3.观察金属与酸的反应结果。
4.记录实验现象并比较不同金属试样对酸的反应情况。
三、实验讨论(10分钟)
1.引导学生讨论不同金属试样与酸反应的原理和条件。
2.分析实验结果,总结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
四、实验延伸(10分钟)
1.让学生自行选择其他金属试样,继续进行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
2.让学生探究不同金属试样与不同浓度的酸反应的差异。
五、结语(5分钟)
1.总结金属与酸反应的原理和条件。
2.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和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实验操作需要注意安全,避免试管破裂等意外情况发生。
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充分思考和讨论实验结果,提高其实验操作和思维能力。
金属与酸的反应教案
教学目标:1,知道常见金属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2,记住并能理解、应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和利用实验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方法
4,学习运用讨论、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重点:1,金属与酸的反应
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理解及应用
3,对置换反应的理解及区分
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板书设计金属与酸的反应
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其活动性就越强,反应越快,现象越明显。
2,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而排在氢后的金属则不能。
金属+酸—-盐+氢气
(金属:排在氢前,不含钾钙钠;酸:盐酸、稀硫酸)
3,置换反应①单质+化合物——另一种单质+另一种化合物
②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③铁单质在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2价铁盐(即亚铁盐)。
《必修Ⅰ第3章第1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第2课时)高一班第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课标要求】1、了解钠、铁与水反应的条件、现象、原理,理解物质发生反应是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知道反应条件影响反应速率。
2、了解金属与水反应的规律。
3、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重点难点】1、钠与水的反应,铁与水的反应。
2、金属与水的反应【新课导学】阅读教材P49-50思考:情景导入:近日,临海一化工厂车间200公斤的金属钠发生燃烧,在救火中遇到了难题,金属钠着火不能用水扑救。
那么,有钠为什么不能用水灭火,又该怎么办呢?一、金属与酸的反应回忆金属活动顺序表规律: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之前的金属遇到酸时,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和。
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Mg + HCl 、离子方程式Al + HCl 、离子方程式Fe + HCl 、离子方程式[总结] 金属与酸反应的实质是金属被酸电离出来的氧化。
金属和酸反应与金属的有关,金属越活泼,越与酸反应,反应越。
[思考] 水也可以电离出H+,其能将金属氧化吗?二、金属与水和酸的反应1、钠与水的反应[活动探究] 向一只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将绿豆般大小的金属钠投入到小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
钠的取用:①钠的取用用(不能用__接触)②表面煤油要用吸干③切割钠在上进行④实验中剩余的钠必须[观察[思考]①生成的碱性物质是②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练习]①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③双线桥表示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并表示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总结]1、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钠被水电离出来的氧化。
2、由于钠要与水反应,所以钠工厂遇火灾,应用灭火。
2、铁与水蒸气反应[科学探索] 金属钠可以与水反应,被水氧化,说明氢前金属可以被水氧化,那么活泼金属铁是否能与冷水热水反应?右图实验组装图,验证铁与水蒸气是否反应. (提示:请分析图中①水蒸气的产生②水蒸气与铁粉的反应③气体的检验分别是那些装置 )实验现象: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总结]金属和水反应与金属的有关,金属越活泼,越与水反应,反应越,反应条件越低。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观察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设计观察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设计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材料和设备四、实验步骤1. 金属与酸反应2. 观察金属与不同酸反应3. 观察金属与稀酸和浓酸反应五、实验要点和注意事项六、实验结果及讨论七、实验拓展八、实验小结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金属与酸的反应,了解金属和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特点并观察反应过程和产物的性质变化。
二、实验原理酸是指在水溶液中呈酸性的化合物,其特点是能够和金属发生反应,产生气体。
金属和酸反应时,金属与酸中的氢离子(H+)发生置换反应,产生相应的金属盐和氢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常可以写成:金属 + 酸→ 金属盐 + 氢气三、实验材料和设备1. 实验材料:锌粉、铜粉、铝片、铁片、盐酸、硫酸、稀盐酸、稀硫酸。
2. 实验设备:试管、试管架、试管夹、滴管、酒精灯。
四、实验步骤1. 金属与酸反应a. 取一根铜片浸入盐酸中,观察反应现象。
b. 取一根锌片浸入盐酸中,观察反应现象。
c. 取一根铁片浸入盐酸中,观察反应现象。
d. 用铝片浸入盐酸中,观察反应现象。
2. 观察金属与不同酸反应a. 取一根铜片浸入稀硫酸中,观察反应现象。
b. 取一根锌片浸入稀硫酸中,观察反应现象。
c. 取一根铁片浸入稀硫酸中,观察反应现象。
d. 用铝片浸入稀硫酸中,观察反应现象。
3. 观察金属与稀酸和浓酸反应a. 取一根铜片浸入浓盐酸中,观察反应现象。
b. 取一根锌片浸入浓盐酸中,观察反应现象。
c. 取一根铁片浸入浓盐酸中,观察反应现象。
d. 用铝片浸入浓盐酸中,观察反应现象。
五、实验要点和注意事项1. 实验时应注意安全,佩戴实验眼镜、实验手套,并遵循实验室的安全规范。
2. 酸具有腐蚀性,操作时应小心,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3. 在观察金属与酸反应时,应注意观察反应的进行速率、气体的生成等现象。
