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7
仙游县度尾中学2008--2009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测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形式:开卷 )注意: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2. 考生必须将1~30题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到答题卡上!班级_____姓名_________座号______分数____________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1、新中国成立前,从1949年7月起征集国旗设计稿件,到截止日时收到国旗设计图案2992幅,国旗征集小组从中精选了38幅供国旗评审委员会做进一步审订,下列入选设计图中,最后被确定为国旗图案的是()A B C D2、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年度闭幕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重申,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下列关于西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唐朝时,唐蕃“和同为一家”B. 元朝时,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C. 清朝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理D. 1949年西藏和平解放3、从清晨开始,首都各界群众高举红旗,敲锣打鼓,喜气洋洋地从四面八方涌向天安门广场……,乐队高奏《义勇军进行曲》,……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这是描述了的盛况。
()A、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D、开国大典4、世世代代没有田地的人今天分得了田地,还分得了农具和牲口,他们从心里感到这才是人民当家作主,脸上充满了微笑。
右图反映的是时期的情景。
()A、解放战争B、改革开放C、土地改革D、新中国成立5、“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首歌出现在时候:()A、土地改革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6、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中国颁布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已有多部。
其中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7、“我们不是来吵架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历史科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形式:开卷试卷满分:100分。
)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入下面表格中。
)1、图1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B.西藏和平解放C.新中国的成立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图1)开国大典2、1969年或1971年的毛泽东像章发行于()A.建国初期B.大跃进时期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3、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有“杂交水稻之父”的美誉。
他是()A.钱学森B.侯德榜C.袁隆平D.邓稼先4、小华同学整理所学知识,制成如下历史知识卡片:该卡片中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A.经济特区的建设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C.祖国统一大业的成就 D.“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5、1956年,一座宏伟的汽车城——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建立。
下列与其相关的事件是()A.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B.实行农业合作化C.实行土地改革D.中共八大的召开6、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的含义是土地()A.归国家所有B.归集体所有C.归农民所有D.归乡镇所有7、20世纪70年代,中国有一项体育项目,打开了中美之问友好往来的闸门,此项目是()A.羽毛球B.乒乓球C.排球D.篮球.8、周恩来与印度、缅甸总理共同倡导,被大多数国家接受,并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独立自主的原则C.“求同存异”方针 D.对外开放政策9、重温历史,缅怀英雄,图2中的人物是()A.董存瑞B.邱少云C.罗盛教D.黄继光(图2)邱少云10、1956年,外国记者在中国采访时,能过见到的情景是()A.工商业者庆祝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B.各地农民分田到户C.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D.人民公社化运动11、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期中考试试卷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A . 1B . 2C . 3D . 4 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有两条边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B 两腰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C, 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D, 有一条边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3. 如图,直线l 1、l 2、l 3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供选择的地址有( )A,1处 B. 2处 C. 3 处 D. 4处4. 已知a 、b 、c 是三角形三边,且a 2c ²-b ²c ²=a 4-b 4,z 则三角形是 三角形 A .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C . 直角三角形或等腰直角三角形D .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或等腰直角三角形5.如图,在△ABC 中,AB=AC ,∠A=120°,BC=6cm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M ,交AB 于点E ,A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N ,交AC 于点F ,则MN 的长为()A . 4cmB .3cm C.2cm .D .1cm6.如图,在△ABC 中,∠CAB=70°.在同一平面内,将△ABC 绕点A 旋转到△AB′C′的位置,使得CC′∥AB,则∠BAB′=( )A . 30°B .35°C . 40D .50°7.若不等式(a-3)x >2a-6的解集是x <2,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 a ﹥3 B .a ﹥-3 C .a <3 D .a <-3 8. 如图所示,一次函数y=kx+b (k 、b 为常数,且k≠0)与正比例函数y=ax (a 为常数,且a≠0)相交于点P ,则不等式kx+b >ax 的解集是( )A .x >1B .x <1C .x >2D .x <2 9. 在△ABC 中,AB=AC ,AB 垂直平分线与AC 所在直线相交所构成的锐角为20°, 则∠B=___A.55ºB.55º或35ºC.70ºD.70º或20º 10.现用甲、乙两种运输车将100吨抗旱物资运往灾区,甲种运输车载重10吨,乙种运输车载重15吨,安排车辆不超过15辆,则甲种运输车最多应安排( )A.23辆B.24辆C.25辆D.26辆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1.等边三角形至少旋转 度才能和它本身重合,如果它的边长为a,则它的面积为=12. 若三个连续正奇数的和不大于27,则这样的奇数组有 ( )组13. 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0127a x x 无解,则a 取值范围是 。
