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接头技术交底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3
一、交底内容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煤矿安全规程》、《井下电缆施工安全技术规范》等相关安全法规和操作规程。
(2)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3)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1)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绝缘鞋等。
(2)电缆敷设过程中,注意保持电缆平直,避免弯曲、扭转。
(3)电缆敷设时,施工人员应站在电缆上方,确保电缆安全敷设。
(4)电缆敷设过程中,如遇电缆接头,必须确保接头连接牢固,防止因接头松动导致电缆损坏。
(5)电缆敷设过程中,应避免电缆与金属物体接触,以防发生短路。
(6)电缆敷设完成后,应对电缆进行绝缘测试,确保电缆绝缘性能良好。
(7)施工过程中,如遇电缆故障,应立即停止施工,查找故障原因,并及时处理。
3.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1)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2)施工区域设置围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3)施工过程中,如遇恶劣天气,应立即停止施工,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4)施工区域配备灭火器材,以备不时之需。
4. 施工结束后的工作(1)施工结束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无安全隐患。
(2)对施工人员进行总结,总结施工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3)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记录整理归档,以备查阅。
二、交底要求1. 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听取安全技术交底,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2. 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安全。
3. 施工人员应相互监督,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共同维护施工安全。
4.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5. 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三、交底时间本安全技术交底于XXXX年XX月XX日进行,施工人员应在交底后立即投入施工。
四、交底人交底人:XXX(施工单位负责人)五、接受交底人接受交底人:XXX(施工人员)六、备注本安全技术交底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土方工程(1)本工程的挖深在5米,考虑土层的土质情况,本次施工采取大放坡的形式进行开挖,开挖时放坡系数按照1:0.5进行施工,并进行基槽检测。
(2)基坑开挖进行,安排1台W-200反铲挖掘机,配合5辆自卸汽车,基槽开挖至基底以上300mm。
最后一步土方开挖时配备壮工清槽修坡,将土送至挖土机回转半径内,做到活完底清一次交成品。
严格按照土方的要求坡度开挖,基坑开挖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果发生超挖,须争得设计同意后,方可处理。
2.混凝土施工2.1 混凝土管井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管井土方开挖→钎探→清槽(50mm)→验槽→垫层施工→底板钢筋绑扎→墙体钢筋绑扎→底板及导墙模板支设→底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墙体钢筋绑扎→墙体模板支设→墙体混凝土浇注→墙体模板拆除→顶板模板支设→顶板钢筋绑扎→顶板混凝土浇注→防水保护层施工→回填土施工→竣工验收2.2管井测量放线2.2.1混凝土管井主体结构的测量工作可具体分为四个阶段:1)素混凝土垫层面高程控制;2)管井轴线定位,底板面高程控制;3)管井墙定位;4)顶板放样定位,顶板面高程控制。
