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 格式:ppt
- 大小:3.48 MB
- 文档页数:14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含答案)单元综合素质评价第六单元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一、二(1)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如下。
(共18分)萝卜土豆西红柿白菜蘑菇1.最喜欢吃()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吃()的人数最少,最喜欢吃()和()的人数一样多。
(8分)2.数一数,填表。
(10分)()人()人()人()人()人二、先算一算,再统计。
(共16分)1.直接写出得数。
(10分)6×6= 50-17= 5+20= 4×6= 35+19=86-79= 3×3= 24+35= 2×1= 6×5=2.把上面的算式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并填表。
(6分)算式类型画“正”字数量(道)加法算式减法算式乘法算式三、认真观察,回答问题。
(共26分)1.【新情境】下面是二(3)班同学最喜欢观看的运动项目情况。
运动项目花样滑冰冰壶速度滑冰冰球人数(人)(1)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在下表中。
(8分)运动项目花样滑冰冰壶速度滑冰冰球人数(人)()()()()(2)最喜欢观看()的人数最多,最喜欢观看()的人数最少。
(4分)2.天天调查二(1)班同学周日在家看电视的时间情况如下:半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1)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在下表中。
(5分)时间半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人数(人)(2)根据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知道,二(1)班同学周日在家看电视()小时的人数最多。
(2分)(3)周日在家看半小时电视的人数比看1小时电视的人数少()人。
(2分)(4)二(1)班一共有()人。
(2分)(5)对于同学们在家看电视时间长短的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3分)四、小小统计员。
(共40分)1.下面是某地七月份的天气情况。
1 2 3 4 5 6 78 9 10 11 12 13 1415 16 17 18 19 20 2122 23 24 25 26 27 2829 30 31(1)用你喜欢的方式把各种天气的天数统计一下。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教学目标:1.经历统计喜欢吃什么水果的过程 ,用涂色的方块表示数量 ,初步感受统计的方法和过程。
2.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能用象形统计图表示简单的数据。
3.运用统计的方法 ,统计各种颜色花片的多少 ,绘成统计图 ,借助象形统计图比拟获取各种信息。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感受分类和用图表示的直观图 ,培养初步的数据整理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统计的方法 ,并能用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表示简单的数据。
教学难点:借助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获取各种信息。
教学过程:导入:1.师生对喜欢吃什么水果交流。
〔由轻松的师生谈话引入新课 ,容易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同学们喜欢吃水果吗?生:喜欢。
师:同学们喜欢吃什么水果?生答复。
师:你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生可能答复各种水果。
师:想知道老师喜欢吃什么水果吗?学生猜想。
师:老师最喜欢吃西瓜 ,谁和老师一样啊?生举手表达自己的意愿。
2.图片出示四种水果 ,引出学生喜欢吃什么水果的人最多?喜欢吃什么水果的人最少的问题?3.让学生想方法 ,交流该怎么知道喜欢吃这四种水果的人数 ,确定可行的方法。
〔学生自己想方法解决问题 ,完善自己的方法 ,同时为下面的统计活动打根底。
〕师:老师这里有几张水果的图片 ,都是我们北方常见的水果 ,都是什么水果?生看图片答复。
师:老师想知道这是种水果中喜欢那种水果的人最多?那种水果的人最少?该怎么办?生想方法。
师指导方法的可行性。
【讲授】亲历统计的过程1.确定排队数数的方案。
2.选出各种水果的队长。
〔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出下面的活动。
〕师:老师要选出各种水果的队长 ,站成一排。
现在大家站在自己自喜欢吃的水果的前面 ,注意一定要快 ,安静 ,整齐 ,能做到吗?生站队。
4.让学生自己数一数喜欢每种水果的人数并提示做到:不重数 ,不遗漏。
5. 交流结果。
〔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出下面的活动。
第6单元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第1课时统计(1)【教学内容】教材第50~51页例题及练一练第1,2题。
【教学目标】1.在数一数、用不同颜色的花片表示不同菊花的数量等数学活动中,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用花片表示某种物品,并能提出简单的问题。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分类统计的作用,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用花片表示某种物品,并能提出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用花片表示某种物品的数量,并能提出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PPT课件,挂图,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景1.让学生说一说见过什么颜色的菊花,并出示情景图。
师:同学们,秋天到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各种菊花盛开的季节。
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见过什么颜色的菊花?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菊花的样子吗?2.让学生看教材,观察情景图,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菊花的样子。
师:同学们看教材第50页,教材上面也有一些菊花,看一看,你发现这些菊花是什么样的?二、分类整理1.提出:估计一下,哪种颜色的菊花最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2.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每种菊花的数量,并提示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然后交流不同的数法和结果。
3.讨论数菊花的更好办法,给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
教师肯定学生的意见。
4.利用PPT课件把菊花分成三排,让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使学生体会到分类摆放的好处。
5.提出“做一做”的要求,先让学生讨论理解“用不同颜色的方块表示三种菊花的数量”的意思,再自己涂色。
6.交流学生涂色的结果,然后观察涂完色的方块图,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三、象形统计图1.观察教材上的象形统计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师:用把方框涂色的方法,能直观地看到每种菊花的多少,我们教材上还介绍了一种表示物品多少的图。
请同学们看教材第51页上面的图,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
