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等职业学校骨干专业建设项目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6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二十条)
国务院2019年1月24日印发(国发〔2019〕4号)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从七个方面提出了20条措施:
一、总体要求的要点
1.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
2.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3.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积极支持职业教育。
二、总体目标的要点
经过5-10年左右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三个转变】
1.办学格局:政府举办为主→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
2.办学追求:规模扩张→提高质量;
3.办学模式:参照普通教育办学→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点鲜明。
三、具体指标的要点
1.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
2.到2022年,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
3.建成覆盖大部分行业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
4.建设30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5.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的一半以上,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6.“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
四、具体措施的要点(从七个方面提出20条措施)
1. 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
(1)健全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框架;
把握好正确的改革方向,按照“管好两端、规范中间、书证融通、办学多元”的原则,严把教学标准和毕业学生质量标准两个关口。
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财政部•【公布日期】2019.04.16•【文号】教职成〔2019〕8号•【施行日期】2019.04.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职成〔2019〕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财政局: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教育部、财政部研究制定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教育部财政部2019年4月16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项目管理,保证“双高计划”顺利实施,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教育部、财政部(简称两部)联合组织管理,地方(包括项目学校举办方,下同)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学校具体实施。
第三条项目资金包括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和学校自筹资金。
第四条“双高计划”每五年一个支持周期,2019年启动第一轮建设。
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年度评价、期满考核,有进有出、优胜劣汰。
重点支持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五条两部负责总体规划、协调推进等重大事项的决策,主要职责包括:(一)项目设计、审核立项、过程监管、绩效管理;(二)规划阶段重点任务,统筹安排中央财政资金;(三)组建项目建设咨询专家委员会(简称“专委会”);(四)审定项目遴选和考核标准;(五)指导省级教育和财政部门管理区域绩效;(六)委托第三方评价项目绩效。
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省级骨干专业和特色专业评审结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北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20.07.14
•【字号】冀教职成函〔2020〕22号
•【施行日期】2020.07.1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正文
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省级骨干专业和特色专业评审结果的通知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教育局,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省属中等职业学校:
根据《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省级骨干和特色专业动态管理办法(试行)》(冀教职成〔2015〕20号),我厅开展了2019年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省级骨干和特色专业评审工作。
根据各市教育局初审结果及省线上评审结果,决定撤销5个原认定的省级骨干或特色专业;新认定2个省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现予公布。
请各市教育局及学校继续抓好骨干特色专业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附件:2019年度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省级骨干和特色专业评审结果
河北省教育厅
2020年7月14日附件
2019年度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省级骨干和特色专业评审结果。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项目管理,保证“双高计划”顺利实施,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教育部、财政部(简称两部)联合组织管理,地方(包括项目学校举办方,下同)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学校具体实施。
第三条项目资金包括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和学校自筹资金。
第四条“双高计划”每五年一个支持周期,2019年启动第一轮建设。
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年度评价、期满考核,有进有出、优胜劣汰。
重点支持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五条两部负责总体规划、协调推进等重大事项的决策,主要职责包括:(一)项目设计、审核立项、过程监管、绩效管理;(二)规划阶段重点任务,统筹安排中央财政资金;(三)组建项目建设咨询专家委员会(简称“专委会”);(四)审定项目遴选和考核标准;(五)指导省级教育和财政部门管理区域绩效;(六)委托第三方评价项目绩效。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承担“双高计划”日常工作。
第六条专委会由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学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专家组成,受两部委托主要承担以下工作:(一)研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遴选标准和考核标准;(二)评审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三)为项目建设提供咨询服务。
