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第一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
- 格式:doc
- 大小:109.00 KB
- 文档页数:14
常州市第一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地理试卷(必修)出卷老师:陈琳审卷老师:李万龙本试卷共二大题56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经历了两次工业结构调整,现在正在进行第三次工业结构调整,该次调整后的主导产业是A.轻工业 B.重化工业C.高科技工业 D.资源和技术导向型工业2. 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后代积累巨大财富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D.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3.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4.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南方民居墙体厚B.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C.南方民居屋房檐宽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5.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若干平原组成B.本区河流、湖泊较多,但无沼泽分布C.是中国最大的平原D.地势低平,土质疏松6.下列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区域发展阶段划分的看法所有学者都认为划分为三个阶段B.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时期的人地关系已显现出不协调C.区域发展的后期阶段人地关系矛盾加剧D.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人地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7.有关区域及其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地区就是一个区域,各区域间没有明显的差异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里的人们,也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特点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应该是全面的,但要把水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放在突出位置,做到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特色旅游、促进交通通信设施建设协调发展,据此回答8~11题。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8月月考数 学 试 卷一、选择题:1.已知22{|1},{|1}M x y x N y y x ==-==-,那么MN = ( )A .∅B .MC .ND .R2.已知::|23|1,:(3)0p x q x x -< -<,则p 是q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关于直线m 、n 与平面α、β,有下列四个命题:①//,//m n αβ且//αβ,则//m n ; ②,m n αβ⊥⊥且αβ⊥,则m n ⊥; ③,//m n αβ⊥且//αβ,则m n ⊥; ④//,m n αβ⊥且αβ⊥,则//m n .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4.设θ是第二象限角,且cos ,sincos 22t θθθ=<,则sin 2θ的值是 ( )A B C . D . 5.若222sin sin 2sin 0αβα+-=,则22cos cos αβ+的取值范围是( )A .[1,5]B .[1,2]C .9[1,]4D .[1,2]-6.若函数f (x)满足1(1)()f x f x +=,且(1,1]时,(),x f x x ∈-=则函数y=f(x)的图象与函数 3l o g y x =的图象的交点的个数为( )A . 3B . 4C . 6D . 87.若四面体的六条棱中有五条长为a ,则该四面体体积的最大值为( )A .318aB 3C .3112aD 3 8.已知偶函数y =f (x )在[-1,0]上为单调递减函数,又α、β为锐角三角形的两内角,则( )A .(sin )(cos )f f αβ>B .(sin )(cos )f f αβ<C .(sin )(sin )f f αβ>D .(cos )(cos )f f αβ>9.菱形ABCD 的边长为0,60,,,a A E F G ∠=,H 分别在AB 、BC 、CD 、DA 上,且3aBE BF DG DH ====,沿EH 与FG 把菱形的两个锐角对折起来,使A 、C 两点重合,这时A 点到平面EFGH 的距离为 ( )A .2aB C .D .)1a10.已知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满足()2y f x y f x π==+为偶函数,对于函数()y f x =有下列几种描述,(1)()y f x =是周期函数 (2)x π=是它的一条对称轴 (3)(,0)π-是它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 (4)当2x π=时,它一定取最大值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A .(1)(2)B .(1)(3)C .(2)(4)D .(2)(3)理科学生做(选择填空题每题4分)1.矩阵0110-⎡⎤⎢⎥⎣⎦的逆矩阵是( )A .0110⎡⎤⎢⎥-⎣⎦B . 1001-⎡⎤⎢⎥⎣⎦C .1001⎡⎤⎢⎥-⎣⎦D . 0110-⎡⎤⎢⎥⎣⎦2.表示x 轴的反射变换的矩阵是( )A .1001⎡⎤ ⎢⎥⎣⎦ B .1001-⎡⎤⎢⎥⎣⎦C .0110⎡⎤⎢⎥-⎣⎦D .1001⎡⎤⎢⎥-⎣⎦3.极坐标方程cos 2sin 2ρθθ=表示的曲线为( )A .一条射线和一个圆B .两条直线C .一条直线和一个圆D .一个圆4.若曲线22421x xy y ++= 在矩阵11a b ⎡⎤⎢⎥⎣⎦的作用下变换成曲线2221x y -= ,则a b + 的值为____ __。
