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演奏风格与技巧

  • 格式:docx
  • 大小:19.72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演奏风格

与技巧

摘要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是著名德国作曲家及钢琴家,是古典时期过渡到浪漫时期的主要音乐人物。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思想深邃,对奏鸣曲式的结构发展贡献极大,《月光奏鸣曲》是一首“似幻想而非幻想”的奏鸣曲,尤以第三乐章出彩,激动的急板,此乐章使人仿若在火热激情与深刻沉思中轮转。笔者将从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演奏技巧等方面对第三乐章开展浅略剖析与说明。

关键词:贝多芬;《月光奏鸣曲》;演奏风格

一、《月光奏鸣曲》的作者及创作简介

(一)作曲家的生平及音乐创作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作曲家、演奏家、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于1770年生于德国波恩。贝多芬一生曲折,而曲折的本源就是一直伴随着他的耳疾,以至于他最后失聪,这对于一个以音乐为精神支柱的人来说,是致命的。他虽然备受煎熬,但这却也成为了他创作的源流与动力,成就了特立独行的天才。他与莫扎特、海顿同为古典乐派的领军人物,但笔者认为贝多芬却是当中最出格的,他的创作都是在古典传统音乐的基础上与自己的新创意新想法的再结合,可以说他是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融会贯通者,也是浪漫主义时期的启发者。在其一生中其音乐独创作品恒河沙数,其中他最著名的32首奏鸣曲被世人称为音乐界的“新约圣经”,这32首中尤以“Pathetique”、“Moonlight”、“Storm”等最为著名,最能体现他崇高的精神和他深远的思想。

(二)奏鸣曲

奏鸣曲(Sonata),最初是由“Sonare”这个词汇演变而来的,在拉丁文中表示以各种方式发出不同音色响动。在贝多芬的兴盛发扬下,奏鸣曲体裁进入了成熟阶段,以乐章数目来看其作品多数包含三个乐章,少数则扩充为四个乐章,其规模领域已近乎于交响乐形式,使其整体结构更加饱满。再谈及奏鸣曲的结构,尤其古典主义时期,同《月光》一样第一乐章便是慢板这种情况少之又少,大多开端为快板乐章,且为奏鸣曲式;第二乐章常规为慢板乐章,此时贝多芬与其他作曲家再次背道而驰,将第二乐章定为十分轻快的小快板,结构却依旧是复三;第三乐章贝多芬就遵循基本情况了,为快板或急板乐章,惯例的选择为奏鸣曲式或回旋曲式。四个乐章时会在二、三这两个乐章之间穿插着以复三段式为结构形式的小步舞曲或谐谑曲用以作为第三乐章。

(三)《月光奏鸣曲》的创作背景

提到此奏鸣曲的创作背景,就不得不提到令大家误解的美丽传说,便是在小学课文中所讲述的贝多芬为盲女演奏《月光曲》这一故事。但此曲虽为贝多芬所作,名却并非他所取,而是因德国诗人海因里希·雷尔斯塔布评论“第一乐章令人想起瑞士琉森湖上的月光”,出版社受其启发便将“月光”用作标题,流传至今。

而真实的故事其实是,于1801年,贝多芬为令他坠入爱河的女子——

Guicciardi,作了《月光》此曲。世人关于他与Guicciardi二人之间的故事莫衷一是,最多的说法是Guicciardi是一名贵族女子,是他的钢琴学生,虽与他相爱但最后见异思迁最终嫁于他人,贝多芬沉浸在这样的痛苦中写出此曲。其实的确有这么一位女学生,但不是Guicciardi,她其实是年轻的伯爵夫人,可以说恰恰因为这名女学生的结婚,才促使了贝多芬与她的相爱。但这两人注定无法在一起,因为两人的身份,也因为她已嫁为人妇。贝多芬曾写信给他的挚友Wegeler说:“我的生活又多了些快乐,你无法相信这两年来,我的生活是多么凄凉与悲伤。这个美丽动人的姑娘使我生活发生改变,我们相爱了。我第一次认为婚姻能使我幸福,但不幸的是我和她在不同阶级,现在我还无法结婚。”

比之前大部分人说贝多芬是因失恋的愤怒才写下此曲,笔者更相信贝多芬在情感世界中所遭遇的困境其实是因个人所处阶级而造成,最后留下的是二人的美好回忆与永远无法实现的想法的不甘。Guicciardi是贝多芬的“白月光”,这应是他送给她“最后的礼物”。

二、《月光奏鸣曲》曲式结构及技巧使用

(一)主题

一贯来说奏鸣曲的音乐主旨是放在第一乐章的,但贝多芬并非那个“一贯”,他将音乐中的高潮部分精巧地从第一乐章移入了末尾乐章,使前两个乐章都宛如暴風雨来前的细雨铺垫,可以说第三乐章是全曲结构与情感上的点睛之笔。此乐章为一个激动的急板,主要调性为升c小调,4/4拍,奏鸣曲式结构。

音乐起始于#c小调,1-8小节以两小节为一个规整乐句的结构形式构成了主题,以分解和弦的形式,各个乐句都由“p”的强度进行叙述,随后在每句结束处都用以惊人力度的重音见证下一句的开始,1-2小节为动机(例1),这是一个极其具有动力性的主题,最后在第九小节构成了半终止。

这一主题便是此曲的主部主题,主题奏出的一瞬间,仿佛便将前两个乐章的悲愁、不安、优雅与高傲通通倾翻并碾碎,且主部主题在曲中的多次出现更是确定了全曲的发展方向。9-14小节为补充终止,它正好填补了主题推动力过强的进行的不稳固感,最终属音的持续以半终止的形式结束音乐的初衷。随后出现的副部主题与此前的主部主题的表现方式却完全相反,二者间的音乐形式有着显著的对比,虽然都是以激情豪迈的情感为基调,但主要主题体现出来的更多是决绝、不甘、直截了当的情绪,在这些情绪如龙卷风一般贯穿全曲时,副部主题的出现却使这整个乐章更加饱满有生命力,副部主题中仿佛体现出渴望将这令人捶墙跺脚的情绪倾诉发泄,最终却只能自我消化,痛苦又执拗地悲唱着,然而依旧能感受到当中的炽热。当副部主题由21小节呈现出时,调性也已发生了改变,由原本的#c小调进行转为了其属关系调#g小调上进行,且由例1与例2的对比我们就可得知,原本的音型性进行转为了旋律性进行。由此,我们便可看出这是一个双主题呈示乐章。

(二)曲式分析

第三乐章的呈示部均为双呈示部。由主部、连接部、副部和结束部构成。以下为各个部分的曲式结构示意图及简析:

呈示部的主部(1-14小节)为对比性主题,从#c小调起始,主部主题(1-9小节)包括了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向上攀升的动机,是一个极具生命力的形象具有八分音符强有力的断奏的动机,具有极大推动力。最后主部主题落在了延长音#G上,即#c小调中的属音,为开放性结构,9-14小节为补充终止。连接部(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