八年级历史(下)期中考试试卷(出卷者:陈诗华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班级姓名学号分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个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中。
)1.“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奠定基础的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共同纲领》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2.1951年,通过和平方式解放的是()A.北平B.新疆C.西藏D.云南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A.1949年B.1953年C.1956年D.1978年4.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A.开展土地革命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C.镇压反革命D.开展“文化大革命”5.“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
”这首歌谣赞颂的是()A.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B.香港,澳门回归祖国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进行国有企业改革6.“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的报纸报道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情况?()A、文化大革命B、全民大炼钢铁C、浮夸风D、全面调整国民经济7.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A、一五计划的完成B、三大改造的开展C、四人帮被粉碎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8.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先后顺序是:()①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化;③农业合作社;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③②④B、④①③②C、①②③④D、②④③①9.下列关于一五计划的叙述错误的是:()A.以发展轻工业为主B.目的是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C.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D.为以后经济文化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10.贵港的李爷爷今年70多岁了,他经常讲一些“爷爷过去的事情”,其中不可信的事情是:()A、建国初期他家分得5亩地B、他把家里做饭的铁锅捐出来炼铁C、他是人民大会堂建筑队队员之一D、1958年他办了一个养鸡场,发财了。
这篇关于《北师⼤版初⼆历史下册练习册答案》,是⽆忧考特地为⼤家整理的,请⼤家参考!第三单元(Ⅱ) ⼀、单项选择题 1、以邓⼩平为核⼼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形成于哪次会议后? ( )A、中共xx⼤B、xx届xx全会C、中共xx⼤D、中共xx⼤ 2、以下有关xx届xx全会的表述不准确的⼀项是: ( )A、这次会议召开于1979年底B、会议在北京召开 C、会议作出把全党的⼯作重⼼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定 D、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平为核⼼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为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和政府决定实⾏的⽅针政策是:①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实⾏对内改⾰③实⾏对外开放④实⾏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4、1982年,我国颁布了第部《中华⼈民共和国宪法》。
( )A、⼆B、三C、四D、五 5、xx届xx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作在全国全⾯展开,以下表述不准确的是( ) A、⼤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作到1982年初基本结束 B、⼤批冤假错案等到平反,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得到恢复和发扬 C、平反后的⼴⼤⼲部和知识分⼦重新⾛上⼯作岗位 D、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的冤案得到平反 6、我国的改⾰开放⾸先是从开始。
( )A、农村B、城市C、沿海D、西部 7、“交够国家的,留⾜集体的,剩下都是⾃⼰的”这是农民对政策衷⼼掩护的⽣动写照。
( )A、⼟地改⾰B、⼈民公社C、联产承包D、减轻农民负担 8、1980年我国设⽴的四个经济特区是:①上海 ②深圳 ③汕头 ④厦门 ⑤天津 ⑥海南 ⑦珠海 (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⑤⑥⑦D、②③④⑦ 9、被称为“东⽅魔稻”的发明者是: ( )A、袁隆平B、邓稼先C、王进喜D、钱学森 10、上世纪⼋⼗年代初,国有企业改⾰主要在下列哪三个⽅⾯进⾏:①把原来单⼀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实⾏政企分开,逐步扩⼤企业的⽣产经营⾃主权,实⾏经营责任制③实⾏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式并存的制度④推⾏公司制、股份制,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1、中共 明确提出了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标模式。
第⼀课《中华⼈民共和国的成⽴》⼀.第2页课中题:国旗的寓意有哪些?你能讲讲吗?答:国旗由红⾊旗⾯和五颗黄⾊五⾓星组成,⼀星较⼤,四星较⼩,环拱于⼤星之右,并各有⼀个⾓尖正对⼤星的中⼼点。
红⾊象征着⾰命,⼤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星代表全国⼈民,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团结。
⽽星的颜⾊⽤黄⾊则象征着在红⾊⼟地上显⽰出的光明。
⼆. 第3页课中题:看了开国⼤典的⼏幅插图,联想到⽑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你有哪些感想?答:中国新民主主义⾰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开国⼤典标志着中国百年来任⼈宰割的屈辱历史的结束,中国⼈民此次站起来了;新⽣的中华⼈民共和国将成为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巨⼤⼒量;我们青少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活,要努⼒提⾼⾃⾝素质,为繁荣富强的祖国做出⾃⼰的贡献。
★三. 第5页知识巩固题:谈谈中华⼈民共和国成⽴的意义。
答:国内意义:是中国现代的伟⼤事件。
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民当家做了主⼈;中国从此进⼊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课本第4页第三段);国际意义:也是20世纪世界的伟⼤事件之⼀。
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壮⼤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量,⿎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民争取解放的⽃争。
