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曼不动杆菌诊断与治疗
- 格式:pptx
- 大小:82.90 KB
- 文档页数:7
什么是鲍曼不动杆菌病?鲍曼不动杆菌病常见吗?鲍曼不动杆菌的特点是什么?怎样诊断鲍曼不动杆菌病?鲍曼不动杆菌病怎么治疗?鲍曼不动杆菌病有并发症吗?鲍曼不动杆菌病是怎样感染上的?怎样预防鲍曼不动杆菌病?什么是鲍曼不动杆菌病?鲍曼不动杆菌病是由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鲍曼不动杆菌为条件致病菌,一般认为对健康个体不致病,但可使虚弱个体感染。
可以引起肺炎、烧伤感染、伤口感染、脑膜炎、尿路感染、腹膜炎、心内膜炎、骨髓炎、关节炎等,并可进一步发展为败血症。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往往存在混合感染,所以临床表现不典型。
鲍曼不动杆菌病常见吗?鲍曼不动杆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为条件致病菌,自然感染的几率很低,主要感染低抵抗力个体。
今年来随着耐药菌株的日益增多,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鲍曼不动杆菌的特点是什么?鲍曼不动杆菌具有显著的快速建立耐药性的能力,几十年内就可以建立多重耐药。
目前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日益严重,其中的部分菌株甚至对目前所有已知的抗生素均耐药,即“全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的环境中分布很广且可长期存活,对危重患者和CCU及ICU中的患者威胁很大,常引起医院获得性感染。
怎样诊断鲍曼不动杆菌病?目前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主要依靠临床样本培养鉴定。
鲍曼不动杆菌病怎么治疗?一般院内获得性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往往为耐药株,且常合并其他疾病,所以治疗较困难,及时选择敏感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
我国目前的绝大多数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派酮/舒巴坦和多黏菌素B保持敏感,但在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效果较差。
鲍曼不动杆菌病有并发症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往往为医院获得性感染,所以往往为其他病症感染后的继发感染。
鲍曼不动杆菌病是怎样感染上的?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医院环境,其储存库和感染源主要是医院环境和物件(包括各种医疗设备、空调、湿化装置等)以及住院患者。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及治疗建议一、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常定植于人体皮肤、呼吸道、泌尿道等部位,在医疗机构中是一种常见的细菌。
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鲍曼不动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呈现出日益增强的趋势。
在全球范围内,鲍曼不动杆菌已经成为医疗机构感染控制的一个重要问题。
1、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成因鲍曼不动杆菌常见的耐药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① β-内酰胺酶(TEM、SHV、CTX等)和类OXA酶。
这些酶能够降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抗生素失去药效。
②产生单倍体效应障碍物质(AmpC类酶),同时也有某些菌株在外加诱导剂(如氨苄青霉素)时产生此类酶,从而失去对该类抗生素的敏感性。
③改变细胞壁的高分子化合物和药物外排泵P-gp等通过多个不同机制来降低药效,增加药物耐受性。
2、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流行情况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全球流行情况不尽相同,其中欧美国家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流行程度相对较低,但亚洲地区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情况较为严重。
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一些医疗机构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报告频繁,耐药性比例很高。
据2012年中国医院细菌耐药监测网发布的数据显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已经相当严重,其中对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万古霉素等广谱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超过50%。
二、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建议鲍曼不动杆菌主要通过吸入、侵入性操作、导管和手术操作等途径感染人体。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生长繁殖,防止感染和传播,是预防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和治疗感染的重要手段。
针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建议如下:1、严格控制使用抗生素的指征和方法。
应该尽量采用短时疗程,特别注意抗菌药物的合理选择,避免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防止出现耐药菌株。
2、对鲍曼不动杆菌进行组合治疗。
鲍曼不动杆菌对单一抗生素的耐药性较多,因此往往需要采取联合药物治疗,来增加药物的疗效和控制菌株的耐药性。
3、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个体化治疗。
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编者按】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21世纪临床重要致病菌。
鲍曼不动杆菌基因组研究发现其具有快速获得和传播耐药性的能力,多重耐药、广泛耐药、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已呈世界性流行,成为全球抗感染领域的挑战,更是目前我国最重要的“超级细菌”。
由于鲍曼不动杆菌在自然环境、医院环境的广泛存在及在住院患者的多部位定植,临床医生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控制上存在诸多困惑。
为提高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水平,遏制我国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和感染流行的快速增长,由《中华医学杂志》组织,32位国内知名专家共同发起,12位专家执笔,邀请全国326位专家参与,历时7个多月,召开了12场专题讨论会,得到了卫生部行业基金(《临床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研究及应用》,编号201002021)的支持,经过充分的意见搜集和讨论,最终达成了这份《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
共识荟萃了国外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的最新进展,总结了我国绝大多数权威专家对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的宝贵经验,是规范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和防控的指导性文件。
该共识的制定和提出,将对我国多重耐药菌的诊治与防控做出引领和示范,有助于改善我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现状,有助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
原中华医学会会长、著名呼吸病专家钟南山院士在专家共识的制订过程中,给予了精心指导和极大的帮助,专门题词寄语:“合理用药,预防不动杆菌耐药”。
由于鲍曼不动杆菌的自身特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和防控仍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需要广大专家的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不断完善专家共识。
一、概述:共识目的和意义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强大的获得耐药性和克隆传播的能力,多重耐药、广泛耐药、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呈世界性流行[1],已成为我国院内感染最重要的病原菌之一。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是指对下列五类抗菌药物中至少三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包括:抗假单胞菌头孢菌素、抗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含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包括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