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暴发性心肌炎病例讨论(新)
- 格式:ppt
- 大小:3.88 MB
- 文档页数:39
2024中国成人暴发性心肌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药物治疗要点心肌炎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炎性损伤。
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最为严重的弥漫性心肌炎,其主要特点是起病急骤、病情进展极其迅速,患者很快出现血流动力学异常及严重心律失常,并可继发或伴有呼吸衰竭和肝肾功能衰竭,早期病死率极高。
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我国相关专家撰写的我国首版《中国成人暴发性心肌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X1]最近发布。
本文将对其中的药物治疗要点进行总结,以方便临床医生和临床药师学习参考。
01急性期救治的相关用药1.免疫调节治疗本病是由于过度免疫激活和炎症风暴导致心肌严重损伤,因此采取足够剂量糖皮质激素和足够剂量免疫球蛋白的免疫调节治疗,而非使用细胞毒性药物的免疫抑制治疗。
(1)极早使用足够剂量糖皮质激素:推荐确诊后立刻开始使用,甲泼尼松龙200-500mg∕d[或3~8mg∕(kg.d)]静脉滴注(紧急时可在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20mg基础上再用甲泼尼松龙),连续3~5d后依病情(通常在左心室射血分数>40%时开始)逐步减量。
出院前改为口服用泼尼松20-40mg/d,维持1~3个月(I,A∖(2)极早静脉使用足够剂量免疫球蛋白:推荐入院后尽早开始丙种球蛋白10~20g∕d静脉注射,使用3~5d后减半至5~10g/d持续应用3~5d,总量约2g∕kg(I z AX2.抗病毒治疗虽然病毒感染可能是心肌炎的始动因素,但大部分患者并没有病毒感染的直接证据,而且除流感病毒外,大部分抗病毒药物均为非特异性的,效果不确定,所以指南不作特别推荐。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和帕拉米韦是抗甲、乙型流感病毒的主要药物。
近年来研究表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抑制去唾液酸化而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因此推荐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常规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75mg口服,2次/d),或静脉使用帕拉米韦(11a,C%3.血管活性药和正性肌力药(1)血管活性药物:对于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原则上不使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和垂体后叶素等血管活性药物。
2024暴发性心肌炎诊断和治疗要点(全文)暴发性心肌炎是致病源感染或免疫检测点抑制剂所致的严重的心脏炎症性疾病,起病急、进展快,死亡风险极高。
至今为止,西方国家除了使用机械循环支持外,没有其他有效的治疗措施,患者在住院期间病死率高达50%。
我国学者在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千2017年提出了“以生命支持为依托"的综合救治方案,即“中国方案”,其核心内容包括机械循环支持替代强心和升血压药物;用足够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进行免疫调节治疗,而非免疫抑制治疗,并且采取一切可行措施减轻心脏负担。
6年多来,"中国方案”在全国推广和应用,提高了医务人员对暴发性心肌炎的认识和诊断水平,同时也验证了“中国方案”救治暴发性心肌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将我国暴发性心肌炎病死率由过去的50%以上降低到5%左右,领先千国际水平,患者长期预后明显优千西方国家。
随着我国临床研究和救治经验的累积,特别是一些多中心临床研究及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的发表,证据链已充分建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决定将2017年成人暴发性心肌炎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升级为指南——«中国成人暴发性心肌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并千2024年1月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发表。
该指南提出了明确的暴发性心肌炎诊断标准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也获准英文全文发表。
指南的推广应用将能帮助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指南秉承了2017年专家共识,也有非常明确的创新和亮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l.指南介绍了暴发性心肌炎流行病学特点:长期以来,暴发性心肌炎被认为非常罕见,各级医疗机构和卫生管理部门重视不够,缺少流行病学调查和数据。
基千世界范围内现有的流行病学数据,全球暴发性心肌炎的平均发病率为0.92~2.32/10万人年。
结合我国的统计资料和人口占比,推算年龄>14岁的成年人中暴发性心肌炎每年发病人数为3万~5万,如果加上儿童,这个数字则可能加倍。
2指南拓宽了暴发性心肌炎病因的认知:既往所认识的暴发性心肌炎病因包括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
2例暴发性心肌炎的病情观察和护理体会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通常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患者常常会出现胸痛、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心力衰竭和心脏猝死。
对于这样的疾病,在临床护理中需要特别关注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工作,以及合理的护理体会和方法。
以下将通过两例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体会来说明这一问题。
患者A,女性,45岁,因胸痛、心慌、呼吸困难等症状前来就诊。
经过详细检查和诊断,确诊为暴发性心肌炎。
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持续观察和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及时的观察和记录。
在患者A的病情观察中,护理人员发现患者出现了持续的胸痛、心慌、呼吸困难等症状,而且在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方面也出现了异常。
这些观察结果为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心电图和血液生化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
在患者A的病情观察中,护理人员注意到患者的心电图呈现了节律失常和ST段改变,并且血液中肌钙蛋白T (cTnT)和肌酸激酶(CK-MB)等心肌损伤标志物也呈现了升高的趋势。
这些监测结果反映了患者心肌的受损程度,对于指导治疗和判断疾情轻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心肺功能进行评估和监测。
