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超俊排序复习导学案
- 格式:docx
- 大小:240.71 KB
- 文档页数:8
浙江省信息技术学选考导学案学考篇模块()VB部分主备人:陈超俊时间:班级:姓名:适用:第二轮复习快速回顾【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顺序、选择、循环三种程序结构的掌握(2)枚举算法和解析算法的掌握(3)常用标准函数的掌握2.过程与方法:(1).用考点的角度去解析三种程序结构的使用(2).以综合的算法题来融合算法和标准函数的使用知识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阅读程序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正确认识程序的实用性,提升学生严谨解决问题的态度。
【学习重点】循环结构的掌握枚举算法的解读【学习难点】1.枚举算法的解读,灵活应用VB的综合知识【课前练习】1.顺序结构主要由VB中的赋值语句来表示,而赋值符号由”“来表示,在程序题里赋值的大量来源应该是输入和语句。
在程序代码的结构里,输入一般靠前,输出一般用VB 编写程序,在文本框Text1 中输入任意字符串s,统计s 中数字字符串的数值和(如输入字符串“ab123dr34fg9de”,则输出166,即123+34+9=166。
),并在Label3 输出结果Sum。
请根据上面题意(加粗部分),完成下面程序填空(1)s=(2)Label3.Caption=Str()2.选择结构主要由VB中的IF语句完成。
如果n为偶数,则flag=True,否则flag=False行IF语句:If n mod 2 = Then flag = True Else块IF语句:If n mod 2 = ThenElse行IF语句必须写在行代码里,行IF语句表示的选择最多有种“可能性”,块IF语句可以写成行代码,块IF语句表示的选择可以有种“可能性”,块IF语句里Then后面必须,请完成下面的IF语句:If n<0成立Then ‘第一种可能x=1( ) n>=0 and n<10( )‘第二种可能x=2( ) n>=10 ( ) n<20 Then‘第三种可能x=3( ) ‘第四种可能x=4( ) ‘IF语句结束3.循环语句For i=1 to 5 step 2s=s+iNext i i=1Do While s=s+i Loop以上语句里i称之为变量,i的初值为,终值为,步长为。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
《排序》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学会将已有的数据按照某种标准进行排序。
2.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对物体进行多方面的研究。
3.意识到排序在科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二、学习过程
1.我们上操之前必须要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排队是怎么排的呢?
使用‘学乐师生’APP录像、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2.塑料薄膜的基本性质
褶皱程度抗拉性能透明度
食品保鲜膜
食品塑料袋
衣物塑料袋
(1)请你写出实验方法和步骤。
(2)实验现象和结论是什么?
3.食品塑料膜、食品保鲜膜、衣物塑料袋三种大小相等的矩形方块,按照哪一
种性能进行排序呢?
4.生活中常见塑料薄膜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5.自选一些物体,按照某一特征,对他们进行排序。
使用‘学乐师生’APP录像、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排序思维训练教案:让思维得到更全面的提升排序思维是一种基本的思考方式,它可以在不同领域带来巨大的价值。
对于学生而言,排序思维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记忆和整理知识;对于职场人士而言,排序思维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做决策。
因此,对于提升学生的排序思维能力,我有必要开展有效的排序思维训练教案。
本文将介绍一种可供教师和家长参考的排序思维训练教案,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逐渐提升他们的排序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本训练教案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三点:1.认知层面:理解排序思维的定义和基本原理,掌握不同排序算法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2.技能层面:掌握使用编程语言实现排序算法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
3.应用层面:能够在实际场景中应用排序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并提升学生对排序思维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训练教案主要包含以下三个部分:1.排序算法介绍介绍常见的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
