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自闭症儿童母亲的心理状况
- 格式:doc
- 大小:80.50 KB
- 文档页数:14
孤独症患儿父母心理状况研究现状摘要】孤独症是一类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又称自闭症。
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
目前孤独症病因尚不明,也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使孤独症患儿父母更易背负心理压力。
研究表明,孤独症患儿父母在心理健康状况方面与正常儿童父母有着较大差异,其影响因素也多种多样,但亦有相应的有效干预措施可以改善其心理健康。
【关键词】孤独症父母心理健康影响孤独症(Autism)又称婴儿孤独症或自闭症,是一种始于婴幼儿时期的由脑功能障碍引起的长期发展性障碍综合症 [1]。
1943年首次由Kanner以“情感接触中孤独性障碍”为题报告。
其症状主要为社会交往质的障碍、言语沟通质的障碍及刻板、僵硬的行为模式和兴趣,称为“Kanner三联症”。
孤独症儿童的父母面临着特殊压力。
本文就国内孤独症患儿父母心理状况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提高社会对孤独症患儿父母心理状况的关注。
1 国内孤独症患儿父母心理状况研究现状刘漪[2]等对63例孤独症患儿父母(实验组)和67例正常儿童父母(对照组),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抑郁自评量表(SDS)及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孤独症患儿家庭在养育类型、家庭收入和父亲照顾时间三个方面显著低于正常儿童家庭。
而在孤独症患儿父母与正常儿童父母的人格特点的比较中发现,孤独症父母的精神质和神经质量表分高于正常儿童父母,而内外向和掩饰量表分低于对照组。
同时欧婉杏[3]等、郭海燕[4]等、孙彩虹[5]等也得出了相似的调查结果。
陈妙盈[6]等以调查问卷方式调查了180位孤独症患儿家长的心理反应,结果示其心理反应依次为紧张和焦虑,急于求成和期望过高,压抑沉闷和缺乏信心,过分依赖和过分顺从。
由以上研究结果可看出,孤独症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正常儿童父母。
患儿严重的行为障碍、沉重的照顾及经济上的负担,感情得不到回应等等各种压力交织,使孤独症患儿父母经历着“慢性悲痛”状态,成为抚养孤独症儿童的典型反应[7]。
孤独症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期的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1]。
世界各国报道儿童孤独症的发病率为0.02%~0.20%,国内在0.028%~0.10%之间,且呈现上升趋势[2]。
由于孤独症病因未明,尚无特殊药物治疗。
目前,国内主要治疗手段是采取感觉统合康复训练模式。
马润娟[3]研究表明,感觉统合训练能有效改善孤独症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状态,且对孤独症儿童语言、交流、感觉和躯体运动障碍等方面有一定作用。
秦颖等[4]根据报道和观察,感觉统合康复训练对于减少孤独症儿童的多动行为、增加语言等有较好的疗效。
因此,该治疗模式已被国内许多医疗机构所采用。
孤独症患者的训练是长期的,伴随终身的[5]。
而在长期康复训练教育中父母起着主导作用。
冀永娟等[6]研究显示,孤独症儿童父母较正常儿童父母存在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易出现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
由此可见,在漫长的照护过程中,患儿对父母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势必将影响到患儿的康复疗效。
因此,研究孤独症患儿父母的心理特征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患儿的康复疗效。
现将孤独症患儿父母心理特征及干预措施综述如下。
1患儿父母心理特征1.1自责、负罪感张薇等[7]研究认为,孤独症儿童的养育问题可显著增加父母亲愁苦,再加上部分父母认为子女患病是自身抚养不当所致而伴有内疚和自责,各种不良因素形成巨大心理压力。
孤独症症状多伴随终生,难以治愈,大部分父母认为是自己的过错导致孩子的不幸,从而产生负罪感。
王琦珠等[8]调查发现,孤独症儿童家长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紧张焦虑96.1%,自责自罪56.9%,信心丧失65.7%,悲观抑郁81.4%。
目前,社会对孤独症存在着歧视和偏见,父母一旦认同该疾病诊断,孩子将会被贴上标签。
Rutter归纳了儿童孤独症的3个主要特征[9]:①人际关系障碍,缺乏依恋行为,和他人没有目光交流,不会与其他儿童一起玩耍,没有朋友,缺乏共情能力;②语言交流障碍,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发展迟滞,机械模仿他人话语,语言发声单调,而且很少用于交流;③知觉僵化,对游戏方式的变化无动于衷,对物品有强烈的依恋,固执于某种单一活动,行为刻板。
儿童自闭症家长的心理压力及应对策略引言:自闭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影响了儿童的社交互动、沟通能力以及行为模式。
作为儿童自闭症的家长,他们经常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本文将探讨儿童自闭症家长所面临的心理压力,并提供一些应对策略。
一、心理压力来源1.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儿童自闭症是一种终身的疾病,家长常常担心孩子的未来,包括教育、就业和独立生活能力等方面。
