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运用虚词辨析技巧及精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4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03.3正确使用词语(虚词)教学目标明确考点要求,掌握正确使用词语(虚词)的方法技巧教学重点正确使用词语(虚词)的几种辨析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做题规律教学过程一考点概要虚词在语言中起着“经络”的作用,虽然数量比实词少得多,但使用频率很高。
虚词往往没有实在意义,使用十分灵活。
在高考命题中一般与实词合并命题,更多体现在语病辨析题中,要想准确辨析或使用虚词,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二题点讲解(一)正确使用现代汉语中的虚词“五看”辨析虚词使用正误1.看词性词性不同,虚词的语法功能就不同,只有把握词性,才能准确使用。
例如:“固然”和“诚然”都可充当连词,但“诚然”还可充当副词意思是“实在”。
[例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过分推崇文笔,其实折射出的是一种孱弱的文学观。
文笔差劲不行,但仅仅文笔好,也实在不配自傲。
若沉迷其中,对自己抚词弄句的能耐沾沾自喜,可能耽误自己更上层楼。
退一步说,在随笔里,对文采的推崇应有所节制。
文采若不能与主题、风格水乳交融,只是一种美感噱头,类似汤面上的几根青葱、奶油蛋糕上的几朵花。
A.虽然就算还绝对B.固然即使也充其量C.诚然尽管却或许D.当然如果仍实际上2.看搭配关联词语在使用中有着固定的搭配关系,一般不能混用。
在辨析虚词时,要结合句中出现的词语,看关联词是否搭配出现,是否构成了固定的搭配关系。
一些虚词如有多种搭配关系,就要结合语境来选择。
如:“不但”和“而且”“反而”都能搭配,如果前后分句意思相反,“不但”则只能与“反而”搭配。
常用关联词语如下: (详见课件)[例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众所周知,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体系稳定延续的基本前提。
人类社会的活动受到价值定位的影响,总会对某些生物物种过分偏爱,对另一些生物物种漠然视之,对某些物种厌恶有加,在地球生命体系中并存的生物物种,在人类社会中总会受到各不相同的待遇。
正确使用虚词11、填入下边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适合的一组是()散文精神因它的定向性而成为一种宿命。
它高扬反叛传统的旌旗,以此煽动有为的作者。
①,因为“死亡惯性” ,也称惰性的强盛权力 ,人们老是守在经典的食槽里 ,暗语一瓢饮。
传统不是过往的故事,传统是现时性的。
反传统②同时意味着反时髦。
组成传统次序的东西,很可能有过生机盎然的时候,但是③形成规则,④开始失去生命力。
⑤,作家只需遵奉自己的生命逻辑和思想逻辑。
个体精神的介入,是对于传统和死亡的战胜。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创作⑥称得上是生命的奉献。
①②③④⑤⑥A但是定然假定便于是就B但是必然只需就所以就C但是必然一旦便所以才D所以必定假如就那么才A.AB.BC.CD.D2、填入下边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适合的一组是()我们发现,波及物质时,这个问题很难回答;①波及精神时,这个问题②相同难以回答,③增添了一些特别的困难。
任何看法都来自先前的印象,④我们对精神实体有任何想法,我们必定先对其有一个印象;⑤没法想出以前的印象 ,⑥我们便难以形成看法。
因为,一个印象若非与这个实体近似,怎么能够代表这个实体呢?而依据当前议论中的哲学理论,若是先前的印象不拥有任何这一实体的特殊属性 ,怎么可能与这一实体相像呢?①②③④⑤⑥A而不单也/但是所以B假如就也诚然并且所以C而不单还若是假如那么D假如就还固然但是/A.AB.BC.CD.D3、填入下边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适合的一组是()中华民族有着很强的“寻根意识”。
中国人①走到哪里 ,②不忘掉找寻自己的“根”。
特别是汉族 ,宗族看法根深蒂固,同姓同宗是一种很强的联系纽带。
因为个人③家族的迁徙 ,姓氏人口的分布从发源地渐渐扩散到祖国各地④全世界,⑤人们一直不忘找寻宗脉源流,追求血脉亲情的归属感。
故土不单是先人出生的地方,更是其姓氏发源的地方。
⑥,寻根问祖的过程也是找寻家族文化的过程。
①②③④⑤⑥A/都和或可所以B不论都或甚至但所以C不论也或以致/所以D/也和或但所以A.AB.BC.CD.D4、填入下边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适合的一组是 ( )有的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报热点专业, 原由是能学致使用, ①是一种误会。