第七条省级教育和财政部门主要履行以下职责:(一)根据遴选条件,开展项目预审和推荐工作;(二)指导监督本区域项目建设,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三)落实项目学校的相关支持政策和建设资金,并对项目实施监管。
第八条项目学校举办方主要履行以下职责:(一)发挥办学主体作用,在政策、资金、资源等方面提供支持,营造良好的项目建设环境;(二)指导项目建设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第九条项目学校主要履行以下职责:(一)编制报送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二)按照批复的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开展项目建设;(三)确保项目资金使用规范、安全、高效;(四)完成项目绩效目标,按要求报送项目建设报告,并接受监控、审计和评价。
双高计划
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学校和特色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是指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建设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团体),这也是促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决策。
“双高计划”旨在为技术和技能人才培训创造高地,为技术创新和服务提供平台;领导职业教育服务于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将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由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并联合实施,“双高计划”正式启动;2019年4月1日,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
;2019年4月4日,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并指出:着力培育发展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品牌专业;2019年12月10日,教育部、财政部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正式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高校及建设专业名单,首批“双高计划”建设名单共计197所,其中高水平学校建设高校56所(A档10所、B档20所、C档26
所),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高校141所(A档26所、B档59所、C 档56所)。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最新)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项目管理,保证“双高计划”顺利实施,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教育部、财政部(简称两部)联合组织管理,地方(包括项目学校举办方,下同)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学校具体实施。
第三条项目资金包括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和学校自筹资金。
第四条“双高计划”每五年一个支持周期,2019年启动第一轮建设。
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年度评价、期满考核,有进有出、优胜劣汰。
重点支持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五条两部负责总体规划、协调推进等重大事项的决策,主要职责包括:(一)项目设计、审核立项、过程监管、绩效管理;(二)规划阶段重点任务,统筹安排中央财政资金;(三)组建项目建设咨询专家委员会(简称“专委会”);(四)审定项目遴选和考核标准;(五)指导省级教育和财政部门管理区域绩效;(六)委托第三方评价项目绩效。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承担“双高计划”日常工作。
第六条专委会由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学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专家组成,受两部委托主要承担以下工作:(一)研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遴选标准和考核标准;(二)评审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三)为项目建设提供咨询服务。
第七条省级教育和财政部门主要履行以下职责:(一)根据遴选条件,开展项目预审和推荐工作;(二)指导监督本区域项目建设,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三)落实项目学校的相关支持政策和建设资金,并对项目实施监管。
第八条项目学校举办方主要履行以下职责:(一)发挥办学主体作用,在政策、资金、资源等方面提供支持,营造良好的项目建设环境;(二)指导项目建设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第九条项目学校主要履行以下职责:(一)编制报送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二)按照批复的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开展项目建设;(三)确保项目资金使用规范、安全、高效;(四)完成项目绩效目标,按要求报送项目建设报告,并接受监控、审计和评价。
12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提出,到2022年,“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1]。
随后,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提出:“围绕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要求,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2]。
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职院校,其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发展是共生互赢、相依相存的紧密关系。
当前,中国现代化社会经济运行和发展展现出极强的空间区域化特点,类似产业在某个区域呈现叠加式的集聚,由此诞生了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现象已经逐渐成为提高某区域社会市场竞争力的新动力[3]。
“高水平专业群面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构建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是高水平高职学校办学特色、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集中体现”[4]。
在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进程中,高职院校除了注重专业建设与发展,更应突出特色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这不仅可以有效对接地方产业集群、产业链的需求,更是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本研究试图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意义、原则、核心要素及其指标体系进行分析。
作者简介宋志敏(1961- ),男,开封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开封,475000)基金项目2017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大项目:地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质量标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2017SJGLX166),主持人:宋志敏“双高”建设中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及其指标体系构建宋志敏摘 要 高职院校创建专业群不但能够准确对接地方产业集群,适应地方产业链的各类需求,而且也是高职院校提升高质量人才培养供给的有效性、培育学校特色、凸显教学优势以及提高学校社会服务水平的关键策略。
