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减法
- 格式:ppt
- 大小:285.50 KB
- 文档页数:11
第 2 讲有理数的加减知识定位讲解用时:3分钟A、适用范围:人教版初一,基础一般;B、知识点概述:本讲义主要用于人教版初一新课,本节课我们要学习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减法;核心部分是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知识梳理讲解用时:20分钟有理数的加法1.定义:把两个有理数合成一个有理数的运算叫作有理数的加法.2.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3.运算律: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加法交换律文字语言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符号语言a+b=b+a加法结合律文字语言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符号语言(a+b)+c=a+(b+c)要点诠释:交换加数的位置时,不要忘记符号.课堂精讲精练【例题1】我国是最早认识负数,并进行相关运算的国家.在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里,就记载了利用算筹实施“正负术”的方法,图1表示的是计算3+(﹣4)的过程.按照这种方法,图2表示的过程应是在计算()A.(﹣5)+(﹣2)B.(﹣5)+2 C.5+(﹣2)D.5+2【答案】C【解析】解:由图1知:白色表示正数,黑色表示负数,所以图2表示的过程应是在计算5+(﹣2),故选:C.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由图1可以看出白色表示正数,黑色表示负数,观察图2即可列式.教学建议:引导学生读懂题目信息是解题的关键.1.定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要点诠释:(1)任意两个数都可以进行减法运算.(2)几个有理数相减,差仍为有理数,差由两部分组成:①性质符号;②数字即数的绝对值.2.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即有:.要点诠释:将减法转化为加法时,注意同时进行的两变,一变是减法变加法;二变是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a b a b-=+-有理数的减法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练习例题来源:无【练习1.1】在下列执行异号两数相加的步骤中,错误的是()①求两个有理数的绝对值;②比较两个有理数绝对值的大小;③将绝对值较大数的符号作为结果的符号;④将两个有理数绝对值的和作为结果的绝对值A.①B.②C.③D.④【答案】D【解析】解:执行异号两数相加的步骤:①求两个有理数的绝对值,正确;②比较两个有理数绝对值的大小,正确;③将绝对值较大数的符号作为结果的符号,正确;④将两个有理数绝对值的和作为结果的绝对值,错误.故选:D.讲解用时:2分钟解题思路: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绝对值不等的异号加减,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进而判断即可.教学建议:强调有理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例题例题来源:无【例题2】如图,乐乐将﹣3,﹣2,﹣1,0,1,2,3,4,5分别填入九个空格内,使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相等,现在a、b、c分别标上其中的一个数,则a﹣b+c的值为()A.﹣1B.0C.1D.3【答案】C【解析】解:∵5+1﹣3=3,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相等,∴a+5+0=33+1+b=3c﹣3+4=3,∴a=﹣2,b=﹣1,c=2,∴a﹣b+c=﹣2+1+2=1,故选:C.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根据三个数的和为依次列式计算即可求解.教学建议:根据表格,先求出三个数的和是解题的关键.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例题例题来源:无【练习2.1】下列说法:①所有有理数都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②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③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④两数相加,和一定大于任意一个加数.()A.3个B.2个C.1个D.0个【答案】B【解析】解:①所有有理数都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确;②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相加为零此时互为相反数,故此选项错误;③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正确;④两数相加,和一定大于任意一个加数,两负数相加则不同,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讲解用时:2分钟解题思路:直接利用互为相反数以及有理数的定义和有理数加减运算法则分别判断得出答案.教学建议: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以及相反数的定义等知识,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练习例题来源:无【例题3】计算:(﹣3)+(+15.5)+(﹣6)+(﹣5)【答案】0【解析】解:原式=(﹣3﹣6)+(15.5﹣5)=﹣10+10=0.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原式结合后,相加即可求出值.教学建议: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练习例题来源:无【练习3.1】已知a为正数,b为负数,且|a|=4,|b|=6,求a+b的值.