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性CT膀胱造影在外伤性膀胱破裂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12.67 KB
- 文档页数:2
外伤性膀胱破裂的诊断及非手术治疗李子孝(建平县中医院,辽宁 建平 122400)摘要:目的 探讨外伤性膀胱破裂的诊断治疗方法。
方法 通过外伤史、体检、膀胱造影、CT、MRI 等进行诊断,10例腹膜外型膀胱破裂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即在严密观察下采用大口径导尿管引流膀胱内尿液,早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等非手术的方法。
结果 26例均正确诊断,10例腹膜外型膀胱破裂患者均治愈出院,不延长住院日,无并发症。
结论 腹膜外型膀胱破裂,裂口较小,膀胱出血不严重,尿外渗较局限的患者,都可采用非手术疗法,恢复快,节省医疗费用。
关键词:外伤;膀胱破裂;非手术;诊断 中图分类号:R 694+.6 文献标识码:B 膀胱破裂是泌尿系损伤中的较常见的疾病,早期诊断易被并发其他脏器损伤或休克出现的症状所掩盖,易引起年轻医生或非专科医生对此病的误诊和误治。
我院自1990-2011年共收治外伤性膀胱破裂26例,均术前明确诊断,其中腹膜外膀胱破裂18例,2000年后10例采用非手术疗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6例中男21例,女5例,年龄13-61岁,平均29.2岁,车祸撞伤22例,利器伤2例,重物压伤2例,开放性膀胱破裂2例,闭合性膀胱破裂22例,腹膜外型膀胱破裂18例,腹膜内型膀胱破裂8例,合并骨盆骨折19例,后尿道断裂7例,肠破裂3例,多发性四肢骨折2例,脾破裂1例。
肋骨多发性骨折2例,合并冠状动脉供血不足2例。
1.2诊断方法膀胱破裂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泌尿系统损伤,常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
快速、准确的诊断对膀胱破裂的治疗十分重要,其主要的诊断手段有:1.2.1 根据外伤史如车祸、锐器伤、挤压伤等病人下腹部或骨盆等受到外来暴力的冲击后出现耻骨上或下腹部疼痛、休克、有尿意但排不出尿液、伴随腹部或盆腔损伤症状。
1.2.2 体格检查:耻骨上压痛、下腹部瘀斑、肌卫或腹肌紧张、直肠指捡触及前壁有饱满感等,膀胱裂伤最可靠的体征是肉眼血尿,占所有患者的93-100%[1]。
B超诊断外伤性膀胱破裂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分析b超检查诊断外伤性膀胱破裂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42例外伤性膀胱破裂患者,所有患者均行b超检查,回顾性分析其b超诊断结果,并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42例患者,15例直接确诊,对27例存在外伤性膀胱破裂的可疑患者进行膀胱人工充盈b超动态观察,其中21例确诊,6例经膀胱造影或手术探查加以证实。
结论b 超用于诊断外伤性膀胱破裂,有较高的准确率,且具有操作方便、无痛苦、无放射性等优点,可作为诊断外伤性膀胱破裂的首先检查方法。
【关键词】b超诊断;外伤性膀胱破裂;临床分析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74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480-01膀胱破裂的临床主要症状为尿毒症、腹膜炎、排尿障碍及休克等[1],如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不仅为后期的治疗带来了困难,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关报道显示,近年来外伤性膀胱破裂患者人数日益增多,占泌尿系统损伤的12%-33%[2]。
早诊断、早治疗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条件,目前临床上多采用ct扫描或b超检查诊断外伤性膀胱破裂,为了探讨b 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42例外伤性膀胱破裂患者,所有患者均行b超检查,回顾性分析其b超诊断结果,并进行分析总结。
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42例,均为我院确诊的外伤性膀胱破裂患者。
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16-51岁,平均年龄为(431±35)岁。
患者在受伤到入院治疗的时间在30min-24h之间。
40例为闭合性损伤,2例为开放性损伤。
损伤原因:交通事故26例,坠落伤5例,跌伤3例,刀刺伤2例,其他6例。
其中骨盆骨折29例,腹腔脏器损伤18例,后尿道断裂4例,并发创伤性休克32例。
12诊断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膀胱部位b超检查,重点观察患者膀胱壁的张力、膀胱壁的连续性状态、膀胱周围及腹腔内、腹膜后间隙有无液性暗区、腔内有无凝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