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 格式:docx
- 大小:20.89 KB
- 文档页数:3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说课稿一、纵横梳理说教材《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是冀教版教材二年级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范畴。
这节课是学生在会数数、会涂色,能够按照给定的标准和自选标准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
新课标指出,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起数据分析观念,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体会数据蕴含着信息。
教材在编排上非常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了菊花、树叶、几何图形、水果等,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这节课是后续学习条形统计图、折现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重要基础。
二、联系实际说学情二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分类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对统计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逻辑思维语言表达需要提高,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需要加强。
因此这节课注重让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培养数据分析的能力。
根据课堂的需求课前我组织了一个小调查,由三名学生组成调查小组对班里学生参加第二课堂的情况进行调查。
让学生亲身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
三、有机结合说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小学低年级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用象形统计图表示简单的数据,能对统计图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过程与方法: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经历数菊花、用涂色块表示数量和借助象形统计图比较数量多少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既教给学生知识和方法,更要引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培养科学的核心素养。
四、立足课堂说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整个教学内容设计考虑的核心因素,依据教学目标我确定:教学重点是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体会分类并用涂色块表示数量的直观。
教学难点是能够对统计图和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五、以学定教说教法、因人而异说学法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启发谈论法,同时注重使用多媒体教学。
第6单元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第1课时统计(1)【教学内容】教材第50~51页例题及练一练第1,2题。
【教学目标】1.在数一数、用不同颜色的花片表示不同菊花的数量等数学活动中,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用花片表示某种物品,并能提出简单的问题。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分类统计的作用,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用花片表示某种物品,并能提出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用花片表示某种物品的数量,并能提出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PPT课件,挂图,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景1.让学生说一说见过什么颜色的菊花,并出示情景图。
师:同学们,秋天到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各种菊花盛开的季节。
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见过什么颜色的菊花?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菊花的样子吗?2.让学生看教材,观察情景图,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菊花的样子。
师:同学们看教材第50页,教材上面也有一些菊花,看一看,你发现这些菊花是什么样的?二、分类整理1.提出:估计一下,哪种颜色的菊花最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2.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每种菊花的数量,并提示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然后交流不同的数法和结果。
3.讨论数菊花的更好办法,给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
教师肯定学生的意见。
4.利用PPT课件把菊花分成三排,让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使学生体会到分类摆放的好处。
5.提出“做一做”的要求,先让学生讨论理解“用不同颜色的方块表示三种菊花的数量”的意思,再自己涂色。
6.交流学生涂色的结果,然后观察涂完色的方块图,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三、象形统计图1.观察教材上的象形统计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师:用把方框涂色的方法,能直观地看到每种菊花的多少,我们教材上还介绍了一种表示物品多少的图。
请同学们看教材第51页上面的图,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
(不要求学生说出叶子的名字)2.教师提出:不用数,你知道哪种叶子最多吗?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知道的,要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想法的机会。
小学数学新版二年级上册《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卡片,题纸,统计图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师生谈话,引入新课2、今天老师非常高兴能给咱们班的孩子们上课,所以老师给大家带来四只十分可爱的小动物,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大家想不想知道它们是谁?不过老师还留有任务哦,看看哪位同学能根据老师的提示猜出这几种小动物是谁?第一只小动物啊,它走起路来喵喵叫。