2.社会压力:儿童自闭症在社会上仍然存在着误解和歧视,家长常常面临来自他人的非议和不理解,这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3.日常生活的挑战:儿童自闭症需要特殊的关注和照料,家长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满足孩子的需求,这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二、心理压力的影响1.焦虑和抑郁: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导致家长出现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不仅会影响他们自身的健康,还会对家庭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2.社交障碍:家长可能因为孩子的特殊需求而感到尴尬和不安,这会影响他们与他人的交流和社交活动,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社交障碍。
3.自我否定:一些家长会因为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而感到自责和无助,这会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
三、应对策略1.寻求支持:家长可以加入自闭症家长支持群体,与其他家长分享经验和情感,这样可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2.接受现实:家长需要认识到自闭症是一种无法完全治愈的疾病,接受孩子的特殊需求,并努力寻找适合他们的教育和治疗方案。
3.学习应对技巧:家长可以通过参加专业的培训课程,学习如何更好地与自闭症孩子沟通和处理行为问题,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
4.自我关怀:家长需要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保持积极的心态,定期进行放松和休息,这样可以更好地应对心理压力。
结论:儿童自闭症家长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但通过寻求支持、接受现实、学习应对技巧以及进行自我关怀,他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同时,社会应该加大对儿童自闭症家庭的支持力度,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为他们创造一个理解和包容的社会环境。
人文社科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日照市自闭症儿童母亲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姓名:陈玮年级、专业:09 级心理班学号:2009509020121指导教师:贾利波2014年6月7日日照市自闭症儿童母亲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陈玮包头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09级应用心理学专业摘要:目的:探讨日照市自闭症儿童母亲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使用BDI(贝克抑郁自评量表)和SAS(焦虑自评量表)对日照市的35例自闭症儿童的母亲和72例普通儿童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
利用t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如下:(1)自闭症儿童母亲的抑郁和焦虑水平受其文化程度影响。
(2)自闭症儿童母亲的抑郁和焦虑水平受患儿的年龄影响。
(3)大部分自闭症患儿家长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及焦虑症状。
(4)自闭症儿童母亲的抑郁和焦虑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儿童母亲。
关键字:自闭症儿童母亲抑郁焦虑1 问题提出自闭症(Autism)又名孤独症或Kanner综合征,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ulers,PDD)中常见的一个亚型,以严重孤独,情感淡漠,交流障碍,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刻板重复动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行为综合症[1]。
由于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技能及社会适应能力损害常重于智力损害,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较差,给儿童、家长乃至社会造成了极大负担。
它的发病对每一个家庭来说是一种强烈的负性刺激,这无疑会影响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和心身健康,甚至可能导致其产生疾病。
自闭症是一种发育性疾病,教育训练是主要的、有效的治疗方式,父母在患儿的康复治疗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父母的心理健康情况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过程又是至关重要的。
相关研究提示,自闭症儿童父母的心理健康要比一般人群要面临更多的不利因素[2]。
通常情况下,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先天素质、健康状况、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及生活事件、社会文化背景和民族特点等。
笑眯眯:自从孩子被诊为自闭症后,我们夫妻俩平时除了讨论或者争论孩子的训练方法外,似乎也不再有心思去讨论其他话题了,不再感觉到事业共勉的快乐,生活相互关照体贴的幸福,兴趣爱好互相欣赏的满足,也不在感觉到有强烈的共同愿望和期待。