正确使用虚词重点难点梳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正确使用虚词。
虚词的考察主要涉及关联词、介词和副词在动态语境中使用情况的判断和分析,偶然也涉及助词的使用,题型或者是选择填空,或者是断定已给出句子中虚词使用的正误,或者是根据提供的语境填入虚词,考察考生的分析才能、理解才能和判断才能。
金题透视例1.〔2021年高考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接起来。
汶川地震,制造了一场极其可怕的灾难,①会让我们经历苦痛,②我们的希望不会沉沦,③会升腾。
④从灾难发生那一刻起,我们都在为那些灾难中的生命祈祷,⑤这场灾难产生如何可怕的破坏力,我们也都有理由相信,随着我们所有人的力量向同一个方向聚集,爱心与力量⑥可以在最快的时间是内传递到灾区。
【解析】此题考察关联词语运用以及语言衔接、连接的才能,才能层级为D 级。
考生在做这类题目时,一方面要注意一些常用关联词的搭配,以及它们表达的逻辑关系;另一方面要掌握文本提供的信息之间是何种逻辑。
解题关键一要理解句意,二要注意语境。
“让我们经历苦痛〞与“我们的希望不会沉沦〞之间,显然是转折关系;“我们的希望不会沉沦〞与“会升腾〞之间是并列关系;而前一个句子与后一个句子之间,又是因果关系,④处可填“因为〞;⑤与后面的“也〞是假设关系,⑥与前面一句的内容构成因果关系。
在分析中明白了这些关系后,就可以选择相应的关联词语去试填,试填后要再读一下,在语感上读起来逻辑明晰,语意明白,句子通顺即可。
【答案例如】虽然……但是……而……因为……即使……就……例2.〔2021年高考全国卷Ⅰ〕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词语,有的必须删去,有的不能删去。
请把它们找出来,将序号分别写在横线上。
夏天到了,人们喜欢吃一些生冷的①食品,外出就餐的②频率也③高了,这④都将⑤给肠道传染病的⑥发生埋下了隐患。
某的一项专题调查显示:79%的⑦痢疾患者有过⑧不洁饮食史,他们食用的⑨不洁物多为不干净的⑩熟食,冷荤或者剩米饭等;从饮食地点看,51%的患者曾在外就餐,13%为1〇有野炊经历。
专题04 虚词辨析1.依次填入下面括号内的词语,准确的一项是()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
()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A.哪怕但是因为B.虽说但是所以C.虽说还是因而D.哪怕还是所以【答案】B【详解】第一空和第二空:“他是一辈子苦痛”与“他们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为转折关系,故应用表转折关系的“虽说”与“但是”。
第三空:“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与“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为因果关系,故应用表因果关系的“所以”。
故选B。
2.下列语段括号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卡塔尔这届世界杯足球赛,可以说创造了世界纪录。
()这届世界杯是首次在中东海湾地区举办,首次在北半球冬季举办,是世界杯时隔20年重回亚洲,也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一届世界杯——为办好这届世界杯,卡塔尔已经花费了2290亿美元。
()中国足球队没有入围卡塔尔世界杯令人感到非常(),()在卡塔尔世界杯处处可见中国元素,世界杯遍地中国制造。
A.因此尽管失落但是B.因为虽然遗憾但是C.因此虽然遗憾然而D.因为尽管失落然而【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运用关联词语和近义词的能力。
根据“这届世界杯是首次在中东海湾地区举办,首次在北半球冬季举办”与“为办好这届世界杯,卡塔尔已经花费了2290亿美元”可知,这句话在逻辑上属于因果关系,第一处应为解释原因的因果关系,只能用“因为”而不能用“因此”;根据“中国足球队没有入围卡塔尔世界杯”“在卡塔尔世界杯处处可见中国元素”可知,第二处和第四处是转折关系,要用“虽然……但是……”,而不能用“尽管”;根据“中国足球队没有入围卡塔尔世界杯”可知,这里用“遗憾”更符合上下文情境。
故选B。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饮食之味,酸甜苦辣皆备,人生之味亦如此。
品味过人生百态,__________能在时光荏苒中__________出思想的真金。
高考语文知识点之怎么正确使用虚词练习题你正在浏览高考语文知识点之怎么正确使用虚词练习题,高考语文知识点之怎么正确使用虚词练习题仅供你参考学习之用,任何作业请你务必亲自动手动脑。
请理解此处提供的高考语文知识点之怎么正确使用虚词练习题之良苦用心,同时也请理智地对待高考语文知识点之怎么正确使用虚词练习题和写好作业。
[] “正确使用词语———虚词”历年高考都是常考点,能力层级为D,。
