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对外汉语教学入门考试整理
- 格式:docx
- 大小:30.17 KB
- 文档页数:24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语言学试题一、填空14``1对外汉语教学的全部活动可以概括为?等4大环节2对外汉语语言要素的教学包括?等4个方面3作为一项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的教学原则,对外汉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以教师为?4对外汉语教师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应采取?态度5HSK的全称为?是为?的学习者制定的,其初,中等共分?级98年1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础理论主要有???2对语言学习发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是???3编写与评估对外汉语教材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99年1从教育性质上看,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又是一种?2第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3第二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包括???和测试4各环节,其中心环节是?4第二语言测试可分为???和?4大类HSK是一种?5对外汉语教学规律是由?等共同决定的。
2000年1第2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现代教学理论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加强调以学生学习练习为中心,研究的重点在教与学之间更加重视学2外国人说汉语难学,主要是指汉字3设计教学环节要能够体现语言?和?的规律4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交际能力包括????5反对过分依赖机械性的重复操练,主张发挥学生智力,注重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和创造性的运用,目标是全面掌握语言,这种教学法是?二、选择6``1我国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是《基础汉语课本》《基础汉语》《汉语教科书》《实用汉语课本》2对外汉语听说法产生于法、美、英、加拿大哪国,其语言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机械语言学3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的会刊是《汉语学习》《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学汉语》该刊物是月刊,双月刊,季刊,双季刊4学过800学时(在中国相当于初等一年级)的零起点学生掌握的词汇量1000、1500、2000、300098年1那一分试题对学生重复测试,实验证试题效度、信度、区分度、难以清晰度的方法之一2听说法的心理理论依据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是巴莆络夫3语言学习理论研究历来是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对外汉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和”字表示并列关系?A. 我和你去图书馆。
B. 他和书很亲近。
C. 你和他一样聪明。
D. 她和小猫玩耍。
2. “他很擅长游泳”中的“擅长”是什么意思?A. 喜欢B. 擅长C. 害怕D. 讨厌3. “明天”和“后天”分别表示什么时间?A. 今天和明天B. 今天和后天C. 明天和后天D. 明天和大后天4. “我昨天去了书店,买了一本书。
”这句话中,“了”表示什么?A. 完成B. 过去C. 将来D. 进行5.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量词使用?A. 一匹桌子B. 一张椅子C. 一本纸D. 一匹书6. “他们正在开会”中的“正在”表示什么?A. 将要B. 正在C. 已经D. 完成7. “他比我高”中的“比”表示什么?A. 比较B. 比较级C. 比较对象D. 比较结果8. “我们下周去旅行”中的“下周”表示什么时间?A. 这周B. 下周C. 上周D. 这周和下周9. “她已经完成了作业”中的“已经”表示什么?A. 将要B. 正在C. 已经D. 完成10.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动词使用?A. 他看书得很快。
B. 他看书得很仔细。
C. 他看书得很高。
D. 他看书得很大。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我的_____是学习汉语。
答案:爱好12. 他_____了一个小时的篮球。
答案:打了13. 我们_____去看电影,但是下雨了。
答案:本来14. 她_____在图书馆,现在应该回家了。
答案:应该15. 明天_____是周末,我们可以休息。
答案:也16. 他_____了三次,但是没有成功。
答案:尝试17. 这个苹果_____,但是味道很好。
答案:看起来不怎么样18. 我们_____去公园,_____去看电影。
答案:要么……要么19. 他_____了一本书,但是没有读完。
答案:买了20. 她_____了一个小时,终于完成了作业。
答案:花了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2、汉语水平等级标准:是对学习者学习和使用汉语所要达到的水平和能力的界定和描述,是科学划分出来的教学等级和每一等级应该达到的教学标准与水平(本质特征是规定统一的教学要求,统一的教学等级、统一的教学水平)3。
第二语言习得:通常指的是在学校环境即课堂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方式。
