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1除法 第2课时 搭一搭(一)
- 格式:docx
- 大小:11.64 KB
- 文档页数:3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1除法 第2课时 搭一搭(一)
前置知识
• 加法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
• 数量的加法性质及意义;
• 数量的减法性质及意义;
• 数量的加减混合计算方法。
学习目标
• 掌握搭一搭(一)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
• 理解搭一搭(一)的意义;
• 运用搭一搭(一)进行数量的加减混合计算。
学习重点
• 掌握搭一搭(一)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正确的计算;
• 理解数量的概念,在解题过程中正确运用数量的性质和意义。
学习难点
• 对数量概念的理解和数量性质的应用需要认真学习,并多加练习。
课前预习
1. 仔细阅读教材第二课时的相关内容;
2. 复习加法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理解加法的意义;
3. 复习数量的加法性质及减法性质;
4. 认真思考数量的加减混合计算方法。 操作步骤
1. 搭一搭(一)的基本概念
搭一搭是指:用等分的木条将一堆物品分成若干组,每一组相同数量的物品。用“一组几个”的形式表示。
例如:用12个玻璃球分成3组,每组有4个玻璃球。则表示为“一组4个”。
2. 搭一搭(一)的计算方法
在搭一搭(一)的计算过程中,我们将“一堆物品”分成若干组,每一组有相同数量的物品,利用“一组几个”的形式来计算。
例如:将 12 个苹果分成 4 组,每组有 3 个苹果。则可以表示为:
一组3个 一共4组
2333
2333
2333
2333
其中,横线下方的数字是相同的数量,横线上方的数字表示这一组有几个。
在这个例子中,“一组3个”表示每组都有三个苹果,“一共4组”表示将12个苹果均分为4组。
所以可以得出计算公式为: 将一堆物品分成n组,每组有m个物品,则这一堆物品一共有n×m个。
3. 运用搭一搭(一)进行数量的加减混合计算
搭一搭(一)的计算方法可以用于数量的加减混合计算。通过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方便地进行计算,避免出错。
例如:计算 8+6-2 和 10-4-3:
① 变形法:8+6-2 = 8-2+6 = 6+6 = 12。
② 搭一搭法:将8和6分成两组,每组各4个;然后减去2,即为12。 ③ 搭一搭法:将10分成两组,每组5个;然后减去4和3,即为8。
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2. 思考使用搭一搭进行数量的加减混合计算的实际应用,列举出具体例子。
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搭一搭(一)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以及如何使用搭一搭进行数量的加减混合计算。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理解数量的概念,掌握数量的性质及应用方法。同时,我们也需要多进行练习,熟练掌握搭一搭的计算方法,以便在实际应用中灵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