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 2.8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2 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应用同步练习 (新版)华
- 格式:doc
- 大小:126.00 KB
- 文档页数:8
第1课时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1.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2.体会解不等式的步骤,体会数学学习中比较和转化的作用.3.用数轴表示解集,启发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重点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难点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1.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是什么?2.一个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二、探索问题,引入新知让同学们观察下列不等式: ①x-7≥2;②3x<2x +1;③13x≤5;④-4x >8.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你能借鉴一元一次方程给它下个定义吗?结论: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的式子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 1.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我们再来解一些一元一次不等式.【例1】 下列各式:(1)-x≥5;(2)y -3x <0;(3)xπ+5<0;(4)x 2+x≠3;(5)3x +3≤3x;(6)x +2<0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有哪些?分析: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判断即可.解:(1)-x≥5,是;(2)y -3x <0,不是;(3)xπ+5<0,是;(4)x 2+x≠3,不是;(5)3x+3≤3x,不是;(6)x +2<0,是. 如何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呢?【例2】 解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2(5x +3)≤x-3(1-2x); (2)1+x 3>5-x -22.分析:(1)先去括号,然后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化未知数系数为1解不等式;(2)先去分母,然后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化未知数系数为1解不等式.解:(1)去括号,得:10x +6≤x-3+6x ,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3x≤-9, 系数化为1,得:x≤-3; 表示在数轴上为:(2)去分母,得:6+2x >30-3x +6,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5x >30, 系数化为1,得:x >6. 表示在数轴上为:点评:需要注意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要改变. 结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 1.去括号,去分母;2.利用不等式的性质移项; 3.合并同类项; 4.系数化为1.三、巩固练习1.下列各式中,一元一次不等式是( )A .x ≥5xB .2x >1-x 2C .x +2y <1D .2x +1≤3x2.不等式x +1≥2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3.若(m +1)x |m|+2>0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则m =________. 4.不等式组m(x -5)>2m -10的解集是x >m ,则m 的值是________. 5.解不等式2(x +6)≥3x-18,并将其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6.解不等式2x +13-5x -12≥-1,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四、小结与作业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 作业1教材第61页“习题8.2”中第1,4 题.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通过简单的类比解方程,学生很快掌握了解不等式的方法,而且对比起方程,不等式题目的形式较简单,计算量不大,所以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部分学生在作业中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没有结合不等式的性质,认真分析解方程与解不等式的区别:在两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负数时,不等号忘记改变方向.9.2 一元一次不等式第1课时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与技能】1.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2。