4。
测验效度:效度即有效性,指测试的内容应符合测试的意图。
一份试题所测的是不是它要测的东西?如果是,就是有效的;如果不是,就是无效的.在选择试题时,有两个问题必须考虑:一是这份试题究竟要测什么;二是这份试题究竟有没有测出要测的东西。
5。
测试信度:指测试结果的可靠性程度和一致性。
如果测试成绩能如实反映考生的实际语言水平.那么,这种测试的信度就高。
信度是效度的前提.6、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是从汉语独特的用途眼特点和语言应用特点出发,结合第二语言教学的一般性理论或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在汉语教学中形成或提出的教学范式.7、洋腔洋调:是指外国人说汉语时发出的一种怪异的腔调.所谓腔调,包括语调和声调。
由于这种腔调的怪异,尽管有些外国人说出的汉语符合汉语语法,词汇运用也较恰当,可是,人们听起来仍觉得不舒服,有时令人费解,造成误会。
几乎所有的外国人在汉语口语表达时都或多或少地带有这种洋腔洋调。
8、语流教学:强调从绘画入手,一开始就教橘子、音素在绘画联系中得到纠正.语流教学部是相对集中的语音阶段,而只在开始就是用很强的时间快速介绍《汉语言拼音方案》,将所有的声母、韵母和声调先过一遍,然后再把语音教学与词汇、语法和课文教学结合起来,强调在语流中学习语音,细水长流地进行语音教学。
9、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是指是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中,由语法结构规律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系统。
三、简答题(44分)1、语音四种技能的含义是什么?(14)语音四种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听:又称为听话理解能力或听话技能,是一种接受型,被动型的技能。
说:又被称为口头表达能力或说话技能,是一种表达性技能,是用户因技能综合运用的标志性技能,包括了语音能力、用词造句能力、成段表达能力和语用能力。
现代汉语知识练习题一、填空题1、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又叫普通话,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本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
2.北方方言是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汉语方言。
3、写出下列汉字和声母:拉_1__拿__n_扯_ch_私_s―锋_f―喝―人_轻_口―叫_j__拔__b_妙__m_泡__p_至U__d_搞g__考_k__拖__七_修_乂__水__sh_转zh让__r_村_c__央—没有—4、写出下列字的韵母:国_uo―、但__an_、胎_ai—、风—eng_、江_iang―、裕__口_、盆_en_、九―iou_、轮―uen_、对__uei_。
5、将下列各字的声调归类:腰、远、望、婆、互、风、纸、举、验、完、把、题、努、喷、欧、诺、平、飘、浅、恰。
一声:二声:三声:四声:6、“儿子”的“儿”和“小孩儿”的“儿”用拼音表示应该是这样的:“儿子”拼写成—erzi_,“小孩儿"拼写成―xiaohair_°7、y,w的用法之一是当i自成音节时,加y;当i后面有别的韵母时,将i变为y。
当u自成音节时,加w;当u后面有别的韵母时,将u变为w。
8、《汉语拼音方案》规定y,w用法的目的是避免音节界限发生混淆。
9、口行韵母跟声母j,q,x相拼时,写成juquxu,u上两点去掉,这不会跟有关的韵母相混,因为声母j,q,x不跟u行韵母相拼。
因此juan,que,xu 等音节里的u必定是u而不是u。
10、“一”的本调是一声,在去声前念二声,在非去声前念四声,在重叠动词中间时念轻声。
11、根据实际发音给下列词语中的“一”标调:一yi直一yi口一yi眼一yi次一yi岁一yi模一yi样一yi心一yf意一yf看就会一y^见如故一y^去不复返等一yi等比一yi比12、“不”单念或在词句末尾时念四声,在阴平、阳平、上声前念四声,在去声前念二声,夹在词语中间念轻声。
131988年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五种基本笔画,即(横)、(竖)、(撇)、(点)、(折)。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学入门考试整理第一章绪论一、对外汉语教学的3个含义1.教学:a)定义:“教师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b)过程: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测试c)教学类别和模式也属于教学范围。
2.学科a)作为一个学科,对外汉语教学不仅包括教学,而且包括跟教学密切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系统研究。
b)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对外汉语教学至少涉及四个方面:语言层面、心理层面、教育层面和技术层面。
3.事业a)对外汉语教学是国家、民族的事业。
b)任务:加快孔子学院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教材编写和发行体制创新;构建全球汉语网络平台;改革与创新汉语考试。
二、第一语言和本族语的关系1.第一语言: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周围他人那里自然习得的语言。
2.母语:传统上指本国或本民族的语言。
3.本族语:本民族的语言。
三、习得理论包含哪几个方面1.强化论:a)理论依据: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b)代表人物:【美】斯金纳c)内容:儿童学习说话就是对环境或成人话语作出合适的反应,反应正确就会得到奖励,使之受到强化并形成语言习惯。
无法解释语言习得的复杂情形。
2.传递论a)理论依据: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b)代表人物:【美】奥斯古德c)内容:内在刺激产生的内部反应可以用来解释语言媒介如何表现不在眼前发生的事,以及根本没有发生的事。