2021年第3期化Z黑垩玻术挝总第132期HUAGONG ZHIYE JISHU JIAOYU产教融合打造政企校科研平台探索科技服务新模式——以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席宁(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辽宁锦州121001)摘要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秉持“走出去、引进来、进企业、聚资源”的科技服务工作理念,围绕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瞄准中小型化工企业所需,以石化产品研发中心为核心,以学院双师型教学骨干为中坚力量,抓资源融合添活力、抓制度构建优环境、抓平台搭建强基础、抓团队培育增动力、抓项目管理提质效,形成以政府为纽带、企业发展需求为动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资源为支撑的政企校深度融合的科技服务模式。
关键词科研平台;科研团队;政企校合作模式中图分类号G463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席宁,女,教授,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与科研处副处长,《化工职业技术教育》通讯员。
研究方向:科研管理。
1引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促进高校深入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政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二十一条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叫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
”関高校是科学技术第_生产力和人才第_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019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并联合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旨在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项目管理,保证“双高计划”顺利实施,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制定本办法。
教育部、财政部(简称两部)联合组织管理,地方(包括项目学校举办方,下同)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学校具体实施。
项目资金包括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和学校自筹资金。
“双高计划”每五年一个支持周期,2019年启动第一轮建设。
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年度评价、期满考核,有进有出、优胜劣汰。
重点支持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
第二章职责分工两部负责总体规划、协调推进等重大事项的决策,主要职责包括:(一)项目设计、审核立项、过程监管、绩效管理;(二)规划阶段重点任务,统筹安排中央财政资金;(三)组建项目建设咨询专家委员会(简称“专委会”);(四)审定项目遴选和考核标准;(五)指导省级教育和财政部门管理区域绩效;(六)委托第三方评价项目绩效。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承担“双高计划”日常工作。
专委会由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学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专家组成,受两部委托主要承担以下工作:(一)研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遴选标准和考核标准;(二)评审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三)为项目建设提供咨询服务。
省级教育和财政部门主要履行以下职责:(一)根据遴选条件,开展项目预审和推荐工作;(二)指导监督本区域项目建设,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三)落实项目学校的相关支持政策和建设资金,并对项目实施监管。
项目学校举办方主要履行以下职责:(一)发挥办学主体作用,在政策、资金、资源等方面提供支持,营造良好的项目建设环境;(二)指导项目建设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项目学校主要履行以下职责:(一)编制报送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二)按照批复的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开展项目建设;(三)确保项目资金使用规范、安全、高效;(四)完成项目绩效目标,按要求报送项目建设报告,并接受监控、审计和评价。
新郑市中等专业学校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9年)根据《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9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编制和发布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现将本校2019年职业教育质量报告如下:一、学校基本情况1.学校概况新郑市中等专业学校是1996年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一所公办职业学校,隶属于新郑市政府,是一所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
建校20年来,学校由小到大,逐渐发展成为集普通中专教育、社区教育、短期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校,学校实行规范化管理,以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资格培训相结合,走出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
2005年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2014年9月被河南省政府命名为第三批职业教育特色建设项目学校。
2019年计算机专业、音乐专业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特色建设专业。
学校拥有一流的校园环境,学校占地103亩,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有配套设施完备的教学楼、办公楼、实验实习楼、学生宿舍楼、多功能餐厅等,布局合理,风格别致,校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环境幽雅宜人,学校有完备的教学设施,配有校园网、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家电实验室、钳焊数控实训室、汽车实训室等,能够满足专业实验实习需要,可保证开出率100%。
2.学生情况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057人, 2019年招生1135人,毕业生规模近1000人,生源主要来自本市,巩固率98%,以上情况与上年基本持平。
3.教师队伍我校作为县级市职业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已经形成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193人,其中专任教师191名,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生师比15.42。
其中研究生4人,占专任教师的2.04%;4人参加研究生课程学习。