(不要求学生说出叶子的名字)2.教师提出:不用数,你知道哪种叶子最多吗?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知道的,要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想法的机会。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花片表示某种物品的数量,并能提出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数一数,用相同颜色的花片表示菊花的数量等数学活动中,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分类统计的作用,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用花片表示某种物品的数量,并能提出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教学过程:【导入】情境引入,回顾旧知教师(神密的):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位老朋友。
喜洋洋: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今天我想和大家继续到数学王国里学习知识,欢迎吗?(学生兴奋的说:欢迎)喜洋洋:我记得大家在数学王国里,认识四个立体图形,你们还记得有谁吗?学生思考举手回答。
生: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
师:大家说的不错,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兔博士,给我们提出了要求,谁读一读?请一名学生读。
生:小朋友你能按自己的标准分一分吗?生:按形状分按颜色分按大小分喜洋洋:你们真了不起。
师:看喜洋洋都佩服大家了,你们知道吗?像刚才我们进行的分类,就是统计中的分类整理的一种,像这样分类统计的方法还有很多,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和喜洋洋一起来学习统计中的分类整理。
【讲授】统计活动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开始我们的数学之旅吧!请大家登上我们的数学数学快车,今天大森林里正举行鲜花会呢。
同学们想去看看吗?笛笛,到了。
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生:菊花师:这么多的菊花,我真想知道它们各有多少朵,你们能帮助我吗?学生:能!学生默数各种花的数量,白菊花6朵,紫菊花5朵,黄菊花7朵。
(教师不给与肯定)师:我准备了一些菊花的图片,谁能到前面摆到这个方格里。
请一名学生到前台摆,其他学生观察,并数。
师:大家再数一数白菊花、紫菊花、黄菊花多少朵。
生:白菊花6朵,紫菊花5朵,黄菊花7朵。
师:同学们数的真正确。
我有一个疑问,你们怎么数的这么快呀?生:排列很整齐生:不用挑着数了生:一眼就能看清楚师:对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统计图。
小学数学新版二年级上册《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卡片,题纸,统计图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师生谈话,引入新课2、今天老师非常高兴能给咱们班的孩子们上课,所以老师给大家带来四只十分可爱的小动物,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大家想不想知道它们是谁?不过老师还留有任务哦,看看哪位同学能根据老师的提示猜出这几种小动物是谁?第一只小动物啊,它走起路来喵喵叫。
第二只小动物,它唱起歌来汪汪汪。
第三只小动物,它大眼睛长耳朵,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第四只小动物,它头小颈长四脚短,硬壳壳里把身安,别看胆小又怕事,论起寿命大无边。
(猜一只动物出示一张动物的图片)3、你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每位同学从中选出一只你最喜欢的小动物,一人只可以选一只哦。
4、师:现在老师非常想了解喜欢哪只小动物的同学最多,你们想知道吗?师:如果我们想知道喜欢每种动物的人数各是多少,就需要进行一个统计。
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统计的初步知识,知道了收集、记录数据的方法有很多,你们还记得都有哪些方法吗?生1:统计的方法有画√、○、□生2:还有用画正字的方法去统计喜欢各种动物的人数。
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统计一下咱们班同学喜欢这几只小动物的情况。
(二)探究新知1、整理数据(1)各位同学先在小组里交流汇报自己喜欢哪种动物。
二年级数学《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0~52页。
教学目标:1.经历数菊花,用涂色的方块表示数量,借助象形统计图比较树叶多少的过程。
2.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用象形统计图表示简单的数据。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分类和用图表示的直观图,培养初步的数据整理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对统计图和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猜谜语活动,情境导入1.师生猜谜语活动引出菊花创设情境。
二、分类整理1.提出:估计一下,哪种颜色的菊花最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2.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每种菊花的数量,并提示做到:不重数,不遗漏。
然后交流不同的数法和结果。
学生数,然后指名交流。
3.讨论数菊花的更好办法,给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
4.利用课件把菊花分成三排,让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使学生体会到分类摆放的好处。
5.提出课本“做一做”的要求,先让学生讨论理解“用不同颜色的方块表示三种菊花的数量”的意思,再自己涂色。
学生涂色,教师巡视指导。
6.交流学生不同颜色和涂的结果,然后观察涂完色的方块图,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三、象形统计图1.观察教材上的象形统计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2.教师提出“不用数你知道哪种标本最多吗?”的问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知道的,要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想法的机会。
3.教师说明:这样的图叫象形统计图,然后提出这个图有什么特点的问题,让学生讨论。
4.提出“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四、统计表1.教师谈话,提出把统计图中每种标本的数量填在表中的要求,给学生独立填表的时间。
学生自主填表,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交流学生填表的结果和过程。
在学生充分交流不同填表过程的基础上,认识统计表。
五、课堂练习1.练一练第1题。
问题(1),提出兔博士的要求,鼓励学生独立完成。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_四统计_统计_教案统计课题:统计板块: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经历描述和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2.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 格表示一个单位),能用涂色的方法在条形统计图上描述简单数据。
3.在调查活动中了解到学生的爱好兴趣,认识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涂色的方法在条形统计图上描述简单数据。
教学难点:能用涂色的方法在条形统计图上描述简单数据。