(课本第4页第四段)四. 第6页问题讨论题:西藏为什么能和平解放?答:①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民族政策;②⼈民解放军的军事配合;③⼗四世达赖主动接受中央⼈民政府和平解放西藏的号召;④阿沛阿旺晋美为⾸的西藏代表和李维汉为⾸席的中央代表的共同努⼒。
第⼆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第8页课中题:中国如果不派遣志愿军⼈朝作战,将会产⽣什么严重后果?答:1.对中国来说,唇亡齿寒,侵略者的战⽕蔓延到中国⼤地上,新⽣的⼈民政权将受到严重威胁,中国⼈民有可能重新回到屈辱和痛苦的昨天。
2.对国际社会主义⼒量来说,朝鲜如果被*,社会主义⼒量将受到严重损伤。
⼆.第10页课中题:彭德怀说:“西⽅侵略者⼏百年来只要在东⽅⼀个海岸上架起⼏尊⼤炮就可霸占⼀个国家的时代是⼀去不复返了。
本试卷共4页,第1页 本试卷共4页,第2页学校: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装————————————订———————————线——————————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题一、精彩四选一,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选项。
(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开国大典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尊礼炮齐鸣28响。
展开联想,判断 “28”的深刻含义源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A.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成立 2.在下列最能贴切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句是 A.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中国实现了现代化 D.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 新中国成立后还没有解放的地区是A.内蒙古B.新疆C.宁夏D.西藏4.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渡江战役,一往无前5.历史兴趣小组开设了一个有关抗美援朝时期人物的专题网站,收录的历史人物可不包括 A.彭德怀 B.黄继光 C.邱少云 D.叶挺6.某班表演历史短剧《上甘岭战役》,小刚在剧中扮演舍身堵枪眼的志愿军战士,他扮演的是A .董存瑞 B.邱少云 C.黄继光 D.罗盛教7.1956年 1月 ,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
”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A.工商业改造 B.土地改革 C .“一五”计划 D.改革开放 8.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涌现出 “铁人”王进喜,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他们的先进事迹突出地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A.艰苦创业,无私奉献B.立党为公,执政为C.与时俱进,改革创新D.坚持科学,崇尚民主 9.小芳同学整理所学知识,制成如下知识卡片。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班别 _____ 姓名 _______ 座号 _______ 总分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下列事件中最能反映这句话内涵的是()A.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2.2006年7月1日被称为“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西藏人民为之欢呼;几十年前让西藏人民欢唱《翻身农奴把歌唱》的事件是()A. 抗日战争的胜利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 西藏和平解放D.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3.班级准备办一期“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谱”板报,下列可以入选的人物有()①董存瑞②邱少云③雷锋④黄继光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下列关于1950年土地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A.土地改革的法令是《中国土地法大纲》B.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C.到1952年底,我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5.建国初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有( )①和平解放西藏②稳定物价之战③土地改革运动④抗美援朝A. 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6.1954年颁布的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有()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③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④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教训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7.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一五”计划的实施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8.建国初期,毛泽东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我国在“一五”计划中决定()A.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B.加速实现手工业的合作化C. 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D.大力发展轻工业9.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A.邓稼先 B.杨振宁 C.侯德榜 D.华罗庚10.党和中央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策是( )A.土地改革B.民族区域自治C.“三大改造”D.生产改革11.“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针对下列哪一问题提出来的?()A.香港问题B.台湾问题C.澳门问题D.钓鱼岛问题12.周总理是新中国外交的创始人,下列外交成就或活动与周恩来有关的是()①出席APEC会议②出席万隆会议③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3.2006年4月,以千龙网、新浪网、搜狐网等100余家单位联合倡导的文明办网之风在全国迅速传播,很快掀起了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的潮流。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8八下·西宁月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那么,我国为什么还要以曾经激发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呢?为什么还要时时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呢?用一个成语来表达是()A . 学以致用B . 知耻后勇C . 居安思危D . 警钟长鸣2. (2分) (2018八上·濮阳开学考)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篇章的历史事件是()A . 鸦片战争B . 五四运动C . 新中国的成立D . 三大改造3. (2分)(2015·天津) 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事件是()A . 