如:1996年考查“况且、何况、而且”三个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1997年是对“反而、无论、未尝”的使用正误判断;1998年考查“虽然、而、却、即使”;1999年考查“再、但、得以、进而”;2000年考查助词“的”;2001年春季考查“或、就、与、被”的恰当使用;而2002年的“一再”和“再三”、“稍微”和“多少”、“常常”和“往往”三组副词,考查对具有相近意义的副词的正确理解和恰当运用;2003年考查“不仅是———而且是”和“不是———而是”的选用。
高考虚词考查核心是“灵活使用”。
因而对于虚词、关联词语的运用能力,只能是通过增强语感,有意识地体味一些常见虚词在句中的作用来提高。
在做题时要注意分清它们间的细微差别,结合语境之间及句子内部关系,再注意词与词间的配套搭配,这类题就容易做了。
一、明确虚词位置虚词位置恰当,句意就准确鲜明,否则,就会句意不明,甚至会改变句子原意。
一般来说,副词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前,介词一般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连词虽然不和任何句子成分,但由于表意的需要,其位置有时在主语之前,有时却在主语之后,不能随意挪动,不然就会影响文意的表达。
如“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想了一会儿,接着在地图上飞快地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仔细地再看了一阵”,其中最明显的错误是不应用“再”,而应用“又”。
但这个虚词的位置也不当,应将“又”放在“然后”一词之后,才能正确地表意。
此外,在复句中,如果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关联词可放在主语的后边;如果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那么,关联词语的位置都应放在主语之前。
虚词的使用和例析1.考查虚词的两种题型:(1)辨析句子中虚词使用的正误;(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1)辨析句子中虚词使用的正误。
如1997年高考题: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由于改编者没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任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地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
B 晚会上,广播艺术团的演员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辛勤劳动的环卫工人,他们的节目,无论从创作到演出,都受到群众的称赞。
C 这个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日益严重,许多人认为,采取货车在规定时间内不准进入城区的措施,未尝不是一个缓解矛盾的办法。
D 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对种种不爱惜人民币的错误做法,以及随意将人民币放大后销售的违法行为,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如1998年高考题:依次填入下列一段句子横线中的关联词,恰当的一组是()小说家应尽可能地把人物对话写的流利自然,生动活泼,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
讲故事或作报告,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不写稿子,应像一篇文章。
A 虽然而却即使也B 尽管可是而虽然但C 尽管而却虽然但D 虽然相反可即使也2.常见虚词错误有三种(1)重复使用;如“为了优化高职生源结构,促进高职改革和发展,并且也是为了盘活中职,打通中职通向高职的渠道,我市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2)滥用虚词,“面对千疮百孔的祖国河山,所以无数仁人志士忧心如焚,千方百计地探寻着救国之路。
”(3)故意混淆关系,如“祖国未来的路极不平坦,我们只要抓住好每一次机遇,就能去迎接每一次挑战,就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3.虚词辨析(1)从词性的角度辨析。
如“固然”和“诚然”,前者只能作转折连词,后者除有同样的性质、功能外,还可以作副词,如“他诚然是一名优秀的小品演员。
”“诚然,你的意见是对的。
”“你的意见固然不错,但现在情况紧急,已经容不得等待了。
”[练习1]辨析下列画线的虚词,区别它们的用法。
1、下边一段文字假如加上一些虚词正确使用虚词2,表达成效会更好。
请将下边的虚词插入文中适合的地方。
插入后 ,将紧接虚词后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一部词典 ,质量上乘的名牌词典,也不可以一劳久逸、千篇一律 ,它就会退化落后。