亲密少了,拥抱少了,热烈地看着对方少了……白头发多了,面色憔悴了。
yzym:每天生活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再没有自我。
疲惫,邋遢,自己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感觉一下子看破了红尘,一瞬间老去很多年。
绿梦草:我的孩子也是自闭症,他今年4岁多了。
因为家境贫困,一直都没有钱送他去康复中心训练;直到今年问亲戚借了点钱,在3月1日那天终于可以把他送到珠海市康复中心了。
他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孩子,爱笑,爱玩;他在里面表现得非常好,每天都受到老师的表扬,说他是一个开心果。
希望每个患有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千万不要放弃,他们一定会早日康复的。
孩子们要加油啊!!!!!平爱:偶然间看到了这样一个帖子(《自闭症儿童,无法打开的门》),心如刀绞。
看看那些所谓的教室,再看看那些所谓的玩具,别说是有问题的孩子,就是一个健康的孩子放到这样的环境里,时间久了,也会生病的。
我的女儿今年18岁了,健康而开朗,美丽而活泼。
如果不是目睹了她的曾经,没有人会相信她曾经是个自闭症患者,5岁的时候,她被诊断为自闭症,于是我开始了漫长的求医之路,13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一个脱胎换骨的蜕变。
所以看到了这个帖子,我真的茫然了,这是什么样的学校,这样的学校是不能够给自闭症患者真正的救治的。
要想真正的挽救孩子,唯一的办法,就是亲人的爱与执着。
记得我女儿6岁的时候,我带她去北京,想求得专家的指导,可是当我挂好了号,一个人走进门诊室的时候,那所谓的专家一脸的严肃,毫无表情的询问:“怎么了·”我怯怯说:“想咨询一下孩子自闭的问题。
”那专家依旧严肃地说:“孩子呢·”我说:“没来。
”他立刻一脸不耐烦:“孩子不来看什么啊·”我诚恳地说:“不想让孩子来,怕强化了她的感觉。
心理干预对孤独症患儿母亲情绪的影响摘要:孤独症是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障碍的病症,难以治愈,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
文章分析了孤独症患儿母亲的心理特征表现,包括自责、负罪感、焦虑、抑郁等,以及心理干预措施对患儿母亲情绪的影响,据此提出实施心理干预的要点。
关键词:孤独症;心理特征;心理干预;影响;要点Abstract:Autism is mainly manifested as a disorder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disorders,it is difficult to cure,and bring great suffering to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others with autistic children,including self-blame,guilt,anxiety,depression,as well a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on the emotional impact of children's mothers,and thus put forwardthe implementation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points.Keywords:Autism;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Influence;Essentials1 引言孤独症有明确的医学界定,也称自闭症,又称孤独性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DD)的代表性疾病。
主要特征是漠视情感、拒绝交流、语言发育迟滞、行为重复刻板以及活动兴趣范围的显著局限性,一般在3岁以前就会表现出来。
自闭症儿童家长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孙才智;李钰琪;杨志艳;杨绍清【摘要】①目的探讨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
②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对57名唐山市区3所自闭症矫正中心内陪孩子训练的家长进行测评。
③结果自闭症儿童家长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75.4%。
男性家长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总的心理健康的得分明显高于女性家长;有多个孩子的家长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总的心理健康的得分明显高于只有一个孩子的家长;不同年龄、家庭收入状况和患儿病程与家长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显著相关;④结论自闭症患儿家长心理教康状况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受性别和孩子数量影响。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autism.Methods Using SCL -90 to assess 57 parents.