在患者A的病情观察中,护理人员发现患者呼吸急促、肺部听诊呼吸音粗糙,提示患者可能出现了肺水肿等并发症。
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及时采取了吸氧、卧床休息、饮食调整等必要的护理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
通过对患者A的病情观察和护理体会的分析可知,护理人员需要在日常护理中对患者的症状、生命体征、心电图和血液生化指标、心肺功能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观察和监测,并及时记录和分析观察结果,为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
护理人员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提高护理质量和疗效。
暴发性心肌炎常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措施及治疗措施暴发性心肌炎有常见病因暴发性心肌炎的病因,包括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感染性因素病毒感染是主要病因,常见病毒包括腺病毒、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等)、流感病毒、冠状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等。
近年来,也有部分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罹患暴发性心肌炎。
除病毒感染外,细菌、螺旋体、真菌、立克次体、原虫、蠕虫和支原体感染也可能致暴发性心肌炎。
2、非感染性因素非感染性因素包括系统性疾病(乳糜泻、结缔组织病、韦格纳肉芽肿病、川崎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结节病、甲状腺毒症)、超敏反应(抗生素、氯氮平、利尿剂、昆虫咬伤、锂、蛇咬伤、破伤风类毒素、美沙拉明)和心脏毒性物质(酒精、蒽环类药物、砷、一氧化碳、儿茶酚胺类药物、可卡因、重金属)。
临床表现及诊断1、临床表现患者常常起病急骤,有发热、乏力、不思饮食、肌痛、卡他性症状(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腹泻等前驱症状。
此外还有心肌受损表现,血流动力学障碍是暴发性心肌炎的重要特点,多数患者可出现头昏乏力,甚至黑矇或晕厥;炎症累及心包,可出现胸闷胸痛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急性左心衰表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出汗等)或严重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速、室速室颤等);严重者可出现心原性休克(皮肤湿冷、苍白、发绀,甚至意识障碍等)。
2、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可出现高敏肌钙蛋白 I 或 T(hs-cTnI/T)或肌钙蛋白 I(cTnI)和 B 型利钠肽(BNP)/N 末端 B 型钠尿肽原(NT-proBNP)显著升高等心肌损伤标志。
3、其他检查心电图可出现低电压、广泛导联 ST 段及 T 波改变和传导阻滞等变化;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呈现弥漫性室壁运动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下降、左心室长轴应变下降等特征;炎症(细胞)因子可出现显著变化,尤其是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 2 蛋白(sST2)水平显著上升。
4、诊断注意事项拟诊患者需通过冠脉造影排除急性心梗等疾病以临床确诊。
《中国成人暴发性心肌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要点概述暴发性心肌炎是急性弥漫性炎症性心肌疾病,其特点是起病急骤,病情进展极其迅速,死亡风险极高。
其发病机制涉及心脏固有免疫过度激活和炎症风暴形成。
根据我国近年来实践经验和研究证据,采用“以生命支持为依托的综合救治方案”能显著提高患者存活率,并改善长期预后。
近日,《中国成人暴发性心肌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发布,指出暴发性心肌炎应极早识别、极早诊断、极早预判和极早治疗。
暴发性心肌炎的病因和病理生理1、病因暴发性心肌炎的病因与急性、非暴发性心肌炎类似,包括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其中病毒感染是主要病因(表1)。
表1 暴发性心肌炎的可能病因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非感染因素(包括过敏、自身免疫疾病和药物毒性等)导致的暴发性心肌炎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免疫检测点抑制剂(ICIs)所致暴发性心肌炎尤其引人关注。
2、发病机制暴发性心肌炎发病机制复杂,可能涉及患者的遗传背景、机体的免疫状态、病毒毒力及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目前认为,炎症风暴是暴发性心肌炎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图1)。
图1 暴发性心肌炎的主要病因、病理类型和损伤机制萨奇病毒B3(CVB3)病毒导致心肌损伤的原因包括病毒直接损伤和免疫介导的损伤;机体固有免疫反应被过度激活,致大量炎症因子释放形成炎症风暴(也称细胞因子风暴),是导致严重心肌损伤和泵功能衰竭的最主要机制(图2)。
图2 暴发性心肌炎的核心发病机制暴发性心肌炎需要进行哪些实验室及特殊检查?•推荐动态检测cTnI作为评价暴发性心肌炎心肌损伤的指标物(Ⅰ,B)。
•常规动态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用于评估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和转归(Ⅰ,B)。
•推荐常规动态检测肝肾功能、动脉血气和血乳酸水平用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转归(Ⅰ,C)。
•推荐常规检测并动态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包括PT、PTA、APTT、TT、INR、FiB、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Ⅰ,A)。
2例暴发性心肌炎的病情观察和护理体会1. 引言1.1 暴发性心肌炎的定义暴发性心肌炎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急性炎症,病因复杂,病程急骤,多在数小时至数日内发病。
其主要症状包括胸痛、呼吸急促、心悸、乏力、头晕等,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严重后果。
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尤其是在青壮年人群中,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及时了解暴发性心肌炎的定义、病情观察和护理体会,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字数200】1.2 暴发性心肌炎的危害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和管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心功能受损:暴发性心肌炎会导致心肌组织的炎症和细胞损伤,进而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导致心脏收缩力下降,血液循环受阻,严重时可能导致心力衰竭。