【答案】﹣2【解析】解:因为a为正数,|a|=4,所以a=4,因为b为负数,|b|=6,所以b=﹣6,所以a+b=4+(﹣6)=﹣2.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先依据绝对值的性质求得a、b的值,最后依据加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教学建议:巩固有理数的加法、绝对值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法则是解题的关键.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例题例题来源:无【例题4】下表列出了国外几个城市与北京的时差(带正号的数表示同一时刻比北京的时间早的时数).现在的北京时间是上午8:00.(1)求现在纽约时间是多少?(2)斌斌现在想给远在巴黎的姑妈打电话,你认为合适吗?时差/时纽约﹣13巴黎﹣7东京+1芝加哥﹣14【答案】(1)现在纽约时间是晚上7点;(2)不合适.【解析】解:(1)现在纽约时间是晚上7点;(2)现在巴黎时间是凌晨1点,不合适.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1)根据时差求出纽约时间即可;(2)计算出巴黎的时间,即可做出判断.教学建议: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例题例题来源:无【练习4.1】在一个3×3的方格中填写了9个数字,使得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相等,得到的3×3的方格称为一个三阶幻方.(1)在图1中空格处填上合适的数字,使它构成一个三阶幻方;(2)如图2的方格中填写了一些数和字母,当x+y的值为多少时,它能构成一个三阶幻方.【答案】(1)(2)x+y=13【解析】解:(1)2+3+4=9,9﹣6﹣4=﹣1,9﹣6﹣2=1,9﹣2﹣7=0,9﹣4﹣0=5,如图所示:(2)﹣3+1﹣4=﹣6,﹣6+1﹣(﹣3)=﹣2,﹣2+1+4=3,如图所示:x=3﹣4﹣(﹣6)=5,y=3﹣1﹣(﹣6)=8,x+y=5+8=13.讲解用时:4分钟解题思路:(1)根据三个数的和为2+3+4=9,依次列式计算即可求解;(2)先求出下面中间的数,进一步得到右上面的数,从而得到x、y的值,相加可求x+y的值.教学建议:根据表格,先求出三个数的和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突破口.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练习例题来源:无【例题5】列式计算:(1)已知甲、乙两数之和为﹣2020,其中甲数是﹣7,求乙数;(2)已知x是5的相反数,y比x小﹣7,求x与﹣y的差.【答案】(1)﹣2013;(2)﹣3【解析】解:(1)根据题意知乙数为﹣2020﹣(﹣7)=﹣2020+7=﹣2013;(2)根据题意知x=﹣5,y=x﹣(﹣7)=﹣5+7=2,则x﹣(﹣y)=﹣5﹣(﹣2)=﹣3.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1)根据题意知乙数为﹣2020﹣(﹣7),计算可得;(2)由题意得x=﹣5,y=x﹣(﹣7)=﹣5+7=2,再代入x﹣(﹣y)计算可得.教学建议: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加法,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并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例题例题来源:无【练习5.1】已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且|a|=1,|b|=2,|c|=4.求3b+2a ﹣c的值.【答案】8.【解析】解:∵a、c在原点的左侧,b在原点的右侧,∴b>0,c<0,a<0,∵|a|=1,|b|=2,|c|=4,∴a=﹣1,b=2,c=﹣4,∴3b+2a﹣c=6﹣2+4=8.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根据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b >0,c <0,a <0,再根据|a|=1,|b|=2,|c|=4可求出a 、b 、c 的值,代入3b+2a ﹣c 进行计算即可. 教学建议:这题考查的是数轴的特点及绝对值的性质,属较简单题目. 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练习 例题来源:无【例题6】某单位一周中收支情况如下:524.5+元,274.3-元,490+元,100-元,29.7+元,123.6-元,232.1-元.问该单位这一周,总共收入多少元?总共支出多少元?收支相抵后,余额是多少元?【答案】共收入1044.2元,共支出730元,收支相抵后,余额为314.2元.【解析】()524.5++()490+()+29.7=1044.2+解:共收入为:元,()274.3+-()100-()+123.6-()+232.1730-=- 共支出为:元()2.3147302.1044=-+ 收支相抵为:元.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利用收入与支出的概念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即可解决教学建议: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法的实际应用.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例题 例题来源:无【练习6.1】(1)()()()()()1789614------+--;(2)21513263⎛⎫⎛⎫⎛⎫⎛⎫--+---- ⎪ ⎪ ⎪ ⎪⎝⎭⎝⎭⎝⎭⎝⎭; (3)()()1112 6.5 6.3625⎛⎫⎡⎤---+--- ⎪⎢⎥⎝⎭⎣⎦. 【答案】(1)8;(2)0;(3) 6.1-.【解析】()()()()()178961417896148------+--=-++-+=(1);215121151155503263332632666⎛⎫⎛⎫⎛⎫⎛⎫⎛⎫--+----=-+-+=--+=-+= ⎪ ⎪ ⎪ ⎪ ⎪⎝⎭⎝⎭⎝⎭⎝⎭⎝⎭(2); ()111112 6.5 6.3612 6.412 6.4 6.12522⎛⎫⎡⎤⎛⎫⎛⎫=---+-=---=-+=- ⎪ ⎪ ⎪⎢⎥⎝⎭⎣⎦⎝⎭⎝⎭原式(3).