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 格式:ppt
- 大小:3.70 MB
- 文档页数:12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0~52页。
教学目标:1.经历数菊花,用涂色的方块表示数量和借助象形统计图比较树叶多少的过程。
2.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用象形统计图表示简单的数据。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分类和用图表示的直观性,培养初步的数据整理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体会分类并用色块表示的直观性。
教学难点:会对统计图和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准备:不同颜色的花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菊花吗?老师也很喜欢菊花,老师还特意开了一家菊花专卖店。
清早,店里进了一批菊花,由于菊花的种类很多,老师分不清那种颜色的菊花最多,老师想请同学们帮我分一分,你们愿意吗?二、探索新知,合作交流。
师:这么多菊花,颜色又不同,我们能一眼看出每种颜色菊花的数量吗?指名生说说解决的办法。
师:摆放得这么混乱,要数得准确确实难度较大。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里一共有几种颜色的菊花呢?都是什么颜色?(白色、紫色、黄色)板书。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每种颜色的菊花有几盆?注意:数的时候要从左往右、从上往下,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生数,点名说结果和方法)根据数的结果,适当评价。
师:你们都很棒,都能用自己的方法数的很准确。
那同学们想一想,怎样重新摆放能让我们很快看出每种颜色花的数量?小组讨论一下吧。
(小组讨论、生答:把相同颜色的......)师:你们的方法非常好,下面我们就用手中的花片,同桌、四人小组一起摆一摆,马上开始吧!(小组活动,指名小组到白板前摆)师:通过我们的动手实践,同学们说我们想出来的方法怎么样?师小结:先分类、再整理,就能很快看出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多少盆。
师:我们可以用摆花片的方法表示花的数量,我们还可以用其它的方法。
一起来看大屏幕,谁来读一读题目要求。
(生读)这个要求是什么意思?(一个正方形表示一盆菊花;三种菊花要用三种不同的颜色。
小学数学新版二年级上册《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卡片,题纸,统计图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师生谈话,引入新课2、今天老师非常高兴能给咱们班的孩子们上课,所以老师给大家带来四只十分可爱的小动物,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大家想不想知道它们是谁?不过老师还留有任务哦,看看哪位同学能根据老师的提示猜出这几种小动物是谁?第一只小动物啊,它走起路来喵喵叫。
第二只小动物,它唱起歌来汪汪汪。
第三只小动物,它大眼睛长耳朵,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第四只小动物,它头小颈长四脚短,硬壳壳里把身安,别看胆小又怕事,论起寿命大无边。
(猜一只动物出示一张动物的图片)3、你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每位同学从中选出一只你最喜欢的小动物,一人只可以选一只哦。
4、师:现在老师非常想了解喜欢哪只小动物的同学最多,你们想知道吗?师:如果我们想知道喜欢每种动物的人数各是多少,就需要进行一个统计。
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统计的初步知识,知道了收集、记录数据的方法有很多,你们还记得都有哪些方法吗?生1:统计的方法有画√、○、□生2:还有用画正字的方法去统计喜欢各种动物的人数。
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统计一下咱们班同学喜欢这几只小动物的情况。
(二)探究新知1、整理数据(1)各位同学先在小组里交流汇报自己喜欢哪种动物。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教学设计
新乐实验学校曹会贤教材分析:教材选择了学生比较喜欢和熟悉的花和树叶作为情境图。
教材同时设置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开始学习了简单的分类整理,本课继续学习统计,以整理随机出现的简单数据为主要内容,并把经过整理的数据填进简单的统计表。
在统计过程中,让学生学到一些比较容易的统计方法,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学情分析: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归类整理有一定的经验,但对于什么是统计,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对于统计图和统计表比较陌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用象形统计图表示简单的数据。
过程与方法:根据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通过分类、涂一涂等活动,掌握象形统计图绘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初步的数据整理意识,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体会分类并用色块表示的直观性。
教学难点:会对统计图或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教学过程。
二年级数学《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0~52页。
教学目标:1.经历数菊花,用涂色的方块表示数量,借助象形统计图比较树叶多少的过程。
2.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用象形统计图表示简单的数据。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分类和用图表示的直观图,培养初步的数据整理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对统计图和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猜谜语活动,情境导入1.师生猜谜语活动引出菊花创设情境。