高二地理月考卷第1页 共11页常州市第一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份月考高二地理试卷本试卷共二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影响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排序正确的一组是①海南岛的橡胶生产②北京郊区的乳畜业③江南丘陵的茶叶④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 产A . ①热量 ②市场 ③土壤 ④光照B . ①热量②水源 ③市场 ④交通 C. ①土壤②政策③科技④市场 D . ①地形 ②市场 ③水源 ④热量2•荷兰的鲜花装点着世界许多城市,使鲜花市场扩大的区位因素是①气候②交通运输③政策④科技 A.①② E.③④ C.①③ D.②④3 •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区位条件是 A.交通运输 E.市场需求 C.政府干预 D.降水多少5 .右图中A 代表的农业生产类型是A.我国南方的水稻种植业E.潘帕斯草原的牧牛 C. 津巴布韦的烟草种植业 D. 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小麦 牧羊带 6.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是7. 关于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牧牛业区位选择条件的叙述,欠妥的是 A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B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C .距海港较近,交通方便A .分布面积广、生产条件好B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C .科技含量高,劳动生产率不高D .市场条件好,发展速度快4.下图中,正确反映我国城郊农业变化趋势的是咼二地理月考卷第 2页共11页D •经济发达,本地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右图是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
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8 •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A .种植园农业B .乳畜业C .混合农业D .水稻种植业 9.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A .黄河三角洲B .长江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D.太湖平原F 表为四种农作物产销资料,假如该地区是一个地势平坦的平原,可种植花卉、蔬菜、 稻米和甘蔗等四种农作物,其产品全部提供某一市场消费,且地价相同,回答"作项.. 物目花卉 蔬菜 稻米 甘蔗 市场价格(元/千克) 5 3 2 1 生产成本(兀/千克) 2. 5 2 0. 8 0. 4运费率(兀/千克.千米)0. 5 0. 3 0. 01 0. 01单位面积产量(千克)201541010. 这一地区可能是我国的A .三江平原B .华北平原C .太湖平原D .珠江三角洲11. 根据该表格提供的信息可知,如果土地距离城市(消费市场)为1千米,则从经济效益看,以下作物中最适宜种植的两种是 A .水稻、甘蔗 B .花卉、蔬菜 C .花卉、甘蔗D .蔬菜、甘蔗下图是欧洲西部农业产值分布示意图,回答 12. 影响其产值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 .科技B .地形C .气候D .市场13. X 地农业地域生产类型是A .商品谷物农业B .乳畜业-+ $ r■■-10〜11题。
常州市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高三语文题库 2007年元月命题:林嗣丰 瞿育瑾 周 於 审卷:左芬梅 朱克华 王传兵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与所给注音相同的一组是A . 塞 s āi 塞.车 堵塞. 塞.翁失马 塞.外风光 B .数 sh ǔ 数.说 数.落 数.典忘祖 数.一数二 C .舍 sh è 舍.弃 寒舍. 舍.本逐末 退避三舍. D . 屏 b ǐn ɡ 屏.除 屏.蔽 屏.气凝神 屏.退左右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竣工 入场券 世外桃源 一如继往B . 修葺 名信片 旁征博引 自暴自弃C . 膺品 度假村 谈笑风生 墨守成规D . 追溯 候车室 人情世故 出其不意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从古到今,龙一直是中国的形象标志。
然而,这一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不多的外国人产生一些不可理喻....的联想。
B .多哈亚运会的开幕式精彩纷呈,长城、京剧、丝绸之路等中国元素的引入让人不免担心,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要想超越多哈,留给张艺谋的空间已是捉襟见肘....。
C .庄子的哲学用诗意盎然的散文写出,充满令人赏心悦目....的寓言,颂扬一种崇高的人生理想,与任何西方哲学不相上下。
D .为本刊撰稿,一定要针对具体而微....的问题,能有切身的体会更好,切忌空泛冗长。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医疗服务体制改革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调整,情况复杂。
在国家整体改革方案尚未出台之前,各地要积极探索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B .专家认为造成青少年网瘾的主观原因是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的中学生面对虚拟世界缺乏自控力,客观原因是许多父母因忙于工作和生计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引起的。
C .目前城市干道交通拥堵的状况日益严重,有关部门准备采取车辆分流,限制货车在上下班高峰时段进入市区,以缓解矛盾。
2007-2008 学年度江苏省常州一中高三第一学期第一阶段考试政治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8分)一、单选题1 .为了提高我国高收入群体自觉纳税的意识,2006 年11 月8 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
首次明确提出个人年收入所得 1 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须向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纳税。
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看,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公民()A •收人越高,义务越大B •权利和义务都不容推卸C.基本义务是不断变化的 D •必须自觉履行义务2 •今年年初,应温家宝总理的邀请,1 2名建筑工人、乡村医生、出租车司机、农民、下岗再就业人员等基层代表,出席国务院征求意见的座谈会。
这体现了()A .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B .政府体察民情,尊重民意C.政府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D公民有向国家权力机关反映意见的权利3•某村党支部书记坚信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叫富”。
他利用自行研制的冬暖式大棚技术,带领全村致富后又无偿向全国300多个县市推广,许多农民因此走上致富之路。
该村党支部书记的做法体现了共产党员在实践中()A •落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B.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C发挥先锋模范作用D・坚持了辩证的否定观4•上述材料中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叫富”的观点,体现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A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B .自觉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C.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 •在劳动中创造价值5. 夸美纽斯说:凡是在知识上有进展而在道德上没有进展的人,那便不是进步而是退步。