讲解用时:4分钟 解题思路:利用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法则即可解决,括号前面是负号时,去括号要注意变号.教学建议:注意跟学生强调变号问题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练习 例题来源:无【例题7】 如果2113x ⎛⎫+-= ⎪⎝⎭,那么x 等于______. 【答案】322=x 或223x =-. 【解析】2113x ⎛⎫+-= ⎪⎝⎭解:因为,2211233x ⎛⎫=--= ⎪⎝⎭所以, 322=x 223x =-所以或.讲解用时:3分钟解题思路: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和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结果 教学建议:熟练掌握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是解本题的关键.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例题 例题来源:无【练习7.1】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m 的绝对值为2.(1)直接写出a+b ,cd ,m 的值;(2)求m+cd+的值.【答案】(1)a+b=0,cd=1,m=±2.(2)3或﹣1.【解析】解:(1)∵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m 的绝对值为2, ∴a+b=0,cd=1,m=±2.(2)当m=2时,m+cd+=2+1+0=3; 当m=﹣2时,m+cd+=﹣2+1+0=﹣1. 讲解用时:4分钟解题思路:(1)根据互为相反数的和为0,互为倒数的积为1,绝对值的意义,即可解答;(2)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可解答.教学建议: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倒数、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难度: 3 适应场景:当堂练习 例题来源:无课后作业【作业1】如果规定运算()()23a b a b ⊗=---,求73124⎛⎫⊗- ⎪⎝⎭的值. 【答案】1253- 【解析】7373795=2331241246412⎡⎤⎛⎫⎛⎫⎛⎫⊗--⨯--⨯-=--=- ⎪ ⎪ ⎪⎢⎥⎝⎭⎝⎭⎝⎭⎣⎦. 讲解用时:4分钟难度: 2 适应场景:练习题 例题来源:无【作业2】计算:123456789101112201720182019+--++--++--+++-.【答案】0.【解析】123456789101112201720182019+--++--++--+++-()()()()504123456789101112201720182019=+--++--++--+++-对括号 45042016=-⨯+20162016=-+0=.讲解用时:4分钟难度: 4 适应场景:练习题 例题来源:无【作业3】 计算:21150543236-+---. 【答案】31. 【解析】211521154543236322=-+--=-+--原式2111543223=-+-= 讲解用时:5分钟难度: 3 适应场景:练习题 例题来源:无。
有理数的减法&加减混合运算练习【复习目标】1.能进行包括小数或分数的有理数的减法运算;2.能进行包括小数或分数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知识回顾】【知识点击】有理数的减法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符号表示"a −b =a +(−b)." 观察这个表达式,a 减去一个数变成了a 加上一个数,即减法运算变成了加法运算;减数b 它的相反数(−b);而被减数b 没有发生变化.简单总结为:两变一不变.【例1】计算:(1)18-(-3); (2)(-3)-18; (3)(-18)-(-3); (4)(-3)-(-18) ;(5) 0-7.(6) -1-2; (7) 3-(-3); (8) (-3.71)-(-1.45); (9) 6.18-(-2.93).【例2】计算:(1) (-3)-[6-(-2)]; (2) 15-(6-9); (3) |-3.5|-|-2.5|-(-2).(4) (3-10)-2; (5) 3-(10-2); (6) (2-7)-(3-9); (7) )321()61()21()31(+------【例3】10箱苹果中,每箱以20千克为标准,超过20千克为正数,不足20千克为负数,记录如下:+2,0,-1,+1,-2,-1.5,-0.5,+0.25,0,-0.25. (1)最重的和最轻的差多少千克? (2)10箱总重量是多少千克?【例4】下面是一个方阵图,每行的3个数、每列的3个数、斜对角的3个数相加的和均相等。
根据图中给出的数,对照原来的方阵图,你能完成右边的方阵图吗?加减混合运算【例5】 (1) (-20)+(+3)-(+5)-(-7) (2) (-11)-7+(-9)-(-6)【例6】(1) (14)(4)(2)(26)(3)++-+-+++- (2) -40-28-(-19)+(-24)-(-32)(3) 2115351434612⎛⎫⎛⎫---++- ⎪ ⎪⎝⎭⎝⎭(4)【基础限时训练】 1.填空题(1)温度3°C 比-9°C 高 ; (2)温度-6°C 比-2°C 低 ; (3)海拔-200米比-300米高 ;(4)海拔600米比-100米高 。
第一部分:引言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它不仅需要我们掌握基本的加减运算规则,还需要我们能够灵活运用这些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探讨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第二部分:基本概念让我们回顾一下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
在有理数的加法中,同号为正,异号为负,我们只需要将它们的绝对值相加,并保持原来的符号不变。
而在有理数的减法中,我们可以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即将减数取相反数,再与被减数相加。
这些基本的加减法规则在混合运算中仍然适用。