2. 心律失常:患有暴发性心肌炎的患者常常会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如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这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甚至诱发严重并发症。
3. 心肌炎后综合征:一些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心肌炎后综合征,表现为疲劳、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暴发性心肌炎的危害不容忽视,患者及家属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就医治疗,并注意预防措施,保持心脏健康。
2. 正文2.1 病情观察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心脏疾病,及时的病情观察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暴发性心肌炎病情观察的内容:1. 定期监测患者的心率和心律,注意是否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特别是突然发生的心悸、心慌等症状。
2. 注意观察患者的胸痛情况,了解疼痛的性质、部位和持续时间,及时评估疼痛程度和可能的诱因。
3. 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发现任何持续的发热情况需要及时处理,以防止感染性心肌炎的发生。
4. 注意患者的呼吸情况,特别是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症状时应及时处理,避免出现急性心力衰竭。
2例暴发性心肌炎的病情观察和护理体会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心脏疾病,通常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这种疾病会导致心肌组织的炎症和损伤,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心功能衰竭甚至突发性死亡。
在临床上,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一旦发生,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护理。
下面,我将结合两例暴发性心肌炎的病情观察和护理体会,分享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处理经验。
病例一:患者是一名35岁的男性,日常工作繁忙,体育运动爱好者。
患者在进行长时间高强度训练后,突然出现胸闷、心悸和气短的症状,伴有头晕、乏力等不适感。
在就诊时,经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心电图检查,患者被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需要住院治疗。
病例二:患者是一名25岁的女性,平时身体健康,没有明显的基础疾病史。
患者在感冒后出现了胸痛、呼吸困难和心悸等症状,到医院就诊时被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
患者的病情急剧恶化,需要进行急救和持续的监测和治疗。
病情观察:在上述两例病例中,患者都表现出了典型的暴发性心肌炎症状,包括胸痛、心悸、气短、乏力等。
患者在心电图检查中也出现了心肌炎症的特征性改变,如ST段抬高、T波倒置等。
在严重的病例中,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的表现,需要进行心脏超声等检查来评估心功能和损害程度。
护理体会:在对暴发性心肌炎患者进行护理时,我们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心功能情况。
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采取休息和药物治疗的方式来降低心肌炎症和促进康复。
而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则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测和支持性治疗,包括心电监护、血压监测、输液支持等。
心肌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遵循特定的生活方式和饮食建议,如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等。
患者的心理护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及时安慰和鼓励患者,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对疾病进行正确的认识和处理。
总结: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在临床护理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包括监测、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指导等方面。
心肌炎的病例分析及治疗经验心肌炎是指心肌发生炎症反应的一类疾病,该疾病的主要病因包括感染、自身免疫和药物等,临床表现多样化。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实际病例,探讨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
病例描述:一位35岁的男性患者,在一周前就诊时主要症状为持续性心悸、胸闷、乏力以及少量的咳嗽和轻度呼吸困难。
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的评估,初步诊断为心肌炎。
进一步的身体检查发现,患者心音弱,并伴有心脏杂音。
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和T波倒置的表现,血液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略为升高。
病例分析:1. 临床特点:- 心悸、胸闷和乏力是心肌炎的常见症状,由于心肌发炎导致心脏功能受损。
- 咳嗽和呼吸困难可能与心室功能减低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有关。
- 心音弱和心脏杂音常见于心肌炎患者,可能是由于心脏肌肉的受损导致心脏无法正常收缩和关闭瓣膜。
- ST段抬高和T波倒置是心电图变化的常见特征,反映了心肌细胞的异常。
- 白细胞计数升高是炎症反应的一种非特异性指标。
2. 治疗经验:- 休息:对心肌炎患者来说,休息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降低心脏负荷,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
- 抗炎治疗:炎症是心肌炎的主要机制之一,因此使用抗炎药物来控制炎症反应是治疗的重要手段。
例如,非甾体抗炎药物可以缓解炎症症状,而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免疫反应。
- 心脏支持治疗:当心肌功能受损较为显著时,可能需要使用心脏支持装置,如人工心脏辅助装置,以维持心脏功能。
- 进一步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如抗生素治疗、心脏康复和药物治疗等。