第二只小动物,它唱起歌来汪汪汪。
第三只小动物,它大眼睛长耳朵,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第四只小动物,它头小颈长四脚短,硬壳壳里把身安,别看胆小又怕事,论起寿命大无边。
(猜一只动物出示一张动物的图片)3、你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每位同学从中选出一只你最喜欢的小动物,一人只可以选一只哦。
4、师:现在老师非常想了解喜欢哪只小动物的同学最多,你们想知道吗?师:如果我们想知道喜欢每种动物的人数各是多少,就需要进行一个统计。
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统计的初步知识,知道了收集、记录数据的方法有很多,你们还记得都有哪些方法吗?生1:统计的方法有画√、○、□生2:还有用画正字的方法去统计喜欢各种动物的人数。
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统计一下咱们班同学喜欢这几只小动物的情况。
(二)探究新知1、整理数据(1)各位同学先在小组里交流汇报自己喜欢哪种动物。
教材分析:教材选择了学生比较喜欢和熟悉的花和树叶作为情境图。
教材同时设置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开始学习简单的分类整理,初步认识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本课继续学习统计,以整理随机出现的简单数据为主要内容,并把经过整理的数据填进简单的统计表。
在统计过程中,让学生学到一些比较容易的统计方法,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学情分析: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归类整理有一定的经验,但对于什么事统计,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对于统计图和统计表比较陌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用象形统计图表示简单的数据。
过程与方法:根据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通过画一画、涂一涂等活动,掌握形象统计图绘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初步的数据整理意识,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
教学难点:会对统计图或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梨最多 桃子最少第六单元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教学目标: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通过画一画、涂一涂等活动,掌握象形 统计图绘制方法。
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统计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
教学难点:会对统计图或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教具学具: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菊花吗?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漂亮的菊花。
二、新课探讨。
(1)指导学生看图。
师:(课件展示菊花图片)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很多不同颜色的菊花。
师:这些菊花可真漂亮。
那么,你们能马上看出每种颜色的菊花各有几盆吗?生:不能。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动脑筋想想办法,看看怎样才能马上看出。
(学生小组内交流想法。
二年级数学《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0~52页。
教学目标:1.经历数菊花,用涂色的方块表示数量,借助象形统计图比较树叶多少的过程。
2.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用象形统计图表示简单的数据。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分类和用图表示的直观图,培养初步的数据整理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对统计图和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猜谜语活动,情境导入1.师生猜谜语活动引出菊花创设情境。
二、分类整理1.提出:估计一下,哪种颜色的菊花最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2.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每种菊花的数量,并提示做到:不重数,不遗漏。
然后交流不同的数法和结果。
学生数,然后指名交流。
3.讨论数菊花的更好办法,给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
4.利用课件把菊花分成三排,让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使学生体会到分类摆放的好处。
5.提出课本“做一做”的要求,先让学生讨论理解“用不同颜色的方块表示三种菊花的数量”的意思,再自己涂色。
学生涂色,教师巡视指导。
6.交流学生不同颜色和涂的结果,然后观察涂完色的方块图,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三、象形统计图1.观察教材上的象形统计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2.教师提出“不用数你知道哪种标本最多吗?”的问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知道的,要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想法的机会。
3.教师说明:这样的图叫象形统计图,然后提出这个图有什么特点的问题,让学生讨论。
4.提出“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四、统计表1.教师谈话,提出把统计图中每种标本的数量填在表中的要求,给学生独立填表的时间。
学生自主填表,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交流学生填表的结果和过程。
在学生充分交流不同填表过程的基础上,认识统计表。
五、课堂练习1.练一练第1题。
问题(1),提出兔博士的要求,鼓励学生独立完成。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_四统计_统计_教案统计课题:统计板块: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经历描述和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2.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 格表示一个单位),能用涂色的方法在条形统计图上描述简单数据。
