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小说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小小说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安徽怀远龙亢中学邵林永小小说作为一种文学艺术性很强的文体,以其深远的立意、精巧的结构、简练的语言而倍受人们的青睐。
它拥有许多能为之奋斗的小小说作家和一个庞大的读者群,因而发展很快。
我也十分热衷于小小说,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就引入了小小说这种文体,以读带写,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下面将谈一谈小小说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欲望。
中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又受客观条件所限,阅读范围较窄。
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平时可供阅读的只有使他们觉得枯燥乏味的课本。
而且,写作文也是一件令中学生特别厌烦的作业。
我在作文教学中引入了小小说这种文学体裁,通过课堂朗读、课外印发的方式,使许多优秀的小小说能被学生所接触。
实际效果显示,这种方式是有效的。
小小说以其奇特的立意、完整曲折的情节和出人意料的结局赢得了学生的喜爱。
当我在作文课堂上向学生朗读那一篇篇语言优美、内涵深刻的小小说时,我留心观察了一下,整个教室是出奇得安静,即使是平时听课好开小差的同学,也竖起耳朵在用心倾听。
看着他们那种痴迷的神态,我的内心也感到非常欣慰。
郭沫若曾说:“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
”学生首先对小小说有了兴趣,教师再加以言语鼓励,他们便有了写作的欲望,那么,对写作文自然也就有了动力。
一个学期后,学生就发生了由厌烦作文到喜爱作文、由写不出好作文到能写出有一定思想内涵的作文的变化。
这样,一方面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方面开发了语文资源,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的大语文观念,使他们认识到语文的广博性。
二、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增强对生活的感悟。
艺术源于生活。
小小说的作者为社会各界人士,写作素材较为生活化,大都取材于身边的生活,一个巧妙的小故事、人生性格的一个侧面、一个印象、一种意境、一种情趣、一个幻想、一幅生活场景、一段独具特色的对话……都可成为小小说的题材。
因而,小小说就有取材广泛而又具有时代气息的特点。
小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小说的应用可谓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具有丰富多样的故事情节和生动形象的人物形象,能够为学生提供全新的思考空间,使他们在阅读中培养情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阅读引导、情感体验和写作训练三个方面,探讨小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阅读引导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可以作为学生阅读的引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选取精心编选的小说,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通过对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并感知作品的艺术价值。
同时,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并且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二、情感体验小说作为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主题鲜明、情感丰富的小说,通过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思考和感悟,引导学生对于生活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通过情感体验,学生的情感丰富性和情感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写作训练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可以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素材和范例。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故事情节和情感表达,进行作文的写作训练。
通过模仿和创作,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在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小说中的素材,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
总结起来,小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阅读引导、情感体验和写作训练,学生可以在小说中获得文学鉴赏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合理引导学生阅读小说,并通过小说的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对于文学和生活的深刻思考,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小说教学一、引言小说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它以其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吸引着广大中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小说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既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如何有效地开展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小说教学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本文将从小说教学的意义、方法和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够对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以期能够更好地开展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小说教学。
二、小说教学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小说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它的语言生动、精细,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通过对小说的阅读,学生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语言和表达方式,锻炼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设置、环境描写等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2. 促进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小说是文学的一种,它具有文学作品的一切特征和价值。