2.2.2各阶段测量工作主要为轴线的定位,板标高的控制及各种预留洞、预埋件的定位。
测量工作分为平面控制、高程控制、垂直度控制:1)平面控制:在沟槽周边设置永久控制线,再根据控制线在沟槽边上设置施工控制网络,控制网与控制线之间要经常校核。
2)高程控制:根据规划局提供的城市水准点引进标高到场地内的基准控制点,再根据基点标高在围护上、垫层面和预留插筋上设置施工所需的标高控制点。
3)垂直度控制:用吊线坠法进行竖向测量,或用经纬仪投测法。
2.3地基钎探作业条件1)基土已挖至距井底15cm~20cm,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长度要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钎孔间距、行距≯1.5m,成梅花型布置,钎杆上要事先划好300mm横线,3)夜间施工时,要保证足够的照明设施,并要合理安排钎探顺序,防止错打或漏打。
技术交底
- 1 -
- 2 -
- 5 -
块,并呈梅花形布置;对于结构拐角及腋角等边角部位应适当增加数量。
顶板钢筋铺放前,应将模板面所有杂物彻底清除,并在模板表面弹好钢筋轴线,依线绑扎。
当顶(4) 板为双层筋时,两层筋之间须加设钢筋马凳。
7.侧墙、顶板外模安装款规定施工。
参照5 浇筑8.侧墙顶板混凝土
一般要求(1)厚与墙体混凝土同强度等级的~50mm墙体1)混凝土浇筑前,应在底板接茬处均匀浇筑一层
30mm 。
混凝土水泥砂浆或减石子500mm 2)墙体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采用插人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每层浇筑厚度不大于。
浇筑过程中产生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2m混凝土,否则应用串筒或溜槽的方法浇筑,防止3)
离析现象。
初凝之前完成,两侧墙体应同步对称浇筑,高混凝土4)墙体分层浇筑时,上一层混凝土应在下一层
300mm。
差不应大于浇筑时呈阶梯形逐层连续浇筑,随浇筑随用平板振捣“混凝土赶浆法”施工。
浇筑采用顶板(2)混凝土。
混凝土200mml00mm器振捣密实,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混凝土浇筑完毕先用木刮杠满刮一遍,再用木抹子搓毛,然后用铁抹子分三遍收光压实,最后一遍收光应在初凝前完成。
- 6 -
- 7 -
- 8 -
注:本表一式四份,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一份。
- 9 -。
CB15附件2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市政总[2023]技交号)协议名称:布吉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EPC+O”(设计采购施工和管养一体化)项目协议编号:7)模板安装质量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查频率检查方法范围点数1 轴线位置基础≤10每段构筑物4用经纬仪测量纵横各计2点墙板、管、拱≤52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刨光模板、钢模≤24 用尺量取较大值不刨光模板≤43 表面平整度刨光模板、钢模≤34 用2m直尺不刨光模板≤54 垂直度墙、板0.1%H且不大于6 2 用垂线或经纬仪检查5 截面尺寸基础+10,—20 3用尺量长、宽、高各计1点墙、板+3,—5 3用尺量长、宽、高各计1点6 中心位置预埋管、件及止水带≤3每件(孔、洞)1用尺量取纵横向偏差较大值6.侧墙、顶板钢筋绑扎(1)墙体钢筋绑扎前,应将预留插筋表面灰浆清理干净,并将插筋校正到位,如有位移时应按1:6坡度进行纠偏。
钢筋绑扎应严格执行设计与施工规范的规定。
(2)墙体双排钢筋的固定:墙体双排钢筋净距通过定位架立筋控制·,架立筋的间距不宜超过l000mm,并成梅花状摆放,架立筋端头不得直接接触模板面。
(3)钢筋保护层的控制:墙体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规定。
钢筋垫块绑扎时,每1中不得少于一块,并呈梅花形布置;对于结构拐角及腋角等边角部位应适当增长数量。
(4)顶板钢筋铺放前,应将模板面所有杂物彻底清除,并在模板表面弹好钢筋轴线,依线绑扎。
顶板为双层筋,两层筋之间须加设钢筋马凳。