4. 注意区分金属与不同酸发生反应的差异,记录实验观察结果。
六、实验结果及讨论1. 金属与酸反应时,金属表面会冒泡,并且放出气体。
第1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教材分析】“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是教材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的内容,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起始节。
本节学到的钠是一种典型的活泼金属元素,也是高中阶段重点学习的第一种金属元素,是必修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重要元素化合物知识。
本节内容可对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做进一步巩固的同时,对以后其他金属元素的学习具有指导性作用,所用到的许多方法如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归纳法等都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方法。
本节课将以金属与酸和水反应为明线,金属活动性顺序为暗线展开多种方式的教学活动。
以金属与酸反应为引子,以钠和水反应为典例,以K、Ca、Mg、Fe、Cu与水是否反应等思考与交流进行比较教学,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金属与酸和水反应的本质和一般规律进行总结,使学生对此有一个总体感性的认识。
【学情分析】1. 基础和能力:通过初中和高一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熟悉金属活动性顺序和了解了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初步建立了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角度去分析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基础,对本节教材中的钠与水的反应实验能进行简单的探究,并能对产生现象的原因进行初步的分析。
2.困难和问题: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的积极性较高,但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全面,且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缺乏对现象的本质分析。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描述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会书写其化学方程式;2.通过对比讨论,了解金属与酸和水反应的一般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书写典型金属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认识金属与酸反应的一般规律;2.通过钠和水反应的实验探究,学生能观察到浮、熔、游、响、红等实验现象,并用相对规范的语言进行描述和分析,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3. 通过Na、K、Ca、Mg、Fe、Cu、Ag与水是否反应的对比总结,了解金属与水反应的一般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钠与水的探究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体验观察、分析、讨论并分享交流的过程,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2.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得出金属与酸和水反应的本质,体会化学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高中化学金属与水反应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金属与水反应的基本原理。
2. 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能够描述金属与水反应的现象。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强化学生对实验操作规范的认知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我们将以几种典型的金属为例,如钠、镁、铝等,探讨它们与水接触时的反应特性及生成物。
教学步骤引入新课- 提问:“你们知道金属遇到水会发生什么吗?”- 展示几个金属样本,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知识讲解1. 解释金属与水反应的一般条件,强调活泼金属与水反应的趋势。
2. 介绍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3. 讨论镁、铝等其他金属与水反应的特点。
实验演示- 安全提示:确保学生穿戴好防护装备,了解实验室安全规则。
- 演示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 讨论观察到的结果,包括温度变化、气体产生等。
学生互动- 分小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种金属,预测其与水反应的可能结果。
- 小组分享预测结果,并给出理由。
实践操作- 指导学生分组进行镁条与水反应的实验。
- 让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反应时间、温度变化等。
总结反馈- 各小组分享实验结果,对比预测与实际的差异。
- 教师点评,归纳金属与水反应的规律性知识。
- 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知识。
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论。
2. 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的金属与水反应会有差异?”鼓励学生从金属的活动性和氧化还原角度思考。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金属与水反应的奇妙现象,还能够深刻理解背后的化学原理。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确保安全第一。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金属与酸和水等的反应)【学习目标】1、掌握金属钠与水发生反应的各种现象及其原因。
2、了解铁与与水蒸气的反应,铝与盐酸及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学习重点】钠与水的反应现象及其分析,铁与水蒸气及铝与碱溶液的反应原理。
【相关知识点回顾】1、写出金属活动顺序表:。
2、写出至少三个金属与稀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求掌握的内容】1、查阅课本,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尝试完成下列任务:(1)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改写成离子方程式。
2、查阅课本,写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尝试完成下列任务:(1)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结合课本P50“科学探究”的提示,设计完成该反应的实验装置图。
3、查阅课本,写出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尝试改写成离子方程式。