”这说明()A .知识比道德更重要B .加强知识与道德修养是无止境的C.知识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道德修养 D .知识与道德两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6. 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
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常州市第一中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一、(18分,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伶俜.píng 寥.落liǎo 纶.巾guān 怆.然chuàngB 菲.薄fěi 浸渍.zè歆.羡xīn 编纂.zuànC 修葺.qì蹊.跷xī椽.子chuán 荒芜.wǔD 颔.首hàn 欹.侧qī商贾.gǔ尸骸.hái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绯红屠戮陨身不恤高风亮节B 自栩恬淡冥顽不化吹毛求疵C 罪孽豆蔻名列前茅怏怏不乐D 喋血暮蔼根深蒂固怨天尤人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长春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实用双向汉语大辞典》词条多达6万余,________了现代汉语大多数词汇。
②在家庭中,把丈夫与妻子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以及兄弟姐妹之间紧紧______ 起来的是亲情。
③无论是奥斯卡还是格莱美,还是金球奖,它们在奖项的公正、公平和公开性上,_____ 着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和艺术准则.④只有书籍,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给你。
A 包括连接恪守传播B 囊括联结固守传递C 包括联结恪守传递D 囊括连接固守传播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美英联军进攻巴格达,使得伊拉克穷兵黩武....,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B 像《变形记》这样在内容与表达方面不可理喻....的作品,一般的读者往往对其敬而远之。
C 国际奥委会对奥运赞助设置了种种清规戒律....,禁止奥运赛场上有任何广告行为,使得TOP赞助商只能通过其他途径实现赞助计划。
D 真没想到,他是这样的态度,推己及人....,把自身应负的责任摆脱得干干净净。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次再版的长篇小说的作者都是很有名气的,如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B.由于高级公务员长期在政府中担任要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超稳定系统,结成了一个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网。
常州市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高三物理试题2007年1月出卷人:刘 鹏审卷人:沈良红 虞澄凡第Ⅰ卷(选择题共3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一同学沿一直线行走,现用频闪照相记录了他行走中9个位置的图片,观察图片,能比较正确反映该同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的是2.设有一分子位于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原点O 处不动,另一分子可位于x 轴上不同位置处,图中纵坐标表示这两个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ab 和cd 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斥力和引力的大小随两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e 为两曲线的交点,则A .ab 表示斥力,cd 表示引力,e 点的横坐标可能为10-10mB .ab 表示斥力,cd 表示引力,e 点的横坐标可能为10-15mC .ab 表示引力,cd 表示斥力,e 点的横坐标可能为10-10m D .ab 表示引力,cd 表示斥力,e 点的横坐标可能为10-15m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一与外界绝热的房间内,打开一台冰箱的门,再接通电源,过一段时间后,室内温度就会降低B .从目前的理论看来,只要实验设备足够高级,可以使温度降低到-274℃C .第二类永动机是不能制造出来的,尽管它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它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D .机械能可以自发地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也可以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4.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可以预见,随着航天员在轨道舱内停留时间的增加,体育锻炼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下列器材适宜航天员在轨道舱中进行锻炼的是fxBCDAA .哑铃B .弹簧拉力器C .单杠D .跑步机5.两个带正电的离子被加速后,沿着一条直线相向运动而发生猛烈碰撞,若要碰撞前的动能尽可能多地转化为内能,应该设法使两个离子在碰撞前具有 A .大小相等的动量 B .大小相等的速度 C .相同的动能 D .相同的电荷量 6.现将电池组、滑线变阻器、带铁芯的线圈A 、线圈B 、电流计及开关如右图连接.在开关闭合、线圈A 放在线圈B 中的情况下,某同学发现当他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加速滑动时,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由此可以推断A .线圈A 向上移动或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加速滑动,都能引起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B .线圈A 中铁芯向上拔出或断开开关,都能引起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C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匀速向左或匀速向右滑动,都能使电流计指针静止在中央D .因为线圈A 、线圈B 的绕线方向未知,故无法判断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方向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7.