7.侧墙顶板混凝土浇筑拆除(1)一般规定1)墙体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采用插人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每层浇筑厚度不大于500mm。
2)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2m,否则应用串筒或溜槽的方法浇筑,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离析现象。
3)墙体分层浇筑时,上一层混凝土应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毕,两侧墙体应同步对称浇筑,。
一、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施工顺序:垫层混凝土→基础混凝土→管顶面以下侧墙混凝土浇筑→流槽→管顶面以上混凝土浇筑→踏步安装→预制混凝土盖板安装→预制混凝土井筒安装→井盖安装。
1、钢筋①钢筋的加工、存放钢筋的加工成型严格按照图纸的尺寸及要求编制钢筋下料单并按其要求加工。
钢筋在加工成型之前进行调直及防锈清理,确保钢筋表面的洁净。
钢筋成型后,挂牌注明所用部位、型号、级别,并分类码放整齐。
成型的钢筋一般暂存在加工厂内;施工中按照施工计划以及施工现场的要求分批运至施工现场,施工现场只能少量地暂存工程急需的成型钢筋。
运至现场的钢筋要码放整齐、挂号标志牌,底部垫方木与地面保持距离。
②绑扎、安装钢筋的现场绑扎及安装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尺寸及要求进行.井室底板钢筋的定位必须弹线。
架立筋:井室底板、顶板架立筋按1000mm间放,以此控制上、下层钢筋间距。
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在模板与钢筋之间设置水泥、砂配比与所浇筑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垫块。
,垫块数量不得小于2块/m2。
绑扎时铺板作业,严禁踩踏绑扎完毕的钢筋.钢筋安装时接头的位置及数量,符合国标验收规范及规定.井室底板及顶板同一截面内接头相互错开,其数量不得大于50%,墙体同一截面内接头必须相互错开,其数量不得大于25%。
2、脚手架检查井施工时,在其周围事先支搭钢管脚手架。
坐落于肥槽上的脚手架用碗扣式钢管系列脚手架系统支搭,采用单排架。
脚手架底部设立杆可调座,支腿下垫50mm大板,大板宽不小于200mm.脚手架内侧距结构墙皮700mm,架宽900mm,其立杆间距900mm,横杆间距1200mm。
支搭时设碗扣式斜杆,脚手架上部设有高度横杆间距600mm,作为护栏。
3、混凝土①浇筑顺序井室混凝土浇筑顺序:垫层混凝土→基础混凝土→侧墙混凝土。
②浇筑方法井室垫层及基础混凝土采用灰溜子下灰浇筑;侧墙及顶板混凝土采用泵车下灰浇筑。
浇筑前进行吹仓工作;在非冬季施工时用清水湿润;在浇筑混凝土时施工队组严格控制下灰速度,不得大于1。
混凝土模块式检查井技术交底书交底单位名称:方兴大道I标项目经理部编号:(2)、砌筑①、直径为900~1500mm圆形检查井适用于钢筋D≤800mm砌筑图列:管径D500,D600,D700,D800对应的检查井直径分别为Φ1100mm,Φ1100mm,Φ1300mm,Φ1500mm。
②、模块砌筑时注意上下对孔错缝,砌筑砂浆(Mb10砌块专用水泥砂浆)饱满,灰浆均匀,铺浆宜使用专用工具均匀铺浆,应避免砂浆落入孔内,井壁应进行勾缝,随砌随勾缝,采用1:2(防水)水泥砂浆;每砌筑五层应修正累计误差。
模块灌芯前应将杂物及落灰清理干净,墙体做必要的支撑加固;混凝土灌注时注意每层每次灌注混凝土不得平齐与砌块表面,必须低于砌块表面以下5cm,同时插入钢筋时也得注意本层植入钢筋必须伸入上层砌块内15cm;灌芯混凝土应分层(300mm~500mm)捣固,不留施工缝,一次灌注高度不大于2m。
捣固时应孔孔连插连振,不可漏振。
顶层模块灌芯应浇至与顶面上沿平齐。
井室高度应确保雨水口连接支管按覆土要求(最高点管顶覆土700mm,坡度1%向检查井)接至井筒。
灌芯混凝土采用商品或自拌混凝土均可,采用自拌混凝土时,必须配置配合比标识牌、计量器具方可施工。
③、直径为900~1500mm包封适用于D≤800施工示意图如下:④、直径为900~1500mm盖板适用于D≤800施工示意图如下:混凝土净保护层为35mm,钢筋放置下层,水平筋在最下面,盖板型号按覆土厚度分为两种:覆土厚度0.9m≤H≤3m;覆土厚度0.4m≤H<0.9m或3m<H≤4m;两种盖板中所使用的钢筋种类有别,具体工程数量表参照图集06MD201-4。
直径为700的也可改为800,钢筋不变,钢筋长度及位置自行调整。
⑤、各圆形检查井流槽示意图:管道连接一般采用管定平接。