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实验探究1〗认真观察老师演示课本P49“实验3-3”,思考、交流如下问题:(1)填写下表:(2)钠为什么要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已知钠和四氯化碳不能反应,四氯化碳的密度比钠大,那么钠能否保存在四氯化碳中?(3)能否用手拿取金属钠?为什么?(4)钠着火应该怎么扑灭?用水行吗?〖合作探究〗(1)钠能与盐酸反应吗?你能预测反应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吗?(2)钠比铜活泼,那么金属钠能否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推测可能出现的现象并用实验验证。
〖科学探究〗探究课本P50“科学探究”,完成下列任务:(1)交流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向老师和同学介绍设计的思路和原理。
(2)有人设计如下三套实验装置,你认为哪一套方案最好?你的评价依据是什么?铁粉和石棉绒铁粉CaCl2水水A装置B装置C装置(3)尝试根据钠、镁、铝、铁的金属性强弱顺序,填写它们与水的反应的情况:与冷水剧烈反应的金属是;与冷水反应不明显,与热水反应明显的金属是;与冷水不反应,与热水微弱反应的金属是;与冷水、热水都不反应,只与水蒸汽反应的金属是。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钠、铝、铁分别与水的反应,找出与水反应的相同点和差异2、根据钠、铝、铁与水的反应情况差异,找出其本质原因【教学重点难点】:钠与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教学过程】【板书】二、金属与水的反应【讲述】钠除了能与氧气反应之外,能否跟水反应呢?其他的金属能否与水反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金属与水反应的问题。
我们来做一下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看看钠到底能不能跟水反应呢?反应又能生成什么物质?【演示实验1】在小烧杯中加入约1/2的水,滴入1~2滴酚酞溶液,将切好的钠投入到水中,盖上表面皿,观察现象。
★观察时应注意几方面内容:钠在水中的哪个部位反应,形态有何变化,如何运动,发出怎样的声音,溶液颜色有何变化?实验现象:1、钠投入水里后,浮在水面上2、钠立即跟水反应,并有气体产生,同时钠熔化成闪亮的小圆球。
3、小圆球在水面上向各个方向迅速游动4、有嘶嘶的声音发出,最后小圆球消失5、反应后的滴有酚酞的水溶液变红色实验结论:1、因为钠的密度比水小。
(浮)2、钠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且钠的熔点较低(熔)3、钠与水反应产生气体,推动小球迅速游动;(游)4、产生的氢气与水摩擦、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反应放热等,从而发出响声。
(响)5、说明钠与水反应生成了碱(NaOH) (红)【说明】:①钠与水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钠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剂,其电子转移:↑Array得到2×e,被还原②钠与水的反应是钠原子和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反应即该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其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③钠的保存:实验室中的钠需保存在煤油中,其原因有:(1)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2)钠与水反应;(3)钠不与煤油反应,且其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
【思考】根据金属活泼顺序,钠排在铜的前面,那么金属钠能否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推测可能出现的现象。
高中化学金属与水反应教案
教材:高中化学课本
目标:
1. 理解金属与水反应的基本理论和实验现象。
2. 掌握金属与水反应的相关方程式和性质。
3. 能够辨别金属与水反应的规律和特点。
教学步骤:
1.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以往所学化学知识,了解金属与酸反应的特点,引出金属与水反应。
2. 理论讲解(15分钟)
a. 介绍金属与水反应的基本原理:金属与水反应会生成金属氢氧化物和氢气。
b. 讲解金属与水反应的规律:活泼的金属与水反应剧烈,而稳定的金属则较不活泼。
3. 实验演示(20分钟)
a. 展示几种常见金属与水反应的情况,观察生成的气体和氢氧化物。
b.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自行观察和记录金属与水反应的现象。
c.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金属与水反应的规律和特点。
4. 拓展练习(15分钟)
配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内容。
例题:铝和钠分别与水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有哪些?写出反应方程式。
5. 总结(5分钟)
回顾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金属与水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金属与水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式:理论讲解、实验演示、互动讨论、拓展练习
教学资源:实验材料、化学品、化学实验室设备
评估方法:课堂表现、练习题成绩
扩展阅读:
1. 了解其他金属与水反应的情况。
2. 探索金属氢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
3. 深入研究金属与水反应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第一节第二课时金属钠与酸和水的反应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金属钠在与水发生反应情况及其原因。
(2)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钠与水的反应教学难点:钠与水和酸反应教学方法:启发式、并进探究实验法教具准备: 实验用品:金属钠、小刀、镊子、滤纸、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复习:1:钠的物理性质2:钠与氧气的反应导入:【情景】广州日报大洋网上找到了一则关于金属钠事故的报道——《炸起千层浪,珠江“水雷”谜团待解》(2002-7-9):若干神秘“水雷”惊现珠江。
7月7日,在珠江石溪附近,前前后后共漂着七个白色的来历不明的金属桶。
突然,从漂在水面上的一个金属桶内冒起一股白烟,窜起亮黄色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这个铁桶接着又连续爆炸了多次,爆炸腾起的白色烟雾有近十米高,还有许多未燃尽的白烟飘进旁边的公司内,这些灰白色的物体一遇到水就不停地冒泡,有时甚至还突然着火。
【讨论】 1、俗话说“水火不相溶”,为什么今天水会引火呢?引起爆炸的物质是什么呢?2、装有钠的金属桶为什么会成为“水雷”呢?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呢?【活动探究】金属钠能否像白磷一样保存在水中?向一只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将绿豆般大小的金属钠投入到小烧杯中并盖上玻璃片,观察实验现象,并注意用耳朵听,用手触摸感受。