无法解释语言习得的复杂情形。
3.内在论a)理论依据:心灵主义b)代表人物:【美】乔姆斯基c)内容:儿童天生具有语言习得机制,使其能对所接触的语料进行处理。
当儿童发现了语言的深层结构并将之转换为表层结构的规则时,就可以创造性的应用语言了。
4.认知论a)理论依据:b)代表人物:【瑞士】皮亚杰c)内容:儿童的语言发展,就是天生能力和客观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
儿童的认知活动和语言活动相互促进。
四、国内汉语教学类别1.汉语预备教学:为准备在中国高等院校学习某些专业的外国留学生进行的汉语教学。
完成学习时一般要求参加汉语水平考试(HSK)。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试题一、选择题1.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角色主要包括以下哪个方面?A. 知识传授B. 语言测试C. 文化传播D. 思维训练2.下列哪项不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A. 国际化B. 个性化C. 教学方式固定D. 讲究文化内涵3.对外汉语教学中,以下哪项常被称为“四大基本功”?A. 听、说、读、写B. 说、写、看、唱C. 听、唱、读、写D. 搜索、合成、应用、评估4.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哪项?A. 技术和方法B. 学生的心理变化C. 内容的难易程度D. 教学材料的选择5.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来制定教学计划。
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学生的母语水平B. 学生的学习能力C. 学生的文化背景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1.教学目标是教师在一定的条件下,为实现学习目标而确定的完成学习任务的…。
2.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常识,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
3.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技能。
三、简答题1.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请回答: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使用多媒体技术、引入实践场景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与之相关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标准是什么?请回答:教师的评价标准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文化素养等多个方面。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四、论述题对外汉语教学的挑战和机遇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对外汉语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全球化的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需要更加关注国际化的特点。
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在语言教学中需要注意适应不同的学习需求和文化习惯。
其次,个性化教学的需求也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了挑战。
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考试试卷基础理论(100分)欢迎参加本次测试1、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不同的是()。
【单选题】A.教学目的B.理论基础C.教学性质D.教学环境正确答案: D2、下列选项不属于任务大纲的特点的是()【单选题】A.以语言结构为中心B.注重交际目的C.刺激教学过程D.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正确答案: A3、以下教学法强调用母语进行教学的是()。
【单选题】A.阅读法B.语法翻译法C.自然法D.听说法正确答案: B4、下列对外汉语教材中属分科型的是()。
【单选题】A.《实用汉语课本》B.《汉语教科书》C.《基础汉语课本》D.《初级汉语课本》正确答案: D5、为了了解学习者的先天条件和素质而进行的测试是()。
【单选题】A.学能测试B.诊断测试C.水平测试D.成绩测试正确答案: A6、团体语言学习法的理论基础是()。
【单选题】A.行为主义心理学B.认知心理学C.人本主义心理学D.格式塔心理学正确答案: C7、以对比分析假说为理论基础的第二语言教学法是()。
【单选题】A.暗示法B.听说法C.全身反应法D.阅读法正确答案: B8、文化适应假说由()最先提出。
【单选题】A.拉多B.科德C.弗赖斯D.舒曼正确答案: D9、西方语言中通过词形变化来表示动词“时”的概念,在汉语中本来没有,但西方学生学习汉语时仍时常受到影响,这种影响被称为()。
【单选题】A.阻碍性干扰B.目的语泛化C.介入性干扰D.化石化正确答案: C10、对比分析弱势说比强势说合理的方面在于()。
【单选题】A.主张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的对比B.主张中介语和目的语的对比C.通过对比预测学习者的难点D.通过对比说明学习者产生错误的原因正确答案: D11、汉语学习者常常说出“我刚回来了。
