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细则细化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6
国家数字档案馆测评标准
国家数字档案馆测评标准是对数字档案馆进行评估和测评的指导性文件,旨在提供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以确保数字档案馆的质量和可信度。
以下是一般性的国家数字档案馆测评标准的主要内容:
1. 用户需求满足度:评估数字档案馆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包括用户对档案检索、浏览、下载等功能的需求。
2. 数字档案收藏规模:评估数字档案馆的收藏规模和质量,包括档案的数量、种类、多样性等。
3. 数字档案质量与完整性:评估数字档案的质量和完整性,包括数字化过程中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标准化程度。
4. 档案可访问性:评估数字档案的可访问性,包括数字档案的在线浏览、下载速度、兼容性等。
5. 档案保存与数据备份:评估数字档案馆的档案保存和数据备份措施,包括数据备份的频率、备份介质、灾难恢复能力等。
6. 档案版权与知识产权保护:评估数字档案馆的版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包括对数字档案的合法性和版权归属的确认。
7. 使用统计与用户反馈:评估数字档案馆的使用情况和用户反馈,包括用户访问量、使用频率和用户满意度调查等。
8. 技术支持与服务水平:评估数字档案馆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水平,包括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服务响应时间等。
以上是一般性的国家数字档案馆测评标准的主要内容,具体的标准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细化。
国家综合档案测评标准国家综合档案测评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档案管理基础标准:1. 档案分类与归档制度:包括档案分类方法、归档范围、归档时间等。
2. 档案鉴定与销毁制度:包括档案鉴定原则、销毁程序等。
3. 档案利用与保密制度:包括档案利用方式、保密措施等。
二、档案库房与设施标准:1. 档案库房建筑要求:包括库房选址、建筑结构、防火、防盗、防水等。
2. 档案库房设施配备:包括档案柜架、空调、除湿机、消防设备等。
3. 档案库房管理要求:包括库房温湿度控制、防虫防霉、清洁卫生等。
三、档案信息化标准:1. 档案数字化要求:包括数字化范围、数字化方式、数字化质量等。
2. 档案管理系统建设:包括系统功能、数据格式、系统安全等。
3. 电子档案管理要求:包括电子档案的存储、备份、迁移等。
四、档案工作人员标准:1. 档案工作人员素质要求: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等。
2. 档案工作人员培训要求: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周期等。
3. 档案工作人员考核要求:包括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考核结果运用等。
五、档案安全与应急标准:1. 档案安全防范措施:包括防火、防盗、防水、防虫等。
2. 档案应急处理预案:包括应急处理组织、应急处理程序、应急资源保障等。
3. 档案安全检查与整改要求:包括定期检查内容、检查方式、整改措施等。
六、档案利用与服务标准:1. 档案利用方式:包括查阅、借阅、复制等。
2. 档案利用手续要求:包括利用申请手续、利用审批手续等。
3. 档案服务措施:包括服务方式、服务时间、服务质量等。
以上是国家综合档案测评标准的一些主要内容,具体测评标准可能因地区和行业而异,具体细节和评分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各级别国家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标准一、档案收集1. 档案收集的完整性:各级别国家综合档案馆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完整地收集各类档案,确保档案的齐全和系统。
2. 档案收集的时效性:各级别国家综合档案馆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及时收集档案,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3. 档案收集的质量:各级别国家综合档案馆应确保所收集档案的质量,包括内容完整、格式规范、信息清晰等方面。
二、档案整理1. 整理的规范性:各级别国家综合档案馆应按照国家和行业规定的标准,对档案进行分类、编目、标注等整理工作,确保档案整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2. 整理的精细化:各级别国家综合档案馆应对档案进行精细化的整理,包括对档案的编目、索引、摘要、题解等方面的处理,以提高档案的检索和使用效率。
三、档案保管1. 保管条件的适宜性:各级别国家综合档案馆应提供适宜的保管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控制,以确保档案的安全和长久保存。
2. 保管措施的有效性:各级别国家综合档案馆应采取有效的保管措施,如建立档案定期检查制度、加强档案保护宣传等,以防止档案的损坏和丢失。
四、档案利用1. 利用服务的便捷性:各级别国家综合档案馆应提供便捷的利用服务,如设置检索工具、提供复制服务、开展数字化服务等,以方便用户查询和使用档案。
2. 利用效果的可衡量性:各级别国家综合档案馆应通过建立有效的利用反馈机制,对利用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和效果。
五、档案开放1. 开放范围的合理性:各级别国家综合档案馆应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合理确定档案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既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权益,又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2. 开放方式的有效性:各级别国家综合档案馆应采取多种有效的开放方式,如设立阅览室、开展网上查阅等,提高档案的开放程度和使用效率。
六、档案安全1. 安全制度的健全性:各级别国家综合档案馆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保障档案的安全和完整。
行业标准: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细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局(馆),各计划单列市档案局(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档案局(馆):现将《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办法》印发给你们,请按要求组织本地区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开展测评工作,为本地区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服务。
全国市、县级档案馆数量较大,为使测评工作有序开展,请将你地区2008年参加文明城市测评的档案馆名单及“十一五”期间拟参加测评的档案馆名单于3月底前报国家档案局档案馆(室)司。