高级职称64名,占31.9%,比上一年增加2名,中级职称90名,占46%,比上一年增加1名;专任专业课教师90名,占专任教师45.9%,其中“双师型”教师占专任专业教师89.75%;外聘兼职教师22名,占专任专业课教师的22.4%。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9年中职学校与成人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05.28•【字号】浙教办函〔2019〕182号•【施行日期】2019.05.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培训正文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9年中职学校与成人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通知浙教办函〔2019〕182号各设区市教育局,有关高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教师〔2016〕10号)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浙江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现就做好2019年中职学校与成人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工作通知如下:一、培训项目(一)专业带头人领军能力研修。
安排90名中职学校专业带头人赴国家级培养培训基地、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培训,采取集中面授、返岗实践、再集中面授的工学交替式培训方式,进行为期不少于4周的培训,培训重点包括专业建设、课程设计与开发、团队组织与引导、应用技术研发与推广、教研科研方法等专项内容。
(二)“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
安排80名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赴国家级培养培训基地、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培训,采取集中面授与网络研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不少于4周的培训,可分阶段,网络研修学时比例不超过30%。
重点包括技术技能实训、专业教学法应用与实践、课程开发技术与应用、信息技术应用等专项内容。
(三)职业院校优秀青年教师跟岗访学。
安排170名中职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赴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职业院校,采取听课观摩、集体备课与案例研讨、参与教科研项目等方式,以“师带徒”模式进行为期不少于8周的跟岗访学,通过全面参与培训院校教育教学实践和管理工作,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和管理能力,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XXX市中职骨干专业建设方案申报学校:(公章)学校法人:学校主管部门:(公章)二○一八年七月一、建设背景与基础(一)建设背景1、行业背景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均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大力支持XXXXXX 的发展。
20XX年X月X日开始施行的《XXX管理办法》也将进一步推动XX与XXXXXX产业发展。
,届时将开启XXXXXX新纪元。
在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目前我国XXXXXX行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具备了产业化基础。
同时,按照《中国制造2025》规划要求,将继续XXXX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与产业化能力,形成从XXX到XXXXX的完整工业体系与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XXXX与XXXXXX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2、服务地方经济XX作为XXX最具优势的XXX产业发展基地,拥有XXX等XX 家XXX企业。
根据《XXXX规划纲要》及《XXXX的通知》,将重点围绕XXXX等核心技术突破,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XXXX等智能化方向发展,打造国内领先的XXXXX产业基地。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XXXXXX销量达到XXXXX,占全球XXXXXX销量的XXX%,XXX市2017年完成XXXXXX年产销约XXX按照《XXXX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到2020年实现年产销XXX,产值XXX亿元,。
“十三五”期间,XXX继续发展XXX产业,将在2020年前,XX,进一步巩固在全球XXXX产业中的地位,XXXXXX在十三五期间在XXXX将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同时XXXXXX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将会日益增加,努力建设好我校XXXXXX技术专业,也就是服务XXX市XXXXXX发展的迫切要求。
3、人才需求(二)建设基础1、学校改革发展基础2、专业基础(1)专业现状(2)师资力量目前我校XXXXXX专业有专任教师X人,兼职教师X人,教学经验丰富,能充分满足XXXXXX技术专业发展的需要。
团队成员知识结构、职称结构、技能结构与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基本功底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工作干劲较足等特点。
高职学院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基本建设之一,是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学校“创特色、树品牌、谋发展”的重要手段。
为了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特色鲜明、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根据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结合我校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资源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专业建设发展现状(一)专业建设基本情况1.专业规模不断扩大“十三五”期间,学校专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专业数量由2015年的28个发展到2020年的43个,涵盖九个专业大类,其中,工科类专业25个,占58.14乐经管、文科类专业14个,占32.56%,艺术类专业4个,占9.30%。
学校现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项目I个,省级二类品牌专业建设项目1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广东省民办教育特色专业1个,己形成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线,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商务、建筑工程技术等特色专业为龙头,构建与产业紧密对接的高水平专业群,学校现已逐渐形成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的品牌专业和办学特色。
学校重点专业群建设发展迅速,由2017年的2个(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开发专业群、智能制造控制技术专业群)发展到2020年的6个校级重点专业群,它们分别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业群、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制造)专业群、工程造价专业群、电子商务(跨境电商)专业群、软件技术专业群、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群。
2020年12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群被广东省教育厅认定为首批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项目。
2.办学条件明显提升“十三五”期间,学校加大投资力度,五年内共投入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购置经费二千多万元,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