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mental problem in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was 75.4%.Male par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female parents insomatization,obsessive -com-pulsive,interpersonalsensitivity,hositility,photic anxiety,paraniod ideation,psychoticism and the total scor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omatization,obsessive -compulsive,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photic anxie-ty,paraniodideation,psychoticism and the total score between parents with different children.Age,family in-come and the course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were not correlated to parents'mental health.Conclusion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have some degree of mental health,which is influenced by gender and number of chil-dren.【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4页(P57-60)【关键词】自闭症;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作者】孙才智;李钰琪;杨志艳;杨绍清【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心理学院河北唐山 063000;华北理工大学心理学院河北唐山 063000;华北理工大学心理学院河北唐山 063000;华北理工大学心理学院河北唐山 0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Mental health of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SUNCaizhi,LIYuqi,YANGZhiyan,etal(CollegeofPsychology,NorthChina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Tangshan 063000,China)[KEY WORDS] Autism.Mental health.SCL-90自闭症又称孤独症(Autism),最早由瑞士精神病医生Eagen Bleuer于1911年提出[1]。
自闭症对儿童家庭成员的影响和支持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对患者的社交互动、沟通能力和行为表现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然而,我们不仅需要关注患者自身,还需要关注自闭症对儿童家庭成员的影响和支持。
本文将探讨自闭症如何影响儿童家庭成员,并提供一些支持和应对策略。
一、父母的心理压力自闭症儿童的诊断常常给父母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他们可能会感到无助、沮丧、愧疚和焦虑。
父母可能会责怪自己,认为自己的基因或教养方式导致了孩子的自闭症。
这种自责感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要支持父母,我们需要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专业心理咨询和支持小组可以帮助他们处理情绪困扰。
此外,教育父母关于自闭症的知识,帮助他们了解自闭症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可以减轻他们的焦虑感。
二、兄弟姐妹的关系自闭症儿童在家庭中的特殊需求和行为表现可能对兄弟姐妹的关系产生影响。
兄弟姐妹可能会感到被忽视、嫉妒或不公平对待。
他们可能会因为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而感到尴尬或困惑。
为了支持兄弟姐妹,父母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理解。
父母可以鼓励兄弟姐妹参与自闭症儿童的照顾和教育,以增强他们之间的联系和理解。
此外,家庭可以寻求专业支持,例如兄弟姐妹支持小组,帮助兄弟姐妹理解自闭症,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三、家庭日常生活的挑战自闭症儿童的特殊需求和行为问题可能对家庭的日常生活产生挑战。
家长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满足孩子的需求,这可能会导致其他家庭成员的疏忽或不满。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家庭可以制定明确的日常规划和时间表,以确保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家长可以与其他家庭成员共同制定家庭规则和责任,以促进家庭的和谐和平衡。
四、家庭支持和社会资源对于儿童家庭成员来说,寻求外部的支持和社会资源是至关重要的。
家庭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以帮助他们应对情绪困扰和应对策略。
此外,加入自闭症家庭支持组织或参与社区活动,可以与其他家庭成员共享经验和资源。
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应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来帮助儿童家庭成员。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在社交沟通及行为方面表现出来的严重障碍,属于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由于自闭症儿童病症的特殊性和长期性,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家长不仅是第一任教师,也可能是终身教师,因此他们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关研究显示,逃避?消极?悲观是自闭症儿童家长易出现的负性心理倾向。