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应用知识技能目标1.在正确理解省略括号和的形式基础上,熟练地进行加减混合运算;2.在加减混合运算中,能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过程性目标通过学生参与探索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作用的数学活动,体会有理数运算中分析和转化的思想方法.情感态度目标1.通过参与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其科学探索精神,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和应用的过程;2.通过分组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在活动中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重点和难点灵活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使运算简化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练习 把(-8)-(+4)+(-6)-(-1)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说出它们的两种读法: 解(-8)-(+4)+(-6)-(-1)=(-8)+(-4)+(-6)+(+1)=-8-4-6+1.读作“负8、负4、负6、正1的和”,也可读作“-8减4减6加1”.2.省略加号的加法算式如-8-4-6+1怎样可使计算简化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而后交流.二.探索归纳1.全班交流:常运用加法运算律,先把负数加在一起,而后做一次异号两数相加.如: -8-4-6+1=-18+1……………………-8、-4、-6的和为-18;=-17 ……………………异号两数相加的结果.2.联想:在有理数加法运算中,通常适当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化,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后,一般也应注意运算的合理性.三.实践应用例题 计算:(1) -24+3.2-16-3.5+0.3 ; )25.0()32()433(32210)2(+---++- . 分析 第(1)题表示:-24、3.2、-16、-3.5、0.3的和,所以可将加数适当交换位置,并作适当的结合进行计算.解 3.05.3162.324)1(+--+-)(5.3)3.02.3()1624(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5.35.340加法法则 ) (-+-=040+-=)(40加法法则 -=.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你知道应该注意些什么吗?要连同它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位置.分析 第(2)题应先统一成加法,并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然后灵活运用加法法则和运算律简化运算.解 )()()( 25.03243332210)2(+---++- )()41()32()433(32210减法法则 -+++++-= )(41324333221省略括号 -++-= )(41433323221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 ).(211721321加法法则 -=+-=. 练习1(口答) 下列交换加数位置的变形是否正确?;54414541)1( = -+--+-;34124321)2( = -+--+-;7.18.15.25.48.15.27.15.4)3( = -+-+--. 6131434141614331)4(--+=+-+- 练习2 计算:;543210)1( -+-+-;2.104.87.52.4)2( +-+-;18)12()10(1130)3( +-+----)61(25.0)31()412(213)4(++--+-- . 四.交流反思1.全班交流上面练习完成情况、评判正误;2.通过上面练习你能总结出,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时使运算简便的一些规律吗? 在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后,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就转化为加法运算了,然后按加法运算律,一般把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或同号相加,或同分母的分数相加,这样可使运算简便.五.检测反馈1.计算:;2111943)1( +-+--;184226152410)2( +-+--;5.51.106.77.52.4)3( -+-+-;4131211)4( -+-);24()37()19()52()5(--+--+-)215()75.2()413()5.0()6(+-++---. 2.计算:;32)65()43(210)1( --+---()()[];18212613)2( -+--- ()[](); 5.13.42.56.34.1)3( ---+--. 21211)5.2(212)4(--+---3.列式并计算:?的和等于什么数与87125)1(--?的和,所得的差是多少与减去 52321)2(-- 绝对值的和小多少?三个数的和比这三数的,, 754)3(-,,,,已知4321)4(--…….10010099个数的和,求这,-.。