”这样的句子,其产生偏误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单选题】A.母语负迁移B.目的语规则泛化C.学习策略的影响D.交际策略的影响正确答案: B12、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指的是()。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学法试题一、填空题1、从国外各种外语教学法流派的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任何一种外语教学法流派都具有相应的(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原理)的理论基础。
2、无论母语还是目的语,它们都受语言学的一般原理支配,都能归纳出语言的基本要素(语音、词汇、语法)3、对国外外语教学法流派加以综合分析,按其(语言教学特征)可以分为四大派:(1)、强调自觉掌握的认知派,如(语法翻译法、自觉对比法)和(人知法)等;(2)、强调习惯养成的经验派,如(直接法、情景法、听说法、视听法)等;(3)、强调情感因素的人本派,如(团体语言学习法、默教法、暗示法)等;(4)、强调交集运用的功能派,如(交际法)等;如果按教学目标来区分,又可归纳成以(听说实践)为主和以(分析理解)为主的两大系统。
前者如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全身反应法等等;后者如语法翻译法、自觉对比法、认知法等等。
4、自觉对比法确定外语教学的程序应当是:(语言——言语——语言)。
5、课堂教学是一种相当严密的(教与学)的活动,也可以说是教师与学习者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儿进行的一种认知活动过程,6、课堂教学遵循这样的流程:(分析——实施——反馈)三个阶段。
7、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系主要有:(教学单位、教学环节、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
8、教学到位分为(教学课时、教学单元)和(教学阶段)。
9、教育家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根据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基本认知心理规律,总结和归纳出五个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练新内容、巩固新内容、布置课外作业)10、(讲练新内容)是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环节。
11、教学步骤一般由(视、听、读、写、问、思、说、练)等诸要素根据教学需要组合而成。
12、(教学行为)指与教学有关的具体活动。
踏实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单位。
13、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
14、(教学方案)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拟定的具体执教计划,俗称(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习题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题一、不定项选择题:(20分)1、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构成的三要素是:A汉语B对外C教学D对外教学2、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要解决的主要目标问题是A教什么B怎样教C如何教D学多少3、对外汉语研究的四个层面是:A语言学B心理学C教育学D现代教育技术E计算语言学F哲学4、下面有关课程设计正确的有:A课程设计包含了课程设置和总体设计B课程设计只考虑教学的内部因素C课程设计不包括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D课程设计和教学计划没有关系5、有关总体设计说法正确的有:A总体设计是第二语言教学的第一环节B总体设计就是为全部教学活动选择一种最优化方案。
C大纲制定包含在总体设计中D总体设计应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
6、大纲制定应该:A以实际教学为内容B反映教学的理念、形式和方法C确定教学内容D对语言内容和语言要素进行描述7、关于教学大纲正确的说法是:A教学大纲可以分为结果式大纲和过程式大纲B意念-功能大纲属于组合式大纲C语法大纲是传统的大纲类型D功能-意念大纲是以交际为基础的大纲,与语法结构没有关系。
8、《汉语水平等级标准》高等水平包含了:A三级标准B四级标准C五级标准D六级标准9、《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的主要内容有:A话题B语言范围C言语能力D词汇范围10、关于《语法大纲》说法正确的有:A《语法大纲》中的语法内容是理论语法B《语法大纲》中的语法内容既是理论语法又是教学语法C《语法大纲》突出语言的使用规则D《语法大纲》重视结构形式与意义的结合。
11、对外汉语教学词汇分级的4个界标是:A 1000词B 3000词C 4000词D5 000词 E 6000词 F 8000词12、完整的教学模式包含了:A理论基础B教学目标C操作程序D实现条件E评价13、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型有:A综合课B文化课C知识游戏课D翻译课14、对外汉语教学专项技能课具有:A交际能力中心化倾向B活动化倾向C微化训练倾向D技能培养倾向15、对外汉语教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有:A哲学B教育学C语言学D文化学16、对外汉语教学核心性的理论基础是:A哲学B教育学C语言学D文化学17、对外汉语最基本的语言观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A思维工具B学习工具C交际工具D教学手段18、对外汉语的总教学原则有:A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中心原则B以汉语知识讲授为核心的原则C以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