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心态出现了不确定性的负性心理不仅会影响自身的生活状况,而且会直接影响自闭症儿童的发展。
因此,针对自闭症儿童家长负性心理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自闭症儿童家长负性心理分析(一)自闭症儿童家长精神压力当孩子被确诊为自闭症时,知道儿童自闭症是一种终身无法治愈的残疾障碍时,很多父母都会觉得无法面对这一事实。
担心孩子未来的生存问题,孩子情绪不稳定,给家长的精神带来了压力和痛苦。
自责?忧虑?哀愁?无法接受是每个自闭症儿童父母面临压力的最初表现,精神上长期极度压抑,很多家长患上了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甚至有的想到轻生。
常年积累的负面情绪也影响了夫妻感情,不少家庭濒临分崩离析,这些情况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患儿的康复效果和正常的成长过程,给患儿带来二次伤害。
(二)自闭症儿童家长经济压力对大多数自闭症儿童的家长来说,为承担每年所需的社会成本,他们往往需超负荷工作,在被精神压力压得无法喘气之时,还得背负十分沉重的经济压力。
在自闭症儿童的家庭中,家长除了要承担孩子和家庭的照顾成本之外,为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康复,还需支付不菲的发展成本。
自闭症儿童的发展成本可分为医疗干预和教育成本两大板块。
大部分自闭症儿童家长面临着强大的经济压力,孩子的特殊培训费用较高,需要有专人进行看护,如果家庭就业渠道少,经济收入微薄,家庭财政往往会入不敷出,其家庭所要承担和支付的社会成本就会十分沉重,家长往往压力会很大。
为使这样的悲剧减少或不再发生,我们对自闭症儿童家长的负性心理实施早期发现和干预,避免其对自闭症儿童家长本身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以及给自闭症儿童的个体发展带来的贻害终生的影响,给家庭带来极大的沉重负担。
当孩子确诊孤独症以后,家长的心路历程。
很多家长都认为孤独症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
但是我们已经反复强调过,孤独症的程度不一,有轻度孤独症,有中度孤独症,有重度孤独症。
家长们通常会经历这样的过程:震惊否认,寻求证实,这个医院看那个医院看进入悲伤慢慢恢复,接受,才能进入到对孩子的帮助的过程中公益组织应该给予个性化的心理帮助很多家长在刚听到的诊断的时候会脑袋一片空白,然后嚎啕大哭。
我甚至看到过一个一米八的山东大汉当场就瘫下来了。
然后家长会想:你说是孤独症就是孤独症吗?他们就去看别的医生,去不同的城市印证,去上网查资料。
然后他们慢慢地发现自己的孩子是孤独症。
然后他们会想:完了,我这辈子完了,我的人生没有意义,孩子也没有前途。
这个时候如果公益慈善团体介入,帮助家长们,给家长们个性化的干预,个性化的帮助,很可能使这个过程变得不那么艰辛,不那么漫长。
(瑞曼语讯来帮你呀)他们能够很快地度过这个时期,全心全意地帮助这个孩子,合理地安排工作、生活、和孩子的康复,进入到良好的发展轨道。
家庭要达成共识当知道孩子是孤独症之后,家长应该保持心态的平静,形成一致的意见,然后开始努力。
如果妈妈说孩子是孤独症,爸爸说不是,训练就很难开展。
有的妈妈是悄悄带着孩子来看病的。
因为自己的老公认为孩子没事,爷爷奶奶也说没事,但是妈妈通过看资料,看孩子,清楚Ta是有问题的。
但是在孩子被诊断了是孤独症,带回去之后,家里人反而说:“这个孩子没事,你才有病。
”当然了,有的妈妈会过分敏感,但多数妈妈都是比较恰当地感受到了孩子的问题。
所以说,孤独症家庭应该接受诊断,达成共识,寻求专业科学的方法。
做好孩子进步小的心理准备不是每个孩子都会因为方向正确,行动准确,就一定康复得很好。
孤独症还有太多未解之谜,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孩子恢复得这么好,那个恢复得那么差。
但是我们知道,如果我们努力,每个孩子都会进步,只是进步的幅度不同。
有的能成为一个非常有出息的人,有的能生活自理,有的能在社会的保障体系下自食其力。
日照市自闭症儿童母亲的心理状况分析4稿日照市自闭症儿童母亲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姓名:陈玮年级、专业:09 级心理班学号:2009509020121指导教师:贾利波2014年6月7日日照市自闭症儿童母亲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陈玮包头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09级应用心理学专业摘要:目的:探讨日照市自闭症儿童母亲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使用BDI(贝克抑郁自评量表)和SAS(焦虑自评量表)对日照市的35例自闭症儿童的母亲和72例普通儿童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
利用t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如下:(1)自闭症儿童母亲的抑郁和焦虑水平受其文化程度影响。
(2)自闭症儿童母亲的抑郁和焦虑水平受患儿的年龄影响。
(3)大部分自闭症患儿家长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及焦虑症状。
(4)自闭症儿童母亲的抑郁和焦虑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儿童母亲。
关键字:自闭症儿童母亲抑郁焦虑1 问题提出自闭症(Autism)又名孤独症或Kanner综合征,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ulers,PDD)中常见的一个亚型,以严重孤独,情感淡漠,交流障碍,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刻板重复动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行为综合症[1]。