中国共产党成立B . 三大战役胜利C . 开国大典D . 三大改造完成4. (2分) (2018八下·惠城期末) 1949年10月1日,许多报刊杂志围绕下图中的历史事件刊登了这样一句话:“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A . 中国的领土全部解放、祖国实现完全统一B . 中国人民从此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C . 中国从此再也没有战争了,长期处于和平D . 中国从此成为世界强国了,屹立世界东方5. (2分) (2018八下·郸城月考)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指导土地改革的法律文件是()A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6. (2分) (2018八下·茂名期中) 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①废除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A . ①②③B . ②③④7. (2分) (2017八下·钦州港月考) 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改革的主要原因是()①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②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③地占有者缺乏生产积极性④地主、富农残酷剥削农民A . ①②B . ③④C . ①③D . ②④8. (2分)下列对新中国成立之初土地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A .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的确立B . 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所有制C . 到1952年底,全国各地区土地改革完成D . 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9. (2分)很多同学喜欢上网查资料。
北京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下学期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试卷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14世纪前后,西欧新兴资产阶级高举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旗帜,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
这场运动A.冲击了教会的陈腐说教 B.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C.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D.引发了殖民扩张的狂潮2.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于2015年5月1日开幕,这个拥有悠久历史和辉煌文明的国家。
在欧洲进入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展现了无尽的魅力。
这一时期该国涌现的文化“巨人”有①但丁②伏尔泰③达·芬奇④牛顿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3.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作品,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A.但丁——《神曲》 B.达·芬奇一一《蒙娜丽莎》C.莎士比亚—一《哈姆雷特》 D.贝多芬——《最后的晚餐》4.恩格斯称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A.但丁 B.达芬奇 C.莎士比亚 D.伏尔泰5.“文艺复兴”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对此运动描述正确的是A.开始时间:18世纪 B.代表人物:伏尔泰C.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D.实质: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6.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的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
这一历史事件采用世纪纪年,应是A.13世纪末 B.14世纪90年代 C.15世纪初 D.15世纪90年代7.新航路开辟后,许多美洲产物传播到欧洲大陆,如玉米、烟草等传到中国。
这一史实客观上反映了A.欧洲贸易中心发生了变化 B.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C.世界各地经济联系加强 D.烟草毒害人类,新航路开辟给中国带来灾难8.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以公元1500年作为重要的历史分期点,你认为以1500年为分期点的主要依据是A.1500年是一个整数时间,容易记忆 B.1500年前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C.1500年是欧洲文艺复兴开始的标志 D.1500年前后开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9.在研究历史过程中,由于立场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也会产生差异。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表内。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A.南京 B.上海 C.北京 D.北平2、西藏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A、1949年9月B、1949年10月C、1951年5月D、1951年10月3、建国初期进行的抗美援朝、稳定物价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A、消灭地主阶级B、肃清国内反革命势力C、巩固人民民主专政D、掌握经济命脉4、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
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A、进行了土地改革B、粉碎了“四人帮”C、实行了改革开放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今年(2009)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周年()A 、49B 、50 C、55 D 、526、半个世纪过去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倡导发起这五项原则的国家中没有()A美国B中国C印度D缅甸7.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简称“一化三改”,这里的“一化”是:( ) A.工业化 B.农业化C.现代化 D.城市化8.我国长春一个“万国汽车的展览馆”,先后进口和使用过130多种厂牌的汽车,下图中的解放牌汽车试制成功,时期,终于结束了我国自己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
(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C.改革开放 D.文化大革命9、建国以来,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七大10、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犯的严重“左”倾错误不包括()A、“大跃进”B、“文化大革命” C“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11、有些人的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