为框架的原则D培养交际能力为核心19、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现状包括:A结构与功能相结合B结构、功能和文化相结合C教与学相结合D科学综合20、汉字教学的总体做法可以归纳为:A先文后语B语文并进C重文弃语D集中识字21、语言四项技能的关系中正确的是:A写是核心技能B听和说一样重要C听和读是输入型技能D说和写重点在于对新信息的处理和表达22、第二语言教材的基本属性有:A工具性B规范性C系统性实践性D国际性23、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通用原则有:A定量原则B目标原则C特色原则D认知原则E时代原则F语体原则24、有关学习与习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概念之间没有关系B习得是下意识的,而学习是有意识的C学习和习得之间不能转换D习得是非正常的学习,而学习不是25、有关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比分析是错误的,而偏误分析是正确的B对比分析是目的语和母语之间的对比,而偏误分析是将学习者的偏误与目的语的对比C偏误分析是对比分析的延续D两种分析方法都对中介语理论研究具有贡献26、是否符合标准化测验的标准有:A客观性试题B标有各种信度、效度等测量学指标C建立弄了常模、在同一的环境和条件下施测D由专业人士开发指导27、以下关于二语习得理论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二语习得关注汉语本身的结构和规律B二语习得以母语规则和母语现象为研究对象C二语习得研究为了探索学习者获得第二语言的过程和规律D 二语习得与语言学没有关系28、关于“偏误”说法正确的是:A偏误就是我们所说的错误B偏误分析也是一种对比分析C偏误分析第一次将研究的中心放在学习者和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上D偏误是中介语29、信度与效度之间的关系是:A信度受到效度的制约B信度高的测验效度也高C如果缺乏信度有效性也不存在D高效度比高信度容易达到30、等值复本信度反映测验的:A 稳定性B等值性C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程度D同质性31、分立式测验:A把语言分解成不同语言要素或语言点的测验B一个项目可以测试多个知识点C评分客观准确D命题针对性强。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试卷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世界上第一本应用语言学杂志()标志着应用语言学的诞生。
2、我国有系统地对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是从()开始的。
3、英国学者科德1967年发表的论文()开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先河。
4、对外汉语教学至少有3个含义:教学、()、()。
5、对外汉语教学是()的一种,是()的一个分支学科。
6、()的概念是由Selinker于1972年提出的。
7、认知方式可以大致分为()和()两种类型。
8、中级词汇教学阶段应完成()个生词的教学。
9、词汇的控制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控制,()的控制,()的控制,()的控制。
10、初级口语的教学原则有()、()、()、()、()。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对外汉语教育学”这一名称最早是由()提出。
A、刘珣B、鲁健骥C、赵金铭D、吕必松2、幼儿习得第一语言中的单询问阶段是在()。
A、1-2个月B、1-1.5岁C、1.5-2岁D、2-3岁3、内在论的代表人物是()。
A、SkinnerB、DsgoodC、ChomskyD、Piaget4、由一连串的刺激—反映形成的学习行为是()。
A、刺激—反映学习B、言语连结学习C、多种辨别学习D、连锁学习5、()成立的对外汉语研究中心成为全国惟一的对外汉语教学重点研究基地。
A、北京大学B、华东师范大学C、北京语言大学D、清华大学6、对比分析假说的创始人是()。
A、LadoB、BrooksC、CoderD、Lambert7、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是()的语言学依据。
8、行为主义的刺激反映论是()的心理学基础。
A、阅读法B、听说法C、交际法D、咨询法9、在集中语音教学中,应该以()作为基本单位进行训练。
A、句子B、句调C、音变D、音节10、汉语教学应以()为中心。
A、偏旁B、部首C、笔画D、部件三、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学科是()A、语言学B、心理学C、教育学D、汉语言文学2、听说、句型教学法,重视机械训练以培养语言习惯,涉及大脑的()A、39号区B、40号区C、韦尼克区D、布洛卡区3、以下属于对外汉语教学类别的是()A、预备教学B、进修教学C、本科教学D、研究生教学4、词语练习的方法有()A、感知性练习B、理解性练习C、应用性练习D、记忆性练习5、语言教学中的学习难度可以从()A、语言对比难度B、语言发展难度C、语言模仿难度D、语言认知难度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文化震惊:2、焦虑:3、偏误:4、中介语:5、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1、好的语言学习者应具备哪些特点?2、简述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与其他语言的教学属于同一性质。
它是一门专门的、应用的、综合的学科。
(第二语言教学,外语教学,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2、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3、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第一语言:人们出生以后最先学习和掌握的语言。
第二语言: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