七年级数学上册作业设计(华师版)目录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2第二章有理数/32.1有理数/31.正数与负数/32.有理数/42.2数轴/51.数轴/52.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62.3相反数/72.4绝对值/82.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92.6有理数的加法/10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0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12.7有理数的减法/122.8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31.加减法统一成加法/132.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应用/142.9有理数的乘法/15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52.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62.10有理数的除法/172.11有理数的乘方/182.12科学计数法/192.1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02.14近似数/21第二章有理数总结/22第三章整式的加减/233.1列代数式/231.用字母表示数/232.代数式/243.列代数式/253.2代数式的值/263.3整式/271.单项式/272.多项式/283.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293.4整式的加减/301.同类项/302.合并同类项/313.去括号与添括号/324.整式的加减/33第三章整式的加减总结/34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354.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354.2立体图形的视图/361.由立体图形到视图/362.由视图到立体图形/374.3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384.4平面图形/394.5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401.点和线/402.线段的长短比较/414.6角/421.角/422.角的比较和运算/433.余角和补角/44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总结/45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465.1相交线/461.对顶角/462.垂线/47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485.2平行线/491.平行线/492.平行线的判定/503.平行线的性质/51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总结/52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预习:阅读课本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之后,你有哪些收获?你有哪些疑问?小结:经过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的学习,你对数学有哪些认识?你认为如何学好数学?写个数学读后感吧。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知识点解读知识点1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重点)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通过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减法转化为加法,也就是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单一的加法运算.如(-8)-7+(-6)-(-5)=(-8)+(-7)+(-6)+(+5).在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如(-8)+(-7)+(-6)+(+5)=-8-7-6+5.和式的读法:如上面的例子,一是按这个式子表示的意义读作“负8,负7,负6,正5的和”;二是按运算意义读作“负8减7减6加5”.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可看作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因此,可运用加法运算律来使计算简化,但要注意运算的合理性.①在交换加数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②在运用加法结合律时,有时也把减号看作负号.例1把(-6)-(-3)+(-2)-(+6)-(-7)写出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是读作或.分析:首先应把这个式子中的减法转化为加法,再写成省略号的和的形式.解:(-6)-(-3)+(-2)-(+6)-(-7)=(-6)+(+3)+(-2)+(-6)+(+7)=-6+3-2-6+7.读作:负6,正3,负2,负6,正7的和,或读作:负6加3减2减6加7.答案:-6+3-2-6+7;负6,正3,负2,负6,正7的和;负6加3减2减6加7.点拨:(1)在省略括号的代数和中,性质符号和运算符号是统一的.(2)省略括号的方法:①若括号前是“+”,则省略括号及括号前的“+”后,原括号内的各项不变号;②若括号前是“-”则省略括号及括号前的“-”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变为原来相反的符号.知识点2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难点)第一步:运用减法法则将有理数混合运算中的减法转化为加法.第二步:写出省略加号、括号的各数和的形式.第三步:运用加法法则、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例2计算:11---+-+(0.5)(3) 3.75(8).42分析:按有理数减法法则,把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解:原式=11311113338(8)(33)972-++-=--++=-+=-.24422244点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一定要注意符号.