下列名字与其出生的时代特征不相符合的是()A、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B、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C、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D、生于1980年,取名文革12、中共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是在( )A.1976年5月B.1976年9月C.1976年10月D.1971年913、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两弹一星”指的是()A、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B、原子弹、氢弹、实用地球卫星C、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C、导弹、氢弹、返回式卫星14、参考右图:你知道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是?( )A.长征1号B.长征2号C.东方红1号D.“神州5号”15、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登上国际舞台是在( )A.1970年B.1971年C.1972年D.1973年16、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 )A.1972年B.1975年C.1976年D.1979年1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 )A.实事求是B.科教兴国C.四项基本原则 D.改革开放18、“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农民对什么政策衷心拥护的生动写照。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1、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
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中国重返联合国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2、下列有关我国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运动的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C、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3、1950年,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尚未进行土地改革的省份是A、安徽B、浙江C、甘肃D、西藏4、彭德怀曾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其中“它”所指的历史事件是A、解放战争B、新中国成立C、西藏和平解放D、抗美援朝5、2010年3月“两会”期间,同学们看到一张老照片,纷纷推算它的年龄,准确的是A、54年B、56年C、61D、896、下列对周恩来所参加的重大历史活动叙述正确的是①任职黄埔军校,培养军事政治人才②参加重庆谈判,争取国内和平③访问印度和缅甸,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④出席万隆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7、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A、和平解放西藏B、香港、澳门回归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中美建交8、2009年“丰田汽车召回”事件在世界引起轩然大波。
那么,我国第一批国产“解放”牌汽车是属于何时的成就A、新中国成立时期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的新时期9、某班开展以“中国一场最深刻的社会变革(1953—1956)”为主题的课堂讨论。
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是A、新中国成立B、土地改革C、三大改造D、改革开放10、下图反映B点到C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大跃进”、人民公社破坏经济的发展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1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教训不包括A、一定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B、必须立足本国国情,实事求是C、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D、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12、小明的爷爷讲述他们年轻时,学校停课、大家穿着时髦的绿军装,爬上火车到北京受到毛主席的接见,个个激动万分。
你猜一猜此事发生的时间大约是在A、1953—1956年B、1958—1960年C、1966—1968年D、1978—1979年1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在科技中的成就说法错误的是A、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1970年中国成功研制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C、“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D、袁隆平在1973年成功培育出了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14、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请把下面的这些外交活动,按时间顺序排列①万隆会议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中美正式建交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⑤尼克松访华A、②①③⑤④B、②①④⑤③C、②①⑤③④D、①②④⑤③15、2010年2月18日,美方无视中方多次严正交涉,执意安排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地图室会见达赖,美国的这种行为不利于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下列关于中美建交,说法正确的是A、“乒乓外交”,中美正式建交B、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正式建交C、1978年中美双方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D、1979年中美建交,两国关系正常化16、在1964年的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个报道:人民的好干部。
他是下列人物中的A、焦裕禄B、邓稼先C、雷锋D、王进喜17、2010年世博会将在中国上海举办。
中国馆的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
那“三十多年”指的是A、尼克松访华之后B、改革开放以来C、文化大革命之后D、中国重返联合国以后18、下列流行语中,出现于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一组是A、解放、土改、三大改造B、总路线、大跃进、大炼钢铁C、上山下乡、红卫兵、造反有理D、希望工程、炒股、个体户19、下列哪一个城市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新时期对外开放最早的经济特区A、厦门B、上海C、广州D、深圳20、从08年从容应对金融风暴到09年及时有效地抗击甲型H1N1流感,充分体现我国政府较强处理各种困难的能力。
以下历史事件没有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人民公社化运动C、一国两制的实施D、实行对外开放21、下表反映了安徽凤阳县粮食生产三年跨了三大步,这种变化来自于年代1980年1981年1982年粮食产量5、02亿公斤6、7亿公斤7、15亿公斤A、乡镇企业的发展B、实行了土地改革C、人民公社制度的实行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22、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表达了被列强割占或租占的七个地区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感情。