总结:心肌炎是一种临床表现多样化的疾病,尽管病因复杂,但通过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一疾病。
对于心肌炎患者,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和休息是十分重要的。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深入了解心肌炎的发病机制,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提升心肌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2例暴发性心肌炎的病情观察和护理体会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常常发作突然,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体和心理压力。
在医院工作期间,我曾经接触过两例暴发性心肌炎的患者,他们的病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对这两例患者的观察和护理,我对暴发性心肌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积累了一些护理经验,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与大家分享。
第一例患者是一名30岁的男性,平时身体健康,没有心脏疾病的家族史。
突然出现了胸闷、气促、心悸等症状,到医院就诊时查出患有暴发性心肌炎。
患者进入医院时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心电图显示有明显的ST段抬高,血清肌钙蛋白升高。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首先对患者进行了心脏监测,密切观察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情况,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急情况。
我们还对患者进行了严密的病情观察,定期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指标的变化,以及症状的改善或恶化情况。
在护理上,我们注重对患者心理的关怀,及时与患者交流沟通,帮助他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我们还进行了有效的护理宣教工作,告诉患者有关病情变化的信息,教育他积极配合治疗,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等。
第二例患者是一名40岁的女性,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病史。
患者因突发性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就诊,经检查发现患有暴发性心肌炎。
与上一例患者相似,我们在护理中同样重视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和病情观察,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并做出相应处理。
我们针对患者的病情特点,进行了个性化的护理。
由于患者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基础疾病,我们特别关注她的血压、血糖情况,并及时调整相关治疗方案。
在护理中,我们也加强对患者的症状和治疗方案的宣教工作,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增强治疗的主动性和配合度。
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在护理暴发性心肌炎患者时,我们需要全面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况,加强观察和护理工作,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并通过有效的护理宣教工作,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增强他们配合治疗的意愿和能力。
2例暴发性心肌炎的病情观察和护理体会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
它会导致心脏肌肉组织受损,血液循环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心脏功能衰竭。
在护理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病例,下面就我所经历的两例暴发性心肌炎的病情观察和护理体会做一番分享。
病例一:患者李先生,44岁,因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就诊。
初步检查发现患者心电图异常,并血清标志物明显升高,诊断为急性暴发性心肌炎。
患者入院后,首先进行了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心脏肌肉出现了明显的水肿和炎症。
患者情绪很不稳定,经常焦虑和恐惧,需要护士的耐心安慰和鼓励。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不断监测心电图和血清标志物,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需要进行严格的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保持情绪稳定,遵医嘱按时服药。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发现患者饮食欲望下降,需要护士耐心地进行营养指导,鼓励患者多食用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促进身体康复。
同时患者需要接受心理疏导,我们要倾听患者的心声,帮助他排解压力,建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在患者康复期间,我们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和身体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配合医生进行调整。
同时我们还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的再发。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和病情变化,必要时要及时向医生汇报,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我们还要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的护理,包括饮食、排泄、洗漱等方面的协助,保持环境的整洁和舒适。
通过以上两例病例的护理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了暴发性心肌炎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配合医生进行调整。
同时我们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和康复护理工作,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的再发。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帮助更多的暴发性心肌炎患者早日康复,重返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