同时在运算过程中,通常把同分母的分数或者易于通分的分数归类进行计算.知识点3 利用有理数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重点)“水位的变化”问题是典型的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首先要理解在水位的变化图表下面标明的“注”或者“注意”的含义:正号表示水位比前一天上升,负号表示水位比前一天下降,参考对象是前一天的水位.例3某摩托车厂本周内计划每日生产300辆摩托车,由于工人实行轮休,每日上班人数不一定相等,实际每日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情况如下:(增加的车辆数为正数,减少的车辆数为负号)根据记录回答下列问题:(1)本周三生产了多少辆摩托车?(2)本周总生产量与计划生产量相比,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3)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了多少辆?解析:首先必须弄清表中每个数据的意义,它是表示实际每日与计划量的差额,列出准确算式是关键.答案:(1)300+(-3)=297辆,即本周三生产了297辆.(2)因为表数据中是每日与计划量300的差值,故先求出这些差值的和:(-5)+7+(-3)+4+10+(-9)+(-25)=[(-5)+(-3)+(-9)+(-25)]+7+4+10=-42+21=-21.所以本周总生产量与计划生产量相比,是减少了21辆;(3)产值最多的一天是周五,而产量最少的一天是周日,其差是:(+10)-(-25)=10+25=35辆.即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了35辆.点拨:弄清表格中数据表示的意义是解题的首要条件.例4下表为某个雨季某水库管理员记录的水库一周内的水位变化情况,警戒水位为150m(上周末的水位达到警戒水位).注:正数表示比前一天水位上升,负数表示比前一天水位下降.(1)本周哪一天水位最高?有多少米?(2)根据给出的数据,请利用折线统计图分析一下本周内该水库的水位变化情况.(在不放水的情况下)分析:本周星期一到星期四,水位一直上升,星期五下降,星期六的上升值又低于星期五的下降值,故最高水位出现在周四.解:星期四水位最高,(+0.38+0.25+0.54+0.13)+150=151.3(m)(2)由已知条件,可求出一周内各天相对于警戒水位的变化情况,列表如下: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水位变化/m+0.38+0.63+1017+1.30+0.85+1.21+1.02以警戒水位为0点,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在不放水的情况下该水库一周内的水位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第2章 有理数2.8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应用1.下列交换加数的位置变形中,正确的是( ) A .1+3-2+5=1-2-5+3 B .-14+32-16-13=16-13-14+32C .4.5-1.7-3.5+2.3=4.5-3.5+2.3-1.7D .2-6+5-6=2-6+6-5 2.请指出下面计算错在哪一步( ) 1+45-⎝ ⎛⎭⎪⎫+23-⎝ ⎛⎭⎪⎫-15-⎝ ⎛⎭⎪⎫+113 =145-23+15-113① =⎝ ⎛⎭⎪⎫145+15-⎝ ⎛⎭⎪⎫23-113② =2-⎝ ⎛⎭⎪⎫-23③ =2+23=223④A .① B.② C.③ D.④3.-7,-12,+2的和比它们的绝对值的和小( ) A .-38 B .-4 C .4 D .384.计算:(-0.25)-⎝ ⎛⎭⎪⎫-314+2.75-⎝ ⎛⎭⎪⎫+712=____. 5.计算:(1)-2.4+3.5-4.6+3.5;(2)3.75-(+1.5)-⎝ ⎛⎭⎪⎫-414-⎝ ⎛⎭⎪⎫+812; (3)(-36)-(-28)+(+125)+(-4)-(+53)-(-40).6.[2017秋·安陆市期中]计算: (1)(-20)+(+3)-(-5)-(+7); (2)⎝ ⎛⎭⎪⎫-23+⎪⎪⎪⎪⎪⎪0-516+⎪⎪⎪⎪⎪⎪-456+⎝ ⎛⎭⎪⎫-913.7.在数轴上,一点从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3个长度单位后到达终点,这个终点表示的数是( )A .-1B .1C .5D .-58.用较为简便的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3-(+63)-(-259)-(-41); (2)213-⎝⎛⎭⎪⎫+1013+⎝ ⎛⎭⎪⎫-815-⎝ ⎛⎭⎪⎫+325;(3)-8 721+531921-1 279+4221.9.[2017秋·蒙阴县校级月考]计算下列各题: (1)⎝ ⎛⎭⎪⎫-357+(+15.5)+⎝ ⎛⎭⎪⎫-1627+⎝ ⎛⎭⎪⎫-512;(2)1356-⎝ ⎛⎭⎪⎫-34+56-⎝ ⎛⎭⎪⎫-712;(3)⎝ ⎛⎭⎪⎫1734-(+6.25)-⎝ ⎛⎭⎪⎫-812-(+0.75)-2214; (4)0.125+⎝ ⎛⎭⎪⎫-814-⎝ ⎛⎭⎪⎫-78-2;(5)⎝ ⎛⎭⎪⎫-225-(-4.7)+(-0.5)+|-2.4|-(+3.2).10.银行储蓄所办理了6件工作业务,取出9.5元,存进500元,取出80元,存进120元,取出250元,取出20元,这时银行现款增加多少?11.小红和小丽在做一个游戏,游戏规则如下:(1)每人每次取4到形如的卡片,那么减去卡片上的数字;(2)比较两人所抽4张卡片的计算结果,结果大的为获胜者.小红抽到的4小丽抽到的4请你通过计算,求本次游戏获胜的是谁.12.已知有理数+3,-8,+10,-13,请你列出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算式,使其结果最大和最小,并求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参考答案【分层作业】1.C2.B3.D4.