其中一首写道:“我好比风阁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啊,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母亲!我要回来,母亲!”1997年7月1日,“守夜的黄豹”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黄豹”指什么?它的割占与哪一条约有关?A、香港,《马关条约》B、澎湖,《马关条约》C、香港,《南京条约》D、澳门,《南京条约》23、撒切尔夫人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意妥协和实力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
这句话表明A、国家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权就越大B、中国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威望C、英国霸权地位已不复存在D、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中的独立自主原则24、我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A、上海世博会B、上海APEC会议C、北京APEC会议D、2008年北京奥运会25、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B、相信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C、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D、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二、改错题(共10分)26、下面是一段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请你找出其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宣告新中国的诞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彻底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5年,万隆会议在印度举行,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而推动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1)错误改正(2)错误改正(3)错误改正(4)错误改正(5)错误改正三、材料解析题(共40分)27、读图,回答问题:(7分)图三:回归图四:繁荣(1)图一和图二分别是哪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2分)(2)从“回归”到“繁荣”充分说明了我国政府实行的哪一基本方针的正确性?(1分)这一政策最初是谁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2分)(3)香港、澳门得以顺利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当前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1分)28、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2分)材料一:一副农家对联写道:“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材料二:“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
”此翁淡泊于名利,专注于田畴,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们逃离饥饿。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当年分田”与什么运动直接相关?“今岁分田”又指党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举措与哪次会议有关?(3分)(2)1953—1956年期间,我国是如何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其实质是什么?(3分)(3)从“当年”到“今岁”之间,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两个失误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4)材料二中的此翁指的是谁?(1分)此翁的科研成果是什么?(1分)“改变了世界”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29、阅读下列材料:(8分)材料一:2009年4月1日,是中美关系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在英国伦敦第一次握手,第一次面晤。
他们在会晤中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不但重新定位了双边关系,而且提升了双方对话机制,确定了合作重点,把中美关系引领到新起点。
——新华网材料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指出,中美关系是典型的大国关系,总体定位非常重要。
双方虽然在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在认识到不同后再去看彼此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这就体现了“积极”。
——新华网请回答:(1)2009年是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多少周年?(1分)(2)根据材料一反映中美两国关系达到怎样的新起点?(2分)(3)根据材料二说明中美两国有哪些不同点?(1分)材料二体现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什么倡议?(2分)(4)历史已今非昔比,中美关系发生这种变化根本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出怎样有益的启示?(2分)30、下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年代标尺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3分)(1)A处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是指哪次会议?(2分)(2)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事件,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则于B 点召开。
这次会议是哪次会议?该会确立的指导思想是什么?(4分)(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置一些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个“窗口”是什么?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指哪一个?(3分)(4)C处会议的召开确立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这次会议是指党的历史上哪一个重大会议?“光辉旗帜”的具体内涵又是指什么?该具体内涵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什么根本问题?(4分)八年级期中考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B A D D B A C B C C D C C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B D A B D A B D C A B D26、(10分)(1)错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改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分)(2)错误:封建君主专制改正:封建土地所有制(2分)(3)错误:中国人民解放军改正:中国人民志愿军(2分)(4)错误:印度改正:印度尼西亚(2分)(5)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正:“求同存异”的方针(2分)27、(7分)(1)香港、澳门(2分)(2)“一国两制”(1分)邓小平、台湾问题(2分)(3)我国综合国力逐步增强(或者是国家实力的提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