第三部分:混合运算举例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些例子来深入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假设我们有一个混合运算的式子:2+(-5)-(-3)+7。
我们要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即将减数取相反数,得到2+(-5)+3+7。
我们按照顺序进行加法运算,得到7。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混合运算中的关键是要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加减法,并且要注意负号的使用。
第四部分:实际问题解决除了简单的混合运算例子外,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在计算温度变化、海拔高度等问题时,我们经常需要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通过这些实际问题的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混合运算的技巧,提高我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部分:个人观点和总结在我看来,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是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通过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这些规则,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水平。
当然,要掌握混合运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多加练习,多思考,才能够真正掌握其中的精髓。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知识点。
只有深入理解其规则和原理,并不断进行练习和实际应用,我们才能真正掌握这一知识点。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和讨论,你能够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更清晰的认识,并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减法第三讲有理数的加减法知识点一: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加法有以下规律: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相加,仍得这个数。
例如:1.计算-2+3的结果是1.2.下列各式的值等于5的是-9+4.3.两个数的和为零,则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4.一个数是15,另一个数比15的相反数大4,则两个数的和是26.5.有理数的加法规律是:两个负数相加,取负号,把绝对值相减;零加正数,和为正数;负数加正数,和为负数;两正数相加,和为正数。
知识点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有以下规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即(a+b)+c=a+(b+c)。
在运算时,一定要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以下规律,以达到简化运算的目的: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可先相加——相反数结合法。
2.同分母的分数可先相加——同分母结合法。
3.几个数相加得整数时,可先相加——凑整法。
4.符号相同的数可先相加——同号结合法。
5分数可拆成整数和真分数两部分再相加,这是同形结合法的应用。
例如,9、7+(-3)+(-4)+18+(-11)=(7+8)+[(-3)+(-4)+(-11)]。
例9的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七年级(1)班一学期班费收支情况如下(收入为正):+250元,-55元,-120元,+7元,则该班期末时班费结余为82元。
若m、n互为相反数,则m+5+n=0;已知a+c=-2013,b+(-d)=2014,则a+b+c+(-d)=-1.利用加法运算律运算:1)(-5)+3+(+5)+(-2);2)(-3)+(+) +(-0.5)+(1);3)4.5+(-2.5)+9+(-15)+2.例13,计算-10-8所得的结果是-18.下列计算错误的是A。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减法教案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减法教案3篇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减法教案1七年级上2.5有理数的减法(一)教案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1.3有理数的加减法(人教版)有理数的加减法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2.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3.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阅读教材P16~18,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结合教材对两个有理数相加的7个算式,类似地再列举出相应的算式并结合数轴解释,得出结果[如(+3)+(+4)、(-3)+(-4)、(-3)+(+4)、(+3)+(-4)、(+3)+(-3)、(-3)+0、(+3)+0],根据以上7个算式,思考:你能总结出有理数相加的符号如何确定?和的绝对值如何确定?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一个有理数和0相加,和分别为多少?知识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自学反馈计算:(1)16+(-8)=8;(2)(-12)+(-13)=-56;(3)(+312)+(-72)=0;(4)(+8)+(-3)=5;(5)(-0.125)+(18)=0;(6)0+(-9.7)=-9.7.