-1.755.解:(1)-2.4+3.5-4.6+3.5=(-2.4-4.6)+(3.5+3.5)=-7+7=0;(2)3.75-(+1.5)-⎝ ⎛⎭⎪⎫-414-⎝ ⎛⎭⎪⎫+812 =3.75-1.5+414-812=⎝ ⎛⎭⎪⎫3.75+414+⎝ ⎛⎭⎪⎫-1.5-812 =8+(-10) =-2;(3)(-36)-(-28)+(+125)+(-4)-(+53)-(-40) =-36+28+125-4-53+40 =(-36-4+40)+28+125-53 =100.6.解:(1)(-20)+(+3)-(-5)-(+7) =(-20)+3+5+(-7) =-19;(2)⎝ ⎛⎭⎪⎫-23+⎪⎪⎪⎪⎪⎪0-516+⎪⎪⎪⎪⎪⎪-456+⎝ ⎛⎭⎪⎫-913=⎝ ⎛⎭⎪⎫-23+516+456+⎝ ⎛⎭⎪⎫-913=0. 7.A【解析】 根据题意,得0+2-3=-1,所以这个终点表示的数是-1. 8.解:(1)原式=3-63+259+41 =-60+300 =240;(2)原式=213-1013-815-325=-8-815-325=-8-1135=-1935;(3)原式=(-8 721-1 279)+⎝ ⎛⎭⎪⎫531921+4221=-10 000+58=-9 942.9.解:(1)原式=-357-1627+15.5-512=-20+10 =-10;(2)原式=1356+34+56+712=16;(3)原式=1734-6.25+812-0.75-2214=4-7 =-3;(4)原式=0.125+78-814-2=-914;(5)原式=-225+4.7-0.5+2.4-3.2=1.10.解:将存进记作+,取出记作-. -9.5+500-80+120-250-20 =(-9.5-80-250-20)+(500+120) =-359.5+620 =260.5(元) ,故银行现款增加260.5元.11.解: 小红:12-⎝ ⎛⎭⎪⎫-32+(-5)-4=-7.小丽:-2-⎝ ⎛⎭⎪⎫-13+(-5)-14=-61112. 因为-7<-61112,所以小丽获胜.12.解:结果最大时列式为(+3)+(+10)-[(-8)+(-13)]=3+10-(-21)=3+10+21=34;结果最小时列式为-8+(-13)-[(+3)+(+10)]=-8+(-13)-13=-34. 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34+(-34)=0.。
2.8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基本目标】1.使学生掌握将加减混合运算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2.使学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4.能使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教学重点】减法直接转化为加法及混合运算的准确性.【教学难点】使用加法的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叙述有理数加法法则是什么?有理数减法法则是什么?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有哪些?3.化简:+(+3);+(-3);-(+3);-(-3).【教学说明】让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的知识,初步感知运算的规律,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为后面的探究打下基础.二、合作探究,探索新知(1)将(-8)-(-10)+(-6)-(+4)统一成加法运算的式子是什么?(2)根据减法法则,按照运算顺序,原式可以转化为:(-8)-(-10)+(-6)-(+4)= (-8)+(+10)+(-6)+(-4)(3)在一个加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即有:(-8)-(-10)+(-6)-(+4)= (-8)+(+10)+(-6)+(-4)= -8+10-6-4这个式子仍看作和式,有两种读法:按性质符号读作“负8、正10、负6、负4的和”;按运算意义读作“负8加上10减去6减去4”.【教学说明】引导学生一步步将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教师适时总结式子的两种读法,让学生直观了解和式的意义和读法.(4)观察思考:你能够直接将原式化为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和的形式吗?有什么规律?按照化简符号的方法,可以直接将一个加减混合运算的式子化成一个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和的形式,再按照加法运算的法则进行计算.【教学说明】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思考,然后进行简单的交流,得出结论,教师及时予以总结,形成方法.(1)由于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在有理数加法运算中,通常适当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化,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后,也可以利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一般应注意运算的合理性.(2)试一试,先把原式化为省略加号和的形式,再进行计算,并想一想怎样计算最简单.(+3)-(+7)-(-5)+(+9)+(-2)-(+8)解:原式 =(+3)+(-7)+(+5)+(+9)+(-2)+(-8)=3-7+5+9-2-8=(3+5+9)+(-7-2-8)=17+(-17)=0小结:(1)先将原式化为省略加号和的形式,再运用运算律将正负数分别相加.(2)在交换加数位置的时候,要连同它的符号一起交换位置.【教学说明】先让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尝试不同的解法,然后进行对比,发现最简单的解法,教师及时进行总结,要特别强调符号问题.