(我们不再区分第二、第三、第四语言,是因为他们基本性质相同。
对这两个概念的解释,我们完全按照语言学习的先后顺序。
)4、(1)母语:本民族的语言,也是多数人出生后最先学习和习得的语言,即第一语言。
(2)目的语:正在学习,希望掌握的语言。
常与母语相对使用。
【外族语言:同一国家的其他民族的语言。
外语:从国别的角度命名。
指外国语言,相对于本国语言。
】(3)【多数人的第一语言是母语,但也有人的第一语言不是母语,反而是外语,如移民到国外的某些人的子女。
多数人的第二语言是外语或别的民族的语言(外族语言),但也有相反的情况。
】因此母语不完全等同于第一语言,外语也不等同于第二语言。
5、第二语言教学的外延。
应当包括:①针对中国人的外语教学:②针对第一语言为非汉语的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③针对第一语言为非汉语的海外华人的汉语教学;④针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
6、语言教学和语言学教学的区别:语言教学:重实践,阶段性,用(更注重传授语言知识同时培养教授技能)语言学教学:重理论,系统化,研究7、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①语言能力(1inguistic competence):指一个人掌握语言要素和语用规则的内在能力,属于语言的范畴。
其中,语言要素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文字。
语用规则就是语言的使用规则,即根据一定的语境对谈话的内容、言语的语音形式、词、句式以及应对方式等。
②语言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指一个人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包括口头交际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是一种外在的能力,属于言语范畴。
1、几种常用的语法教学法(例子最好两个以上)1. 归纳法: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总结语法规则,再运用这些规则进行操练。
2. 演绎法:先讲清语法规则,再举例说明,然后在规则指导下学会运用。
3. 引导性的发现法或综合法(1)即前面两种方法的结合。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分析、类推,自己发现语法规则,并进行操练。
(2)先采用演绎法,简要揭示语法规则,然后通过大量练习,在初步掌握语法规则的情况下,做进一步归纳总结,加深对规则的理解。
4.对比法:(1)汉外对比(2)汉语内部对比:相近或相反语法点的对比(3)正误对比5.图示法:用简单的图画形象地表示某种抽象的语法规则。
6.公式法:用类似于数学公式的方式展现句式结构。
7.以旧带新法:用已经学过的语法点带出新的语法点。
2、对外汉语教学原则(重点把握交际性原则和趣味性原则)加上你的理解。
科学性原则主要指教学是否符合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规律,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由易到难,方便教、方便学。
教学内容的组织要符合语言教学规律,编排顺序要由易而难,循序渐进;题材内容要从日常生活用语开始并逐渐涉及社会生活交际的各个方面。
新词语和语法点分布要均匀,适当分散难点。
要教授规范、通用的汉语汉字交际性原则指要紧扣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即要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技能,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能够切实地提高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这方面的语言技能。
交际: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是指教材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要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在交际中所必必需的,最急需掌握的。
工具:语言材料要尽可能选择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语料,尽量避免“教科书语言”。
训练:在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提供大量的练习,练习设计和编写要尽量做到生动有趣。
适合性(针对性)原则体现在适合学习环境,适合学习者,适合教学类型和目标。
教学时要明确教学类型、课程类型和教学对象、学习环境。
要根据不同母语、母语文化背景与目的语文化对比所确定的教学重点,考虑到学习者的年龄、民族、文化程度特点、目的、起点不同、学习时限。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期末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第一语言(P 10):第一语言指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周围其他人那里自然习得的语言。
2.语法翻译法(P 37):语法翻译法盛行于18世纪末,代表人物是奥伦多夫。
该教学法是从以前的翻译法、语法法和词汇翻译法发展而来的,起初用于学习希腊语和拉丁文等古典语言,后来移植到现代外语学习界。
3.负迁移(P 76):负迁移,也叫干扰,是由于套用母语模式或规则而产生的错误或不合适的目的语形式。
4.语际偏误(P 89):语际偏误就是由于母语负迁移引起的偏误,又称“干扰性偏误”或“对比性偏误”,是对比分析的重要内容。
5.中介语(P 95):中介语是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构建的、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目标语的一种语言知识系统。
它是逐步接近目标语的一种发展阶段。