3.在调查活动中了解到学生的爱好兴趣,认识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涂色的方法在条形统计图上描述简单数据。
教学难点:能用涂色的方法在条形统计图上描述简单数据。
课前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夏日,雨过天晴,天空中就会出现什么?(彩虹)从学生的生活引入,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使学生意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彩虹有几种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接下来,我们就来对我们班同学最喜欢的颜色做一个统计。
板书课题:统计。
二、讲授新课(一)制作象形统计图1. 组织学生统计自己班同学最喜欢的颜色。
2. 出示调查统计表,并将调查结果填入表中。
3. 观察调查表,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些什么?喜欢红色的有10 人,喜欢绿色的有12 人……4. 完成象形统计图。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涂色?(每格表示1 人,有几人就涂几格。
)“相应的颜色”是什么意思?(喜欢红色的,在红色格子中用红色涂色,喜欢绿色的,在绿色格子中用绿色涂色……)学生根据统计表,涂色。
完成象形统计图。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经历自主动手制作象形统计图的过程,了解统计图的用途,知道数学的广泛运用。
培养学生爱动手的好习惯。
(二)认识条形统计图1. 出示条形统计图。
2.观察条形统计图,说说与你画的象形统计图有什么异同?相同:都是每格表示一个人,并用相应的颜色涂好。
不同:纵向标有从0 到13 的数字,表示人数,每个条形上方都有人数显示……3.从条形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喜欢绿色的人最多,喜欢青色的人最少,喜欢橙色的人有7 个……三、课堂活动(一)自己制作条形统计图1. 出示57 页“练一练”。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能用象形统计图表示简单的数据。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通过画一画、涂一涂等活动掌握象形统计图绘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积极参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活动,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对统计图和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师: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会玩儿吗?我们一起玩吧。
每组派一人玩儿,每组一个计分员以图形计分,计分就变成了统计图。
二、探索新知,合作交流1 比赛结果,认识统计图和统计表。
出示图片,师:你们能很快的看出哪组赢了吗?生:能。
师:怎么能这么快看出来?生:我们可以数一数代表分数的形状。
师:我们通过看图就可以很容易的看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统计图。
观察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生1:一个正方形表示一分。
生2:从下到上,谁的形状摆的高,谁就分最高。
生3:如果摆形状时都摆整齐,就不用再每组都数分数了……师: 我们把结果填在这样的表格中,就是统计表。
统计表可以看出具体的分数。
2练习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师:〔出示叶子象形统计图〕老师这里有一些叶子的标本,我已经分类排列好了,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生1:图上有4种叶子,每种叶子一列,4种树叶呈现出4种不同的颜色。
生2:图上有墨绿色的桑叶,红色的枫叶、淡绿的三叶草,还有黄色的银杏叶……师:小朋友们观察的很仔细,你能不用数,就说出哪种树叶最多,哪种树叶最少吗?生1:红色的叶子最多,因为它占得格子最多,它这一列最高……生2:黄色的叶子最少,因为它占得格子最少,它这一列最矮……师:像这样的图叫做“象形统计图〞,小朋友们看着图,不用数就知道哪种叶子最多了,除了这一点,你还发现这个图有什么特点呢?生1:把图画在方格中,很整齐……生2:直接可以看出每种叶子标本的数量。
(1)同学们真不错,这么乱放的菊花还数出了各种菊花的数量,(这些菊花摆的这么乱,很容易数错的)大家有没有其他摆法,让我一眼就能看出哪种菊花最多,或者很容易数出每种菊花各有多少盆呢?
【生:把这些菊花按照不同颜色分开,就容易数。
/把一种颜色的摆一排,一盆对一盆排成一排,一下就看出哪种菊花多了。
……】
教师肯定学生的意见,并特别提出第二种方法最直观。
(2)老师利用课件把三种菊花按颜色分类,摆成了三排,下面,我们用另外的方法也把菊花摆成三排。
看书50页“做一做”的要求用不同颜色的方块表示三种菊花的数量。
你们知道这个要求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可能会说——
①一盆菊花用一个涂色正方形表示,有几盆就涂几个正方形。
②根据左边给出的菊花,是白色菊花,第二排紫色菊花,第三排是黄色菊花。
③三种颜色菊花要用不同颜色,黄色菊花用黄色,紫色菊花用紫色,白色菊花怎么办?
④不一定要和菊花涂色相同,只要三种菊花用不同的颜色就行。
(3)【课件】明确涂色要求:
分别用三种不同的颜色去涂,一种菊花用一种颜色。
从左往右依次去涂,一个小方格代表一盆菊花,有几盆菊花就涂几个方格。
师:同学们已经明白了“做一做”的要求,现在就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课本上涂一涂吧!
(4)学生涂色,教师巡视指导。
(5)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师:观察涂好的菊花,你发现了什么?
生1:一下就看出黄色的菊花多。
生2:很容易就数出:黄色菊花7盆,白色菊花6盆,紫色菊花5盆。
学生可能说出其他发现,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
【小结】像书上这样形象、直观地表达出数学信息的图像就是象形统计图。
三、认识统计表
1、秋天除了赏菊,我们还可以采集一些植物的叶子做拼贴。
我把自己采集的到的叶子按照不同种类做成了象形统计图。
你们看我采集到了哪些叶子?
2、你能从这个统计图中看出哪种叶子最多,哪种叶子最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一个方格代表一个单位。
枫叶占的方格最多,银杏叶占的方格最少。
)
3、51页试一试:
根据统计图数一数每种叶子各有几片,然后填写在表中。
【小结】从统计图中整理出来的,记录每种事物的数量各有多少的数据表就是统计表。
四、练一练
第一题,提出兔博士的要求,鼓励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
(1)重点关注学生是怎样数的。
(2)说一说统计表中的数据是从哪得来的。
(对根据象形统计图中涂色方块的数量获得数据的方法要给予表扬——简便、快捷、一目了然)第二题,先观察象形统计图,再回答问题。
提升,在有时间的条件下,鼓励学生根据今天的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提出其他问题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