从地面竖直上抛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设上升过程中空气阻力f 恒定.对于小球从抛出到上升至最高处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的动能减少了mgH B .小球的机械能减少了fH C .小球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D .小球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g8.一列向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A 、B 、C 分别是x =0、x =1m 和x =2m 处的三个质点.已知该波周期为4s ,则A .对质点A 来说,在第1s 内回复力对它做正功B .对质点A 来说,在第1s 内回复力对它做负功C .对质点B 和C 来说,在第1s 内回复力对它们做功相同D .对质点B 和C 来说,在第1s 内回复力对它们做功不同9.“神舟六号”载人飞船2005年10月12日升空,在太空环绕地球飞行77圈后于10月17日顺利返回,这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假定正常运行的“神舟六号”飞船和通信卫星(即地球同步卫星)做的都是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神舟六号”飞船的线速度比通信卫星的线速度小PB.“神舟六号”飞船的角速度比通信卫星的角速度大C.“神舟六号”飞船的运行周期比通信卫星的运行周期大D.“神舟六号”飞船的向心加速度比通信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10.如图所示,在水平的光滑平板上的O点固定一根原长为l0的劲球(可视为质点).若弹簧始终处在弹性范围内,今将平板以O为转轴在竖直平面内逆时针缓慢转动,直至平板变为竖直状态,则在此过程中A.球的高度不断增大B.若弹簧的长度l0一定,则球的质量m足够大时,总能使球的高度先增大后减小C.若球的质量m一定,则弹簧的长度l0足够小时,总能使球的高度先增大后减小D.球的高度变化情况仅与球的质量m有关,而与弹簧的原长l0无关11.在高纬度地区的高空,大气稀薄,常出现五颜六色的弧状、带状或幕状的极其美丽壮观的发光现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极光”.“极光”是由太阳发射的高速带电粒子受地磁场的影响,进入两极附近时,撞击并激发高空中的空气分子和原子引起的.假如我们在北极地区忽然发现正上方的高空出现了射向地球的、沿顺时针方向生成的紫色弧状极光(显示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则关于引起这一现象的高速粒子的电性及弧状极光的弯曲程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速粒子带正电B.高速粒子带负电C.轨迹半径逐渐减小D.轨迹半径逐渐增大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2分)三、实验题:本题共 2小题,共 23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12.(11分)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木块和细线去粗略测定一个木块跟一个固定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木块放在斜面上,不加拉力时将保持静止.实验的主要步骤是:(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重G;(2)用弹簧测力计平行斜面拉动木块,使木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3)用弹簧测力计平行斜面拉动木块,使木块沿斜面向下做匀速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请推导出求动摩擦因数μ的计算式(写出推导过程).13.(12分)虚线方框内是由电阻、电源组成的线性网络电路,为了研究它的输出特性,将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按图示的方式连接在它的输出端A 、B 之间.开关S 闭合后,实验中记录的6组电流表的示数I 、电压表的示数U 如下表所示.(1)试根据这些数据在下面的坐标纸上画出U —I 图线.(2)若将方框内的电路等效成电动势为E 、内电阻为r 的电源,从图线上求出电源的电动势E = ▲ V ,内电阻r = ▲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下同) (3)若电流表内阻为0,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上端时,电流表示数是 ▲ A . (4)在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是 ▲ W .四、计算或论述题:本题共 6小题,共 89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14分)两根平行光滑金属导轨MN 和PQ 水平放置,其间距为0.60m ,磁感应强度为0.50T 的匀强磁场垂直轨道平面向下,两导轨之间连接的电阻R =5.0Ω,在导轨上有一电阻为1.0Ω的金属棒ab ,金属棒与导轨垂直,如图所示.在ab 棒上施加水平拉力F 使其以10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设金属导轨足够长,导轨电阻不计.求: (1)金属棒ab 两端的电压. (2)拉力F 的大小. (3)电阻R 上消耗的电功率.R 3 R 1 R 2R 415.(15分)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室内空调、电冰箱和微波炉等家用电器中,它是利用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工作的.在图(甲)中,电源的电动势E =9.0V ,内电阻可忽略不计;G 为灵敏电流表,内阻Rg 保持不变;R 为热敏电阻,其电阻值R 随温度t 变化关系如图(乙)的R -t 图线所示.闭合开关S ,当R 的温度等于20℃时,电流表的示数I 1=2mA ,问当电流表的示数I 2=3.6mA 时,热敏电阻R 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16.(12分)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上抛初速度v 0=20m/s ,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 =16m ,设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以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g 取10m/s 2,问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离地面多高处其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保留2位有效数字) 小王同学的解答如下:设物体上升至h 高处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mgh mv =221 ①上升至h 处据动能定理222121mv mv fh mgh -=--②上升至最高点H 处据动能定理 20210mv fH mgH -=-- ③联立以上三式,并代入数据解得h =8.9m 处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小王同学的上述运算正确,但解题立式是否有错误或不完全之处?若有,请指出并给予改正或补充.17.