【提醒】①钠的取用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②煤油要用滤纸吸干③切割钠在玻璃片上进行④实验中剩余的钠必须放回原瓶【观察】【交流与讨论】①生成的碱性物质是②生成的气体可能是什么?如何验证?(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这是个氧化还原反应,钠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必定要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要降低,只可能是元素了。
结论:实质:金属钠和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氢气.【思考】:如果在一支试管中加入水,再加入煤油.最后放入绿豆大小的钠会有什么现象?钠与水反应实际上是钠与水电离出来的微弱的H+反应,那么钠与盐酸、硫酸等酸溶液的反应要比与水的反应,请预测试验现象。
第2课时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学习目标1.会描述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并能解释产生现象的原因;会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2.通过实验完成铁与水蒸气的反应;并会检验生成物、书写化学方程式..新知导学一、金属与酸的反应1.分别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钠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镁条放入稀硫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金属铝溶于盐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同物质的量的钠、镁、铝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1反应剧烈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2完全反应后;产生氢气最多的是________;3相同条件下;三种金属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________..归纳总结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以前的金属能与非氧化性酸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______和________..金属的活泼性越强;与酸反应就越________..2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学活用1.以下是有关金属与酸的反应;请填写下列空白:1分别取0.1 mol铝、铁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________..2分别取W g铝、铁与足量盐酸反应; 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________..3若产生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气;所需铝、铁的质量比是________..二、钠与水的反应在小烧杯中加入约错误!的水;滴入1~2滴酚酞溶液;将切好的钠投入到水中;盖上表面皿;观察实验现象..填写下表:钠与水反应1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氧化剂是____;还原剂是____..3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学活用2.将0.2 mol金属钠投放到10 mL 1 mol·L-1盐酸中: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2反应完全后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是________..的稀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3.将小块钠投入到CuSO4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钠浮于液面上②熔化成小球③发出嘶嘶的响声;放出气体④有蓝色沉淀产生⑤析出大量红色的铜..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三、铁与水蒸气的反应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1实验过程中C试管有________产生;液面________..2将收集满气体的C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其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总结铁在________下能与水蒸气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学活用4.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检验产物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烧瓶底部放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2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3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E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A、B两个装置中应先点燃________处的酒精喷灯;点燃E处酒精灯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小结1.金属单质无论是与水反应;还是与酸反应;金属都是作还原剂;水或酸作氧化剂..金属与酸或水反应的难易;取决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金属越活泼;反应就越容易..2.钠的性质简单记忆法银白轻低软;传导热和电;遇氧产物变;遇氯生白烟; 浮熔游响红;遇水记五点;遇酸酸优先;遇盐水在前..达标检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与酸反应产生氢气是所有金属的通性 2金属与水反应时;均生成氢氧化物和氧气 3钠着火后;能用水灭火 4钠与酸反应比与水反应剧烈51 mol Fe 和1 mol Al 分别与足量的稀H 2SO 4反应产生的H 2的体积在标况下相等6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红棕色固体7铁屑与过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 +6H +===2Fe 3++3H 2↑ 2.某学生将一小块钠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此实验能证明钠下面4点性质中的①钠的密度比水的小 ②钠的熔点较低 ③钠与水反应时放出热量 ④钠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A .①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3.一定质量的钠、钾投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产生气体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投入的Na 、K 一定等质量 B .投入的Na 的质量大于K 的质量 C .曲线a 为K;b 为NaD.稀盐酸的量一定是不足量的4.铁与下列物质反应时;能生成黑色固体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能生成氢气的是________..