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 格式:ppt
- 大小:3.70 MB
- 文档页数:21
《六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教课方案教材剖析:教材选择了学生比较喜爱和熟习的花和树叶作为情境图。
教材同时设置了统计象形图和统计表。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开始学习简单的分类整理,本课持续学习统计,以整理随机出现的简单数据为主要内容,并把经过整理的数据填进简单的统计表。
在统计过程中,让学生学到一些比较简单的统计方法,浸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激发培育学生的学习热忱和信心。
学情剖析:学生平时生活中,对归类整理有必定的经验,但关于什么是统计,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关于统计图和统计表比较陌生。
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掌握简单的数据采集和整理方法,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用象形统计图表示简单的数据。
过程与方法:经历数菊花、用涂色的方块表示数目和借助象形统计图比较树叶多少的过程,经过画一画、涂一涂等活动,掌握象形统计图绘制方法。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踊跃参加数学活动,感觉分类和用图表示的直观性,培育初步的数据整理意识,领会统计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课重难点: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用象形统计图表示简单的数据。
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1.师生讲话引出情境图。
师:同学们,秋季到了,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各样菊花绽放的季节。
国庆节的时候,老师去观光了菊花展,此刻同学们看大屏幕,这里也有一幅美丽的赏菊图。
二、新课商讨师:每种颜色的菊花各有多少盆呢?请同学们翻开书50 页第一部分,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要做到不重数,不遗漏。
学生数,而后指名沟通。
:来一你是怎数的,果是多少?学生可能出不一样数的方法:(1)一种一种地址数;(价:他方法好?也是用的种方法?)(2)一种一种地数,数一盆划掉一盆(价:的真清楚,位同学用的是做号的方法。
)。
(3)一种一种地数,数一盆圈起来一盆⋯⋯:同学才数的既迅速又正确,那么我用不一样的方法数出的果都是白色 6 盆,紫色 5 盆,橘色 7 盆,在(投影)就我用不一样色的方表示三种菊花的数目。
:(出要求的)懂目要求了,我一。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说课稿一、纵横梳理说教材《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是冀教版教材二年级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范畴。
这节课是学生在会数数、会涂色,能够按照给定的标准和自选标准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
新课标指出,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起数据分析观念,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体会数据蕴含着信息。
教材在编排上非常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了菊花、树叶、几何图形、水果等,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这节课是后续学习条形统计图、折现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重要基础。
二、联系实际说学情二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分类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对统计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逻辑思维语言表达需要提高,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需要加强。
因此这节课注重让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培养数据分析的能力。
根据课堂的需求课前我组织了一个小调查,由三名学生组成调查小组对班里学生参加第二课堂的情况进行调查。
让学生亲身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
三、有机结合说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小学低年级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用象形统计图表示简单的数据,能对统计图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过程与方法: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经历数菊花、用涂色块表示数量和借助象形统计图比较数量多少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既教给学生知识和方法,更要引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培养科学的核心素养。
四、立足课堂说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整个教学内容设计考虑的核心因素,依据教学目标我确定:教学重点是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体会分类并用涂色块表示数量的直观。
教学难点是能够对统计图和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五、以学定教说教法、因人而异说学法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启发谈论法,同时注重使用多媒体教学。
第6单元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第1课时统计(1)【教学内容】教材第50~51页例题及练一练第1,2题。
【教学目标】1.在数一数、用不同颜色的花片表示不同菊花的数量等数学活动中,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用花片表示某种物品,并能提出简单的问题。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分类统计的作用,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用花片表示某种物品,并能提出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用花片表示某种物品的数量,并能提出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PPT课件,挂图,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景1.让学生说一说见过什么颜色的菊花,并出示情景图。
师:同学们,秋天到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各种菊花盛开的季节。
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见过什么颜色的菊花?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菊花的样子吗?2.让学生看教材,观察情景图,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菊花的样子。
师:同学们看教材第50页,教材上面也有一些菊花,看一看,你发现这些菊花是什么样的?二、分类整理1.提出:估计一下,哪种颜色的菊花最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2.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每种菊花的数量,并提示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然后交流不同的数法和结果。
3.讨论数菊花的更好办法,给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
教师肯定学生的意见。
4.利用PPT课件把菊花分成三排,让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使学生体会到分类摆放的好处。
5.提出“做一做”的要求,先让学生讨论理解“用不同颜色的方块表示三种菊花的数量”的意思,再自己涂色。
6.交流学生涂色的结果,然后观察涂完色的方块图,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三、象形统计图1.观察教材上的象形统计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师:用把方框涂色的方法,能直观地看到每种菊花的多少,我们教材上还介绍了一种表示物品多少的图。
请同学们看教材第51页上面的图,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
(不要求学生说出叶子的名字)2.教师提出:不用数,你知道哪种叶子最多吗?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知道的,要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想法的机会。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0~52页。
教学目标:1.经历数菊花,用涂色的方块表示数量和借助象形统计图比较树叶多少的过程。
2.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用象形统计图表示简单的数据。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分类和用图表示的直观性,培养初步的数据整理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体会分类并用色块表示的直观性。
教学难点:会对统计图和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准备:不同颜色的花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菊花吗?老师也很喜欢菊花,老师还特意开了一家菊花专卖店。
清早,店里进了一批菊花,由于菊花的种类很多,老师分不清那种颜色的菊花最多,老师想请同学们帮我分一分,你们愿意吗?二、探索新知,合作交流。
师:这么多菊花,颜色又不同,我们能一眼看出每种颜色菊花的数量吗?指名生说说解决的办法。
师:摆放得这么混乱,要数得准确确实难度较大。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里一共有几种颜色的菊花呢?都是什么颜色?(白色、紫色、黄色)板书。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每种颜色的菊花有几盆?注意:数的时候要从左往右、从上往下,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生数,点名说结果和方法)根据数的结果,适当评价。
师:你们都很棒,都能用自己的方法数的很准确。
那同学们想一想,怎样重新摆放能让我们很快看出每种颜色花的数量?小组讨论一下吧。
(小组讨论、生答:把相同颜色的......)师:你们的方法非常好,下面我们就用手中的花片,同桌、四人小组一起摆一摆,马上开始吧!(小组活动,指名小组到白板前摆)师:通过我们的动手实践,同学们说我们想出来的方法怎么样?师小结:先分类、再整理,就能很快看出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多少盆。
师:我们可以用摆花片的方法表示花的数量,我们还可以用其它的方法。
一起来看大屏幕,谁来读一读题目要求。
(生读)这个要求是什么意思?(一个正方形表示一盆菊花;三种菊花要用三种不同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