《新华词典》能够长久受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原由就在于它能与时俱进,不停追踪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语言生活的变化实时订正,千锤百炼。
这部在社会上有宽泛影响的品牌词典加以订正,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学术工作,要有正确的订正原则和科学的订正方法。
第11 版订正组确立了“保持特点,贯彻规范 ,跟进时代 ,系统安妥”的十六字原则。
①对 _______________②即便是 _______________③不然 _______________④为此 _______________2、请在下边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适合的虚词,使整段文字语意连接,逻辑严实 ,有条有理。
近 10 年来 ,我国创意家产有了可喜发展 ,① __________ 北京、上海等地的创意家产发展形成了优秀势头。
② __________ 从整体上看 ,我国创意家产发展还很不够。
有人提出,我国实质上③__________ 世界工厂,④__________ 一个特别巨大的世界车间,⑤__________我们缺乏自主品牌和中心技术,缺乏有影响的创意设计。
⑥__________ 没有新创意,没有新技术,就只好居于全世界价值链低端 ,赚些加工装置的辛苦钱。
3、下边一段文字假如加上一些虚词 ,表达成效会更好。
为此 ,请将下边的虚词插入文中适合的地方 ,并将紧接在虚词以后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一个人保持内心的纯净,才能成为除去谣言的“智者”。
谣言在传达过程中碰到“智者”,常常经不起认真斟酌。
“智者”听到谣言后的反响是运用独立思想进行理性判断,得出结论 ,其实不会轻易相信谣言。
每个人都能将谣言封杀在自己的“嘴”中 ,那些不切实 .不客观的信息的流传速度就会减缓 ,停止。
高考语文专项练习:正确使用虚词(含答案)课案2 正确使用虚词随堂演练1.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我们进行了合理的分工, 建立了岗位责任制。
(2)由于这些条件的吸引, 收费惊人,许多家长依然趋之若鹜。
(3)与会的很多国家认为,严厉打击国际恐怖活动无可厚非,但草木皆兵,随意扩大战争范围,则轻率。
A.从而不管失之B.进而尽管有失C.进而尽管失之D.从而不管有失解析:C “进而”,继续往前,进一步。
“从而”,连词,上文表原因、方法等,下文表结果、目的等。
“尽管”,连词,前句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反接上文。
“不管”,连词,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后面常有“都”等副词与它呼应。
“失之”与贬义词相关,“有失”常与中性词或褒义词搭配。
2.下面各句中介词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A.从这个故事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B.学生在这次期中考试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看到思想教育工作薄弱所造成的严重影响。
C.客场作战的广东队在伤停补时阶段,抓住对方的一个失误头球建功,进而以1∶0艰难战胜对手。
D.今年要把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切实抓好。
解析:D A项“从……里”使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这两个字;B项应在句首加上“从”;C项进球与赢得比赛不应是递进关系,“进而”改为“从而”。
3.下列加点的连词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小说,无论是选材和.主题,都极具匠心。
B.不久,小王和小李及其..几个朋友也被叫了去。
C.怎么?你到现在还没有决定去或者..不去?D.河南是小麦、棉花以及..玉米、高粱等农作物的重要产区之一。
解析:D A项“和”应改为“或”“还是”,因为“和”所表示的是并列关系,而A句所提供的是一种选择关系,选择关系的连词与“无论”搭配使用,表示普遍性;B项“及其”应改为“及”,因为“及”连接的是名词或名词短语,它所连接的各项之间通常有主次、轻重、前后之分;C 项“或者”应改为“还是”,因为连词“还是”或“或者”虽然都表示选择,但用法不同。
正确运用虚词精练习题辨析方法指要:关联词语在使用中有着固定的搭配关系,一般不能换用。
在辨析虚词时,结合例句中出现的词语,看清是不是成套出现,是否构成了固定搭配关系。
一些虚词有几种搭配关系,就要结合语境来选择。
比如,“不但”和“而且”、“反而”都能搭配,如果前后分句意思相反,“不但”只能与“反而”搭配。