6.第二语言(P 10):第二语言指在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习的其他语言。
7.习得(P 11):习得指从周围环境中通过自然学习获得某种能力。
8.迁移(P 76):旧习惯会对学习新习惯产生干扰。
学习者已经掌握的语言会对他们学习其他语言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就叫迁移。
9.评估(P 173):评估是“做出判断和决策的全过程”。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信息越可靠,做出正确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
因此,获得可靠的、相关的信息对做出正确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10.对外汉语教学(P 3):对外汉语教学,指教师将汉语交际技能及相关汉语知识传授给海外非母语者的过程。
11.信息差(P 374):信息差,是指交际双方具有的信息有明显差别。
通过交际,了解了对方的信息,交际任务就完成了。
信息差的存在是进行交际的原因,信息差的消失是交际的结果。
12.i+1原则(P372):i代表学生已有的汉语水平,+1指略高于学生水平的语言输入。
这样“i+1”的输入,对于学生来说,是可懂的输入。
二、基础知识1.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P 3)2.汉语国际教育最早出现在为培养海外汉语师资的硕士生培养方案中。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综合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第一语言是指:A. 母语B. 本族语C. 孩子最早学习的语言D. 本国语2.下列不属于第二语言习得能力的是:A. 强记能力B. 语法敏感性C. 语言阅读能力D. 语言归纳能力3. 下列关于习惯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是特定刺激诱发的特定反应B. 可能是偶然的、杂乱的反应,也可能是规则的反应C. 具有可观察性的特征D. 环境变了,习惯才会消除4. 下列不属于中介语特征的是:A. 自动性B. 可塑性C. 动态性D. 系统性5.以官能心理学为心理学依据的教学法是:A.语言翻译法B.阅读法C.认知法D.听说法6. 语言教学法的发展趋势是:A.专业化B.科学化C.综合化D.一体化7.认知法的代表人物是:A.德·沃尔夫B.魏斯特C.美国·卡鲁尔D.奥苏拜尔8.下列对有关词汇的讲解错误描述的是:A.是解释词的意义和用法B.是区分词汇与语法的区别C.是词汇教学的核心D.是主要讲解次的意义、用法及词与词之间联系和区别9.下列不属于语法的教学方法的是:A.通俗化教学B.情景化教学C.生成式教学D.对比教学10.听说法的心理学基础是:A.联结主义心理学B.行为主义刺激反应论C.人本主义心理学D.认知心理学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20题)1.要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必须研究跟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许多课题,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2.1950年,清华大学成立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机构:_____。
3.语际偏误是指由母语负迁移引起的偏误,又称“”或“”。
4.Selinker提出中介语中运作的5个程序是:语言迁移、_____、训练迁移、_____、二语交际的策略。
5.动机指_____,态度指_____。
6.认知学派认为_____是学习语言知识的基础。
7.咨询法的心理学依据是_____。
_____的心理学基础是联结主义心理学。
对外汉语教学法考试要点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法考试要点对外汉语教学法考试要点一.名词解释1.汉字字感2.教学大纲3.教学模式4.教学设计5.课堂教学设计二.阐述问题(简答或者论述)1.“语文分开,语文分近”的含义2.合格教材的编写原则,是不是适合教材?怎么理解3.非预设事件与课堂教学的关系,可否转换为预设事件?4.为成人,儿童设计词汇教学的课堂游戏5.汉字圈以外的学生学汉字的障碍,日韩学生的特点6.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7.语法教学当中如何兼顾语言的准确度流畅度复杂度?三.实践题(教案撰写,概括教学内容)第二篇:对外汉语教学法考试重点二、判断正误(8分)冲动型的学生急于做出回答,凭预感猜测。
()在语言教学中,对待学生的错误应该有错必纠。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课堂教学应该遵循这样的流程:分析-实施-反馈()对零起点的学生应该进行广日持久的拼读练习。
()汉语语音中有4个浊音:m l n r()对于汉语的声母部分应该详细的讲解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材料丰富”和“丰富生活”中的“丰富”都是动词。
()沉思型的学生深思熟虑,追究完美,确实的答案。
()汉语词类的划分可以按照形态。
()按照评卷的客观化程度,测试可分为主观性测试和客观性测试。
()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应该尽量的使用学生的母语进行讲解。
()“I am a student and I study Chinese”不能翻译成“我是学生和我学汉语”是因为汉语的分句之间可以不用连接词()。
汉语语音中有5个浊音:m l n r s()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部分应该尽量以系统讲授语法学知识为主。
()由于课时紧张,每次课不必有复习的环节。