(15分)经过用天文望远镜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许多双星系统,通过对它们的研究,使我们对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分布情况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双星系统由两个星体构成,其中每个星体的线度都远小于两星体之间的距离.一般双星系统距离其他星体很远,可以当作孤立系统来处理.现根据对某一双星系统的光度学测量确定:该双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都是m ,两者相距L ,它们正围绕两者连线的中点做匀速圆周运动.(1)试计算该双星系统的运动周期T 计算;甲乙(2)若实际上观测到的运动周期为T 观测,且T 观测∶T 计算 =1∶N (N >1).为了解释T 观测与T计算的不同,目前有一种流行的理论认为,在宇宙中可能存在一种望远镜观测不到的暗物质.作为一种简化模型,我们假定在以这两个星体连线的中点为圆心、4L 为半径的一个球体内均匀分布着这种暗物质.若不考虑其他暗物质的影响,请根据这一模型和上述观测结果确定该星系间这种暗物质的密度.(球的体积334r V π=,式中r 为球半径)18.(16分)如图所示,在绝缘水平面上,相距为L 的A 、B 两点处分别固定着两个等量正电荷.a 、b 是AB 连线上两点,其中Aa =Bb =4L ,O 为AB 连线的中点.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以初动能E 0从a 点出发,沿AB 直线向b 运动,其中小滑块第一次经过O 点时的动能为初动能的n 倍(n >1),到达b 点时动能恰好为零,小滑块最终停在O 点,求:(1)小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Ob 两点间的电势差U Ob . (3)小滑块运动的总路程s .19.(17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长滑块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左端固定一劲度系数为k且足够长的水平轻质弹簧,右侧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连接于竖直墙上,细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T .使一质量为m 、初速度为v 0的小物体,在滑块上无摩擦地向左滑动而后压缩弹簧.弹簧的弹性势能表达式为E p =221kx (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 为弹簧的形变量). (1)给出细绳被拉断的条件.(2)长滑块在细绳拉断后被加速的过程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向左的加速度为多大?(3)小物体最后离开长滑块时,相对地面速度恰好为零的条件是什么?常州市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高三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说明:定出评分标准是为了尽可能在统一标准下评定成绩.试题的参考解答是用来说明评分标准的.考生如按其它方法或步骤解答,正确的,同样给分;有错的,根据错误的性质,参照评分标准中相应的规定评分.一、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全题 18分.每小题选对的给 3分,错选或不答的给 0分. 1.D2.C3.C4.B5.A6.B二、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全题 20分.每小题全选对的给 4分,选对但不全的给 2分,错选或不答的给 0分. 7.BCD8.BD9.BD10.BC11.AC三、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全题 23分,其中第12题11分,第13题12分. 12.求μ公式推导如下:F 1=μG cosα+G sinα (4分) F 2=μG cosα-G sinα(4分)即GF F μα2cos 21+=,G F F 2sin 21-=α得221221)(4F F G F F --+=μ(3分) 13.(1)如图所示 (2分) (2)2.6V(2分) 0.90Ω~1.1Ω之间均给分 (2分) (3)2.4A~2.9A 之间均给分 (3分) (4)1.5W~1.9W 之间均给分(3分)四、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4.(1)金属棒ab 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 =BLv =0.50×0.60×10V =3V (2分) 电路中的电流I =.10.53+=+r R E A =0.5A (2分) 金属棒ab 两端的电压U =IR =0.5×5.0V =2.5V(2分) (2)金属棒ab 所受的安培力F A =BIL =0.50×0.5×0.60N =0.15N (4分)(3)电阻R 上消耗的电功率P =I 2R =0.52×5.0W =1.25W(4分)15.由图乙查得,当温度等于20℃时,R 的阻值为R 1=4k Ω.(2分) 当电流表示数为I 1=2mA 时:E =I 1(Rg +R 1)(3分)当电流表示数为I 2=3.6mA 时,设热敏电阻R 的阻值为R 2,则E =I 2(Rg +R 2)(3分) 解得 Rg =0.5 k Ω,R 2=2k Ω(4分)由图乙查得,当R 的阻值为R 1=2k Ω时,温度等于120℃.(3分) 16.立式不完全.(3分)设从最高点下落至离地h ’高处时动能与势能也相等,此时物体速度为v ’.下落过程据动能定理 221))((v m h H f mg '='-- ④ (3分)且h mg v m '='221⑤ (2分)由③④⑤式解得 H v gH v gH h 2264--=' ⑥ (2分)代入数据解得h ’=6.9m(2分)17.由于每个星体的线度都远小于两星体之间的距离,满足万有引力定律的使用条件.(1)双星均绕它们连线的中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动的周期为T计算,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2(222LT m L Gm ⋅⋅=计算π(3分)解得 GmL LT 2π=计算 (2分)(2)根据观测结果,星体的运动周期 计算观测T NT 1=(N >1). 这种差异是由双星间均匀分布的暗物质引起的.设均匀分布在半径为4L 的球体内的暗物质的总质量为m '.考虑暗物质作用后双星的周期即为观测到的周期观测T ,则有2)2()2(2222lT m L m m G L Gm ⋅⋅='+观测π(4分)由以上各式解得 m N m 41-=' (2分)设所求暗物质的密度为ρ,则有334r m πρ⋅⋅=',式中半径4L r = 即3)4(3441Lm N πρ=-(2分)解得3)1(12L mN πρ-=(2分)18.(1)由Aa =Bb =4L,O 为AB 连线的中点知a 、b 关于O 点对称,则 U ab =0① (1分)设小滑块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对于滑块从a →b 过程,由动能定理得:002E Lf U q ab -=⋅-⋅ ② (2分) 而 f =μmg③ (1分) 由①②③式得:mgLE 02=μ ④ (2分)(2)对于滑块从O →b 过程,由动能定理得:004nE Lf U q Ob -=⋅-⋅ ⑤ (2分)由③④⑤式得:qE n U Ob 2)12(0--=⑥ (2分)(3)对于小滑块从a 开始运动到最终在O 点停下的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得:00E s f U q aO -=⋅-⋅⑦ (2分) 而 qE n U U Ob aO 2)12(0-=-=⑧(2分)由③—⑧式得:L n S 412+=⑨ (2分) 19.