在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时,一要辨别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二要确定和的符号;三要计算和的绝对值.即“一辨、二定、三算”.活动1 小组讨论例1 计算:(1)(-3)+(-9);(2)(-4.7)+解:(1)-12.(2)-0例2 足球循环比赛中,红队胜黄队4∶1,黄队胜蓝队1∶0,蓝队胜红队1∶0,计算各队的净胜球数.解:黄队净胜球:-2,红队净胜球:2,蓝队净胜球:0.活动2 跟踪训练1.计算:(1)(+3)+(+8) (2)(+14)+(-12);(3)(-312)+(-3.5); (4)(-314)+(+213);(5)(-19)+8.3; (6)-3.4+4.解:(1)11.(2)-14.(3)-7.(4)-1112.(5)10.7.(6)0 注意计算的符号,特别是负号.2.某县某天夜晚平均气温是-10 ℃,白天比夜晚高12 ℃,那么白天的平均气温是多少?解:2 ℃.3.两个数的和为负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两个均是负数B.两个数一正一负C.至少有一个正数 D.至少有一个负数4.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的和是(D)A.正数 B.负数C.零 D.不能确定符号活动3 课堂小结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任意有理数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第2课时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1.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理解小学中的加法运算律在有理数中仍然成立.2.能用有理数的运算律对有理数加法进行简便运算. 3.能根据有理数加法算式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简便运算方法.阅读教材P19~20,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知识探究加法交换律的文字表达: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加法交换律的字母表达:a+b=b+a.加法交换律的例子说明:1+2=2+1.加法结合律的文字表达: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加法结合律的字母表达:(a+b)+c=a+(b+c).加法结合律的例子说明:(1+2)+3=1+(2+3).自学反馈计算:(1)(-7.34)+(-12.74)+7.34+12.4;(2)(-35+15)+(-45);(3)(-37)+(+15)+(+27)+(-115);(4)(-20.75)+314+(-4.25)+1934;(5)(-6.8)+425+(-3.2)+635+(-5.7)+(+5.7).解:(1)-0.34.(2)-65.(3)-117.(4)-2.(5)1. 活动1 小组讨论例1 计算:(1)(-2)+3+1+(-3)+2+(-4);(2)16+(-25)+24+(-35);(3)314+(-235)+534+(-825);(4)(-7)+6+(-3)+10+(-6).解:(1)-3.(2)-20.(3)-2.(4)0.例2 10袋小麦称后记录如图所示(单位:kg).10袋小麦一共多少千克?如果每袋小麦以90 kg为标准,10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解法1:先计算10袋小麦一共多少千克:91+91+91.5+89+91.2+91.3+88.7+88.8+91.8+91.1=90再计算总计超过多少千克:905.4-90×10=解法2:每袋小麦超过90 kg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10袋小麦对应的数分别为+1,+1,+1.5,-1,+1.2,+1.3,-1.3,-1.2,+1.8,++1+1.5+(-1)+1.2+1.3+(-1.3)+(-1.2)+1.8+=[1+(-1)]+[1.2+(-1.2)]+[1.3+(-1.3)]+(1+1.5+1.8+1.1)=0×10+5.4=90答:10袋小麦一共905.4 kg,总计超过5.4 kg.注意运算律的运用.活动2 跟踪训练1.用适当的方法计算:(1)23+(-17)+6+(-22);(2)1+(-12)+13+(-16);(3)1.125+(-325)+(-18)+(-0.6);(4)(-2.48)+(+4.33)+(-7.52)+(-4.33).解:(1)-10.(2)23.(3)-3.(4)-10.2.某出租司机某天下午营运全是在东西走向的人民大道进行的,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他这天下午行车里程如下(单位:千米):+15,+14,-3,-11,+10,-12,+4,-15,+16,-(1)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该司机距下午出发点的距离是多少千米?(2)若汽车耗油量为a升/千米,这天下午汽车共耗油多少升?解:(1)15+14-3-11+10-12+4-15+16-18=0,距出发点0千米.(2)118a升.活动3 课堂小结1.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2.简便运算:①运用运算律;②运用相反数的和为零;③凑整.1.3.2 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减法法则1.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2.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3.了解加与减两种运算的对立统一关系,掌握数学学习中转化的思想.阅读教材P21~22,思考下列问题.通过实际例子,一方面,利用加法与减法互为逆运算可知:计算4-(-3),就是求一个数x,使x+(-3)=4,易知x=7,所以4-(-3)=7.①另一方面,4+(+3)=7.②由①②,有4-(-3)=4+(+3).再试着把减数-3换成正数,任意列出一些算式进行计算,如:计算9-8与9+(-8);15-7与15+(-7).