通过比较不同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稳定性等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每种排序算法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
同时,可以分组进行排序算法代码的实现和比较,从中了解不同排序算法的实现过程和基本思想。
2.排序思维运用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或者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应用排序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让学生按照年龄、身高、成绩等维度,对同一组数据进行排序;或者让学生根据一些条件,对某些文件进行筛选和排序。
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排序思维的应用和效果,提高他们的排序思维能力。
3.编程实践使用编程语言,如Python或Java,实现不同排序算法的代码。
通过编程实践,学生可以加深对排序思维的理解和掌握编程语言的基本知识。
此外,编程实践还可以增加学生的耐性和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本训练教案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法:1.多媒体讲解通过利用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讲解排序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场景。
排列问题各种方法导学案东关高中龙亮【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先独立思考,后看题后分析,必要时合作讨论【学习目标】学会排列问题常见的几种解法【重点难点】排列问题常见的几种解法【自主学习】一.复习旧知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排列的概念、排列数公式二、例题学习1、特殊元素的“优先按排法”。
例1、用0、1、2、3、4这五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的三倍数,其中偶数共有多少?2、相邻问题有“捆绑法”。
对于某几个元素要求相邻的排列问题,可将先相邻的元素“捆绑”起来,作为一个“大”的元素,与其他元素排列,然后再对相邻元素的内部进行排列。
例2、7人站成一排照相,要求甲、乙、丙三人相邻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3、不相邻问题有“插空法”。
对于某几个元素不相邻的排列问题,可先将其他元素排好,然后再将不相邻的元素在已排好的元素之间及两端的空隙间插入即可。
例3、7人站成一排照相,要求甲、乙、丙三人不相邻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4、间接法或淘汰法。
理解题中的要求,把不符合要求的除去,此时应注意既不能多减也不能少减。
例4、5名男生,5名女生排成一行,其中5名男生不排在一起,有几种排法?5、合理分类与准确分步。
解含有约束条件的排列组合问题,应按元素的性质进行分类,事情发生的连续性分步,做到分类标准明确,分步层次清楚,不重不漏。
例5、五人从左到右站成一排,其中甲不站排头,乙不站第二个位置,共有多少种不同站法6“住店法”解决“允许重复排列问题”。
要注意区分两类元素,一类元素是可以重复,另一类元素是不可以重复,把不能重复的元素看作“客”把可以重复的元素看作“店”再利用乘法原理求解的方法称“住店法”例6、七名学生争夺五项冠军,获得冠军的可能性有多少种?7、顺序固定问题有“除法”。
对于某几个元素顺序一定的排列问题,可先将这几个元素与其他元素一同进行排列,然后用总的排列数除以这几个元素的全排列数。
例7、五人排列,甲在乙前面的排法有多少种?8、特征分析法。
研究有约束这种的排列问题要紧扣问题所提供的数字特征、结构特征,进行推理分析求解。
四年级科学科《排序》导学案
班级姓名节次
【学习目标】学会将已有的数据按照某种标准进行排序;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对物体进行多方面的研究。
【重难点预测】知道什么是排序。
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对物体进行多方面的研究。
【学法指导】课前准备文具、字典。
然后认真阅读课本内容,用颜色笔在课本上进行标注。
【合作探究】
1、认识排序。
①江阴大桥 1999年通车全长3071米
②苏通大桥 2008年通车全长7600米
③润扬大桥 2005年通车全长7300米
填一填:按大桥长度(长短)排序()、()、();按大桥通车时间排序()、()、()。
我发现: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根据物体的同一种特征(如:物体的轻重、软硬、厚薄、快慢等)来排列它们,这种活动就是()。
排序是一种常用的整理信息的方法。
2、认识排序的作用和意义。
阅读课本我发现:(排序)可以使原本杂乱的事物一目了然,还可以方便交流和查询,有时候按照一定的规律去排序,还会产生美德享受。
3、排序的方法。
完成课本52至53页内容我发现:排序的第一种方法:根据物体的()来排序。
排序的第二种方法:根据物体的()来排序。
4、字典里用到了哪些特征给汉字排序呢?
【当堂检测】
1、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根据物体的()(如物体的轻重、软硬、厚薄、运动快慢等)来排列它们,这种活动就是()。
2、排序的方法有()、()。
二、想一想做团体操表演时,我们是按什么特征来排队的?