“无论”只能和表选择的词语“或、还是”等搭配,不能和表并列的词语搭配。
(1)昨天夜里下了一夜的雨,天亮后不但没有停,而且..越下越大。
(“而且”应改为“反而”)(2)现在,无论城市和.农村,都经历着由改革开放所引起的深刻变化。
(“和”应改为“还是”)有些虚词一般单独使用,不和其它词语构成搭配关系。
比如,“进而”、“从而”、“因而”等。
(3)乡党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政策,从而..推动了生产的迅速发展。
(4)下游河床狭窄,因而..河水容易泛滥。
常用成套关联词语有:表并列的“不是…而是…、是…不是…、既(又)…又…”;表选择的“不是…就是…、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表递进的“不但…而且…、尚且…何况…”;表转折的“虽然…但是…、尽管…可是…”;表条件的“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无论…都…、不管…总是…”;表假设的“如果…那么…、即使…也…”;表因果的“因为…所以…、既然…就…”。
常见单独使用的关联词语有:表并列的“同时、同样”,表递进的“并且、况且、进而、甚至”,表转折的“然而、却、只是、不过”,表因果的“因而、从而、因此”等。
关联词语中有些表示的是假设语气,比如,“即使、不管”;有些表示的是既成事实,比如,“虽然、尽管”。
如果辨别不清,就可能出错。
(5)尽管..路途遥远,他还是坚持要去。
(“路途遥远”是事实)(6)不管..路途有多远,我都要去。
(“路途有多远”是假设)关联词语有固定的位置,有的只能用于前一分句,比如,“由于”;有的只能用于后一分句,比如,“却、然而、至于、以致”。
在例句中的位置不对了,就是误用。
(7)他没能参加这次考试,由于..他工龄少了半年。
(“由于”应改为“因为”)(8)至于..我报考师范类院校,是既定方针,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还没做最后决定。
(“至于”表另提一事,用在后分句开头,应改在“哪所”前)为了表达需要,用在前一分句的关联词语会改变位置,用在后一分句,起强调作用。
(9)小说家应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虽然..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
有些虚词用来连接词语或短语,有些虚词用来连接句子,了解了这种用法,辨析时就不会出错。
比如,“又…又…”通常来连接并列的词语,而“既…又…”一般来连接并列的句子。
(10)既.要有周密的计划,又.要有切实的措施。
(11)一个受过高等护理教育的护士,应该又.有理论又.有实践的经验。
其它类似的虚词有:“或”与“或者”,“乃至”与“以至、以致....................”。
有些虚词必须用在表疑问的句子中,如“还是、何况”,用在陈述句中就不合语法。
有些虚词用来表达委婉语气,如“与其、不过”,有些用来表达强调语气,如“宁可”。
分辨不清就会误用。
(12)去电影院,或者..去滑冰场?他一时拿不定主意。
(“或者”只能用于陈述语气,应改为“还是”。
)有些关联词语在使用时可以用标点符号与分句隔开,比如,“因此、其实、确实、相反...........”。
借助这一点,对辨析虚词也有帮助。
(13)知识的海洋是无穷无尽的,因而..,学习是无止境的。
(“因而、所以”不能用标点与分句隔开,应改为“因此”,“所以”加语气词后可用标点与分句隔开。
)(14)所以..呀,要不然我怎么这样说呢?(15)他不但没被困难吓到,相反..地,战斗意志越来越坚强了。
一般情况下,前后分句主语相同,虚词用在主语后;前后分句主语不同,虚词用在主语前。
(16)我不仅..不认识他,我奶奶也不认识他。
(主语不同,“不仅”应放在“我”之前)同类的虚词还有:因为、除了、不但........等有些虚词使用随意,属日常口语,不能用于书面语色彩浓重的句子中。
而一些文言虚词就要用于书面语中。
(17)咱们去散散步吧,或者..就去看电影,别总这么闲坐着。
(“或者”应改为用于口语的“要么”)同类的虚词还有:要是、别说、就是、哪怕...........等(18)21世纪要求人们都要有比较强的自立能力和判断能力,惟其..如此,所以要使人们学会生存。
(“惟其”是文言虚词,表因果,与“正因为”相近)如果不能正确辨别介词(主要是“对、对于”)引出的对象是主体还是客体,就容易导致主客体颠倒,误用虚词。
(19)他的深情厚意,对.我来说,一直是牢记在心的。
(应改为“对他的深情厚意,我一直是牢记在心的”。
)有些虚词兼有两种词性,象“和、与、跟、同”........,既是连词又是介词,这就要结合语境认真辨析。
(20)在中国和.与中国签署协议的37个成员国都将双边协议文本提交WTO 秘书处后,WTO中国工作组才会组织135个成员国投票。
(“和”是连词,“与”是介词)有些虚词还常被当作实词,主要是副词误用做动词或形容词。
也有虚词混用的。
(21)他犯这样大的错误,今天看来,决不是偶尔..的。
(“偶尔”是副词,应改为形容词“偶然”)其它如:忽然(副词)——突然(形容词)、剧烈(副词)——激烈(形容词)、必须(副词)——必需(形容词)、未免(副词)——难免(动词)、特别(副词)——甚至(连词)强化练习:1. 依次填入下文中四个标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一个受过高等护理教育的护士,应该①有理论②有实践经验。