得出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字母表示为:a-b=a+(-b).减法法则渗透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有了相反数,减法就可以转化为加法,加减就可以统一为加法.知识探究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字母表示为:a-b=a+(-b).自学反馈计算:(1)(-3)-(-6);(2)0-8;(3)6.4-(-3.6); (4)(-312)-(+514).解:(1)3.(2)-8.(3)10.(4)-(1)减法转化为加法,减数要变成相反数.(2)法则适用于任何两有理数相减.(3)用字母表示一般形式为:a-b=a+(-b).活动1 小组讨论例计算:(1)(-38)-(-36);(2)0-(-711);(3)1.7-(-3.5); (4)(-234)-(-112);(5)323-(-234); (6)(-334)-(+1.75).解:(1)-2.(2)711.(3)5.2.(4)-114.(5)6512.(6)-活动2 跟踪训练1.计算:(1)(-23)-(+112)-(-14);(2)(-0.1)-(-813)+(-1123)-(-110);(3)(-1.5)-(-1.4)-(-3.6)+(-4.3)-(+5.2);(4)(5-6)-(7-9).解:(1)-12.(2)-313.(3)-6.(4)1.2.根据题意列出式子计算.(1)一个加数是1.8,和是-0.81,求另一个加数;(2)-13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与23的相反数的差.解:(1)-0.81-1.8=-2(2)-|-13|-(-23)=-13+23=活动3 课堂小结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a-b=a+(-b).2.转化原则:减号变加号,减数变成相反数.第2课时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会把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2.熟悉有理数加减运算的运算律,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度.3.能把有理数加法运算省略加号和括号,理解有理数的和.4.形成解决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阅读教材P23~24,体会加法与减法的统一和书写的简约.知识探究把下列算式统一为加法,并写成省略括号的形式: (-20)+(+3)-(-5)-(+7)=(-20)+(+3)+(+5)+(-7)=-20+3+5-7;(-7)+(+5)+(-4)-(-10)=(-7)+(+5)+(-4)+(+10)=-7+5-4+10.注意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的意义.自学反馈把(+23)+(-45)-(+15)-(-13)-(+1)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并计算.解:23-45-15+13-1=-活动1 小组讨论例1 计算:(1)(+27)+(-49)-(+59)-(-57)-(+1);(2)-7-(-8)-(-712)-(+9)+(-10)+1112;(3)-99+100-97+98-95+96+ (2)(4)-1-2-3- (100)解:(1)-1.(2)1.(3)50.(4)-5 050.例2 银行储蓄所办理了8件工作业务,取出950元,存进500元,取出800元,存进1 200元,存进2 500元,取出1 025元,取出200元,存进400元,这时,银行现款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元?解:增加了,增加了1 625元.例3 把-a+(+b)-(-c)+(-d)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为-a+b+c-d.总结: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有如下几个步骤:(1)将减法转化成加法运算;(2)省略加号和括号;(3)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将同号两数相加;(4)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活动2 跟踪训练1.把下列算式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1)(+9)-(+10)+(-2)-(-8)+3;(2)(-13)-(+22)+(-17)-(-18).解:(1)9-10-2+8+3.(2)-13-22-17+2.计算:(1)(-7)-(+5)+(-4)-(-10);(2)1-4+3-0.5;(3)34-72+(-16)-(-23)-1;(4)-2.4+3.5-4.6+解:(1)-6.(2)-0.5.(3)-314.(4)0.活动3 课堂小结1.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省略加号和括号。
有理数第二讲有理数的运算一、梳理知识(一)有理数的加减法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①同号相加,符号不变,绝对值相加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相加,符号与较大绝对值的相同,绝对值大的减去小的③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④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2、简化计算:①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先相加②符号相同的数先相加③分母相同的先相加④几个数相加得到整数的先相加(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小数化为分数)(二)有理数的乘除法1、乘法法则: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②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奇数个负因数积为负,偶数个负因数积为正(奇负偶正)任何数与0相乘得02、除法法则:①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除②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 的数得0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三)有理数的乘方定义:求n个相同因数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n a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n a读作a的n次方.