二、分类整理1.提出:估计一下,哪种颜色的菊花最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2.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每种菊花的数量,并提示做到:不重数,不遗漏。
然后交流不同的数法和结果。
学生数,然后指名交流。
3.讨论数菊花的更好办法,给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
4.利用课件把菊花分成三排,让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使学生体会到分类摆放的好处。
5.提出课本“做一做”的要求,先让学生讨论理解“用不同颜色的方块表示三种菊花的数量”的意思,再自己涂色。
学生涂色,教师巡视指导。
6.交流学生不同颜色和涂的结果,然后观察涂完色的方块图,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三、象形统计图1.观察教材上的象形统计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2.教师提出“不用数你知道哪种标本最多吗?”的问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知道的,要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想法的机会。
3.教师说明:这样的图叫象形统计图,然后提出这个图有什么特点的问题,让学生讨论。
4.提出“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四、统计表1.教师谈话,提出把统计图中每种标本的数量填在表中的要求,给学生独立填表的时间。
学生自主填表,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交流学生填表的结果和过程。
在学生充分交流不同填表过程的基础上,认识统计表。
五、课堂练习1.练一练第1题。
问题(1),提出兔博士的要求,鼓励学生独立完成。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学情分析:通过一年多的数学学习和生活,学生学会了按照给定的标准和自选标准进行分类。
本节课是在分类的基础上安排的,是简单统计的初步知识的开始。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利用秋季特点选取“赏菊”和“统计树叶标本”两个事例,让学生经历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用象形统计图表示简单的数据。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数菊花、用涂色的方块表示数量和借助象形统计图比较树叶多少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感受分类和用图表示的直观性,培养初步的数据整理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数菊花,用不同颜色的方块表示菊花,以及根据象形统计图判断树叶多少的过程中,体会分类并用色块表示的直观性,认识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能看懂图表。
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课程标准》强调《统计》教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你见过什么颜色的菊花?设计意图:引入新课,贴近学生的生活,营造愉快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师出示菊花图,让学生观察,看一看有几种菊花,数一数每种菊花各有几盆,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录每种菊花的数量,交流数的方法和结果,重点说一说怎样数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数,使学生体会凌乱摆放的菊花数起来不方便。
2. 动手合作自主建构师:观察做一做中的统计方法,再涂色。
随后观察交流涂色成果,并回答兔博士提出的问题。
把三种不同颜色的菊花分类用色块表示很清楚,也容易数出各有多少盆。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分类整理的过程,感受用图表示事物的直观性。
明确概念强化新知把涂色方块换成表格,并把不同的树叶放置在表格中,是比较典型的象形统计图。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_四统计_统计_教案统计课题:统计板块: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经历描述和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2.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 格表示一个单位),能用涂色的方法在条形统计图上描述简单数据。
3.在调查活动中了解到学生的爱好兴趣,认识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涂色的方法在条形统计图上描述简单数据。
教学难点:能用涂色的方法在条形统计图上描述简单数据。
课前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夏日,雨过天晴,天空中就会出现什么?(彩虹)从学生的生活引入,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使学生意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彩虹有几种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接下来,我们就来对我们班同学最喜欢的颜色做一个统计。
板书课题:统计。
二、讲授新课(一)制作象形统计图1. 组织学生统计自己班同学最喜欢的颜色。
2. 出示调查统计表,并将调查结果填入表中。
3. 观察调查表,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些什么?喜欢红色的有10 人,喜欢绿色的有12 人……4. 完成象形统计图。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涂色?(每格表示1 人,有几人就涂几格。