三、示例讲解,掌握新知例1 把(+23)+(-45)-(+15)-(-13)-(+1)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解:原式=(+23)+(-45)+(-15)+(+13)+(-1)=23-45-15+13-1读作“23、-45、-15、13、-1的和”,也可以读作“23减45减15加13减1”.【教学说明】让学生按照要求尝试完成,教师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予以点拨和强调,尤其要注意符号.例2 计算:(1)-24+3.2-16-3.5+0.3;(2)0-2123+(+314)-(-23)-(+14).解:(1)因为原式表示-24,3.2,-16,-3.5,0.3的和,所以可将加数适当交换位置,并作适当的结合进行计算,即=-40(2) 0-2123+(+314)-(-23)-(+14)=0-2123+(+314)+(+23)+(-14)=-2123+314+23-14=(-2123)+23+(314-14)=-21+3=-18小结:(1)交换加数位置的时候,要连同它的符号一起交换;(2)根据数字的特点选取合适的简便运算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学说明】学生尝试完成,教师适时点拨,提醒学生注意符号的变化,完成后,让学生进行总结,怎样算最简单?教师及时予以补充完善.四、练习反馈,巩固提高1.将下列各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合理交换加数的位置.(1)(+16)+(-29)-(+11)+(+9)=;(2)(-3.1)-(-4.5) + (+4.4) - (+103) + (-2.5)=;(3)+12-5+-13-+14+-23=;(4)(-2.6)-(4.7)-(+0.5)+(+2.4)+(-3.2)=.2.计算:(1)(-6)-(+6)-(-7);(2)0-(+8)+(-27)-(+5);(3)(-23)+(+0.25)+(-16)-(+12);(4)(+335)+(+434)-(+125)+(-334).【教学说明】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检查后,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强调,总结所使用的方法,加深印象.【答案】1.(1)16-29-11+9=16+9-29-11(3)12-5-13-14-23=12-14-13-23-5(4)2.(1)-5(2)-40(3)-1312(4)315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有理数的加减法可统一成加法.2.因为有理数加减法可统一成加法,所以在加减运算时,适当运用加法运算律,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使运算简便.但要注意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教学说明】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教师对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强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运算能力.完成本课时对应的练习.“扎实、有效”的原则,既关注课堂教学的本质,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且面向全体学生来设计教学.。
2.8.2 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应用知识点 1 加法交换律的应用
1.已知a,b,c是三个有理数,则下列各式中与式子-a+b-c相等的是( )
A.-b+a-c B.b-a-c
C.-a+c-b D.-b+a+c
2.为计算简便,把(-2.4)-(-4.7)-(+0.5)+(+3.4)+(-3.5)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按要求交换加数的位置,正确的是( )
A.-2.4+3.4-4.7-0.5-3.5
B.-2.4+3.4+4.7+0.5-3.5
C.-2.4+3.4+4.7-0.5-3.5
D.-2.4+3.4+4.7-0.5+3.5
知识点 2 加法结合律的应用
3.下面运用加法结合律的式子是( )
A.45-76=-46+75
B.63-128-72=63+(-128-72)
C.128-75-45=128-(75-45)
D.a+b+c=b+a+c
4.计算-2.5-3.25+4.25的结果是( )
A.1.5 B.-1.5
C.0.5 D.-2.25
5.若m,n互为相反数,则m-4+n=________.
知识点 3 加法运算律的综合应用
6.计算-(-4)-5+(-6)-(-7)的结果是( )
A.1 B.0
C.-2 D.以上都不对
7.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将+3
27+15-517-317写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使运算简便.
8.-0.3与-14的和减去-310
得________. 9.服装大世界去年1—6月份的盈亏情况如下:盈128.5万元、亏140万元、亏95.5万元、盈140万元、盈168万元、盈122万元.则服装大世界去年1—6月份共盈利________万元.
10.计算下列各题:
(1)1112-134-114+412
;
(2)(-22.84)-(+38.57)+(-37.16)-(-32.57);
(3)112-56+234+38-423
;
(4)(-36)-(-28)+(+125)+(-4)-(+53)-(-40).
11.一个数是-199.87,另一个数比-199.87的相反数小8,那么这两个数的和是( )
A.-5 B.-191.87
C.-8 D.8
12.教材习题2.8第5(4)题变式-1+2-3+4-5+6+…-xx+xx的值为( )
A.1 B.-1 C.xx D.1009
13.某次数学单元检测,708班A1小组六名同学计划平均成绩达到80分,组长在登记成绩时,以80分为基准,超过80分的分数记为正,不足80分的分数记为负,成绩记录如下:
+10,-2,+15,+8,-13,-7.