(1)设弹簧压缩量为x 1时绳被拉断:kx 1=T(1分)从初始状态到压缩绳被拉断的过程中,21kx 21<21mv 02(2分)故细绳被拉断的条件为v 0>kmT (1分)(2)设绳被拉断瞬间,小物体的速度为v 1,有21kx 21+21mv 21=21mv 20 (2分)解得kmT v v 2201-= (1分)当弹簧压缩至最短时,滑块有向左的最大加速度a m ,此时,设弹簧压缩量为x 2,小物体和滑块有相同的速度为v 2.从绳被拉断后到弹簧压缩至最短时,小物体和滑块、弹簧系统的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mv 1=(M +m )v 2(1分)21kx 22+21(M +m )v 22=21mv 20 (2分)由牛顿第二定律:kx 2=Ma m(1分)解得mM mT kMmv Ma m ++=2201(1分)(3)设小物体离开时,滑块M 速度为V ,有:mv 1=MV(1分) 21mv 20=21MV 2(1分)解得 202kv T M m =-(2分)由于v 0>0,故物体最后离开滑块时,相对地面速度恰好为零的条件是m >M ,且满足202kv T M m =-(1分)。
江苏省常州一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60分。
考试时间1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9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囹圄.伛.偻向隅.而泣生杀予.夺B.舟楫.编辑.缉.拿归案开门揖.盗C.驿.站后裔.神采奕奕.自怨自艾.D.症.结赈.灾峥.嵘岁月刚直诤.谏2.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福利彩票投注点人头攒动,至晚上七点购买彩票的队伍仍然尾大不掉....。
B.初春校园,学校举办篝火晚会,师生们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欢乐围绕在每个人身边。
C.段祺瑞利用进步党的所谓“人才内阁”作为垫脚石,梁启超成了他的“帮手”,火中取...栗.中,就被抛弃了。
D.《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具体而微....的要求。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无论是提高艺术表现力,还是判断艺术的优劣高下和学术上的是非,都不能靠行政命令,而要靠艰苦的艺术实践,靠平等的争鸣。
B.大量事实表明,90%的长期吸烟者,记忆力和嗅觉灵敏度都明显迟钝和减退。
C.进入冬季以来,天津水上公园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雪上、冰上娱乐项目深受市民欢迎。
D.冼星海的音乐理论和实践,对中国音乐的发展,过去不仅起过重要的作用,就是今天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生态美学的学科依据李晓林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生态学和美学各自研究对象的交叉部分,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的关系,美学研究人与现实(自然、社会、艺术)的审美关系。
生态学和美学的结合点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生态学研究物种之间的共生关系,也包括人与其环境、与其他物种关系的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也是美学的研究对象,生态美学不仅研究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研究人和自身的和谐关系。
江苏常州一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第一阶段考试政治试题2007.12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8分)一、单选题1、为了提高我国高收入群体自觉纳税的意识,2006年11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
首次明确提出个人年收入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须向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纳税。
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看,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公民A.收人越高,义务越大 B.权利和义务都不容推卸C.基本义务是不断变化的D.必须自觉履行义务2、今年年初,应温家宝总理的邀请,12名建筑工人、乡村医生、出租车司机、农民、下岗再就业人员等基层代表,出席国务院征求意见的座谈会。
这体现了A.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B.政府体察民情,尊重民意C.政府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D公民有向国家权力机关反映意见的权利3、某村党支部书记坚信“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叫富”。
他利用自行研制的冬暖式大棚技术,带领全村致富后又无偿向全国300多个县市推广,许多农民因此走上致富之路。
该村党支部书记的做法体现了共产党员在实践中A.落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B.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C.发挥先锋模范作用D.坚持了辩证的否定观4、上述材料中“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叫富”的观点,体现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A.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B.自觉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C.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在劳动中创造价值5、夸美纽斯说:“凡是在知识上有进展而在道德上没有进展的人,那便不是进步而是退步。
”这说明A.知识比道德更重要B.加强知识与道德修养是无止境的C.知识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道德修养D.知识与道德两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6、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
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A.阶级性B.包容性C.民族性D.地域性7、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
常州市第一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地理试卷出卷老师:吴文婷审卷老师:李万龙本试卷共三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2007年1月,海尔集团25个企业全部通过清洁生产企业验收。