自评:组评:师评:。
《写作__说明的顺序》导学案一、导入在写作中,说明文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一种文体。
无论是进修生活中的实验报告、说明书,还是工作中的操作指南、技术说明,都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在写说明文时,合理的顺序安排是至关重要的。
本导学案将指挥大家深入探讨写作说明文时的顺序安排。
二、进修目标1. 了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写作说明文的基本顺序;3. 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说明文的顺序。
三、进修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说明文是一种以阐明事物性质、特点、原理、用途等为主要目标的文体,它注重客观、准确、清晰、简练的文字表达。
说明文通常包括对事物的描述、分析、诠释和评判。
2. 写作说明文的基本顺序(1) 引入:简要介绍所要说明的事物,引起读者兴趣;(2) 定义:明确说明事物的名称、性质、特点等基本信息;(3) 分类:将事物进行分类,便于读者理解;(4) 构造:对事物的结构、原理、作用等进行详细说明;(5) 应用:介绍事物的具体应用方法或步骤;(6) 注意事项:提醒读者在应用事物时需要注意的事项;(7) 结语:总结全文内容,强调事物的重要性或特点。
四、进修方法1. 阅读范例:阅读一些优秀的说明文范例,分析其顺序安排和表达方式;2. 练习写作:尝试按照规定的顺序写一篇说明文,加深对顺序安排的理解。
五、教室练习根据以下内容,按照正确的顺序写一篇关于“如何应用微波炉”的说明文:(1) 引入:微波炉是一种方便快捷的厨房电器,被广泛应用于食物加热和烹饪;(2) 定义:微波炉是一种利用微波辐射加热食物的电器设备;(3) 构造:微波炉由外壳、控制面板、转盘等部件组成;(4) 应用:打开微波炉门,放入食物,设置加热时间和功率,按启动按钮开始加热;(5) 注意事项:应用微波炉时要注意食物的包装是否适合、加热时间的掌握等;(6) 结语:微波炉的应用简便快捷,但也需要注意安全和食物的加热均匀性。
六、拓展延伸1. 请根据自己熟悉的事物,尝试撰写一篇说明文,并注意顺序安排;2. 阅读一些实用的说明书或操作指南,分析其顺序安排和表达方式,提升写作水平。
《排序》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排序算法的基本观点和应用途景;
2. 掌握常见的排序算法及其时间复杂度;
3. 能够编写和实现常见的排序算法。
二、导学内容
1. 排序算法的定义和分类;
2. 常见的排序算法及其原理;
3. 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4. 排序算法的应用途景。
三、导学步骤
1. 导入:通过举例引入排序算法的观点,如对一组数字进行升序排列;
2. 进修:讲解常见的排序算法,包括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等;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编写和实现排序算法的练习;
4. 总结:总结各种排序算法的特点和时间复杂度,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四、导学材料
1. PPT:介绍排序算法的基本观点和分类;
2. 代码示例:展示各种排序算法的实摩登码;
3. 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排序算法的实际练习。
五、导学反馈
1. 学生通过编写和实现排序算法的练习来检验自己的掌握水平;
2. 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和疑惑,老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排序算法的理解和应用经验。
六、导学延伸
1. 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更复杂的排序算法,如归并排序、堆排序等;
2. 学生可以尝试应用排序算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对大量数据进行排序。
七、导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掌握了排序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能够编写和实现常见的排序算法,为以后的算法进修和实践打下基础。
希望学生在以后的进修和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排序算法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和算法水平。