由于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技能及社会适应能力损害常重于智力损害,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较差,给儿童、家长乃至社会造成了极大负担。
它的发病对每一个家庭来说是一种强烈的负性刺激,这无疑会影响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和心身健康,甚至可能导致其产生疾病。
自闭症是一种发育性疾病,教育训练是主要的、有效的治疗方式,父母在患儿的康复治疗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父母的心理健康情况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过程又是至关重要的。
相关研究提示,自闭症儿童父母的心理健康要比一般人群要面临更多的不利因素[2]。
通常情况下,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先天素质、健康状况、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及生活事件、社会文化背景和民族特点等。
而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和生活事件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起最主要作用。
近年来,遗传对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也逐渐受到心理学、精神病学和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视。
负性生活事件和人格障碍被认为是心理问题的主要危险因素[3]。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工作中也发现自闭症儿童的父母常存在语言、交往能力异常及过于内向等现象,同时自闭症儿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但在对自闭症的治疗以及教育训练中在很多情况下又必须依靠情感上的联系来发生作用,而且儿童自闭症在情绪方面所面临的易激惹、易产生波动等问题也必须通过照顾者和训练者给予充分的情感照料来慢慢抚平[4]。
家长在漫长的求治过程中,付出大量的物质、精神代价,心身疲惫,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可能会受到损害。
因此,自闭症儿童父母无论在遗传、人格特征、生活事件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隐患。
张晓霞等人(2009)的研究发现由于母亲在日常生活中是自闭症儿童的主要管理者,在对儿童痛的养育问题上母亲往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所以母亲的由于惭愧及儿童行为所导致的健康问题更为严重。
本文试图针对经门诊确诊为自闭症的儿童的母亲做进一步的研究,期望通过该项研究了解自闭症儿童母亲这一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其内部以及与正常人群间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有差异。
以便于进行针对性、个体化干预,为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治疗营造更有利的家庭环境,同时为自闭症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提供相关依据。
2.研究现状2.1国内现状经文献检索发现国内对自闭症家长的有关研究较少,自闭症儿童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生活质量水平落后于正常儿童父母;自闭症儿童作为家庭生活中的负性生活事件,会影响其父母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研究显示,受患儿病程长短、智力水平、行为障碍的影响,其父母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
SCL -90 评分与全国常模有明显差异,说明自闭症患儿家长(特别是与自闭症儿童接触更多的母亲)的心理状况与正常成年人之间有显著差异[5]。
2.2国外现状有关研究发现抚养发育障碍儿童与精神健康的削弱、心理压力增高等问题有关,也会削弱身体体格的机能、导致父母们疲惫不堪[6]。
Seltzer等研究报道身体残疾儿童的父母会调整去适应孩子的需要,如限制社会活动和改变家庭日常规律,他们的心身健康状况和正常人群没有明显差异:然而,严重心理障碍儿童的父母却很难调整自己去适应,而且容易出现体能下降和抑郁等更多的心理问题[7]。
Magana等人也发现照顾有精神疾病子女的母亲身体疾病的发病率会增高。
在他们的研究中,都特别指出包括PDD儿童在内[8]。
Littlels近期做的关于家庭的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的母亲对孩子的未来要经受更大的压力和悲痛,会更多的使用抗抑郁治疗和选择向亲人、朋友、专业人士求助的应对方式[9]。
Hastings等系统分析了学龄前自闭症儿童父母的心理压力发现:母亲比父亲有更多的抑郁和阳性症状,回归分析显示父亲压力与母亲的抑郁相关,母亲的压力与孩子的行为问题或自闭症状及父亲的抑郁相关[10]。
Allik等研究32例高功能自闭症和Asperger综合症学龄儿童的父母,他们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及其与儿童的行为问题的关系,结果显示母亲生活质量的分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母亲的健康与孩子的行为问题具有相关性。
也有相关分析研究发现儿童行为问题和父亲的精神状况与母亲的压力有关,而无论是儿童行为问题还是母亲的精神状况都与父亲的压力无相关性,父亲的压力更多来自与其他因素[11]。