读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图1),回答1——2题:MP Q图1N1.字母M表示的环节是()A.产品包装运输B.产品使用回收C.环境D.原材料加工2.在清洁生产中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的主要标准()A.从原材料开采环节评估B.从产品生产过程评估C.从产品废弃物处置情况评估D.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评估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聚落景观和人类活动也有差异,据此回答3——4题:3.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与对应形成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受宗教思想的影响B.从北到南,房屋进深.高度和坡度都逐渐增大——便于雨水的排泻和屋内通风纳凉C.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北方地区地价和建筑材料价格高D.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北方地区地广人稀4.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最明显的人类活动是()A.农业 B.工业 C.金融贸易 D.服务业5.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个在飞机或卫星上对地物进行感知,获取信息的系统B.是地图的延伸C.能随时确定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D.具有全天候.全球性.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剖面图”,读图回答6~8题6.根据图中资料可以判断该地区属于 ( )A .热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温带大陆性气候7.该地区七月份气温( )A .从南向北依次递减B .从北向南依次递减C .随海拔增加而增加D .随海拔增加而减少 8.从图中信息可知( )A .山地的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B .该地的蒸发量与地形有密切关系C .该地冬季降水量大于夏季降水量D .该地的风向为偏北风读图4,完成9-10题。
常州市第一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英语试卷第一卷(非选择题共11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志在试卷的相庆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number does the man want?A. 9016488B. 9016418C. 19614882. What are the two persons going to do?A. To buy some things for cooking.B. To find a place for opening a restaurant.C. To find a place to have dinner.3. How much does the dialogue tell us about Elliot‘s trip to Kuala Lumpur?A. She will go there at the weekend.B. She has already gone there.C. She will go there next week.4. What are these people complaining about?A. The noise in the library.B. The heat in the room.C. The crowded room.5. What does the man mean?A. He thinks they should stop working.B. He wants to consider half a day‘s work as a full day.C. He is unhappy to work so long without a rest.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 What kind of table does the man want to have?A. A table far away from noise.B. A table near the window.C. A table for three persons.7. What kind of soup does the woman recommend to the man?A. Tender meat soup.B. Fresh fish soup.C. Just some vegetable soup.8. What pie does the man ask for?A. A pie with vegetables in the middle.B. A pie with chicken in it.C. A pie with ice cream on its top.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 至11题。
9. How often do the buses run?A. About every fifteen minutes.B. About every ten minutes.C. About every five minutes.10.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woman?A. She is new in New Y ork.B. She is on her way to V enezuela.C. She comes from South Africa.11. About what does the woman sometimes get mixed up?A. Getting to the Broadway and 62nd Street.B. Travelling around the city.C. Going down Tenth A venue.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14题。
12. How long can the man take for his vacation in a year?A. Two weeks.B. Three weeks.C. Four weeks.13. Why does the woman say the man is lucky?A. Because he can have a vacation at the beach.B. Because he can swim every day and lie in the sun.C. Because he doesn‘t need to worry about finding a hotel.14. What does the man advise the woman to do on how to spend her holiday?A. Spend her vacation in the summer this year and next in the next winter.B. Spend her vacation in the winter this year and next in the next summer.C. Spend her vacation separately part in the summer and part in winter.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5 至17题。