语句排序题专题复习学案语句排序题是考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形式。
语句排序排得好,不仅说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强,还能说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强。
解答它有一定的技巧,我们现在作一点简单的分析,以供同学们参考。
一、排除法排除法就是先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填,把最明显的答案选择了之后,剩下的答案就是剩下的空了。
例1.(2007年贵州铜仁)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骤雨一样,_________;旋风一样,_________;乱蛙一样,_________;火花一样,_________;斗虎一样,_________。
①是强健的风姿②是飞扬的流苏③是蹦跳的脚步④是急促的鼓点⑤是闪射的瞳仁A.④②③⑤①B.③⑤④②①C.④①③②⑤D.③①④⑤②指点迷津:这题是《安塞腰鼓》中的语段,所要填的内容与题目中的内容构成一个分句。
乍一看“骤雨”一项,很难找到与它对应的答案,我们可以先用最明显的答案去填,如“乱蛙”与“蹦跳的脚步”相对,“火花”与“闪射的瞳仁”相对,“旋风”与“飞扬的流苏”相对,“斗虎”与“强健的风姿”(自古就有“龙从云,虎从风”的说法)相对,最后用排除法就只剩下“骤雨”与“鼓点”的对应了,所以这题应选A项。
二、对应法这种题所采用的语段一般都是在上句与下句或上半句与下半句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我们只要抓住它们的对应关系就可以解答这种题了。
例2.(2007年山东滕州市)给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
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__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__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_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____________。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②把芬芳献给他人③以苦心孕育未来④以宽阔拥抱生活A.②①④③B.④②③①C.③②④①D.①④③②指点迷津:这里的叶、花、子、藕都有与之对应的精神品质:叶——宽阔,花——芬芳,子——孕育未来,藕——寂寞地呆在泥土里。
排列组合复习课导学案排列组合复习课导学案编制:迟德龙⼀、学习⽬标:1.进⼀步理解和应⽤分步计数原理和分类计数原理。
2.掌握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常⽤策略;能运⽤解题策略解决简单的综合应⽤题。
提⾼学⽣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3.学会应⽤数学思想和⽅法解决排列组合问题. ⼆、知识梳理: 1、加法原理1.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完成⼀件事,有n 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1m 种不同的⽅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m 种不同的⽅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n m 种不同的⽅法,不同的⽅法. 2、乘法原理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完成⼀件事,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1步有1m 种不同的⽅法,做第2步有m 种不同的⽅法,…,做第n 步有n m 3.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区别分类计数原理⽅法相互独⽴,任何⼀种⽅法都可以独⽴地完成这件事。
分步计数原理各步相互依存,每步中的⽅法完成事件的⼀个阶段,不能完成整个事件. 4、排列数的计算5、组合数的计算6、组合数的性质7、常见的⽅法:(1)特殊元素、特殊位置优先考虑(2)捆绑法(3)插孔法(4)间接法(5)挡板法(6)先选后排(7)平均分租(8)定序问题⽤除法(9)整体分类局部分步(10)列举法(11)先分组再排列 8、常见题型(1)站排问题(2)分配问题(3)数字问题(4)涂⾊问题(5)⼏何问题9、解决排列组合综合性问题的⼀般过程如下: (1).认真审题弄清要做什么事(2).怎样做才能完成所要做的事,即采取分步还是分类,或是分步与分类同时进⾏,确定分多少步及多少类。