这实践经验,③仅仅只能打针、发药、插管、看心电图、会心脏监测,④要会使用人工呼吸机或体外循环机等比较复杂技术操作。
A. 既又不但而且C.既也不是而B.不仅而且不是而是D.又又不还2.选择正确的一项填空:()其实,就是在封建时代,有识之士__(A对于;B关于)官民关系也曾作过显示着进步意义的阐述,有的还付诸了行动。
3.选出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A关于这件事情的具体情况,我知道的很少。
B大明江山虽然那时已岌岌可危,但全国上下可用之兵仍不下百万。
C无论她怎样诉说哀求,都无法让心如铁石的老板生出丝毫怜悯之心。
D通过无数科学家苦苦探索、努力,终于使我国成了世界第三个“成功载人航天”的国家。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想了一会儿,接着在地图上飞快地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仔细地再.看了一阵。
B.“五四”时期现代诗人心目中“理想的完美的中国”,在国家观念上尽管..包括了但又“超越了社稷和民族”。
C.再就业工作是就业工作的一部分,虽然作为重点应该侧重抓,但它毕竟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得以..解决。
D.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5.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这么一条小船。
②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陷。
③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包装也精美了,因此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
A.况且何况而且B.况且而且况且C.何况而且何况D.何况况且而且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中美关系动荡,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②他比你只是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
③这几天我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
A.一再多少往往B.再三多少常常C.一再稍微常常D.再三稍微往往7.下列各句方括前中,必须加“的”字的一组是()①为了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当地经济[ ]发展,国家将在西部地区新建十大工程。
②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一共发现28颗行星,它们[ ]存在是通过间接渠道推断出来的。
③风险投资的注入可以使你[ ] 钱袋立即充盈,有实力去市场上拼搏厮杀,谋求新的发展。
④他有“乒乓黑马”之称,具备直拍选手可快、灵、狠的特点,是欧亚高手取胜[ ]最大障碍。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8.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虚词,恰当的一项是()①人家的进度就要超过咱们了,咱们得加油干呐。
②情况很复杂,你不了解一下就大发议论,太主观了。
③李伟思维敏捷,李黎的思维敏捷。
A.马上未免更加B.马上不免更加C.立刻不免越发D.立刻未免越发9.在下列各句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农村改革以前,这个地方非但没有水浇地,吃的水都得到几十里以外去挑。
②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从前一些神话中的幻想都可能成为现实。
③他没有从上次的错误中接受教训,这次又犯了更严重的错误。
A.以至甚至以致B.以至以致甚至C.甚至以至以致D.以致甚至以致10.下列各句中的“从而..”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些文明成就积淀在文化中,又通过教育传授给新一代,从而..使新一代获得比前代更高的新的起点。
B.我们在对某些教育政策作了一定的分析之后,从而..思考教育的深层次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C.国家女排以三比二击败了南美劲旅,从而..获得七战七胜的成绩。
D.现在国有资产中既有国家直接投资形成部分,又有地方,部门投资形成的部分,从而...使现有国有资产的划分出现了很大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