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句子比较与翻译
- 格式:ppt
- 大小:334.50 KB
- 文档页数:41
第二章英汉句式结构对比与翻译一. 英文句式结构基本上为主谓结构,可以扩展为5种: 主+谓、主+谓+宾、主+谓+宾+宾补、主+谓+宾+间宾+直宾、主+系+表。
汉语中有部分句子与上述英文句子是对应的。
二. 中文句式结构(一)主谓结构。
(可分为主动和被动)(二)主题—评述句1. 很多汉语句子是“话题性”很强的句子,即句子的前面是一个话题,后面是对话题的评述或陈述、描述。
如:他处境很危险;楼上住着个女工。
2. 其中话题跟后面的动词只是对这个话题所作的说明,不一定表示主语所指称的实体的行动或性质,或者后面根本就没有动词。
3. 结论:将此类句子翻译成英文时,需进行句式结构的调整,在整个句中找到可以在英文中作主语的词,然后再根据主语选择合适的动词,如果找不到主语,就需要添加主语,或将句子中动作的承受着作主语,变为英文的被动语态。
4. 主题—评述句可归纳为如下几种:⑴动作承受者作话题。
如:那件事我已经办好了。
⑵双话题。
如:我头疼。
⑶动词或动词短语作话题。
如:加入世贸组织利大于弊。
⑷从句作话题。
如:张三明天去美国,我觉得很奇怪。
⑸地点作话题。
如:桌上搁着一碗饭。
⑹时间作话题。
如:今天风和日暖。
(三)无主句1.即“非主语句”,一种是没有主语的,叫无主句,还有一种是由一个词构成的,叫独词句,如:火!注意!这种句子可以直译。
2.一般来说,无主句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⑴表达客观、科学、公正的语气。
汉语的一些科技材料或法律条文中往往使用无主句,目的是使表达的内容更科学、公正。
这种情况下,无主句要以为英文的主谓结构时,一般都转化为被动语态,也就是使用原文的宾语做主语,因为被动语态不强调动作的发出者,可以比较准确地表达原文的语用效果。
如:要制造飞机,就要考虑空气阻力问题。
Air resistance has t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an airplane is to be made.⑵表达不满又不失礼貌地语气。
第五章英汉句子对比与翻译第一节英汉在连贯方式上的“形合”与“意合”连贯是句子依据合理的语义和逻辑关系,恰当地连为一体的语篇特征,但在重意合的汉语中,这种特征往往隐含在上下文中,呈“隐性”状态,但这并不妨碍汉语读者对其阅读和理解,因为汉语是依靠语篇的语境意义来弥补其在逻辑和连贯方面的不足,而英语语篇中的逻辑和连贯关系则表现出“显性”的特征,既它的逻辑和连贯关系是通过外在的形式,既词法和句法结构来体现的,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就应该注意这种“隐性”和“显性”之间的转换。
翻译练习:1)We crossed the Y angtze and arrived at the station, where I bought a ticket while he saw to myluggage… At the sight of his back tears started to my eyes, but I wiped them hastily so that neither he nor anyone else might see them.2)As the weather was getting better, we decided to go for an outing the next day.3)Three month later, when he had spent all his five dollars, he felt obliged to climb onto slow-goingfreight trains, despite the police’s pursuits or arrests.4)It was only his legendary travel experiences, especially the experiences of his visit to the northern partof Shaanxi Province 60 years ago that determined his lifetime cause, thus closely connoting his life with the Chinese revolution.第二节英汉在语义层次表达上的“形合”和“意合”进行英汉对比研究的学者们常将英语句子比作树木结构,将汉语的句子比作竹子结构。
英汉语语句联接关系的对比及在翻译中的转换英汉语语句联接关系的对比及在翻译中的转换:一、并列关系英文表达时较为普遍,中文中也有此类表达方式。
使用“和”、“以及”、“并且”等词语,表示紧密的连续关系,对于完整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至关重要。
示例:英文:I went to the library and borrowed some books.中文翻译:我去了图书馆并借了一些书。
二、转折关系英语中常用的转折关系相关词语有“but”、“however”、“although”等,在句子中扮演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而在中文中则大多使用介词“但是”、“然而”、“尽管如此”等,为句子衔接提供一定的语境。
示例:英文:He is very talented, but he lacks discipline.中文翻译:他非常有才华,但缺乏纪律性。
三、因果关系英文中因果关系的表达较为丰富,包括“because”、“since”、“as a result”等,通过对句子的组织来体现行为之间的联系。
在中文中,一般使用“因为”、“由于”、“所以”等来表示所述行为的原因和目的。
示例:英文:She was late because the train was delayed.中文翻译:她迟到了是因为火车晚点了。
四、对比关系对比关系常常用于表述相对性的概念,英文中的表达方式较为丰富,如“although”、“whereas”、“while”等。
在中文中,也有“虽然”、“然而”等表达方式来加深对比关系的理解。
示例:英文:He is rich, while I am poor.中文翻译:他很富有,而我很贫穷。
五、条件关系英文中规定、保证句式等表达方式为条件关系,包括“if”、“provided that”、“as long as”等。
在中文中一般使用“如果”、“只要”等分句方式来表达条件关系。
示例:英文:If it rains, we will stay inside.中文翻译:如果下雨,我们会呆在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