(3).确定每⼀步或每⼀类是排列问题(有序)还是组合(⽆序)问题,元素总数是多少及取出多少个元素.(4).解决排列组合综合性问题,往往类与步交叉,因此必须掌握⼀些常⽤的解题策略三、基础训练1、7名学⽣站成⼀排,4男3⼥(1)甲不站在排头(2)甲⼄两⼈必须相邻(3)甲⼄两⼈不能相邻(4)甲不站在排头⼄不站在排尾(5)甲必须站在⼄的左边(6)甲⼄丙三⼈的顺序⼀定(7)⼥⽣相邻(8)男⽣相邻(9)⼥⽣不相邻(10)男⽣不相邻(11)男⽣和⼥⽣相间⽽站(12)恰有两名⼥⽣相邻四、例题精选:⼀.特殊元素和特殊位置优先策略例1.由0,1,2,3,4,5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五位奇数.练习题:7种不同的花种在排成⼀列的花盆⾥,若两种葵花不种在中间,也不种在两端的花盆⾥,问有多少不同的种法?⼆.相邻元素捆绑策略例2. 7⼈站成⼀排 ,其中甲⼄相邻且丙丁相邻, 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练习题:某⼈射击8枪,命中4枪,4枪命中恰好有3枪连在⼀起的情形的不同种数为 20三.不相邻问题插空策略例3.⼀个晚会的节⽬有4个舞蹈,2个相声,3个独唱,舞蹈节⽬不能连续出场,则节⽬的出场顺序有多少种?练习题:某班新年联欢会原定的5个节⽬已排成节⽬单,开演前⼜增加了两个新节⽬.如果将这两个新节⽬插⼊原节⽬单中,且两个新节⽬不相邻,那么不同插法的种数为 30四.定序问题倍缩空位插⼊策略例4.7⼈排队,其中甲⼄丙3⼈顺序⼀定共有多少不同的排法练习题:10⼈⾝⾼各不相等,排成前后排,每排5⼈,要求从左⾄右⾝⾼逐渐增加,共有多少排法?五.重排问题求幂策略例5.把6名实习⽣分配到7个车间实习,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练习题:1.某班新年联欢会原定的5个节⽬已排成节⽬单,开演前⼜增加了两个新节⽬.如果将这两个节⽬插⼊原节⽬单中,那么不同插法的种数为 422. 某8层⼤楼⼀楼电梯上来8名乘客⼈,他们到各⾃的⼀层下电梯,下电梯的⽅法87六.多排问题直排策略例6.8⼈排成前后两排,每排4⼈,其中甲⼄在前排,丙在后排,共有多少排法练习题:有两排座位,前排11个座位,后排12个座位,现安排2⼈就座规定前排中间的3个座位不能坐,并且这2⼈不左右相邻,那么不同排法的种数是七.排列组合混合问题先选后排策略例7.有5个不同的⼩球,装⼊4个不同的盒内,每盒⾄少装⼀个球,共有多少不同的装法.练习题:⼀个班有6名战⼠,其中正副班长各1⼈现从中选4⼈完成四种不同的任务,每⼈完成⼀种任务,且正副班长有且只有1⼈参加,则不同的选法有种⼋.⼩集团问题先整体后局部策略例8.⽤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其中恰有两个偶数夹1,5在两个奇数之间,这样的五位数有多少个?练习题:1.计划展出10幅不同的画,其中1幅⽔彩画,4幅油画,5幅国画, 排成⼀⾏陈列,要求同⼀品种的必须连在⼀起,并且⽔彩画不在两端,那么共有陈列⽅式的种数为2. 5男⽣和5⼥⽣站成⼀排照像,男⽣相邻,⼥⽣也相邻的排法有种九.元素相同问题隔板策略例9.有10个运动员名额,分给7个班,每班⾄少⼀个,有多少种分配⽅案?练习题:1.10个相同的球装5个盒中,每盒⾄少⼀有多少装法?49C2 .100x y z w+++=求这个⽅程组的⾃然数解的组数3103C⼗.正难则反总体淘汰策略例10.从0,1,2,3,4,5,6,7,8,9这⼗个数字中取出三个数,使其和为不⼩于10的偶数,不同的取法有多少种?练习题:我们班⾥有43位同学,从中任抽5⼈,正、副班长、团⽀部书记⾄少有⼀⼈在内的抽法有多少种?⼗⼀.平均分组问题除法策略例11 6本不同的书平均分成3堆,每堆2本共有多少分法?练习题:1 将13个球队分成3组,⼀组5个队,其它两组4个队, 有多少分法?()2.10名学⽣分成3组,其中⼀组4⼈, 另两组3⼈但正副班长不能分在同⼀组,有多少种不同的分组⽅法()3.某校⾼⼆年级共有六个班级,现从外地转⼊4名学⽣,要安排到该年级的两个班级且每班安排2名,则不同的安排⽅案种数为______()⼗⼆. 合理分类与分步策略例12.在⼀次演唱会上共10名演员,其中8⼈能能唱歌,5⼈会跳舞,现要演出⼀个2⼈唱歌2⼈伴舞的节⽬,有多少选派⽅法练习题:1.从4名男⽣和3名⼥⽣中选出4⼈参加某个座谈会,若这4⼈中必须既有男⽣⼜有⼥⽣,则不同的选法共有34⼗三.构造模型策略例13. 马路上有编号为1,2,3,4,5,6,7,8,9的九只路灯,现要关掉其中的3盏,但不能关掉相邻的2盏或3盏,也不能关掉两端的2盏,求满⾜条件的关灯⽅法有多少种?练习题:某排共有10个座位,若4⼈就坐,每⼈左右两边都有空位,那么不同的坐法有多少种?练习题:某城市的街区由12个全等的矩形区组成其中实线表⽰马路,从A ⾛到B 的最短路径有多少种?()⼗四.实际操作穷举策略例14.设有编号1,2,3,4,5的五个球和编号1,2,3,4,5的五个盒⼦,现将5个球投⼊这五个盒⼦内,要求每个盒⼦放⼀个球,并且恰好有两个球的编号与盒⼦的编号相同,有多少投法练习题:1.同⼀寝室4⼈,每⼈写⼀张贺年卡集中起来,然后每⼈各拿⼀张别⼈的贺年卡,则四张贺年卡不同的分配⽅式有多少种? (9)⼗五.数字排序问题查字典策略例15.