)“相应的颜色”是什么意思?(喜欢红色的,在红色格子中用红色涂色,喜欢绿色的,在绿色格子中用绿色涂色……)学生根据统计表,涂色。
完成象形统计图。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经历自主动手制作象形统计图的过程,了解统计图的用途,知道数学的广泛运用。
培养学生爱动手的好习惯。
(二)认识条形统计图1. 出示条形统计图。
2.观察条形统计图,说说与你画的象形统计图有什么异同?相同:都是每格表示一个人,并用相应的颜色涂好。
不同:纵向标有从0 到13 的数字,表示人数,每个条形上方都有人数显示……3.从条形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喜欢绿色的人最多,喜欢青色的人最少,喜欢橙色的人有7 个……三、课堂活动(一)自己制作条形统计图1. 出示57 页“练一练”。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能用象形统计图表示简单的数据。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通过画一画、涂一涂等活动掌握象形统计图绘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积极参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活动,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对统计图和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师: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会玩儿吗?我们一起玩吧。
每组派一人玩儿,每组一个计分员以图形计分,计分就变成了统计图。
二、探索新知,合作交流1 比赛结果,认识统计图和统计表。
出示图片,师:你们能很快的看出哪组赢了吗?生:能。
师:怎么能这么快看出来?生:我们可以数一数代表分数的形状。
师:我们通过看图就可以很容易的看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统计图。
观察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生1:一个正方形表示一分。
生2:从下到上,谁的形状摆的高,谁就分最高。
生3:如果摆形状时都摆整齐,就不用再每组都数分数了……师: 我们把结果填在这样的表格中,就是统计表。
统计表可以看出具体的分数。
2练习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师:〔出示叶子象形统计图〕老师这里有一些叶子的标本,我已经分类排列好了,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生1:图上有4种叶子,每种叶子一列,4种树叶呈现出4种不同的颜色。
生2:图上有墨绿色的桑叶,红色的枫叶、淡绿的三叶草,还有黄色的银杏叶……师:小朋友们观察的很仔细,你能不用数,就说出哪种树叶最多,哪种树叶最少吗?生1:红色的叶子最多,因为它占得格子最多,它这一列最高……生2:黄色的叶子最少,因为它占得格子最少,它这一列最矮……师:像这样的图叫做“象形统计图〞,小朋友们看着图,不用数就知道哪种叶子最多了,除了这一点,你还发现这个图有什么特点呢?生1:把图画在方格中,很整齐……生2:直接可以看出每种叶子标本的数量。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教案教学内容: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科书第50、51页内容。
教学目标:1.大致了解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通过对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经历统计图,表的形成过程,能对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分析,从中发现问题。
2.在数一数,涂一涂,填一填等活动中,初步体验数据的分类,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3.积极参与活动,感受统计的作用与意义,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分类整理的统计方法。
教学难点:会对统计图或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师生进行见过什么颜色的菊花的谈话并引出情境图。
师:同学们秋天到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各种菊花盛开的季节。
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见过什么颜色的菊花?学生可能会说到: ●我见过黄色的菊花,好多好多的花瓣…… ●我见过粉色的,一棵上面看好几朵花…… 设计意图:由轻松的师生谈话引入新课,容易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师:同学们发现的真多!老师也收集有一些菊花的图片,看一看,你发现这些菊花是什么颜色的? 学生可能会说到: ●有白色、黄色、紫色的菊花。
设计意图:欣赏、交流教材上的菊花,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为下面的学习活动打下基础。
二、新课探讨1.提出:估计一下,哪种颜色的菊花最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这些菊花真漂亮!今年公园的菊花也开了,你们想去看看吗?好,我们一起出发吧!师:观察这一片菊花,估计一下,哪种颜色的最多?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意见,教师不做评价,即使意见一致,也不做评价。
2.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每种菊花的数量。
师:哪种菊花最多?每种颜色的菊花各有多少盆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50页,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要做到不重数,不遗漏。
学生数,然后指名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可能出现不同数的方法: (1)一种一种地点数; (2)一种一种地数,数一盆划掉一盆(做记号);(3)一种一种地数,数一盆圈起来一盆…… 根据学生的数法和结果,教师给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