至2020年底,学校固定资产达7589.69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4729.84万元),建筑面积254980平方米,教学用计算机3580台,图书77.68万册,各专业实训室166个,多媒体教室381间。
株县职〔2011〕15号关于申报酒店服务与管理省级中职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报告湖南省教育厅: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基本要求(建设方案)的通知》(湘教发〔2011〕13号)要求,对照建设标准,结合我校实际,特申报酒店服务与管理中职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一、学校办学水平株洲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创建于1998年,学校自成立以来,秉承“个个是人才,人人能成才”的育人理念,坚持走内涵发展、创新发展之路,把特色发展作为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制定了“提升办学特色与教育教学质量”系列行动计划: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升课堂效益;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专业特色;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提升校企合作水平与就业质量;提升职业教育与培训基础能力。
学校把提升专业特色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特色专业建设之路,并明确了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即专业发展集团化、专业管理扁平化、专业设置动态化、专业团队双师化、专业课程模块化、专业教学一体化、专业资源数字化、专业支撑产业化、专业文化企业化、专业评价社会化。
目标的确立,为学校特色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使学校走上了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002年被教育厅授入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优秀学校称号,2004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2006年成为湖南省外派劳务培训基地,2007年入围湖南省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建设,2010年被评为株洲市教学管理先进单位。
学校占地80亩,现有教职工148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占70%以上;现有在校学生1878人;设有酒店服务与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服装设计与工艺等12个专业。
学校教学质量优良,学生参加株洲市大中专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成绩优异。
二、专业发展现状作为“积累人脉、熟悉人情、升华人性、成就人生”的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创办于1998年,该专业自创办以来,呈现着教学质量高、教学设施强、就业渠道广、社会反响好的良好发展局面,现已是我校的五大骨干专业之一,是株洲市的重点建设专业,正在申报株洲市的特色专业建设、株洲市的酒店专业教育集团建设,2007年被湖南省教育厅确立为重点专业建设大类,并成功入围湖南省精品专业建设,现已建设成为湖南省精品专业。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财政部•【公布日期】2019.03.29•【文号】教职成〔2019〕5号•【施行日期】2019.03.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财政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带动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现就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计划”)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扎根中国、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强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重点支持一批优质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率先发展,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为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作出重要贡献。
(二)基本原则——坚持中国特色。
扎根中国大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服务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中高端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坚持产教融合。
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运行模式,精准对接区域人才需求,提升高职学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推动高职学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扶优扶强。
质量为先、以点带面,兼顾区域和产业布局,支持基础条件优良、改革成效突出、办学特色鲜明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率先发展,积累可复制、可借鉴的改革经验和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019年中等职业学校骨干专业建设项目
拟立项项目公示
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开展中职骨干专业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渝教职成函〔2019〕8号)要求,市教委、市财政局组织专家组对2019年中职骨干专业建设项目申报材料进行了评审。
经研究审定,四川仪表工业学校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等30个专业拟确定为2019年中职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项目;重庆市南川隆化职业中学校电子商务等25个专业拟确定为2019年中职紧缺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名单见附件),现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即2019年5月13日(星期一)至5月17日(星期五)。
公示期内,如对公示项目有意见或要反映问题,请以书面形式向评审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
以单位名义反映的请加盖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的请署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和联系电话,否则不予受理。
我们将对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并为反映人保密。
联系方式:重庆市教委职成教处,重庆市江北区北滨一路369号,邮政编码:400020,联系电话:63631160。
附件:1.2019年中职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项目拟立项建设项名单
2.2019年中职紧缺骨干专业建设项目拟立项建设项目
名单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19年5月13日
附件1
2019年中职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项目
拟立项建设项目名单
2018年中职紧缺骨干专业建设项目拟立项建设项目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