(1)本次检测成绩最好的为多少分?
(2)该小组实际总成绩与计划相比是超过还是不足,超过或不足多少分?
(3)本次检测小组成员中得分最高与最低相差多少分?
14.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有着“经济晴雨表”之称的股市也得到迅速的发展,下表是某年上证指数某一周星期一至星期五的变化情况. (注:上周五收盘时上证指数为2616点,每一天收盘时指数与前一天相比,“涨”记为“+”,“跌”记为“-”)
(1)请求出这一周星期五收盘时的上证指数是多少点;
(2)这一周每一天收盘时上证指数哪一天最高,哪一天最低?分别是多少点?
15.一家饭店,地面上18层,地下1层.地面上1楼为接待处,顶楼为公共设施处,其余16层为客房;地下1层为停车场.
(1)客房7楼与停车场相差几层楼?
(2)某会议接待员把汽车停在停车场,进入该层电梯,往上14层,又下5层,再下3
层,最后上6层,你知道他最后在哪里吗?
(3)某日,电梯检修,一名服务生在停车场停好汽车后,只能走楼梯,他先去客房,依次到了8楼、接待处、4楼,又回接待处,最后回到停车场,他共走了几层楼梯?
图2-8-1
16.请根据如图2-8-2所示的对话解答下列问题.
图2-8-2
求:(1)a,b,c的值;
(2)8-a+b-c的值.
1.B [解析] -a +b -c =(-a )+b +(-c )=b +(-a )+(-c )=b -a -c .故选B.
2.C 3.B 4.B 5.-4 6.B
7.⎝ ⎛⎭
⎪⎫+327-317-517+15 [解析] 运用运算律把分母相同的数结合在一起. 8.-14 [解析] -0.3+⎝ ⎛⎭⎪⎫-14-⎝ ⎛⎭
⎪⎫-310 =-0.3+310-14
=-14
. 9.323
10.解:(1)原式=⎝ ⎛⎭⎪⎫1112+412+⎝ ⎛⎭
⎪⎫-134-114 =16-3
=13.
(2)原式=(-22.84-37.16)+(-38.57+32.57)
=-(22.84+37.16)-(38.57-32.57)
=-60-6
=-66.
(3)原式=32-56+114+38-143
=⎝ ⎛⎭⎪⎫32-56+⎝ ⎛⎭⎪⎫114+38-143
=23+258-143
=258
-4 =-78
.
(4)原式=-36+28+125-4-53+40
=-8+121-13
=121-21
=100.
11.C
12.D.
13.解:(1)根据题意,得80+15=95(分),
则本次检测成绩最好的为95分.
(2)根据题意,得10-2+15+8-13-7=11(分),即该小组实际总成绩与计划相比是超过,
且超过11分.
(3)根据题意,得最高分为80+15=95(分),最低分为80-13=67(分),
则得分最高与最低相差95-67=28(分).
14.解:(1)这一周星期五收盘时的上证指数是2616+34-15+20-25+18=2648(点).
(2)星期三收盘时最高,为2616+34-15+20=2655(点);
星期四收盘时最低,为2616+34-15+20-25=2630(点).
15.解:记地上为正,地下1楼为0.
(1)7-0=7(层).
答:客房7楼与停车场相差7层楼.
(2)0+14-5-3+6=12(层).
答:他最后停在12层.
(3)8+7+3+3+1=22(层).
答:他共走了22层楼梯.
16.解:(1)∵a的相反数是3,b的绝对值是7,
∴a=-3,b=±7.∵c和b的和是-8,
∴当b=7时,c=-15;当b=-7时,c=-1.
(2)当a=-3,b=7,c=-15时,8-a+b-c=8-(-3)+7-(-15)=33;当a=-3,b=-7,c=-1时,8-a+b-c=8-(-3)+(-7)-(-1)=5.∴8-a+b-c的值为33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