由0,1,2,3,4,5六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的⽐324105⼤的数?解:297221122334455=++++=A A A A A N练习:⽤0,1,2,3,4,5这六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的四位偶数,将这些数字从⼩到⼤排列起来,第71个数是 3140⼗六、涂⾊问题例16.如图⼀,要给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分别涂上五种颜⾊中的某⼀种,允许同⼀种颜⾊使⽤多次,但相邻区域必须涂不同颜⾊,则不同涂⾊⽅法种数为( ) A. 180 B. 160 C. 96 D. 60图四若变为图⼆,图三,图四呢?2.给图中区域涂⾊,要求相邻区域不同⾊,现有4种可选颜⾊,则不同的着⾊⽅法有种五、⾼考链接 1、(2013年普通⾼等学校招⽣统⼀考试⼭东数学(理)试题)⽤0,1,…,9⼗个数字,可以组成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的个数为() A .243 B .252 C .261 D .2792.(2013年普通⾼等学校招⽣统⼀考试福建数学(理))满⾜{},1,0,1,2a b ∈-,且关于x 的⽅程220ax x b ++=有实数解的有序数对(,)a b 的个数为()A .14B .13C .12D .103.(2013年⾼考四川卷(理))从1,3,5,7,9这五个数中,每次取出两个不同的数分别为,a b ,共可得到lg lg a b -的不同值的个数是()A .9B .10C .18D .20图⼀图⼆图三B A 543214、(2013年上海市春季⾼考数学)从4名男同学和6名⼥同学中随机选取3⼈参加某社团活动,选出的3⼈中男⼥同学都有的概率为________(结果⽤数值表⽰).5.(2013年普通⾼等学校招⽣统⼀考试浙江数学(理))将F E D C B A ,,,,,六个字母排成⼀排,且BA ,均在C 的同侧,则不同的排法共有________种(⽤数字作答)6.(2013年普通⾼等学校招⽣统⼀考试重庆数学(理))从3名⾻科.4名脑外科和5名内科医⽣中选派5⼈组成⼀个抗震救灾医疗⼩组,则⾻科.脑外科和内科医⽣都⾄少有⼈的选派⽅法种数是___________(⽤数字作答) 7(2013年⾼考北京卷(理))将序号分别为1,2,3,4,5的5张参观券全部分给4⼈,每⼈⾄少1张,如果分给同⼀⼈的2张参观券连号,那么不同的分法种数是_________.8.(2013年普通⾼等学校招⽣统⼀考试⼤纲版数学(理))6个⼈排成⼀⾏,其中甲、⼄两⼈不相邻的不同排法共有____________种.(⽤数字作答).9、(2010全国卷2理数)(6)将标号为1,2,3,4,5,6的6张卡⽚放⼊3个不同的信封中.若每个信封放2张,其中标号为1,2的卡⽚放⼊同⼀信封,则不同的⽅法共有(A )12种(B )18种(C )36种(D )54种10、(2010全国卷2⽂数)(9)将标号为1,2,3,4,5,6的6张卡⽚放⼊3个不同的信封中,若每个信封放2张,其中标号为1,2的卡⽚放⼊同⼀信封,则不同的⽅法共有(A ) 12种 (B) 18种 (C) 36种 (D) 54种11、(2010重庆⽂数)(10)某单位拟安排6位员⼯在今年6⽉14⽇⾄16⽇(端午节假期)值班,每天安排2⼈,每⼈值班1天. 若6位员⼯中的甲不值14⽇,⼄不值16⽇,则不同的安排⽅法共有(A )30种(B )36种(C )42种(D )48种12、某单位安排7位员⼯在10⽉1⽇⾄7⽇值班,每天1⼈,每⼈值班1天,若7位员⼯中的甲、⼄排在相邻两天,丙不排在10⽉1⽇,丁不排在10⽉7⽇,则不同的安排⽅案共有A. 504种B. 960种C. 1008种D. 1108种13、(2010北京理数)(4)8名学⽣和2位第师站成⼀排合影,2位⽼师不相邻的排法种数为(A )8289A A (B )8289A C (C ) 8287A A (D )8287A C14、(2010四川理数)(10)由1、2、3、4、5、6组成没有重复数字且1、3都不与5相邻的六位偶数的个数是(A )72 (B )96 (C ) 108 (D )14415、(2010全国卷1理数)(6)某校开设A 类选修课3门,B 类选择课4门,⼀位同学从中共选3门.若要求两类课程中各⾄少选⼀门,则不同的选法共有 (A) 30种 (B)35种 (C)42种 (D)48种16、(2010四川⽂数)(9)由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且1、2都不与5相邻的五位数的个数是(A )36 (B )32 (C )28 (D )2417、(2010湖南理数)7、在某种信息传输过程中,⽤4个数字的⼀个排列(数字允许重复)表⽰⼀个信息,不同排列表⽰不同信息,若所⽤数字只有0和1,则与信息0110⾄多有两个对应位置上的数字相同的信息个数为A.10 B.11 C.12 D.15 18、(2010湖北理数)8、现安排甲、⼄、丙、丁、戌5名同学参加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服务活动,每⼈从事翻译、导游、礼仪、司机四项⼯作之⼀,每项⼯作⾄少有⼀⼈参加。