流槽高度如下雨水检查井:相同管径的管道连接时,流槽顶与管中心平,不同管径的管道连接时,流槽顶一般以小管径中心平。
管道井安全技术交底
一、管道井简介
管道井是指天然气、石油、化工等行业的重要设施之一,用于存储管道的接头、控制调节、检测等功能,是保障生产安全的主要环节。
二、管道井安全措施
1. 设备维护:要对管道井进行经常性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 应急预案: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应对。
3. 防雷措施:管道井设备周围应配备良好的防雷设施,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
4. 安全培训:应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管道井安全事故处理
1. 发现安全隐患后,应立即停止相关作业。
2. 抢救伤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施救。
3. 报案:在第一时间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以便及时安排处理措施和抢险救灾。
四、管道井安全检查
1. 管道井巡检:应制定管道井巡检制度,对其进行规定频率的巡检,并及时处理问题。
2. 监控设备检查:管道井安全监控设备的维护保养,应组织专门人员进行检查,以确保安全监控设备的良好运行。
以上为管道井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为保障生产安全,有必要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员工安全意识。
弱电人(手)井、线管施工标准要求技术交底资料信号传输与施工综合管路系统是指连接各个智能化系统设备与中心控制室的管路,主要包括室内垂直桥架、水平桥架、线槽、室外管道(主干统一采用波纹管,过路采用镀锌钢管)、检修手/人井等组成。
综合管路的设计以智能化系统的整体规划和设计为依据(主要管路沿电信室外管线走向),使得整个智能化系统达到结构的完整,系统集成、扩充和维护的方便的目的。
智能住宅小区室外弱电线缆的布线设计是智能小区弱电专业工程设计的一个十分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做好是小区室外弱电布线(缆)设计既关系到当前小区智能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也关系到小区今后在智能技术方面能否可持续发展,还关系到室外弱电线缆是否便于维护管理。
另外,室外弱电线缆的敷设费用也会占智能系统总投资的很大一部分,所以,做好智能小区室外弱电工程的设计也将在节约总投资方面具有很大的意义。
智能小区的弱电布线设计是有其很鲜明的特点的,其既不同于工矿企业内的弱电布线设计,又不同于传统的住宅区的弱电布线设计,更不同于市政道路电信管道工程设计,针对其特点进行设计将是十分必要的。
1.人(手)井施工要求小区安防控制室预埋钢管出户管,人(手)井设计在管道分歧点、引上电缆汇接点和建筑物引入点等处。
在交叉路口、道路坡度较大的转折处或主要建筑物附近宜设置人(手)孔。
两手(手)孔间的距离不超过50m o人(手)孔位置应与其他地下管线的检查井相互错开。
2.线敷设要求1电线管内线缆的填充率不超过30%。
2、管线施工单位要求能够根据国家标准,确保电缆铺设的可能性,清除管内毛刺和垃圾,并在管内留有穿线所需的引导钢丝。
3、为了确保穿线顺利,在电线管排放中,施工单位应根据建筑规范在管线分支、连接、转弯处设过线盒。
4、在管线转弯处不能拐死角,转弯半径>10cm05、水平线槽和竖井梯架连接处,及水平线槽和管线各连接处须配以相应规格的分支附件,不能断接,以保证线路路由的弯曲自如以及线路的安全。
技术交底
点
6
中心位
置
预埋管、件及
止水带
≤3
每件
(孔、
洞)
1
用尺量取纵横
向偏差较大值预留洞≤5
注:H为墙的高度(MM)。
6.侧墙、顶板钢筋绑扎
(1)墙体钢筋绑扎前,应将预留插筋表面灰浆清理干净,并将插筋校正到位,如有位移时应按1:6坡度进行纠偏。
钢筋绑扎应严格执行设计与施工规范的要求。
(2)墙体双排钢筋的固定:墙体双排钢筋净距通过定位架立筋控制·,架立筋的间距不宜超过l000m m,并成梅花状摆放,架立筋端头不得直接接触模板面。
(3)钢筋保护层的控制:墙体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垫块绑扎时,每中不得少于一
注:本表一式四份,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