15. What do we know from the conversation?A. The woman will still work in the correspondence section.B. The woman‘s future work is to train new employees.C. The woman is going to start her new job soon.16. What is the new employee going to be?A. To be a typist.B. To be a secretary.C. To be a reporter.17. Why can‘t Sylvia train the new comer?A. Because she is very busy at the moment.B. Because she is busy preparing a report for her class.C. Because she is not feeling well.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 至20题。
18. Who did the garden probably belong to?A. Carlton.B. The gardener.C. Carlton‘s neighbour.19. What did Carlton intend to do in the garden?A. To steal some apples.B. To sell his ladder.C. To have a close look.20. What did the gardener think of Carlton‘s reply?A. He gave up the doubt immediately.B. He refused to believe it.C. He believed him doubtedly.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第一节: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请认真阅读下面各题目,从题中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 We stood at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_________ east of the city, watching _________ burning rising sun.A. /; aB. the; aC. the; theD. /; the22. John is __________ of us two, _________ according to himself.A. taller; as tall as five feet eightB. the taller; as tall as five foot eightC. taller; five foot eight as tall asD. the taller; as tall as five foot and eight23. With the reform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s _________ into practice, there will be __________ teachers of Chinese, maths and English nearly in every school.A. to be put; a rush forB. put; a rush onC. being put; rush forD. to be put; rushes on24. --- Which of those modern mobile phones do you like most?--- ________. They are both expensive and of little use.A. NoneB. BothC. NeitherD. All25. --- May I watch TV now, mum?--- No. I‘d rather you _________. Y ou _________ finish your homework first.A. wouldn‘t; mustB. didn‘t; shallC. won‘t; shallD. didn‘t; will26. It is in that poor village, ________ Mary lived and worked 15 years ago, ________ she will build her first school, ________ inspires everyone to help her.A. where; that; whichB. that; that; thatC. that; when; whichD. where; when; that27. By the time I _________ home, it _________ dark.A. had got; had already beenB. got; was alreadyC. got; had already beenD. had got; was already28. A new mall will be built in ________ was a wasteland ten years ago .A. whatB. whichC. thatD. where29. It is not like Jack to be unfriendly, so he __________ you when you called.A. can‘t have seenB. should not have seenC. must not have seenD. would not have seen30. After graduation, he worked as a lawyer, __________.A. to follow in his father‘s stepsB. to follow his father‘s adviceC. following in his father‘s stepsD. followed his father31. It‘s time for you to __________ and have a rest. Besides, playing e-games too much doesharm to your eyes.A. log inB. log offC. log onD. log down32. My mother went to the market just now and bought __________ the kiwi fruit from NewZealand.A. many dozensB. many dozenC. many dozens ofD. many dozen of33. --- Is that the project you often refer to?--- Right, it is 3 years _________ it has lasted.A. thatB. sinceC. beforeD. when34. --- What a big letdown it is to have missed such a good opportunity!--- Don‘t worry. Something better will _________.A. go byB. take onC. fall behindD. come along35. ________ a mobile phone can you ring _________ you want to talk with anywhere.A. Only by; whoeverB. Only on; whomeverC. By; whomeverD. With; anyone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请认真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