①氧气②水蒸气③稀硫酸④硫酸铜溶液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②④5.用下图所示的方法研究钠与水的反应;其中A是用带孔的铝箔包裹着的小钠块..1待用的小钠块要用滤纸吸一吸;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2包裹钠块的铝箔要预先刺上适当大小、足够多的小孔;假如在实验刚开始就将镊子松开..A将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据预测;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①证明生成的气体是氢气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证明生成氢氧化钠的实验方法和相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钠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盐酸代替水做钠的性质探究实验有危险;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精析新知导学 一、1.12Na +2HCl===2NaCl +H 2↑ 2Mg +H 2SO 4===MgSO 4+H 2↑ 32Al +6HCl===2AlCl 3+3H 2↑ 2.1钠 2铝 31∶2∶3 归纳总结1盐 氢气 剧烈 2金属与酸电离出的H +之间的反应;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H +得到电子被还原.. 活学活用1.13∶2 2错误!∶错误!或28∶9 39∶28解析 相同物质的量的铝、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时;产生氢气的体积比等于铝、铁呈现的化合价之比;即3∶2;相同质量的铝、铁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错误!×3∶错误!×2=错误!∶错误!=28∶9;即为产生氢气的体积比.. 二、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浮 钠的密度比水小 熔 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 游 生成气体 剧烈 红 碱性 归纳总结12Na +2H 2O===2NaOH +H 2↑ 2水 钠 32Na +2H 2O===2Na ++2OH -+H 2↑ 活学活用2.12Na +2HCl===2NaCl +H 2↑、2Na +2H 2O===2NaOH +H 2↑ 22.24 L解析 盐酸的物质的量是0.01 L×1 mol·L -1=0.01 mol<0.2 mol;钠过量..钠与盐酸反应;不仅要考虑钠与盐酸的反应产生氢气;而且要特别注意在钠过量时;与水反应也会产生氢气;所以0.2 mol 钠完全反应;产生氢气0.1 mol;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0.1 mol×22.4 L·mol -1=2.24 L..3.①②③④ 2Na +2H 2O===2Na ++2OH -+H 2↑;2OH -+Cu 2+===CuOH 2↓或2Na +2H 2O +Cu 2+===CuOH 2↓+2Na ++H 2↑解析 钠投入CuSO 4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现象:浮、熔、游、响;①②③正确;生成的NaOH 与CuSO 4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 2沉淀;④正确、⑤错误..方程式为2Na + 2H 2O + Cu 2+===CuOH 2↓+ 2Na ++ H 2 ↑.. 三、1气泡 下降 2有爆鸣声产生 归纳总结高温 3Fe +4H 2Og 错误!Fe 3O 4+4H 2 活学活用4.1产生水蒸气 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 23Fe +4H 2Og 错误!Fe 3O 4+4H 2 H 2O Fe 3O 4 3吸收未反应的水蒸气;干燥H 24黑色固体变成红色;玻璃管内壁上有水珠生成 5A 收集H 2并检验其纯度 达标检测1.1× 2× 3× 4√ 5× 6× 7×2.D Na 与水反应时;浮在水面上密度比水小;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反应放热;钠熔点低;在水面四处游动有气体生成;同时溶液使酚酞变红色生成碱性物质;体现了①②③④四点性质.. 3.C 4.A C5.1吸干钠表面煤油;避免影响实验效果 2浮上水面 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且反应生成气体也会使A 上浮 3①在气体充满或基本充满试管时;将试管管口朝下移出水面;用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火焰;松开拇指;点燃气体;听到轻微的“噗噗”声②向烧杯内的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③2Na+2H2O===2NaOH+H2↑4钠与盐酸反应非常剧烈;生成H2的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易发生爆炸解析为了防止Na与氧气、水反应;实验室中一般将Na保存在煤油中;在使用Na时;为了不影响实验效果;一般要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常温下Na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和H2;反应非常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易发生爆炸..。
金属与水的反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钠、镁、铝、铁与水反应的实质;
(2)掌握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及解释。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钠与水的反应,铁与水反应发生条件及生成物的探究体验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2)在归纳金属钠性质的过程中,体验分类、比较、归纳、概括等研究方法在学习和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应用,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索金属性质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二、教学重点
钠、铁与水的反应。
(纳与水反应一直是高中课堂的重点内容;而铁与水的反应时一个实验探究的过程,能很好的培养学生,故应作为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铁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设计
四、课程类型新课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
六、教学设备
多媒体课件
实验用品:钠、铁粉、酚酞、蒸馏水、小刀、镊子、砂纸、烧杯、酒精灯、滤纸、玻璃片、小试管。
七、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与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知道产物、反应的现象因金属的性质和反应的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例如钠与氧气在常温下生成白色的氧化钠,但在加热的情况下剧烈反应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
今天呢我们来进一步学习金属与水的反应。
【板书】金属与水的反应
【提问】初中我们已经初步学习过金属与酸的反应,哪些金属能与酸发生什么反应呢?