(将n a看作是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以读作a的n次幂.)乘方的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四)科学记数法科学记数法形式:10na ⨯,其中110a ≤<,n 为正整数.有效数字: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精确到第几位”和“有几个有效数字”是精确度的两种常用的表示形式 二、例题 例1 计算1、12411()()()23523+-++-+- 2151()054(9)3663-+-+-+-2、54(3)(1)(0.25)65-⨯⨯-⨯- 1(12)()(100)12-÷-÷-3、 9181799⨯-33514(1)(8)(3)[(2)5]217---⨯+-÷-+课堂练习:计算20(14)1813-+---- 215[4(10.2)(2)]5---+-⨯÷-512557÷例21、某辆出租车一天下午以公园为出发地在东西方向行驶,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行车里程(单位:公里),依先后次序记录如下:+9、-3、-5、+6、-7、+10、-6、-4、+4、-3、+7(1)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出租车离公园多远?在公园的什么方向?(2)若出租车每公里耗油量为0.1升,则这辆出租车每天下午耗油多少升?2、一辆货车从超市出发送货.先向南行驶30km到达A单位,继续向南行驶20km到达B单位.回到超市后,又给向北15km处的C单位送了3次货,然后回到超市休息.(1)C单位离A单位有多远?(2)该货车一共行驶了多少km?课堂练习:1、教师节当天,出租车司机小王在东西向的街道上免费接送教师,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当天出租车的行程如下(单位:千米):+5,-4,-8,+10,+3,-6,+7,-11.(1)将最后一名老师送到目的地时,小王距出发地多少千米?方位如何?(2)若汽车耗油量为0.2升/千米,则当天耗油多少升?若汽油价格为6.20元/升,则小王共花费了多少元钱?2、小明去一水库进行水位变化的实地测量,他取警戒线作为0m ,记录了这个水库一周内的水位变化情况(测量前一天的水位达到警戒水位,单位:m ,正号表示水位比前一天上(1)这一周内,哪一天水库的水位最高?哪一天的水位最低?最高水位比最低水位高多少? (2)与测量前一天比,一周内水库水位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例31、某市去年财政收入取得重大突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用四舍五入取近似值后为27.39亿元,那么这个数值精确到 ,有效数字为 .2、国家提倡“低碳减排”,湛江某公司计划在海边建风能发电站,电站年均发电量约为213000000度,若将数据213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41.2010⨯精确到 ,有效数字为 .3、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里的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 60290(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0.03057(保留3个有效数字) 2345000(精确到万位); 34.4972(精确到0.01)课堂练习:1、近似数2.75万精确到 ,有效数字有 个,分别为 .2、据《维基百科》最新统计,使用闽南语的人数在全世界数千语种中位列第21名,目前有约70010000人使用闽南语,7001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3、42.110⨯精确到 ,有效数字为 . 4、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里的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 1250(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0.1200(保留3个有效数字) 12050(精确到千位); 120.12(精确到0.001)作业1、计算:)611()212()31(1---++-- 21122()(2)2233-+⨯--2、据统计,今年春节期间,凤凰古城接待游客约为210000人,其中210000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人 3、近似数2.10万精确到 ,有效数字为 ;52.1010⨯精确到 ,有效数字为 .4、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里的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 2014(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0.3450(保留2个有效数字) 201305(精确到万位); 0.12450(精确到千分位)5、食品厂从袋装食品中抽出样品30袋,检测每袋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超过和不足的部分分别用正、负数表示,记录如下:(1)这批样品的平均质量比每袋的标准质量是多还是少?多或少多少克? (2)食品袋中标有“净重100±2克”,这批抽样食品中共有几袋质量不合格?这批抽样食品的总质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