父母的压力和健康与儿童的特征有关,如病情的严重程度、年龄、合并存在行为问题的程度。
研究提示儿童的行为问题比智力、适应能力更大程度上与父母心理压力有关价[12]。
这些研究都表明了儿童如罹患自闭症,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母亲的心理健康。
3.研究对象及方法3.1研究对象抽取日照市年龄相同的自闭症患儿的母亲35例和72例健康儿童母亲。
在对健康儿童母亲与自闭症患儿的母亲所做的研究中基本资料的比例基本相同,其他条件基本相同。
3.2研究工具3.2.1贝克抑郁量表贝克抑郁量表第2 版(Beck Depssion inventory-Ⅱ,BID-Ⅱ)[13],用于评估每种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包含21个条目,每个条目分为0~3级评分。
量表总分为21个条目的评分总和,总分0~13分为无抑郁,14~19分为轻度抑郁,20~28分为中度抑郁,29~63分为重度抑郁。
中文译本未增减任何条目,各条目表述简单易懂,且符合中国文化的表达习惯,在之前研究的评测中未遇到患者难以理解的现象。
3.2.2焦虑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 SAS)[14],共20个条目,其划界值是在大样本人群中按分布划定的,对中国正常人总粗分的正常上限为40分,粗分乘以1.25得其标准分。
本研究中参考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划分,标准分小50分无焦虑,大于等于50分为轻度焦虑,大于等于60分为中度焦虑,大于等于70分为重度焦虑。
3.3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利用SPSS19.0软件,采用t检验分析自闭症儿童母亲组在人口学变量在抑郁和焦虑上的差异性;并用t检验检验自闭症儿童母亲组与健康儿童母亲组在抑郁和焦虑水平上的差异性。
4.结果呈现4.1 自闭症儿童母亲的基本资料所调查的35位自闭症儿童家长皆为母亲,其中有57%的人接受过高等教育。
其子女中有57%为男孩。
其中有54%的为学龄前儿童,25%有长期寄养经历。
且以上数据的比例均与健康儿童母亲近似。
4.1.1自闭症儿童母亲的焦虑和抑郁分类情况表1 自闭症儿童母亲的焦虑和抑郁分类情况BID-Ⅱ分类标准例% SAS分类标准例%无抑郁 6 17.14 无焦虑18 48.57轻度情绪不良2 5.71 轻度焦虑17 51.43已有抑郁16 45.71 中度焦虑重度抑郁11 31.43 重度焦虑自闭症儿童母亲的BID-Ⅱ得分的平均值为21.46分,SAS得分的平均值为49.11分。
由可见,82.85%(29例)的母亲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51.43%(17例)的母亲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
见表1:4.1.2自闭症儿童母亲的焦虑和抑郁在患儿不同年龄的状况表2 患儿年龄不同的自闭症儿童母亲的BID-Ⅱ、SAS得分分析项目人数BID-ⅡSASM±SD t M±SD t患儿年龄2.37*1.76学龄前19 24.73±3.9350.19±2.89学16 17.56±47.81±注:*P<0.05。
经对自闭症儿童母亲的抑郁和焦虑水平调查发现:学龄前的自闭症儿童母亲的焦虑和抑郁水平都高于学龄期的自闭症儿童母亲的焦虑和抑郁水平,经t 检验显著性分别为0.029和0.090。
见表2:4.1.3学历不同的自闭症儿童母亲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表3 学历不同的自闭症儿童母亲的BID-Ⅱ、SAS 得分分析注:** P<O.05。
经对自闭症儿童母亲的抑郁和焦虑水平调查发现:未接受高等教育的自闭症儿童母亲的抑郁和焦虑水平高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自闭症儿童母亲的抑郁和焦虑水平,经t 检验显著性分别为0.065和0.005。
见表3:3.2自闭症儿童母亲与健康儿童母亲的抑郁水和焦虑平的比较3.2.1自闭症儿童母亲组与健康儿童母亲组的抑郁水平的t 检验贝克抑郁自评量表测查显示自闭症儿童母亲的得分高于健康儿童母亲,经t 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00(p<0.05),提示自闭症儿童母亲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儿童母亲的抑郁水平。
见表4:表4 自闭症儿童母亲组与健康儿童母亲组的抑郁水平的t 检验龄后11.56 4.71项目人数 BID-Ⅱ SAS M ±SD t M ±SD t 母亲学历1.96 3.06** 专科及以上20 24.15±5.28 50.75±3.62 专科以下 15 17.86±11.53 46.91±4.09注:** P<O.05。
3.2.2自闭症儿童母亲组与健康儿童母亲组的水平的t 检验焦虑自评量表测查显示自闭症儿童母亲的得分高于健康儿童母亲,经t 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25(p<0.05),提示自闭症儿童母亲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儿童母亲的抑郁水平。
见表5:表5 自闭症儿童母亲与健康儿童母亲的焦虑水平的t 检验注:*P<0.05。
项目 N均值 标准差 t BID-Ⅱ 健康儿童母亲72 7.59 7.04 -8.02** 自闭症儿童母亲35 21.45 8.95 项目 N均值 标准差 t BID-Ⅱ 健康儿童母亲72 46.94 5.71 -2.27* 自闭症儿童母亲35 49.11 3.955.结果讨论由《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 Ⅳ),可知自闭症不是精神分裂症或其他儿童期精神疾病, 也不是智力低下和其他阅读、计算、言语等特定的发育障碍, 而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为典型和常见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