国家档案局办公室二○○八年二月二十一日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办法第一条为提高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以下简称市、县级档案馆)的整体工作水平,更好地为创建文明城市(区)活动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及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参加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市、县级档案馆综合发展水平的测评。
城区国家综合档案馆依行政级别测评。
第三条市、县级档案馆测评依据《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细则》(见附件1,以下简称《测评细则》)进行。
测评采用百分制,结果分三个等级,测评结果为90分以上者为国家一级档案馆,测评结果为80-90分(不含)者为国家二级档案馆,测评结果为70-80分(不含)者为国家三级档案馆。
第四条测评组织:测评工作由3-5名测评员组成的测评小组负责进行。
国家一级档案馆由国家档案局组织测评。
国家二级、三级档案馆由国家档案局委托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测评,国家档案局进行不定期抽查。
第五条国家档案局负责国家一级、二级、三级档案馆测评结果的最终审定。
日常工作由国家档案局档案馆(室)业务指导司负责。
第六条测评原则:测评采取逐级晋升的原则。
经测评为国家二级、三级档案馆的,一般应在取得相应级别档案馆资格一年以上才能申请上一级别档案馆的测评。
具备国家一级档案馆条件的,可直接申请国家一级档案馆的测评。
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办法第一条为提高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以下简称市、县级档案馆)的整体工作水平,更好地为创建文明城市(区)活动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及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参加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市、县级档案馆综合发展水平的测评。
城区国家综合档案馆依行政级别测评。
第三条市、县级档案馆测评依据《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细则》(见附件1,以下简称《测评细则》)进行。
测评采用百分制,结果分三个等级,测评结果为90分以上者为国家一级档案馆,测评结果为80—90分(不含)者为国家二级档案馆,测评结果为70—80分(不含)者为国家三级档案馆。
第四条测评组织:测评工作由3—5名测评员组成的测评小组负责进行。
国家一级档案馆由国家档案局组织测评。
国家二级、三级档案馆由国家档案局委托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测评,国家档案局进行不定期抽查。
第五条国家档案局负责国家一级、二级、三级档案馆测评结果的最终审定。
日常工作由国家档案局档案馆(室)业务指导司负责。
第六条测评原则:测评采取逐级晋升的原则。
经测评为国家二级、三级档案馆的,一般应在取得相应级别档案馆资格一年以上才能申请上一级别档案馆的测评。
具备国家一级档案馆条件的,可直接申请国家一级档案馆的测评。
第七条测评员:国家一级档案馆的测评员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各推荐2名,国家档案局聘任。
国家二级、三级档案馆的测评员由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选定,报国家档案局备案。
因工作变动等原因不宜继续担任测评员的,由推荐单位提出,经批准后予以替换。
测评员不参加本地区国家一级档案馆的测评。
第八条测评申报:参加测评的档案馆应根据《测评细则》进行自评,并准备相关证明村料。
自评符合国家二级、三级档案馆条件的,向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提出测评申请;自评符合国家一级档案馆条件的,由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核确认后统一向国家档案局提出测评申请。
档案局关于创建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工作情况汇报今年以来,我局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安排部署,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标体系中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抓好落实。
现将我局开展创建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工作情况(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总体安排,我们对创建国家二级档案馆工作进行再动员,统一思想,明确创建任务,迅速动员全局人员认清形势,高度重视创建国家二级档案馆工作,增强创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明确目标,对标找差,形成了齐抓共建、千斤重担大家挑的良好局面。
二是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工作机制。
为确保创建国家二级档案馆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迅速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国家档案局制定的《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细则》的要求,制订了《某某区档案局创建国家二级档案馆工作方案》,并上报区委、区政府研究同意,积极组织开展创建国家二级档案馆工作。
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有压力,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的整体合力,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是突出重点,狠抓关键。
我们按照《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细则》的要求,紧紧围绕创建标准,分析现状、找出差距、落实措施、倒排时限,牢牢抓住创建的主要矛盾。
(二)、争取领导重视,破解发展难题,档案事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围绕创建国家二级档案馆的要求,我们利用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办法,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为档案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区委、区政府历任分管领导高度重视档案工作,经常过问和主动关心档案局(馆)工作,经常听取我们的情况汇报,切实帮助解决人、财、物等实际问题。
今年5月,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某某区档案局创建国家二级档案馆工作方案》,明确了创建工作的目标,解决了创建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