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北师大版)思维导图
- 格式:xmin
- 大小:4.85 KB
- 文档页数:1
人教版八下历史知识梳理框架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梳理框架可以按照以下内容进行:
1.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
土地改革的意义和影响。
2.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历程和经验教训。
3.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提出和内涵。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4.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中国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实践。
“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实践,以及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
台湾问题的历史演变和现状。
5.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中国国防建设的历程和现状。
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和成就。
国际组织和外交事件的相关知识。
6. 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和重要成果。
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社会生活的变迁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梳理框架,通过这个框架可以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以及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巩固新政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巩固新政权》这一课主要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如何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通过一系列措施,如土地改革、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抗美援朝等,使新生的人民政权得以巩固。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数据,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巩固新政权的艰辛过程。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新中国成立的背景和意义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如何巩固新政权,以及相关措施的具体内容和意义,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案例出发,理解并掌握中国共产党巩固新政权的策略和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如何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掌握土地改革、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抗美援朝等措施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巩固新政权的敬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措施及意义。
2.难点:引导学生从具体案例出发,理解并掌握中国共产党巩固新政权的策略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巩固新政权的措施及意义。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历史思维能力。
3.对比法:通过对比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社会状况,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中国共产党巩固新政权的必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数据等。
3.教学资源: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和资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新中国成立的短视频,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如何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相关内容,包括土地改革、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抗美援朝等措施。
例谈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复习课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国家课程标准和地区考试要求的变化,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发生相应的改变。
在西安市中考历史复习课中我们选择使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增强记忆,加强理解,整合历史脉络,提升核心素养。
本文以部编人教版第三单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例,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复习课中的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历史;应用一、复习课中使用思维导图的背景思维导图通过在材料中提取关键字,使各部分知识紧密的联系起来。
学生在构建知识框架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将总结的思维导图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并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纵观2015年至2019年陕西省中考中历史科目的考点逐年增加,由64个增加到68个考点。
内容上涵盖了整个初中阶段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等及各个方面,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等关系庞杂,各个事件的原因、内容、意义等难以记忆,考生面临考点多,任务量大的困扰,其次据调查,目前西安市大多数初三学习目前正在学习9年级下册的新课,按照教学进度他们大概在2019年年底结束新课,开始中考一轮复习。
本届学生会有大概六个月的时间来进行中考复习,复习时间短,任务量大,考点繁多,再加上中考改革后历史科目考试形式的变化等等因素要求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必须学会使用思维导图,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快速有效的完成复习。
新课改背景下,越来越重视课堂的互动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要在短短的45分钟内完成对某个阶段的历史知识的复习,教师必须精心分析教材、改变教学观念,教会学生有效的绘制并使用思维导图来完成复习。
二、教学案例本文以部编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主题单元的复习为例,进行讲解。
本单元是八年级下册内容中最重要的一个单元,相对于原有的北师大版本首先更加突出了时代性,教材截止时间到2018年中共十九大。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1.(2020·安徽初三模拟)下面是某同学学完世界古代史之后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下列选项中序号对应的国家或王朝正确的是A.①拜占庭帝国②查理曼帝国③德意志B.①拜占庭帝国②波斯帝国③英格兰C.①亚历山大帝国②阿拉伯帝国③荷兰D.①阿拉伯帝国②德意志帝国③俄罗斯帝国2.(2020年湖南张家界)“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延续时间达一千多年之久,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为文艺复兴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的大帝国是A.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C.阿拉伯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3.(2019·重庆永川�初三单元测试)“拜占庭帝国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存在,而不是创新。
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
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新力”。
这段话说明了A.拜占庭帝国是当时欧洲实力最强的国家B.拜占庭帝国具有固步自守的特点C.拜占庭帝国是沟通东西方贸易的桥梁D.拜占庭帝国内部没有创新力4.(2020·广东龙湖�初三模拟)下列关于古代欧洲的叙述正确的有①西欧庄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政治单位,是当时社会的基础②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③罗马帝国时期,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④《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民法的基础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5.(2020·山东滨州�初三模拟)以下古代文明成果的共同主题是A.两河流域的统一B.古代民主政治的发展C.罗马帝国的辉煌D.古代世界的民主与法制6.(2020·广东东莞�初三一模)冯吕布托《罗马法对于现代文化的意义》一书中指出:“在罗马人的世界里,法律占有最中心的位置。
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罗马人那样心甘情愿,毫无怨言地躬身于神圣的法律旗帜下。
罗马人的文化史就是他的法律史。
”罗马法集大成的代表是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査士丁尼法典》D.《拿破仑法典》7.(2020·江苏徐州�初三零模)他统治的时期被视为拜占庭帝国的“黄金时代”原因主要在于其统治期间前所未有的文治和武功,对帝国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其中他主持编纂的法律文献是A.《汉谟拉比法典》B.《查士丁尼法典》C.《新法典》D.《拿破仑法典》8.(2020·盐城外国语学校初三月考)“一个好皇帝……必须用法律来武装,以便在战时和平时都有法可依,得到正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