【讲解】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H)之前的金属遇到酸时,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例如
Fe + 2HCl == FeCl2 + H2↑
Zn + 2HCl == ZnCl2 + H2↑
【思考】位于氢前的能与酸反应,金属遇到水时会如何呢?人们常用金属器皿来盛水,也常用铁、铝或铜制的水壶来烧水,说明这几种金属与热水是不反应的,那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不和水反应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观察实验3-3活泼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一、钠与水的反应
【演示实验】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
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呢?这些现象能说明什么?
【注意观察点】钠所在的位置
钠球的运动和大小变化情况
周围水雾的产生以及响声
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学生观察】观察实验并先小结现象。
思考并小结通过现象得到的结论。
【多媒体展示】实验现象及结论:
1.钠浮在水上面。
(证明钠的密度比水的小)
2.钠熔化成一个光亮的小球(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
3.钠迅速地游动(产生的气体推动金属钠来回游动)
4 游动过程中发出“嘶嘶”响声(放出气体,气体与水面摩擦发出响声)
5钠完全消失,水溶液呈红色(钠与水反应产生了碱性物质)
【分析】钠是非常活泼的金属,能够在常温下与冷水发生剧烈的反应,产生气体。
反应过程的现象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浮、熔、响、游、红”体现钠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不同。
【思考与交流】钠与水产生的产物是什么?
(提示:从现象分析、从元素守恒分析、从化合价变化分析)
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方程式如下
2Na+2H2O=2NaOH+H2↑
【多媒体展示】
复习氧化还原的知识,要求同学标出电子得失数目及方向(用双线桥法),并写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该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水被还原为氢气,实质上是水中电离出的少量氢离子被钠还原为氢气,这也说明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还原性非常强。
【拓展迁移】
1、为什么实验室将钠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答:不和煤油反应,密度比煤油大,能隔绝空气和水。
2、为什么金属钠着火不能用水灭火?
答:用干燥的沙土扑灭
二、铁与水的反应
【过渡】生活中人们常用金属器皿来盛水,也常用铁、铝或铜制的水壶来烧水,说明这几种金属与热水不反应。
那是否说明铁与水一定不反应呢?如果我们改变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这个反应能否发生呢?
【实验探究】请设计一套简单的实验装置,使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这套装置应包括水蒸气的发生、水蒸气与铁粉的反应、收集或检验装置
1、如果给你提供3支试管、水槽、蒸发皿、胶头导管、酒精喷灯及必要的仪器和物品,请出你设计的装置图
【提示】从水蒸气的产生、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反应产物的检验等环节讨论反应装置的设计。
多媒体展示:同时引导学生探究每种装置的利于弊。
2、有人用一只稍大的试管代替了3支试管就能完成该实验想想其中的原理。
分析:该实验设计灵巧、简便、易于操作。
经过加热,温度上升,湿棉花中水蒸气加速蒸发,水蒸气遇到炽热的铁粉发生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肥皂泡收集。
【小结】
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产生H2越容易,反应越剧烈。
金属越活泼,与水反应越容易,反应越剧烈。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主要掌握了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金属钠和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明白了极活泼金属可以和水剧烈反应。
本节课还介绍了比较活泼的金属铁和水蒸气反应的实验,由于铁的活泼性不如金属钠活泼,因此反应条件也不同,必须在高温条件下才可以进行。
因此在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是一定要注意反应条件。
【板书设计】
二、金属与水的反应
1、钠与水的反应
(1)反应现象:“浮、熔、响、游、红”
(2)反应的方程式:2Na + 2H2O == 2NaOH + H2↑
2、铁与水的反应
Δ
Fe+H20(g) == Fe304+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