通过对小说的阅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深意,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3. 传承文化,培养情感小说中的情节、人物、事件都是文化的传承与体现,通过对小说的阅读,学生能够了解和传承文化,培养自己的文化情感,同时也能够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情感。
1.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小说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注重情境教学小说教学不仅仅是对文本的解读和讲解,更应该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事件、人物、情节,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注重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小说是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教师在进行小说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构思、想象,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从小说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小学语文中的小说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说阅读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通过阅读小说,学生能够培养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情感的表达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小说作为文学体裁的代表,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首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说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对文字的理解能力。
小说作为一种长篇故事,通常会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以及丰富的人物形象。
通过阅读小说,学生可以逐渐理解并把握其中的细节和主旨,从而提升对文字的理解能力。
他们需要通过阅读理解的方式,分析故事人物的行为动机、故事情节的起伏转折,进而逐渐理解故事的主题和意义。
其次,小说阅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小说中经常涉及到人物的情感变化、思想感情的描绘等。
通过阅读小说,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进而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他们可以通过欣赏故事中的感人情节或者思考人物的感受来理解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将有助于学生培养情感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
此外,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说阅读也能够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阅读小说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故事的开展等进行思考和分析。
他们需要评判主人公的行为是否正确,探究故事中的隐含信息,从而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这样的阅读训练,学生可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分析问题、提炼关键信息并做出合理判断。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说阅读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阅读小说,学生能够培养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情感的表达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中学生微型小说写作教法及意义探讨中学生微型小说写作教法及意义探讨引言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快速发展,微型小说作为一种新型文学表现形式,逐渐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中学生作为学习者,通过微型小说的写作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浅谈关于中学生微型小说写作教法及意义。
一、教法探讨1. 阅读经典微型小说首先,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微型小说给学生阅读,这些经典的微型小说不仅具有精炼的语言表达,而且内容上也是形式多样、题材广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微型小说的结构、情节和人物塑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学生也可以从中获取写作技巧和构思灵感。
2. 练习写作技巧在学生熟悉了微型小说的基本结构和要素后,教师可以搭配写作技巧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比如,写作要求限定字数、以情节驱动、运用意象等。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逐渐提高故事情节的编排能力、语言的准确性和思维的逻辑性。
3. 积极开展创作活动开展创作活动是中学生微型小说写作教法中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微型小说写作比赛、评论文学杂志的投稿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分享会,让学生们相互交流,互相借鉴,共同进步。
意义探讨1. 提高文学素养中学生微型小说写作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通过阅读和写作,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微型小说,开拓学生的文学视野。
同时,学生还可以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艺术之美,加深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2. 丰富学生的社交能力中学生微型小说写作是一种与他人交流的方式。
学生通过创作和分享自己的微型小说,可以与他人交流思想、分享心得。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培养社交技巧,增强与他人的互动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微型小说的写作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学生需要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发现创作的素材。