()三、多选题(10分)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理论支柱有(ABC)A语言学B 心理学C教育学D 具体实践无汉字背景的学习者认知汉语的特点(ABCD)A 听说比读写容易B 书写和识记汉字难C 利用母语识记汉语词语D 句式的掌握和应用以简单句为主直接法的基本原则(ABCD)A直接联系原则B以口语为基础的原则C以模仿为主原则D归纳途径教语法规则原则下列哪一项属于的冲动型学生的特点:(AD)A反应快,但精确性差B清醒的认识认知任务的目标。
对外汉语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A. 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B. 强调对汉字的学习和运用。
C. 重视文化背景的交际能力培养。
D.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答案:B2.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下列哪项属于语音教学的内容?A. 词汇学习B. 语法规则C. 发音练习D. 阅读理解答案:C3.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注重语法规则的学习和应用。
B. 重视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C. 强调书面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
D. 关注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学习。
答案:B二、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短文,选择正确的答案。
中国菜(Chinese cuisine)被誉为世界上最有特色的饮食文化之一。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面食是最受欢迎的一种。
中国的面食种类繁多,有著名的北京炸酱面、陕西的油泼面、四川的担担面等等。
中国菜以其独特的口味和烹饪方式而闻名于世。
川菜以其麻辣的特点享誉全球,有许多著名的川菜,比如宫保鸡丁、麻婆豆腐等。
而广东菜则以清淡、鲜美而著称,粤菜的代表有著名的烧鹅和上汤白切鸡。
另外,中国还有很多其他地方的菜系,如湖南菜、浙江菜等,都各具特色。
中国菜的特点之一是注重食材的新鲜和搭配,追求色、香、味的完美结合。
在烹饪过程中,注重火候的把握和调味料的使用,以保证菜品的原汁原味。
另外,食物的形状和造型也非常重要,许多中国菜在摆盘时都非常注重形象美观。
中国菜的追求并不仅仅在于满足食欲,更强调了一种文化的表达和交流。
通过品尝中国菜,可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4. 下列哪种食物在中国菜中不常见?A. 面食B. 川菜C. 意大利面D. 粤菜答案:C5. 中国菜的特点之一是什么?A. 注重食材新鲜和搭配B. 以甜味为主C. 不注重菜品的造型和摆盘D. 只强调满足食欲答案:A6. 通过品尝中国菜,可以体验到什么?A. 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B. 西方饮食文化的发展C. 国际化饮食潮流D. 世界各国的特色美食答案:A三、写作题请你以“中国传统节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介绍中国的一种传统节日及其庆祝活动。
对外汉语考试题一 . 选择填空1.对外汉语教学法性质: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2.教学法的理论支柱:A.语言学原理(机械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B.心理学原理C.教育学原理及教育心理学原理3.无汉字背景的学习者任职汉语的特点和教学:A.听说比读写容易B.书写和识记汉字难C.利用母语识记汉语词语D. 句式的掌握和应用以简单为主4.语法翻译法的代表人物: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5.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教学单位、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教学行为6.讲练新内容:A.导入新课B.讲解新知C.操练新知7.对外汉语教学的一般过程:A.分析阶段B.实施阶段C.反馈阶段8.突出语言教学特点的原则:A.听说读写全面发展。
B.由中介语向目的语靠近C.结构、功能文化的结合 D.强化学习环境9.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学习者的一般分类:A.国别。
B.年龄。
C.身份。
D.文化程度10. 文化导入的意义:A.理解课文。
B.理解思维。
C.了解民俗11. 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A.课堂与课外结合B.知识与应用结合12. 阅读课型分精读课和泛读课,两者的区别是:精度课侧重于知识,即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接收;泛读课侧重于能力,即重视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的提高13. 词汇教学:A.母语词汇习得和外语词汇习得的特点,a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b长期与速成c概念与词语的对应和两个第二信号系统之间的转换B.词汇教学的方法,a直观法b定义法c关联法d联想法e对比法f比较法C.词语的练习14.口语课有独白和会话两类。
15.会话表述的三种话语:A.功能性话语B.承接性话语C.叙述性话语16.话题是口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实话语的核心内容。
它是由:话语提出、话语扩展、话语结束三个要素组合而成17.列举性扩展就是列出集中事物或事例以展示话题的一种说话方式。
例如罗列时令水果的品种、数量和价格来展示水果丰盛这个话题。
18.话题结束的方式:A.下结论结束B.溯原因结束C.谈效果结束D.转换性结束19.会话教学中可利用的语境主要有:材料语境和即时语境20.听力课程的形式有:回听、视听、默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