排序算法实现复习导学案备课人:陈超俊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1.冒泡排序算法实现任务一:设计一个VB 程序,点击“生成随机数”按钮,程序自动在List1 中产生10 个1 到1000以内的随机数,点击“排序”按钮Command2,对这些数据进行从大到小进行排序,List1 显示随机数,List2 显示排序结果;Command1 用于生成随机数,Command2 用于冒泡排序。
请根据题意将下列程序补充完整。
Dim a(1 To 10) As IntegerDim n As Integer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n = 10RandomizeList1.ClearList2.ClearFor i = 1 To 10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ist1.AddItem Str(a(i))Next i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Dim t As IntegerList2.ClearFor i = 1 To n - 1For j = n To i + 1 Step -1If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nt = a(j): a(j) = a(j - 1): a(j - 1) = tEnd IfNext jNext iFor i = 1 To nList2.AddItem Str(a(i))Next iEnd Sub填入适当的语句或表达式,把程序补充完整: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冒泡变式】任务二:某VB程序段如下:Dim a(1 To 5) As IntegerDim b(1 To 10) As Integera(l) = 7: a(2) = 5: a(3) = 9: a(4) = 4: a(5) = 3For i = 1 To 5b(a(i)) = b(a(i)) + 1Next ipa = 0For j = 1 To 10For k = 1 To b(j)pa = pa + 1a(pa) = jNext kNext j该程序段适行后,数組元素a(1)到a(5)的数据依次是()A. 7, 9,5,4, 3B. 3,4, 5,7,9C. 4, 5, 7,9,3D. 9,7, 5,4,3【冒泡变式】任务三:任务描述:在文本框Text1 中输入一段英文以“.”结束,单词间用空格或“,”分隔开,统计单词的个数,并且把找到的单词从小到大排序后显示在标签Label2 中,同时在文本框Text2 中输入需要查询的字符,统计时显示短句中该字符的个数。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i, j, k, m, n, p As IntegerDim t, x, strl, key As StringDim a(100) As Stringx = Text1.Textkey = Text2.Textm = Len(x)n = 0k = 1For i = 1 To m①____________________If t = " " Or t = "," Thenk = k + 1ElseIf t = "." ThenExit ForElseIf t = key Then ②____________________a(k) = a(k) + tEnd IfNextstrl = " 字符串中共含有:" & str(n) & " 个字符" & str(key) & "," strl = strl & str(k) & " 个单词。
" & Chr(10)For j = 1 To k - 1p = 0For i = k - 1 To j Step -1If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Thent = a(i):a(i)=a(i+1): a(i + 1) = tp = 1End IfNextIf p = 0 Then Exit ForNextFor i = 1 To kstrl = strl + " " + a(i)If i Mod 10 = 0 Thenstrl = strl + Chr(10)End IfNext iLabel2.Caption = strlEnd Sub为了使程序完整,画线处应填入的代码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冒泡变式】任务四:任务描述:王老师想要统计高二(1)班的全部同学的技术考试成绩情况,编写了以下VB 程序,点击“确定”按钮Command1,能统计全班同学的平均分并显示在标签Label4 中;最低分并显示在文本框Text2 中;最高分并显示在文本框Text3 中,程序运行界面如图所示,代码如下。