课前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夏日,雨过天晴,天空中就会出现什么?(彩虹)从学生的生活引入,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使学生意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彩虹有几种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接下来,我们就来对我们班同学最喜欢的颜色做一个统计。
板书课题:统计。
二、讲授新课(一)制作象形统计图1. 组织学生统计自己班同学最喜欢的颜色。
2. 出示调查统计表,并将调查结果填入表中。
3. 观察调查表,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些什么?喜欢红色的有10 人,喜欢绿色的有12 人……4. 完成象形统计图。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涂色?(每格表示1 人,有几人就涂几格。
)“相应的颜色”是什么意思?(喜欢红色的,在红色格子中用红色涂色,喜欢绿色的,在绿色格子中用绿色涂色……)学生根据统计表,涂色。
完成象形统计图。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经历自主动手制作象形统计图的过程,了解统计图的用途,知道数学的广泛运用。
培养学生爱动手的好习惯。
(二)认识条形统计图1. 出示条形统计图。
2.观察条形统计图,说说与你画的象形统计图有什么异同?相同:都是每格表示一个人,并用相应的颜色涂好。
不同:纵向标有从0 到13 的数字,表示人数,每个条形上方都有人数显示……3.从条形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喜欢绿色的人最多,喜欢青色的人最少,喜欢橙色的人有7 个……三、课堂活动(一)自己制作条形统计图1. 出示57 页“练一练”。
小学数学新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教材选择了学生比较喜欢和熟悉的花和树叶作为情境图。
教材同时设置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开始学习简单的分类整理,初步认识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本课继续学习统计,以整理随机出现的简单数据为主要内容,并把经过整理的数据填进简单的统计表。
在统计过程中,让学生学到一些比较容易的统计方法,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学情分析: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归类整理有一定的经验,但对于什么事统计,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对于统计图和统计表比较陌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用象形统计图表示简单的数据。
过程与方法:根据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通过画一画、涂一涂等活动,掌握形象统计图绘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初步的数据整理意识,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
教学难点:会对统计图或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答。
六、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开心吗,有什么收获?评价是《数学课程标准》极为重视的一个方面,评价态度与情感的有机渗透,评价与统计的巧妙结合,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真正体现了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七、板书设计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桃子苹果梨数量第六单元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教学目标: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通过画一画、涂一涂等活动,掌握象形统计图绘制方法。
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统计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
教学难点:会对统计图或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教具学具:课件、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菊花吗?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漂亮的菊花。
二、新课探讨。
(1)指导学生看图。
师:(课件展示菊花图片)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很多不同颜色的菊花。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教案教学内容: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科书第50、51页内容。
教学目标:1.大致了解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通过对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经历统计图,表的形成过程,能对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分析,从中发现问题。
2.在数一数,涂一涂,填一填等活动中,初步体验数据的分类,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3.积极参与活动,感受统计的作用与意义,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分类整理的统计方法。
教学难点:会对统计图或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师生进行见过什么颜色的菊花的谈话并引出情境图。
师:同学们秋天到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各种菊花盛开的季节。
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见过什么颜色的菊花?学生可能会说到: ●我见过黄色的菊花,好多好多的花瓣…… ●我见过粉色的,一棵上面看好几朵花…… 设计意图:由轻松的师生谈话引入新课,容易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师:同学们发现的真多!老师也收集有一些菊花的图片,看一看,你发现这些菊花是什么颜色的? 学生可能会说到: ●有白色、黄色、紫色的菊花。
设计意图:欣赏、交流教材上的菊花,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为下面的学习活动打下基础。
二、新课探讨1.提出:估计一下,哪种颜色的菊花最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这些菊花真漂亮!今年公园的菊花也开了,你们想去看看吗?好,我们一起出发吧!师:观察这一片菊花,估计一下,哪种颜色的最多?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意见,教师不做评价,即使意见一致,也不做评价。
2.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每种菊花的数量。
师:哪种菊花最多?每种颜色的菊花各有多少盆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50页,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要做到不重数,不遗漏。
学生数,然后指名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可能出现不同数的方法: (1)一种一种地点数; (2)一种一种地数,数一盆划掉一盆(做记号);(3)一种一种地数,数一盆圈起来一盆…… 根据学生的数法和结果,教师给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