同时,学生还需要通过想象力来构思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文学教育中的小说写作小说写作是文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说写作,学生可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叙事技巧和创意思维。
本文将探讨小说写作在文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其实施策略。
首先,小说写作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叙事技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小说写作,学生可以学习和掌握丰富的词汇、语法和修辞手法,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叙事技巧。
例如,通过写作不同题材和风格的小说,学生可以学会如何运用语言描绘人物、场景和情节,提升他们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能力。
小说写作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写作效果和文学素养。
其次,小说写作对于学生的创意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升具有深远影响。
通过小说写作,学生可以培养创意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通过创作具有独特视角和创新性的小说,学生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文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小说写作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然而,目前小说写作在文学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部分学生对小说写作的兴趣不足,认为小说写作困难且时间消耗大,缺乏创作的动力和热情。
许多学生在小说写作过程中常常感到困惑和无从下手,影响了他们的创作效果和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学校在小说写作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和资源投入还不够,导致小说写作教育的效果不佳。
部分学校的小说写作课程内容单一、形式单调,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导致小说写作教育的效果有限。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小说写作在文学教育中的实施。
首先,学校应当加强小说写作教育,将其纳入课程体系。
例如,可以开设小说写作课程,通过系统的创作指导和练习,帮助学生提升创作能力和叙事技巧。
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小说创作比赛、小说读书会、小说创作工作坊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小说创作兴趣和热情,提升小说写作教育的效果。
其次,教师应当在小说写作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小说欣赏小说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风情、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甚至拓展学生的文学情操和审美情趣。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小说欣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小说欣赏进行探讨。
一、小说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1.1 小说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小说是一种以文字为载体的文学作品,它有许多类型,如言情小说、武侠小说、推理小说等等。
学生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表达能力等等。
小说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小说中的语言表达是非常丰富的,作者通过细腻的文字描绘、生动的人物形象、鲜明的情节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起到了很好的锻炼作用。
学生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到各种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1.3 小说对学生社会风情的了解小说中很多作品都是以社会为背景的,通过小说可以了解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
小说作为文学作品,其所包含的情感、情节、语言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这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修养都具有很大的帮助。
二、小说欣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2.1 选材广泛,注重引导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内容广泛、富有代表性的小说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小说作品。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小说,可以是经典名著,也可以是当代作品,可以是长篇小说,也可以是中短篇小说。
通过引导学生对不同类型小说的阅读,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2 注重情境营造,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一个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小说的故事情境,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比如通过音乐、影像、情景再现等手段,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论小小说在高考作文训练中的可行性凤台四中邓丽春在高考作文训练中,语文老师大多偏爱对学生进行议论文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其他文体的训练,以至于造成高考作文中议论文一统天下的局面。
这种状况,既不利于学生自身发展,也不利于高考的良性循环。
作为一种新文体的小小说,为什么能在人民群众中生机勃勃地成长,而在高考作文中却步履维艰呢?在这里,笔者想从多方面论述小小说在高考作文训练中的可行性,希望可以改变一下议论文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小小说和社会联系紧密,时尚感强,学生有兴趣。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改变这人们的审美心理,当社会跨入信息时代时,令人眩目的科学技术进步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改变着自然,改变着社会,也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可以说,小小说在某种程度上顺应了这一历史趋势。