请完善以下代码,使程序正常运行,且循环次数最合理。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Dim m As Integer, sum As IntegerDim r() As StringDim k As Stringr() = Split(Text1.Text, "," ) '返回从零开始的一维数组,赋值给数组r n = UBound(r)+1 '函数返回一个数组r 的最大下标For i = 0 To ______________For j = 0 To __________If Val(r(j)) > Val(r(j + 1)) Thenk = r(j):①__________: r(j + 1) = kEnd IfNext jNext iText1.Text=””For m = 0 To n-1Text1.Text = Text1.Text + r(m)Sum = Sum + Val(r(m))Next mText2.Text = ②__________Text3.Text = r(n-1)Label4.Caption = " 全班技术平均分为:" + ③__________End Sub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择排序算法实现任务一:编写VB程序,实现如下功能: 单击“排序数组a”按钮Command1时,对已有数组a的数据进行升序排列,并显示在文本框Label1中;单击“显示数组b”按钮Command2时,将升序数组b的数据显示在文本框Label2中;再单击“合并a和b”按钮Command3时,对数组a和数组b升序合并到字符串中,将合并后的数据在文本框Label3中显示。
(运行效果如图所示)。
实现上述功能的VB代码如下, 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代码。
Dim a(1 To 6) As IntegerDim b(1 To 6) As Integer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对数组a中的数据进行排序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k as integera(1) = 53 :a(2) = 18:a(3) = 62:a(4) = 22:a(5) = 6:a(6) = 25s = ""For i = 1 To 5k = iFor j = ①__ ____ To 6If ②__________ Then k = jNext jIf i <> k Thent = a(k): a(k) = a(i): a(i) = tEnd IfNext iFor i = 1 To 6s = s + Str(a(i))Next iLabel1.Caption = s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b(1) = 3: b(2) = 8: b(3) = 15: b(4) = 27: b(5) = 38: b(6) = 49'此处部分代码省略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将数组a和b中的数据逐个比较后添加到新字符串s中并将s在label3中显示i = 1: j = 1: s = ""Do While i <= 6 ③__________ j <= 6 '如果两数组都还有数据未合并 If ④___________________ Thens = s + Str(a(i)) : i = i + 1Elses = s + Str(b(j)) : j = j + 1End IfLoopDo While i <= 6 '只有数组a还有数据未合并s = s + Str(a(i)) : i = i + 1LoopDo While j <= 6 '只有数组b还有数据未合并s = s + Str(b(j)) : j = j + 1LoopLabel3.Caption = sEnd Sub把以上代码补充完整: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变式】任务二:某段VB程序代码如下:Dim i As integher, j As Integer, n As Integer, s As Stringi = 1Do While i <= 3k = ij = i + 1Do While j <= 8If a(j) < a(k) Then k = jj = j + 1LoopIf i <> k Thent = a(i): a(i) = a(k): a(k) = tn = n + 1End Ifs = a(i) & "" & si = i + 1LoopLabel1.Caption = n & ":" & s数组元素a(1)到a(8)的数据依次为: “16,19,8,20,4,12,6,15”,经过该程序段“加工”后,标签Lable1中显示的值为( )A.2:4 6 8B.2:8 6 4C.3:4 6 8D.3:8 6 4 【选择变式】任务三:以下程序的功能是随机生成 100 个 97-122 之间的正整数(包括 97 和 122),并将一个区间内的数取出并按升序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