在极短的篇章内紧扣时代脉搏,展现事实状况,人生百态。
比如陌上初寒的《女贼》,通过一位女贼,明知身后跟随的是警察,但她仍然去偷,但这次偷的不是别的,而是一颗心,成就了一段爱情。
警与贼本来是互不相融的两种境界,是理性世界中的两个极点,然而在作者的笔下,警察不再是正义的化身,他只是一个人,一个需要感情的人。
这种消解的正义与理性,既适应社会了的需求,又符合学生的口味。
因而它能在学生中流行起来。
还有小小说的题材非常前卫,符合学生“求新”的心态,具有新闻性。
如腾刚的异乡人系列《第一次陪聊》到《第八次陪聊》通过异乡人的不同陪聊经历,反映了当今社会各阶层人的心态。
他们中有寂寞的少妇,有婚外恋,有孤寂年迈的老人等等各色人物,通过及时记实的手法来给人强烈的震撼。
另外像《作家的父亲》(申平),讲述文人之书难于出售而不识字的父亲去给儿子卖书的事情。
《买手机》(跳跳他爸)更具时代性。
文中记述了我丢手机再买手机的经过,反映了现在小偷——狂。
(别人要什么型号,他头偷什么型号)。
《女儿出走》(张小失)讲述现在单身女子的生活以及网络工具的运用,最终女儿回到家中。
这些作品大都是根据事实改篇,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时代感强,学生感兴趣,有利于他们平时阅读,甚至仿写。
浅谈小小说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小小说在作文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欲望,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启发学生多角度构思作文。
【关键词】小小说作文教学作用
小小说作为一种文学艺术性很强的文体,以其深远的立意、精巧的结构、简练的语言而备受人们的青睐。
在作文教学中,积极引入小小说这种文体,以读带写,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一、用小小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欲望
众所周知,中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又受客观条件所限,阅读范围较窄,平时可供阅读的只有使他们觉得枯燥乏味的课本。
而且,写作文也是一件令中学生特别厌烦的作业。
我在作文教学中引入了小小说这种文学体裁,通过课堂朗读、课外印发的方式,使许多优秀的小小说能被学生所接受。
实际效果显示,这种方式是有效的。
小小说以其奇特的立意、完整曲折的情节和出人意料的结局赢得了学生的喜爱。
当我在作文课上向学生朗读那一篇篇语言优美、内涵深刻的小小说时,看着学生那痴迷的神态,我感到很欣慰。
学生首先对小小说有了兴趣,教师再加以言语鼓励,他们便有了写作的欲望,那么,对写作文自然也就有了动力。
一个学期后,学生就发生了由厌烦到喜爱作文、由写不好到能写出有一定思想内涵的作文的变化。
这样,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方面开发了语文资源,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的大语文观,使他们认识到语文的广博性。
二、开阔学生的视野,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增强对生活的感悟
艺术源于生活。
小小说的作者为社会各界人士,写作素材较为生活化,大都取材于身边的生活,一个巧妙的小故事、人生性格的一个侧面、一个印象、一种意境、一种情趣、一个幻想、一幅生活场景、一段独具特色的对话……都可成为小小说的题材。
因而,小小说就有取材广泛而又具有时代气息的特点。
如半月刊《小小说选刊》开辟的栏目就有时代窗口、人世沧桑、心灵漪澜、事态万象、人在旅途、军旅之页、青春之歌、酸甜苦辣、乡野风情等。
把小小说引入中学作文教学中,学生就可以从那一篇篇短小而精悍的文章中了解社会、感悟人生、触碰心灵、慨叹沧桑;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生活画卷,可以使他们拥有一个非常丰富而新颖的材料库。
那么,这也就解决了学生写作中无话可说或题材不新的问题。
读白小易的《客厅里的爆炸》,学生告诉我,他们想到了“瓜田李下”;读修祥明的《庄户孙》,学生告诉我,他们看到了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的农民;读陆颖墨
的《瞄准》,学生告诉我,他们悟到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用心,包括学习;读邵宝健的《继父》,学生告诉我,他们现在才真正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的内涵……
三、启发学生多角度构思作文
近几年,高考和各地的中考在作文命题方面的一个最突出的变化,就是从以前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而改为话题作文。
而话题作文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自主立意。
因而构思是否新颖,也就成了决定学生的作文能否获得高分的一个关键。
用小小说这种体裁对学生进行构思训练,效果颇佳。
先向学生提供一篇例文,如司玉笙的成名作《“书法家”》,说明其构思的巧妙,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然后向学生提供一篇略去结尾的小小说,让他们作多角度构思,给原文续写一个结尾。
“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是小小说的灵魂,似画龙之点睛,下围棋之做眼”,言有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
因而,让学生续写结尾,就可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他们联想与想像的能力,最终写出立意新颖的文章。
我曾以略去结尾的夏荫祖的小小说《钓饵》为例,鼓励学生大胆展开想像,作发散性思维训练,根据这篇小小说所做的暗示,以及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给这篇小小说续写一个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
随之,学生就表现得异常兴奋,情绪高扬,在他们的思维空间内,自由驰骋。
结果,他们所交出的答卷也是异彩纷呈的,充分显示了他们的创造性。
四、提供多种可取的写作技巧
以微知著、以虚显实的小小说,要在如此短小的篇幅里,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叙述完整的情节,展示典型的环境和表达深刻的主题思想,就必须使用一些写作技巧。
如张与弛、动与静、虚与实等艺术手法的合理运用,悬念法、铺垫法、烘云托月法的巧妙使用,联想与想象的合理展开,以及对比、夸张、象征、渲染等手法的恰当使用等,都是构成一篇“好”文章的要素。
一篇之所以被称为“好”的文章,与其所使用的艺术手法有密切关系。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理解艺术手法在写作中所起的作用,并指导学生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这些艺术手法。
而在写作技巧方面可以选用范文就是那一篇篇精彩绝伦的小小说。
总之,把小小说引入中学作文教学中,既是利用课外学习资源、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的一种方式,又能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写作能力。
教师在实际操作中,要注重实践这一环节,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